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經濟學期末復習考試題完整_第1頁
公共經濟學期末復習考試題完整_第2頁
公共經濟學期末復習考試題完整_第3頁
公共經濟學期末復習考試題完整_第4頁
公共經濟學期末復習考試題完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經濟學期末復習考試題題型與分值:單選(20分);多選(20分);判斷(20分);簡答(25分);論述題或案例分析(15分)。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C)A、參與資源配置以中央為主、地方為輔B、協(xié)調收入分配以地方為主、中央為輔C、促進經濟穩(wěn)定以中央為主、地方為輔D、所有公共產品應由中央政府提供2、居民從公共支出中獲得的收益與他們通過納稅而承擔的成本之間的差額叫(A)A、財政凈收益B、凈利潤齡前C、邊際貢獻D、凈現(xiàn)值3、財政聯(lián)邦制的具體形式是(B)A、中央集權制B、分稅制C、轉移支出D、地方負責制4、在自由貿易往來的情況下,若某一地方政府想要單獨使用緊縮性財政政策A、進口漏損B、出口漏損C、順差D、逆差5、在西方國家,議會頒布和實施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公共部門的經濟行為,稱為(C)D、非正規(guī)的軟約束A、非正規(guī)的硬約束B、正規(guī)的軟約束CD、非正規(guī)的軟約束6、產權歸政府所以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業(yè)的總和稱(D)A、公共事業(yè)部門B、公共部門C、私人企業(yè)部門D、公共企業(yè)部門7、公立學校、醫(yī)院、研究所屬于(A)A、公共事業(yè)部門B、公共企業(yè)部門C、私人企業(yè)部門D、公共部門稱為8、某個人或企業(yè)的經濟行為影響了他人或其他企業(yè),卻沒有為此付出代價或獲得應有的報酬I,這種情況稱為(B)A、A、違法行為B、外部性C、違紀行為D、信息不對稱TOC\o"1-5"\h\z9、企業(yè)生產產品排污影響下游居民飲用水屬于(C)A、正外部性B、不道德行為C、負外部性D、違紀行為10、公共企業(yè)一般局限于(C)A、私人部門B、中小企業(yè)C、壟斷行業(yè)D、競爭性行業(yè)11、下列哪一種權限不屬于政府部門行使范圍(B)A、立法權B、執(zhí)行權C、行政權D、司法權12、狹義的政府部門僅指(A)A、國家行政機關B、國家軍事機關C、國家立法機關D、國家司法機關13、依靠市場機制的自發(fā)運行,時常會出現(xiàn)失業(yè)、經濟失衡和(D)A、成本上升B、停產C、產量下降D、通貨膨脹14、在西方國家,議會為制衡公共權力,可履行質詢權、調查權和(B)A、司法權B、彈劾權C、行政權D、立法權經濟15、在西方國家,非正規(guī)的軟約束往往是由社會公眾通過(C)來督促公共部門合理、合法地從事公共經濟活動。A、集會B、社會關系C、輿論D、游說16、帕累托最優(yōu)只有在哪種市場條件下才能出現(xiàn)(A)A、完全競爭B、不完全競爭C、壟斷D、計劃經濟

TOC\o"1-5"\h\z17、規(guī)模報酬遞增必將導致(C)A、收益最大B、社會效益最大C、壟斷D、完全競爭18、公共產品的非競爭性意味著每新增一個消費者的(B)等于零。A、社會成本B、邊際成本C、社會效益D、邊際收益19、充分就業(yè)是指沒有(A)A、非自愿性失業(yè)B、自愿性失業(yè)C、摩擦性失業(yè)D、結構性失業(yè)20、經濟增長過程中繁榮階段與蕭條階段交替出現(xiàn),稱為(D)A、經濟不景氣B、循環(huán)波動C、經濟不穩(wěn)定D、周期性經濟波動21、下列哪一個不是公共部門協(xié)調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B)A、頒布勞動者權益保護法B、對公共資源的經營頒發(fā)許可證C、安排社會保險支出D、征收累進的個人所得稅會22、市場機制決定的收入分配是一種(C)A、二次分配B、公平分配C、初次分配D、低層次分配23、中央集權方式難以產生的結果是23、中央集權方式難以產生的結果是(B)A、矯正外部性B、居民參與公共決策C、產生規(guī)模經濟效益”D、實施宏觀調控24、下列哪一種不屬于中央與地方財力劃分的理論依據A、預算制訂的分工B、資源配置職能的分工C、收入分配職能的分工D、經濟穩(wěn)定職能的分工25、教育水平的巨大差異會使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更發(fā)達經濟增長產生(B)A、負外部效應”B、馬太效應”C、正外部效應”D、26、關于財政聯(lián)邦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A、只有中央政府擁有決策權B、實行聯(lián)邦制的國家可實行財政聯(lián)邦制C、實行單一制的國家可實行財政聯(lián)邦制D、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擁有決策權27、下列哪一種不屬于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的功能A、保障地方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公共產品B、調節(jié)轄區(qū)間的財政凈收益C、實現(xiàn)宏觀調控D、矯正地方政府活動在轄區(qū)間的外部性28、關于收入分配公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B)A、公平化不等于平均化B、公平化就是要平均化(A),使經濟不發(fā)達的地區(qū)更不發(fā)達使,這叫做教育水平溢出效應”(C)C、允許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D、收入差距應控制在一定范圍內29、政府促進經濟穩(wěn)定的最重要的財政手段是(D)A、調節(jié)轄區(qū)間的財政凈收益B、貨幣政策C、實行財政聯(lián)邦制D、財政政策30、應由地方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產品不包括(B)A、社會保險B、穩(wěn)定經濟C、義務教育D、衛(wèi)生保健31、下面關于公共產品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A、公共產品的效用可以分割成若干部分B、提供公共產品的目的不是為了營利

C、享用公共產品無須采用競爭方式D、公共產品的受益具有非排他性32、公共產品是供(C)共同消費的商品或勞務。A、特殊人群B、入選者C、全體成員D、部分成員33、下列哪一種不屬于公共產品的分類(D)A、混合產品B、準公共產品C、純公共產品D、私人產品34、混合產品是指同時具有(B)的產品。A、競爭性和排他性B、非競爭性和排他性C、競爭性和非排他性D、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35、公共產品的特征決定了公共產品不能由(A)提供。A、競爭性的市場B、公共部門C、政府D、國家TOC\o"1-5"\h\z36、私人不愿充分提供公共產品是因為無法補償(B)A、銷售成本B、供給成本C、勞動成本D、生產成本37、公共提供與公共生產的關系是(C)A、等于B、無關C、不等于D、相當于38、確保公共產品的供給成本得到補償的最好途徑是(D)A、收費B、定價C、募集捐贈D、征稅39、既可由公共部門供給又可由私人部門供給的混合產品具有(A)A、非競爭性和排他性B、不可分割性C、可分割性D、競爭性務、衛(wèi)生服務、40、政府給那些從事教育服務、衛(wèi)生服務、高新技術開發(fā)的私人機構以一定數量的補助是因為教育服務、衛(wèi)生服務、高新技術開發(fā)都具有(B)A、負外部性B、正外部性C、競爭性“排他性41、政府對授權經營的私人企業(yè)必須實行(C)D、政府補助42、混合產品中初始投資較大的基礎設施項目選用(B)比較合適。A、授權經營B、政府參股C、政府經營D、政府補助A、政府指導B、政府參股C、政府規(guī)制43、使用費遵循(A)原則。A、受益B、可比性C、支付能力D、謹慎性TOC\o"1-5"\h\z44、偏好是指個體對兩個或兩個以上選擇對象之間關系的一種(B)A、主觀臆想B、主觀感覺C、客觀描述D、客觀感覺45、社會公眾在公共產品面前不一定真實地顯示(D)A、看法B、愛好C、偏愛D、偏好46、人們參與政治活動時與其他政治個體和政治組織發(fā)生關系的場所叫(D)A、公共場所B、政治場合C、公共市場D、政治市場47、公共選擇是指政治市場上各參與者依據一定的規(guī)則共同確定(A)的過程A、集體行動方案B、公共產品生產C、公共項目D、法律條文48、政治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對象是(C)A、私人產品、權利C、公共產品D、權力49、政治市場上需求方與供給方分別是(B)A、私人企業(yè)與政府B、投票者與政治家C、私人企業(yè)與政治家D、投票者與政府

