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歷史-第9課-新文化運動(公開課)_第1頁
人教版初中歷史-第9課-新文化運動(公開課)_第2頁
人教版初中歷史-第9課-新文化運動(公開課)_第3頁
人教版初中歷史-第9課-新文化運動(公開課)_第4頁
人教版初中歷史-第9課-新文化運動(公開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新文化運動一、《新青年》的創(chuàng)辦Question1.

中華民國建立后,從西方傳入了那些思想觀念,受到了哪些人的歡迎?Question2.袁世凱在竊取辛亥革命果實之后又是怎樣做的呢?1、新文化運動的背景1、新文化運動的背景西方傳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觀念受到知識階層的歡迎一、《新青年》的創(chuàng)辦新為實現(xiàn)專制與獨裁規(guī)定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掀起尊孔逆流舊新舊思想激烈沖突新文化運動①興起標志:②代表人物:③旗幟:④活動基地:⑤主要陣地: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新青年》北京大學“民主”和“科學”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青年雜志》的封面。它的誕生,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兩大旗幟(口號)民主科學“德先生”Democracy“賽先生”Science“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來,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p>

——陳獨秀《敬告青年》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從第二卷開始,《青年雜志》改名為《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思想陣地。①提倡民主,

③提倡新道德,

前期內容:三、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反對獨裁專制;②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④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反對舊道德;陳獨秀在《青年雜志》的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敬告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學”的口號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fā)表《孔子與憲法》,指出反封建必須反孔。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及其文章、主要思想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及其文章、主要思想魯迅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新道德,舊道德舊道德:指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儒家傳統(tǒng)道德。其核心內容是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通常指仁、義、禮、智、信)。歷代統(tǒng)治者以此來束縛人們的思想。新道德:指男女平等、個性解放等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魯迅《狂人日記》

胡適是第一個提出把文言文變成白話文的人,他當時也面臨很大壓力。有一個學生問胡適:白話文就沒有缺點嗎?白話文語言不簡練,打電報用字多,花錢多。胡適說:“不一定吧!前幾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給我來電報,邀我去做行政院秘書。我不愿從政,決定不去,為這事我復電拒絕。請同學們根據(jù)我這一意愿,用文言文編寫一則復電,看看究竟是白話文省字,還是文言文省字?”

15分鐘后,他挑選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電稿,電文是這樣寫的:“才疏學淺,恐難勝任,不堪從命。”胡適說:“你用了12個字,而我的白話文電報卻只用了5個字:‘干不了,謝謝!’”宣傳馬克思主義“新世紀的曙光”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后期內容:李大釗宣揚“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代表作:《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創(chuàng)辦《每周評論》,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成為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積極影響:弘揚了民主和科學思想,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消極影響:對中西方文化存在著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性質: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課堂小結前期后期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興起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十月革命以后)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展階段:(四提倡四反對)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漸進深化過程,也是近代中國人思想不斷解放的過程。思想近代化洋務運動“師夷長技”維新變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三民主義民主和科學(新文化運動前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新文化運動后期)技術制度思想單元總結1、近代中國進步的知識分子掀起新文化運動是為了(

A.宣傳馬克思主義

B.與洋務派論戰(zhàn)

C.與立憲派的論戰(zhàn)

D.同復古主義思想斗爭

2、把反對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的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的是(

A.陳獨秀

B.李大釗

C.魯迅

D.胡適

課堂練習3、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陳獨秀②李大釗

③魯迅

④胡適

⑤毛澤東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是(

A.《新青年》

B.《中外紀聞》

C.《民報》

D.《申報》

5.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

A.人文主義

B.馬克思主義

C.列寧主義

D.民主和科學

6、在中國近代最早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是(

A.陳獨秀

B.魯迅

C.李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