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汪精衛(wèi)1935年前后的政治法律觀念對比,法制史論文摘要:汪精衛(wèi)的政治法律思想前后絕然相反。1935年之前是反對封建專制,要求民主自由;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廢除不平等條約,爭取國家的獨立自由;追隨孫中山先生搞國民革命,信仰三民主義且主張實行民主憲政。1935年以后是賣國投降,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大搞法西斯細作恐懼統(tǒng)治,對青少年灌輸與日本安危與共的新國民運動思想,堅持殖民地法律思想,背叛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本文關鍵詞語:汪精衛(wèi);政治法律思想;民主立憲;殖民地法律思想;Abstract:WangJingweispoliticalandlegalthoughtsaretotallyopposite.Before1935,histhoughtwasopposingfeudalautocracyanddemandingdemocracyandfreedom;opposingimperialistaggression,abolishingunequaltreatiesandstrivingfornationalindependenceandfreedom;followingMr.SunYat-seninthenationalrevolution,believinginThreePeoplesPrinciples(Nationalism,Democracy,andthePeoplesLivelihood)andadvocatingtheimplementationofdemocraticconstitutionalism.After1935,histhoughtwasbetrayingthecountryandsurrendering,signingtreatiesofhumiliatingthecountrybyforfeitingitssovereignty,carryingoutterroristruleoffascistspecialagents,indoctrinatingyoungpeoplewiththeideaofNewNationalMovementofJapan,adheringtocoloniallegalthought,andbetrayingMr.SunYat-sensThreePeoplesPrinciplesandFiveRightsConstitution.Keyword:WangJingwei;politicalandlegalthoughts;democraticconstitutionalism;coloniallegalthought;汪精衛(wèi)(1883-1944年)名兆銘,字季新,號精衛(wèi)。原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生于廣東三水。早年留學日本,參加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參加反清革命。1910年赴北京謀刺攝政王,事泄被捕。次年武昌起義后出獄。接著,參加南北和議,主張與袁世凱妥協(xié)。1912年去法國。1924年,中選為國民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1925年3月,代孫中山起草政治遺囑。同年7月,被選為廣州國民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國民政治委員會主席,表現左傾。1927年7月,任武漢國民常務委員、軍事委員會主席團成員、國民常務委員、政治委員會主席團成員。同年7月,發(fā)動武漢分共。后被國民改組派擁為領袖,與蔣介石爭奪權利。1930年12月27日,以汪精衛(wèi)為首,在山西太原制成中華民國約法草案,即(太原約法草案〕。1932年1月,出任行政院院長、外交部部長。對內主張對工農紅軍進行軍事圍剿,對外主張與日本侵略者妥協(xié)。1935年,遇刺出國。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主張與日本謀和。1938年中選為國民副總裁,并任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參政會會長。同年12月,逃離抗日陣營。