50、投票者參與公共產品的決策時是(C)A、50、投票者參與公共產品的決策時是(C)A、很理性C、既理性又無知51、特殊利益集團與A、官員、公眾C、官員、私人部門D、不理性又無知(D)組成一個鐵三角”B、政治家、公眾D、政治家、官員52、政治家是通過選舉任職的處于(A)頂峰地位的人A、政治權力B、政治抱負C、政治前途D、政治理想53、官員是由當選政治家任命的,他們具體負責公共產品的(B)54、經濟學家認為,如果全體社會成員根據一定的規(guī)則議,那就取得了(C),就公共產品的供給數量及相應稅收的分攤達成了協(xié)A、生產B、生產與供給C、54、經濟學家認為,如果全體社會成員根據一定的規(guī)則議,那就取得了(C),就公共產品的供給數量及相應稅收的分攤達成了協(xié)A、經濟平衡B、經濟均衡C、政治治衡D、政治平衡,否則就遷出,這種情形稱為55、當消費者認為某一社區(qū)供給的公共產品符合自己的偏好時就遷入該社區(qū),否則就遷出,這種情形稱為(D)A、反叛表達B、投票表達C、發(fā)言表達D、進退表達56、下列哪一種不屬于投票者的投票行為所負擔的成本(C)A、交通成本B、信息成本C、經營成本D、時間成本57、就某一公共產品方案交由全體當事人投票時只有在所有參與者一致同意后方可實施,這是(A)A、A、全體一致規(guī)則C、集體決策規(guī)則58、在單峰偏好情況下A、簡單多數規(guī)則C、集體決策規(guī)則B、多數票規(guī)則D、最大效益規(guī)則(A)可以達到政治均衡。B、最優(yōu)多數規(guī)則D、全體一致規(guī)則,還有(B)59,還有(B)A、信息成本B、預期外在成本C、時間成本D、交通成本60、在不違背民主政治要求的前提下,不存在不出現(xiàn)投票悖論的決策規(guī)則,這個原理叫(C)A、政治均衡原理B、民主政治原理C、阿羅不可能原理D、投票悖論原理61、維持公共部門運轉或保障人們基本生活所需的財政支出是(C)A、轉移支出B、資本性支出C、經常性支出D、購買支出62、下面的財政手段中,屬于內在穩(wěn)定器”的是(D)A、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B、收大于支的結余政策C、支大于收的赤字政策D、累進的所得稅制度63、下列各項支出中,屬于轉移支出的是(D)A、國防支出B、行政管理支出C、司法支出D、財政補貼支出64、對經濟效率的不利影響最小的稅種是(D)。A、企業(yè)所得稅B、消費稅C、增值稅D、人頭稅TOC\o"1-5"\h\z65、影響一國稅收負擔水平的決定性因素為該國的(A)A、經濟發(fā)展水平B、經濟體制C、政治制度D、稅收政策66、稅收制度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和基本要素是(D)A、納稅人B、課稅對象C、稅目D、稅率67、一種稅區(qū)別于另一種稅的主要標志是(B)A、納稅人B、課稅對象C、稅目D、稅率68、公共支出規(guī)模在用相對量衡量時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公共支出占(A)的比率A、國內生產總值B、國民生產總值C、進出口總值D、財政總收入69、瓦格納法則”認為隨著工業(yè)化進程加快,一國的公共支出(C)A、逐步減少B、保持不變C、不斷增長D、不斷下降70、在正常年份公共支出呈現(xiàn)漸進上升趨勢,但當社會經歷劇變時公共支出會急劇上升共,劇變結束后公支出水平會下降,但不會回到原來水平”,這種理論是(D)A、發(fā)展階段增長理論B、瓦格納法則C、政府活動擴張理論D、梯度漸進增長理論TOC\o"1-5"\h\z71、官僚通過追求預算規(guī)模最大化實現(xiàn)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傾向叫做(B)A、權力最大化B、內部性C、公共支出最大化D、外部性72、政治家與官僚按照政權與(C)分離的原則實行職能上的分工。A、職權B、司法權C、治權D、立法權73、按照發(fā)展階段增長理論,在經濟發(fā)展早期,政府應注重為經濟發(fā)展提供(B)A、社會救濟B、社會基礎設施C、社會治安D、社會福利74、財政支出按其受益期長短,可分為經常性支出與(B)A、轉移支出B、資本性支出C、購買支出D、消耗性支出75、從理論上說,經常性支出的補償方式應為(A)A、稅收B、收費C、公債D、公債加收費76、按照公平原則,本期公共產品的受益應與本期公共產品的(C)相對應。A、生產B、消費C、成本D、使用77、女保用當年的稅收去補償全部的資本支出,就等于將未來公共產品的成本(D)A、遞延補償B、忽略不計C、人為降低D、提前到本期補償78、經常預算由經常支出與(A)構成。A、稅收B、公債C、資本支出D、消耗性支出79、由于教育使公民明辨是非且獲得一技之長,總的來說教育具有(D)A、負外部性B、增長性C、內部性D、正外部性TOC\o"1-5"\h\z80、下列哪一種不屬于公共部門安排教育支出經常選擇的方式(D)A、對私立學校補助B、對低收入家庭補助C、對居民社區(qū)補助D、對學生本人補助81、從經濟性質看,基礎設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一種(A)A、混合產品B、私人產品C、純公共產品D、排他性產品82、下列哪一種不屬于教育的特點(D)

A、A、教育資本市場不盡完善C、教育具有很大正外部性B、教育能縮小貧富差距D、教育具有很大負外部性83、公共部門介入社會保障的原因不包括(D)A、市場調節(jié)難以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平B、保險常被看成是一種優(yōu)值品C、使公民獲得一技之長D、經濟運行的周期性波動84、那些較為健康的人不愿投保,而相對病弱的人紛紛投保,使保險公司的平均成本提高風險增大,這叫做保險的(B)A、道德風險問題B、逆向選擇問題C、優(yōu)值品問題D、風險概率問題85、’利益交換說”把稅收看做是政府與人們之間的一種(A)的體現(xiàn)。A、利益交換關系B、權利平等關系C、轉移支付關系D、公平分配關系86、20世紀30年代以來,從經濟運行角度提出的新穎的課稅根據學說認為,國家征稅除了為公共產品的TOC\o"1-5"\h\z供給籌措經費外,還發(fā)揮了調節(jié)經濟的功能。下列哪一種不屬于這種功能(D)A、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B、協(xié)調收入分配C、刺激有效需求D、穩(wěn)定社會結構87、最終承受稅款的單位和個人稱為(C)A、納稅人B、納稅義務人C、負稅人D、法人88、稅負轉嫁的基本方式不包括(D)A、前轉B、后轉C、混轉D、正轉89、稅負轉嫁后形成的負擔分布就叫(B)A、稅收分布B、稅收歸宿C、稅收負擔D、利益分配90、為課及稅源又不傷及稅本,應當使稅收彈性保持在(B)的水平。A、接近于0B、接近于1C、大于1D、大于091、政府預算平衡與否,會通過(D)等經濟變量對宏觀經濟產生不同影響A、稅收負擔B、稅率C、公債規(guī)模D、國民收入水平TOC\o"1-5"\h\z92、對宏觀經濟影響較小的財政赤字彌補方式是(A)A、發(fā)行國債B、增加稅收C、中央銀行增發(fā)貨幣D、向中央銀行透支93、政府預算應該遵循的原則中,不包括(C)A、完整性B、可靠性C、保密性D、年度性94、在計算預算赤字時,不包含在財政收入中的是(B)A、罰沒收入B、公債收入C、規(guī)費收入D、稅收收入95、下列哪一種屬于政府預算的最基本的功能(A)A、反映公共部門的活動范圍B、控制政府規(guī)模C、促進社會穩(wěn)定D、確立立法權的地位96、議會或國會對政府預算的審批與監(jiān)督,主要目的在于(B)A、確立行政權的地位B、避免權力濫用C、控制公共部門的活動D、調節(jié)收入分配97、政府預算一般由財政部門或(C)編制。A、私人部門B、議會C、專設機構D、行政院98、為確保政府行為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必須由(D)的約束。A、稅收制度B、法律制度C、分配制度D、政治制度(A)原(A)原則。A、完整性B、可靠性C、年度性D、公開性100、下列哪一種屬于使預算制度能有效控制公共支出的配套制度(C)A、權責發(fā)生制B、收付實現(xiàn)制C、權力制衡系統(tǒng)D、一站式服務101、公債的發(fā)行價格不包括(A)A、議價發(fā)行B、平價發(fā)行C、折價發(fā)行D、溢價發(fā)行102、在新的預算年度開始之前,由預算管理部門確定公共支出總額,再按部門確定(A)A、最初分配方案B、預算總額C、最終方案D、分配總額103、預算管理部門和各支出部門之間經過幾個來回的修改與反饋,最終形成(B),再提交立法機關審批。A、總體預算規(guī)模B、預算方案C、分配預案D、預算總額104、正式預算產生之后,由(C)負責公共經費的劃撥。A、立法機關B、各支出部門C、預算管理部門D、各級政府105、預算年度結束之后,由預算管理部門編制(D),經審計后提交立法機關批準A、預算B、執(zhí)行機劃C、預算草案D、決算106、預算赤字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預算年度內公共支出超過(B)的差額A、國內生產總值B、公共收入C、國民生產總值D、稅收收入107、關于預算赤字的統(tǒng)計口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A、不同政治體制對應不同的預算赤字B、不同的會計記賬基礎對應不同的預算赤字C、不同范圍的公共部門對應不同的預算赤字D、不同內容的公共收支對應不同的預算赤字108、在經濟衰退時期,稅收自動減少,(C)自動增加,就會出現(xiàn)預算赤字A、公共支出B、公共收入C、轉移支出D、經常性支出109、主動削減支出或增加稅收會使國民收入減少,但同時會出現(xiàn)(D)A、預算負擔B、預算赤字C、預算平衡111、如果銀行自有資金不足,年終決算結果收不抵D、預算盈余110、透支融資法是指財政通過向(B)透支的方式來彌補預算赤字A、商業(yè)銀行B、中央銀行C、外國政府D、外國銀行支,那么中央銀行就只好增加(C)A、貸款發(fā)放額B、再貼現(xiàn)利率C、貨幣供應量D、存款準備金112、同樣數額的公債會因(D)的不同而對貨幣供應量產生不同的影響A、發(fā)行方式B、面值大小C、發(fā)行價格D、認購主體113、如果商業(yè)銀行以超額準備金來認購公債,就會增加(A)A、貨幣供應量B、存款準備金C、貼現(xiàn)利率D、貸款發(fā)放額114、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通常把政府所屬企事業(yè)單位所欠的債務看做是一種(B)A、民間債務B、準公債C、公債D、交易往來,因而通常只把(B),因而通常只把(B)稱為國債D、民間債A、州政府公債B、聯(lián)邦政府公債CD、民間債116、國外公債并不等于國家外債,國外公債的債務人必定是(D)A、本國金融機構B、本國企事業(yè)單位C、本國居民D、本國政府

