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經緯儀測繪法
第二節(jié)經緯儀測繪法1一、碎部點的選擇
測圖中碎部點的選擇,是保證成圖質量和提高測圖效率的關鍵。碎部點應選擇在地物地貌特征點上。
地貌特征點,應選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線和山谷線等地性線上,地貌坡度和方向變化處,注意密度要適當,地面平坦和坡度無明顯變化的地方,一般規(guī)定圖上每隔2~3cm選一高程點,以真實表達實際情況。一、碎部點的選擇測圖中碎部點的選擇,是2地物特征點,一般選在地物輪廓的方向線變化處,如房屋角點、道路轉折點或交叉點、河岸水涯線或水渠的轉彎點等。連接這些特征點,就能得到地物的相似形狀。對于形狀不規(guī)則的地物,通常要進行取舍。一般的規(guī)定小于0.4mm時可用直線連接。一些非比例表示的地物,如獨立樹、紀念碑和電線桿等獨立地物,則應選在中心點位置。地物特征點,一般選在地物輪廓的方向線變化處,如房屋角點、道路3
碎部點的密度應該適當,碎部點在地形圖上的間距約為2~3cm,各種比例尺的碎部點間距可參考表8-1。在地面平坦或坡度無顯著變化地區(qū),地貌特征點的間距可以采用最大值。表8-1
碎部點間距和最大視距最
大
視
距/m測圖比例尺地形點最大間距/m主要地物點次要地物點和地形點1:50015601001:1000301001501:2000501802501:5000100300350碎部點的密度應該適當,碎部點在地形4二、一個測站上的測繪工作
將經緯儀安置在控制點上,測出碎部點方向與已知方向之間的水平角,用視距法測出測站到碎部點之間的距離和碎部點高程。然后將碎部點展繪在圖紙上,并在右側注記其高程,然后對照實地,按照圖式規(guī)定的符號勾繪成地形圖。二、一個測站上的測繪工作將經緯儀安置在5經緯儀測繪法-課件6經緯儀測繪法經緯儀測繪法7具體步驟如下:安置儀器、對中、整平、量儀器高i,架圖板;測定豎盤指標差x、選定零方向;碎部點立尺、照準、觀測、記錄、計算讀取水平角、上、下、中三絲讀數(shù)、豎盤讀數(shù),計算水平距離D及高差h,算出碎部點高程H;用半圓量角器和比例尺,按極坐標法將碎部點縮繪到圖紙上,并注上高程,進而勾繪等高線。重復②~④步。具體步驟如下:8碎部測量手簿測站:A后視點:B儀器高i=1.45m指標差x=0測站高程:HA=264.34m點號視距kn/m中絲讀數(shù)l豎盤讀數(shù)L豎直角±α高差±h/m水平角β水平距離D/m高程/m備注145.01.4592°25′-2°25′-1.936°44′44.9262.44山腳241.81.4586°42′+3°12′+2.3350°12′41.7266.47山脊335.22.4590°08′-0°08′-0.06167°25′35.2264.26山脊426.42.0089°16′+0°44′+0.34251°30′26.4264.68排水溝碎部測量手簿測站:A后視點:B儀器高i=1.45m9跑尺方法地物(除正確選擇地物輪廓外,還要根據實地地物分類的分布,采用不同方法,保證不遺漏,不重復,簡單);地物較多,分類立尺,避免連線錯誤地物較少,可采用螺旋形跑尺法,由近及遠,跑尺方法地物(除正確選擇地物輪廓外,還要根據實地地物分類的分10經緯儀測繪法-課件11三、測站點的增補支導線法支導線的水平角用經緯儀測量一個測回,用視距法往返測定支導線的邊長和高差內、外分點法當需要增設的測站離控制點較近且相鄰的控制點通視,可采用內外分點法測定測站點。在需要增設測站位置較近的控制點B上置鏡,瞄準控制點A,在AB方向上量取距離BM,定出測站M點,這種方法稱為內分點法;若瞄準A點后倒鏡,在AB的延長線方向上量取距離BN,定出測站N點,這種方法稱為外分點法。三、測站點的增補支導線法12四、地物、地貌的描繪
