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大學附屬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3年上海大學附屬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3年上海大學附屬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3年上海大學附屬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3年上海大學附屬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上海大學附屬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據統(tǒng)計,19世紀40年代下半期,廣州對外貿易的絕對值出現(xiàn)下降的趨勢,對英國的貿易總額由3100萬元下降到1600萬元,來廣州的美國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A.閉關鎖國狀態(tài)未發(fā)生改變B.《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C.列強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D.清政府成為列強統(tǒng)治工具參考答案:B廣州對外貿易的絕對值出現(xiàn)下降主要是由于《南京條約》開放了商口岸,即《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選B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閉關鎖國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列強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是《馬關條約》,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清政府成為列強統(tǒng)治工具是《辛丑條約》,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點在于要搞清備選項的內涵與題干的關系,找出符合題目要求和歷史史實的備選項。2.某中學課外興趣小組在研究當代世界歷史局勢時,搜集了下列歷史圖片。請你為他們擬定一個最恰當?shù)奶骄恐黝}A.資本主義世界的競爭與合作B.第三世界的崛起C.戰(zhàn)后世界各國外交政策的轉變D.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考察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圖1反映了美國的霸權地位相對衰落,西歐、日本;圖2反映了第三世界的崛起;圖3反映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圖4反映了蘇聯(lián)解體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所以答案選D。A項與圖3不符;B項與圖一和圖四不符;C項錯誤,圖片沒有反映各國的外交,僅能體現(xiàn)國際地位的變化??键c:當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多極化趨勢的表現(xiàn)【名師點睛】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多極化不可逆轉是當代國際社會的背景和舞臺,要將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和平問題、發(fā)展問題區(qū)分開來,主題是和平與發(fā)展,但還面臨著問題,解決途徑就是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國際新秩序;多極化不可逆轉是歷史發(fā)展的潮流,但不要以為多極化已形成。3.甲午戰(zhàn)爭后的“公車上書”與巴黎和會時的五四運動都是愛國救亡運動,但兩者的規(guī)模與影響差別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覺醒程度與群眾基礎不同

B.外交失利導致的損害程度不同C.大眾傳媒發(fā)展水平與方式不同

D.列強攫取中國利權的手段不同參考答案:A公車上書;五四運動。本題綜合考查“公車上書”和五四運動的區(qū)別。導致二者差別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覺醒與群眾基礎的不同。BCD三項雖然也是影響因素,但并非主要因素?!肮嚿蠒睍r西方民主思想影響有限,參與者也僅僅局限于上京應考的知識分子;而五四運動是在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和新文化運動的思想沖擊之下,各階層廣泛參與的愛國運動。4.1689年《權利法案》基本上是煎巾英國人“自古就有的權利”,比如議會必須定期召開,征稅權屬于議會等。從表面看似乎沒什么新意,但事實上卻是政體制度上的一次革命。對“革命”的準確理解是A.君主制在英國結束B.英王喪失行政大權C.責任內閣制的形成D.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參考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英國“光榮革命”后逐步建立近代君主立憲政體,故A項錯誤;BC項出現(xiàn)于18世紀;根據材料中“1689年《權利法案》”“議會必須定期召開,征稅權屬于議會等。從表面看似乎沒什么新意,但事實上卻是政體制度上的一次革命”說明國王的權力被剝奪,君主立憲制確立,故D項正確。5.下列對我國古代商業(yè)發(fā)展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起源早,并不斷發(fā)展作為自然經濟的補充②唐朝時出現(xiàn)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③草市是自然形成的民間集市,因此政府對草市不實行行政管理④明清時期出現(xiàn)了地域性的商幫群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參考答案:B6.到現(xiàn)在為止,發(fā)端于羅斯福新政的現(xiàn)代資本主義較之傳統(tǒng)資本主義正在發(fā)生著一些新變化。下面對“新變化”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國家對經濟實行系統(tǒng)調控和干預

B.政府成為各項事務的直接管理者C.西方主要國家建立起“福利國家”

D.新經濟出現(xiàn),高科技產業(yè)發(fā)展迅速參考答案:B7.它能產生巨大的動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條件的限制。它的出現(xiàn)意味著人類第一次用智慧釋放出一種自然力量,鼓勵了人類的創(chuàng)新。這里的“它”是指(

