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測試題-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測試題-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測試題-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測試題-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測試題-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測試題一、單選題(共12題)1.將固體NH4I置于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溫度下發(fā)生下列反應: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反應達到平衡時,c(H2)=2mol/L,c(HI)=4mol/L,則此溫度下反應①的平衡常數(shù)是A.36 B.32 C.16 D.242.H2與ICl的反應分①、②兩步進行,其能量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①、反應②均為放熱反應B.反應①、反應②均為氧化還原反應C.H2與ICl的總反應速率快慢取決于反應②D.反應H2(g)+2ICl(g)=I2(g)+2HCl(g)的ΔH=-218kJ·mol-13.我國學者采用量子力學法研究了鈀基催化劑表面吸附CO和合成的反應,其中某段反應的相對能量與歷程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的為過渡態(tài),吸附在鈀催化劑表面上的物種用*標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總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B.圖中決速步驟的能壘(活化能)為91.5kJ/molC.催化劑在該歷程中參與反應并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D.該歷程中經(jīng)過TS3時的反應速率比經(jīng)過TS5時的反應速率慢4.在體積為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圖1表示時容器中、、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圖2表示不同溫度下平衡時的體積分數(shù)隨起始的變化關系。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200℃時,反應從開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B.由圖2可知反應,正反應吸熱且C.若在圖1所示的平衡狀態(tài)下再向體系中充入和,此時D.時,向空容器中充入和,達到平衡時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0.55.如圖表示某可逆反應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劑時,反應進程和能量的對應關系。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A.a(chǎn)與b相比,b的活化能更高B.反應物斷鍵吸收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鍵釋放的總能量C.a(chǎn)與b相比,a中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比更高D.a(chǎn)與b相比,a對應的反應速率更快6.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N2+3H22NH3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A.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C.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再發(fā)生變化D.v正(N2)=2v逆(NH3)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熵增的反應都是自發(fā)的,自發(fā)反應的現(xiàn)象一定非常明顯B.應該投入大量資金研究2CO(g)→2C(s)+O2(g)

ΔH>0該過程發(fā)生的條件,以解決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燒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C.常溫下,若反應A(s)+B(g)=C(g)+D(g)不能自發(fā)進行,則該反應的ΔH>0D.已知C(s)+CO2(g)=2CO(g)

ΔH>0,該反應吸熱,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8.在一定空氣流速下,熱解得到三種價態(tài)錳的氧化物。相同時間內錳元素所占比例()隨熱解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坐標系中主要發(fā)生如下反應:反應I:反應II:反應III: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I在低溫下不能自發(fā)進行,說明B.曲線a表示中錳元素所占比例隨溫度的變化溫度/CC.,主要發(fā)生反應IIID.下,適當增大空氣的流速可以提高的產(chǎn)率9.一定條件下存在反應:CO(g)+H2O(g)CO2(g)+H2(g),其正反應放熱?,F(xiàn)有三個相同的2L恒容絕熱(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密閉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在Ⅱ中充入1molCO2和1molH2,在Ⅲ中充入2molCO和2molH2O,700℃條件下開始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容器中正反應速率:I<IIB.兩容器中的平衡常數(shù):I>IIC.容器Ⅰ中CO2的物質的量比容器Ⅱ中CO2的少D.容器Ⅰ中CO的轉化率與容器II中CO2的轉化率之和大于110.在容積固定的2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CO(g)+2H2(g)CH3OH(g)

△H=akJ·mol-1,若充入2molCO(g)和4molH2(g),在不同溫度、不同時段下H2的轉化率如下表:(已知a1≠a2)15分鐘30分鐘45分鐘1小時T145%75%85%85%T240%60%a1a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T1℃下,45分鐘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B.根據(jù)數(shù)據(jù)判斷:T1<T2C.T2℃下,在前30分鐘內用CO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1.20mol/(L·h)D.該反應的△H>011.將2mL0.1mol·L

