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物理與技術-第5章-低溫恒溫器課件_第1頁
低溫物理與技術-第5章-低溫恒溫器課件_第2頁
低溫物理與技術-第5章-低溫恒溫器課件_第3頁
低溫物理與技術-第5章-低溫恒溫器課件_第4頁
低溫物理與技術-第5章-低溫恒溫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低溫恒溫器(cryostat)利用低溫液體或其它方法使樣品處在恒定的,或按所需方式變化的低溫溫度下,并能對樣品進行一種或多種物理量測量的裝置。低溫恒溫器是實驗杜瓦容器和容器內部裝置的總稱,廣泛應用于低溫下的熱物理性質測量、材料在低溫下的機械性能與實驗、光學物理研究、材料磁熱特性測量和超導實驗等領域。由于實驗目的、精度、溫度范圍和控溫方法的不同,低溫恒溫器的結構也不盡相同。1第五章低溫恒溫器(cryostat)利用低溫22直接在100升液氦容器中做實驗5.1無磁場低溫恒溫器3直接在100升液氦容器中做實驗5.1無磁場低溫恒溫器344貯存用杜瓦瓶內的測量裝置(4.2K)貯存用杜瓦瓶內的測量裝置(溫度可調)5貯存用杜瓦瓶內的貯存用杜瓦瓶內的5斯特林循環(huán)微型制冷機脈沖管制冷光學測量恒溫器帶制冷機的低溫恒溫器6斯特林循環(huán)微型制冷機脈沖管制冷光學帶制冷機的低溫恒溫器61.制冷機馬達蓋;2.1級和兩級氣缸;3.1級冷卻端;4.2級冷卻端;5.樣品臺;6.樣品;7.光學窗口;8.藏在樣品內的蒸氣壓溫度計的測量頭;9.蒸氣壓溫度計用的毛細管;10.輻射屏蔽板;11.真空容器;12.加熱器帶制冷機的光學用低溫恒溫器71.制冷機馬達蓋;2.1級和兩級氣缸;3.1級冷卻端;4.2貯液式低溫恒溫器連續(xù)流動式低溫恒溫器8貯液式低溫恒溫器連續(xù)流動式低溫恒溫器8液氦冷源光學測量恒溫器9液氦冷源光學測量恒溫器9a.液氦傳送管;b.液氦杜瓦;C.渦輪泵;d.離子吸氣泵;e.空氣浮動臺;f.超高真空室;g.顯微鏡;h.連續(xù)流式液氦/液氮低溫恒溫器;i.冷支撐;j.彈簧和電線;k.渦流阻尼;1.夾緊螺釘;m.顯微鏡;n.內防護屏;o.外防護屏連續(xù)流動式低溫恒溫器10a.液氦傳送管;b.液氦杜瓦;C.渦輪泵;d.離子吸氣泵;e一般用途的金屬杜瓦瓶(可用于電磁鐵)5.2含磁體低溫恒溫器11一般用途的金屬杜瓦瓶(可用于電磁鐵)5.2含磁體低溫恒溫(1)由于采用化學錠層的方法,可留有縫隙,便于觀察瓶子內部的狀態(tài),高度能隨時掌握。(2)由于導熱性小,故液態(tài)制冷劑的保存也較好。(3)小型的玻璃杜瓦瓶制造容易,價格也便宜。(4)與金屬杜瓦瓶相比同樣容積則重量輕得多。(5)其缺點是大型(如園簡直徑在40厘米以上)的瓶子制造較難,且無法保證精確的尺寸,且杜瓦瓶的內壁也不能做得太薄(一般厚度為1.5、2厘米)。不耐機械沖擊,易破碎。熱變形(急劇地冷卻一加熱)或局部冷卻等性能較弱。無法保證與金屬蓋進行較好地連接。玻璃杜瓦瓶12(1)由于采用化學錠層的方法,可留有縫隙,便于觀察瓶子內部的(1)機械性能堅固,熱變形性能良好。即使施加較大的外力,也只是產(chǎn)生形變,不耐用的情況極少見。(2)杜瓦瓶的壁可做得很薄(甚至可薄到0.5毫米以下)。這對用于插入到中等程度磁極間隙的實驗來講是極有利的。(3)可以進行精密的設計制造。(4)不受尺寸的限制。(5)其缺點是不能目測內部情況。