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禮儀培訓 課件_第1頁
握手禮儀培訓 課件_第2頁
握手禮儀培訓 課件_第3頁
握手禮儀培訓 課件_第4頁
握手禮儀培訓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握手禮儀握手禮儀1

1、

握手禮的淵源

握手禮儀培訓課件2

起源說一:

握手禮起源于很久的古代。在“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人們用以防身和狩獵的主要武器就是棍棒和石頭。傳說當人們在路上遭遇陌生人時,如果雙方都無惡意,就放下手中的東西,伸開雙手讓對方撫摸掌心,以示親善。這種表示友好的習慣沿襲下來就成為今天的握手禮。起源說一:3

起源說二:

握手禮源于中世紀,當時打仗的騎兵都披掛盔甲,全身除了兩只眼睛外都包裹在盔甲中,如果想表示友好,互相接近時就脫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沒有武器,消除對方的戒心,互相握一下右手,即為和平的象征。沿襲下來到今天,便演變成了握手禮。起源說二:4

運動員們在握手運動員們在握手5

國家領導之間在握手國家領導之間在握手6

國家領導之間在握手國家領導之間在握手7

國家領導之間在握手國家領導之間在握手8

教練之間在握手教練之間在握手9

領導和下級之間在握手領導和下級之間在握手10

藝人們在握手藝人們在握手11

商人們在握手商人們在握手12

2、握手禮的作用握手禮儀培訓課件13

歷史性的握手1972年2月21日是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從此冰釋前嫌歷史性的握手1972年2月21日是尼克松14(1)能體現交往雙方對對方的態(tài)度(2)能體現人們的禮儀修養(yǎng)(3)能促進人們的交往(1)能體現交往雙方對對方的態(tài)度153、握手禮的使用規(guī)范握手禮儀培訓課件16

(1)時機(2)姿勢(3)順序(4)力度(5)時間(6)目光(7)接觸位置(8)表情(9)語言

17(1)、握手的時機問候時感謝時道歉時祝賀時慰問時重逢時歡迎時安慰時慶祝時

(1)、握手的時機問候時18(2)、握手姿勢身體以標準站姿站立;上體略前傾;右手手臂前伸,肘關節(jié)屈;拇指張開,四指并攏。(2)、握手姿勢身體以標準站姿站立;19握手禮儀培訓課件20(4)、握手的力度2公斤一只手握碎一個雞蛋的力氣(4)、握手的力度2公斤21(3)、握手的順序(3)、握手的順序22

主人與客人之間,客人抵達時主人應先伸手,客人告辭時由客人先伸手;年長者與年輕者之間,年長者應先伸手;身份、地位不同者之間,應由身份和地位高者先伸手;女士和男士之間,應由女士先伸手。先到者先伸手主人與客人之間,客人抵達時主人應先伸手23行握手禮時,上身稍前傾,立正,目視對方,微笑,說問候語或敬語氣缺乏要摘帽、脫手套,女士和身份高者可例外;握手時不要左手插在褲袋里,不要邊握手邊拍人家肩頭,不要眼看著別人或與他人打招呼,更不要低頭哈腰;無特殊原因不用左手握手;多人在一起時避免交叉握手;長時間握手表示親熱,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但一般是雙方伸手握一下即可,尤其是異性之間。行握手禮時,上身稍前傾,立正,目視對方,微笑,說問候語或敬語24男士之間的握手力度稍大男士之間的握手力度稍大25

女士之間的握手

力度稍輕女士之間的握手力度稍輕26

男士與女士之間的握手力度稍輕男士與女士之間的握手力度稍輕27握手禮儀培訓課件28

(5)、握手的時間

1~3秒(5)、握手的時間2919秒19秒30

(6)、目光

注視對方的雙眼(6)、目光注視對方的雙眼31(7)、握手的位置男士與男士握手男士與女士握手女士與女士握手(7)、握手的位置32

女士與女士握手

手指相握

女士與女士握手

33

男士握女士的手指握手禮儀培訓課件34

男士與男士握手

握手掌虎口相對

男士與男士握手

35握手禮儀培訓課件36(8)、握手時的表情

一般情況下,要自然地微笑。對方心情沉痛時,表情要凝重。

互動?。?)、握手時的表情37(9)、握手時的語言

感謝時——感謝語道歉時——道歉語祝賀時——祝賀語慰問時——慰問語重逢時——問候語歡迎時——歡迎語安慰時——安慰語再見時——告別語(9)、握手時的語言38

4、握手的禁忌

39

(1)忌用左手握手(2)忌坐著握手(3)忌戴有手套(4)忌手臟(5)忌交叉握手(6)忌與異性握手用雙手(7)忌三心二一握手禮儀培訓課件40

考考你考考你41

判斷對誤判斷對誤42

判斷對誤(答案)

正確:右手握手錯誤:左手握手判斷對誤(答案)正確:右手握手錯誤:43

判斷對錯判斷對錯44

判斷對錯(答案)錯誤:左手握手判斷對錯(答案)錯誤:左手握手45

判斷對錯判斷對錯46

判斷對錯(答案)

