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和楚辭(定)_第1頁
屈原和楚辭(定)_第2頁
屈原和楚辭(定)_第3頁
屈原和楚辭(定)_第4頁
屈原和楚辭(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屈原與楚辭一、“楚辭”的雙重意義:

1、

僅后于〈詩三百篇〉的一部古代詩集。

〈楚辭〉后于〈詩三百篇〉二三百年,代表了先秦文學(xué)之詩史的第二個高潮。西漢末年,大學(xué)者劉向把戰(zhàn)國時代楚國詩人的創(chuàng)作和漢代人的一些擬作,包括《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屈原的作品以及宋玉的《九辯》、賈誼的《惜誓》以及東方溯等人的作品共16篇,匯為一集,名為《楚辭》。東漢王逸為《楚辭》作《章句》,附入自己的《九思》,共17卷,就成為今天流傳的本子。2、

一種文體的名稱。

《楚辭》顧名思義就是楚人所寫,楚地所生之辭。在興起之初,即劉向編定之前,本沒有固定名稱,或稱為詩,或稱為頌,或用樂章名“九辯”“九歌”。楚辭之名始見于漢初《史記酷吏列傳》,后被沿用,劉向又把此類作品以“楚辭”之名結(jié)集,因此后人把這類文學(xué)樣式就叫“楚辭”,成為一種文體名稱。二、楚辭的地域特征:

楚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的地域性。

宋代學(xué)者黃伯思《東觀余論》的《離騷序》里說:“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紀(jì)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p>

只、羌、蹇、紛、詫傺

chàchì——楚語。

悲壯頓挫,或韻或否——楚聲。

楚聲音調(diào)非同尋常,對楚辭有關(guān)鍵的意義。

三、楚地歷史文化傳統(tǒng)是《楚辭》形成的關(guān)鍵因素。

1、楚國本土文化現(xiàn)狀及其對楚辭形成的作用。

(1)楚國僻處南方,很多年來和中原華族常處于對抗?fàn)顟B(tài)。

《詩三百》一直提到“蠢而蠻荊,大邦為仇”(《小雅·采芑》),記敘周宣王南征楚國之爭。并把“蠻荊”與北方的獫狁并列?!遏旐灐らs宮》又把楚人與北方戎狄并列,作為嚴(yán)懲的對象“戎狄是膺,荊舒是懲”。

《史記·楚世家》里也有“我蠻夷也”的宣稱。

(2)在“楚辭”之前,南方已有了詩歌,藝術(shù)已較為成熟。如:

《孟子》里記錄的《孺子歌》也叫《滄浪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p>

劉向《說苑》所載《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貲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边@種影響直到秦漢,如劉邦《大風(fēng)歌》,項羽《垓下歌》。(3)楚地民歌的體式。

與中原歌謠不同,楚地歌謠不是整齊的四言體,他的體式每句可長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語氣詞“兮”字。這成為楚辭的顯著特征。

(4)楚辭對楚地歌謠的豐富和發(fā)展。

漢人稱楚辭為賦,取義為“不歌而誦謂之賦”(《漢·書藝文志》)。

屈原的作品多為長篇巨制,已不適宜歌唱,已不是歌謠了。但這種“不歌而誦”的“賦”也不能像散文那樣的讀法,而是需要一種特別的聲調(diào)來誦讀。類似于古希臘史詩的“吟唱”。歌謠總是篇幅短小而語言簡樸,楚辭正是擺脫了歌謠的形式,才能使用繁麗的文辭,容納復(fù)雜的內(nèi)涵,表達豐富的思想情感。

((5)

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滲透了楚辭,使之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

當(dāng)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顯消退之后,在南楚,直至戰(zhàn)國,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覡(男巫師),重淫祠?!保ā稘h書地理志》)民間的巫風(fēng)更為盛行。王逸《楚辭章句》《漢書地理志》言及楚人信巫好祠說:“其祠必做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可見在屈原的時代,楚人還沉浸在一片充滿奇異想象和熾熱情感的神話世界中。生活于這一文化氛圍的屈原,不僅創(chuàng)作出祭神的組詩《九歌》,以及根據(jù)民間招魂詞寫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時,也大量運用神話材料,馳騁想象上天入地,飄游六合九州,給人以神秘的感受。甚至《離騷》的構(gòu)架,由“卜名”“陳辭”“先戒”“神游”到“問卜”“降神”都借用了民間巫術(shù)的方式。