同時價格也較責(一般為普通玻璃杜瓦瓶三倍以上),由于采用較厚的法蘭盤,因而重量較重,如不使用專用工具進行焊接,則容易引起真空泄漏。金屬杜瓦瓶13(1)機械性能堅固,熱變形性能良好。即使施加較大的外力,也只插入電磁鐵間隙內的玻璃杜瓦瓶強磁場中的低溫恒溫器14插入電磁鐵間隙內的玻璃杜瓦瓶強磁場中的低溫恒溫器14帶尾巴的高真空絕熱金屬杜瓦15帶尾巴的高真空絕熱金屬杜瓦15試樣絕熱時所使用的金屬杜瓦瓶16試樣絕熱時所使用的金屬杜瓦瓶161717a.支撐板;b.杜瓦;C.交換氣罐;d.輻射屏;e.液氦;f.顯微鏡;g.鐘擺;h.振動隔離;i.超高真空室Eigler貯液式低溫恒溫器18a.支撐板;b.杜瓦;C.交換氣罐;d.輻射屏;e.液氦;f1919202021212222熱導率測量裝置電阻測量裝置23熱導率測量裝置電阻測量裝置23熱導率測量裝置電阻測量裝置24熱導率測量裝置電阻測量裝置242525高真空絕熱玻璃杜瓦(可看到液面)降低液氦消耗量的方法26高真空絕熱玻璃杜瓦(可看到液面)降低液氦消耗量的方法26杜瓦剖面圖5.3PPMS低溫恒溫器27杜瓦剖面圖5.3PPMS低溫恒溫器272828PPMSINSERT29PPMSINSERT2930303131低溫恒溫器的設計設計低溫恒溫器時,是根據(jù)具體要求來選擇合理的結構、傳感元件和合適的控溫方法。在設計低溫恒溫器時,首先要明確該恒溫器的溫度范圍;其次是絕熱條件。一般低溫恒溫器有以下幾個性能指標:工作溫度、制冷功率、工作壽命(連續(xù)工作時間)、重量和尺寸、試樣尺寸等。32低溫恒溫器的設計設計低溫恒溫器時,是根據(jù)具體要求來選擇合理的—般講,在設計低溫恒溫器時,首先要對下列因素進行研究確定:(1)在液體浸泡型低溫恒溫器中,當進行性能測定時另外是否還有其他溫度范圍的要求;(2)在指定的溫度范圍內,保持該溫度所必需的時間以及溫度控制的精度等級;(3)試樣周圍是否必須進行絕熱,或為了傳熱把低溫氣體充到試樣的周圍以達到溫度均勻的情況。(4)為了達到測定的目的,對試樣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如何安裝?例如電流、電壓的引線及測量。測定機械性能所需既文撣及可動部分。紅外線、可見光線、射線及粒子射線的射入口設置等問題。(5)溫度測定中,為了進行控制,采用何種類型的溫度計及數(shù)量。(6)為了加入磁場,電磁鐵兩極間的距離和超導線圈的內徑尺寸都必須預先確定,它直接限制了低溫恒溫器的尺寸。由于磁場的變化在恒溫器內部的金屬中產(chǎn)生渦旋電流它能否破壞絕熱,和引起不必要的溫度上升。(7)考慮到低溫恒溫器的強度、尺寸、費用等因素,確定用玻璃制的或是金屬制的杜瓦瓶。以上這些因素,應根據(jù)各個實驗目的進行比較最后確定。33—般講,在設計低溫恒溫器時,首先要對下列因素進行研究確定:3低溫恒溫器設計熱計算低溫恒溫器的設計中,熱設計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直接關系到恒溫器的使用性能。它主要涉及系統(tǒng)的漏熱量計算,包括引線的漏熱量、固體支架的傳導熱、外部環(huán)境引入的輻射熱和殘余氣體的導熱等。34低溫恒溫器設計熱計算低溫恒溫器的設計中,熱設計是非常必要的,低溫恒溫器的引線主要包括加熱器引線、溫度計引線、樣品測試信號引線等。由引線傳導的總熱量計算公式式中為引線兩側溫度分別為T1,T2時的平均熱導率,w/(m·K);d、L分別為引線的直徑和長度,m、m;n為引線總數(shù)。引線的漏熱量恒溫器的用途和大小也各不相同。