117、短期公債通常指(A)A、國庫券、政府借款合同C、政府票據118、在通貨膨脹條件下如果利率穩(wěn)定,那么公債的期限越長,政府(C)A、借款越多CC、政府票據118、在通貨膨脹條件下如果利率穩(wěn)定,那么公債的期限越長,政府(C)A、借款越多C、償債負擔越輕、償債負擔越重、還款壓力越大119、不可轉讓公債的利率水平通常(D)A、等于B、低于C、相當于D120、貼息公債又叫折扣公債,是指以(AA、低于B、等于C、高于D、121、利率招標是指政府只規(guī)定公債的發(fā)行額A、稅率B、發(fā)行價格C、利率D122、包銷方式是指政府與公債認購團(BA、共同B、談判簽定合同C、分成123、公債的期限指的是從公債發(fā)行日起到可轉讓公債的利率水平、高于)債券面額的價格發(fā)行的公債相當于,由認購者自行確定(C)進行投標、發(fā)行方式)出售公債券的方式。D、按比例(C)止的這段時間。A、發(fā)行結束B、售完C、還本日D、認購終了124、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的(D)的規(guī)模是公債規(guī)模的決定因素。A、國民生產總值B、國內生產總值C、預算總額D、預算赤字125、公債負擔率是指當年(B)與當年經濟規(guī)模(GDP)之比,著眼于從存量角度考察公債規(guī)模A、公債發(fā)行規(guī)模B、公債累積余額C、公債還本付息額D、公債發(fā)行收入126、公債依存度是指當年公債發(fā)行收入與當年(A)之比。A、公共支出B、公共收入C、公債還本付息額D、公債累積余額127、公債償債率是指當年公債還本付息額與當年(A)之比。A、公共收入B、公債累積余額C、公債發(fā)行收入D、公債發(fā)行規(guī)模128、公開市場業(yè)務是常用的貨幣政策工具,(C)就是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業(yè)務操作的主要對象A、公共支出B、公共收入C、公債D、貨幣供應量129、社會應債能力就是(D)承購公債的能力。A、社會公眾B、金融機構C、地方D、公債認購者130、非上市公債主要為解決(B)A、公債還本付息困難B、財政困難C、公開市場業(yè)務操作需要D、貨幣流通問題131、政府償債能力主要取決于新增公共收入規(guī)模及公共支出總額中各種(C)所占的份額。A、經常性支出B、資本性支出C、非債務支出D、還本付息支出132、非上市公債主要對本國政府機構及信托基金管理人發(fā)行,從某種程度上看具有(A)A、強制性B、固定性C、全面性D、流動性133、上市公債的流通受金融市場影響,其價格在(D)上形成。A、公開市場業(yè)務B、海外市場C、外匯市場D、證券市場134、合理的公債持有結構應以機構投資者與(B)為主要持有者。A、金融機構B、居民個人C、商業(yè)銀行D、社會團體的合理135、只有當國外公債給本國帶來的收益額(C)用外匯表示的利息支付額時,舉借外債才具有經濟上的合理性。A、等于B、不高于C、超過D、相當于136、規(guī)制與調控不同,著眼于(B)A、經濟總量B、經濟個量C、企業(yè)總量D、政府行為TOC\o"1-5"\h\z137、取消最低限價屬于(A)A、放松規(guī)制B、實行規(guī)制C、加強規(guī)制D、取消規(guī)制138、自然壟斷行業(yè)不具有的特點是(C)A、規(guī)模經濟效益明顯B、存在大量的沉沒成本C、產品供給不具有地域性D、生產平均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遞減139、下列哪一種不屬于政府規(guī)制的手段(A)A、舉借公債B、頒布禁令C、保護權益D、限制數量140、頒發(fā)標準是為了通過產品質量標準確保產品(D)A、品質上乘B、市場占有率提高C、銷售業(yè)績提高D、安全有效141、公共利益論主張,哪里有(D),哪里就要實行政府規(guī)制。A、處理失誤B、競爭行為C、國家利益受損D、市場缺陷142、部門利益論認為,政府規(guī)制與其說是為了符合公共利益,不如說是特殊利益集團”C)的結果。A、游說B、自我保護C、尋租D、發(fā)展壯大143、在很多情況下,促使政府實施規(guī)制的,或者是被規(guī)制者本身,或者是其他有可能從中獲益的個人或機構。這種理論叫(A)A、俘虜理論B、公共利益論C、部門利益論D、規(guī)制無用論144、在代議民主制度下,從規(guī)制機構的產生到該機構成員的組成和任命,各(B)幾乎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施加影響。A、社會團體B、利益集團C、政府部門D、居民個人145、下列哪一種屬于政府放松規(guī)制的理由(C)A、自然壟斷使公共利益受損B、存在市場缺陷C、非自然壟斷也能使資源配置達到要求D、被規(guī)制者本身有可能從中獲益146、如果一家企業(yè)生產所有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小于由多個企業(yè)分別生產這些產品的成本之和,就意味著這家企業(yè)的成本方程具有(A)A、劣可加性B、正外部性C、負外部性D、優(yōu)可加性147、如果單個企業(yè)生產所有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小于由多個企業(yè)分別生產這些產品的成本之和,單個企業(yè)的平均成本(B)A、可能上升B、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可能下降D、不會上升也不會下降148、技術經濟條件的變化,使自然壟斷的邊界發(fā)生了變化,因而需要把自然壟斷性質的業(yè)務從其他業(yè)務中剝離出來,作為(D)的重點。A、政府扶持B、政府培植C、政府補貼D、政府規(guī)制149、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中,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價格可以引導(C)實現(xiàn)現(xiàn)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A、公共支出B、稅收收入C、資源配置D、公共服務水平150、公共定價是指公共部門運用(A)規(guī)定某些行業(yè)產品或勞務的交易價格。A、強制性權力B、服務規(guī)范C、技術手段D、國家稅法151、倘若補貼靠增稅為來源,邊際成本定價所增加的經濟福利很可能被增稅所造成的(B)所抵消A、經濟損失B、效率損失C、利益損失D、效果不佳152、二部定價法是指由兩部分構成的定價體系,一是與使用量無關的基本費,二是與使用量有關的A、從價費B、增值稅C、從量費D、基本費153、根據高峰和非高峰時的不同需求規(guī)定不同價格的方法,叫(B)A、滿負荷定價B、高峰負荷定價C、低負荷定價D、平均定價154、尋租有多種定義,歸納起來看,尋租是人們?yōu)楂@得經濟租而尋求權力擁有者的(A)的行為。A、庇護B、輔導C、腐敗D、補貼155、經濟租在經濟學中的本義是指支付給要素所有者的報酬I中,超過要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所能得到的報酬的那一部分,即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減去要素的(D)之差。A、生產成本B、邊際成本C、銷售成本D、機會成本156、按照經典的均衡理論,只要市場是自由競爭的,每種要素在各產業(yè)部門中的配置都會使要素收入與機會成本(C)A、不等B、前者高于后者C、相等D、前者低于后者157、尋租使本來可以用于生產的資源卻用于對社會無益的(C)上,白白浪費資源。A、重復勞動B、與目標相反的活動C、非生產活動D、精神活動158、作為一種競爭活動尋租也有代價,即(A)A、尋租成本B、機會成本C、生產成本提高D、效率損失159、只有給社會帶來負面效應的活動,其成本才可算做壟斷的(B)A、機會成本B、社會成本C、尋租成本D、市場失靈160、下列哪一種不屬于設租的社會成本(D)A、經濟成本B、道德成本C、行政成本D、機會成本、多項選擇題1、公共經濟以彌補市場缺陷為目的,該市場缺陷”主要表現(xiàn)在(ABCD)A、公共產品B、外部性C、風險與不確定性D、分配不公及通貨膨脹2、公共部門的經濟職能包括(ABC)oA、參與資源配置B、協(xié)調收入分配C、促進經濟穩(wěn)定D、確保財政收入3、地方分權的優(yōu)點有(BCD)A、實現(xiàn)宏觀調控B、推動制度創(chuàng)新C、發(fā)揮地方政府信息優(yōu)勢D、有利于居民參與公共決策4、政府履行資源配置職能的手段有(ABC)A、發(fā)放補貼B、征稅C、公共定價D、發(fā)放食品券5、公共部門協(xié)調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有(ABD)A、征收累進的個人所得稅B、安排社會救濟支出C、對公共資源的經營頒發(fā)許可證D、增加受教育機會6、公共產品同時具有以下特征(CD)A、排他性B、競爭性C、非排他性D、非競爭性7、政府部門是通過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區(qū)域內行使(BCD)的實體A、執(zhí)行權B、立法權C、行政權D、司法權8、廣義的政府部門包括以下哪些機關(ABCD)A、國家行政機關B、國家軍事機關C、國家立法機關D、國家司法機關9、通貨膨脹會使價格不能充分反映(AC)A、邊際成本B、銷售量C、邊際收益D、產量10、經濟穩(wěn)定必須是伴隨著以下兩個條件的經濟增長(BC)A、收入分配公平B、物價穩(wěn)定C、充分就業(yè)D、無通貨膨脹11、下列屬于混合產品的有(ABC)oA、公園、橋梁B、學校、醫(yī)院C、鐵路、機場D、國防、外交12、公共產品具有哪些基本特征(CD)A、競爭性B、排他性C、非競爭性D、非排他性13、公共部門供給公共產品效率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ABCD)A、信息不充分B、缺乏有效的約束與激勵機制C、偏好加總困難D、政治家和消費者都有近視”的弱點14、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合作供給公共產品的方式有(BCD)A、私人經營B、政府參股C、授權經營D、政府補助15、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單獨供給混合產品都不合適是因為(BD)A、供給不足B、公共部門單獨供給可能導致過度使用C、供給過剩D、私人部門單獨供給可能導致收費項目過多收費過高16、政府對授權經營的私人企業(yè)必須實行政府規(guī)制是因為(AD)A、禁止其他企業(yè)自由進入B、禁止中標企業(yè)坐享其成C、禁止中標企業(yè)擴大生產規(guī)模D、禁止中標企業(yè)制定壟斷價格17、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合作供給公共產品意味著通過A、收取使用費B、創(chuàng)收C、征稅D、國有資產經營18、由于公共產品需求的決定大多以投票方式通過多層委托A、偏好顯不、偏好加總C、偏好改變、偏好消失19、官員追求的目標包括(ABCD)A、津貼、晉升機會(AC)兩樣方式補償供給成本。