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生行為主義外國兒童心理理論_第1頁
華生行為主義外國兒童心理理論_第2頁
華生行為主義外國兒童心理理論_第3頁
華生行為主義外國兒童心理理論_第4頁
華生行為主義外國兒童心理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1華生的行為主義[摘要]:行為主義(behaviorism)是20世紀初起源于美國的一個心理學流派,是美國現(xiàn)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世界心理學中的一個主要學派,創(chuàng)始人為約翰·布魯?shù)滤埂とA生(JohnBroadusWatson).華生的行為主義基本理論有行為、思維、習慣、情緒、人格五個要點,這五個方面都是用習慣的形式,習慣的整合的方式來闡述的。華生對心理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譽為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chuàng)建人。他確定了以行為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消除了傳統(tǒng)心理學的主觀性,格守一般科學共有的客觀性原則.[關鍵詞]:行為主義;習慣;刺激;反應一、華生的生平及著作約翰·華生(JohnB.Wat(yī)son)于1878年1月9日出生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格林維爾城外的一個農莊。1894年他進入伏爾曼大學,五年后他得到碩士學位。后來他選擇了芝加哥大學,把獲得哲學博士作為目標。但是,在學習中他對哲學的熱情很快消失了,皮連生著:《教育心理學》,第107頁。他甚至很難理解他的導師杜威的思想。然而在安吉爾的影響之下,他開始對心理學產(chǎn)生了興趣,并把神經(jīng)學作為第二副科,并師從洛布,學習生物學和生理學。1903年他以題為《動物的教育》的論文獲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隨之出任芝加哥大學當講師和心理實驗室主任直到1908年。在這幾年里,他既學習和工作,又做了大量的動物行為實驗,并表現(xiàn)出對以動物為被試研究行為的偏好,開始形成他的行為主義方向的信念。1908年當華生成為芝加哥大學助理教授的同時,他又獲得了霍普金斯大學正式教授的職位.盡管華生對芝加哥大學十分留戀,但由于霍普金斯大學讓他去指導實驗室,比芝加哥大學給他更豐厚的薪水,這些優(yōu)越的條件使華生最終還是到了霍普金斯大學.他在那里度過了他學術生涯最輝煌的歲月,一直到1920年。長期以來,華生不斷思考如何使心理學研究更加客觀化,并于1908年在一份講義中他第一次公開了對這個問題的思考。1912年他應卡特爾的邀請,在哥倫比亞大學做了一系列的講演,在演講中再次談到了這個問題。1913年他在《心理學評論》雜志上發(fā)表了題為《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一文,正式宣告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誕生,這標志著行為主義革命的開始。1914年他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系統(tǒng)地闡述行為主義的專著《行為:比較心理學導言》。文章的發(fā)表和專著的出版在美國心理學界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得到了廣大青年心理學家的響應。1919年出版了他第二本專著《從一個行為主義者的觀點看心理學》,這本書是他的行為主義觀點最為全面系統(tǒng)的闡述。1920年因主持一項有關性行為實驗研究,引起家庭糾紛與妻子離婚迫使華生辭去了霍普金斯大學的職務。轉印自車文博:《西方心理學史》,第367頁。1921年華生進入商界,經(jīng)營廣告行業(yè),他用行為主義的方法進行廣告宣傳。?1925年他的《行為主義》一書出版,這本書是華生行為主義的通俗表述。1947年華生從商界退休,在康涅狄格州的一個農莊中度過他生命的最后幾年.1957年美國心理學會在授予他榮譽的一段褒獎文字中,把他的工作贊揚為:“現(xiàn)代心理學的形式與內容的極其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是持久不變的、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線的出發(fā)點.”華生為得到這種官方的承認而高興。1958年,溘然長逝。?皮連生著:《教育心理學》,第107頁。轉印自車文博:《西方心理學史》,第367頁。