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偽國民,任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政治會議主席、國防最高會議主席和國民主席,成為頭號漢奸。1944年11月,病死于日本名古屋。汪精衛(wèi)早年追隨孫中山搞反清革命,批判清朝的預備立憲,反對君主立憲,提倡民主立憲。對于約法、憲法有一定的研究,對外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主張獨立自主。但日本發(fā)動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之后,力主妥協(xié)議和,簽訂賣國條約,投降日本帝國主義。并且,根據賣國投降的需要,大肆歪曲與背叛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一、反對清朝的預備立憲與主張民主共和汪精衛(wèi)在1905年發(fā)表(民族的國民〕一文,宣傳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學講,揭露清王朝260年來專制統(tǒng)治的種種罪惡。目)。實行民主政治,主要是實行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他講,民族主義的目的在造成自由獨立的國家;民權主義的目的要保障全國人民之生命自由;民生主義的目的是人類要生存、要有經濟權。所以,民權主義,是要來做民生主義之保障的。而民生主義,要來達民族主義之目的的。??所以三民主義,看起來是三個的,其實只是整個的[3]。關于五權憲法。他講,這幾年來(1922年以來)我們國家弄得四分五裂,人民流離失所。其原因是我們人民不去干預政治,而這個國家的政治都被政客和軍閥把持了。如今,中山先生所主張的五權憲法很合適今天中國之民情,其目的是使民眾真正有權柄,將國家大權給人民,國家方能安寧。他講很希望以中山先生的五權憲法來建立中華民國。關于人民應有各種自由與權利。他以為,人民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等自由,應該盡量給予,使之活潑行使。必如此,人民方才有能力來練習施行建國大綱所賦予之權利義務[1]132。而且以為,不關于政治之思想,應該絕對自由。關于政治之思想,就有相對的自由。為什么沒有絕對的自由?由于國家是統(tǒng)一的,假如有絕對的自由,國家便陷于分裂。為什么有相對的自由呢?由于國家之主權屬于人民,假如人民沒有自由,則主權不能行使((論思想統(tǒng)一〕)。人民的權利有哪些呢?他以為,人民的私權如生命財產自由等等,要得到確實保障。人民的公權,如選舉、罷免、創(chuàng)制、復決等四種直接民權,也得自由行使。同時提出,要使人民有自由有權利,必須勵行治。汪首先談了扶植民權必須經過勵行治的理由。他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先以革命本身觀察,所謂革命,其真實意義,即在喚起被壓迫在下層之多數民眾。故欲此大多數民眾能從事政治斗爭,唯有先將華而不實最覺悟分子團結起來,使有訓練、有組織,成為有能力的戰(zhàn)斗員。然后能領導一般民眾,積極參加政治斗爭。此種團結,即為。既為被壓迫在下層之大多數民眾之領導者,而在政治斗爭之陣地中,則其最重要條件,一為氣力集中,一為領導統(tǒng)一。氣力不集中,則分散無力;領導權不統(tǒng)一,則大多數民眾,將旁徨岐路,無所適從。如是則革命斷無成功。此從革命本身觀察,不能不勵行治也。再從革命對象觀察,革命對象為反革命,反革命的構成分子,在今日中國以內,即所謂封建余孽。人數雖少,而所處地位,則為上層,壟斷政治經濟上之權利,來歷已久。為維持其地位與權利,不能不向革命者作殊死戰(zhàn)斗。故革命時代,革命者必當確立革命政權。一方面抑制反革命者;一方面掖引不革命者,使之參加革命。否則反革命者必乘間抵隙,與不革命者構成一條聯(lián)合戰(zhàn)線,向革命者進攻。革命者基礎未固,孤立無援,未有不失以去。??故從革命對象觀察,不能不勵行治之理由也((關于治之談話〕)。汪又在(治之意義〕一文中講,在治時代,全國被壓迫在下層的多數人民,既可得到的領導以從事政治斗爭,又可因政治斗爭勝利之結果,公私權利皆逐步增進,逐步得到保障。由此養(yǎng)成民主勢力,確立民主社會,國民革命才能夠叫作成功。我們所主張勵行治、培養(yǎng)民權,其意義即于此[1]128。不過他又以為,孫總理遺教所講的以治國是以義治國。因而,他所主張的治,必須堅持下面四項原則:(中國存亡問題〕。他在該文件中指出,中國今日欲求友邦,不可求之美日之外。日本與中國之關系,實為存亡安危兩相關聯(lián)者。無日本即無中國,無中國亦無日本。