)A.飛梭

B.萬能蒸汽機

C.火車機車

D.汽輪參考答案:B8.1923年,民族品牌天廚味精問世后,在國內市場上很快與日貨“味之素”形成抗衡之勢,并遠銷南洋各地,打破了日貨“美女”牌味精長期霸占我國調味品、鮮味劑市場的局面。這表明當時中國A.民族工業(yè)發(fā)展迅猛B.國貨運動初步勝利C.食品化工有新突破D.調味工藝一枝獨秀參考答案:C【詳解】材料中闡述的是國產味精與日貨相抗衡,并打破了日本品牌獨霸中國市場局面,說明當時中國食品化工業(yè)有了新的突破,故C項正確;1923年是一戰(zhàn)后帝國主義卷土重來導致民族工業(yè)蕭條,故A項錯誤;國貨運動提倡是一戰(zhàn)期間,故B項錯誤;D項中的“一枝獨秀”說法絕對,排除。9.“通過這次會議,印度支那的戰(zhàn)火熄滅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這就再一次打亂了美國從朝鮮、臺灣、印度支那三條戰(zhàn)線威脅新中國的戰(zhàn)略部署,現(xiàn)固了中國南方邊陲的安全?!边@次會議A.打破了美國對新中國的外交孤立B.表明新中國外交已走向國際舞臺C.恢復了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D.增強了新中國與亞非國家的聯(lián)系參考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印度支那的戰(zhàn)火熄滅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日內瓦會議的中心議題是關于重建印度支那和朝鮮和平的問題,因此材料指的是日內瓦會議,中國參加日內瓦會議表明新中國外交已經走向國際舞臺,故B選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打破美國對新中國的外交孤立是1971年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故A選項錯誤;恢復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是在1971年10月25日,而不是日內瓦會議,故C選項錯誤;增強新中國與亞非國家的聯(lián)系是萬隆會議,故D選項錯誤。10.據考古發(fā)現(xiàn),在戰(zhàn)國中晚期墓葬中,河北興縣一次出土鐵范87件,大多為農具范。河南新鄭鑄鐵作坊遺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農具范占60%以上,出土鐵農具200多件,占全部鐵器的5%.這些考古資料證明戰(zhàn)國中晚期A.鐵器已開始用于農業(yè)生產B.鐵農具的使用已很普遍C.鐵器牛耕成為古代主要農耕方式D.鐵農具制作技術臻于成熟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中國農業(yè)耕作技術的進步知識點,旨在考查解讀材料、正確認知的能力。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選項:鐵器開始用于農業(yè)生產是在春秋時期,A項說法錯誤,排除;材料中沒有反映“牛耕”,C項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鐵農具技術臻于成熟的標志是唐代曲轅犁的出現(xiàn),排除D;B項表述準確,符合材料主旨和題意,正確。故選B??键c:古代中國的經濟·農業(yè)的發(fā)展·耕作技術的進步11.傳說禹在位時,準備將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位置讓給伯益。但禹死后,禹的兒子啟卻殺掉伯益稱夏王,同時廢除禪讓制。下列對這一傳說的理解,正確的有①禹任部落聯(lián)盟首領時,他自己及其家人已擁有了很大權勢②啟破壞了民主推選原則,是歷史的倒退③如果啟不殺伯益,禪讓制將長期延續(xù)④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是符合當時歷史潮流的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參考答案:C略12.公元前5世紀的一天,全體雅典公民集會于衛(wèi)城。人們對泰米斯托克利言論紛紛,說這位民主派領袖、反波斯英雄正變得專橫跋扈,并將他的名字劃在碎陶片或貝殼上,最終他得票過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見,古代雅典民主是A.直接民主B.民主派專有的民主C.間接民主D.大多數(shù)居民的民主參考答案:A雅典民主制。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對教材識記能力。由材料“公元前5世紀……碎陶片或貝殼上……得票過半而遭放逐海外……”等關鍵信息可知,這是克利斯提尼時期實行的陶片放逐法,這是屬于直接民主。所以答案選A。13.史學家認為:“洪仁玕的思想雖不夠充分,但卻十分可貴,朝這個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睋@種觀點判斷,太平天國運動朝“這個方向走下去”的表現(xiàn)是(

)A.制定《天朝田畝制度》

B.提出《資政新篇》

C.創(chuàng)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參考答案:B14.梭倫在一首詩中寫道:“我拿著一只大盾,保護兩方,不讓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據優(yōu)勢?!痹撛姺从车乃髠惛母锏脑瓌t是A.維護多數(shù)公民利益B.兼顧不同公民群體利益C.關照少數(shù)公民利益D.重視男性公民群體利益參考答案:B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古希臘民主制度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材料反映了梭倫改革的特點,即中庸、不偏不倚,故本題選B。A、C與題意不符,D從題中無法體現(xiàn),與題無關。15.宋代的商業(yè)活動與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發(fā)展變化,有一位學者專門為此寫了一本專著,你認為最適合這本專著的一個書名是()A.《長安城的落日》

