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讓我們走進秋天古詩文中有關寫“秋”的名句:
北風吹故林,秋聲不可聽。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王維《山居秋暝》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李清照《一剪梅》碧云天,黃葉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白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一江秋水澹寒煙,水影明如練。
——倪瓚《
越調?
小桃紅?
一江秋水澹寒煙》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滕王閣序》
思考:以上古詩文詩句表明“秋”具有什么特點?可見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天高云淡、北雁南飛秋有色秋有形霜葉黃花、秋草碧水除以上特點外,秋還具有什么特點?秋有味解題“故都”二字的意蘊:故:過去的,消逝在時間深處的,有一種物是人非、滄海桑田的沉重感。都:京城,千年古都,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京城濃烈而醇厚的文化氣息讓作者心醉神迷。指明描寫的地點、對象,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情,暗含一種文化底蘊。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現(xiàn)代作家。浙江富陽人,生于書香家庭,3歲喪父。1913年留學日本。1921年與郭沫若等成立“創(chuàng)造社”。1928年加入太陽社,同年發(fā)起成立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社會罪惡,表露內心苦悶,意義積極,或有頹喪情緒。其作品情景交觸,文筆優(yōu)美,自成一家。作者簡介
30年代,連年戰(zhàn)亂,民生凋敝,讀書人也居無定所,衣食無安。為了謀生,郁達夫輾轉千里,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這種“悲涼”是他整個人生的感受。時代背景背景簡介
從1921年到1933年,郁達夫以極大熱情參加左聯(lián)活動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等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閑居獨處,在游歷山水中排遣現(xiàn)實帶給他的苦悶。作者提倡靜的文學,寫的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輾轉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品故都秋“味”,寫下散文《故都的秋》故都的秋課文音頻.mp3。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教學目標感秋意聞秋聲賞秋景品秋味梳理文脈,感受散文緣情寫景,意味雋永的韻致。揣摩語言,體會作者因景寄傷,色彩冷清的情感。思考討論故都的秋的總印象
總印象從開篇的文眼里來: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1、
討論: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這個“秋”具有什么特點?明確:總領句----“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句話也是本文的文眼。
2、作者是通過哪些景象的刻劃來表現(xiàn)“故都的秋”
“清、靜、悲涼”的特點的?
(找出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用四個字來概括每一幅畫的內容)鑒賞課文3、提問:縱觀全文,用最簡練的文字概括北國和南國秋的特點。文中為何多次提到南國之秋?北國秋——清、靜、悲涼南國秋——慢、潤、淡整體結構圖故都的秋總起(1~2):寫感受,抒發(fā)向往之情。分寫(3~11)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日勝果總結全文(12~14),抒發(fā)眷戀之情
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請同學們分別為這幾幅幅秋景取個詩意的名字。(限四個字)故都的秋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日勝果小院秋景圖本圖里描寫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樣的特點?從中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
一椽破屋——
破壁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靜對牽?;ǖ乃{朵——
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
清爽靜謐衰敗滄桑感悠閑
清閑
落寞
秋草——蕭索殘破品秋味
情感:所描繪的景物無一不顯示出環(huán)境清幽、蕭瑟,透露出作者悠閑中的孤寂、落寞。從視覺、聽覺兩個角度,寫出了觀賞景物時的心態(tài)、動作,表現(xiàn)了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熱愛之情。從中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說到牽?;ǎ乙詾樗{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ǖ?,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思考與探討藍色、白色——冷色疏疏落落、尖細且長孤寂、落寞的情懷秋槐落蕊圖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作者為什么不寫秋槐的高大挺拔,只寫其落蕊?思考與探討
寫落蕊,描繪了視覺形象、觸覺形象,給人一種寂靜無人,作者獨自徘徊的遐想。只有與自然交融,方能流露出內心深處的那份“流水落花春去也”,“無可奈何花落去”似的寂寞、凄涼情懷。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文中“這些深沉的地方”,指的是什么?
秋天給人的那種既細膩又清閑且有些落寞的情感體驗。秋蟬殘鳴圖寫秋蟬的目的何在?