錯誤:坐著握手判斷對錯(答案)錯誤:坐47

判斷對錯判斷對錯48判斷對錯判斷對錯49歸納總結歸納總結50握手禮儀培訓課件51握手禮儀培訓課件52握手禮儀培訓課件53

美國著名盲人女作家海倫·凱特:“握手,無言勝有言。有的人拒人千里,握著冷冰冰的手指,就像和凜冽的北風握手。有些人的手卻充滿陽光,握住你使你感到溫暖。"美國著名盲人女作家海倫·凱特:“握手,無言勝有言54握手禮儀握手禮儀55

1、

握手禮的淵源

握手禮儀培訓課件56

起源說一:

握手禮起源于很久的古代。在“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人們用以防身和狩獵的主要武器就是棍棒和石頭。傳說當人們在路上遭遇陌生人時,如果雙方都無惡意,就放下手中的東西,伸開雙手讓對方撫摸掌心,以示親善。這種表示友好的習慣沿襲下來就成為今天的握手禮。起源說一:57

起源說二:

握手禮源于中世紀,當時打仗的騎兵都披掛盔甲,全身除了兩只眼睛外都包裹在盔甲中,如果想表示友好,互相接近時就脫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沒有武器,消除對方的戒心,互相握一下右手,即為和平的象征。沿襲下來到今天,便演變成了握手禮。起源說二:58

運動員們在握手運動員們在握手59

國家領導之間在握手國家領導之間在握手60

國家領導之間在握手國家領導之間在握手61

國家領導之間在握手國家領導之間在握手62

教練之間在握手教練之間在握手63

領導和下級之間在握手領導和下級之間在握手64

藝人們在握手藝人們在握手65

商人們在握手商人們在握手66

2、握手禮的作用握手禮儀培訓課件67

歷史性的握手1972年2月21日是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從此冰釋前嫌歷史性的握手1972年2月21日是尼克松68(1)能體現交往雙方對對方的態(tài)度(2)能體現人們的禮儀修養(yǎng)(3)能促進人們的交往(1)能體現交往雙方對對方的態(tài)度693、握手禮的使用規(guī)范握手禮儀培訓課件70

(1)時機(2)姿勢(3)順序(4)力度(5)時間(6)目光(7)接觸位置(8)表情(9)語言

71(1)、握手的時機問候時感謝時道歉時祝賀時慰問時重逢時歡迎時安慰時慶祝時

(1)、握手的時機問候時72(2)、握手姿勢身體以標準站姿站立;上體略前傾;右手手臂前伸,肘關節(jié)屈;拇指張開,四指并攏。(2)、握手姿勢身體以標準站姿站立;73握手禮儀培訓課件74(4)、握手的力度2公斤一只手握碎一個雞蛋的力氣(4)、握手的力度2公斤75(3)、握手的順序(3)、握手的順序76

主人與客人之間,客人抵達時主人應先伸手,客人告辭時由客人先伸手;年長者與年輕者之間,年長者應先伸手;身份、地位不同者之間,應由身份和地位高者先伸手;女士和男士之間,應由女士先伸手。先到者先伸手主人與客人之間,客人抵達時主人應先伸手77行握手禮時,上身稍前傾,立正,目視對方,微笑,說問候語或敬語氣缺乏要摘帽、脫手套,女士和身份高者可例外;握手時不要左手插在褲袋里,不要邊握手邊拍人家肩頭,不要眼看著別人或與他人打招呼,更不要低頭哈腰;無特殊原因不用左手握手;多人在一起時避免交叉握手;長時間握手表示親熱,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但一般是雙方伸手握一下即可,尤其是異性之間。行握手禮時,上身稍前傾,立正,目視對方,微笑,說問候語或敬語78男士之間的握手力度稍大男士之間的握手力度稍大79

女士之間的握手

力度稍輕女士之間的握手力度稍輕80

男士與女士之間的握手力度稍輕男士與女士之間的握手力度稍輕81握手禮儀培訓課件82

(5)、握手的時間

1~3秒(5)、握手的時間8319秒19秒84

(6)、目光

注視對方的雙眼(6)、目光注視對方的雙眼85(7)、握手的位置男士與男士握手男士與女士握手女士與女士握手(7)、握手的位置86

女士與女士握手

手指相握

女士與女士握手

87

男士握女士的手指握手禮儀培訓課件88

男士與男士握手

握手掌虎口相對

男士與男士握手

89握手禮儀培訓課件90(8)、握手時的表情

一般情況下,要自然地微笑。對方心情沉痛時,表情要凝重。

互動?。?)、握手時的表情91(9)、握手時的語言

感謝時——感謝語道歉時——道歉語祝賀時——祝賀語慰問時——慰問語重逢時——問候語歡迎時——歡迎語安慰時——安慰語再見時——告別語(9)、握手時的語言92

4、握手的禁忌

93

(1)忌用左手握手(2)忌坐著握手(3)忌戴有手套(4)忌手臟(5)忌交叉握手(6)忌與異性握手用雙手(7)忌三心二一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