行為主義產(chǎn)生于20世紀初的美國,它一反傳統(tǒng)心理學,而主張對人的意識進行研究的觀點;主張心理學不應只是研究人腦中的那種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東西-—意識,而應去研究那種從人的意識中折射出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東西,即人的行為。華生堅決主張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客觀化,這無疑推動了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科學化進程。它的許多實驗技術,如定量刺激技術,行為矯正技術等為研究人類行為問題提供了有效的實驗手段,為“行為科學”的誕生奠定了方法論基礎。“行為科學”也成為第一個從心理學中派生出來的科學。(一)、行為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華生認為心理學研究行為的任務就在于查明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guī)律性關系。關于感覺,華生從他的行為主義觀點出發(fā),在其著述中盡量避免應用“感覺”之類的傳統(tǒng)心理學名詞,代之以“刺激”和“反應”等字眼。他把各種感覺改為“視反應”、“聽反應”、“痛反應”等,還用視反應錯誤來取代錯覺。皮連生著:《教育心理學》,第112頁。他提出一個著名的公式:刺激(Stimulus)-反應(Response),即給人什么樣的刺激,人就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反應;知道什么反應,就能推斷出這個反應是由什么刺激引起的.皮連生著:《教育心理學》,第112頁。(二)、華生行為主義的研究對象-—行為華生在作為行為主義宣言的《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一文中,開宗明義宣稱行為主義的"理論目標就是對行為的預測和控制”。轉引自陳琦,劉儒德著:《當代心理學》,第132頁。華生所講的行為首先是一種可觀察到的機體反應。這種機體反應的本質是人和動物對于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華生承認,"反應”一詞是從生理學中轉借到心理學的.但是,心理學擴大了它的用法。也就是心理學把一組簡單的生理反應組合成為一套復雜的反應,把簡單的肌肉骨骼動作聯(lián)結為一種行為的方式。華生把反應分為四類:1、外顯的習慣反應,包括開門鎖、打網(wǎng)球、拉提琴、蓋房子、與人說話、與人交往;2、內隱的習慣反應,包括條件反射所引引的腺體分泌、無聲言語(即思維)、身體的定向或態(tài)度;3、外顯的遺傳反應,包括人的各種可以觀察到的本能和情緒反應,例如抓握、打噴嚏、眨眼等;4、內隱的遺傳反應,包括生理覺察所研究的內分泌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各種變化.在這里華生概括了有機體的全部行為,并且把這些行為區(qū)分出先天遺傳的反應和后天習得的習慣反應。華生認為這種區(qū)分是很重要的,因為行為主義就是要發(fā)現(xiàn)后者的學習過程和方式,以掌握其形成的規(guī)律,實現(xiàn)預測行為、控制行為的目的。(三)、華生行為主義理論的研究方法1、觀察法華生承認觀察法的重要作用,他把觀察法分為兩類.一類是無幫助的觀察,也就是通常所講的自然的觀察。華生認為這種觀察也可以了解引起反應的刺激及反應和動作的性質。但由于對許多現(xiàn)象不能加以充分的控制,因而只能是一種比較粗略簡便的方法.另一類是借助儀器的觀察。華生認為,全體科學的進步都與實驗手段和設備的改進有關。因此,心理學為了研究行為,效法自然科學,就有必要設計精密的儀器有效地控制被試,更加精確地研究行為。這種觀察實際上就是通常的實驗法。2、條件反射法華生認為條件反射法是非??陀^的方法,他把條件反射法分為兩類。一類是用以獲得條件分泌反射的方法,一類是用以獲得條件運動反射的方法。華生不僅把條件反射法正式列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而且還親自應用這一方法對兒童的情緒進行系統(tǒng)的實驗研究。3、口頭報告法華生認為,在正常人身上,有一種在動物身上不存在的,甚至在變態(tài)的人身上也不完善的能力,即觀察自己身體內部所發(fā)生的變化并對這些變化進行口頭報告的能力。而且,人對于各種情境的順應更經(jīng)常地用語言而不用其他運動來實現(xiàn).有時,這甚至是唯一可觀察到的反應。這也決定了對人的研究不僅可能,而且必須采用口頭報告的方法。華生所講的口頭報告法所報告的只是自己機體內部的變化,而不是心理和意識的活動,因而并不是通常所謂的內省。4、測驗法華生認為,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純粹的學術研究與應用研究之間差異越來越小,測驗法也逐漸由應用的方法成為研究的方法。