在現(xiàn)場實測的碎部點展繪到圖紙上后,即需對照實地隨時描繪地物及等高線。1.描繪地物描繪的地形圖要按圖式規(guī)定的符號表示地物。依比例描繪的房屋,輪廓要用直線連接,道路、河流的彎曲部分要逐點連成光滑的曲線。不依比例描繪的地物,需按規(guī)定的非比例符號表示。四、地物、地貌的描繪在現(xiàn)場實測的碎部132.等高線內繪地貌主要由等高線表示。對于不能因等高線表示的特殊地貌,如懸崖、峭壁、陡坡、沖場、雨裂等,則用相應的圖式符號表示。等高線根據相鄰地貌特征點的高程,按規(guī)定的等高距內繪。應當指出:我們認為任何相鄰兩點間的坡度是均勻的(為什么?),所以可用以下方法內繪等高線。2.等高線內繪14解析法圖解法
繪一張等間隔若干條平行線的透明紙,蒙在勾繪等高線的圖上,轉動透明紙,使a、b兩點分別位于平行線間的0.9和0.5的位置上,如圖,則直線ab和五條平行線的交點,便是高程為44m、45m、46m、47m及48m的等高線位置。解析法15目估法在同坡段上,按高差與平距成比例的關系內差等高點,勾繪等高線?!澳抗婪ā陛^多應用,要領:“取頭定尾,中間等分”,這樣定出等高線通過的各高程點,再將相鄰各同各高程點用光滑的曲線相連接,繪等高線。目估法16P1702、7
作業(yè)目錄P1702、7作業(yè)目錄17第二節(jié)經緯儀測繪法
第二節(jié)經緯儀測繪法18一、碎部點的選擇
測圖中碎部點的選擇,是保證成圖質量和提高測圖效率的關鍵。碎部點應選擇在地物地貌特征點上。
地貌特征點,應選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線和山谷線等地性線上,地貌坡度和方向變化處,注意密度要適當,地面平坦和坡度無明顯變化的地方,一般規(guī)定圖上每隔2~3cm選一高程點,以真實表達實際情況。一、碎部點的選擇測圖中碎部點的選擇,是19地物特征點,一般選在地物輪廓的方向線變化處,如房屋角點、道路轉折點或交叉點、河岸水涯線或水渠的轉彎點等。連接這些特征點,就能得到地物的相似形狀。對于形狀不規(guī)則的地物,通常要進行取舍。一般的規(guī)定小于0.4mm時可用直線連接。一些非比例表示的地物,如獨立樹、紀念碑和電線桿等獨立地物,則應選在中心點位置。地物特征點,一般選在地物輪廓的方向線變化處,如房屋角點、道路20
碎部點的密度應該適當,碎部點在地形圖上的間距約為2~3cm,各種比例尺的碎部點間距可參考表8-1。在地面平坦或坡度無顯著變化地區(qū),地貌特征點的間距可以采用最大值。表8-1
碎部點間距和最大視距最
大
視
距/m測圖比例尺地形點最大間距/m主要地物點次要地物點和地形點1:50015601001:1000301001501:2000501802501:5000100300350碎部點的密度應該適當,碎部點在地形21二、一個測站上的測繪工作
將經緯儀安置在控制點上,測出碎部點方向與已知方向之間的水平角,用視距法測出測站到碎部點之間的距離和碎部點高程。然后將碎部點展繪在圖紙上,并在右側注記其高程,然后對照實地,按照圖式規(guī)定的符號勾繪成地形圖。二、一個測站上的測繪工作將經緯儀安置在22經緯儀測繪法-課件23經緯儀測繪法經緯儀測繪法24具體步驟如下:安置儀器、對中、整平、量儀器高i,架圖板;測定豎盤指標差x、選定零方向;碎部點立尺、照準、觀測、記錄、計算讀取水平角、上、下、中三絲讀數(shù)、豎盤讀數(shù),計算水平距離D及高差h,算出碎部點高程H;用半圓量角器和比例尺,按極坐標法將碎部點縮繪到圖紙上,并注上高程,進而勾繪等高線。重復②~④步。