-1FeCl3溶液和2mL0.01mol·L

-1KSCN溶液混合,發(fā)生如下反應:FeCl3(aq)+3KSCN(aq)Fe(SCN)3(aq)+3KCl(aq),為了使平衡狀態(tài)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應選擇的條件是:①再加入2mL1mol·L

-1FeCl3

溶液

加入KCl固體

加入適量的鐵粉

④再加入2mL0.4mol·L

-1KSCN溶液A.②③ B.③ C.②④ D.①③④12.分子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fā)生的一系列轉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催化劑的表面有極性鍵的斷裂和非極性鍵的形成B.催化劑能提高該反應的平衡轉化率C.催化劑、增大了該歷程中的最大能壘(活化能)D.催化劑表面發(fā)生的反應為二、非選擇題(共10題)13.用活性炭還原處理氮氧化物,有關反應為C(s)+2NO(g)N2(g)+CO2(g)。(1)寫出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_______。(2)在2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C與NO發(fā)生反應,所得數(shù)據(jù)如表,回答下列問題。實驗編號溫度/℃起始時NO的物質的量/mol平衡時N2的物質的量/mol17000.400.0928000.240.08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判斷該反應的ΔH_______0(填“>”或“<”),理由是_______。(3)700℃時,若向2L體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和發(fā)生反應:N2(g)+CO2(g)C(s)+2NO(g);其中、NO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①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_______。②圖中A點v(正)_______v(逆)(填“>”“<”或“=”)。③第時,外界改變的條件可能是_______。A.加催化劑

B.增大碳的物質的量

C.減小的物質的量

D.升溫

E.降溫14.(1)工業(yè)合成氨的反應原理為N2(g)+3H2(g)2NH3(g)ΔH=?92.4kJ/mol。該反應中的H2制取成本較高,工業(yè)生產(chǎn)中往往追求H2的轉化率。增大H2的平衡轉化率的措施有____(填字母代號)。a.增大壓強

b.升高溫度

c.增大N2濃度d.及時移走生成物NH3e.使用高效催化劑(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轉化。室溫下,初始濃度為1.0mol/L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隨c(H+)的變化如圖所示。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發(fā)生的轉化反應____。②由圖可知,溶液酸性減弱,CrO42-的平衡轉化率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根據(jù)A點數(shù)據(jù),計算出該轉化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____。③升高溫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轉化率減小,則該反應的ΔH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碘化鉀溶液露置在空氣中容易被氧氣氧化而顯黃色。某興趣小組進行如下實驗探究:實驗試劑:KI溶液、溶液、溶液、溶液、蒸餾水實驗儀器:試管、試劑瓶、膠頭滴管、溫度計(1)針對冬夏季節(jié)不同,KI溶液變色快慢不同,小組成員進行以下實驗:實驗編號①②③④⑤溫度/℃3040506070顯色時間/s16080402010回答下列問題:①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對反應速率的影響。②由上述實驗記錄可得出的結論是: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率增大為原來的_______倍。(2)為探究溶液的酸性強弱對KI溶液變色速率的影響,小組成員進行以下實驗:10mLKI溶液5滴淀粉溶液序號加入試劑變色時間I10mL蒸餾水長時間放置,未見明顯變化II10mL溶液放置3min后,溶液變藍III10mL溶液放置1min后,溶液變藍IV10mL溶液長時間放置,未見明顯變化回答下列問題:①寫出實驗II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②實驗I、II、III所得結論:_______。③增大實驗II反應速率還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④實驗IV的作用是_______。16.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CO2(g)+H2(g)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所示: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K=___;(2)該反應為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3)下列說法中能說明該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A.容器中壓強不變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D.c(CO)=c(CO2)E.化學平衡常數(shù)K不變F.單位時間內生成CO的分子數(shù)與生成H2O的分子數(shù)相等(4)某溫度下,各物質的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試判此時的溫度為___。17.(1)已知2N2O5(g)=2N2O4(g)+O2(g),起始時N2O5(g)為35.8kPa,分解的反應速率v=2×10-3×(kPa·min-1)。t=62min時,測得體系中=2.9kPa,則此時的=___________kPa,v=___________kPa·min-1。(2)一定條件下測得反應2HCl(g)+O2(g)Cl2(g)+H2O(g)的反應過程中n(Cl2)的數(shù)據(jù)如下:t/min02.04.06.08.0n(Cl2)/10-3mol01.83.75.47.2計算2.0~6.0min內以HCl的物質的量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以mol·min-1為單位,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3)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應:2HI(g)H2(g)+I2(g),在716K時,氣體混合物中碘化氫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x(HI)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表: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x(HI)00.600.730.7730.7800.784上述反應中,正反應速率為v正=k正x2(HI),逆反應速率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為速率常數(shù),則k逆為___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7min-1,在t=40min時,v正=___________min-1。18.830K時,在1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下列可逆反應:

?;卮鹣铝袉栴}:(1)若起始時,,,4s后達到平衡,此時CO的轉化率為60%①在相同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②從反應開始到達到平衡,用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_______。③達到平衡時,反應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kJ。(2)在相同溫度下,若起始時,,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測得的濃度為0.5mol/L,則此時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_______(填“是”或“否”),此時v(正)_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若升高溫度,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19.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裝置(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進行實驗探究?;卮鹣铝袉栴}:(1)以生成10mL氣體為計時終點。結果如下表所示:序號V(稀硫酸)/mLⅠ120Ⅱ320①除圖示所列舉的儀器,為順利完成該實驗,還需要的重要儀器是___________。②實驗Ⅰ和實驗Ⅱ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___________(填“>”“<”或“=”)。(2)下列方法不能使本實驗中生成氫氣的速率加快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將稀硫酸換成濃硫酸 B.在稀硫酸中滴加少許濃硫酸C.在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濃硝酸 D.在稀硫酸中滴加少許硫酸銅溶液(3)等質量的鋅分別與4份50mL過量的鹽酸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完全反應,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組別反應前溫度/℃金屬狀態(tài)11.020塊狀21.625塊狀31.630塊狀41.625粉末狀①實驗___________(填實驗組別序號)可表明實驗溫度對反應速率產(chǎn)生影響。②實驗2和4表明___________也可對反應速率產(chǎn)生影響。20.某學習小組對Cu與HNO3的反應進行了研究。(1)銅與稀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2)利用下圖裝置完成Cu與HNO3制取氮氧化物的反應。實驗可觀察到裝置B中液面上方為無色氣體,C中液面上為紅棕色氣體。①盛稀硝酸的儀器名稱_______。②為排盡整套裝置內的空氣,先打開彈簧夾,通入_______(填化學式),一段時間后關閉彈簧夾。③C中液面上為紅棕色氣體,其原因是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3)下圖是學習小組在做銅與硝酸反應的實驗時的操作和現(xiàn)象。圖中溶液A遇銅片立即產(chǎn)生氣泡,而相同條件下稀硝酸(溶液B)遇銅片短時間內無明顯變化,一段時間后才有少量氣泡產(chǎn)生。分析溶液A的成分后,學習小組探究溶液A與銅片能夠立即發(fā)生反應的原因。①假設1:_______(填化學式)對該反應有催化作用。實驗驗證:向溶液B中加入少量硝酸銅固體,溶液呈淺藍色,放入銅片,沒有明顯變化。結論:假設1不成立。②假設2:NO2對該反應有催化作用。方案1:向放有銅片的溶液B中通入少量NO2,銅片表面立即產(chǎn)生氣泡,反應持續(xù)進行。有同學認為應補充對比實驗:另取一份放有銅片的溶液B,向其中加入數(shù)滴5mol·L—1硝酸,無明顯變化。補充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方案2:向A中鼓入N2數(shù)分鐘得溶液C.相同條件下,銅片與A、C溶液的反應速率分別為、,當_______。(填“>”、“=”、“<”)時,實驗能夠證明假設2成立。③經(jīng)檢驗,A溶液中還含有少量亞硝酸HNO2。設計實驗證明HNO2也對該反應有催化作用。操作和預期現(xiàn)象是:向含有銅片的B溶液中_______。最后結論:NO2和HNO2對銅與硝酸的反應都有催化作用。21.某物質A由三種常見的元素組成,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已知:A的摩爾質量在200~300g/mol之間,焰色為紫色;鹽C和鹽D的組成元素和A相同,①②④處氣體體積均在充分加熱揮發(fā)后經(jīng)干燥測定。(1)組成A的元素有_______;A的化學式_______;(2)無色溶液E中所有陰離子結合H+的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_______;(3)一種生產(chǎn)A的方法:在35~45℃下氣體B與鋅粉—水懸浮液反應生成中間產(chǎn)物;然后加入相應的堿溶液,充分反應,壓濾分離得A溶液。寫出該過程的總反應方程式_______;(4)A可除去廢水(pH~8)中的Cr(VI),且處理后pH變化不大,則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5)設計實驗確定溶液E中所含溶質的陰離子_______;22.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六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與主要化合價的關系如圖:(1)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2)元素C、D、E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填元素符號)。(3)A、B、C的單質與氫氣反應的劇烈程度由強到弱的順序_____(用單質的化學式表示)。(4)應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識,寫出D和E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__(寫2種)。(5)根據(jù)氯、溴、碘單質間的置換反應,判斷F的單質和E的最簡單氫化物之間能否發(fā)生反應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則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6)一定溫度下,在體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AB(g)+B2(g)2AB2(g)??梢宰鳛檫_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______。A.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B2的同時生成2nmolAB