他認為已有的測驗方法的一個重大問題就在于它們大多數(shù)都是與語言行為有關的,這就使有語言缺陷的人不能運用這種方法。因此,他主張要設計和運用不一定需要語言的明顯外部表現(xiàn)的行為測驗。(四)、華生行為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1、關于遺傳與環(huán)境的關系華生在早期并不否認本能的存在,只不過把本能看作是一種由許多在適當?shù)拇碳ぷ饔孟孪到y(tǒng)地展現(xiàn)出來的先天性反應所形成的組合.可是,他后來卻主張在心理學中取消本能的概念,認為在心理學中不再需要本能概念。他說:“請給我十幾個健康而沒有缺陷的嬰兒,讓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養(yǎng),那么我可以擔保,在這十幾個嬰兒之中,我隨便拿出一個來,都可以訓練他成為任何一種專家--無論他的能力、嗜好、趨向、才能、職業(yè)及種族是怎樣的,我都能夠訓練他成為一個醫(yī)生,或一個律師,或一個藝術家,或一個商界首領,或者甚至也可以訓練他成為一個乞丐或竊賊?!盵美]華生著:《行為主義》,陳德榮譯,商務印書館,1933年版,第312頁。[美]華生著:《行為主義》,陳德榮譯,商務印書館,1933年版,第312頁。2、關于情緒的理論華生認為,情緒是一種遺傳的類型反應,包括了整個身體機制的深刻變化,特別是內臟和腺體系統(tǒng)的深刻變化.但他認為本能和情緒有區(qū)別。如果刺激所引起的適應是內部的,而且是局限于主體的身體之內的,那么這就是情緒;如果刺激引起整個有機體對各種對象的順應,那么這就是本能。華生認為,人有三種原始的或基本的情緒即恐懼、憤怒和親愛。華生用形成條件恐懼反應的事實,認為條件化是使情緒復雜化和發(fā)展的機制,人的各種復雜情緒都是在前述三種原始情緒的基礎上,通過條件作用而逐漸形成的。其著名的"小艾伯特(LittleAlbert)實驗”-—條件情緒反應實驗詳細解讀了條件恐懼反應。3、關于思維的理論華生認為思維也是一種感覺運動的行為.他說,語言的習慣有兩種,一種是外顯的語言習慣,這就是言語;一種是內隱的語言習慣,這就是思維.兩種習慣動作在本質是等值的,因此,言語是大聲的思維,思維則是無聲的談話。他還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內隱的語言習慣是由外顯的語言習慣逐漸演變而來的.開始是兒童獨自一人不斷地對自己講話,以后在大人與社會的要求下,變?yōu)樾÷暤闹v話,最后又變?yōu)橹辉谧齑街畠瘸霈F(xiàn).華生注意到了言語與思維的聯(lián)系。華生還對思維的創(chuàng)造作用進行了解釋.對于各種思維的創(chuàng)造物,他說,我們之所以會得到它們,是由于玩弄詞的反應的結果。人們將詞的反應變來變去,最后得到一種新的反應模型,這便是各種思維的產(chǎn)物。華生認為,人類除了語言形式的思維之外,還有非語言的形式的思維。他提出,聾啞人說話時就是用肢體運動代替詞匯的.甚至正常的人也并非總是用詞匯來進行思維的,當一個人在思維的時候,他不僅發(fā)生著潛伏的語言活動,而且還在發(fā)生著潛伏的肢體活動和潛伏的內臟活動。而在后面這兩種活動占據(jù)優(yōu)勢的時候,就發(fā)生了沒有語言形成的思維。三、華生的學習理論(一)、學習是刺激與反應的聯(lián)結華生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的聯(lián)結,有機體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與此對應的反應,這種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lián)接(S-R)就是所謂的學習。華生建立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出發(fā)點有二:第一,分析可觀察到的事實,即分析人和動物是如何適應其環(huán)境的;第二,研究引起有機體作出反應的刺激,知道了反應就可以推測刺激,知道了刺激就可以預測反應。皮連生著:《教育心理學》,第109頁。皮連生著:《教育心理學》,第109頁。所以,學習是塑造外顯的行為,而內部的心理狀態(tài)是不可知的;學習是刺激—反應的聯(lián)結,人的反應完全由客觀刺激決定.華生為了從實驗上推翻桑代克的理論,進行了一系列小白鼠實驗。白鼠為到達目的箱吃到食物,必須先挖沙子。白鼠挖沙子到達目的箱后,不立即喂食,而是讓它在那里空等一會.根據(jù)桑代克的理論,強化增強的是強化之前的刺激-反應聯(lián)結.在這個實驗中,空等是較后的反應而挖沙子到目的箱則是較早的反應.根據(jù)推理,食物強化的是空等,而不是控沙子到達目的箱。但事實上,白鼠習得的是挖沙子到達目的箱的反應,而不是空等。華生以此來證明效果律的不正確,并提出用頻因律和近因律取而代之。