因為,新設計的恒溫器,盡管材料的機械強度、壽命、穩(wěn)定性是按極端條件來選擇,但必須住意使用的難易程度等方面的高要求,極力防止從恒溫器外部漏入的熱。35低溫恒溫器的引線主要包括加熱器引線、溫度計引線、樣品測試信號液氦用的恒溫器下面舉例說明恒溫器漏熱的估算36液氦用的恒溫器下面舉例說明恒溫器漏熱的估算36向氦槽和樣品部位的固體導熱有:上部的管子,加熱器的引線,熱電偶溫度計,下部的隔片等。當氦槽周圍裝上液氮保護屏時,同時引線也和圖示那樣在濃氮部位冷卻,那么來自各部份的固體導熱大概為:式中:Wc為漏熱量(瓦),A為固體截面積〔厘米〕,L為長度(厘米),k為平均導熱系數(shù)(瓦/厘米。度),T1、T2分別為高溫端和低溫端的絕對溫度。37向氦槽和樣品部位的固體導熱有:上部的管子,加熱器的引線,此例中T2、T1分別為77K和4.2K,三根不銹鋼管(k=0.045瓦/厘米·度)漏熱為0.053瓦,尼龍隔片(k=0.014瓦/厘米,度)漏熱為0.165瓦;三根加熱引線(k=9.8瓦/厘米·度,銅線)漏熱為0.026瓦,熱電偶l根(k=3.5瓦/厘米·度,金(鉆))漏熱為0.003瓦。輻射漏熱由斯蒂芬一玻爾茲曼公式(Stofan一Boltzmann):W=eAT4式中:e為在溫度T時的全發(fā)射率,A為發(fā)射面積,為常數(shù),等于5.67x10-12

瓦/[厘米]2〔度〕4而得到近似公式為:式中:注角1、2分別表示內容器和外容器相應量。38此例中T2、T1分別為77K和4.2K,三根不銹鋼管(如果用上式計算對于拋光過的銅輻射屏,從液氮保護屏向氦槽和樣品漏進的輻射熱約為0.009瓦,從管子上端輻射熱為0.03瓦,從兩個直徑為中30mm的光學窗輻射漏熱約為0.186瓦。假如絕熱屏溫度是100K,輻射漏熱就增加近2倍,如果是120K,就增加近5倍。殘余氣體導熱是很微小的,因為恒溫器灌注液氦后,真空度就上升,所以問題不大。但容器本身如有泄漏,那就是另外的問題了。關于殘余氣體的導熱由克努曾(Knudsen)公式得到:式中:W為傳熱量(瓦),A1、A2分別為內外真空壁的面積[厘米〕2,p為毫米汞柱,T、T1、T2分別為壓力計、內、外、園筒壁的溫度K;=Cp/Cv。39如果用上式計算對于拋光過的銅輻射屏,從液氮保護屏向氦槽和樣在圖中的恒溫器中,如果僅考慮真空度變化引起的漏熱(殘余氣體分子傳熱)一與蒸發(fā)量的關系(如表1所示),當真空度降低,漏熱激劇增大,灌注液氦后,它的真空度為10-7托,漏熱為10-4瓦。但是結構復雜的恒溫器在極端條件下使用時,要保證不漏氣是相當困難的,特別是低溫端的各個密封口,即電氣引出線,光學窗或者放射性窗口的密封都是恒溫器制造中的最大難點之一。40在圖中的恒溫器中,如果僅考慮真空度變化引起的漏熱(殘余氣體如果把圖中的恒溫器的全部漏熱加起來,根據(jù)前面的計算,固體導熱為0.11瓦。如果按三根不誘鋼管的漏熱用1/2一1/3的汽體顯熱抵消,則固體導熱約為0.08瓦,輻射傳導漏熱為0.2瓦,殘余氣體傳導漏熱為10-4