B.2ν正(B2)=ν逆(AB2)C.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AB2為有色氣體)

D.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參考答案:1.B反應達到平衡時,c(H2)=2mol·L-1,說明消耗HI濃度為4mol·L-1,則生成HI總物質的量濃度為(4+4)mol·L-1=8mol·L-1,即c(NH3)=8mol/l,根據(jù)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定義,①的反應平衡常數(shù)K=c(NH3)×c(HI)=8×4=32,故選項B正確。2.C【解析】根據(jù)圖象,反應①:H2(g)+2ICl(g)=HCl(g)+HI(g)+ICl(g),H元素的化合價升高,部分I的化合價的降低,該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推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②:HCl(g)+HI(g)+ICl(g)=I2(g)+2HCl(g),HI中-1價I與ICl中+1價I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推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據(jù)此分析;A.根據(jù)圖象,反應①和②都是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反應①②均為放熱反應,故A說法正確;B.反應①中H2中H的化合價升高,ICl中部分I的化合價由+1價→-1價,反應①為氧化還原反應,反應②HI中-1價I與ICl中+1價I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I2,存在化合價的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B說法正確;C.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總反應速率的快慢取決于活化能大的,根據(jù)圖象,反應①的活化能大于反應②,因此H2與ICl的總反應速率快慢取決于反應①,故C說法錯誤;D.ΔH只與體系中的始態(tài)和終態(tài)有關,與反應途徑無關,根據(jù)圖象,總反應為放熱反應,熱反應方程式為H2(g)+2ICl(g)=I2(g)+2HCl(g)