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某種行為練習得越多,習慣形成得就越迅速.因此,練習的次數(shù)在習慣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在形成習慣的過程中,有效動作之所以保持下來,無效動作之所以消失,是由于有效動作比任何一種無效動作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都多,這是因為每一次練習總是以有效動作的發(fā)生而告終的。這就是頻因(frequency)律。華生認為,當反應頻繁發(fā)生時,最近的反應比較早的反應更容易得到加強。因為在每一次練習中,有效的反應總是最后一個反應,所以這種反應在下一次練習中必定更容易出現(xiàn)。由此,他把反應離成功的遠近,作為解釋一些反應被保留、另一些反應被淘汰的原則。在他看來,習慣反應必然是離成功時機最近出現(xiàn)的反應,即近因(recency)律。轉引自陳琦,劉儒德著:《當代心理學》,第140頁。轉引自陳琦,劉儒德著:《當代心理學》,第140頁。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又稱習慣主義學習理論。B.R.B.R.赫根漢著,郭本禹等譯《心理學史導論》,82頁。通過強化建立刺激與反應的聯(lián)結,形成習慣。華生所說的“習慣的形式”、“習慣的整合”都是通過后天的學習獲得的。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活動,它規(guī)定著人的發(fā)展方向。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職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的發(fā)展,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使年輕一代健康的成長.良好的教育更有利于良好習慣的形成,有了良好的習慣則更能反應教育的培養(yǎng)人的目的。教學環(huán)境是學校教學活動所必需的各種客觀條件的力量的綜合,是按照發(fā)展人的身心這種特殊需要而組織起來的育人環(huán)境。華生為代表的正統(tǒng)行為主義強調環(huán)境對行為形成的決定性作用;而班杜拉為代表的后期行為主義認為,人的行為是個體和環(huán)境交互作用過程中通過觀察學習形成和發(fā)展的。因此,行為主義對教育有許多啟示。行為主義銳力研究可觀察的行為,強調行為對人發(fā)展的影響,也就是后天教育對人的影響??傮w來看,行為主義主張創(chuàng)設有助于傳遞信息、訓練技能的教學環(huán)境。實踐證明,創(chuàng)設控制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效率。(二)、兒童的語言學習很早以前,人們就對兒童如何學習和掌握語言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也試圖解釋語言學習的內在規(guī)律和兒童學習語言的整個過程。但是,直到20世紀初,一種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語言學習和語言習得理論的解釋才被人們較為廣泛地接受,這就是來源于“條件反射"概念的行為主義理論。這一概念主要指在特定的條件下,通過重復性的反射作用使動物的某種習慣得到強化,并逐步地固定下來。實驗結果以及從實驗中得出的這一概念為探討兒童語言習得開辟了一條新的重要途徑,同時也為該理論進一步發(fā)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受“條件反射"的啟發(fā),華生提出了“行為主義”的觀點。他認為復雜的行為是通過建立一系列的反應學會的,因此需要對人類的行為(包括說話)進行客觀的研究。華生還認為“經(jīng)典性條件反射"的理論可以用來描述和解釋所有的語言學習(astheexplanat(yī)ionforalllearning),并提出了“刺激—反應銜接排列”,即通過一系列的反應可學得語言行為。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建立為人們深入了解和客觀解釋語言學習現(xiàn)象提供了一條重要的途徑,使人們能夠從一個新的角度認識語言學習規(guī)律和語言學習過程,并將其建立在一個比較科學的基礎上。這一理論體系在語言教學中可反映在四個主要步驟上,即:“模仿-強化-重復-成形”的模式,這一理論體系可以概括為四點:B.R.赫根漢著,郭本禹等譯《心理學史導論》,第93頁。(1)模仿:主要指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模仿教師的語音、語調及語言的使用規(guī)則等.