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量具培訓教材教學提綱_第1頁
五種量具培訓教材教學提綱_第2頁
五種量具培訓教材教學提綱_第3頁
五種量具培訓教材教學提綱_第4頁
五種量具培訓教材教學提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種量具

游標卡尺、千分尺、角度尺、內經(jīng)百分表(百分表和千分表)、高度(gāodù)游標卡尺(杠桿百分表)第一頁,共48頁。一.游標卡尺(yóubiāokǎchǐ)游標(yóubiāo)卡尺是最常用的量具之一。它的主體是一個刻有刻度的尺身,稱主尺。沿著主尺滑動的尺框上裝有游標(yóubiāo)。游標(yóubiāo)卡尺它可以直接測量各種工件的內徑、外徑、中心距、寬度、長度和深度等。第二頁,共48頁。游標卡尺的主要(zhǔyào)結構是由主尺、游標尺、外量爪、內量爪{刀口形、圓柱形}、緊固螺釘、測深尺、微調裝量所組成。第三頁,共48頁。主要用途:外尺寸(chǐcun)用外量爪測量外徑、長度、寬度。內尺寸(chǐcun)用內量爪測量內徑、孔距、槽寬。深度或高度用測深尺。第四頁,共48頁。游標卡尺(yóubiāokǎchǐ)結構型式有四種:1、帶深度卡尺。2、不帶深度游標卡尺(yóubiāokǎchǐ)(帶微調)。3、帶表卡尺。4、帶電子數(shù)顯。第五頁,共48頁。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值有三種。0.1mm、0.05mm、0.02mm三種卡尺的尺身刻度是相同的,即每一小格為1mm,每大格為10mm,只是游標與尺身刻線寬度的相對(xiāngduì)應的關系不同。第六頁,共48頁。0.02mm和0.05mm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原理(yuánlǐ)和讀數(shù)方法:0.02mm的卡尺:游標有50格刻線與主尺49格對齊,則游標的每格寬度為49/50=0.98mm。主尺刻線間距與游標刻線間距之差是1-0.98=0.02mm.0.05mm的卡尺:游標有20格刻線與主尺的第19格對齊,則游標的每格寬度為19/20=0.95mm,主尺刻線間距與游標刻線間距之差是1-0.95=0.05mm.第七頁,共48頁。0.1mm的卡尺(kǎchǐ)游標有10格刻線與主尺9格對齊,則游標的每格寬度為9/10=0.9mm,主尺刻線間距與游標刻線間距之差是1-0.9=0.1mm。0.1mm的卡尺(kǎchǐ)精度較低一般不用。第八頁,共48頁。深度(shēndù)游標卡尺深度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值與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方法和原理一致(yīzhì),只是在校零時略有差別。第九頁,共48頁。讀數(shù)方法:可分三步:1、先讀整數(shù)??从螛肆憔€的左邊,主尺上與游標零線最近的一條刻線的數(shù)值,即整數(shù)。2、再讀小數(shù)。看游標零線的右邊游標第幾條刻線與主尺某條刻線對齊。小數(shù)部分(bùfen)為n乘以游標讀數(shù)值。3、把整數(shù)與小數(shù)部分(bùfen)相加即為被測尺寸。第十頁,共48頁。被測尺寸=整數(shù)(zhěngshù)部分+小數(shù)部分=22+5x0.05=22.25mm被測尺寸=整數(shù)(zhěngshù)部分+小數(shù)部分=45+4x0.02=45.08mm第十一頁,共48頁??ǔ叩恼_使用及日常保養(yǎng)1、量具是否有計量部門的確認標識,量具是否在有效期內。2、檢查(jiǎnchá)量具的各部分相互作用是否靈活。3、測量前,需用軟凈布將內外量爪的工作面擦干凈,然后輕輕將內量爪的工作面貼合并觀察游標零刻線是否與刻線對齊,對齊后才可以使用。4、當內量爪為圓柱形測量面時,在測量內尺寸時應把讀數(shù)值加上量爪厚度作為測量結果。5、測量完畢應將量具擦干凈放在量具盒中,存放的地點需注意防潮、防磁。第十二頁,共48頁。注意事項:讀數(shù)時,應使視線垂直于卡尺(kǎchǐ)的刻度線,且不要在光線不好的地方進行測量。測量內孔直徑時,應使量爪的測量線通過孔心,取其最大值。測內槽時應使測量線垂直槽壁,取其最小值。用帶深度卡尺(kǎchǐ)測孔深和高度時,深度尺需垂直不能傾斜,測力要適當,力過大過小均會增大測量誤差。第十三頁,共48頁。二、千分尺:(測微螺旋(luóxuán)量具)千分尺按用途和結構可分:外徑千分尺、內徑(nèijìnɡ)千分尺,內測千分尺、深度千分尺、壁厚千分尺、杠桿千分尺、螺紋千分尺、公法線千分尺等。