一代理來進行,因而必然存在(AB)C、聲譽、任免權20、政治市場上人們顯示對公共產品的偏好的途徑有A、發(fā)言表達B、投票表達(ABCD)C、反叛表達D、進退表達21、影響稅收負擔的稅制因素包括(BCDA、納稅人B、課稅對象C、計稅依據D、稅率2222、下列符合稅收轉嫁一般規(guī)律的判斷是A課稅物品的需求彈性大B、課稅物品的需求彈性小C、課稅物品范圍越寬廣,課稅物品范圍越狹窄,23、財政支出按其經濟性質A、轉移支出C、購買支出BC),稅收易前轉稅收越容易轉嫁稅收越容易轉嫁,可分為(AC、資本性支出、經常性支出24、社會保障支出的內容主要包括(ABCA、A、社會保險支出C、社會福利支出B、社會救濟支出D、財政補貼支出25、下列項目中屬于社會保障性質的有(BCD)A、A、義務教育B、貧困救濟C、重大疾病醫(yī)療補助D、失業(yè)補助26、在經濟發(fā)展水平既定的前提下,一國宏觀稅率水平的高低主要由以下因素決定(ACD)A、經濟增長方式B、納稅人數量C、產業(yè)結構D、稅率形式27、下列支出中屬于購買性支出有(AC)A、教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C、基礎設施支出、公債利息支出28、稅率通常分為(ABC)A、比例稅率、定額稅率C、累進稅率、負稅率29、稅收公平原則中不包含的項目是(CD)A、納稅能力原則B、受益原則C、中性原則D、節(jié)省原則,它有利于(ABCD),它有利于(ABCD)A、降低生產成本B、增加資本供給C、吸引科技人才D、掌握市場信息31、公債的發(fā)行方式有(AC)A、招標方式B、貼現(xiàn)方式C、包銷方式D、平價方式32、公債的發(fā)行條件有(BCD)A、招標方B、利率C、發(fā)行價格D、期限33、公債規(guī)模的確定需要考慮的因素有(ABCD)A、政府償債能力B、預算赤字規(guī)模C、社會應債能力D、經濟調控手段34、關于公債發(fā)行價格的正確判斷有(BD)A市場利率高于票面利率時,溢價發(fā)行B市場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時,折價發(fā)行、CC市場利率高于票面利率時,折價發(fā)行D市場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時,溢價發(fā)行、35公債的認購主體一般包括(ABCD、A、居民B、企業(yè)(ABCD)C、中央銀行D(ABCD)36、要使預算制度有效控制公共支出,必須有下列配套制度A、公共經費審計系統(tǒng)B、政府采購系統(tǒng)C、信息管理系統(tǒng)D、效益考核系統(tǒng)37、預算赤字的彌補方式包括(ABCD)A、動用預算盈余B、向銀行透支C、發(fā)行公債D、變賣外匯黃金38、公共收入通常包括(ACD)A、稅收收入B、銷售收入C、規(guī)費和使用費收入D、國內外捐贈收入39、公債期限的確定,一般要考慮以下因素(BCD)A、發(fā)行價格的高低B、政府用款需要C、對未來市場利率的預計D、證券市場的發(fā)達程度40、公債利率的高低一般取決于以下因素(ABC)A、市場利率B、社會資金充裕程度C、政府信用D、發(fā)行方式41、尋租一設租關系與一般商品交易關系的不同之處有(ABCD)A、交易領域不同:前者存在于政治領域,后者存在于經濟市場。B、交易方式不同:前者是隱蔽的幕后交易,后者是公開的競價交易,C、交易性質不用:前者是非法的交易,后者是合法的交易。D、交易后果不同:前者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后者能增進社會福利42、有關尋租一設租的正確判斷有(ABCD)A、政府的經濟活動范圍越大,尋租的可能性就越大B、尋租-設租關系通常是幕后的交易C、非政府官員也可以設租D、尋租活動也是一種競爭活動43、政府實行規(guī)制的理由包括(BCD)A、部門利益B、自然壟斷C、信息不對稱D、公共資源稀缺44、公共定價水平的確定有三種依據(ACD)A、邊際成本定價B、分批定價C、平均成本定價D、利潤最大化定價45、尋租與尋利的明顯區(qū)別是(ABC)A、尋利通過參與市場競爭獲得經濟租,尋租通過政府干預獲得壟斷地位B、尋利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社會,尋租有利于自己有害于社會C、尋利具有正外部性,尋租具有負外部性D、尋利追求經濟效益,尋租追求社會地位三、判斷題1、負外部性的存在會使企業(yè)的產量不足。X2、如果存在正外部性,說明私人邊際收益小于社會邊際收益。V3、在經濟繁榮時期政府可以采用減少收入增加支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4、政府在促進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要做到平均化5、邊際成本遞增必將導致壟斷6、公共產品的非競爭性是指在技術上很難把免費搭車者”排除在外。X7、公共產品只能由公共部門直接生產和提供8、公共產品需求的決定,實質上是一個公共選擇的過程9、公共產品由公共部門供給仍然會產生低效率10、公共產品可以是最終消費品,也可以具有中間投入品的性質11、混合產品既不能完全由私人部門供給,也不能完全由公共部門供給12、使用費是強制的,稅收是自愿繳納的13、社會公眾在私人產品面前不一定真實地顯示偏好14、公共選擇是指政治市場上各參與者依據一定的規(guī)則共同確定集體行動方案的過程15、增加稅收、削減支出,表明政府實施緊縮性財政政策16、稅收中性原則是針對征稅所引起的超額負擔提出來的17、就稅收制度而言,目前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是流轉稅制X18、征稅對象決定著征稅的范圍,因而是稅收制度的中心環(huán)節(jié)X19、如果實行累進稅制度,富人可能比窮人傾向于更高的公共支出水平20、轉移支出對于收入分配結果具有直接的影響21、納稅人是稅法規(guī)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與個人,所以又稱負稅人22、無論從公共支出需要還是宏觀經濟穩(wěn)定看,稅收總是越富彈性越好23、卷煙廠通過提高卷煙的出廠價格把稅負轉移給卷煙商,卷煙商又把稅負轉移給消費者,這是稅收負擔的后轉過程X24、課稅物品的需求彈性與前轉程度呈反方向變動,供給彈性與后轉程度呈反方向變動25、從理論上說,稅基具有流動性的稅種應歸中央政府26、決定國債利率的主要因素是社會資金供求狀況X27、政府預算由政府編制草案,經過議會審查批準后實施,這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采用做法28、政府主動增加支出或減少稅收會使國民收入增加,同時也會出現(xiàn)預算赤字,反之亦然。可見,預算赤字或盈余是預算人為變化的結果29、在聯(lián)邦制國家,國債只是聯(lián)邦政府發(fā)行的公債30、若預期市場利率會下降,政府通常愿意發(fā)行短期債券?!?1、公債依存度是指當年公債發(fā)行收入與當年公共支出之間的比例關系?!癟OC\o"1-5"\h\z32、政府償債能力是指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可以用于償付公債本息的財力?!?3、為避免通貨膨脹,各國一般禁止中央銀行直接認購政府發(fā)行的公債?!?4、無論在什么樣政治制度的國家,國債就是中央政府公債35、可轉讓公債的利息所得可以免繳稅收X36、財政補貼是計劃經濟體制遺留下來的一種支出方式X37、以邊際成本為基礎的定價使社會福利最大,但會使企業(yè)虧損?!?8、尋租活動實際上是一種競爭活動?!?9、設租總是與權力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政府行為必然導致尋租活動的產生40、規(guī)范公共部門的職能范圍,削弱政府官員的公共權力,是防止設租活動產生的根本途徑?!彼?、案例分析題1、誰影響嘉禾發(fā)展一陣子,我就影響他一輩子”。這是湖南省嘉禾縣政府在該縣珠泉商貿城拆遷過程中打出的橫幅標語。嘉禾縣為了啟動占地189畝的珠泉商貿城項目,強行實施涉及7000多人的浩大拆遷工程。在拆遷過程中,嘉禾縣下文要求機關干部和教師停職專做拆遷戶親屬的思想工作,凡完不成任務者將被免職或被外調至偏遠山區(qū)。嘉禾縣政府能不能實行這種權力?(A)A、不能B、能C、無可無不可D、視情況而定嘉禾縣政府的這種做法是否有理論依據?(C)A、有:公共決策是一種公共產品B、有:政府有權影響資源配置的效率C、無任何理論依據D、無任何理論依據,但合情合理嘉禾縣政府的做法說明了什么問題?(A)A、說明公共部門的活動必須受到制度的約束B、政府彌補了市場缺陷C、私人不愿充分提供公共產品D、政府這樣可實現(xiàn)宏觀調控嘉禾縣政府的問題給我們什么啟示?(D)A、公共部門都應各司其職,不能逾越職權范圍B、公共決策必須符合消費者的偏好才有效率C、嘉禾縣政府的做法違背民眾的意愿D、以上三點都對嘉禾縣政府的做法給公眾什么影響?(B)A、公共決策必須符合國家的偏好才有效率B、機關干部和教師有自己的分工,這樣做影響資源配置的效率C、嘉禾縣政府的做法違背政府意愿D、以上三點都對4、某市從2002年5月起,公共廁所免費使用。有居民反映,該市汽車東站進口處,有一公共廁所對外開放,卻收費0.2元/人。據調查得知,該公廁系新塘社區(qū)自建廁所,原先是村民使用,后隨著外來人口大量涌入而對外開放,但經費未納入市政府歸口管理。由于管理不善,衛(wèi)生狀況不佳,社區(qū)又負擔不起經