具體步驟如下:25碎部測量手簿測站:A后視點:B儀器高i=1.45m指標差x=0測站高程:HA=264.34m點號視距kn/m中絲讀數(shù)l豎盤讀數(shù)L豎直角±α高差±h/m水平角β水平距離D/m高程/m備注145.01.4592°25′-2°25′-1.936°44′44.9262.44山腳241.81.4586°42′+3°12′+2.3350°12′41.7266.47山脊335.22.4590°08′-0°08′-0.06167°25′35.2264.26山脊426.42.0089°16′+0°44′+0.34251°30′26.4264.68排水溝碎部測量手簿測站:A后視點:B儀器高i=1.45m26跑尺方法地物(除正確選擇地物輪廓外,還要根據實地地物分類的分布,采用不同方法,保證不遺漏,不重復,簡單);地物較多,分類立尺,避免連線錯誤地物較少,可采用螺旋形跑尺法,由近及遠,跑尺方法地物(除正確選擇地物輪廓外,還要根據實地地物分類的分27經緯儀測繪法-課件28三、測站點的增補支導線法支導線的水平角用經緯儀測量一個測回,用視距法往返測定支導線的邊長和高差內、外分點法當需要增設的測站離控制點較近且相鄰的控制點通視,可采用內外分點法測定測站點。在需要增設測站位置較近的控制點B上置鏡,瞄準控制點A,在AB方向上量取距離BM,定出測站M點,這種方法稱為內分點法;若瞄準A點后倒鏡,在AB的延長線方向上量取距離BN,定出測站N點,這種方法稱為外分點法。三、測站點的增補支導線法29四、地物、地貌的描繪
在現(xiàn)場實測的碎部點展繪到圖紙上后,即需對照實地隨時描繪地物及等高線。1.描繪地物描繪的地形圖要按圖式規(guī)定的符號表示地物。依比例描繪的房屋,輪廓要用直線連接,道路、河流的彎曲部分要逐點連成光滑的曲線。不依比例描繪的地物,需按規(guī)定的非比例符號表示。四、地物、地貌的描繪在現(xiàn)場實測的碎部302.等高線內繪地貌主要由等高線表示。對于不能因等高線表示的特殊地貌,如懸崖、峭壁、陡坡、沖場、雨裂等,則用相應的圖式符號表示。等高線根據相鄰地貌特征點的高程,按規(guī)定的等高距內繪。應當指出:我們認為任何相鄰兩點間的坡度是均勻的(為什么?),所以可用以下方法內繪等高線。2.等高線內繪31解析法圖解法
繪一張等間隔若干條平行線的透明紙,蒙在勾繪等高線的圖上,轉動透明紙,使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業(yè)趨勢分析與未來規(guī)劃計劃
- 班級自主課題研究計劃
- 2025年比特幣投資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超凈高純試劑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燃氣摻混設備項目合作計劃書
- 少年兒童文學獎作品征文
- 2025年牙科綜合治療機項目建議書
- 格林童話之灰姑娘的童話解讀
- 辦公IT設備采購說明及預算報告
- 小王子書中的成長讀后感
- 2024年江西銅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于漪教育教學思想概要
- 早餐店員工管理制度
- 2022-2023學年北京市通州區(qū)部編版五年級下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
- 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2023版
- 構造復雜煤層開采課件
- 新高考2024屆高三物理二輪復習策略講座
- 設計基礎全套教學課件
- 分條機作業(yè)指導書
- 中考英語必背單詞匯總手冊(打印版)
- 面向智能制造的數(shù)字孿生技術在工業(yè)優(yōu)化中的應用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