第十四頁,共48頁。千分尺主要結構(jiégòu):由尺架、固定測砧、測微螺桿、螺紋軸套、固定套管、活動套管(微分筒)、調節(jié)螺母、彈性套、測力裝置、鎖緊手柄(鎖緊裝置)、隔熱板(隔熱裝置)。第十五頁,共48頁。三爪內徑(nèijìnɡ)千分尺測量(cèliáng)內徑校對(jiàoduì)圈第十六頁,共48頁。外徑(wàijìnɡ)千分尺測量范圍:在500以內為25mm一檔。如0~25mm,25~50mm¨¨在500mm以上至1000mm,每100mm為一檔,如500~600mm,600~700mm。按制造精度可分為0級和1級兩種,0級最高。第十七頁,共48頁。外徑千分尺讀數(shù)原理:是利用螺旋傳動(chuándòng)原理,將角位移轉變成直線位移來進行長度測量的,微分筒上面刻有50條等分線,當旋轉1圈時,由于測微螺桿的螺距為0.5mm,因此它軸向移動0.5mm,當微分筒轉過一格時,測微螺桿軸向移動距離為0.5/50=0.01mm,因此微分筒上每格距離為0.01mm。它的精度比游標卡尺高。第十八頁,共48頁。千分尺的讀數(shù)方法:讀數(shù)時,從活動套管的邊緣向左看固定套管上距活動套管邊緣最近(zuìjìn)的刻線。從固定套管中線以上讀出整數(shù)。從中線以下讀出0.5mm的小數(shù)。再從活動套管上找到與固定套管中線對齊的圓錐面刻線。將此刻線的序號乘以0.01,就是小于0.5mm的小數(shù)部分的讀數(shù)。最后把以上幾部分相加即可。第十九頁,共48頁。外徑(wàijìnɡ)百分尺讀數(shù)=7+0.5+35x0.01=7.85mm外徑(wàijìnɡ)百分尺讀數(shù)=5+27x0.01=5.27mm第二十頁,共48頁。外徑千分尺正確使用及日常保養(yǎng):1、量具是否有確認標識,是否在有效期內。2、檢查各部分相互作用。3、0-25mm千分尺使用前應將測砧與測微螺桿的工作面擦干凈,然后輕輕的旋轉測力裝置,使其兩工作面貼合并觀察固定套管上零線是否與微分筒的零線對齊,25mm以上用校對棒校零。(用校對棒校零應加上校對棒的修正量)即:校對棒的修正量為+0.008,如果測量工件為ф19.02,則實際尺寸為19.02-0.008=19.012。4、測量時測微螺桿軸線與被測工件不要傾斜轉動微分筒,當測量面將與工作表面接觸(jiēchù)時應改為轉動測力裝置,當發(fā)出‘‘咔咔’’聲后方可讀數(shù),最好在工件上讀出。如必須取下應用鎖緊裝置在輕輕滑出千分尺。第二十一頁,共48頁。5、測量時把工件的被測表面擦干凈(gānjìng),以免臟物影響測量精度。6、測量中注意溫度的影響。7、不允許測量帶有研磨劑的表面,粗糙表面和帶毛刺的邊緣表面。更不允許測量運動著的工件。8、不要把千分尺放在機床的滑動部分,以免疏忽而受到不應有的損傷。9、千分尺要保持清潔,保存在干燥的地方。第二十二頁,共48頁。三、萬能(wànnéng)角度尺萬能角度尺是用來測量工件內外(nèiwài)角度的量具。按測量精度分為2′和5′兩種。測量范圍為0°~320°、0°~360°。第二十三頁,共48頁。角度尺的結構:主尺、扇形(shànxínɡ)板、游標、支架、直角尺、直尺。第二十四頁,共48頁。角度(jiǎodù)尺與游標卡尺讀數(shù)原理相似,不同的是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值是長度單位數(shù),而萬能角度(jiǎodù)尺的讀數(shù)值是角度(jiǎodù)值。第二十五頁,共48頁。第二十六頁,共48頁。5′刻線原理:主尺兩條刻線間的角度值為1°,主尺的23格與游標上的12格相等。即游標每一格(兩條刻線間)的角度值為23°/12=60*23/12=115′即主尺兩格與游標一格的差值為2°-115′=120′-115′=5′2′刻線原理:主尺刻線每格1°,副尺刻線將主尺上29°所占孤長等分為30格,即每格所對的角度為29°/30,因此(yīncǐ)副尺1格與主尺1格相差1°-29°/30=1/30°=2′第二十七頁,共48頁。用途:1、測量(cèliáng)角度;2、對精密角度進行劃線。第二十八頁,共48頁。例:從主尺上可見為32°,再讀分值,圖中所示游標(yóubiāo)與主尺對準的即條線為28′,整個讀數(shù)值即位32°+28′=32°28′讀數(shù)(dúshù)步驟:先讀度,再讀分,最后得到整個讀數(shù)(dúshù)值第二十九頁,共48頁。0~320°角度尺測量范圍(組合(zǔhé))0~50°主尺+直尺+直角尺50°~140°主尺+直尺140°~230°主尺+直角尺230°~320°主尺第三十頁,共48頁。