瓦,共計有0.28瓦的熱量,把這些熱量除以液氦的汽化熱(氦的汽化熱為650卡/升),那么得出液氦蒸發(fā)損失約為370毫升/時,而實際測量的蒸發(fā)損失為400毫升/時,由于低溫汽化體所具有的顯熱,抵消一部份外部的漏熱,同時,發(fā)射率因拋光程度的不同而有微小的差別,這時不能象計算從光學窗的輻射漏熱和隔片的導熱那樣來進行計算。另外除樣品臺及熱屏的材料為銅外,其它的如SUS27等材料必須進行熱處理。把予冷需要的液氦和灌注液氦時因輸液損失的液氦加在一起,大約需要損失3.8升左右。41如果把圖中的恒溫器的全部漏熱加起來,根據(jù)前面的計算,固體這是從用液氦予冷后到灌滿液氦所損失的液氦,在盡可能減小He槽熱容量的同時,把予冷和灌滿液氦所需時間加起來共需30分鐘。氦槽的予冷需要約130毫升液氦(計算值)。氦槽容積約為2升,槽體SUS材料重304.55克,樣品臺為銅材,重20克,SUS和銅在80K時的始分別為4焦耳/克和5焦耳/克,He的汽化熱為650卡/升,He氣在80K時,焓約為12卡/毫升,但只有一半被用于冷卻。42這是從用液氦予冷后到灌滿液氦所損失的液氦,在盡可能減小He1)漏熱要小,而且予冷時消耗的低溫液體少。2)在使用時既不能破壞,又不能有泄漏。3)能夠把樣品保持在所需要的溫度,而且保持機械穩(wěn)定。4)對于光和其它輻射線的窗口,在與光軸成直角時,散射和反射要小,吸收也一定要少。5)應當考慮在低溫下材料的收縮。6)在所使用的溫度下應有合適于該溫度精度要求的溫度計。除此以外,使用方便也很重要低溫下所有部件[包括杜瓦瓶,制冷劑),由于其比熱變小,微量的熱流入就會使溫度上升。特則是對于想要達到很低溫度的恒溫器,即使微量的熱流入也是極不允許的。431)漏熱要小,而且予冷時消耗的低溫液體少。低溫其設計的一般步驟為:(1)方案選擇根據(jù)設計用途來確定恒溫器形式及其制冷方式。實驗室用的恒溫器則還應考慮與現(xiàn)有實驗條件的配套;(2)熱設計根據(jù)所需的連續(xù)工作時間,試樣的熱負荷以及所估計的漏熱量,綜合計算該恒溫器應提供的制冷功率和總冷量;(3)結構設計由總冷量或制冷功率的要求、尺寸指標及實驗目的來進行恒溫器的結構設計;同時選擇合適的結構材料、焊接方法、密封措施和溫控方案或絕熱措施;(4)熱設計的再校核針對結構設計再次進行熱計算,核定所設計的方案;(5)配件設置根據(jù)實驗目的來選擇輸液管、溫度計、連接管道以及閥門等配件;同時還應考慮外部測試系統(tǒng)的布局以及設備應與所設計的低溫恒溫器相匹配。44其設計的一般步驟為:44?傳熱好—金,銅(導電);藍寶石,石英晶體(不導電),等?傳熱差—不銹鋼,德銀,玻璃鋼,膠木,樹脂,尼龍,棉線等?熱脹小—石英管(多晶,熱導差)。?導電膠—導電好、粘接引線用?導熱膠導熱好、不導電?粘接材料聚乙烯醇縮醛膠(酒精可溶),其它低溫膠,環(huán)氧樹脂等?密封材料—橡皮圈、橡皮墊(室溫用);銦絲,保險絲(低溫用)?無磁材料—特種鋼,玻璃鋼,……(塑料套管有磁性)?支撐材料石墨高溫下導熱好,低溫下絕熱。常用低溫材料45?傳熱好—金,銅(導電);藍寶石,石英晶體(不導電),4646比熱系數(shù)與不同磁場方向夾角的關系呈現(xiàn)出該材料序參量的各向異性性質NatureCommunication,

1(2010)

112

B.Zeng,G.Mu,H.Q.Luo,T.Xiang,I.I.Mazin,H.Yang,L.Shan,C.Ren,P.C.Dai&H.-H.Wen47比熱系數(shù)與不同磁場方向夾角的關系呈現(xiàn)出該材料序參量的各向異性MPMS(SQUID)XL系統(tǒng)的多鐵性材料測量西班牙CSIC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用MPMS(SQUID)XL系統(tǒng)在2K溫度時不同偏壓下測量了Py/YMO/Pt樣品磁滯回線。圈和箭頭部分證明了樣品在外加電場下,磁化曲線會出現(xiàn)預期的變化,表明了在合適的電場偏壓下,Py的磁矩可能會反轉。

