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哈尼族哈尼族形成及人口分布
哈尼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的滇南地區(qū),包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哈尼族見于漢文史籍的名稱,有“和泥”、“窩泥”、“阿泥”“哈泥”等。自稱多達30余種。如“哈尼”、“僾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葉車”、“阿木”等等。因為
自稱“哈尼”的人數最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經本民族共同商定以“哈尼”為統(tǒng)一的族稱。
哈尼族主要分布的滇南地區(qū),現有人口143.9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紅河下游與瀾滄江之間的山岳地帶,即哀牢山和蒙樂山之間的廣大地區(qū)。主要從事農業(yè),他們勤勞勇敢,善于開墾梯田。有十月年(扎勒特節(jié))、六月年(苦扎扎)等節(jié)日。哈尼族語言哈尼族人使用哈尼語,分哈雅、碧卡、豪白3種方言,各方言中又包含若干種土語‘’屬于藏語系緬語族彝語支。哈尼族原來沒有自己民族的文字,1957年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創(chuàng)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哈尼文。哈尼族的信仰
(一)多神崇拜
祭祀由巫師“貝瑪”主持,用巫術和草藥治病。西雙版納的哈尼族,每年祭祀象征寨神的“龍巴門”。哈尼族崇拜布谷鳥,把它尊稱為“合波阿瑪”(布谷鳥媽媽),認為布谷鳥是天神阿波摩米派遣來向人間傳達春天的消息的。哀牢山的哈尼族還將牛視為吉祥的象征。(二)祖先崇拜
哈尼族有祖先崇拜,家中均設有祖宗靈牌,稱“瀉階”,由一塊木板制成,多設于靠后山墻的左方邊柱旁,有的設于正堂后山墻處。死于非命者的靈牌則設于大門上方的屋檐下。居住在復興的哈尼族設于火塘邊的墻壁上。逢節(jié)慶,要以酒飯獻祭宗祖靈牌。有病有災,常祈求宗祖神靈保佑。清明節(jié),要到祖墳前獻祭。
在哈尼族的觀念中認為,萬物均有靈魂,而人的靈魂最多,一人有十二魂,生魂離體必致病災;男死有九魂,女死有七鬼;人死變牛馬、山水等物,鬼死變云霧?!澳γ住笔抢献孀诰幼〉牡胤?,正常死亡的老人要隆重辦喪,摩帕念《指路經》,要將死者靈魂送往“摩米”或“薩米”歸宗。祖宗的靈魂被認為是永存的,居住的地方有三處:一在“摩米”或“薩米”;二是在紅土與黃土之間(墳墓中);三是在家中“瀉階”上。而那些死后未辦喪指路者,魂游于山中,路旁、田邊地角.無歸處,給生者帶來禍害。因而,對有兒女家庭的喪者、死后要辦喪,指路歸宗、后人方吉。
哈尼族的服飾服飾習俗哈尼人最喜歡白色、青色和紅色。他們視白色為吉祥的象征、青色為誠實的標志,紅色則代表高尚和純潔。哈尼族善于用藍靛染布,喜歡用自己染織的靛藍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以青色或白布包頭。多數地區(qū)的婦女穿右襟無領上衣,以銀幣作紐扣,下穿長褲。婦女一般喜歡戴耳環(huán)或耳墜,戴銀制項圈和大手鐲。居住在云南的哈尼族納鳩支、吉座支姑娘一到十五六歲便開始改變衣飾,表示已經由少年變成青年。棄辮安角是居住在云南省南部的哈尼族支系葉車人的傳統(tǒng)民俗,葉車女子向以多衣為榮,因為它表示家庭富裕又顯得好看。上衣分外衣、襯衣、內衣三種,通常在內衣下擺處加數道青藍色假邊,顯得鱗次櫛比,令人目眩。不過,到了年節(jié)喜慶之日,姑娘們就真的多衣了:七件外衣、七件襯衣、一件內衣。同時,手戴銀手鐲,胸前掛一對銀鏈,腰的兩側掛銀片和銀泡泡,走起路來叮當作響,顯得多姿健美。哈尼族飲食1、米飯和包谷為主食,逢年過節(jié)喜吃糯米飯和糯米粑粑。2、善于制作特殊風味的“豆豉”3、愛吃谷花魚4、墨江哈尼族人喜食一種菜肴———油螞蚱下酒5、紅河哈尼人喜食雞肉,雞頭給客人6、哈尼人會用玉米釀酒,善腌酸菜哈尼族的“長龍宴”
