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考研篇中世紀史_第1頁
世界史考研篇中世紀史_第2頁
世界史考研篇中世紀史_第3頁
世界史考研篇中世紀史_第4頁
世界史考研篇中世紀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中世紀史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過渡基督教的興起與發(fā)展1、奧古斯?。?0北大)羅馬帝國基督教思想家。391年,他開始任北非希波教區(qū)神普,后升任主教,任期長達35年。主要著作有《上帝之城》,該書內容廣泛,涉及宗教、政治、哲學、法律等方面。奧古斯丁的神學理論以柏拉圖的唯心主義哲學為基礎,哲學觀點接近于新柏拉圖主義,是一位神秘主義的哲學家。奧古斯丁認為,人間世界之外有一個天國存在,即“上帝之城”;在天國,除了神和天使以外還有上帝的選民;凡是死后經過“末日審判”、升到天國的靈魂便可以得到永生,達到至善。2、教父哲學西歐基督教哲學思想體系之一。教父就是那些既宣講又著作的護教者,他們對制訂和論證基督教教義做出了貢獻,因而被尊稱為“教會的父老”,簡稱教父。4—5世紀期間,以奧古斯丁、安布羅斯和杰羅姆三位杰出的神學家為代表的教父哲學形成,它改變了原始基督教在教義方面的混亂狀況。教父哲學主要有以哲學論證神、三位一體、創(chuàng)世、原罪、救贖、預定、天國等教義。11世紀后,它被經院哲學取代。教父哲學為經院哲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3、分析基督教興起并迅速傳播的原因基督教打破了猶太民族宗教的狹隘性,建立了一種新的世界性信仰,基督徒不分民族、階級,只要信奉耶穌,遵守教義,都可以成為教徒,從而得到上帝的拯救與賜福。基督教改革了禮儀,廢除了猶太教和其他原始宗教復雜的各種獻祭和儀式,為其在羅馬社會,尤其是中下層人民間的廣泛傳播打下了基礎。2世紀中后期之后,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日趨殘暴,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危機開始出現,舊的宗教信仰不能解決人民生活的痛苦,因此人民開始轉向新的宗教領域尋求精神安慰,這些為基督教的發(fā)展和傳播提供了廣闊的社會基礎。而基督教恰恰提倡平等博愛之說,信徒之間有衣食互助、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原始基督教鄙視富人權貴,堅信正義必勝和救世主行將降臨的信念,對受到現實壓迫的勞苦大眾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基督教樹立了耶穌基督這樣一個具有極高人格魅力的形象,他嚴于律己,充滿智慧,處處行善,無私奉獻,這在一個道德逐漸淪喪的時代有利于為廣大群眾和許多追求良知的社會上層人士提供信仰的楷模。4、簡述早期基督教在傳播過程中的演變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其教徒成分趨于復雜化,不少富裕農民、工商業(yè)者和奴隸主都開始信奉基督教。這不僅改變了原始基督教的社會成分,而且使基督教的組織也開始發(fā)生變化。后來各地逐漸產生了長老和主教等神職人員注冊的教會,設置了財庫,正式形成的基督教會逐漸被這些有產者控制。基督教流行過程中,教義也在發(fā)生變化,以非猶太人為代表的保羅派門徒逐漸占據上風,并在組織上控制了各地教會。他們改造的教義大量吸收了希臘羅馬哲學,尤其是斐洛學說和斯多噶派思想,從而使原始基督教義加入了新的原始。諸如逆來順受、希冀來世的思想得到重視,基督教開始承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提倡服從的觀念。2到3世紀起,基督教會中開始出現一批神學家和護教士,他們竭力宣傳羅馬帝國和基督教利益的一致性,力圖向統(tǒng)治階級靠近,而羅馬帝國統(tǒng)治者也逐漸了解到基督教的變化。公元313年《米蘭敕令》的頒布標志著基督教開始和帝國政權合流,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公元325年尼西亞會議的召開則標志著原始基督教質變的最終完成。民族大遷徙與西羅馬帝國的滅亡1、馬爾克(13人大)古代日耳曼人的一種村落共同體?!榜R爾克”一詞原意是“邊界”,后成為日耳曼人農村公社的名稱。其主要特征是以地緣作為聯(lián)系紐帶,土地公有與私有并存。各戶的耕地已轉化為私有財產,但森林、牧場等仍歸公社所有。馬爾克成員是彼此平等的自由人,他們定期集會,選舉公職人員,制定大家共同遵守的法規(guī),并裁決成員間的糾紛。隨著封建制的發(fā)展,許多公社受到封建主的侵奪,不斷喪失原來的特征,只留下一些殘跡,根據法蘭克人的《薩利克法典》及后來收集的各地的習慣法,可以初步復員這種公社的概貌。但亦有西方學者認為馬爾克是13世紀后西歐各地農民為共同使用公共土地而組織的。2、論述日耳曼人遷徙的原因、基本過程及影響。(14中民大)原因:從376年一直延續(xù)到568年的日耳曼民族大遷移,首先是由于日耳曼民族內部社會、經濟的巨大變化以及野蠻狀態(tài)引起的,即日耳曼人處于原始社會解體時期,需要土地從事農業(yè)產生,同時人口的增長也要求他們去掠奪土地以滿足人口增加的需求;其次是由于匈奴西遷的逼迫和羅馬帝國內部矛盾無法克服而陷入衰落的有利時機。過程。376年,日耳曼人之一支西哥特人因受匈奴人壓迫,得到羅馬政府的允許,渡過多瑙河,遷入羅馬境內的色雷斯、麥西亞一帶。隨后,其他支日耳曼人也涌入羅馬境內,于是開始了日耳曼部族的大遷徙運動。406年阿蘭人及汪達爾人。蘇維匯人、勃艮第人等日耳曼族突破萊茵河西進,掀起大遷徙的高潮。419年,在高盧和西班牙建立西哥特王國。在西哥特人之后,有阿蘭人、汪達爾人和蘇維匯人越過萊茵河,經高盧、西班牙入北非,439年建汪達爾王國。東哥特人在意大利建東哥特王國。隨后又有勃艮第人、法蘭克人先后進入高盧,建立勃艮第王國和法蘭克王國。568年阿爾博因率領的倫巴德人在亞平寧半島北部建立倫巴德王國為日耳曼人大遷徙的最后一幕。影響:日耳曼人大遷徙對西歐歷史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方面,它加速了羅馬奴隸主舊政權的崩潰,日耳曼人的遷徙引起了西歐生產關系的重大變革。日耳曼人摧毀了西羅馬帝國的國家機器,為封建關系的發(fā)展掃清了道路。日耳曼人到處沒收羅馬土地,把土地分給公社成員使用,大量地產落入日耳曼貴族手中。此外,社會上還有日耳曼自由農民和羅馬自由農民,他們不久就淪為依附農民,封建土地所有制從此開始發(fā)展起來,西歐封建制度在羅馬因素與日耳曼因素相結合的基礎上逐漸產生和形成。另一方面,一系列蠻族國家的形成使西歐文明的發(fā)展格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日耳曼貴族成為了西歐統(tǒng)治階級的主體,在西歐社會新的建構過程中,基督教教會也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日耳曼的遷徙促使西歐文明的重心由地中海地區(qū)開始向西歐內陸地區(qū)轉移。日耳曼遷徙最終導致歐洲古典時代的結束與中世紀的開始。拜占庭帝國1、查士丁尼(02東師、06北師)拜占庭帝國皇帝。527年即位。528年下令編纂法典,529年編成《查士丁尼法典》,共12卷;533年輯成《法學匯纂》共50卷以及《法學階梯》;565年匯編成新律。12世紀時,此四部法典被合稱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532年重建圣索菲亞大教堂。533—534年滅北非的汪達爾王國,535—555年滅東哥特王國。他統(tǒng)治時期是拜占庭歷史上第一個“黃金時代”。但是頻繁的戰(zhàn)爭和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國力,在他死后,帝國征服的成果逐漸喪失。2、《羅馬民法大全》(00東師、01東師、02浙大、04華東師、04華南師)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編纂的一部匯編式法典。又稱查士丁尼法典,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律》的總稱。查士丁尼于538年下令編纂,由法學家特里波尼安主持。法典的基本宗旨是鞏固帝位、突出君權,宣揚皇帝意志,承認階級差別,保護私有財產。這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tǒng)完備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陸法系的基石,對歐洲各國法律產生了巨大影響。3、希拉克略拜占庭帝國皇帝。公元610到641年在位,希拉克略王朝的建立者。繼位初期帝國內外局勢十分險惡,他果斷進行國務改革,推行軍區(qū)制,全部軍區(qū)分駐在三個大區(qū),各設督軍一名;建立了軍役與封建義務合一的軍事屯田制,另外為了保證戰(zhàn)爭的需要,希拉克略采取了大批動用教產的措施,號召全國軍民,進行圣戰(zhàn),以打敗異教徒和敢于入侵之敵。希拉克略這一改革對后來的“圣像破壞運動”產生了一定影響。公元628年取得了與波斯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收復了所有失地。但是這場戰(zhàn)爭也嚴重削弱了拜占庭帝國的國力,在其統(tǒng)治末年,這些地區(qū)幾乎全被阿拉伯人占領。4、立奧三世拜占庭伊蘇利亞王朝皇帝。公元7171年到741年在位。他登基前是阿納托利亞軍區(qū)將軍,公元717年奪取皇位。統(tǒng)治初期利用“希臘火”粉粹了阿拉伯人對首都的進攻。