模仿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被看作是對“刺激"的一種主要反應形式-—“語言學習需要依賴于模仿和記憶".這種模仿是在“刺激”的條件下逐步形成的,是可接受的。尤其在語言學習的初期,特別是對外語學習者來說,模仿在學習過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2)強化:在得到教師的贊許和獎勵的情況下,學習者所學的語言將得到“強化”和“鞏固”。成功的反應應該立即受到獎勵,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應該以鼓勵為主,任何的“懲罰”都不利于語言學習.(3)重復:語言學習需要不斷地重復所學的知識,即進行語言實踐.這種重復應該是有意義的實踐過程,如果學習者能夠記住或重復所學的內容,語言學習會得到進一步的促進.(4)成形:經(jīng)過“模仿"、“強化”和“重復”三個階段后,學習者逐步形成了語言習慣,即掌握了所學內容并能夠在適當?shù)膱龊鲜褂眠@些語言形式。因此,在語言教學中,要堅持實踐性原則、模仿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等。四、評價(一)、華生行為主義心理學及學習理論的局限性1、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推進了心理學研究的科學化進程。曹能秀,王凌著:《外國兒童心理發(fā)展和教育的理論》,第221頁。曹能秀,王凌著:《外國兒童心理發(fā)展和教育的理論》,第221頁。在行為主義心理學之前,盡管實驗的方法已經(jīng)應用于心理學問題的研究。但是,對心理學研究全面客觀化和自然科學化的要求和實施還是從行為主義心理學開始。華生竭力主張用客觀化的方法研究人和動物的可觀察行為。這就從總體上強調了研究對象的客觀化和研究方法的客觀化.這種主張對于心理學來說,雖然過于偏激,但是,它對于徹底清除傳統(tǒng)的意識和內容心理學的主觀性、繁瑣性、神秘性和因襲性來說,還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行為主義使心理學的研究步入了自然科學的范疇。因此,有些學者將其稱之為“行為主義的革命”,這樣的評價并不過分。2、行為主義心理學推動了學習理論的研究。由于華生主張行為主義的心理學要預測、控制和塑造有機體的行為,而行為的改變和塑造都是通過學習過程實現(xiàn)的。所以,行為主義心理學十分重視學習過程的研究。特別是在華生的倡導下,使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家們對條件作用下,反射式學習過程的研究相當深入.可以肯定地說,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對深化條件反射式學習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貢獻。3.華生堅決主張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客觀化,反對內省法。轉引自鄭希付著:《現(xiàn)代西方人格心理學》,第154頁。轉引自鄭希付著:《現(xiàn)代西方人格心理學》,第154頁。這無疑推動了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科學化進程.它的許多實驗技術,如定量刺激技術,行為矯正技術等為研究人類行為問題提供了有效的實驗手段,為“行為科學”的誕生奠定了方法論基礎?!靶袨榭茖W”也成為第一個從心理學中派生出來的科學研究分支領域。(二)、華生行為主義心理學及學習理論的局限性1、華生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最大缺陷是將意識及認知等中介過程排斥在心理學研究的范疇之外,使人的心理過程成為不可知的“黑箱”。這個致命的錯誤使他的一些后期追隨者們(如被稱為新行為主義者的赫爾和托爾曼等人)離經(jīng)叛道;也使他在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科學向心理學提出要求和挑戰(zhàn)的時候,顯得更加蒼白無力,從而不得不將心理學的“霸主"地位拱手讓給當代的認知心理學。2.華生對行為的研究采用了元素主義的分析方法,將復雜的行為分解為若干“刺激-反應”單元,從而丟掉了行為的整體性特征。他把學習看成是在條件作用下,將若干無序的“S-R”單元形成有序的行為序列的過程。這種方法論思想使研究的結果抹煞了行為的整體性、目的性和認知性;也抹煞了學習過程的整體性、目的性和認知性特征。3.華生企圖找出人類和動物的統(tǒng)一行為模式,也由于他不考慮行為的整體性、目的性和認知性特征。所以,他的行為研究混淆了動物行為和人類行為的本質區(qū)別,否定了意識對人類行為的指導、控制和調整的作用,抹煞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