用MPMS(SQUID)XL系統(tǒng)在2K和-100Oe時測量的Py/YMO/Pt樣品磁化強度與外加偏壓的變化關系。箭頭部分表明了樣品的磁矩發(fā)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說明外加電場可以強烈影響樣品交換磁異向的變化。PRL97,227201(2006)48MPMS(SQUID)XL系統(tǒng)的多鐵性材料測量西班牙CSI

NewJournalofPhysics,

13(2011)033008JJYing,XFWang,XGLuo,ZYLi,YJYan,MZhang,AFWang,PCheng,GJYe,ZJXiang,RHLiuandXHChenCsxFe2Se2單晶在不同壓力下的電阻隨溫度變化曲線KxFe2Se2單晶在不同壓力下的電阻隨溫度變化曲線PPMS電測量高壓腔

49

CsxFe2Se2單晶在不同壓在PPMS系統(tǒng)專用稀釋制冷機上進行的極低溫比熱測量曲線50在PPMS系統(tǒng)專用稀釋制冷機上進行的極低溫比熱測量曲線50PPMS上的介電測量

美國Rutgers大學的科研人員用PPMS研究了TbMn2O5樣品磁化率、比熱以及介電常數(shù)等隨溫度的變化關系,這些數(shù)據(jù)均說明了Mn3+/Mn4+自旋耦合在40K時發(fā)生了長程反鐵磁有序行為。NatureVol420395美國杜邦研發(fā)中心的科研人員用PPMS研究了La2NiMnO6樣品在10kHz和不同磁場強度下介電常數(shù)隨溫度的變化關系,說明了樣品介電常數(shù)發(fā)生躍變的溫度和磁場有依賴關系。Adv.Mater.2005172225-222751PPMS上的介電測量美國Rutgers大學的科研人員用PP5252第五章低溫恒溫器(cryostat)利用低溫液體或其它方法使樣品處在恒定的,或按所需方式變化的低溫溫度下,并能對樣品進行一種或多種物理量測量的裝置。低溫恒溫器是實驗杜瓦容器和容器內部裝置的總稱,廣泛應用于低溫下的熱物理性質測量、材料在低溫下的機械性能與實驗、光學物理研究、材料磁熱特性測量和超導實驗等領域。由于實驗目的、精度、溫度范圍和控溫方法的不同,低溫恒溫器的結構也不盡相同。53第五章低溫恒溫器(cryostat)利用低溫542直接在100升液氦容器中做實驗5.1無磁場低溫恒溫器55直接在100升液氦容器中做實驗5.1無磁場低溫恒溫器3564貯存用杜瓦瓶內的測量裝置(4.2K)貯存用杜瓦瓶內的測量裝置(溫度可調)57貯存用杜瓦瓶內的貯存用杜瓦瓶內的5斯特林循環(huán)微型制冷機脈沖管制冷光學測量恒溫器帶制冷機的低溫恒溫器58斯特林循環(huán)微型制冷機脈沖管制冷光學帶制冷機的低溫恒溫器61.制冷機馬達蓋;2.1級和兩級氣缸;3.1級冷卻端;4.2級冷卻端;5.樣品臺;6.樣品;7.光學窗口;8.藏在樣品內的蒸氣壓溫度計的測量頭;9.蒸氣壓溫度計用的毛細管;10.輻射屏蔽板;11.真空容器;12.加熱器帶制冷機的光學用低溫恒溫器591.制冷機馬達蓋;2.1級和兩級氣缸;3.1級冷卻端;4.2貯液式低溫恒溫器連續(xù)流動式低溫恒溫器60貯液式低溫恒溫器連續(xù)流動式低溫恒溫器8液氦冷源光學測量恒溫器61液氦冷源光學測量恒溫器9a.液氦傳送管;b.液氦杜瓦;C.渦輪泵;d.離子吸氣泵;e.空氣浮動臺;f.超高真空室;g.顯微鏡;h.連續(xù)流式液氦/液氮低溫恒溫器;i.冷支撐;j.彈簧和電線;k.渦流阻尼;1.