離騷離騷

一、屈原及其生活的時代

1、

屈原(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zhàn)國后期楚國人,他出生于楚國貴族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史記屈原列傳》講到:“(屈原)博文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本哂薪艹龅恼魏屯饨徊拍堋K鍪过R國,當(dāng)時的齊國是一個學(xué)派匯粹的中心,聚集了大批的游說之士,具有濃郁的學(xué)術(shù)氛圍。這也促使屈原吸收中原文化的影響,而戰(zhàn)國時代的縱橫家風(fēng)和游說說辭,也對他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屈原年譜二十一歲:

公元前319年,楚懷王十年。

升任楚懷王左徒。這一年的深秋,屈原首次使齊。

二十二歲:

公元前318年,楚懷王十一年。

為楚懷王左徒,主持楚之內(nèi)政外交工作。五國聯(lián)兵攻秦,屈原隨軍而前。

二十三歲: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忙于變法改革,制訂并出臺各種法令。二十四歲:

公元前316年,楚懷王十三年。

繼續(xù)進行變法改革,與舊貴族和一切頑固勢力進行斗爭。

《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約作于本年。

二十六歲:

公元前314年,楚懷王十五年。

《史記·屈原列傳》“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原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屈原因上官大夫之讒而見疏,被罷黜左徒之官,任三閭大夫之職。

(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原(屈原)序其譜屬,率其賢良,以厲國士”。可見三閭大夫是一種掌管三大姓的宗族事務(wù)之官。是主持宗廟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的閑差事)

二十七歲:

公元前313年,楚懷王十六年。

張儀自秦赴楚,勸懷王親秦絕齊,以割商於之地六百里的空言為餌,懷王信之。屈原力諫,不可輕信秦之謊言,懷王不聽,命其不得參與朝政。

《九章·惜誦》作于本年。

二十八歲:

公元前312年,楚懷王十七年。

楚屈匄gài攻秦,秦大敗之于丹陽(今豫西丹水之北),俘將領(lǐng)七十余人,取楚之漢中。楚悉發(fā)兵反擊,在藍(lán)田(今湖北鐘祥西北)大敗。韓、魏襲楚至鄧(今襄樊北),楚兵懼,自秦歸。懷王復(fù)起用屈原以使于齊,齊楚復(fù)交。

《九歌》約集成于本年夏天;一說集成于流浪漢北時。

二十九歲:

公元前311年,楚懷王十八年。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取楚召陵。惠文王愿分漢中之半給楚,與楚結(jié)盟。楚懷王愿得張儀,不愿得地。儀赴楚,因厚賂靳尚,并得懷王寵姬鄭袖進言,得釋歸。屈原使齊,顧反,張儀已去,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弗及。三十歲:

公元前310年,楚懷王十九年。

屈原仍事懷王為三閭大夫。懷王悟為張儀所欺,起用屈原為齊使,蓋一時權(quán)宜之計,故使齊返而仍被疏。三十三歲:

公元前307年,楚懷王二十二年。

居郢都辦教育。三十六歲:

公元前304年,楚懷王二十五年。

是年屈原流浪漢北。

《九章·抽思》作于本年。

三十七歲:

公元前303年,楚懷王二十六年。

居漢北?!毒耪隆に济廊恕纷饔诒灸?。

三十八歲:

公元前302年,楚懷王二十七年。

《史記·屈原列傳》“屈原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比艢q:

公元前301年,楚懷王二十八年。

居漢北。

四十歲:

公元前300年,楚懷王二十九年。

屈原又使于齊。

四十一歲:

公元前299年,楚懷王三十年。

楚懷王受騙入秦,屈原勸王毋行,說道:“秦,虎狼之國,不可信?!睉淹醪宦?。被扣留,在位三十年。楚立太子橫,是為頃襄王。

四十四歲:

公元前296年,楚頃襄王三年。

屈原于本年免去三閭大夫之職,放逐江南。他從郢都出發(fā),先到鄂渚,然后入洞庭。

作《招魂》、《大招》。

四十五歲:

公元前295年,楚頃襄王四年。

屈原到達長沙,在這楚先王始封之地遍覽山川形勢,甚起宗國之情。四十七歲:

公元前293年,楚頃襄王六年。

屈原自長沙向沅水流域繼續(xù)南行,內(nèi)心在激烈斗爭,仍存假日須時之冀盼。

四十八歲:

公元前292年,楚頃襄王七年。

屈原溯沅水而上,舟行遲緩,至枉渚而休息。

四十九歲:

公元前291年,楚頃襄王八年。

屈原自枉渚坐船去辰陽,繼至溆浦。第二年,作《涉江》。五十二歲:

公元前288年,楚頃襄王十一年。

屈原自溆浦乘船至枉渚。

第二年。

屈原自枉渚乘船自西向東過洞庭湖,到汨羅江,居江南岸南陽里。六十二歲:

公元前278年,楚頃襄王二十一年。

屈原于五月五日懷石自沉于汨羅江而死。

《哀郢》、《懷沙》、《天問》、《惜往日》作于本年。屈原之死的意義※1、劉小楓《拯救與逍遙》中詳盡分析探求屈原之死,他是以屈原之問出發(fā)引發(fā)了詩人自殺之論題,他通過分析諸詩人自殺之目的在于推導(dǎo)出人類之無法自救,而詩人自殺既是人類自救的最高尚的殉葬品。詩人自殺在于詩人價值信仰的崩潰,以全人類角度講,是人義論價值信仰的崩潰,進而提出人類的出路在于獲得上帝的拯救。當(dāng)然劉小楓也分析了信仰崩潰卻并未自殺的詩人,他們走向了逍遙。在劉小楓看來,這是對靈魂的放逐與游蕩,并不能得到欣然,而只是一廂情愿的麻醉式的逃避。劉小楓在論述詩人之死時有一段話:“詩人死于‘自己的回憶已經(jīng)無用。從哲學(xué)上來理解這句話,則表明人類的精神故土已經(jīng)干裂……詩人自殺表達了詩人對信念的絕對忠誠,表明了詩人拒絕在虛妄的信念中生活。”屈原的自殺表明的也不是他的妥協(xié)與無奈,而是他不能放棄信念。茍活著可以接受荒誕與屈辱,但自殺則是剛烈的宣言。陳寅恪對于王國維之死,說:“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xiàn)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彼?929年所作的王國維紀(jì)念碑銘中提出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一種學(xué)術(shù)精神與價值取向?!?、屈原之死在于他的性情。也就是屈原的性情促使他在面臨那樣一種生存困境之時作出了死亡的選擇。生存困境意在強調(diào)他的生存困惑。這種生存困惑是幾乎每個人類個體都會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即在于人類既離不了這個世界卻又要試圖反抗這個世界。然而每個個體在何種程度上體驗到這種困惑卻是天壤之別,在藝術(shù)家,他感受到的生存困惑是最深的,作為表現(xiàn)方式,在主體感覺上體現(xiàn)為壓抑、郁悶、煩躁等,我們統(tǒng)稱其為痛苦,痛苦涵蓋了主體所有的生存體驗。在一般文章中好像靈魂與肉體分離了,實是一種表達的需要。生理、心理反射同出一源,可又有區(qū)別,互相影響。而性情是指個體生理心理的綜合特質(zhì)。各個人不同,但大體可以類同(如屈原、王國維、老舍、顧城、海子可以綜為一類)。楚懷王,名熊槐(前360—前296),戰(zhàn)國時楚國國君。他是楚威王之子、楚頃襄王之父,史稱楚懷王,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99年在位。曾被山東六國推為縱約長。又乘越內(nèi)亂,攻滅越國,設(shè)郡江東。但他排斥改革派,誤信秦說客張儀,毀壞齊、楚聯(lián)盟先后敗于秦、齊,失去漢中等地。在位時利令智昏,任用佞臣令尹子椒、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寵愛南后鄭袖,排斥左徒屈原,致使國事日非。前299年入秦被扣,死于秦國。從楚懷王死,到楚國被秦滅國,差不多七十年時間,楚國換了四代國王,分別是襄頃王、考烈王、幽王、哀王及王負(fù)芻。

楚頃襄王,簡稱楚襄王,姓名熊橫,楚懷王之子。熊橫為太子時,曾經(jīng)在齊國當(dāng)人質(zhì)。前299年楚懷王被秦國扣留后,齊湣王讓熊橫返回楚國,楚人立熊橫為王,是為楚頃襄王。頃襄王元年(前298年),秦國知道楚國另立新君后,發(fā)兵攻楚,大敗楚軍,斬首五萬,取十六城。