而且日本以同文同種之故,其能助我開發(fā)之力尤多。所以,必使兩國能相調和,中國始蒙其福,兩國亦賴其安[9]213。汪精衛(wèi)以為,孫中山之所以如此講,是由于中日兩國確立友好關系,相互合作,能將歐美經濟壓迫的勢力,從東亞排除出去。這既是民族主義的精華真髓,也是民生主義的精華真髓。所以,總理孫先生告訴我們:中國革命的成功,有待于日本之諒解,這句話意義重大[7]412。其次,是民國十三年,孫中山在日本神戶發(fā)表兩次講話,即(大亞洲主義〕和(日本應助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他在這兩次講話中曾經談到,照我們的口頭禪,中國同日本是同種同文國家,是兄弟之邦,就幾千年的歷史和地位講起來,中國是兄,日本是弟。如今說到要兄弟聚會,一家和睦,便要你們日本做弟的人,替兄擔憂,助兄奮斗,廢除不平等條約,脫離奴隸社會,然后中國同日本,才能夠再來做兄弟。汪精衛(wèi)以為,孫中山的這段話,表示清楚了中日是兄弟之邦,亞洲是我們的家庭,我們應該相互幫助、相互合作,來復興我們的家庭。所以,三民主義也就是大亞洲主義。汪還講:總理遺教中關于大亞洲主義之演講久已示其鵠:中日兩國無論從何方面著想,均宜攜手協(xié)力進行,共謀兩國前途的發(fā)展中日兩國當為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原動力。其深切著明,久已為吾人所服膺。[7]421在這里,不詳細分析時局、地點、條件,而心懷叵測地引用孫中山先生的講話,甚至歪曲孫中山先生的講話,來宣揚與日本的親善合作兄弟。這是為他與日本簽訂賣國條約,使中國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尋找借口和開脫罪責。第四,汪以為與日本簽訂賣國條約的準則(第三次近衛(wèi)聲明〕,符合三民主義根本精神。汪精衛(wèi)曾講,1938年12月22日日本近衛(wèi)首相發(fā)表的(聲明〕,使中日關系有了一個轉機。由于(近衛(wèi)聲明〕提出的三個原則:善鄰友好、共同防共、經濟提攜,是三民主義的根本精神,是大亞洲主義于孫先生逝世十幾年后,重新放起光明,照射著兩大民族的前途,使之攜手前進[7]453。在汪精衛(wèi)看來,(近衛(wèi)聲明〕三原則,既是中日和平運動的基本原則,又是與三民主義根本精神一致的,吻合的。因而,必須拿出勇氣來加以實現。所謂我們相信,我們熱烈相信,和平運動的理論,已經成熟,和平運動的成功,必然到來。當前所余的問題,只是和平原則怎樣才能詳細實現?和平方案怎樣才能完成?這些問題雖然重要,但是我們假如本著十二分自信和互信的決心,提出十二分的勇氣來進行,則一切困難必可沖破,一切荊棘必可掃除[9]223。這也是要根據(近衛(wèi)聲明〕三原則(和平原則),從速簽訂賣國條約(和平方案)。汪精衛(wèi)對華而不實經濟提攜原則十分感興趣,以為它符合民生主義。他講,中日兩國真能誠意相處,經濟提攜,定有樂觀的前途。為此,我們必須知道東亞在歐美資本勢力支配之下,要不是聯(lián)合兩國的經濟氣力,決不能與之對抗的。本于民生主義實行實業(yè)計劃,一方面發(fā)達民族資本,一方面掃除買辦資本對歐美之依靠,并以謀中日之經濟提攜,是于中國有利,于日本有利,于整個東亞有利[9]218。汪精衛(wèi)既然把(近衛(wèi)聲明〕的三原則講成是中日和平運動的基本原則,是符合三民主義根本精神的。所以根據此原則簽訂的一切賣國條約與協(xié)定,都是沒有違犯三民主義的,而指導簽訂這些賣國條約與協(xié)定的殖民地法律思想,也必然是與三民主義相吻合的。事實上,汪精衛(wèi)及其一伙反共、反蘇、反主義,對抗日軍民實行法西斯白色恐懼,與日本帝國主義搞親善合作經濟提攜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所反映的殖民地法律思想,并非與三民主義根本精神吻合和根本源頭于三民主義,而恰恰是對三民主義的大肆歪曲與任意背叛。五、汪精衛(wèi)的法律主張前后絕然相反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之前,汪是反對封建專制,追隨孫中山先生,主張三民主義、五權憲法,認同革命建設須經軍政、訓政、憲政三個時期的。他講,我們要集合一切被帝國主義壓迫的民眾,在國民領導下,實行國民革命。并且使民眾經過軍政、訓政時期,然后入于憲政時期。以革命手段獲得政權,便以和平方式方法,解決經濟問題[1]101。他為了反對清朝專制制度,曾經因謀殺攝政王載灃而下獄受刑。為了反對清朝的君主立憲,著文揭露預備立憲,批判(欽定憲法大綱〕。而且,起草優(yōu)待清室條件五項,使清朝皇帝盡快退位,早日建立中華民國,并且以為中國必須實行民主共和。但汪在日本時學的是君主立憲學講,又同盟會提倡民生主義,而汪于此學殊無所聞知。