ΔH=-218kJ·mol-1,故D說法正確;答案為C。3.DA.反應熱取決于始態(tài)和終態(tài),與歷程無關,開始能量比結束能量高,該反應放出65.7kJ能量,總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故A錯誤;B.能壘(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最慢的反應歷程是決速步驟,最大的能壘(活化能)=46.9-(-131.4)=178.3kJ/mol,故B錯誤;C.催化劑只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不參與化學反應,故C錯誤;D.經(jīng)過TS3時活化能為50.4-(-14.8)=65.2kJ/mol,經(jīng)過TS5時活化能為37.4-(-15.2)=52.6kJ/mol,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則經(jīng)過TS3時比經(jīng)過TS5時的反應速率慢,故D正確;故選:D。4.D圖甲可知,時平衡時,A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B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0.4mol-0.2mol=,C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0.2mol,各物質變化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反應方程式為:2A(g)+B(g)C(g)。可計算平衡常數(shù)K==25。A.由圖甲可知,時5min達到平衡,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故,選項A錯誤;B.在一定的溫度下只要A、B起始物質的量之比剛好等于平衡化學方程式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平衡時生成物C的體積分數(shù)就最大,A、B的起始物質的量之比:,即a=2。由圖乙可知,:一定時,溫度越高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故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即,選項B錯誤;C.恒溫恒容條件下,再向體系中充入0.2molB和0.2molC,由于B和C的化學計量數(shù)相等,所以Qc=K,平衡不移動,故,選項C錯誤;D.由圖Ⅰ可知,時平衡時,A、B、C的物質的量變化量分別為、、,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x:y::::1:1,平衡時A的體積分數(shù)為,時,向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達到平衡等效為原平衡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故達到平衡時,A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選項D正確。答案選D。5.BA.a(chǎn)與b相比,a的活化能更高,故A錯誤;B.正反應放熱,反應物斷鍵吸收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鍵釋放的總能量,故B正確;C.a(chǎn)與b相比,b活化能小,b中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比更高,故C錯誤;D.a(chǎn)與b相比,b活化能越小,b對應的反應速率更快,故D錯誤;選B。6.CN2+3H22NH3為氣體體積縮小的可逆反應,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組分的濃度、百分含量等變量不再變化,據(jù)此判斷。A.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所以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無法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B.反應前后混合氣體的質量和容器容積均不變,因此密度始終不變,不能據(jù)此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錯誤;C.該反應為氣體體積縮小的反應,平衡前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變量,當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時,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D.v正(N2)=2v逆(NH3),速率之比不等于系數(shù)之比,說明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故選C。7.CA.反應進行的方向與反應現(xiàn)象無關,且熵增的反應不一定自發(fā)進行,自發(fā)反應的現(xiàn)象不一定明顯,故A錯誤;B.為吸熱反應,需提供能量,不能利用該吸熱反應解決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燒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經(jīng)濟上不劃算,故B錯誤;C.ΔH-TΔS<0的反應可自發(fā)進行,ΔS>0,常溫下不能自發(fā)進行,可知該反應的ΔH>0,故C正確;D.由化學計量數(shù)可知ΔS>0,且ΔH>0,則高溫下可自發(fā)進行,故D錯誤;故選:C。8.DA.由反應I可知該反應ΔS>0,根據(jù)吉布斯自由能公式ΔG=ΔH-TΔS,故該I在低溫下不能自發(fā)進行,則,A正確;B.溫度越高,反應越快,根據(jù)反應個反應,可以發(fā)現(xiàn)二氧化錳是反應III的產(chǎn)物,故溫度升高時,相同時間內,二氧化錳會越來越多,即b代表二氧化錳,a代表,B正確;C.由圖可知時,二氧化錳一直增大,故此時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反應III,C正確;D.由圖可知450℃時二氧化錳的含量較大,此時適當增大空氣的流速可以提高的產(chǎn)率,但是溫度較低時,二氧化錳含量較低,增大空氣的流速不利于提高的產(chǎn)率,D錯誤;故選D。9.CA.若兩容器保持恒溫,則為等效平衡,正反應速率相等,現(xiàn)為恒容絕熱容器,I中溫度升高,II中溫度降低,所以達平衡時,混合氣體的溫度I比II高,正反應速率:I>II,A不正確;B.由A中分析可知,達平衡時容器I的溫度比II高,由于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小,所以兩容器中的平衡常數(shù):I<II,B不正確;C.若溫度不變,容器I和容器II中CO2的物質的量相等,現(xiàn)達平衡時,容器I的溫度比II高,升溫時平衡逆向移動,所以容器Ⅰ中CO2的物質的量比容器Ⅱ中CO2的少,C正確;D.若溫度不變,容器I和容器II為等效平衡,則此時容器Ⅰ中CO的轉化率與容器II中CO2的轉化率之和等于1,現(xiàn)容器II的溫度比容器I低,相當于容器I降溫,平衡正向移動,容器II中CO2的轉化率減小,所以容器Ⅰ中CO的轉化率與容器II中CO2的轉化率之和小于1,D不正確;故選C。10.B根據(jù)平衡的定義,當物質的濃度保持不變時達到的狀態(tài)即為平衡狀態(tài)進行判斷平衡點,根據(jù)轉換率可表示單位時間內轉換的快慢可以判斷反應速率。根據(jù)速率公式進行計算速率。A.T1℃下,45分鐘到1小時氫氣的轉化率不變,故可判斷達到平衡,故A正確;B.根據(jù)a1≠a2判斷T2時達到平衡的時間在45分鐘后,T2比T1的反應慢,故溫度低,B不正確;C.T2℃下,在前30分鐘內氫氣的轉化率為60%,則轉換了的氫氣的物質的量為:4mol×60%=2.4mol,則轉換的一氧化碳根據(jù)方程式計算得:1.2mol,根據(jù)速率公式得:,故C正確;D.根據(jù)溫度T2到T1的轉化率降低,說明平衡相對向逆移,而溫度降低,故逆反應為放熱,正反應時吸熱反應,故D正確;故選答案B。11.B對于反應FeCl3(aq)+3KSCN(aq)Fe(SCN)3(aq)+3KCl(aq),其離子方程式為Fe3+(aq)+3SCN-(aq)Fe(SCN)3(aq);①再加入2mL1mol·L