夾緊螺釘;m.顯微鏡;n.內防護屏;o.外防護屏連續(xù)流動式低溫恒溫器62a.液氦傳送管;b.液氦杜瓦;C.渦輪泵;d.離子吸氣泵;e一般用途的金屬杜瓦瓶(可用于電磁鐵)5.2含磁體低溫恒溫器63一般用途的金屬杜瓦瓶(可用于電磁鐵)5.2含磁體低溫恒溫(1)由于采用化學錠層的方法,可留有縫隙,便于觀察瓶子內部的狀態(tài),高度能隨時掌握。(2)由于導熱性小,故液態(tài)制冷劑的保存也較好。(3)小型的玻璃杜瓦瓶制造容易,價格也便宜。(4)與金屬杜瓦瓶相比同樣容積則重量輕得多。(5)其缺點是大型(如園簡直徑在40厘米以上)的瓶子制造較難,且無法保證精確的尺寸,且杜瓦瓶的內壁也不能做得太薄(一般厚度為1.5、2厘米)。不耐機械沖擊,易破碎。熱變形(急劇地冷卻一加熱)或局部冷卻等性能較弱。無法保證與金屬蓋進行較好地連接。玻璃杜瓦瓶64(1)由于采用化學錠層的方法,可留有縫隙,便于觀察瓶子內部的(1)機械性能堅固,熱變形性能良好。即使施加較大的外力,也只是產(chǎn)生形變,不耐用的情況極少見。(2)杜瓦瓶的壁可做得很薄(甚至可薄到0.5毫米以下)。這對用于插入到中等程度磁極間隙的實驗來講是極有利的。(3)可以進行精密的設計制造。(4)不受尺寸的限制。(5)其缺點是不能目測內部情況。同時價格也較責(一般為普通玻璃杜瓦瓶三倍以上),由于采用較厚的法蘭盤,因而重量較重,如不使用專用工具進行焊接,則容易引起真空泄漏。金屬杜瓦瓶65(1)機械性能堅固,熱變形性能良好。即使施加較大的外力,也只插入電磁鐵間隙內的玻璃杜瓦瓶強磁場中的低溫恒溫器66插入電磁鐵間隙內的玻璃杜瓦瓶強磁場中的低溫恒溫器14帶尾巴的高真空絕熱金屬杜瓦67帶尾巴的高真空絕熱金屬杜瓦15試樣絕熱時所使用的金屬杜瓦瓶68試樣絕熱時所使用的金屬杜瓦瓶166917a.支撐板;b.杜瓦;C.交換氣罐;d.輻射屏;e.液氦;f.顯微鏡;g.鐘擺;h.振動隔離;i.超高真空室Eigler貯液式低溫恒溫器70a.支撐板;b.杜瓦;C.交換氣罐;d.輻射屏;e.液氦;f7119722073217422熱導率測量裝置電阻測量裝置75熱導率測量裝置電阻測量裝置23熱導率測量裝置電阻測量裝置76熱導率測量裝置電阻測量裝置247725高真空絕熱玻璃杜瓦(可看到液面)降低液氦消耗量的方法78高真空絕熱玻璃杜瓦(可看到液面)降低液氦消耗量的方法26杜瓦剖面圖5.3PPMS低溫恒溫器79杜瓦剖面圖5.3PPMS低溫恒溫器278028PPMSINSERT81PPMSINSERT2982308331低溫恒溫器的設計設計低溫恒溫器時,是根據(jù)具體要求來選擇合理的結構、傳感元件和合適的控溫方法。在設計低溫恒溫器時,首先要明確該恒溫器的溫度范圍;其次是絕熱條件。一般低溫恒溫器有以下幾個性能指標:工作溫度、制冷功率、工作壽命(連續(xù)工作時間)、重量和尺寸、試樣尺寸等。84低溫恒溫器的設計設計低溫恒溫器時,是根據(jù)具體要求來選擇合理的—般講,在設計低溫恒溫器時,首先要對下列因素進行研究確定:(1)在液體浸泡型低溫恒溫器中,當進行性能測定時另外是否還有其他溫度范圍的要求;(2)在指定的溫度范圍內,保持該溫度所必需的時間以及溫度控制的精度等級;(3)試樣周圍是否必須進行絕熱,或為了傳熱把低溫氣體充到試樣的周圍以達到溫度均勻的情況。(4)為了達到測定的目的,對試樣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如何安裝?例如電流、電壓的引線及測量。測定機械性能所需既文撣及可動部分。