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腦卒中的診治新進展_第1頁
出血性腦卒中的診治新進展_第2頁
出血性腦卒中的診治新進展_第3頁
出血性腦卒中的診治新進展_第4頁
出血性腦卒中的診治新進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1出血性腦卒中的診治新進展背景(background)1、病死率高腦卒中是危害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腦血管病已列入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我國每年新發(fā)腦卒中約200萬人,每年死于腦血管病約150萬人,存活的患者數(包括殘疾者)約600~700萬人。2、醫(yī)療費用高目前,全國每年用于治療腦血管病的費用在100億元以上,加上各種經濟損失,每年因本病支出約200億元,給國家和眾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第1頁/共32頁

現狀(currentsituations)

1、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逐漸被人們認識2、針對諸多危險因素的積極干預和控制(如治療高血壓等),對降低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意義重大3、在缺血性腦卒中診治取得顯著進步4、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以及診治方法的改進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第2頁/共32頁一、出血性腦卒中的基礎研究近況1、傳統(tǒng)觀點認為(ICH)腦出血是血管破裂后的一次性出血,在發(fā)病后20~30min形成血腫產生占位效應,出血即刻停止,如果出血量不超過60ml,患者有可能存活下來。2、目前認為,以上的病理變化是一個連續(xù)動態(tài)演變過程,在一定條件下血腫可能擴大(繼續(xù)出血)或再出血,病情隨之惡化而危及生命。第3頁/共32頁

血腫擴大問題

(hematomaenlargement)

1、有證據表明,即使是凝血機制正常的腦出血患者,血腫擴大是普遍存在的現象,2、血腫擴大可能導致預后不良。

3、血腫擴大主要發(fā)生在出血后6小時內(40%在3小時內),24小時后很少再擴大。

第4頁/共32頁

血腫擴大相關因素近年,人們在尋找血腫擴大造成血管損傷的分子標記物,前瞻性研究

發(fā)現:血漿中IL-6、TNF-α、MMP-9、C-Fn濃度增高與血腫擴大有關系,應用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

C-Fn>6μg/ml(細胞纖維結合蛋白)

IL-6>24pg/ml是血腫擴大的獨立相關因素第5頁/共32頁

血腫擴大的影響因素血壓增高的程度有學者發(fā)現,收縮壓200~250mmHg時,血腫擴大發(fā)生率為17%,如收縮壓>250mmHg時,發(fā)生率增至36%,但是又發(fā)現血腫擴大與未擴大患者的入院時收縮壓并無明顯差別。凝血功能酗酒和慢性肝病者再出血發(fā)生率高。出血部位丘腦再出血發(fā)生率高。血腫形態(tài)不規(guī)則形血腫易擴大,而類圓形血腫較穩(wěn)定。纖維蛋白原水平下降。

第6頁/共32頁

細胞因子的作用1、近年來研究表明,除了血腫釋放凝血酶損害神經細胞以外,血腫及周圍組織的炎癥細胞因子,如IL-1、IL-6、TNF-α以及參與炎癥反應的粘附分子,如ICAM-1/VCAM-1等等,各種炎癥因子(介質)彼此互相作用,造成血腫周圍組織繼發(fā)性缺血,可能迅速出現一個缺血半暗帶,神經功能的缺損與此有關。2、對于是否存在血腫周圍的缺血半暗帶有爭議,這可能與臨床檢查的手段不同,如CT、MR、核素掃描等,檢測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發(fā)病后檢測的時間不確定有關。第7頁/共32頁血腫周邊繼發(fā)性水腫帶

1、是導致病情惡化的重要因素,但是水腫與神經功能惡化的關系并不象血腫擴大那么清楚。臨床研究表明,有些腦出血患者因繼發(fā)水腫導致病情惡化,但也有水腫加重而臨床病情并無加劇惡化者。2、國內學者的小樣本研究提示,腦出血患者血清MMP-9(基質金屬蛋白酶)、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TNF-α的關系可能影響血腫周圍水腫的變化。第8頁/共32頁腦出血動物模型

1、腦出血動物模型制作,在嚙齒動物用自體血定向注射到腦實質是最常用的模型2、注射膠原酶誘導動脈破裂模擬人的原發(fā)性腦出血然而這并不能完全模擬人的自發(fā)性腦出血過程第9頁/共32頁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SAH)