到了新年的后半期,每個寨子都要在寨中心擺上長長的酒宴,全村共飲同樂,慶祝象征他們團結和睦,吉祥幸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種酒宴恰似一條長龍,故稱“長龍宴”;因設在街心,人們又稱之為“街心酒”。若是小寨,街心酒一個下午就可結束,若是大寨,則按戶劃分為三組,分三個下午舉行,每組輪流做東道主。按約定的日子,做東的各戶人家,一大早就把方桌抬到清掃干凈的街心,一張接一張地擺放好,百來張桌子連成100多米的長龍。午后,經一聲招呼,做東的各戶人家爭先恐后地把拿手好菜和美酒擺上桌。一眼望去,魚雀、江鰍、鯉魚、竹筍、木耳、蘑菇、大肥雞……每桌20來碗,桌桌飄香,顯示出哈尼人辛勤勞作的成果和傳統(tǒng)的烹調技巧,展現出哈尼族最長最盛大宴席的風采。在鑼鼓喧天的熱鬧氣氛中,人們根據不同的年齡、興趣與愛好自愿組合就座。這時鑼鼓止息,鑼鼓手端鑼抬鼓逐桌接受人們敬酒獻菜。一連幾個小時的街心酒宴,溫馨和諧、喜氣洋洋,笑語歡歌不絕于耳。長龍宴“長龍宴”場面真霸氣!哈尼族的社交禮儀
哈尼族普遍敬重長輩。吃飯時,好菜放在老人一邊,讓老人先嘗。兒女要給老人斟酒、盛飯,雙手捧上。在山間田野勞動休息時喝水,要讓年長的先喝,如果人多,按年齡大小順序飲用。當勞動歸來,晚輩要給老人端茶水、遞上水煙筒。
每逢歡樂的“苦扎節(jié)”(六月節(jié))和“扎勒特節(jié)”(十月節(jié)),主人就會邀請賓客入席,給賓人斟上酒(為首客人先斟),當客人們飲盡后,為首客人還要再斟一次,表示酒源不斷。席間,老年人唱起勸酒歌,大家都要為老年人和客人敬酒。哈尼人家的住房一般正房中間有一大間為堂屋,里面有祭祖處,外人不能擅自入內火塘是哈尼族家庭的核心,火塘上的鍋莊石或三腳架切記不能用腳踩,不能向火塘內吐口水,不能用腳扒火塘內的柴火,也不能從火塘上跨過,哈尼人家的門檻忌站,忌坐,忌諱用刀砍。
哈尼族婦女生了小孩后,忌諱外人進入產婦家,要在門上懸掛紅泡刺兒、野姜、筍葉剪成的人像和鋸形木刀等物。見到這些東西,外人就不能進入產婦家了。假如因不知道而闖入者,主人會把嬰兒抱出來,依次遞到第一位客人的懷里。這時客人應輕輕地接過嬰兒抱一下,然后留下一點錢物給孩子,以示祝賀?;榧薅Y儀
有些哈尼族地區(qū),在整個婚禮儀式中,從頭到尾都離不開舞蹈?;槎Y這一天,迎親隊在途中留下一部分人準備回程時接應,其余跟隨新郎前往女家。當他們來到女家寨口時,寨內鼓樂齊鳴,送親隊跳起傳統(tǒng)的舞蹈向寨口舞去,給接親人一一敬酒敬茶,然后大家共舞進寨直抵棚子里。休息片刻,一對新人站在一張方桌旁,女家親屬用兩指夾著一片筍葉,環(huán)繞方桌起舞,意在禳災祈祥。
二三層至屋頂的空間稱“封火樓”。封火樓通常以木板間隔,用以貯藏糧食、瓜豆,供適齡兒女談情說愛和住宿。最底層用來關牲畜,堆放農具。中層用木板隔成左、中、右三間,中間設一常年生火的方形火塘??腿藖砹?,主人就圍坐在火塘邊,讓你吸上一陣長長的水煙筒,飲上一杯熱騰騰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噴噴的“悶鍋酒”。趁著酒興,主人敞開嗓子,向你展示哈尼人質樸、嘹亮的歌聲,祝愿賓客吉祥如意、情深誼長。
當他們一起來到男家時,棚子內外已擺滿了豐盛的酒席。賓客剛落座,一位能歌善舞的婦女從上席起挨桌又唱又跳,緊跟其后的是一位男方主人,他端著上置三只碗和一個酒葫蘆的簸箕,向每一桌取一點酒菜。待酒席快要結束時,一位廚師端著放有八只大碗的竹篩,從廚房里出來舞向每一酒席,客人們又象征性地給搛上菜肴。最后,在他“該跳舞了”的一聲號令下,眾賓客紛紛離席,圍成一圈又一圈歡舞高歌,大家熱烈地祝福新人喜結良緣,勉勵他們勤儉持家、尊老愛幼。葬禮在哈尼族的人生禮儀中,葬禮是最為隆重的,哈尼族認為:“人生在世一輩子,死在陰間得永生”。因此,死僅僅是跨向另一世界的門檻,人的靈魂永不滅,因而要舉行盛大的葬禮。