紅外線、可見光線、射線及粒子射線的射入口設置等問題。(5)溫度測定中,為了進行控制,采用何種類型的溫度計及數(shù)量。(6)為了加入磁場,電磁鐵兩極間的距離和超導線圈的內徑尺寸都必須預先確定,它直接限制了低溫恒溫器的尺寸。由于磁場的變化在恒溫器內部的金屬中產(chǎn)生渦旋電流它能否破壞絕熱,和引起不必要的溫度上升。(7)考慮到低溫恒溫器的強度、尺寸、費用等因素,確定用玻璃制的或是金屬制的杜瓦瓶。以上這些因素,應根據(jù)各個實驗目的進行比較最后確定。85—般講,在設計低溫恒溫器時,首先要對下列因素進行研究確定:3低溫恒溫器設計熱計算低溫恒溫器的設計中,熱設計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直接關系到恒溫器的使用性能。它主要涉及系統(tǒng)的漏熱量計算,包括引線的漏熱量、固體支架的傳導熱、外部環(huán)境引入的輻射熱和殘余氣體的導熱等。86低溫恒溫器設計熱計算低溫恒溫器的設計中,熱設計是非常必要的,低溫恒溫器的引線主要包括加熱器引線、溫度計引線、樣品測試信號引線等。由引線傳導的總熱量計算公式式中為引線兩側溫度分別為T1,T2時的平均熱導率,w/(m·K);d、L分別為引線的直徑和長度,m、m;n為引線總數(shù)。引線的漏熱量恒溫器的用途和大小也各不相同。因為,新設計的恒溫器,盡管材料的機械強度、壽命、穩(wěn)定性是按極端條件來選擇,但必須住意使用的難易程度等方面的高要求,極力防止從恒溫器外部漏入的熱。87低溫恒溫器的引線主要包括加熱器引線、溫度計引線、樣品測試信號液氦用的恒溫器下面舉例說明恒溫器漏熱的估算88液氦用的恒溫器下面舉例說明恒溫器漏熱的估算36向氦槽和樣品部位的固體導熱有:上部的管子,加熱器的引線,熱電偶溫度計,下部的隔片等。當氦槽周圍裝上液氮保護屏時,同時引線也和圖示那樣在濃氮部位冷卻,那么來自各部份的固體導熱大概為:式中:Wc為漏熱量(瓦),A為固體截面積〔厘米〕,L為長度(厘米),k為平均導熱系數(shù)(瓦/厘米。度),T1、T2分別為高溫端和低溫端的絕對溫度。89向氦槽和樣品部位的固體導熱有:上部的管子,加熱器的引線,此例中T2、T1分別為77K和4.2K,三根不銹鋼管(k=0.045瓦/厘米·度)漏熱為0.053瓦,尼龍隔片(k=0.014瓦/厘米,度)漏熱為0.165瓦;三根加熱引線(k=9.8瓦/厘米·度,銅線)漏熱為0.026瓦,熱電偶l根(k=3.5瓦/厘米·度,金(鉆))漏熱為0.003瓦。輻射漏熱由斯蒂芬一玻爾茲曼公式(Stofan一Boltzmann):W=eAT4式中:e為在溫度T時的全發(fā)射率,A為發(fā)射面積,為常數(shù),等于5.67x10-12

瓦/[厘米]2〔度〕4而得到近似公式為:式中:注角1、2分別表示內容器和外容器相應量。90此例中T2、T1分別為77K和4.2K,三根不銹鋼管(如果用上式計算對于拋光過的銅輻射屏,從液氮保護屏向氦槽和樣品漏進的輻射熱約為0.009瓦,從管子上端輻射熱為0.03瓦,從兩個直徑為中30mm的光學窗輻射漏熱約為0.186瓦。假如絕熱屏溫度是100K,輻射漏熱就增加近2倍,如果是120K,就增加近5倍。殘余氣體導熱是很微小的,因為恒溫器灌注液氦后,真空度就上升,所以問題不大。但容器本身如有泄漏,那就是另外的問題了。關于殘余氣體的導熱由克努曾(Knudsen)公式得到:式中:W為傳熱量(瓦),A1、A2分別為內外真空壁的面積[厘米〕2,p為毫米汞柱,T、T1、T2分別為壓力計、內、外、園筒壁的溫度K;=Cp/Cv。