1、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SAH)占腦卒中的5%~10%,其人群發(fā)病率明顯低于腦梗死和腦出血,但死亡率卻顯著高于后二者。2、SAH的病因主要由顱內動脈瘤破裂(占51~85%)及腦動靜脈畸形(占3~8%),其他不明原因約占6%。3、SAH發(fā)病后主要有繼發(fā)性腦血管痙攣、再出血、腦積水,其中繼發(fā)性腦血管痙攣,一旦發(fā)生難以逆轉。

第10頁/共32頁顱內動脈瘤形成及破裂的原因

1、目前,尚不知道形成顱內動脈瘤的原因,也無法預測動脈瘤的發(fā)展過程,高血壓被認為是動脈瘤增大的原因,其他可能的原因是血管閉塞和局灶性動脈炎中酶的消化作用。

2、直徑小于5mm的動脈瘤很少自發(fā)破裂,直徑達到5~10mm以后,可能破裂形成SAH。

3、年齡、性別、種族以及吸煙飲灑都曾經認為是危險因素,動脈瘤在40歲以前男女發(fā)病比例大致相等,40歲以上則女性多見。男性的40%SAH是前交通動脈瘤引起,而成年女性動脈瘤的好發(fā)部位是頸內動脈和后交通動脈的分叉處。動脈瘤性SAH在兩性別之間的差別原因不明,曾經認為口服避孕藥使女性SAH發(fā)病率增高。第11頁/共32頁顱內動脈瘤篩選的血液標志物

1、國外學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fā)現,影響血管壁凝血/止血機制的以下血液標志物對篩選顱內動脈瘤病人有意義,如前列腺環(huán)素刺激因子(PSF)、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SPARC)、膠原蛋白Ⅲ(COL3)等,

2、國內學者運用蛋白質組學技術篩選顱內動脈瘤血清標志物,如α2-巨球蛋白前體、C3前體、玻璃粘連蛋白前體、緩激肽、載脂蛋白E3,此項研究對篩選病例、追蹤動脈瘤發(fā)展規(guī)律有意義。第12頁/共32頁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繼發(fā)

腦血管痙攣(CVS)

1、國外學者臨床研究中發(fā)現,SAH患者血清、腦脊液的粘附分子(ICAM-1/VCAM-1)水平異常升高,且與CVS后預后不良有關。

2、國外學者在SAH動物模型中,成功利用單抗CD11/CD18下調粘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達,緩解腦血管痙攣。以及在SAH動物模型中,使用布洛芬、環(huán)孢酶素A等抗炎作用預防SAH后的CVS發(fā)生等等,提示免疫炎癥反應參與SAH后的CVS發(fā)生,為臨床新的治療策略提供理論基礎。第13頁/共32頁二、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研究近況

1、國內學者用單光子發(fā)射斷層掃描(SPECT)技術,研究急性腦出血患者局部腦血流量,動態(tài)觀察到血腫區(qū)及周邊區(qū)的局部腦血流量(rCBF)下降,同時CT顯示有明顯的水腫帶,提示腦水腫的發(fā)生與局部缺血再灌注有關。

2、國內學者通過多因素分析,客觀評價CT特征對預后的預測作用,研究發(fā)現:血腫體積和繼發(fā)性腦室出血可用于預測腦出血死亡/殘疾的風險。第14頁/共32頁

3、國內學者應用PET研究還發(fā)現,對于中小量腦出血患者,平均動脈壓>120mmHg的患者,在平均動脈壓降低15~20%后血腫周邊的血流沒有明顯下降;SPECT研究發(fā)現在血壓下降超過20%才有rCBE下降。這些研究似乎支持對腦出血患者血壓適度控制的治療策略。