B.《坊墻倒塌以后》C.《汴河兩岸》

D.《宋代東京的輝煌》參考答案:B略16.1985年1月,國家物價局與國家物資局在聯(lián)合發(fā)出的《工業(yè)生產資料超產自銷產品價格的通知》中規(guī)定,允許企業(yè)按市場價格銷售“計劃外”的產品。這說明A.計劃經濟體制完全崩潰B.市場經濟體制開始確立C.企業(yè)經營的自主權擴大D.企業(yè)經營管理出現(xiàn)混亂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依據題干材料的時間1985年,可以看出此時計劃經濟體制并沒有完全崩潰,故A項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確立是在21世紀初,故B項錯誤;依據題干材料“允許企業(yè)按市場價格銷售“計劃外”的產品?!笨梢钥闯銎髽I(yè)的經營自主權在擴大,故C項正確;依據題干材料“1985年1月,國家物價局與國家物資局在聯(lián)合發(fā)出的《關于放開工業(yè)生產資料超產自銷產品價格的通知》中規(guī)定,允許企業(yè)按市場價格銷售“計劃外”的產品?!辈荒芸闯銎髽I(yè)經營管理的混亂,故D項錯誤。故選C??键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yè)改革·企業(yè)經營的自主權擴大17.唐人張籍在《賈客樂》中寫道:“年年逐利西復東,姓名不在縣籍中。農夫稅多長辛苦,棄業(yè)寧為販寶翁?!痹撛姺从车默F(xiàn)象是

A.商人經商獲利刺激農民棄農經商B.商人好逸惡勞,棄農經商C.農業(yè)賦稅沉重,被迫棄農經商

D.唐朝商業(yè)繁榮,農業(yè)落后參考答案:C18.在雅典民主制形成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的杰出人物是①屋大維②梭倫③奧古斯都④克里斯提尼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C雅典民主政治。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經歷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基礎,克里斯提尼改革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達到頂峰,進入“黃金時代”,所以選C,屋大維和奧古斯都是古羅馬發(fā)展史上重要人物,A、B、D不符合題干。19.下圖是《新中國50年資料匯編》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長率折線圖。對此圖解讀正確的是

A.1953~1954年經濟出現(xiàn)衰退,體現(xiàn)了“大躍進”運動的負面影響B(tài).1954~1956年經濟持續(xù)發(fā)展,說明中共八大的經濟決策正確C.1958~1961年經濟出現(xiàn)波折,表明生產關系滯后于生產力水平D.1961~1964年經濟不斷發(fā)展,反映國民經濟的調整卓有成效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能力,大躍進運動出現(xiàn)在1958年,與1953—1954年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中共八大召開是在1956年,不能指導1954—1956年經濟發(fā)展,故B項錯誤;1958—1961年中共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后實行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脫離了中國實際生產力水平,導致國民經濟的下滑,是生產關系超越生產力水平帶來的影響,故C項錯誤;針對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等左傾錯誤帶來的經濟下滑,中共確定八字方針,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取得了1961—1964年經濟上升的成果,故D項正確??键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國民經濟的調整20.毛澤東《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册荷角Ю镅?,三軍過后盡開顏?!奔t軍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是(

)A.南昌起義的爆發(fā)

B.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C.紅軍主力在會寧勝利會師

D.人民軍隊解放南京參考答案:C21.根據對英國南哈姆斯18個教區(qū)手工業(yè)者情況的調查,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鐵匠、水輪工、茅屋工共238人,到1910年降至118人。出現(xiàn)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A.機械化和工廠化的沖擊