費,故適當收取衛(wèi)生費來維持。該公廁屬于什么產品?(A)A、俱樂部產品B、生活必需品C、私人產品D、混合產品該產品是否有外部性?(C)A、有負外部性B、無外部性C、有正外部性D、有內部性該公共廁所收費是否合理?(B)A、不合理,所有者應有公德心B、合理,通過收費保障所有者權益C、不合理,收費顯得所有者斤斤計較D、談不上合理不合理你認為該公廁應怎樣管理?(D)A、最好將經費納入市政府歸口管理B、最好從居民中募捐解決經費問題C、應當仍由新塘社區(qū)按目前方法自主管理D、以上三點都對你認為該公廁屬于違章搭建嗎?(A)A、不屬于,新塘社區(qū)此舉解決了外來人口大量涌入的如廁問題B、屬于,汽車東站進口處怎能隨便搭建廁所C、屬于,解決外來人口大量涌入的如廁問題應由市政府出面D、不屬于,可吸引外來人口大量涌入該市為地方經濟做貢獻,該基準線為2千元左右v12,該基準線為2千元左右v本企業(yè)上年度工資水平的10%--14%,超過去年2個百分點,預計今年職工平均工資將增長(1)制定工資增長基準線屬于什么行為?(C)A、這是通過限制工資增長體現(xiàn)國家機器的力量B、這是在行使權力C、這是通過制定工資增長基準線進行政府規(guī)制D、這是通過制定工資增長基準線表示公共部門在運作(2)南京市制定工資增長基準線起什么作用?(A)A、既保證企業(yè)職工工資增長,又使其有一定限度B、體現(xiàn)國家機器的力量C、體現(xiàn)公共部門管理能力D、表示南京市收入水平高(3)工資增長基準線的含義是什么?(B)A、各個企業(yè)不必按照該標準執(zhí)行,應由自己根據經營情況決定B、該基準線定位于生產正常、效益較好的企業(yè),其他企業(yè)不必執(zhí)行C、各個企業(yè)必須完全按照該標準執(zhí)行D、以上說法都對(4)關于工資增長基準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工資增長基準線就是工資指導線B、工資增長基準線僅僅針對生產正常、效益較好的企業(yè)C、工資增長基準線可以控制壟斷企業(yè)工資增長過快帶來的風險D、以上說法都不對(5)工資增長基準線為什么由勞動與社會保障局制定?(D)A、因為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的工作水平受政府信任B、因為勞動與社會保障局屬公共部門C、因為勞動與社會保障局有開展這項工作的經驗D、因為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的職責范圍包括這項工作公共經濟學》考試題一.判斷題。請判斷以下命題的正確性,并簡要說明原因1.個人所得稅會打擊勞動積極性,所以,課征個人所得稅只會使人們減少工作時間,從而產生替代效應。2?帕累托最優(yōu)是資源配置的最優(yōu)狀態(tài),也是收入分配的最優(yōu)狀態(tài)。.公共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只有實證研究方法,無規(guī)范研究方法。.科斯定理表明,只要產權界定清晰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那么,通過雙方之間的談判就可以實現(xiàn)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產權賦予不同的人只會帶來收入分配結果的不同。.根據公共選擇理論,政治家追求選票的最大化,而官僚追求預算最大化。他們的行為與商品市場上企業(yè)追求利潤最大化沒有什么不同。.地方政府可以征收稅基流動性較大的稅種。二.回答以下問題.根據公共經濟學相關理論,影響公共支出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外部性?試分析克服外部負效應的主要方法。TOC\o"1-5"\h\z.公共部門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特點和難點是什么?它通常有哪些評估方法?三.計算題某社會只有甲乙丙三個公民,如果他們對某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線分別為P1=100-X,P2=100-2X,P3=100-3X其中X為公共產品的數量,并且每單位公共產品的成本為4元;圖示該社會對公共產品的需求曲線,并求社會對公共產品的需求函數;該社會公共產品的最優(yōu)數量為多少?每個公民對該公共產品的支付價格應為多少?四?案例分析題:陜西模式”的民辦高等教育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經濟體制開始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隨著政府和市場關于資源配置方式關系的顯著變化,以往依賴于公共財政支持的教育體制也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單一的經費投入渠道和政府調控手段日趨多元,為民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機遇。陜西是我國西部地區(qū)科技教育基地。特有的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為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陜西省民辦教育在中央政府制度框架下,通過立法、監(jiān)督等為民辦高等教育創(chuàng)造了較為寬松的發(fā)展環(huán)境,但是陜西的經濟實力遠遠比不上東南沿海發(fā)達省區(qū),政府還無力對民辦高校給予經費支持,民辦高校也得不到企業(yè)和個人的捐贈。陜西民辦高等學校只能依靠學生學費來維持日常運作,只能采取擴大在校學生規(guī)模積累資金和利用銀行貸款來發(fā)展,陜西幾所萬人以上民辦高校均通過采取這一模式取得了成功。我們也可把它稱為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中的陜西模式”,這種模式實際上反映了我國中西部地區(qū)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共同特點。陜西模式”為陜西民辦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礎,使陜西民辦高等教育在全國處于前列。背景:陜西模式的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誕生于1984年,歷經了20多年的發(fā)展。自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以來,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走上快速發(fā)展的軌道。陜西民辦高校在全國地位顯赫,民辦高校數、民辦本科院校數、萬人以上民辦高校數、民辦高校在校生數等項指標,均在全國名列前茅。據省教育廳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05年陜西省已擁有民辦高校及民辦高等教育機構51所,其中本科院校5所、高職院校12所、高教學歷文憑試點院校18所、高教自考助學院校16所,萬人以上規(guī)模的民辦高校6所,教職工2萬余名,在校生22.1萬人,其中國家統(tǒng)招生、局教學歷生、圖教自考生各約占7萬余人。陜西民辦教育以培養(yǎng)應用型技術人才為己任,主攻外語類、電子類等市場需求量大的熱門專業(yè),這幾年又開始增設機械類、材料類、工程類等專業(yè)。學校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強調實用性注重技能,增加技能課,鼓勵學生一專多能,一專多證,縮短社會適應期。創(chuàng)造并實踐一系列嶄新的教育培養(yǎng)模式,如西安翻譯學院的外語+專業(yè)+現(xiàn)代化技能”的雙專業(yè)復合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思源學院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等,提高就業(yè)成功率。不少院校還與用人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實行訂單”教育或推薦就業(yè)。這些努力造就了陜西民辦高校90%/上的高就業(yè)率。他們的畢業(yè)生理論功底扎實、動手能力強、掌握多種現(xiàn)代技能、吃苦耐勞適應性強,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與好評。一木為樹,雙木成林,眾木為森,群體優(yōu)勢已成為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的一個亮點。借助地理上接近、高教資源集中等優(yōu)勢,陜西省的51所民辦高校既競爭又合作,形成了一個專業(yè)化、多樣化的辦學體系,在人才、師資、環(huán)境、設施生涯、宣傳、管理、就業(yè)上展開激烈的競爭。競爭提升了民辦高校的地位,擴大了辦學規(guī)模,規(guī)范了辦學行為,提高了教學質量,降低了辦學成本,提高了效率,呈現(xiàn)出螺旋式上升的良好態(tài)勢。截至2005年,陜西省民辦高校校園占地面積1.5萬畝,建筑面積485萬平方米,圖書791萬冊。與二十年前相比:學校數增長50倍,教工數增長400倍,學生數增長700倍,土地面積增長1500倍,建筑面積增長1600倍,固定資產增長4700倍。不向國家要一分錢,靠自身拼搏發(fā)展,陜西民辦高校二十年為國家積累了47億元固定資產,帶動了教育及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成為激活區(qū)域經濟的一個增長點。與此同時,陜西省民辦院校教育已經張開雙臂為兩萬名知識分子、技術人員、下崗職工提供了就業(yè)崗位,40多萬名畢業(yè)生活躍在祖國的各行各業(yè),為經濟建設服務。