-1FeCl3

溶液,增大了FeCl3

溶液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②

加入KCl固體,對Fe3+和SCN-的濃度都不產(chǎn)生影響,平衡不發(fā)生移動;③

加入適量的鐵粉,與Fe3+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Fe2+,減小了Fe3+濃度,平衡逆向移動;④再加入2mL0.4mol·L

-1KSCN溶液,增大了溶液中的SCN-濃度,平衡正向移動;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③符合題意,故選B。12.DA.催化劑的表面有非極性鍵的斷裂和極性鍵的形成,選項A錯誤;B.催化劑不能提高該反應的平衡轉化率,選項B錯誤;C.催化劑、減少了該歷程中的最大能壘(活化能),選項C錯誤;D.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催化劑表面發(fā)生的反應為,實現(xiàn)了氨的催化氧化,選項D正確;答案選D。13.(1)K=(2)

700℃時,K=0.167,800℃時,K=1,溫度升高,K值增大,故為吸熱反應(3)

0.01mol/(L·min)

AD【解析】(1)平衡常數(shù)等于生成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除以反應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表達式為:;(2)①依據(jù)實驗1和實驗2起始時和達到平衡時的數(shù)據(jù),列三段式有:實驗1:實驗2:則,,時,,時,,溫度升高,K值增大,故為吸熱反應;;(3)①由圖可知內的物質的變化為,由方程式?可知,的物質的量變化為,所以平均反應速率;②由圖可知A點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所以正逆;③由圖可知第后,反應速率增大,A.加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故A正確;B.C為固體,增大C的量對反應速率沒有影響,故B錯誤;C.減小的物質的量,則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故C錯誤;D.升溫,使反應速率加快,故D正確;E.降溫,使反應速率減小,故E錯誤;故答案為:AD。14.

acd

2CrO42-+2H+H2O+Cr2O72-

減小

1×107

小于⑴a選項,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轉化率增大,故a正確b選項,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轉化率減小,故b錯誤c選項,增大N2濃度,平衡正向移動,轉化率增大,故c正確;d選項,及時移走生成物NH3,平衡正向移動,轉化率增大,故d正確;e選擇,使用高效催化劑,平衡不移動,轉化率不變,故e錯誤;綜上所述,答案為acd;⑵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發(fā)生的轉化2CrO42-+2H+H2O+Cr2O72-,故答案為2CrO42-+2H+H2O+Cr2O72-;②由圖可知,溶液酸性減弱,氫離子濃度降低,平衡逆向移動,CrO42-的平衡轉化率減小,根據(jù)A點數(shù)據(jù),計算出該轉化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2CrO42-+