B.人口流動的頻繁C.圈地運動和農業(yè)革命

D.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參考答案:A22.葉茵《田父吟》詩說:“未曉催車水滿溝,男兒鬼面婦蓬頭,但求一熟償逋債,留得糠粞便不憂?!痹撛娭饕从沉朔饨ㄉ鐣嗀.男耕女織式的自然經濟B.農業(yè)水利灌溉技術的落后C.政治腐敗,民不聊生D.賦稅沉重,農民生活困苦參考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獲取信息的能力。本題的解題關鍵是“但求”。根據材料“未曉催車水滿溝,男兒鬼面婦蓬頭,但求一熟償逋債,留得糠粞便不憂”可知,當時農民的賦稅、債務繁重,民眾困苦,本題選擇D選項。A選項沒有挖掘出材料的本質;B選項與材料主旨無關;C選項材料不能體現(xiàn)政治腐敗。23.有人曾對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場戰(zhàn)爭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從前我國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過,現(xiàn)在竟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失敗得那樣慘,條約又訂得那樣苛刻,這是多么大的恥辱啊!”這場戰(zhàn)爭是A.鴉片戰(zhàn)爭

B.甲午中日戰(zhàn)爭

C.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參考答案:B24.1895年人們在北京城門貼出“萬壽無疆,普天同慶;三軍敗績,割地求和”的對聯(lián)。聯(lián)中“割地”是指A.割九龍司地方一區(qū)、新界給英國

B.割黑龍江以北給沙俄C.割臺灣和澎湖列島等給日本

D.劃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參考答案:C略25.鄧小平曾指出,在一個中國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作為特別行政區(qū)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這說明統(tǒng)一后港澳臺的共同之處有()①享有高度自治權②原有政治、經濟制度不變③必須走資本主義道路④堅持一個中國原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參考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在一個中國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作為特別行政區(qū)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和所學知識可知,統(tǒng)一后港澳臺地區(qū),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享有高度自治權,原有政治、經濟制度不變,故①②④正確。港澳臺是保持當前政治、經濟制度不變,但不是必須走資本主義道路,③錯誤。綜上所述,排除ABD,所以選C。26.《美國憲法評注》中說:“他們使它成為有限政府。他們界定了它的權威。他們將它限制在行使特定的權利,將所有其他保留給各州或者人民?!边@表明美國憲法確認了A.中央集權原則B.民主原則C分權制衡原則D.聯(lián)邦制原則參考答案:D27.《全球通史》描述道:“新開辟地的召喚力松弛了農奴制的束縛……農奴主必須減少自己的要求,否則,就要冒農奴們紛紛逃跑的危險……農奴制的削弱是歐洲擴張的先決條件。它造成了一種更易變動的社會,這種社會能積聚起資本,為探險、征服和殖民提供所需的組織和自由的勞動力。因此,歐洲諸國從事海外冒險事業(yè)的成功的程度與其擺脫封建束縛的程度成正比,并非偶然。”史家強調的是A.新航路的開辟促進歐洲封建制的瓦解B.歐洲農奴制的削弱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C.封建勢力雄厚的國家對外侵略成就大D.海外冒險事業(yè)的成功意味著農奴制瓦解參考答案:A根據材料中的“新開辟地的召喚力松弛了農奴制的束縛”等信息來看,材料強調的是新航路的開辟促進歐洲封建制的瓦解。故答案為A項。B項對因果關系理解錯誤,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排除;D項說法絕對,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8.1940年7月,愛國學者馬寅初在抨擊中國近代某經濟現(xiàn)象時說:“有幾位(國民政府)大官乘國家之危急,挾政治之勢力,勾結一家或幾家大銀行,大做其生意,或大買其外匯?!瘪R寅初抨擊的是A.日本實施的統(tǒng)制經濟B.政府繁重的苛捐雜稅C.美國對中國資本輸出D.急劇膨脹的官僚資本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中“抗戰(zhàn)時期”“幾位大官,乘國家之危急,挾政治上之勢力"勾結一家或幾家大銀行,大做其生意”以統(tǒng)制貿易為名”,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官僚資本利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壟斷經濟,從而攫取巨額利潤。故D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戰(zhàn)時期實行統(tǒng)制經濟的是國民黨。故A項錯誤。B項,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出政府繁重的苛捐雜稅,故B項錯誤。C項,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出美國對中國資本輸出。故C項錯誤。29.之所以說《十二銅表法》是平民的勝利,其依據是A.法典的內容相當廣泛B.法典的內容主要代表平民的利益C.法典規(guī)定了債務奴隸制D.法典條文明晰,審判、量刑有法可依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十二銅表法》是平民的勝利”說明貴族不在任意曲解法律,法律條文有一定的依據,故本題選擇D??键c:古代希臘羅馬政治文明·羅馬法·《十二銅表法》。30.與下列史實最吻合的城市是(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②最早出現(xiàn)了一批民族企業(yè)③20世紀90年代成為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重要標志④一個新型區(qū)域合作組織冠上了它的名字A.廣州