91如果用上式計算對于拋光過的銅輻射屏,從液氮保護屏向氦槽和樣在圖中的恒溫器中,如果僅考慮真空度變化引起的漏熱(殘余氣體分子傳熱)一與蒸發(fā)量的關系(如表1所示),當真空度降低,漏熱激劇增大,灌注液氦后,它的真空度為10-7托,漏熱為10-4瓦。但是結構復雜的恒溫器在極端條件下使用時,要保證不漏氣是相當困難的,特別是低溫端的各個密封口,即電氣引出線,光學窗或者放射性窗口的密封都是恒溫器制造中的最大難點之一。92在圖中的恒溫器中,如果僅考慮真空度變化引起的漏熱(殘余氣體如果把圖中的恒溫器的全部漏熱加起來,根據(jù)前面的計算,固體導熱為0.11瓦。如果按三根不誘鋼管的漏熱用1/2一1/3的汽體顯熱抵消,則固體導熱約為0.08瓦,輻射傳導漏熱為0.2瓦,殘余氣體傳導漏熱為10-4

瓦,共計有0.28瓦的熱量,把這些熱量除以液氦的汽化熱(氦的汽化熱為650卡/升),那么得出液氦蒸發(fā)損失約為370毫升/時,而實際測量的蒸發(fā)損失為400毫升/時,由于低溫汽化體所具有的顯熱,抵消一部份外部的漏熱,同時,發(fā)射率因拋光程度的不同而有微小的差別,這時不能象計算從光學窗的輻射漏熱和隔片的導熱那樣來進行計算。另外除樣品臺及熱屏的材料為銅外,其它的如SUS27等材料必須進行熱處理。把予冷需要的液氦和灌注液氦時因輸液損失的液氦加在一起,大約需要損失3.8升左右。93如果把圖中的恒溫器的全部漏熱加起來,根據(jù)前面的計算,固體這是從用液氦予冷后到灌滿液氦所損失的液氦,在盡可能減小He槽熱容量的同時,把予冷和灌滿液氦所需時間加起來共需30分鐘。氦槽的予冷需要約130毫升液氦(計算值)。氦槽容積約為2升,槽體SUS材料重304.55克,樣品臺為銅材,重20克,SUS和銅在80K時的始分別為4焦耳/克和5焦耳/克,He的汽化熱為650卡/升,He氣在80K時,焓約為12卡/毫升,但只有一半被用于冷卻。94這是從用液氦予冷后到灌滿液氦所損失的液氦,在盡可能減小He1)漏熱要小,而且予冷時消耗的低溫液體少。2)在使用時既不能破壞,又不能有泄漏。3)能夠把樣品保持在所需要的溫度,而且保持機械穩(wěn)定。4)對于光和其它輻射線的窗口,在與光軸成直角時,散射和反射要小,吸收也一定要少。5)應當考慮在低溫下材料的收縮。6)在所使用的溫度下應有合適于該溫度精度要求的溫度計。除此以外,使用方便也很重要低溫下所有部件[包括杜瓦瓶,制冷劑),由于其比熱變小,微量的熱流入就會使溫度上升。特則是對于想要達到很低溫度的恒溫器,即使微量的熱流入也是極不允許的。951)漏熱要小,而且予冷時消耗的低溫液體少。低溫其設計的一般步驟為:(1)方案選擇根據(jù)設計用途來確定恒溫器形式及其制冷方式。實驗室用的恒溫器則還應考慮與現(xiàn)有實驗條件的配套;(2)熱設計根據(jù)所需的連續(xù)工作時間,試樣的熱負荷以及所估計的漏熱量,綜合計算該恒溫器應提供的制冷功率和總冷量;(3)結構設計由總冷量或制冷功率的要求、尺寸指標及實驗目的來進行恒溫器的結構設計;同時選擇合適的結構材料、焊接方法、密封措施和溫控方案或絕熱措施;(4)熱設計的再校核針對結構設計再次進行熱計算,核定所設計的方案;(5)配件設置根據(jù)實驗目的來選擇輸液管、溫度計、連接管道以及閥門等配件;同時還應考慮外部測試系統(tǒng)的布局以及設備應與所設計的低溫恒溫器相匹配。96其設計的一般步驟為:44?傳熱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