他特別重視拜占庭軍事建設,積極加強首都城防設施,調整軍隊編制和指揮系統(tǒng),極大地提高了拜占庭軍隊的作戰(zhàn)能力。此外他整頓稅收,改善帝國財政狀況,加強和完善軍區(qū)制,增強了帝國的國力。公元726年他開始宣布反對圣像崇拜,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圣像破壞運動,此后這一政策被其子君士坦丁五世所繼承。5、圣像破壞運動(02南大、08統(tǒng)考、15廈大)8世紀上半期,拜占庭皇帝立奧三世發(fā)動的反對圣像崇拜的社會運動。立奧三世和君士坦丁五世曾下令禁止偶像崇拜,強迫教士還俗,沒收教會土地。這場運動的實質是軍事貴族與教會之間土地與財產再分配的斗爭,持續(xù)到9世紀中期。圣像破壞活動打擊了教會勢力,加強了軍事貴族的力量,促進了拜占庭帝國封建化過程。6、馬其頓王朝公元867到1056年統(tǒng)治拜占庭帝國的王朝,是拜占庭歷史上第二個“黃金時代”。王朝創(chuàng)始人是瓦西里一世,他改建軍隊,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從阿拉伯人手中收復克里特、塞浦路斯和敘利亞部分地區(qū)。瓦西里二世時期取得對外戰(zhàn)爭的全面勝利,滅亡保加利亞王國等,國力達到鼎盛。馬其頓王朝時期,大土地所有制日益發(fā)展,農民起義不斷發(fā)生,皇帝常公布法令保護小農利益,以穩(wěn)定統(tǒng)治,但是收效并不明顯。瓦西里二世去世后,國勢日漸衰弱。馬其頓王朝末期是拜占庭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7、東正教基督教派別之一。是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部教會。又稱正教、希臘正教、東方正教。東正教與天主教、基督新教是基督教三大派別。東正教否認羅馬教皇有高出其他主教的地位和權力,在教義上與天主教略有分歧。5到15世紀,東正教直接受拜占庭帝國控制,是拜占庭帝國的國教。土耳其攻占拜占庭帝國之后,東正教在莫斯科設立大主教,又逐漸形成使用斯拉夫語的俄羅斯正教,受沙皇政府控制。至18世紀,東歐有些國家的東正教教徒宣告在行政上對君士坦丁堡獨立。東正教流行范圍主要是東歐,即東歐的希臘語和斯拉夫語地區(qū)。8、普洛尼亞制(06華南師)拜占庭帝國科穆寧王朝時實行的土地政策。又稱監(jiān)領地制、恩準制。政府將國家和農村公社的土地分給公職貴族監(jiān)領,終身享用領地的租稅,不得世襲。監(jiān)領主必須為國家服役,取得對領地上的農民的支配權。農民必須向監(jiān)領主繳納租稅,并服勞役。普洛尼亞制的實施暫時加強了國家和軍隊的實力,但潛伏著離心傾向,導致分裂割據的加劇。9、試論拜占庭帝國軍區(qū)制改革的內容和歷史作用內容:把北非、意大利實行的總督去改進推行。起初于亞洲前線地區(qū)設若干軍區(qū),之后逐步推行到全國。軍區(qū)首長為將軍,兼有行政管理權,軍政合一,行政系統(tǒng)附屬于軍事系統(tǒng)。建立軍區(qū)內部組織系統(tǒng),理順軍事等級關系,按照軍區(qū)、師、團、營建立軍事序列。給各級官兵分配世襲份地,他們亦兵亦農,繳納賦稅,但不服勞役,以田代餉,進而形成了農兵階層。歷史作用:軍區(qū)制適應了當時的軍事需要,部分解決了兵源和軍費上的困難,緩和了外族入侵的危機,為其軍事力量的復興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由于軍區(qū)制的推行,使得小農經濟勃興,國家稅收增加,同時安定的政治局面又為以城市為中心的工商業(yè)繁榮創(chuàng)造了外部條件。通過推行軍役土地制和屯田制穩(wěn)定了社會各階層,使人口流動中的無組織狀態(tài)得到控制,緩和了尖銳的社會矛盾。軍區(qū)制促進了以大地產為后盾的軍事貴族的興起,形成了與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據勢力,最終必然導致小農破產,這是軍區(qū)制的消極影響。10、試論拜占庭帝國圣像破壞運動的原因和影響原因宗教因素:基督教內部關于如何對待圣像的爭論由來已久,運動爆發(fā)前,帝國亞洲地區(qū)出現了廣泛的破壞圣像的運動,同時該運動有著長期宗教教義爭論的基礎,關于圣像的爭論直接涉及基督教基本教義的救贖理論。政治因素:這場運動是皇權與教會的斗爭。運動爆發(fā)前,皇權和教會在諸如召開基督教大會、控制高級教職人員的任免以及調解和仲裁教會爭端等方面斗爭日趨激烈,而教會在司法權和宗教理論方面有擺脫皇權控制的趨勢,甚至發(fā)展出教權高于君權的理論,這是皇帝所不能接受的。經濟因素:教會的經濟實力十分強大,擁有大量地產和豐厚的收入,吸引了大批青壯年出家,加之當時帝國財政緊張,因此拜占庭統(tǒng)治者借助宗教問題與教會爭奪財富是理所當然的。影響通過該運動,皇帝確保了皇權的至高地位,清除了政治分裂勢力,強化了中央集權。由于東部地區(qū)大多反對圣像崇拜,因此該運動鼓舞了東部各軍區(qū)的士氣,對8世紀中期后拜占庭軍隊在東部前線取得的一系列軍事勝利有重要作用。該運動在經濟方面遏止了教產的急劇膨脹,防止了國家人力資源流失,大幅增加了國家的稅戶和稅收,進而增加了國家的收入。該運動在文化領域遏制了5世紀以后教會文化迅速發(fā)展的勢頭,并為世俗文化的復興提供了機會。11、簡述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和歷史影響。特征:鮮明的傳統(tǒng)特征:它直接繼承了古典時代希臘羅馬文化遺產,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東方諸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系。開放性的特征:即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寬容和發(fā)展相對落后民族的開化啟蒙。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結合的特征。拜占庭帝國的教會文化和世俗文化作為兩大主流文化經歷了最初的興起階段,中間的曲折發(fā)展階段,最后走上了共同發(fā)展的階段。歷史影響:拜占庭文化對斯拉夫文化的影響最為深遠。拜占庭文化在斯拉夫民族中得到認可,他們以拜占庭文化為基礎,發(fā)展出自己的文化特點;在帝國衰落過程中,二者繼續(xù)發(fā)展文化關系,逐漸形成具有共同信仰的東歐世界。拜占庭文化對阿拉伯世界由一定的影響。兩種文化頻繁交往是在7世紀中期伊斯蘭教興起之后,伊斯蘭文化在諸多領域都從拜占庭文化中吸取了營養(yǎng)。拜占庭文化對中古西歐地區(qū)也有重要影響。拜占庭文化西傳的歷史早在5世紀已經開始,其中出現多次高潮,最后高潮出現在14世紀以后,對文藝復興具有深遠影響。12、拜占庭封建化的道路(98東師)拜占庭繼承了羅馬帝國的的衣缽,有著獨有的社會基礎,因此發(fā)展出了一條不同于其他國家的封建化道路。通過軍區(qū)制、圣像破壞活動、拓殖運動和立法,建立了獨特的封建制度。拜占庭封建化的基礎奴隸制、隸農制與自由農民并存的農業(yè)基礎。(1)拜占庭帝國的奴隸制相對范圍小,階級矛盾并不尖銳,人民起義也不多,對政權威脅不大。同時奴隸貿易較為繁榮,奴隸制危機并不嚴重。(2)拜占庭帝國的隸農制推行非常廣泛,隸農地位較高,在財產上擁有較大的權利。隸農制的廣泛推行,保障了帝國充足的糧食供應,緩解了奴隸制的社會矛盾,保證了國家經濟與政權的穩(wěn)定。(3)自由農民組成的農村我給過你設一直長期存在,黃金了奴隸制和隸農制所帶來的社會矛盾,使得帝國政府保持了穩(wěn)定。2、飯桶的城市經濟與發(fā)達的商業(yè)和手工業(yè)。在東地中海等地有著上千個城市,城市生活繁榮而穩(wěn)定。君士坦丁堡是國際的樞紐、東西貿易的中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拜占庭的封建化增強了國家的實力,鞏固了皇帝的統(tǒng)治,長久的延續(xù)了帝國的生命。帝國的鹽業(yè)、冶金業(yè)、造幣業(yè)和軍工業(yè)等重要布恩均由政府壟斷,給國家?guī)砹舜罅康呢斦杖搿M瑫r帝國也是國際貿易的集散地。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制度。充實的財政使得帝國可以維持龐大而高效的官僚系統(tǒng)和眾多的軍隊,還可以招募大量的雇傭兵,因此地方分權較小,無法對中央構成威脅?;实劾没浇毯头蓙砭S護統(tǒng)治。貴族和富商為了保護貿易和土地,也希望有強大的中央政權,從而進一步鞏固了中央集權統(tǒng)治。拜占庭封建化的過程:從希拉克略王朝開始了大幅度的推進,歷經伊蘇利亞王朝和馬其頓王朝,到科穆寧王朝時期基本完成。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軍區(qū)制:為應對頻繁的戰(zhàn)爭和鞏固占領的土地,從查士丁尼時代開始在北非和意大利建立軍區(qū),到希拉克略時代,軍區(qū)制被推行到全國。軍區(qū)制造就了一批擁護皇帝統(tǒng)治的新興軍事土地貴族,鞏固了中央集權,確立了拜占庭封建制度的框架。圣像破壞運動。從立奧三世其帝國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圣像破壞運動。國家通過圣像破壞運動霍的了大量的財政收入和土地資源,利用這些資源塑造了一批新的軍事土地貴族,加深了帝國的封建化,而教壞受到重擊后無法對國家政治構成威脅。拓殖運動。在拜占庭帝國歷史上,大量居民被強制性遷徙。第一種,從帝國外部民族通過和平協(xié)議或戰(zhàn)爭進入帝國領土定居。如6至7世紀大量從斯拉夫人多瑙河流域涌入帝國,戰(zhàn)爭失敗后被迫安置在小亞細亞,而后更多的斯拉夫人在和平協(xié)議下定居在巴爾干;第二種帝國內部的臣民因大瘟疫火地震等災害由政府安排移居。如6世紀大瘟疫后,皇帝強迫巴爾干人民移居君士坦丁堡和小亞西亞。