2H+H2O(g)+

Cr2O72-起始量

1.0mol/L

0

0

0轉化量

0.5mol/L

0.5mol/L

0.25mol/L

0.25mol/L平衡量

0.5mol/L

1×10-7mol/L

0.25mol/L,故答案為減??;1×107;③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移動,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轉化率減小,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即逆向為吸熱反應,正向為放熱反應,則該反應的ΔH<0,故答案為小于。15.(1)

溫度

2(2)

溶液酸性越強,KI溶液變色越快

升高溫度

為了形成對比實驗,說明實際發(fā)生反應的是H+(1)①由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記錄了不同的溫度下,顯色時間長短不等,所以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故答案為:溫度;②由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溫度每升高10℃,顯色時間變?yōu)樵瓉淼囊话耄瑒t反應速率增大為原來的2倍;故答案為:2;(2)①實驗II中加入稀硫酸,溶液變藍,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答案為:;②實驗I是加10mL蒸餾水,長時間放置未見明顯變化,II是10mL0.1mol/L的硫酸,3min后溶液變藍,III是10mL0.2mol/L的硫酸,1min后溶液變藍,說明溶液酸性越強,KI溶液變色越快,故答案為:溶液酸性越強,KI溶液變色越快;③增大實驗II反應速率還可以采取升高溫度的措施,故答案為:升高溫度;④實驗II是10mL0.1mol/L的H2SO4溶液,實驗IV是10mL0.1mol/L的K2SO4溶液,II會出現(xiàn)藍色,而IV未見明顯變化,是為了形成對比實驗,說明實際發(fā)生反應的是H+;故答案為:為了形成對比實驗,說明實際發(fā)生反應的是H+。16.

吸熱

BE

830℃(1)化學平衡常數(shù)等于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shù)次冪的乘積除以各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shù)次冪的乘積所得的比值;(2)隨溫度升高,平衡常數(shù)增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3)根據(jù)平衡標志判斷;(4)某溫度下,c(CO2)×c(H2)=c(CO)×c(H2O),即K==1;(1)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的定義,該反應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K=(2)隨溫度升高,平衡常數(shù)增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所以正反應為吸熱反應;(3)A.CO2(g)+H2(g)CO(g)+H2O(g)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和相等,容器中壓強是恒量,壓強不變,不一定平衡,故不選A;B.根據(jù)化學平衡定義,濃度不變一定平衡,所以混合氣體中c(CO)不變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選B;C.反應前后氣體質量不變、容器體積不變,根據(jù),混合氣體的密度是恒量,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反應不一定平衡,故不選C;D.反應達到平衡時,濃度不再改變,c(CO)=c(CO2)不能判斷濃度是否改變,所以反應不一定平衡,故不選D;E.正反應吸熱,溫度是變量,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化學平衡常數(shù)K不變,說明溫度不變,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選E;F.單位時間內生成CO的分子數(shù)與生成H2O的分子數(shù)相等,不能判斷正逆反應速率是否相等,反應不一定平衡,故不選F;(4)某溫度下,c(CO2)×c(H2)=c(CO)×c(H2O),即K==1,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此時的溫度為830℃。17.

30.0

6.0×10-2

1.8×10-3mol·min-1

1.95×10-3(1)所以=30.0kPa;v=2×10-3×30.0kPa·min-1=6.0×10-2kPa·min-1;(2)v(HCl)=2v(Cl2)==1.8×10-3mol·min-1;(3)平衡時,v正=v逆,即k正x2(HI)=k逆x(H2)·x(I2),則。v正=k正x2(HI)=0.0027min-1×0.852≈1.95×10-3min-1。18.(1)

1

0.3mol/(L?s)

48(2)

大于(3)減?。?),,,4s后達到平衡,此時CO的轉化率為60%,平衡時c()=0.8mol/L,c()=1.2mol/L,c()=0.8mol/L,c()=1.2mol/L;①在相同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②從反應開始到達到平衡,用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3mol/(L?s);③反應1mol時放出的熱量為,達到平衡時,反應了1.2mol,放出的熱量為48kJ;(2)在相同溫度下,若起始時,,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測得的濃度為0.5mol/L,此時各物質濃度為c()=0.5mol/L,c()=0.5mol/L,c()=0.5mol/L,c()=1.5mol/L,則此時Q=<K,反應是沒有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平衡正向進行,v(正)>v(逆);(3)該反應放熱,若升高溫度,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減小。19.(1)