第15頁/共32頁腦出血影像學研究發(fā)展方向

1、目前,對腦出血影像學研究發(fā)展方向可能是,連續(xù)追蹤血腫的擴展而不是在特定時間(如人為劃定急性期、亞急性期以及慢性期)來觀察血腫大小。

2、影像學技術對特殊血液和細胞成分的分辨,如凝血酶、纖維蛋白溶解酶、纖溶酶激活劑、炎癥細胞成分等,有助于分析血腫擴大過程中凝血和纖溶的動態(tài)平衡問題。

第16頁/共32頁

腦出血預后相關判斷

對較大樣本的分析后,國內學者認為,腦出血發(fā)病早期(24小時)意識清醒的患者,其在短期內(27天)有下列因素為死亡的獨立相關因素:1、年齡≥75歲;2、發(fā)病早期尿失禁;3、入院時白細胞總數≥10.0×109/L;4、血糖≥7.0mmol/L;5、心電圖異常。臨床研究發(fā)現,28%的腦出血患者,在腦電圖描記中有癲癇樣發(fā)作腦電波改變,有此變化的病人更可能出現神經系統(tǒng)惡化及預后不佳。第17頁/共32頁合并高血糖問題臨床發(fā)現:腦出血患者的高血糖可伴發(fā)血腫擴大,同樣,腦梗塞合并有高血糖也有增加自發(fā)出血傾向,但是控制血糖的合適范圍還在研究之中。第18頁/共32頁腦卒中凝血、纖溶問題筆者近年來,在國內首先開展對高血壓腦出血、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凝血、纖溶功能動態(tài)變化的研究發(fā)現:腦出血患者、蛛血患者有一過性凝血功能增強,之后繼發(fā)纖溶亢進的變化。

第19頁/共32頁國內已有學者提出腦出血急性期應用復方丹參等治療,以改善微循環(huán)、減輕腦水腫、促進血腫吸收,此觀點能否被公眾認可還需臨床反復實踐論證。第20頁/共32頁國外學者研究發(fā)現,在腦出血患者,血漿D-dimer>1900ng/ml收縮壓>180mmHg血腫體積>30ml構成獨立的死亡預測因素。認為血漿D-dimer是早期神經功能惡化、預后不良的預測因子。他們的研究似乎提示,腦出血的凝血、纖溶功能變化以及與炎癥因子的相關性問題,可能與腦出血患者是否生存、是否可能合并臟器衰竭有關。

第21頁/共32頁蛛網膜下腔出血繼發(fā)腦血管痙攣

1、國內學者使用硫酸鎂連續(xù)靜滴三周,認為硫酸鎂在防治SAH后CVS和再出血方面,其療效與尼莫地平相近。

2、國外學者對靈長類SAH模型研究,認為硫酸鎂在防治CVS方面療效不顯著。不同的研究結論表明,硫酸鎂拮抗鈣離子超載、調節(jié)血管壁NO釋放的作用還需要深入的基礎研究以及臨床大樣本的驗證。第22頁/共32頁國外有學者研究發(fā)現,對SAH早期(入院48小時內)患者,手術結扎動脈瘤后,給予人體白蛋白靜滴(12.5克)擴容、提高平均動脈壓至110~130mmHg,對癥狀性腦血管痙攣患者,以上治療后3月末隨訪其神經功能恢復良好。因此,國外曾經提倡“3H”治療方法(高血壓、高血容量、血液稀釋)預防癥狀性腦血管痙攣,但是臨床多數醫(yī)師還持慎重態(tài)度。第23頁/共32頁筆者在小樣本研究發(fā)現:尼莫地平有抑制SAH患者炎癥基因調控蛋白NF-кB表達下調粘附分子ICAM-1的水平作用

提示尼莫地平有對SAH患者的抗炎作用第24頁/共32頁三、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治療問題

治療時間窗目前,國際上對于急性腦出血的治療時間窗確定有爭議,1、我國習慣將4~6小時稱為超早期,2~7天為急性期,8~30天為亞急性期。2、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定義急性期為發(fā)病后24~48小時,3、美國的放射科和神經科醫(yī)生習慣將急性腦出血發(fā)病后0~4小時稱為超早期,5~72小時為急性期,4~22天為亞急性期,22天以后為慢性期。第25頁/共32頁

血腫的演變

一般認為:

1、急性腦出血后血腫擴大主要發(fā)生在發(fā)病后6小時內

2、繼發(fā)性腦水腫在發(fā)病6小時即可出現,24小時~5天達高峰期,完全消失則需要4~6周。第26頁/共32頁腦出血外科手術治療時間窗問題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Gregson等發(fā)起的多中心,開放性前瞻性隨機試驗——國際腦出血外科治療(ISTICH)研究,

1、納入27個國家83個研究中心的1033例發(fā)病16~49小時的腦出血患者,

2、隨機分為早期手術組(入組后24小時內)和內科保守治療組,

結果顯示

a、早期手術和內科治療的療效無明顯差異,

b、發(fā)病12小時內和12小時后手術也無明顯差別。

c、早期手術對距皮質表面≤1cm的血腫的療效要優(yōu)于深部血腫。

d、與立體定向(纖溶治療)或內鏡下清除血腫相比,開顱手術清除腦內深部血腫的創(chuàng)傷較大,但對于腦表面血腫開顱手術較為簡單。第27頁/共32頁美國的一項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