這些強制移民為帝國提供了人力資源,加速了部分落后地區(qū)發(fā)展,推動了封建化的進程。立法?;实垲C布的《法律選編》啊,法學手冊》、《帝國法典》后人《新律集》則進一步肯定了封建化與封建制度,成文法的保護使得拜占庭帝國的封建制度得到機一部的鞏固與發(fā)展。拜占庭封建制度下的皇權并沒有隨著國家的封建化衰弱,反而進一步增強。通過分權削弱較大的軍事土地貴族。在7世紀軍區(qū)制剛建立時,全國只有6個大軍區(qū),這使得軍區(qū)將軍權力過大,易對皇權構成威脅。到11世紀時,軍區(qū)數量增加到38個,使得軍區(qū)將軍無法對皇權構成足夠的威脅。財政收入上不依賴地方貴族的土地。拜占庭帝國城市和手工業(yè)與商業(yè)繁榮,能夠給政府提供豐厚的財政收入,對地方的農業(yè)收入依賴性大大降低,自然難以對中央構成威脅。有強大的中央軍隊威懾地方。充足的財政收入使得皇帝可以維持一支龐大而精銳的中央野戰(zhàn)軍。利用法律和宗教維護皇權。自從圣像破壞運動后,東正教會就成了皇權的附庸,皇帝們利用教會,宣揚君權神授,從宗教上肯定了皇帝權威。綜上所述,拜占庭的封建化增強了國家的勢力,鞏固了皇帝的統(tǒng)治,長久地延續(xù)了帝國的生命。伊斯蘭文明的興起與阿拉伯帝國伊斯蘭教的興起 1、哈尼夫運動伊斯蘭教產生之前在阿拉伯半島出現的一種反對多神崇拜、反對偶像崇拜,提倡隱修,謀求“與神合一”,尋求創(chuàng)立一神教的思想運動。哈尼夫運動沒有形成系統(tǒng)、嚴格的教義和儀式,不注重布道說教,亦未建立正式的組織,故未形成一種新的宗教。但是該運動對穆罕默德有重要影響,為伊斯蘭教的產生準備了豐富的思想素材,也是阿拉伯人由多神信仰過渡到一神信仰的重要環(huán)節(jié)。2、伊斯蘭教7世紀初穆罕默德于阿拉伯半島麥加城創(chuàng)立的一神教。610年,穆罕默德自稱為安拉的使者,并把古萊西部落神安拉提高到全民族唯一真神的地位,從而創(chuàng)立了伊斯蘭教?!耙了固m”一詞,原意為順從,指順從安拉的意志。信仰伊斯蘭教者,稱為“穆斯林”,意為獨尊安拉、服從先知的人。穆斯林以古蘭經為經典,它規(guī)定了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教法、宗教義務和作為穆斯林必須恪守的道德規(guī)范。3、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創(chuàng)始人。出生于麥加城古萊西部落哈希姆族的貴族家庭。610年,他宣稱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開始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622年開始“徙志”遷往麥地那,并組建起穆斯林公社。630年率大軍兵臨麥加城下,迫使倭馬亞貴族歸順投降。最終使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民眾在伊斯蘭教旗幟的引導下走上了建立統(tǒng)一國家的歷程。4、五功(01浙大、03華師)伊斯蘭教五項基本功課總稱。伊斯蘭教學者根據《古蘭經》內容,將五項基本功課概括為:念、拜、齋、課、朝。念功,即背誦“除安拉外別無神靈,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拜功,每天朝麥加方向拜5次;齋功,每年回歷9月齋戒一個月,齋戒期間只能在每天日落的時候進食;課功,每個穆斯林每年繳納財產的2.5%為捐稅;朝功,每個穆斯林一生中至少要到麥加朝拜一次。5、《古蘭經》(00東師、02東師、14南農)伊斯蘭教經典?!豆盘m經》規(guī)定了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教法、教義和作為穆斯林必須恪守的道德規(guī)范。其內容包括:穆罕默德在傳教過程中同阿拉伯半島的多神教和猶太教進行斗爭的記述;以信仰一神安拉、反對多神崇拜為中心的宗教信條?!豆盘m經》不僅是宗教經典,也是阿拉伯國家關于政治、經濟、司法、軍事和法律制度的經典。6、希吉拉(05人大、09統(tǒng)考、13蘇大)伊斯蘭教創(chuàng)立之初的一次重要事件。622年,穆罕默德因受迫害而帶親信從麥加遷往麥加那,伊斯蘭教稱這一遷移事件為希吉拉,舊譯徙志。后確定希吉拉為伊斯蘭教紀元,并以遷徙的那一年作為阿拉伯太陰歷的歲首(622年7月16),即伊斯蘭教教歷元年元旦。希吉拉是阿拉伯歷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為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傳播和建立國家奠定了基礎。7、穆斯林公社(烏馬)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宗教團體。穆罕默德遷往麥地那后將來自麥加的遷士和來自麥地那的輔士組織起來,建立的以伊斯蘭教共同信仰為基礎的宗教社團。其組織條例共47條,稱為《麥地那憲章》,主要內容有在公社內不分氏族部落,穆斯林以兄弟相待并互相援助;公社內禁止仇殺;維護社會秩序,保護私人財產;為真主犧牲的人,全體公社人員要為其報仇等。穆斯林公社既是宗教組織,又是軍事和行政組織,穆罕默德以安拉使者的身份集宗教、行政、軍事大權于一身,為公社最高首腦。穆斯林公社奠定了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國家體制的基礎,后來的哈里發(fā)國家就是以此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8、《麥地那憲章》伊斯蘭初期重要的政治、宗教文獻。穆罕默德遷往麥地那后將來自麥加的遷士和來自麥地那的輔士組織起來,建立的以伊斯蘭教共同信仰為基礎的宗教社團。其組織條例共47條,稱為《麥地那憲章》,主要內容有在公社內不分氏族部落,穆斯林以兄弟相待并互相援助;公社內禁止仇殺;維護社會秩序,保護私人財產;為真主犧牲的人,全體公社人員要為其報仇;猶太部落在遵守憲章的條件下,準其維持原來的信仰,并和穆斯林一樣受法律保護等。9、壕溝之戰(zhàn)穆罕默德自麥加遷移麥地那后,與麥加貴族進行的第三次武裝斗爭。公元627年,麥加貴族聯(lián)合貝杜因等11個部落,組成了一支萬余人的武裝隊伍,大舉進攻麥地那。穆罕默德利用麥地那三面環(huán)山的天險,在城北挖一條壕溝堅守,史稱“壕溝之戰(zhàn)”。敵軍圍城一月不下,因給養(yǎng)困難而被迫撤軍,穆罕默德乘勢追擊,俘虜四百余人,大獲全勝。該戰(zhàn)役的勝利解除了麥地那新興政權面臨的軍事威脅。從此,穆罕默德和伊斯蘭教的影響大增,迅速兼并了周圍的部落。10、哈里發(fā)(00浙大)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后繼續(xù)執(zhí)掌政教大權者的稱謂。“哈里發(fā)”阿拉伯語意為先知的代理人或繼承人,是集宗教、軍事和行政大權于一身的阿拉伯國家元首。632年穆罕默德死后,其岳父阿布伯克繼承他的位置,號稱哈里發(fā)。以后,國家的首領仍稱哈里發(fā),全國宗教、政治、軍事的最高權力集中在他一人身上。前四任哈里發(fā)都是從穆罕默德的親屬中選出。661年,倭馬亞家族出身的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被擁立為哈里發(fā),建立倭馬亞王朝,從此哈里發(fā)的職位成為世襲。11、什葉派(00北師、00北大、01北大、14云大)伊斯蘭教教派之一。該派以擁護阿里及其后裔擔任穆斯林領袖伊瑪目為其主要特征,故又稱阿里派,與遜尼派相對。該派只承認哈希姆家族的阿里及其后裔為合法繼承人,并神化阿里與其后代為“伊瑪目”,認為他們是“超人”、“受安拉保護,永不犯錯誤”的圣人。經典除《古蘭經》外另有“圣訓”,崇拜圣徒和圣墓,允許臨時婚姻,重視阿術拉節(jié)。1502年被伊朗定為國教,延續(xù)至今。由于對伊瑪目認識的不同,分裂為栽德教、七伊瑪目派和十二伊瑪目派等支派。12、薩法維王朝(03北大)16世紀在伊朗建立的伊斯蘭教王朝。亦譯“薩非王朝”。1502年由伊朗瑪儀一世創(chuàng)建。薩法維王朝實行王權統(tǒng)治,國王集政治、軍事、司法和宗教大權于一身;實行政教統(tǒng)一制,利用國家政權大力推行什葉派教義,實行伊斯蘭教法,確立了什葉派在伊朗的統(tǒng)治地位。1736年,攝政王納迪爾庫利汗奪取了政權,薩法維王朝最終滅亡。伊斯蘭教產生的背景和歷史作用13、簡述伊斯蘭教的背景、宗教教義和禮儀及影響(14云大、15西北大)背景:伊斯蘭教產生前,阿拉伯半島處于從野蠻走向文明,從原始社會走向階級社會的前夜。然而多重危機使阿拉伯半島動蕩不安,伊斯蘭教的產生恰是當時半島上多種矛盾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反映。首先,阿拉伯人面臨著生存危機。波斯和拜占庭帝國長期的戰(zhàn)爭使希賈茲商路乃至阿拉伯半島經濟都走向衰落,同時沙漠中貧乏的物質生活也使半島上的局民經常面臨死亡的威脅。其次,生存環(huán)境的惡化加劇了阿拉伯半島的社會危機。麥加貴族在商路被阻斷的情況下加緊盤剝貧苦民眾,社會內部沖突和對抗加劇,同時不同部落之間的戰(zhàn)爭也日趨頻繁。最后,生存的艱難也加劇了阿拉伯半島的信仰危機,對多神崇拜的信仰開始松動瓦解,而哈尼夫運動和其他一神教信仰給了半島上的局民重大影響?;窘塘x和禮儀伊斯蘭教基本教義分為宗教信仰和宗教義務兩個方面。宗教信仰包括六項基本信條: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信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天使;信《古蘭經》是安拉的“啟示”;信宇宙間一切事物皆為安拉前定;信“死后復活”即“末日審判”。宗教義務包括五項基本功課,簡稱“五功”,即念功: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拜功:穆斯林每天面向麥加方面祈禱五次,每周五到清真寺參加集體禮拜,稱聚禮或麻禮。