哈尼族葬禮中一般都有吃臨終飯、續(xù)氣、鳴槍宣告、易床、停尸、凈身穿壽服、釘棺等一系列儀式。其中哭唱挽歌是最重要的部分,它貫穿了喪葬活動的始終。對挽歌唱詞掌握得多寡深淺,無形中也成了衡量哈尼女子是否聰穎能干的尺度之一。姑娘少婦一遇喪事,便群起聚集喪家,實地摹仿學習。因而整個場面,真假哭聲混雜而此起彼伏,熱鬧非凡。然而一曲喪家哀歌唱下,也足以讓每個聽者潸然淚下。
哈尼族葬禮中還有最引人注目的盛大儀式“莫搓搓”,一般都是為正常死亡的高壽男女舉行的。出殯前夜,青年男女在喪家附年燃起箐火,敲鑼打鼓。年輕人眉目傳情,歌聲舞影,通宵達旦。在“莫搓搓”之夜,完全代之以生死融、哀樂共有的景象,而這恰恰體現了哈尼族的人生理念:死,意味著生,沒有生就沒有死,沒有死也就沒有生。個人軀體的死亡和消失,不應成為民族群體衰落中喻示,而應當成為這個民族嬉體永生與和繁榮的契機。茶酒的禮儀客人到家,要是沒到吃飯時間,主人會喜笑顏開地倒上一懷自家種、自家采自家加工的濃茶。進餐時,全家老小都要起身讓座,主人會很快捧出一碗“燜鍋酒”,先給客人斟酒,當給所有人斟完酒后,還要給客人再斟一次,以示酒源不斷,吉祥幸福??腿孙嬤^酒,主人會隨時添茶水。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
1995年,法國人類學家歐也納博士來元陽觀覽老虎嘴梯田,面對腳下萬畝梯田,歐也納博士激動不已,久久不肯離去,他稱贊:“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藝術,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藝術家!”
哈尼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哈尼族的主要節(jié)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飯節(jié)、端午節(jié)和中秋節(jié)。哈尼族是古老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和生產經驗,還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歷法。哈尼族人的卡多人每年農歷二月都要在一顆傳統(tǒng)的象征母親的大樹前,擺好酒和豐盛的食品,進行祭母活動。十月年又稱“扎勒節(jié)”,為大年,按哈尼族的歷法,十月是歲首。節(jié)期六天左右,具體日期各寨可先可后。這時正是大春上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泥購銷合同協議
- 環(huán)保水處理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 學校食堂蔬菜采購合同
- 股份制企業(yè)的合同文書規(guī)范與管理
- 蔬菜種植合作的協議書(3篇)
- 兩人合作合同
- 環(huán)保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合同
- 公司股權分配合同協議年
- 派遣合同就業(yè)協議書
- 人才委托協議
- 2025年2級注冊計量師專業(yè)實務真題附答案
- 2025年春季學期教導處工作計劃及安排表
- 果實品質評價體系建立與應用-深度研究
-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全冊
- 12J201平屋面建筑構造圖集(完整版)
- 20CS03-1一體化預制泵站選用與安裝一
- (完整版)四年級上冊數學豎式計算題100題直接打印版
- 數理統(tǒng)計考試試卷及答案解析
- 排水溝施工合同電子版(精選5篇)
- 《酒店品牌建設與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大氣商務企業(yè)培訓之團隊合作的重要性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