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軸承創(chuàng)新實驗結題報告_第1頁
滾動軸承創(chuàng)新實驗結題報告_第2頁
滾動軸承創(chuàng)新實驗結題報告_第3頁
滾動軸承創(chuàng)新實驗結題報告_第4頁
滾動軸承創(chuàng)新實驗結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滾動軸承承載狀態(tài)測試分析綜合實驗1機械工程學院機械綜合實驗與創(chuàng)新設計結題報告題目:滾動軸承承載狀態(tài)測試分析綜合實驗專業(y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卓越年級:2013級學生姓名:張文森郭鳳祥曾招景指導老師姓名:葛培琪完成日期:2016年6月11日②內圈與滾動體圖9-12球1與內圈接觸載荷圖9-13球2與內圈接觸載荷圖9-14球3與內圈接觸載荷圖9-15球4與內圈接觸載荷圖9-16球5與內圈接觸載荷圖9-17球6與內圈接觸載荷圖9-18球7與內圈接觸載荷圖9-19球8與內圈接觸載荷數據分析:趨勢與外圈的情況基本相同。滾動體在經過正下方時候與內圈的接觸應力最大,參照2號、1號、8號球。1號球在遠離最大載荷區(qū),載荷逐漸減小;8號球即將進入最大載荷區(qū),載荷逐漸增大。當運動超過極限位置時即溝道的上半部分,接觸載荷基本為0,少量的震蕩引發(fā)是因為重力造成的摩擦力,參照3號、4號、5號、6號球。這都與實際情況相符。各部件轉速各部件轉速入托9-20-9-29所示圖9-20內圈轉速圖9-21保持架轉速滾動體轉速:圖9-22球1圖9-23球2圖9-24球3圖9-25球4圖9-26球5圖9-27球6圖9-28球7圖9-29球8分析:保持架的轉速為50°/s,這與理論計算值45.8°/s非常接近,而鋼球由于存在自轉速度所以測得轉速較高,這也與實際情況相吻合。致謝本技術報告是在葛培琪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課題的選擇到報告的完成,葛老師都始終給予了組員細心地指導和不懈的支持。葛老師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豐富的實踐知識,指引本小組向更廣闊的知識海洋前進,大大提高了小組各成員對科研項目的激情和研究能力;老師耐心的解答,求真務實的人生態(tài)度也深深影響各成員。借此機會,向葛老師表示由衷的感謝!感謝畢文波老師,在小組發(fā)現實驗儀器損壞之后,百忙之中抽空幫忙維修,畢老師從實驗儀器實際狀況出發(fā)指導小組成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小組項目進度幫助很大,由衷感謝畢老師。參考文獻[1]謝榮華.滾動軸承的力學特性及熱潤滑狀態(tài).2009.3[2](日)岡本純三.球軸承的設計計算[M].機械工業(yè).2003.3[3]機械設計手冊.機械工業(yè).2007.3[4]邱宣懷.機械設計[M].高等教育.2011.7[5]葛培琪.機械綜合實驗與創(chuàng)新設計[M].華中科技大學.2015.10[6]歐陽土中.滾動軸承動力學分析中的理論問題(一)[J].軸承1996.4[7]崔力,時大方,鄭建榮.基于ANSYS/LS-DYNA的保持架動力學分析.2012.6[8]SaeedMoaveni.有限元分析——ANSYS理論與應用[M].電子工業(yè).2003.6[9]曾攀.有限元分析及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10]張秀輝,胡仁喜,康士廷.ANSYS14.0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3[11]高春良,王成棟,苗強.滾動軸承動力學仿真分析.2011.2[12]萬長森.滾動軸承的分析方法.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7[13]張樂樂,譚南林,焦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