齋功:每年回歷9月齋戒一個月,每天從黎明到日落禁止飲食和房事等。課功;朝功。穆斯林以《古蘭經》為經典,他們認為它是安拉的啟示,是神圣無誤的永恒真理?!豆盘m經》規(guī)定了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教法、宗教義務和作為穆斯林必須恪守的道德規(guī)范。因此,它不僅是伊斯蘭教的經典,也是阿拉伯國家關于宗教、政治、經濟、軍事和法律制度的經典。歷史作用:伊斯蘭教以一神崇拜代替了氏族部族的多神崇拜,以共同信仰把阿拉伯各氏族部落團結起來,從而打破了氏族之間壁壘,為建立阿拉伯統(tǒng)一國家奠定了基礎,為阿拉伯人擺脫生存危機指明了新的道路。穆罕默德借助于伊斯蘭教建立了麥地那神權國家;哈里發(fā)通過傳播伊斯蘭教和武力征服統(tǒng)一了阿拉伯半島。以哈里發(fā)為首的阿拉伯貴族以“圣戰(zhàn)”的名義向外擴張,建立起阿拉伯帝國。伊斯蘭教士阿拉伯貴族進行封建專制統(tǒng)治和剝削的工具。伊斯蘭教反對血親復仇、近親婚配,提倡賑濟貧民、保護私有財產等政策都體現了歷史的進步,贏得了人民的支持。14、簡述麥地那哈里發(fā)國家對外擴張的背景、進程與影響。背景:首先,在國內方面,穆罕默德去世后,各派穆斯林為了繼承人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同時,一些部落趁機發(fā)動叛亂,反對麥地那的統(tǒng)治,阿拉伯半島再度可能陷入混亂的危機。與此相對應的是,以古萊西部落貴族為代表的商業(yè)貴族要求維護通商道路,奪取新的財源,而許多貧困民眾則希望能夠通過對外戰(zhàn)爭尋找生活出路并獲得土地和財富。這樣,在阿布伯克爾繼位后,為了鞏固統(tǒng)治,緩和內部矛盾,迎合人民需求,發(fā)動了對外戰(zhàn)爭。其次,從國際環(huán)境來看,當時阿拉伯半島近郊的波斯和拜占庭兩大帝國因長期戰(zhàn)爭疲憊不堪,兩國國內階級、民族和宗教矛盾尖銳,這為阿拉伯人的擴張?zhí)峁┝擞欣耐獠織l件。進程:首先,阿布伯克爾時代,阿拉伯人對敘利亞地區(qū)發(fā)動擴張,占領了加沙地區(qū);其次,歐麥爾統(tǒng)治時期,阿拉伯人兵分兩路進攻波斯和拜占庭帝國,在一系列重要戰(zhàn)役后滅亡了波斯,并且占領了拜占庭的敘利亞、巴基斯坦和埃及地區(qū);再次,在奧斯曼統(tǒng)治時期,阿拉伯人又征服了呼羅珊、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以及北非的利比亞等地區(qū)。影響:阿拉伯人的對外擴張促進了伊斯蘭教的世界化,奠定了哈里發(fā)國家的疆域基礎,創(chuàng)造了兼容并蓄的阿拉伯文化,導致了中古時代文明格局的改變。阿拉伯帝國1、倭馬亞王朝(01首師)阿拉伯帝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661年,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奪取了哈里發(fā)的權位,開始了倭馬亞王朝的統(tǒng)治,定都大馬士革。此后halibut不再由選舉產生,而由倭馬亞家族世襲。倭馬亞王朝旗幟尚白,中國史籍稱其位“白衣大食”。倭馬亞王朝建立后,在“圣戰(zhàn)”的口號下繼續(xù)大規(guī)模的擴張。到8史籍前半葉,阿拉伯帝國基本形成,它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2、阿拔斯王朝(01東師、02北大、03北大、15陜師)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世襲王朝。750年,貴族阿拔斯利用起義軍的勝利建立了阿拔斯王朝。762年遷都巴格達。阿拔斯王朝旗幟尚黑,中國史籍稱其為“黑衣大食”。王朝初期,由于對外停止征服,社會比較安定,使經濟得以恢復和發(fā)展,政治也日益穩(wěn)定,文化繁榮昌盛,是阿拉伯帝國的黃金時代。1258年,蒙古軍攻陷巴格達,阿拉伯帝國滅亡。3、蘇非主義(04南大)伊斯蘭教中的神秘主義思想。蘇非主義并非獨樹一幟的宗教派別,亦無統(tǒng)一的社會組織,只是表現為獨特的信仰方式和生活方式。神學家哈桑巴士里倡導清貧寧靜的生活方式,主張通過沉思和自我審慎的途徑實現煩人和安拉意志之間的和諧,被后人視作蘇非主義的奠基者。蘇非主義的特點在于繁瑣的宗教儀式,潛心尋求內心的領悟和神人合一的境界,其思想傾向實質上是對伊斯蘭教的理性主義和由此產生的形式主義的反動。蘇非主義采取隱遁的消極形式,在伊斯蘭世界廣泛擴展,頗具影響。4、智慧館(百年翻譯運動)(13南開)9世紀阿拔斯王朝在巴格達建立的全國性的綜合學術機構。亦稱益智館。由哈里發(fā)馬蒙設立,主要由圖書館、科學院和翻譯館等三部分構成,它既是一所科學研究機構,也是一所培養(yǎng)科學人才的高等學府。曾把希臘羅馬哲學、科學著作譯為阿拉伯文,并加以整理和研究,使巴格達成為阿拉伯重要的學術中心之一。5、阿拉伯半島統(tǒng)一國家的形成。(13川大、15天師)公元622年,穆罕默德遷往麥地那,伊斯蘭教稱這一遷徙事件為“希吉拉”。希吉拉是阿拉伯歷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對伊斯蘭教的勝利和阿拉伯統(tǒng)一國家的形成,具有決定性意義。穆罕默德遷到麥地那后,便以此為根據地,把從麥加遷來的穆斯林和麥地那的穆斯林組織起來,建立了一個以共同信仰為基礎的宗教社團“烏馬”,即穆斯林公社。穆斯林公社既是宗教社團,又是軍事和行政組織,實際上是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國家的雛形。在公社內,穆罕默德不僅是宗教領袖,同時也是政府首腦和軍事統(tǒng)帥。后來的哈里發(fā)國家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穆斯林公社建立以后,穆罕默德率穆斯林武裝擊潰麥加古萊西貴族的商隊;627年,穆罕默德在“壕溝之戰(zhàn)”中取得對麥加貴族的勝利。630年1月,穆罕默德率萬名穆斯林武裝進駐麥加。麥加古萊西貴族迫于形勢,宣布承認穆罕默德的權威,接受伊斯蘭教。麥加的歸順,標志著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勝利。此后,穆罕默德又征服了其他許多地區(qū)和部落,至632年,阿拉伯半島大體上歸于統(tǒng)一。6、簡述倭馬亞王朝統(tǒng)治時期阿拉伯社會的等級制度享有廣泛特權的阿拉伯血統(tǒng)的穆斯林。其上層由先知家族、歷代哈里發(fā)家族、重要的遷士和輔士家族以及各地總督等組成。他們政治地位優(yōu)越,擁有大量田產、財富和奴仆;下層為普通阿拉伯戰(zhàn)士,是帝國維持統(tǒng)治的重要社會力量。麥瓦利,即非阿拉伯血統(tǒng)的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他們一般文化程度較高,有一定的生產技藝,在社會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他們除免納人頭稅外,必須繳納各種賦稅,參加軍隊也只能充當步兵,所享有的社會待遇低于阿拉伯血統(tǒng)的穆斯林。迪米人,即沒有改宗伊斯蘭教而保持原來信仰的局民。他們人數眾多,必須繳納一切捐稅,不能擔任公職,也不得反對穆斯林。他們是社會的主要勞動者和帝國的剝削對象。奴隸階層,這是社會的最低等級。阿拉伯的奴隸大多不直接從事生產,主要充當仆役、侍從等,也由一些國有奴隸在官吏的管束下從事農業(yè)生產。7、簡述阿拔斯王朝的統(tǒng)治制度阿拔斯王朝參照薩珊波斯的行政體系,建立了一套專制主義的官僚體制。哈里發(fā)是獨攬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的專制君主,宣稱自己權力直接來自安拉。新的官僚政體不再單純以阿拉伯貴族為基礎,而是包括阿拉伯貴族、波斯人麥瓦利以及各民族的官吏、商人、金融家、地主、宗教學者等組成的封建官僚統(tǒng)治階級。最高行政長官是“維齊爾”,即首相,以下有各部大臣,分管行政事務。全國分24各行省,各省總督由哈里發(fā)任命,掌管全省的軍政大權,但必須接受哈里發(fā)派遣的欽差監(jiān)督,任期極短,時常調任以免威脅中央政權。哈里發(fā)嚴格控制財政收入,財政大臣和派駐各省的財政總監(jiān)都有其任命,財政總監(jiān)不受行省總督的管轄,直接對中央負責。哈里發(fā)嚴格控制司法,以伊斯蘭教教法為基礎建立了適應專制統(tǒng)治的司法體系。哈里發(fā)建立強大的軍隊,核心是波斯呼羅珊人組成的近衛(wèi)軍,后來近衛(wèi)軍主要由突厥奴隸(馬木路克)組成。阿拔斯王朝實行“按地定稅”的稅收制度,即把全國土地分為什一稅地和貢稅地,不論何人占有土地,一律按照相應的稅額來繳納賦稅。阿拉伯征服戰(zhàn)爭的特點阿拉伯征服是世界上的三大征服之一。在伊斯蘭“圣戰(zhàn)”的旗幟下進行的武裝征服,同時伴隨著宗教傳播。后果影響巨大,不僅改變了被征服地區(qū)的政治版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一地區(qū)的民族構成、宗教信仰、語言、文化以及社會風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阿拉伯——伊斯蘭世界。阿拉伯人創(chuàng)造了光輝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阿拉伯文化及其傳播1、《天方夜譚》(98北大)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該書起初由哲海什雅里起草,以6世紀波斯故事為藍本,吸取印度、希臘、埃及等地的寓言童話、戀愛故事、冒險傳說、名人軼事等,10世紀中葉初步形成,16世紀最后編訂。