楚頃襄王在位期間,淫樂無度,“群臣相女石以功,諂諛用事”。頃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北地予秦。次年秦分兵兩路攻楚,一路由武安君白起率軍攻陷楚之鄧城后,向鄢(今湖北宜城東南)進逼;另一路由秦蜀郡守張若率水陸之軍東下,向楚國的巫郡及江南地進軍。白起圍攻鄢,鄢之戰(zhàn),楚國軍民數(shù)十萬人被溺死。

秦昭襄王詐以公主許配給楚頃襄王,屈原長跪城外力諫不果。秦軍趁頃襄王開城迎親,長驅(qū)直進,攻入楚都郢,時為前278年。屈原投河自盡。頃襄王遷都于陳。前263年秋,頃襄王去世?!妒酚洝でZ生列傳》:“屈原遭受長期放逐,行吟于沅湘澤畔,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于是‘懷石自投汨羅江以死’”。2

時代特征

屈原生活的那個時代,正是合縱和連橫兩派外交戰(zhàn)略斗爭最激烈的時代。

屈原的時代,養(yǎng)士制度風(fēng)行。見義忘利,朝秦暮楚,在當(dāng)時是一種很普遍的人生觀和社會行為。這也是屈原悲劇精神崇高的一面,他雖然對自己的忠貞行為產(chǎn)生過懷疑,但最終并沒有因為一己的私利而背棄自己的祖國。

楚文化巫神信仰的浪漫情調(diào)和神秘色彩給了他作品瑰麗的面貌,但心系社會生活,執(zhí)著現(xiàn)實人生又承襲了儒家的思想傳統(tǒng)。串講離騷(第一部分)《離騷》題解:1.司馬遷:遭受憂患“《離騷》者,猶離憂也。”“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饞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保ā妒酚洝でZ生列傳》

)2.班固

“離,猶遭也;騷,憂也。明己遭憂作辭也?!保ā峨x騷贊序》:)

3.王逸:離別的憂愁

“離,別也;騷,愁也;經(jīng),徑也;言己放逐離別,中心愁思,猶依道徑,以諷諫君也?!保ā冻o章句·離騷經(jīng)序》

)歷史上影響大的說法主要有上兩種,以司馬遷的說法最為可信?!峨x騷》的創(chuàng)作時代司馬遷:“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劉向、王逸等漢人都一致認(rèn)為《離騷》作于楚懷王時。一般都認(rèn)為是屈原離開郢都、出居漢北之前?!峨x騷》的結(jié)構(gòu)劉熙載:“《離騷》東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極開闔抑揚之變,而其中自有不變者存”。(《藝概·賦概》)《離騷》的結(jié)構(gòu)三大段加一個結(jié)語寫詩人在現(xiàn)實中的斗爭與失??;寫詩人在想象中的追求與幻滅;寫詩人設(shè)想去國而終不忍離去。

屈原·離騷第1段:帝高陽之苗裔兮:高陽帝顓頊?zhǔn)莻髡f中的遠(yuǎn)古帝王,顓頊帝之后,有一個叫熊繹的臣子,事奉周成王,被封為楚子,住在丹陽這個地方。傳國至熊通時,開始稱為王,遷都到郢,為楚武王。他的兒子瑕,被封在屈這個地方,因此以屈為姓。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平:即“正”的意思,則是法則;靈指神,均指平;高平曰原,高而飽滿曰平,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平的隱文。詩人就用十分莊重而又自矜的口吻,自述了高貴的出身,奇異的生辰,以及由于父親對于自己莫大期望而賜予的美好的名字。第2段: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不光先天資質(zhì)好,他還非常重視后天的學(xué)習(xí)。

下面進入“遭憂作辭”的第一個主旋律:第2段: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ぁぁぁぁぁび嗉炔浑y夫離別兮,傷靈修之?dāng)?shù)化。

三后:即楚三王。西周末年楚君熊渠封其三子為王:長子庸為句亶王,為屈氏之祖;仲子紅為鄂王,為楚王族;少子執(zhí)疵為越章王。當(dāng)時楚國空前強大。通過歷史上圣君和昏君的對比,突出屈原對君主的要求和希望。最后兩句點明“他不是為離別而難過,卻是為君主的反復(fù)無常而憂傷”。