所以,他決定到歐美留學,考察民主立憲和政治經濟,以便回來為民國辦事、為人民求福。他在給孫中山的信中講:弟求學之念志堅,而不可動搖。??偕陳璧君(其妻)前經歐洲,居于法國蒙達爾城。[1]24可知,當時汪為了民主立憲與三民主義,到歐美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是何等堅決。汪贊同孫中山提出的治,是以義治國,而不是個人包辦代替。所以,他主張司法完全獨立,而不能代替機關發(fā)號施令,尊重民意機關與人民團體的獨立自主。這與蔣介石(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中所規(guī)定的治有所不同。汪說明了孫中山先生的約法思想,批評袁世凱的(中華民國約法〕,肯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對于孫中山先生提倡的護法運動,表示全力支持。他號召將護法斗爭堅持到底,使法律完全恢復,納國人于正規(guī)道。否則,不但無以慰為護法而犧牲之死者,亦無以對因革命而受之生人[1]30。同時糾正了胡適關于約法的錯誤觀點,十分強調了與人民之間權利義務的對等與互相制約,以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他親身撰寫的(約法草案宣言〕和在他主持下起草的(中華民國約法草案〕,具體表現出了孫中山先生關于約法、憲政方面的思想。十分是列入教育、生計兩章,在中國憲政史上開了一個關心民生、重視教育的先例。他反對近代以來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要求收回各種被帝國主列強竊取的特權。如要收回領土、租界,以及領事裁判、鐵路、航行、駐軍、稅務司法等權,要掃除恥辱于帝國主義的一切荒唐制度。汪精衛(wèi)以上的言行與主張,無疑是應該肯定的,是維護捍衛(wèi)了孫中山先生的主義與思想。但是,他雖在1927年4月還要求一切革命同志擁護孫中山先生所提聯(lián)俄、容共、農工三政策,而到了7月,就提出容共之后,必定分共,是不可免的。因而,國民中的共產,必須聲明脫離,否則一律停止職務[1]115。自1935年起,汪開場希望同日本妥協(xié)、和談。1938年召開的國民參政會,是為開展民主運動、憲政運動、抗日運動,全國各階層群策群力的會議。汪精衛(wèi)借著當議長的資格,利用國民參政會作為媚敵反共的工具。在國民參政會第一屆大會上,他暗中主使和公開擁護李圣五提出所謂加強德意外交的提案,企圖得到經過德意向敵談和的所謂法律根據他盡力反對共產參政員所提出的各種正確提案,企圖挑唆和毀壞國共兩同志間的友誼關系[10]。在國民參政會第二屆大會上,汪精衛(wèi)已公開包庇和贊揚個人參政員主和的言論,企圖打消參政員陳嘉庚等在敵寇未退出國土前,凡公務員有敢談和平者,一律以漢奸賣國賊論的提案。自此之后,汪公開投敵,簽訂一系列賣國條約。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之外,還有1940年6月24日汪偽與日本簽訂的(關于治安肅清上日本與中國治安方面機關(、憲兵、警察)間互相關系之協(xié)定〕(簡稱(治安協(xié)定〕)。這個協(xié)定先是由汪精衛(wèi)、周fo海、陳公博等人與軍事參謀部的影佐、川本、晴氣等決定,再交由軍事委員會代理參謀總長楊揆一與日軍總參謀長板垣征四郎正式簽字。根據(治安協(xié)定〕的規(guī)定,汪偽軍警各機關,必須在日軍指揮下,協(xié)助日軍負責維持行政區(qū)域內治安肅清,日軍大隊長可指揮偽軍團長以及官兵。通過這項協(xié)定,偽軍完全操縱在日寇之手,成為它奴役和統(tǒng)治陷落區(qū)人民的罪惡工具與幫兇[11]164。又有1943年初,日本得悉美英將公布撤銷在華租界及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于是決定趕在英美之前,公布交還在華租界及治外法權,并要汪精衛(wèi)提早對英美宣戰(zhàn)。1月9日,汪精衛(wèi)急忙召集政治委員會臨時會議,通過對英美宣戰(zhàn)決議和成立最高國防會議。接著,汪又與重光葵簽訂了(共同宣言〕和(關于交還租界及撤廢治外法權協(xié)定書〕。(宣言〕表示,為完成對英美宣戰(zhàn),日汪在軍事上、政治上及經濟上實行全面合作[11]166。汪精衛(wèi)支持與簽訂的賣國條約,比之袁世凱的(二十一條〕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喪權辱國、賣國投降,大大超過袁世凱。汪精衛(wèi)還大搞法西斯細作統(tǒng)治。這一法西斯恐懼活動與細作統(tǒng)治,是在他的中國國民執(zhí)行委員會細作委員會特工總部領導下進行的。