書中故事集中地反映了阿拉伯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表現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智慧。2、《黃金草原》(14陜師)10世紀伊斯蘭教百科式歷史地理著作。馬蘇迪著。全稱《黃金草原和珍玉寶藏》。共分四卷,第一卷為東西方各國歷史概要;后三卷為阿拉伯帝國史,上起伊斯蘭教創(chuàng)立,下至947年白益王朝占據巴格達。《黃金草原》內容豐富,涉及歷史、地理、政治、宗教、風俗、文物和典章制度等各個方面。該書是研究阿拉伯帝國歷史及當時歷史的重要文獻。3、簡述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成就與影響。(14蘇大、14江師)3、論述阿拉伯文化對于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積極影響。(14南大)3、簡述阿拉伯文化興盛的原因。興盛的原因:阿拉伯帝國境內的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印度、敘利亞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東西方文化發(fā)達的地區(qū)。阿拉伯帝國政治相對穩(wěn)定,交通發(fā)達,經濟繁榮,為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環(huán)境。通行全國的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信仰為文化的繁榮提供了必要前提。周邊拜占庭帝國、中國等文化發(fā)達地區(qū)文化的傳播也對阿拉伯文化帶來了必要的補充。此外,阿拉伯帝國歷代統(tǒng)治者都比較關心發(fā)展科學文化事業(yè),尤其是在阿拔斯王朝時期,哈里發(fā)更加熱心提倡教育,發(fā)展科學文化,不分宗教信仰差異,尊重和獎勵各界學者,這些都對文化的發(fā)展和繁榮起到了促進作用。成就天文學和數學。阿拉伯人十分重視天文學研究,他們在巴格達和大馬士革、科爾多瓦、開羅、撒馬爾罕等城市都設有當時最先進的天文臺,利用天球儀、地球儀、日晷儀、星盤儀等精密天文儀器進行系統(tǒng)的觀測?;ù套用苤贫ǖ摹短煳谋怼?,成為東西方各種天文表的藍本;白塔尼比較準確地確定了黃道、回歸年和四季之長,他編制了《薩比天文表》。在數學方面,阿拉伯數字、零的使用和十進位法雖然不是阿拉伯人的首創(chuàng),但他們在改進和傳播上起了很大作用。阿拉伯人通過西班牙將印度數學傳入歐洲,以代替繁瑣的羅馬數字,并使阿拉伯數字在全世界流傳開來。阿拉伯最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是花刺子密,他所著的《積分和方程計算法》是第一部代數學專著,直到16世紀還是歐洲大學里使用的課本。醫(yī)學:拉齊斯和阿維森納是阿拉伯醫(yī)學兩位杰出的代表。拉齊斯著有《醫(yī)學集成》《精神療法》《天花和麻疹》等,被譽為“阿拉伯的蓋倫”,阿維森納是杰出的醫(yī)學權威,被譽為“醫(yī)中之王”。他的名著《醫(yī)典》是阿拉伯醫(yī)學的結晶,是當時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醫(yī)學著作。文學與藝術?!短旆揭棺T》起初由哲海什雅里起草,以6世紀的波斯故事為藍本,吸取印度、希臘、埃及等地的寓言童話、戀愛故事、冒險傳說、名人逸事等,集中反映了阿拉伯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查希茲和哈利利是散文作家的杰出代表。查希茲的代表作為《動物書》;哈利利的名著《麥噶麻特》,被譽為僅次于《古蘭經》的名著。阿拉伯的藝術,以建筑藝術最具特色,并且集中地表現在清真寺的結構和裝飾上。清真寺以圓頂寺為主體,大馬士革清真寺和薩馬拉清真寺是阿拉伯帝國早期和晚期清真寺建筑的典型代表。歷史和地理。泰伯里、馬蘇迪和伊本艾西爾是阿拉伯歷史學家的杰出代表。泰伯里的名著為《歷代先知與帝王史》和《古蘭經注》。前者是一部世界編年通史,記錄了從真主創(chuàng)世至915年止的阿拉伯歷史。后者被公認為《古蘭經》注釋的權威,其中保存了許多有價值的史料。馬蘇迪是杰出的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被譽為“阿拉伯的希羅多德”,其代表作《黃金草原》敘述了帝國境內的歷史、地理、社會風俗等多方面的內容。天文學家花刺子密也是杰出的地理學家,他編寫的《地形學》是阿拉伯的第一部地理學專著。胡爾達茲貝著有《道程及郡國志》是研究當時東西交通及商業(yè)貿易的重要參考文獻。哲學。阿拉伯哲學是以伊斯蘭教教義學為基礎,吸收東西方主要是吸收希臘的某些哲學思想而形成的哲學體系。阿拉伯哲學家把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同伊斯蘭神學,把新柏拉圖“流出說”同伊斯蘭教的真主“神質“觀念加以糅合,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阿拉伯哲學。早期著名哲學家有金迪、法拉比、阿維森納等。影響:1、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吧東西方文化融合為一體,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科學方面,特別是自然科學方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在中世紀歐洲文化史上居于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地位。2、阿拉伯文化昌盛時期,西歐正處于文化低潮的所謂”黑暗“時代。那時的西歐在基督教文化壟斷下,輝煌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幾乎蕩然無存,古典鮮為人知。然而,阿拉伯學者通過翻譯運動保存了大量的希臘學術著作,并把這些著作傳回西歐,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西歐文化的斷層,為西歐文藝復興和近代自然科學的建立作出了貢獻。3、阿拉伯帝國各族人民不僅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促進了歐洲文化的復興和發(fā)展,并且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和印度的數學、稻米、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豐富了歐洲各國人民的經濟文化生活,促進了歐洲社會發(fā)展的進程。4、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還在此基礎上加以發(fā)展創(chuàng)新,在數學、天文學、醫(yī)學、文學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促進了歐洲的科學革命。歐洲基督教文明法蘭克王國1、克洛維(98東師)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486年在蘇瓦松擊敗了羅馬軍隊,奪得了塞納河和羅亞爾河之間的地區(qū),宣告法蘭克王國的成立,開始了墨洛溫王朝統(tǒng)治。496年正式接受羅馬基督教。在羅馬教俗地主貴族的支持下,不斷向南方擴張領土。500年與勃艮第人發(fā)生戰(zhàn)爭。507年,在普瓦提埃附近擊敗西哥特王阿拉里克的軍隊,至此,幾乎征服了高盧羅馬的全部領土。在位期間曾以拉丁文編成《薩利克法典》。2、《薩利克法典》薩利克法蘭克人的習慣法匯編。507—511年克洛維統(tǒng)治末期編纂并頒布。克洛維死后陸續(xù)有所增補,并兩度重新頒布。主要內容是刑法,法典維護貴族利益,規(guī)定各種罪行及其懲罰。民法中最重要的是宣布女子不得繼承土地,到瓦盧瓦王朝后期,一直被作為婦女不得繼承王位的根據。3、普瓦提埃戰(zhàn)役732年法蘭克王國與阿拉伯帝國在普瓦提埃進行的一次會戰(zhàn)。又稱普瓦捷會戰(zhàn)。732年,阿拉伯帝國的西班牙總督阿布德率領數萬阿拉伯軍隊入侵法蘭克王國,在普瓦提埃附近為法蘭克王國宮相查理馬特所敗。普瓦提埃之戰(zhàn)后,阿拉伯人被迫撤回到比利牛斯山以南地區(qū),阿拉伯帝國征服戰(zhàn)爭基本結束。4、查理馬特(14廈大)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宮相。724年成為全法蘭克王國的執(zhí)政者。732年,率軍在普瓦提埃戰(zhàn)役中打敗阿拉伯人入侵軍隊,阻止其進一步向西歐擴張,從而獲得“馬特”的綽號。739年進軍勃艮第,驅逐入侵羅訥河流域的阿拉伯人。為加強中央權力和組織強大的騎兵,又實行采邑制,將教會和修道院的土地分封給騎士。在任期間,雖未稱王,但大權在握,實際上已為其子矮子丕平建立加洛林王朝奠定了基礎。5、查理馬特改革(14吉大、14廈大)墨洛溫王朝宮相查理馬特推行的一次改革。主要內容:強力征用貴族和教會的土地,以服騎兵役為條件的采邑分封代替以往無條件的土地封賜,組建起以中小貴族和上層自由民為主的強大騎兵武裝。通過這一改革,削弱了地方貴族的勢力,加強了法蘭克王國的軍事實力,促進了法蘭克封建生產關系的發(fā)展。6、采邑制(00浙大、01浙大、14中央民族、15上大)查理馬特改革時的土地分封制度。查理把分封給貴族、騎士、教會的土地稱為采邑;領地不能世襲,死后歸還國家;受封采邑者要為國王服兵役。采邑制的實行,建立了以土地關系為紐帶的領主與附庸之間的臣屬關系,以及以中小封建主為基礎的騎兵制度,加速了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7、加洛林王朝(06華南師)法蘭克王國第二個王朝。