它以一種全新的教育體制、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適應了市場,為公辦院校在經濟轉軌時期的適應發(fā)展和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視角。它彌補了國家教育投入的不足、滿足了社會對不同層次的高等教育需求、緩解了高考升學與就業(yè)壓力、延長了國民受教育年限,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O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除滿足了教育者的多樣化個人需求外,也帶來了一些正的外部性。如促進了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增加并盤活了教育資源、改善了人力資源結構、帶動了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以及擴大了社會就業(yè)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等等。陜西民辦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分析民辦高等教育之所以稱其為準公共產品,是因為其所具有的外部性,這是構成民辦高等教育與政府關系的基礎。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除滿足了受教育者的多樣化個人需求外,所帶來的正的外部性至少表現(xiàn)在以下五個方面:促進了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以其產生的強烈震撼和強大推動力,促進了陜西省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為建立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共同發(fā)展的新格局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它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辦學模式、專業(yè)設置、經費籌措、后勤社會化、畢業(yè)生就業(yè)及社會資源配置等方面體現(xiàn)出符合市場經濟規(guī)律、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靈活性、應變性和針對性,為公辦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借鑒。增加并盤活了教育資源。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充分挖掘和正和我省的社會資源,在硬件設施(校園建設及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和軟件建設(教師、管理等)方面不僅增加了教育資源的增量,而且盤活了教育資源的存量。如西安翻譯學院有效整合了原西安國營第一中表廠200萬畝土地、6萬平方米建筑及相關配套設施,西安外事學院與魚化寨合作,把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閑置的設施和村民自建經營困難的魚化公園用于辦學,不僅有效利用了閑置的社會資源,也為自身的發(fā)展帶來機遇。同時,除利用下崗、退休人員外,民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還為社會培養(yǎng)了一批高等教育師資和管理人員。改善了人力資源結構。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20多年來,為社會培養(yǎng)了10萬余名擁有本、專科學歷的各類人才和20余萬名經過培訓有一技之長的勞動力,增加了受教育者的勞動技能,為社會培養(yǎng)和儲備了人才。帶動了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以民辦高等教育每個學生每年平均消費1萬元計,2003年全省民辦高校(機構)20余萬名學生全年消費即達20億元以上,直接拉動

方經濟業(yè)、交通、通信、商業(yè)、飲食等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刺激了內需,激活了地方經濟業(yè)、擴大了社會就業(yè),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陜西民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為大批待下崗人員提供了就業(yè)和再就業(yè)機會。截至2002年底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為近萬名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提供了發(fā)展專長的機會,為8000多名勞動者提供了行政、后勤等就業(yè)崗位,緩解了社會就業(yè)壓力。同時民辦高等教育為大批落榜考生及部分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提供了再學習的機會,提高了他們的就業(yè)能力,維護了社會穩(wěn)定。盡管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在其表面的輝煌背后也隱藏著許多問題,這里就包括許多負的外部性問題。民辦高等教育增加了整個社會高學歷人口的數量和比例,從靜態(tài)的角度看,這勢必增加一些次級學歷受教育者就業(yè)、婚姻的難度。多著高學歷人口的增加,一些原本適合大專、中專從事的工作,開始由本科生、研究生從事,次級學歷受教育者只能向更差的職業(yè)階層流動、或者付出更多的時間、金錢和努力去爭取更高層次的教育或者培訓,從而提高其人力資本、就業(yè)競爭力和社會生存能力。民辦高校的學費水平普遍較高,這無疑使一部分家庭和學生深陷生活困難,這有可能增加社會的不穩(wěn)定因素。民辦高校完全依靠學費獲得生存和發(fā)展,生源減少是其發(fā)展的致命傷。為搶奪生源而造成了同類民辦院校的惡性競爭,使得民辦院校的發(fā)展面臨更加困難的外部環(huán)境。辦學條件不足。西安市以外的地方高校,除個別由原部屬院校下放(陜西科技大學)或幾所普通高校合并而成(延安大學、陜西理工學院)夕卜,其余絕大多數所占面積相對較小,生源結構單一,教學、實驗設備相對落后,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及網上教學課程數量相對較少,圖書藏量不足。師資力量方面,人才流失及人才吸引力有限導致陜西省高校教師隊伍相對緊缺,西安市以外地方高校更是如此,專任教師人數少,且學歷普遍偏低,大部分的教師第一學歷是本科,科研水平相對較低,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有限。發(fā)展資金投入不足。TOC\o"1-5"\h\z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實施以來,陜西經濟雖然有了明顯的好轉,但在高教大發(fā)展的形勢下,一方面,國家對地方院校投入、扶持力度有限;另一方面,地方院校在市場經濟秩序下資金來源渠道單一,自身造血”能力有限,缺乏必要的科研能力和財力去辦企業(yè),通過校企聯(lián)合的形式多渠道的為學校發(fā)展融資,使其發(fā)展資金嚴重不足,經費問題成了制約這些院校進一步發(fā)展的瓶頸。陜西模式自身的問題。陜西模式”使民辦高校直面生源市場,以擴大招生為基礎,這就要求學校一方面要為學生提供很好的學習生活條件和教育服務,另一方面在招生中加大宣傳力度。近年來,各省市自治區(qū)民辦高等教育迅速發(fā)展,隨著高校連年擴招,有的公辦學校還建立了國有民辦的二級學院,民辦高教的陜西模式”受到嚴峻挑戰(zhàn)。尤其后來發(fā)展起來的規(guī)模較小的民辦高校要再走陜西民辦高校的發(fā)展道路已幾乎不可能,有的甚至連生存都出現(xiàn)了問題。

問題1.分析民辦高等教育是否是一種公共產品,它具有哪些公共產品的特性?2,民辦高等教育可以由企業(yè)或私人來生產嗎?為什么?如果它由企業(yè)來生產,它可能會面臨哪些問題或優(yōu)勢?政府如何提高和監(jiān)管陜西?3.政府如何提高和監(jiān)管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的質量答案(一),判斷題1錯誤;解答:2錯誤;解答:3錯誤;解答:4錯誤;解答:5正確;解答:6錯誤;解答:二,回答問題:影響公共支出的因素主要有城市化的發(fā)展及城市人口數量的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門工作效率的相對降低及工資水平的增長、官僚預算最大化、外部性因素等;外部性指一個行為主體對另外一個行為主體的影響,而該影響未納入市場體外一個行為主體的影響系之中,或未通過市場交換反映出來克服外部性的主要手段有:(1)將外部性納入市場體系的環(huán)境經濟政策,如皮古稅、補貼等;(2)在界定產權的基礎上,科斯式的產權談判;(3)一體化發(fā)展。其特點是將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均納入核算范圍內,難點是一些社會成本和社會內收益難以進行貨幣化量化計算。它通常有凈現(xiàn)值法、成本收益比法和內部收益率法三種。三.計算題_300-6X,0vxv100/3P=-200-3X.100/3<X<50100-X,50<X<100X=96⑶P仁4,P2=0,P3=0四.案例題.民辦高等教育可以認為是一種準公共產品,因為它具有非競爭性,但它具有排它性。.民辦高等教育可以由私人來生產,尤其是在我國政府面臨高等教育經費緊張、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如果由企業(yè)來生產,可以積聚社會力量來生產高等教育這種正外部性很強的產品,但它也可能會存在潛在的質量問題和道德風險問題;.