這個敵偽合流的細作機構,簡稱七十六號(即滬西極司斐爾路七十六號汪偽細作機構所在地),汪精衛(wèi)委任其同伙周fo海為該細作委員會的主任委員,而以丁默邨和李士群為實際主持者。他們集中了原軍統(tǒng)、中統(tǒng)細作,公共租界十分警察、幫會中流氓等細作工作人員三百余人,但仍嫌不夠,故在上海和全國各地還建立了很多外圍組織。七十六號及其外圍組織在上海的活動十分猖獗。為了遏止抗日輿論,他們把新聞界作為主要對象,向各報發(fā)出恫嚇信,信中曾有這樣的話:我等奉令慎重行動,故未以暴力相加,無識之徒,以為我等無此氣力,實屬大謬。自今伊始,臺端主編部分,如再發(fā)現反汪擁共反和平的記載,無論能否社的稿件,均認臺端甘為爪牙,希圖顛覆本及危害國家,根據國法,斷難容忍,并決不再作任何警告與通知,即派員執(zhí)行死刑,以昭炯戒。[9]250繼恫嚇之后,便是襲擊各報館,綁票和槍殺各報社負責人、記者。同時,又用流布通緝黑名單來進行恫嚇與殺害。七十六號先流布一張黑名單,包括了上海教育界、文化界、實業(yè)界、司法界人士一百多名。在最初階段慘遭毒手的有上海女子中學校長吳志騫、租界法院院長郁華、(申報〕記者金華亭、(大美晚報〕負責人張似旭等。后來,又發(fā)布一張通緝83人的黑名單,大部分是職位不高的新聞從業(yè)人員。(新聞報〕采訪部主任顧執(zhí)中在白爾路(現重慶中路)民治新聞學院門前被擊未中,(大美晚報〕記者程振章在辣斐德路(現復興中路)被殺,(大美晚報〕的朱惺公在天后宮橋堍被殺[9]308-310。最為殘暴的是進行血腥屠殺,華而不實以銀行血案為最。由于上海的各大銀行不成認汪偽的儲備銀行,拒絕使用其貨幣中儲卷,七十六號便懷恨在心,對江蘇農民銀行和銀行進行襲擊。1941年3月24日,襲擊了銀行在滬駐地,用兩顆定時炸彈分炸銀行在滬機構的二處駐地,一處死7人,一處死8人。但七十六號對此大血案贊揚之余,仍感到不知足。周fo海聞訊后,立即發(fā)賞洋三萬元,李士群頗為得意,但又不知足地講:周fo海這次賞了三萬元,算是他有生以來最大的一筆賞金了,其實還不到我兩個炸彈的成本哩[12]。1941年12月7日,日寇發(fā)動了太平洋戰(zhàn)爭。汪精衛(wèi)為此立即發(fā)表聲明,表示要與日本安危與共實現建設東亞新秩序之共同目的,大力開展新國民運動。不久,便制定(新國民運動施行綱要〕(全國新國民運動推進計劃〕進行宣傳、訓練、推廣,成立新國民運動促進委員會,開設青年學校,分批集中訓練,灌輸新國民運動思想。對青少年還組織集中營,以校正思想。1943年7月,汪精衛(wèi)曾親身到新國民運動促進委員會的暑假集中營和公務員及青少年團暑假集訓營,講授(新國民運動綱要〕,借以肅正思想保障治安。當時,日本帝國主義扶植控制的偽滿洲國也是這樣。從1943年起,公布(思想矯正法〕和(保安矯正法〕,在全東北各地普遍設立了集中營,名為矯正輔導院,以所謂思想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發(fā)展與學科教育的互促關系研究
- 科技教育編程教育的普及與推廣
- DB4453T 30-2025廣藿香組培苗生產技術規(guī)程
- DB35T 2232-2024海峽兩岸共通 火龍果生產技術規(guī)程
- 東莞企業(yè)勞動合同范本
- 個人貸款房屋抵押合同模板大全
- 業(yè)務經營權轉讓合同
- 個人車位共有權買賣合同
- 臨時倉儲合同范本
- 兩人股權轉讓合同范本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國水楊酸行業(yè)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fā)展前景及規(guī)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體育館改造裝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137案例黑色三分鐘生死一瞬間事故案例文字版
- 【魔鏡洞察】2024藥食同源保健品滋補品行業(yè)分析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潤滑油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鋼結構工程施工(第五版) 課件 2項目四 高強度螺栓
- 機票預訂行業(yè)營銷策略方案
- 大學生就業(yè)指導(高等院校學生學習就業(yè)指導課程)全套教學課件
- 《實驗診斷學》課件
- 眼的解剖結構與生理功能課件
- 小學網管的工作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