751年,法蘭克王國的宮相矮子丕平廢黜墨洛溫國王,建立加洛林王朝。查理曼時期,加洛林王朝的勢力達到了鼎盛。在此期間,法蘭克完成了封建化過程。814年,查理曼死后,加洛林帝國即告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個三個孫子簽訂《凡爾登條約》瓜分帝國,形成后來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國的雛形。8、丕平獻土(05南大、15南大)加洛林王朝國王丕平同教皇的政治交易。756年6月,法蘭克王丕平應教皇的請求,出兵征服了倫巴德人,并把倫巴德人手中奪回的土地——羅馬城及原東羅馬帝國在意大利的拉文那總督管區(qū)劃歸教皇管轄,這便是教會史上所稱的“丕平獻土”,也是教皇國的起始。754年,教皇斯蒂芬二世親自來到巴黎,在圣丹尼斯教堂為丕平涂油加冕。9、君士坦丁恩賜8世紀天主教會偽造的文件。該文件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身患麻風病,由教皇希爾維斯特一世行神跡治愈,并勸化他皈依基督教;君士坦丁大帝出于感激,將包括意大利在內的整個帝國西部的宗教和行政統(tǒng)治權授予希爾維斯特及其以后歷代教皇,準其地位凌駕于其他大牧首之上。以此為根據,教皇與拜占庭皇帝和拜占庭大牧首進行了有力的斗爭,導致西部天主教會的獨立和教皇權的強大。15世紀,意大利人文主義瓦拉證實這一文件系偽造。10、加洛林文藝復興(13統(tǒng)考、14南大、14遼大)公元8世紀晚期至19世紀,由查理大帝及其后繼者在歐洲推行的文藝與科學的復興運動。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在武力拓展版圖的同時,極為重視文治。推行的主要政策有:獎勵學術文化、聘請學者辦學;改革拉丁文;統(tǒng)一了《圣經》文本并將其譯成拉丁文,從而成為后來天主教通用的定本等。這些政策使西歐出現了一個以宮廷為中心的短暫文化復興。11、查理曼帝國法蘭克加洛林王朝國王查理曼建立的帝國。又稱加洛林帝國。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位君主查理曼在位期間,率領封建主四處征伐,建立起了一個與昔日羅馬帝國疆域相當的帝國。800年圣誕節(jié),羅馬教皇利奧三世在羅馬的圣彼得堡教堂為查理曼行加冕禮,稱其位“羅馬人的皇帝”,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簽訂《凡爾登條約》瓜分帝國,形成后來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國的雛形。12、《凡爾登條約》(07統(tǒng)考)843年法蘭克王國查理大帝的三個孫子在凡爾登簽訂的條約。查理曼死后,帝國趨于解體。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為爭奪帝位,進行混戰(zhàn)。843年三人在凡爾登締結條約,約定羅退爾承襲皇帝稱號,并分得意大利以及萊茵河和羅訥河沿岸地區(qū);禿頭查理分得萊茵河以西地區(qū),稱西法蘭克王國;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萊茵河以東地區(qū),稱東法蘭克王國。該條約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后來法國、德國和意大利政治版圖的基礎。13、簡述法蘭克王國封建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一)形成:在國家發(fā)展、生產力提高的影響下,法蘭克王國封建生產關系逐步產生和發(fā)展。隨著社會發(fā)展,法蘭克人地主與羅馬人地主逐漸合一,成為大土地所有者階級。而奴隸、隸農和淪落破產的法蘭克公社成員成為依附農民階級。大土地所有者與依附農民之間結成的一種新型關系——封建生產關系。與此同時,普通的法蘭克公社成員與“納稅的羅馬人”相結合,形成自由小農階級逐漸喪失土地和人身自由,淪為依附農民,加入到封建生產關系之中。發(fā)展:在社會封建化的過程中,國家通過各種法令、政策及國家行為,確立法蘭克封建制度形式。1、8世紀上半葉,查理馬特實行采邑改革,使其成為當時封建制度的核心。到9世紀上半葉,封建制度進一步發(fā)展和普及:一是國家官職和高級教職采邑化;二是君主的封臣也將自己的土地再作為世襲擁有的領地,整個國家的經濟、政治、社會關系都被納入以皇帝為最高封主、封建領主層層分封的封建等級結構之中。西歐封建制度1、封君封臣制(05北師、13河北師、14清華)西歐封建國家各封建主間的政治關系。11世紀時,西歐封建主之間普遍結成封君封臣關系。。封臣承擔許多義務,一為“效忠”,二為“幫助”,三為“勸告”,封君對封臣也有義務,主要是“保護”和“維持”封臣,不得傷害后者的榮譽、財產和生命。封君和封臣的關系與重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利益相聯(lián)系,一經締結無論封臣還是封君都不能隨意解除。這種制度還有規(guī)范的儀式,即行臣服禮和宣誓效忠。封君封臣對西歐社會的穩(wěn)定起到了積極作用。2、盾牌錢(99東師)中世紀英格蘭的兵役代替稅。12世紀中葉,英王亨利二世為加強王權而實行軍事改革,允許一部分騎士交納代役錢,以免除每年對國王負擔的40天軍役。國王用此收入招募常備雇傭軍,從而減少國王在軍事上對騎士的依賴。騎士漸漸成為專營農牧業(yè)的小地主。該稅在1646年被國會所廢除。該制度的實施,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國家軍事力量,同時促使了鄉(xiāng)紳階層的形成。3、封建莊園制(13南大)9—13世紀西歐封建農業(yè)經濟組織形式。典型的封建莊園主要集中在法國中部和英格蘭,莊園采取勞役地租的剝削方式。13世紀以后,西歐城市大批興起,商品貨幣關系滲入農村,農奴改納貨幣地區(qū)并逐漸取得人身自由,領主自營地消失,莊園解體。4、概括西歐中世紀勞役制莊園的時空范圍與特征嚴格意義上說,西歐勞役制莊園的時空范圍應該限定為9到13世紀的奧斯特拉西亞、紐斯底里亞和勃艮第地區(qū)。其主要特征有:典型的莊園采取勞役地租的剝削方式。農奴勞役的天數總是被限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一方面要保證領主自營地的經營;另一方面又不能過分妨礙農奴耕種自己的份地。在內部結構上,莊園土地分為領主自營地和農奴份地兩部分,領主自營地主要由服勞役的封建依附農民耕種。自營地上的收獲全歸封建主,農奴靠耕種自己的份地維持生活。農奴份地的所有權也歸封建主。農奴作為莊園經濟的直接生產者在接受勞役剝削的同時必須接受封建主對其的人身控制和超經濟強制。農奴沒有人身自由,屬領主所有,不得隨意離開莊園,同時要向領主繳納人頭稅、結婚稅和遺產稅。莊園內的生產方式一般以個體生產為主,同時封建莊園在相當大程度上是一個經濟自給自足、政治宗教自稱體系的獨立社會組織。論述西歐封建時期等級制和莊園制。(14河北師)等級制封君封臣制度。它是西歐封建國家制度的基石,它由兩個要素構成:封君封臣關系和封土制。11世紀時,西歐封建主之間普遍結成封君封臣關系。封臣對封君程度許多義務,如“效忠”、“幫助”、“勸告”。封君對封臣也有義務,主要是“保護”和“維持”封臣,不得傷害后者的榮譽、財產和生命?!胺馔痢迸c封君封臣關系的結合,是封君封臣制形成的關鍵。封臣為封君服役,封君賜給封臣以維持生活的土地。10世紀以后封土制十分盛行,它同封臣制的緊密結合是這一時期封臣制的重要特點。封君封臣關系與重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利益相聯(lián)系,一經締結無論封臣還是封君都不能隨意解除。封君封臣任何一方若不履行其義務,就可能導致封君封臣關系破裂,釀成武裝沖突。封君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襲,使封君封臣關系日益復雜化。騎士制度。封君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規(guī)范和培養(yǎng)后代的之端,出自這些封建主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和他們的生活方式,構成所謂的“騎士制度”的主要內容。騎士的品格應是忠誠和勇敢。騎士作為封臣必須嚴守自己的效忠誓言,不背叛封君,竭盡全力為他服務,甚至不惜為他付出生命。這樣一種理想化的封臣品格是維系封君封臣制度所需要的,所以很受封建主重視,成為騎士精神的核心。莊園制(1)9到13世紀是封建莊園興盛時期。典型的莊園采用勞役地租的剝削方式,莊園的土地劃分為領主自營地和農奴份地兩部分。領主自營地主要由服勞役的封建依附農民耕種,自營地上的收獲全歸封建主,農奴靠耕種自己的份地維持生活。農奴份地的所有權也歸封建主,農奴子弟繼承份地要向封建主交納繼承金。典型的莊園主要集中在法國中部和英格蘭,13世紀成為莊園直接經營的興盛時期。農奴制。農奴制與莊園制互為表里,構成了西歐農村社會的基石。農奴制使中世紀西歐農業(yè)生產中控制和使用奴役勞動的諸多習慣、法律或者制度的總稱。經濟上農奴和其他封建農民一樣,是一個獨立的小生產者。農奴的特性在于他須在莊園上耕種領主自營地,受勞役地租剝削,這種封建主與農奴在生產中的統(tǒng)治與服從的關系以法律形式和其他非經濟手段(如習慣、道德、輿論)固定下來就體現為封建地主對農奴的超經濟強制。從法律地位講,農奴沒有婚姻自由,與所在莊園以外的人結婚要交結婚稅;沒有財產權,要納“死手絹”(即繼承稅),主人還可按自己的需要臨時向農奴勒索錢物。隨著社會經濟背景的變遷,農奴制度在14到15世紀逐漸走向消亡。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的原因及特點:(一