幾聲秋蟬的哀鳴足以牽動作者心魂,渲染了故都之秋寂廖、悲涼的氣氛。此處以動襯靜,令人頓生“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之感,加“濃”了秋味。思考與探討秋雨話涼圖那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一層雨過,云漸漸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地說:“唉,天可真涼了-----”。“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了!”秋雨話涼聲音:雨——快,利索,不拖泥帶水,清爽人——緩慢,悠閑情緒:悠閑,悲涼,寂寞在“秋雨圖”里加入“都市閑人”有怎樣的作用?
這里的“都市閑人”指的是平民,他們的形象更具故都的地方特點,這樣悠然閑適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也流露出了作者對“都市閑人”過著那樣無憂無慮的生活的向往之情。思考與探討作者筆下的“秋雨圖”有何特點?
寫了灰沉沉的天底、涼風、急雨,一句一景,寫出了北國清秋之雨忽來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陣勢,活靈活現(xiàn)。秋雨話涼圖在北國秋雨圖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閑人”的對話,其用意何在?明確:用這樣的京腔京調的社會人物來豐富自然的風物,用這“落寞和感傷”的京味來烘托“清、靜、悲涼”的北國的秋味。云散雨霽誰點綴,橋頭斜影嘆秋涼。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沙塵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秋日勝果圖
作者為什么不寫果子成熟時,而寫“淡綠微黃”的將熟未熟的秋果景色?“淡綠微黃”所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清、靜的淡色,它與作者對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獨特情感體驗相一致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題。思考與探討
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里;也在那故都閑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
心中有秋,筆下才有秋。提問:本文的“形”、“神”是什么?
形神的結合點是什么?
以情馭景--花、槐、雨、蟬、果--形
以景顯情--清
靜
悲涼
--神
故都的秋
郁達夫
“結合點”是“清、靜、悲涼”。提問:縱觀全文,用最簡練的文字概括北國和南國秋的特點。文中為何多次提到南國之秋?對北國之秋的感受:“清”“靜”“悲涼”向往:“想飽嘗一嘗”南國之秋的感受:“慢”、“潤”、“淡”向往:“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多次提南國之秋是為了烘托對比北國秋的特點,點出北國之秋味的醇厚、濃郁。4、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提問:作者認為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最大的區(qū)別在哪個方面?能否用一個字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從哪幾個角度入手的呢?鱸魚(味淡)-----大蟹(味濃)黃犬(味短)-----駱駝(味久)稀飯(味淺)-----饃饃(味深)黃酒(味潤)-----白干(味烈)比喻對比反襯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味。四個比喻又是從飲食文化入手,讓人從飲食中的“味”去領悟秋之“味”,讓人從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提問: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戀,對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課外練筆仿照下面這段話,寫一個句式相同的句子: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課外練筆模仿句式仿寫:北國之雪比起南國的雪來,正像是白酒之與紅酒,米飯之與紅薯,白鯨之與海蟹,白貓之與黑犬。
東方之美比起西方的美來,正像是旗袍之與塔裙,豆?jié){之與奶油,臘肉之與牛扒,黃鸝之與天鵝。
仿《秋思》
小院破屋濃茶,碧天藍朵白花,漏光飛聲殘壁。秋草疏疏,落寞人在故都。破屋濃茶小院,碧天鴿聲漏光,秋草藍朵殘垣?;比镙p落,孤寂人在北方。
仿《秋思》濃茶破屋殘垣,
秋草鴿聲云天,
枯草漏光鳴蟬。
槐蕊飄飛,
落寞人在深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許可告知承諾制度的優(yōu)化
- 2025年船用法蘭項目合作計劃書
- 跨國礦產運輸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
- 無人駕駛股權投資居間合同
- 2025年喹諾酮類藥項目建議書
- 2025年水基聚合物防水涂料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江西省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多色印刷品企業(yè)ESG實踐與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江西省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
- 2025海南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
- 簡單的路線圖(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數學西師大版
- 成都市2024-2025學年度上期期末高一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教育局財務工作計劃
- Unit 5 Now and Then-Lesson 3 First-Time Experiences 說課稿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解讀
- 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方案
- 中國食物成分表2020年權威完整改進版
- 【MOOC】影視鑒賞-揚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安全管理措施
- 高壓輸電線路質量、檢查、驗收培訓課件
- 混合型頸椎病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