秒表

濃度

>(2)AC(3)

2和3

金屬狀態(tài)(或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解析】(1)①該實驗是測量化學反應速率,以生成10mL氣體為計時終點,需要測定反應的時間,還需要的重要儀器是秒表;故答案為秒表;②實驗I和Ⅱ對比,硫酸濃度不同,因此這兩個實驗的目的是探究(硫酸)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所用時間越短,即t1>t2;故答案為濃度;>;(2)A.將稀硫酸換成濃硫酸,鋅片與濃硫酸反應生成SO2,不生成H2,故A符合題意;B.在稀硫酸中滴加少許濃硫酸,溶液中c(H+)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故B不符合題意;C.在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濃硝酸,鋅片與硝酸反應生成氮的氧化物,不產(chǎn)生H2,故C符合題意;D.加入少許硫酸銅溶液,鋅片將Cu置換出來,形成原電池,加快反應速率,故D不符合題意;答案為AC;(3)①表明實驗溫度對反應速率產(chǎn)生影響,溫度應是變量,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2、3研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故答案2和3;②2和4中金屬狀態(tài)不同,實驗2和4表明金屬狀態(tài)或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故答案為金屬狀態(tài)或反應物的接觸面積。20.(1)(稀)=(2)

分液漏斗或滴液漏斗

N2、CO2、稀有氣體等

(濃)=(3)

排除通NO2帶來的硝酸濃度增大的影響

>

加入少量的固體NaNO2,B中銅片上立即生成氣泡,反應持續(xù)進行(1)稀硝酸是氧化劑,銅是還原劑,銅和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配平后方程式為(稀)=,故答案為:(稀)=。(2)裝置A中稀硝酸和銅反應生成NO,裝置B除去NO中的硝酸,裝置C中NO和濃硝酸反應生成了NO2,裝置D除去尾氣,避免污染空氣。①根據(jù)裝置圖,可得盛稀硝酸的儀器名稱為分液漏斗或滴液漏斗,故答案為:分液漏斗或滴液漏斗。②為了排除裝置內的空氣,需要通入不與產(chǎn)生氣體反應的氣體,可通入N2、CO2、稀有氣體等,故答案為:N2、CO2、稀有氣體等。③根據(jù)裝置B中為無色氣體,可知通入C中的氣體為NO,裝置C中液面上為紅棕色氣體,可知NO和濃硝酸反應生成了NO2,所以方程式為(濃)=,故答案為:(濃)=。(3)①由驗證性實驗加少量硝酸銅固體可得,該假設是探究或對該反應有催化作用,故答案為:或。②因為NO2會和水反應產(chǎn)生硝酸,致使硝酸濃度增大,避免濃度對反應的影響,故需增加對照實驗;向A中鼓入N2數(shù)分鐘,使得溶液中NO2的濃度下降,得溶液C,當>。時,實驗能夠證明假設2成立。故答案為:排除通NO2帶來的硝酸濃度增大的影響;>。③欲設計實驗證明HNO2也對該反應有催化作用,只需證明往含有銅片的B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固體NaNO2比沒加的速率快就行。故答案為:加入少量的固體NaNO2,B中銅片上立即生成氣泡,反應持續(xù)進行。21.(1)

K、S、O

(2)(3)(4)(5)取一定量E溶液,加足量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過濾;分別向沉淀和濾液中加入足量HCl,沉淀溶解,并都能產(chǎn)生使品紅溶液褪色的無色刺激性氣體,且加熱褪色后的品紅溶液恢復紅色,則E溶液中含有和由A的焰色為紫色可知,A中含有鉀元素,由鹽C和鹽D的組成元素和A相同,加入鹽酸后生成淡黃色沉淀和無色氣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