B.上海

C.南京

D.寧波參考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薄睹献?滕文公上》材料二:“至秦則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故貧者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薄稘h書.食貨志》材料三:自田制壞而兼并之法行,貧民下戶復多,而中產之家(相當于自耕農)賑貸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狽無策,只有流離餓莩耳。——董猬《救活荒民書》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種土地制度?(2)材料二反映了該制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發(fā)生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發(fā)生這一變化對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針對材料三所反映的社會問題,舉例說明統(tǒng)治階級試圖解決該問題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原因和結果。參考答案:(1)土地制度:井田制。(2)變化:井田制正式廢除,土地私有制從法律上確立,土地可以轉讓和買賣。原因:生產力的發(fā)展,私有制的確立。影響:適應了生產力發(fā)展的需要,推動了生產力的發(fā)展,但是土地兼并造成大土地所有制的發(fā)展,影響了國家收入,農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難,社會動蕩不安。(3)措施:針對地主兼并農民土地的現(xiàn)實,封建政府試圖解決這一問題,如北魏、隋唐實行均田制。原因和結果:但是由于土地私有,歷代王朝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該問題?!驹斀狻勘绢}考查古代中國土地制度的變化,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聯(lián)系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1)從材料中的“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等信息可以看出,反映的是井田制。(2)從材料中的“除井田,民得買賣”可以看出,井田制被廢除,土地私有制從法律上確立,土地可以轉讓和買賣。發(fā)生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應當聯(lián)系所學,從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私有制的確立來回答。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應當聯(lián)系所學,從一方面適應和推動了生產力的發(fā)展,但另一方面帶來土地兼并、造成社會動蕩等問題來回答。(3)從材料中的“自田制壞而兼并之法行”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針對土地兼并。統(tǒng)治階級試圖解決該問題而采取的措施,聯(lián)系所學可知,如北魏、隋唐實行均田制。其原因和結果應當聯(lián)系所學,從土地私有、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該問題等方面來回答。32.某校歷史探究學習小組以“中國的過去與未來”為主題,決定舉辦一次中國近現(xiàn)代對外關系演變歷程的展示活動。請你參加活動并回答有關問題: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條約影響《南京條約》“中國處于命令地位去決定國際關系”的局面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A中國面臨被“瓜分”的民族危機,傳統(tǒng)的宗藩體制已經崩潰,華夷秩序幾乎蕩然無存。B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摘編自王建朗《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歷程》(1)據展示一,在材料中的A、B處填入相應的條約名稱。并概括說明這些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社會性質產生的影響。展示二:現(xiàn)代獨立自主篇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積極同鄰近國家和新興獨立國家發(fā)展友好關系,參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動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國際政治舞臺開始有了“中國聲音”。1972年2月21日,周恩來總理與尼克松總統(tǒng)的握手,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2)據展示二,20世紀50年代,中國率先提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是什么?展示三:新中國不同時期的“握手”篇(3)據展示三圖1反映了中國怎樣的外交方針?圖2周恩來總理與尼克松總統(tǒng)的“握手”對中美關系有何重要意義?根據圖3結合所學知識,舉出兩個實例,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推進新型區(qū)域合作模式中開展的重要外交活動。(4)綜上所述,中國近現(xiàn)代對外關系經歷了屈辱外交﹣﹣獨立自主演變歷程,從中我們可以得出哪些歷史認識?參考答案:考點:9W:中國近代史綜合;FJ:新中國初期的外交;FP:中美關系正?;?;FR:新時期外交政策的調整.分析:(1)本題考查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社會性質產生的影響,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2)本題考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3)本題考查中國外交,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4)本題考查對中國外交的認識,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解答:(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喿x材料一“中國面臨被“瓜分”的民族危機,傳統(tǒng)的宗藩體制已經崩潰,華夷秩序幾乎蕩然無存.“和“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結合所學知識,1842年,中國在鴉片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中國開始了近代史.(2)本題考察學生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國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20世紀50年代,中國政府與印度和緬甸政府共同倡導的在建立各國間正常關系及進行交流合作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準則.(3)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小.根據所學知識,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國的三大外交成就是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的正?;⒔⑼饨魂P系,中日邦交的正?;?)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C上所述,中國的外交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弱國無外交,現(xiàn)在我國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們感悟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和發(fā)展中國.答案:(1)A為《馬關條約》,B為《辛丑條約》.影響:使中國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