加大監(jiān)督檢查力度,同時,簽定明晰的質量管理合約公共經濟學》期末復習題一、簡答題簡述帕累托標準的三個條件答:要達到帕累托標準,必須滿足三個條件:1)交換效率條件。任何兩種商品之間的商品替代率對任何兩個消費者都相等。2)生產效率條件。包括:①技術替代率條件,任意兩種生產要素之間的技術替代率對任何使用這兩種要素的兩個生產品都相等;②產品轉換率條件:③邊際產品條件,如果任意兩個生產者生產同一種商品時,每一種要素的邊際產品均相等。3)交換和生產的總體效率條件。任何兩種商品的產品轉換率等于它們的商品替代率。簡述市場失靈的表現(xiàn)答:市場失靈主要表現(xiàn)在:公共物品失靈。在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即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市場機制往往發(fā)生失靈。外部性失靈。外部正、負效應都將扭曲資源配置有效狀態(tài)。壟斷性失靈。壟斷現(xiàn)象的存在使市場上競爭性均衡機制失去作用。④風險和不確定性。信息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使資源配置的有效性陷于一種模糊的狀態(tài)。收入分配失靈。兩極分化是市場機制的必然后果。宏觀經濟的失衡。經濟周期性波動是自由市場經濟下的經常性特征。簡述公共產品分類判斷的步驟答:根據公共產品的兩個特征: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對公共產品的分類進行判斷的主要步驟如下:第一步,首先看產品在消費中是否具有非競爭性,如沒有非競爭性,則該產品肯定不是純公共產品第二步,看該產品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如有非排他性,則為公共資源或擁擠性公共產品。第三步,如果該產品既沒有非競爭性,又沒有非排他性,則該產品肯定是純私人產品。第四步,若產品具有非競爭性,并且排他在技術上是不可行的,或排他雖然在技術上可行,但排他成本很高,說明也具有非排他性,則該產品是純公共產品。第五步,若該產品具有非競爭性,排他不但在技術上可行,而且排他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則該產品是俱樂部產品或準公共產品。4、簡述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有效定價原則的區(qū)別答: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具有不同的特征。在私人產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價格的接受者和產量的調節(jié)者,當某一價格水平下需求總量等于供給總量時,私人產品就達到了均衡;而在公共產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產量的接受者和價格的調節(jié)者,當人們?yōu)楣伯a品愿意的總支付等于公共產品提供者在這一產出水平上的供給價格時,公共產品就達到了均衡。因此,私人產品的有效定價原則為價格等于邊際成本;而公共產品的有效定價原則是消費者愿意支付價格的總和等于邊際成本。5、公共支出的原則是什么?答:公共支出的原則是指政府在安排和組織公共支出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是財政規(guī)律在支出上的具體化、系統(tǒng)化。公共支出通常應堅持以下一些原則:量入為出原則;公平原則;效率原則;統(tǒng)籌兼顧原則。6、公共支出效益內涵的特點答:公共支出的效益內涵有自己的特點:1)在計算所費與所得范圍上,要計算有形的和間接的所費和所得,既要分析政府本身的投入和所得,也需分析社會所付出的代價和所獲得的利益。2)在衡量效益的標準上,必須確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重的效益標準。3)在擇優(yōu)的標準上追求的是整個社會的效益最大化。7、何謂稅收的經濟效率原則答:所謂稅收的經濟效率原則,就是要求政府征稅有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經濟機制的有效運轉,提高稅務行政的管理效率,該原則旨在考察稅收對社會資源和經濟機制運行的影響狀況。而檢驗稅收經濟效率的標準,在于稅收的額外負擔最小化和額外收益最大化。8、:稅收設計原則的發(fā)展趨勢答:稅收設計原則的發(fā)展趨勢:第一,在稅收公平與效率原則的權衡上,由側重公平轉向突出效率。第二,在稅收公平原則的貫徹上,又偏重縱向公平轉向追求橫向公平。第三,在稅收效率原則的貫徹上,由注重經濟效率轉向經濟與本身效率并重。第四,在稅收的經濟效率原則上,由主張全面干預轉向適度干預。9、簡述非自決財政政策的內在穩(wěn)定作用的決定因素及局限性答:非自決財政政策的內在穩(wěn)定程度或對經濟的控制力量取決于如下三個因素:①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的起征點。起征點越低,穩(wěn)定的作用就越大。②稅率的累進程度。邊際稅率越高,累進程度越大,稅收對收入的抑制越強,穩(wěn)定作用也越大。③轉移性支出的規(guī)定條件。取得轉移性支出的規(guī)定條件越低,轉移性支出水平越高,穩(wěn)定作用越大。局限性:它只能配合自決的財政政策來穩(wěn)定經濟。單靠其本身作用并不足以穩(wěn)定經濟。在蕭條時期,它只能減緩經濟衰退的程度,而不能改變經濟衰退的總趨勢;在膨脹時期,它只能抑制過分的高漲,減緩通貨膨脹的程度,而不能改變通貨膨脹的總趨勢。因此,要消除經濟周期波動,除了依靠非自決的財政的內在穩(wěn)定作用之外,還必須采用更加有力的自決的財政政策措施。10、簡述微觀財政政策中,稅收政策措施的主要表現(xiàn)?答:就刺激微觀經濟活動和調節(jié)社會生活的稅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稅收豁免、納稅扣除、稅收抵免、優(yōu)惠稅率、延期納稅、盈虧相抵。11、簡述私人選擇和公共選擇的區(qū)別答:公共選擇指的是與個人選擇相區(qū)別的集體選擇,即通過集體行動和政治過程來決定資源在公共產品之間如何分配。私人選擇則是指個人在市場上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則,通過理性決策和選擇,來自由地決定各種經濟行為的過程。兩者的區(qū)別在于:①選擇的場所和方式不用。②選擇所遵從的原則不同。③選擇結果的不同指向性④市場競爭性質的不同。12、簡述公共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公共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來自于公共決策過程本身的復雜性和困難以及現(xiàn)有的公共決策體制和方式的缺陷。具體來說:社會實際并不存在作為政府公共政策追求目標的所謂公共利益。各種公共決策機制及投票規(guī)則的缺陷。③信息的不完全、公共選擇議程的偏差、投票人的近視效應”、沉積成本、先例等對合理決策的制約。④政策執(zhí)行上的障礙二、論述題。TOC\o"1-5"\h\z1、試述如何通過公共財政機制實現(xiàn)公共部門的經濟職能?答:公共部門的經濟職能是通過公共財政機制的發(fā)揮而得以履行的。1)政府可以通過直接財政投資、政府預算、稅收等手段調節(jié)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結構,調節(jié)產業(yè)結構和產品結構特別是那些基礎產業(yè)、瓶頸產業(yè)、具有重大技術創(chuàng)新意義的產品等,調節(jié)資本品和消費品的結構,影響資源配置過程中的生產什么”,公共財政還可以通過改變生產過程投入資源的組合、生產布局、生產方式、生產組織形式等,影響資源配置過程中的如何生產”。2)政府可通過稅收如累進稅、轉移支付和購買支出、公共管制等方式促進全社會范圍內的分配公平。3)政府可通過自動穩(wěn)定政策、相機抉擇的宏觀財政政策和微觀財政政策、關稅政策等,實現(xiàn)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均衡。2、試述發(fā)展公共產品與擴大需求關系答:1)擴大內需的重要性。國民經濟的增長依賴于三個方面的需求:出口需求、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即所謂三駕馬車”。隨著我國經濟逐步融入世界經濟,我國的貿易發(fā)展很快,但是,我國是一個大國,出口的增長對我國經濟的拉動是有限的,在貿易發(fā)展的過程中,容易引起貿易糾紛,甚至是外交糾紛。因此,我國在擴大出口的同時,應注重擴大內需。2)發(fā)展公共產品可以擴大投資需求。如政府工程可以擴大投資需求,一項基礎設施工程可以帶動與之相關的機械、鋼材、水泥等許多產業(yè)部門,進而產生乘數效應,拉動整個經濟的發(fā)展。但投資的目的終究是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如果只注重投資,不注重消費需求的擴大,則容易引發(fā)經濟的周期性過熱,甚至可能導致經濟危機。3)發(fā)展公共產品可以擴大消費需求。發(fā)展公共產品可以降低消費成本,進而擴大了消費者對相關產品的需求。一些私人產品需要具備一定的消費條件,否則,就會減少該產品的效用或增加該產品的消費成本。如汽車和公路是互補產品,汽車是私人產品,而公路是公共產品。如果道路狀況差,必然影響私人購買汽車的熱情。發(fā)展公共產品可以促進消費水平的升級。如農村供電設施、通訊設施和廣播電視傳播設施的發(fā)展,不但可以擴大農村消費需求,還可以促進農村消費的升級。要實現(xiàn)發(fā)展公共產品擴大消費需求的目的,必須注重發(fā)展公共產品的質量,而不僅僅為了擴大投資需求。4)發(fā)展公共產品還可通過增加有效供給擴大需求。