)西歐封建制度政治特點

⑴、

政治發(fā)展曲折艱難,封建國家長期四分五裂,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統(tǒng)治很晚才出現

⑵、

西歐封建等級制度森嚴

⑶、

基督教會在西歐封建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巨大,政教沖突激烈,教權甚至凌駕于王之上。

(二)

西歐封建制度政治特點形成原因

⑴、

西歐政治格局長期處于封建分裂狀態(tài)的原因

1.

地理因素

因為西歐被許多河流和山脈分隔開,邊緣也被海洋切割了。這不利于國家的統(tǒng)治和發(fā)展,阻礙了各小國間的交流。地理因素也是國家統(tǒng)一的一個障礙。2.

西歐封建制度:

歐洲封建社會因封建主內部土地層層分封,形成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級制,每一層上下級之間都結成封君和封臣的關系,這是西歐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也是西歐封建社會長期分裂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每個領主只能直接管轄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轄附庸的附庸,所謂“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每個封建主割據一方,各自為政。所以,整個西歐封建社會是分裂的,國王的權力有限,不能統(tǒng)治到各級封國,難為天下“共主”。城市興起前的莊園是人們進行社會活動的主要場所,然而在西歐層層分封的封建制度下,一些大莊主往往不聽從中央的管轄,一度造成莊園割據的局面,這種現象削弱了西歐專制的力量。因此也是社會生產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歷史遺留問題:

西歐沒有經歷長期統(tǒng)一的朝代。因此,西歐沒有實現過民族融合和思想統(tǒng)一的階段,各民族矛盾重重,加劇了西歐的分裂局面。其基礎來自三個方面:①古希臘、羅馬的遺產,②基督教的傳統(tǒng),③日耳曼人的社會模式.換句話說,西歐封建制度是由羅馬封建因素,日耳曼因素,通過基督教會對二者的不斷結合而形成的.⒈羅馬封建因素隨著羅馬帝國對外擴張的中止,帝國的經濟在公元三世紀已發(fā)生嚴重危機:人口銳減,城市敗落,一些大土地所有者便退居鄉(xiāng)村,建立了以隸農為主要生產者的、實行租佃分散經營的田莊制,形成自然經濟,政治上則形成獨立王國.如此在公元三世紀,羅馬帝國的奴隸制商品經濟已經過渡到隸農制自然經濟.另外,羅馬很早以來就存在一種保護關系,一些人因敗落而尋求富有的庇護人的保護,成為他們保護下的平民或附庸,帝國衰落后,這種保護關系更為擴大,成為日后西歐封建制度的起源之一.⒉基督教會與經濟的變化相適應,人們的思想意識也發(fā)生變化,原來的羅馬古典文化開始讓位于普通人民群眾的大眾文化,這就是基督教文化.在危機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從崇奉奧林匹斯諸神:朱庇特,宙斯,阿波羅,轉奉能解脫個人罪惡,能使個人得到拯救的基督教.因為前者雖然氣勢磅礴,給人力量,但卻不能給人安慰;人是偉大的,但人不能總是顯示偉大,人還需要安慰,尤其是在危機時代,人們需要一種神秘主義的哲學體系.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帝國,這就是新柏拉圖主義.經過百般曲折,四世紀以后羅馬終于成為基督教國家,教會組織普遍建立,受羅馬制度的影響,教會的法律、制度,組織結構都建立起來.正是基督教會,在日益加深的混亂狀態(tài)中起到了維護秩序的穩(wěn)定性作用,并且成為日后教化日耳曼蠻族,把羅馬古典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結合起來的承擔者.另外,教會所建立的修道院制度,也對中世紀早期的西歐社會產生重大影響.修士最初一般都是西歐最優(yōu)秀的農民,他們開墾荒地,排干沼澤,改良土壤,推廣三圃制,對恢復和發(fā)展西歐農業(yè)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們還保存了羅馬人的一些建筑技能,發(fā)展了木刻、金屬制造,紡織、玻璃、釀酒等工藝.⒊日耳曼因素日耳曼人剛從原始社會走出,為陷如絕境的西歐社會帶來了活力和生機.與羅馬法律相比,日耳曼法律是習慣法,粗獷、迷信、采用神裁法,但對日后西歐封建政治仍有重大影響.日耳曼法律產生于人類古老的習俗,而不是統(tǒng)治者的意志,所以法律超越王權,沒有一個國王可絕對專制,這種王權有限制度是中世紀西歐政治發(fā)展的一個特點.所以有人說,民主起源于日耳曼叢林之中.日耳曼人的親兵隊制度,建立了首領和親兵相互間契約關系的觀念,直接促進了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日耳曼人還帶來了農村公社制度(其特點之一是自治),它對西歐城市的形成、議會制度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是西歐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重要標志,至公元11世紀,西歐的封建化過程才基本上完成。在這長達數百年的過程中,一方面是日耳曼農村公社的瓦解與依附農民的形成;另一方面是封建生產關系的逐步建立。這是西歐封建化過程中,構成早期西歐封建社會確立的主要線索。和東方一些文明國家相比較,西歐封建社會初期相當落后,因為從古代世界遺留下來的是基督教和一些破爛不堪的城市。生產不發(fā)達,商品流通微弱,閉塞的農奴莊園是當時主要的經濟細胞和基層的政治組織。封建割據、王權衰落、整個精神文化領域為僧侶階層所壟斷,以及勞動群眾反農奴化的斗爭持續(xù)不斷,這些都是早期西歐封建社會的主要特征。中世紀基督教文化1、克呂尼運動(02首師大)10—11世紀天主教會一次重要改革運動。得名于運動發(fā)源地法國克呂尼修道院。以該院為中心的修士主張加強修道院管理,修士須過集體生活,教士不得婚娶,以防止教會被世俗社會腐蝕和侵犯。運動后期鼓吹教皇權力至上,主張教皇有權獨攬主教敘任權。甚至有權廢黜世俗君主,從而引起了教皇與世俗君主的長期斗爭。2、經院哲學中世紀西歐基督教哲學思想體系之一,因產生于教會學院而得名。經院哲學以《圣經》、教父著作和古代哲學為依據來論證神學,用形式邏輯和繁瑣推理方法演繹出空洞的結論。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彼得阿貝拉得和意大利的托馬斯阿奎那。其中托馬斯阿奎那是經院哲學的集大成者,被譽為“神學之王”,著有《神學大全》,該書是經院哲學的百科全書。經院哲學輕視經驗,反對實踐,但有利于思維的發(fā)展。其內部有唯名論和唯實論之爭。14世紀以后,經院哲學趨于衰落。3、托馬斯阿奎那中世紀哲學家和神學家。經院哲學的集大成者,被譽為“神學之王”。他主張一切只是都是論證上帝的偉大,其所著的《神學大全》被尊為經院哲學的百科全書,作為歐洲中世紀大學中的神學教材,長達數世紀之久。他提出了“宇宙秩序論”,對教會權威和封建社會等級秩序作了充分的神學論證。托馬斯阿奎那的經院哲學思想直到今天仍在西方有著重要影響。4、主教敘任權授予主教和修道院長以封地和職權的權力。通常以兩種物品作為象征:權戒象征宗教權,權標象征世俗權。在神圣羅馬帝國,11世紀中葉以前,主教由皇帝任命,皇帝授予主教權戒和權標,主教向皇帝效忠并提供賦稅和服役。11世紀中葉以后,教會勢力增強,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要求教會擺脫世俗權力的控制,力主主教和修道院長應由教皇任命,從而與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之間爆發(fā)爭奪主教敘任權的斗爭。許多封建諸侯同羅馬教廷結盟,反對皇權,使得斗爭更加激烈。1122年,皇帝亨利五世(1106~1125在位)和教皇卡利克斯圖斯二世(1119~1124在位)簽訂沃爾姆斯宗教協(xié)定。規(guī)定皇帝放棄對教會的統(tǒng)治,承認僧侶依據教規(guī)選舉主教;教皇承認選舉主教時必須有皇帝或其代表在場,選舉中意見不一致時,皇帝有決定權主教敘任權之爭暫告中止。除神圣羅馬帝國外,英、法等國也發(fā)生過類似的斗爭。5、格里哥利改革11世紀中期教皇格里哥利七世領導的教會改革。11世紀中葉,一批激進的克爾尼派修士強調教皇的至高無上地位,在全西歐范圍內向世俗政權、國王進攻,格里哥利要求已婚的教士離婚,強調主教授職權應屬于教會。因領導者是教皇格里哥利七世而得名。格里哥利改革提出了許多原則和具體辦法來捍衛(wèi)教皇權威,加強教會獨立性和整肅神職人員風紀,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引起了教皇與世俗君主的長期斗爭。6、《教皇敕令》1075年教皇格里哥利七世頒布的教會文件。1073年,克呂尼派的高級教士希爾德布蘭當選為教皇,是為格里哥利七世。1075年,教皇格里哥利七世頒布《教皇敕令》,宣布唯有教皇有權任命主教、制定教會法規(guī)、決定教區(qū)劃分,并有權廢除皇帝、國王。《教皇敕令》引發(fā)了教權與皇權的長期斗爭。7、英諾森三世(00北大、00東師、14內蒙古大學)12世紀末13世紀初羅馬教皇。1198—1216年在位,在其任教皇時,教皇權勢達到頂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央集權性質的教會管理制度。1199年,他曾向各地教會征稅,教皇在全西歐范圍內的征稅從此開始,教皇的財政收入大為增加。他還曾迫使英王約翰納貢稱臣,干預德國皇位的繼承,組織發(fā)動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15年,他主持召開第四次拉特蘭宗教會議,確定基督教圣禮為洗禮、堅信禮、婚禮、彌撒、懺悔、圣職授任禮和臨終涂油禮七項,要求每個教徒每年至少向神普懺悔一次,做彌撒一次。西歐基督徒的宗教生活大為規(guī)范化。他的統(tǒng)治使西歐教會權力達到了歷史上的頂峰。論述中世紀基督教發(fā)展及與王權的關系。(主教授職權之爭)(13南開、15人大)論述中世紀基督教的發(fā)展及與王權的關系(13南開)教皇權力興衰的過程8、試述11到16世紀教權俗權關系(15人大)中世紀西歐同時經歷了封建化和基督教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在法蘭克王國歷經幾個世紀才最后完成的。其間,世俗王權和基督教會展開了長期斗爭,深刻影響了中世紀的西歐政治格局與社會結構。兩者之間的關系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初期,教會得到了世俗王權的庇護。1、5、6世紀教皇權力的來源和鞏固:教皇之父格里高利一世傳播基督教,制定教規(guī),與法蘭克王國及拜占庭王國保持友好,“教皇”屬于羅馬教會。2、7、8世紀羅馬教皇輪番受到加洛林帝國和拜占庭帝國控制,但與法蘭克王朝關系密切,丕平獻土直接產生教皇國。754年,教皇斯德望二世為丕平加冕。此時羅馬教廷受到倫巴底人武力威脅,為了報答教皇,754和756年,丕平兩次出兵意大利打敗倫巴底人,將奪得的拉溫那到羅馬之間的“五城區(qū)”贈給教皇。丕平獻土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教皇權勢強硬階段,9、10世紀羅馬教廷為羅馬貴族控制,三教皇并立。亨利三世重申皇帝任命教皇的權利,結束混亂局面。自10世紀興起克呂尼運動,要求改變教會世俗化、教權從屬于俗權的狀態(tài),格里高利七世改革后教皇權有所上升;13世紀羅馬教廷達到極盛,教皇權利凌駕西歐諸國王權之上。1、843年《凡爾登條約》簽訂后,查理曼帝國分裂,西歐世俗王權衰落,這為教會權勢的加強提供了難得的良機。2、10世紀,克呂尼修道院發(fā)起教會改革,即“格里哥利改革”,主張教權高于王權。1059年,教皇在拉特蘭宮召開會議,規(guī)定教皇只能由掌管羅馬近郊幾個大教堂和教廷各部的樞機主教選舉產生,禁止教士以任何方式從俗界接受教會職務。3、1075年,格里哥利七世召開宗教會議,規(guī)定世俗國王不得有主教授職權,隨后發(fā)生的“卡諾莎事件”顯示了教皇對王權的強硬態(tài)度。此后,教皇烏爾班二世繼續(xù)推行擴大教權的改革,不久發(fā)動延續(xù)兩個世紀之久的十字軍東征,教權勢力增強。1122年,坎特伯雷主教安瑟姆和德皇圍繞主教授職問題展開了沖突,最后神圣羅馬共和國皇帝與羅馬教皇訂立了有利于教皇的《沃爾姆斯宗教協(xié)定》,延續(xù)了幾十年的政教之爭暫告結束。6、12世紀,教皇英諾森三世整頓和擴大教皇宮廷的機構,并改進教皇使節(jié)制度。1199年,英諾森三世曾向各地教會征稅,教皇在全西歐范圍內的征稅權自此開始,教皇的財政收入因此大有增加。英諾森三世還曾迫使英王約翰納貢稱臣,干預德國的皇位繼承,教皇的權勢達到頂點。腓特烈二世打擊教權,但在勝負未果中死去,后代被教皇血腥趕殺。中世紀后期,世俗王權逐漸強大,教權逐漸式微,教皇權力受到王權壓制。1、14世紀,隨著英法等國王權的逐漸加強,教皇權力開始受到王權的壓制。法王腓力四世禁止法國教會和諸侯向教皇納貢,并派人到意大利囚禁為此同法王發(fā)生激烈沖突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305年選出的新教皇將教廷從羅馬遷至靠近法國邊境的阿維農,連他在內連續(xù)七任教皇都是法王控制下的傀儡,都駐在阿維農,史稱“阿維農之囚”。教皇權力受到王權的強力壓制,教皇權力讓位于迅速成長起來的世俗專制國家。此后,英王王權不斷加強,民族國家初現雛形。英國都鐸王朝通過《至尊法案》確立了國王對教會的絕對領導地位。法王法蘭西斯一世亦同羅馬教會簽訂《波倫亞條約》獲得任命高級教職和向神職界征稅的權力。與此相反,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德國依舊受羅馬教廷壓榨。德國教士馬丁路德發(fā)表《九十五條論綱》,加爾文創(chuàng)立加爾文教,宗教改革沉重地打擊了教會勢力,雖然羅馬教會也進行了反宗教改革,例如創(chuàng)立耶穌會,但教會勢力進一步衰落。9、簡述克呂尼改革。910年,阿奎丹公爵威廉劃出他的一塊獵場創(chuàng)立克呂尼修院,呼吁世俗封建主尊重教會和修院的自主權力。克呂尼修院的另一特點是要求修士嚴守經過修訂的圣本尼狄克院規(guī),注重提高修士的文化水平和神學修養(yǎng),以便在宗教上和政治上給世俗統(tǒng)治者以更有力的支持。到11世紀前期,服膺克呂尼院規(guī)的修院已遍及英、法、德和西歐其他地區(qū),并組成修院的聯(lián)合組織——修會??藚文崤尚奘糠e極推行他們的主張,在教會內部發(fā)動了一場改革運動。1059年,教皇在拉特蘭宮召開會議,規(guī)定教皇只能由掌管羅馬近郊的幾個大教堂和教廷各部的樞機主教選舉產生,重申教士不得結婚這一教會紀律,禁止教會以任何方式從俗界接受教會職務。商業(yè)經濟和城市的興起簡述西歐中世紀行會的起源、構成及歷史作用。起源:中世紀西歐城市中的手工業(yè)者一般以個體生產為主,靠出賣商品來換取自己所需的其他商品。這種生產銷售方式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城市手工業(yè)者聯(lián)合起來采取限制競爭和充分利用本地市場的辦法來解決產品的銷售問題,以保證再生產的順利進行,于是便出現了行會這一同行業(yè)手工業(yè)者的組織。構成:手工業(yè)生產的基本單位師作坊,作坊里有作坊主、學徒和幫工。其中作坊主是行會的正式成員。行會爭取自治及其內部斗爭:1、11到13世紀城市反對封建領主的“城市公社革命”,于是通過金錢贖買或武裝等方式進行斗爭。2、13到14世紀手工業(yè)行會反對城市貴族的“行會革命”。3、14到15世紀行會出現內部斗爭。歷史作用:經濟上,行會保護和扶持了中世紀西歐小手工業(yè)者簡單的商品生產,行會的師徒制度也有利于技藝的傳授。在政治上,行會參與城市的市政管理是城市市政管理體制中的重要部分,承擔市政建筑的義務,其繳納的稅捐是市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按行會組成的義勇軍也往往是城市武裝的主體。在社會功用上,行會還具有較強的凝聚力,促進了手工業(yè)者的互助團結,是他們的政治組織和社會組織。舉辦公益事業(yè)。局限性:行會限制競爭,嚴格限制了本行業(yè)的各種活動,滯緩了手工業(yè)者的分化,使手工業(yè)生產普遍停留在作坊的水平上,這些都對生產力發(fā)展不利。試析西歐封建城市興起的背景、途徑與歷史意義。(15遼大)背景:11世紀西歐各國城市的興起,是與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緊密相關的。外部刺激:西歐周邊的國家和地區(qū)明顯地籠罩在濃厚的商業(yè)氛圍中,并對西歐社會形成了包圍之勢(在東部,是強大的拜占庭和阿拉伯國家,在北部有率先興起的北歐商人和佛蘭德斯商人;在南部,則是以威尼斯為首的意大利商人。)這些外部的商業(yè)力量,與西歐經濟模式反差極大,對西歐形成的持續(xù)的壓力和刺激。內部動力:中世紀西歐各國生產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工農業(yè)生產的門類越來越多,技術也益趨復雜,商品生產的出現和發(fā)展為城市提供了剩余的農產品、原材料和勞動力。封建制度的確立,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有利于生產力的發(fā)展,為商品交易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農業(yè)生產力的提高使城市興起的前提。西歐各國經過幾百年的生產實踐,農業(yè)生產技術得到改進,通過實行三田制、采用重犁和廣泛開墾荒地等措施使收獲量有所增加,從而為城市興起創(chuàng)造了條件。農具與動力的改善,節(jié)省了不少勞動力,使得人們有可能從土地的束縛中脫離出來,從而為商人階級的興起提供了人力基礎。領主的奢侈性消費的需要促使了城市的發(fā)展。途徑:中世紀西歐的城市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在日耳曼入侵后幸存的羅馬城市,隨著生產的發(fā)展而得到復興;二是新興的日耳曼城市,主要來源除了人們自發(fā)的聚集以外,還有一些是封建主所建立的。(三)過程:1、10世紀以后,隨著農業(yè)經濟的恢復,手工業(yè)和貿易的發(fā)展,西歐城市開始勃興。從產生的時間和地區(qū)上來看,最早的城市出現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國南部,這些地方在9世紀或者更早已有城市,其他則稍顯晚。2、10——11世紀,法國北部、尼德蘭、萊茵河流域以及鄰近地中海和北海、波羅的海兩大貿易區(qū)一帶的城市紛紛興起。3、14——15世紀以后,一些西歐城市逐步由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發(fā)展成地區(qū)性的經濟中心,其中少數則成為全國性的經濟中心或國際大都市。特點:大多為自發(fā)興起的。一般興起于國王或教俗封建主的領地上,都由國王或領土授予特權而成立是市民共同體城市有行會。西歐城市從產生起于封建主展開斗爭,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權,擁有獨立的行政、司法、財政等職能。歷史意義從經濟方面來看,導致了西歐社會商品貨幣的迅速發(fā)展,形成龐大的商業(yè)網絡,改變了歐洲的經濟面貌,影響著西歐諸國的經濟政策。在社會經濟結構方面,促使舊的自然經濟的領地莊園制度的瓦解和農奴依附地位的消失。從政治方面來看,城市興起的政治影響是巨大的,使歐洲興起了一個新的等級——市民階層,市民要求為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反對封建割據,支持國家統(tǒng)一和王權強化。13—14世紀的英國和法國先后形成議會君主制,實現王權的強化,逐漸形成了以強大王權為基礎的民族國家。國家出現了不與封土相聯(lián)系的官吏;同時市民階級參與政治,城市自治和城市議會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