緊接著,進入“遭憂作辭”的第二個主旋律:第4段:余既茲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屈原曾致力于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以共同實現(xiàn)美政,而今這些人都變質(zhì)了。樹芳成穢,愿望落空,這是讓詩人的哀痛不已的事情。這一節(jié)追述初見疏時,衷心為國卻反遭讒害,明知為患卻不能自止,成言變易,忠心難明,樹芳成穢,愿望落空,這都成了讓詩人的哀痛不已的事情。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nèi)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雖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以彭咸之遺則。楚國上下充滿了這些人競進貪戀、興心嫉妒的黨人,詩人難以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他信守原則、堅持高潔,但那種孤獨無援的憂傷溢于言表。

下面的文字中,詩人以眾女指黨人,以娥眉自比。黨人嫉妒詩人,詆毀他荒唐淫亂。那些庸人們本來就善于投機取巧,他們背棄法度,更改措施,無原則地迎合他人一博取歡心。詩人孤獨、苦悶、失意、憂愁,慨嘆自己竟然走到了如此的窮途。但他寧愿突然死亡,也不愿和他們同流合污,做出如此的丑態(tài)。詩人反復(fù)申明,自己就像鷙鳥一樣,卓而不群,不會向他們屈服的,他愿意向彭賢那樣,直諫君前,毫不懼死。

第5段: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yuǎn);

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最后一節(jié),詩人在矛盾無法解決的情況下,為自己設(shè)計的一條退路:脫離楚國的現(xiàn)實政治,獨善其身,保持高潔,憂憤之余的這種設(shè)想,在后面兩大段中一再呼應(yīng)。第一大段的結(jié)構(gòu):序曲(身份、內(nèi)美)第一個主旋律:憂君第二個主旋律:憂無知音(黨人、年輕的人才)夏啟死后,出現(xiàn)了五子爭權(quán)斗爭。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窮氏的首領(lǐng)羿乘機奪取了政權(quán)。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殺,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幫助,組織夏的舊部,積蓄力量,乘寒浞內(nèi)部混亂之時,出兵打敗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奪回了政權(quán),才恢復(fù)了夏王朝的統(tǒng)治。這就是夏代歷史上出現(xiàn)的「太康失國」、「后羿代夏」和「少康中興」的事件。第二大段的結(jié)構(gòu):女媭責(zé)備:不隨俗從眾,獨標(biāo)高潔,是取禍之道。重華陳辭:訴說自己的主張和志行。叩天門,為閽者所拒。求女:宓妃、簡狄、二姚“叩閽”的比喻義:仍想見到楚懷王,通過剖訴重新取得理解和支持,以實現(xiàn)“美政”,是《離騷》第一個主旋律的變奏。“求女”的比喻義:1、“求賢臣”,王逸《楚辭章句》為代表。如注曰:“宓妃,神女,以喻隱士。言我令云師豐隆乘云周行,求隱士清潔如宓妃者,欲與并心力也?!?、“求君說”,以朱熹《楚辭集注》為代表?!扒箦靛?,見佚女,留二姚,皆求賢君之意也。”3、“求知音”,是第二個主題的變奏,即表現(xiàn)孤立無援的憂愁。為“叩閽”、“求女”所作的周游:共分三日第一天“朝發(fā)軔于蒼梧”(相傳舜死于蒼梧之野),傍晚來到昆侖的縣圃。第二天的出發(fā)點是東方日出之地(咸池、扶桑)從東到西跑了一天,傍晚到了西方日落之處(若木)。后來,找到了天門,在“叩閽”被拒后,沒有說明落腳何處。第三天一開始說“朝吾將濟于白水兮”,白水出于昆侖山,可能第二天最后又回到昆侖,而第三天從昆侖出發(fā),三次“求女”不成,未再說明止于何處,但這一段最后詩人已經(jīng)從想象世界回到現(xiàn)實中來。因此,整個周游過程并非雜亂無章,而是非常有序、層次分明、構(gòu)思精密。詩人以從早到晚的追求,來表現(xiàn)他傾其全力在政治上尋求出路的處境和心情。屈原的美政內(nèi)容:1.修明法度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nèi)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2.舉賢授能重華陳辭中:湯、禹儼而祗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