發(fā)展公共產品有利于私人產品的開發(fā)和成本降低,提高廠商的開發(fā)能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如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可以促進新產品的開發(fā)和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有效供給的增加不僅可以擴大消費需求,也可以提高產品競爭力和投資的利潤預期,促進出口需求和投資需求的增長。3、從加強與經濟聯(lián)系的預算編制形式的角度具體闡述公共支出的預算管理答:1、設計一一規(guī)劃一一預算制度。就是制定目標、找出替代途徑、確定最佳途徑的預算形式。要點如下:1)是確定政策目標。在政府既定的撥款計劃內,首先必須清楚決策者的目標是什么,或應該是什么,然后對這些目標進行權衡。2)找出不同的實現(xiàn)途徑,即排列出完成這些目標的具體做法和手段。3)確定不同途徑的成本和收益。4)確定排序,判定不同途徑所實現(xiàn)的成果的滿意程度,做出優(yōu)先劣次的排列。5)經過比較,選取最佳方案,以最佳方案編制預算。2,國民經濟預算。是根據國民經濟核算資料編制而成的,能夠對整個國民經濟進行分析和預測的經濟分析預算。該預算形式是綜合收支計劃,把政府的財政收支活動放在國民經濟的整體中考察,考察預算對國民收入、個人和企業(yè)部門收入的影響,因而擴大了預算的收支范圍,從根本上改變了預算的性質。3,多年預算。又叫滾動預算或中期財政計劃,是年度預算的延長形式,其特點是,預算中不僅要列出本預算年度的有關數據,還要列出過去和未來若干年度的一系列數據,從中不僅可以看到某一年預算開支的各項成本,還能看到此后3到5年的支出成本。編制多年預算的步驟主要有:1)確定宏觀經濟目標,把國民收入、積累和投資的增長以及國際收支和公共收支聯(lián)系起來。2)為支出項目中完全沒有彈性或彈性不大的項目做出計劃,如債務清償、行政、國防、投資的經營和維護等。3)確定多年的分階段的公共投資規(guī)劃,區(qū)分最優(yōu)先考慮的項目和在資金較充分條件下的次優(yōu)先項目。4)為稅收及非稅收的收入、來自國內外借款及援助的所需資金做出計劃。4、試述稅收設計原則的發(fā)展趨勢產生的原因答:稅收設計原則的發(fā)展趨勢產生的原因在于當時的稅收制度存在許多弊病。1)稅收對經濟的過度干預扭曲了正常的經濟運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是調節(jié)經濟正常運轉的中樞,只有在市場出現(xiàn)失靈時,稅收才需要對經濟實施適當的干預。稅收對經濟的干預不可無度,更不可取代市場而成為調節(jié)整個經濟活動的決定力量,否則將會造成巨大的副作用。2)稅收制度存在較多的不公平。這種不公平既有橫向的也有縱向的。稅收缺乏橫向公平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把稅收制度用于非籌集收入的某些目的,以鼓勵某些經濟活動。稅制缺乏縱向公平的原因主要產生于稅制的有效稅率與名義稅率的差距過大,致使整個稅制的實際再分配效果非常有限。3)過度強調稅負公平特別是縱向公平,造成了經濟效率的低下。普遍存在的重公平而輕效率的傾向,使得調節(jié)功能較強的所得課稅地位顯著加強,而流轉課稅的地位相對弱化。其結果,不僅打擊了人們勞動投入、儲蓄和投資的積極性,也因累進稅率的作用而限制了規(guī)模經營的發(fā)展,最終導致了有限資源配置上的浪費。4)過度重視稅收的經濟效率而相對忽視稅收本身的效率,造成稅制的日趨復雜和稅收本身效率的低下。在稅制日趨復雜的情況下,稅務機關超負荷運轉,造成稅務管理工作軟化,偷漏稅現(xiàn)象嚴重。高稅率本身就刺激人們去尋找合法、半合法甚至非法的避稅辦法。稅收法典的復雜浩繁也為避稅提供了可能的漏洞。5、試述三元經濟下國民收入的決定在引進政府預算之后的三元經濟體系中,總需求和總供給都要在二元經濟體系的基礎上有所添加。從總需求的角度看,要在二元經濟體系的私人消費需求和私人投資需求的基礎上,加上政府需求。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的支出來代表。這樣,國民收入的均衡公式可寫成:國民收入=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己肖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支出己肖費+投資+政府支出若以G代表政府支出,則上述公式可以寫成:Y=C+I+G從總供給的角度看,要在二元經濟體系的各種生產要素的供給的基礎上,加上政府的供給。政府的供給可以用政府的稅收來代表。這樣,國民收入的均衡公式可寫成:國民收入=各種生產要素的供給+政府的供給=工資+利息+地租+利潤+政府稅收m肖費+儲蓄+政府稅收若以T代表政府稅收,則上述公式可以寫成:Y=C+S+T這時,國民收入的均衡條件仍然是:總需求=總供給由上式可得出上述條件的另一種表達式:C+I+G=C+S+俄C+I+G=Y于是,當C+I+G>丫時,國民收入擴張;C+I+Gv丫時,國民收入收縮;C+I+G=Y寸,國民收入達到均衡。6、結合實際并運用公共選擇理論,論述如何矯正政府失靈答:公共選擇學者以及政策分析學者主要圍繞改革公共決策體制及政治制度、引進競爭機制(用市場力量改進政府效率)兩個方面來闡述如何矯正政府失靈。首先,政府失靈是西方公共選擇或公共決策體制的缺陷所造成的,實質上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失靈。因此,要避免政府失靈,必須改善現(xiàn)有的西方民主政體,發(fā)明一種新的政治技術和表達民主的方式。公共選擇學者所提出的改造現(xiàn)存西方民主政體的具體措施有:1)進行立憲改革。2)完善表達民主的方式以及發(fā)明新的政治技術。其次,公共選擇和政策分析學者主張用市場力量改善政府的功能,提高政府效率,以克服政府失靈。他們認為,以往人們只注意用政府來改善市場的作用卻忽視了相反的做法用市場的力量改善政府的作用。實際上,市場力量是改善政府功能的基本手段,通過在政府管理中注入一些市是公共支場因素,可以縮小非市場缺陷的影響范圍。第三,對政府的財政過程尤其是公共支出加以約束。要有效地抑制政府的擴張和浪費,必須在政府的財政過程上做文章,通過財政立憲、稅制選擇、平衡預算和稅收支出的限制等措施來約束政府的財政過程尤其是公共開支,從根本上限制政府的行為框架,抑制政府的擴張。6、分析公共經濟低效率的原因并闡述提高公共經濟效率的途徑(P472-475)模擬試卷一、名詞解釋(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帕累托效率2、林達爾均衡3、中間投票者定理4、轉移性公共支出5、稅收主體二、單項選擇題1,下列哪種情況實現(xiàn)了帕累托最優(yōu):A的處境改善必然對應于B的處境惡化A的處境變好了,而B的處境至少不會變壞C.當B的處境固定時,A目前的處境不一定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狀況D.A可以通過變化來改善自己的處境,但這種變化對B沒有影響2.下列不屬于市場失靈表現(xiàn)的是:A.電信行業(yè)價格居高不下B.傳染性疾病流行C.民營企業(yè)沒有能力從事國防科技研究D.政府提供醫(yī)療保險,但醫(yī)療費用飛速上升,無法控制3,下列哪些產品是純粹公共產品A.自來水B.藥品C.廣播電視D.警察.公共產品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非競爭性B.邊際社會成本為零C.邊際擁擠成本為零D,邊際生產成本為零.以下不屬于阿羅不可能定理的假設的是A.帕累托最優(yōu)B,獨立性和非獨裁性C.合理性D.定義域的限制性.財政消耗性支出不包括()A.國防支出B.公共教育支出C.公共保健支出D.社會保障支出.在完全競爭市場中,稅負的轉稼()A,既可前轉也可后轉B,只能前轉C.只可后轉D,只可消轉&社會保險的籌資模式中,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適用于()社會,而基金制適用于()社會A.人口老齡化,社會經濟狀況平穩(wěn).人口數量變化大,人口老齡化C.人口數量變化小,人口老齡化D.社會經濟不平穩(wěn),人口老齡化.()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A發(fā)行公債B,稅收

.國債依存度是指()A.國債余額占GD田勺比率B.國債還本付息額占財政收入的比率在競爭市場環(huán)境中,以下哪0C,國債發(fā)行額占GD用勺比率D.在競爭市場環(huán)境中,以下哪0.種情況下稅負全部由供給方承擔A.生活必需品B.A.生活必需品C,供給完全無彈性的產品C,供給完全無彈性的產品D.課說范圍幾乎覆蓋全部商品12.各國在企業(yè)所得稅上大多采用12.各國在企業(yè)所得稅上大多采用A.單一的比例稅率B.A.單一的比例稅率B.累進稅率C.累退稅率D.定額稅率13.根據政府間分稅的原則,下列稅種中適宜作為地方稅的是13.根據政府間分稅的原則,下列稅種中適宜作為地方稅的是A.關稅B.公司所得稅C.增值稅D.土地稅14.14.經濟處于輕度衰退而政府財政赤字較大時,應采用哪種搭配()A.A.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B.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C.緊縮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D.緊縮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15.供給學派認為減稅應當B.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C.緊縮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D.緊縮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15.供給學派認為減稅應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