角度尺的正確使用及日常保養(yǎng):萬能角度尺應有計量部門的確認(quèrèn)標識,標識應在有效期內。量具的各個組成部件應完整無缺,測量面應無明顯劃痕。游標與主尺在相對移動時,應靈活平穩(wěn),卡塊緊固可靠,微動裝置有效。測量角度大于90°時,測得的讀數(shù)應加上基數(shù)(90°,180°,270°)才是被測的角度值。測量完畢后,松開各緊固件,取下直尺、角尺、然后擦凈,上防銹油裝入專用盒內。第三十一頁,共48頁。四、表類量具(liángjù)常見的表類量具:百分表、內徑百分表、杠桿百分表、千分表。鐘面式百分表簡稱百分表,它具有(jùyǒu)傳動比大,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等。第三十二頁,共48頁。第三十三頁,共48頁。第三十四頁,共48頁。百分表的分度值為0.01mm。測量范圍一般為0~3mm,0~5mm,0~10mm。按制造精度(jīnɡdù)可分為0級和1級。0級高,1級次。第三十五頁,共48頁。百分表外形(wàixínɡ):1、表體2、表圈3、表盤4、轉數(shù)指示盤5、轉數(shù)指針6、指針7、套筒8、測量桿9、測量頭10、擋帽11、耳環(huán)第三十六頁,共48頁。百分表的刻線(kèxiàn)原理:測量桿移動1mm,通過齒輪系傳動,使指針沿大刻度量轉過一周,刻度量沿圓周有100個刻度,當指針轉過1格刻度時,表示所測量的尺寸變化1mm/100=0.01mm,所以百分表的刻度值為0.01mm。第三十七頁,共48頁。百分表的傳動原理:測量時,測量桿作直線移動,測量桿上的齒條帶動小齒輪旋轉,與小齒輪同軸的大齒輪也一起轉動,從而帶動與相嚙合(nièhé)的中心齒輪旋轉,由于指針和中間齒輪同軸。所以長指針也跟著一起轉動。通過上述齒條齒輪機構的傳動。將測量桿的直線移動變?yōu)橹羔樀幕剞D運動。為了消除齒輪嚙合(nièhé)間隙引起的誤差,左大齒輪在游絲扭力的作用下跟中間齒輪嚙合(nièhé)。在右齒輪的軸上裝有短針,用以記錄長指針回轉圈數(shù)。第三十八頁,共48頁。百分表的特點(tèdiǎn)與缺點特點:體積小,結構緊湊,讀數(shù)方便,測量范圍大,用途廣。缺點:齒輪傳動的磨損和傳動間隙會產生測量誤差,影響(yǐngxiǎng)測量精度。第三十九頁,共48頁。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1、測量前,先要檢查表蒙玻璃是否破裂或脫落,測量頭、測量桿、套筒等是否有磁粉或銹蝕。表盤(biǎopán)和指針有無松動現(xiàn)象。檢查指針的穩(wěn)定性。2、查看量具檢定合格證是否在有效期內。多次撥動測量頭,指針應能回到原位。使用前將百分表裝夾在表架或專用支架上,夾緊力要適當,不宜過大或過小,為了檢驗一下百分表裝夾的可靠性,可把測量桿提起1至2mm,輕輕放下,反復二三次,如對零位置無變化,則表示裝夾可靠方可使用。第四十頁,共48頁。3、測量時,應使測量桿垂直零件表面。測量圓柱時,測量桿的中心線還要通過零件的中心,測量頭與被測表面接觸時,測量桿應預先壓縮0.3-1mm,以保持一定的初始測力,以免負偏差(piānchā)測不出來。測量時,應輕輕提起測量桿,再把被測工件移到測量頭下面,應慢慢使測量頭與被測件相接觸,不允許把工件強迫推入到測量頭的下面。第四十一頁,共48頁。五.高度(gāodù)游標卡尺(杠桿百分表)常用的高度(gāodù)尺1、游標高度(gāodù)卡尺;2、數(shù)顯高度(gāodù)卡尺;3、圓柱高度(gāodù)卡尺等。第四十二頁,共48頁。游標高度(gāodù)卡尺的結構1、底座;2、劃線(測高)量爪3、游標尺;4、微動裝量;5、緊固螺釘;6、尺框;7、主標尺第四十三頁,共48頁。游標高度卡尺的工作原理(與0.02mm游標卡尺的原理相同)。高度游標卡尺的用途:主要用來測量工件的高度尺寸(chǐcun),相對位置和劃線等。第四十四頁,共48頁。杠桿百分表(簡稱杠桿表):主要測量工件的形狀、位置(wèizhi)誤差或測量工件的長度尺寸.第四十五頁,共48頁。作用:由于它體積小,杠桿測頭能改變方向,對凹槽或小孔等工件表面可起到其他量具無法測量的獨特作用。杠桿百分表的外殼側面裝有測力換向機構,當需要改變杠桿測頭的擺動方向時,只要(zhǐyào)扳動扳手即可。測量范圍:一般是0-0.8mm和0-1mm。第四十六頁,共48頁。使用杠桿百分表注意事項夾持杠桿表的表架應可靠,且要有足夠的剛度,為防止變形引起的測量誤差,懸臂伸出長度應盡量短,表架夾好后如需調整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