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_第1頁
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一、學科簡介XX大學計算機專業(yè)創(chuàng)辦于1958年,1981年首批獲得計算機應用博士授權點,在1993年分別被XX省和冶金部評為重點學科,1993年建立了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995年建立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后流動工作站,1995年建立了CERNETXX地區(qū)網絡中心,1997年設立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200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001年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再次被認定為國家重點學科,2004年建成了國家數字化醫(yī)學影像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XX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是國家“211工程”和國家“985工程”的重點建設學科。本學科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有:分布協(xié)同計算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服務計算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下一代互聯(lián)網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實時人工智能系統(tǒng)、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企業(yè)信息化支撐平臺與關鍵技術等。本學科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計劃、國家863高技術計劃、科技部創(chuàng)新基金及省市科技開發(fā)項目等科研項目100余項,很多研究成果在國內領先并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并將研究成果實際應用,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內的各種科技進步獎勵4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會議上發(fā)表論文6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錄500余篇次。本學科具有一支學術水平高、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現(xiàn)有教師40余名,其中博士生導師7名、教授10名、副教授14名。二、培養(yǎng)目標計算機應用技術博士的培養(yǎng)目標是為國家培養(yǎng)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高層次研究開發(fā)人才,具體目標有: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學風嚴謹。2.掌握計算機學科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深入的專門知識。3.具有獨立的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4.在本學科領域取得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三、學習年限與學分要求全日制攻讀博士學位,學習年限原則上為3年;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學習年限原則上為4年,但無論全日制還是在職攻讀博士學位,保留學籍時間不超過6年。學分要求:最低10學分。四、研究方向1.分布協(xié)同計算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主要研究研究服務間的協(xié)同技術、調度和XX分配方法及服務組合中負載均衡算法,面向服務的分布并行體系結構的成熟度模型、軟件過程改進及評估技術,研究跨企業(yè)的知識協(xié)同組合模型、面向知識協(xié)同的服務請求調度方法、QoS驅動的Web服務組合模型與方法、面向動態(tài)服務的基于事例的推理方法CBR,研究企業(yè)間數字化系統(tǒng)集成框架定義與構建技術,基于MDA的模型管理技術,多企業(yè)業(yè)務協(xié)同集成平臺運行效率與可靠性技術等。2.服務計算的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主要研究基于業(yè)務語義的服務發(fā)現(xiàn)技術,組合服務建模技術和服務的動態(tài)性度量機制,服務行為的獲取、重用與增值傳播技術,基于行為的動態(tài)服務組合的體系結構、服務行為語義模型與行為建模技術、基于行為的組合服務建模技術,組合方案動態(tài)生成技術、業(yè)務自適應可變QoS模型和QoS驅動的動態(tài)服務選取技術、基于服務監(jiān)測信息反饋機制的組合實例運行支撐技術等。3.下一代互聯(lián)網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主要研究具有高可擴展性的、可兼容現(xiàn)有網絡功能的、可承載現(xiàn)有網絡全部服務的、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X一代可信互聯(lián)網模型;開展主干網抗毀研究;研究新型路由機制,支持QoS,并使之具備可擴展、可信、自組織和安全路由能力;研究新型移動管理機制;研究支持上述設計與機制的兼容IPv6的新型網絡協(xié)議;開展仿真實現(xiàn)與性能評價,進行集成與原型實現(xiàn)。。4.智能信息處理主要研究模糊語義Web、模糊數據庫建模技術、Web本體工程、OWL學習方法、Web信息檢索、用戶意圖獲取、面向應用的高效數據挖掘算法、數據倉庫與OLAP技術、基于Web的數據挖掘技術、基于語義的網絡信息內容識別和分析技術等。5.網絡與信息安全主要研究一體化網絡安全技術,將防火墻、VPN、IPS、AV等安全部件靈活地組織成多層次的、可靈活配置的并能進行動態(tài)協(xié)作的系統(tǒng);針對以IP為基礎的融合網絡環(huán)境下的安全及管理問題,開展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核心網分組域安全防護技術研究,設計安全告警信息融合及行為蹤跡分析算法,開展基于下一代信令機制的安全及管理技術研究;研究基于MIPv6的無線網絡安全技術,建立基于IPSec的綜合安全防護體系;研究信息攻防基本方法與關鍵技術;研究數據認證模型和基于RAM模型的結構化數據集查詢認證技術等。6.實時人工智能系統(tǒng)主要研究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專家系統(tǒng)在各領域的應用,包括各種專家知識的表示、學習及實時解決各種突發(fā)事件的方法等。7.企業(yè)信息化支撐平臺與關鍵技術主要研究企業(yè)信息化支撐平臺模型,網格計算、ERP、知識管理、網絡與信息安全等關鍵技術及其在企業(yè)信息化中的應用五、課程設置學分課程類別課程編號課程名稱學時學分備注必修課09672001科學技術革命與馬克思主義32209603001學術報告與講座32209682001博士一外966選修課09603002信息學院博士專業(yè)基礎課322見注109603003信息學院博士專業(yè)課322注1:由博士導師根據學生基礎和課題需要等情況確定開設或選修相關學科或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