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集體備課與個人鉆研教材》_第1頁
《淺談集體備課與個人鉆研教材》_第2頁
《淺談集體備課與個人鉆研教材》_第3頁
《淺談集體備課與個人鉆研教材》_第4頁
《淺談集體備課與個人鉆研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集體備課與個人鉆研教材

東北師大附小王廷波引言:語文教學——你教會了學生什么?

這節(jié)課你教了什么:數(shù)學老師:我教了《圓的認識》,學生知道了什么是圓心、半徑、直徑、周長……英語老師:我這節(jié)課教了4個單詞,一個常用句型。音樂老師:我教唱了一首歌。體育老師:我?guī)ьI學生做了3個游戲,練習了兩個跳繩動作。美術老師:我指導學生畫了一幅水墨畫?!Z文老師:我領學生學了一篇課文。字、詞、句、段、篇都教了,但學生學得如何我也不知道。語文教學的尷尬:我們的語文老師心里

——不太清楚要教些什么

——不太清楚為什么要教

——不太清楚要教到什么程度

——不太清楚用什么方法教合適第一部分:當前語文教學現(xiàn)狀透視一、語文教學傾向性問題1.教學目標虛化2.教學內(nèi)容泛化3.教師作用弱化4.教學活動非語文化

1.理論界的矯枉過正,非此即彼,使傳統(tǒng)語文教學與新課程完全對立起來。

二、“非語文化”現(xiàn)象探因2.人們對新課程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造成認識及操作層面上全盤否定傳統(tǒng)。

3.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需要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閱讀教學的復雜性促成了其在變革過程中出現(xiàn)偏頗。

三、思考:語文教學的方向是什么?平平淡淡教語文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教語文輕輕松松教語文

——楊再隋

提高語文課的語文含量

——吳忠豪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崔巒

學----教----導

指導引導

簡約而不簡單

忙碌而不盲目

放松而不放縱

取舍之間彰顯智慧一則電視廣告帶給我們的思考:第二部分:提高集體備課的實效性

一、如何認識集體備課?所謂集體備課,就是教師群體通過集體研討的方式,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的教法和程序,為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做準備。指導思想:集體備課必須立足個人備課的基礎上,以學科備課組為單位進行,要在充分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前提下,集體商討教學方法,共同研究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同時要兼顧學生的基礎和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

理想課程課程的不同層面:按照古德萊德(Goodlad)的觀點,課程可分為五個不同層面:

文件課程

理解課程

實施課程

經(jīng)驗課程實施新課程的需要專業(yè)成長的需要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二、集體備課的組織實施1.組織管理一般由教務處管理,由教研組長具體主持集體備課活動。2.基本程序個人備課——集體備課——個人細備形成共案撰寫個案修改個案形成特色教案3.集體備課的具體要求三定:定單元集體備課課題;定中心發(fā)言人;定單元教學進度。五統(tǒng)一:統(tǒng)一單元教學目的;統(tǒng)一教學重、難點;統(tǒng)一課時分配和進度;統(tǒng)一作業(yè)布置;統(tǒng)一單元評價測試。五備:備課標;備教材;備手段;備教法;備學法。五點: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教育點。兩法: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兩題:課堂練習題和課后作業(yè)題。4.集體備課應堅持的原則

合作性原則超前性原則探究性原則實效性原則5.集體備課應處理好的“三個關系”

正確處理好個人鉆研與集體討論的關系。正確處理好備課與試講的關系。正確處理好骨干引路與培養(yǎng)新教師的關系。

6.集體備課存在的主要誤區(qū)強調集體教案,忽視教案的來源。強調課前準備,忽視課后反思。強調共案,忽視教師的教學個性。1.集體備課形式集體個性化備課集體交流式備課集體研討式備課集體觀摩式備課三、附小教師集體備課的組織實施

集體個性化備課年組統(tǒng)一教學計劃分配獨立備課任務個性化鉆研(書寫教案、搜集資料、制作課件)搜集資料建立備課包,方便查閱資源共享二次備課個性設計集體交流式備課學校統(tǒng)一備課時間年組教師集中研討中心發(fā)言集中陳述(目標、重點、難點、教學策略、方法、作業(yè)設計)組長主持深度交流避免“一錘定音——眾人應和”虛假式備課避免“蜻蜓點水——浮光掠影”應付式備課避免“相互推諉——沉默是金”尷尬式備課集體研討式備課圍繞主題集中探索一課多上同課異構一人示范全組聽課評課研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建議再上此課縱向比較分析得失集體觀摩式備課借鑒名師課大賽課集中觀摩剖析優(yōu)劣提升觀念積累策略2.集體備課的程序及要求研讀教材——深入分析學生——全面定位目標——準確選擇方法——恰當設計活動——有效安排練習——科學核心指導思想做好學科定位——學科品性把握課程目標——教育價值四、語文學科集體備課建議(一)關于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落實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師無目標意識。二是教師不能在閱讀文本中生成和落實教學目標。三是教師在制訂和落實目標中有偏差。1.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四個必須”

(1)必須把初讀落到實處:確保人人都能正確、流利(不錯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復、不破句)地朗讀課文;(2)必須把識字寫字落到實處: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的戰(zhàn)略重點,是必須落實,不能后退的“鋼性指標”;(3)必須把理解定位在適當程度:能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能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大致領會課文蘊含的道理、情感。(4)必須把熟讀背誦落到實處:要關注詞語、句式、篇章的背誦和積累。2.中年級閱讀教學的三個側重點

(1)讀書能力:在堅持抓好正確、流利和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加強默讀、略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加快閱讀速度打好基礎;

(2)理解能力: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

(3)拓展積累:拓展閱讀范圍,拓寬閱讀視野,加速有效積累。

(1)進一步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體會詞句的含義、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

(2)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

(3)學習詩歌、記敘文、說明文等不同文體文章的閱讀;

(4)學習瀏覽,能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

3.高年級閱讀教學的四個重點(二)關于文本解讀

1.提高教師與文本先期對話的深度與廣度

(1)不要在人文內(nèi)涵上費時、用力過多。

(2)引導、點撥和講解要符合學生接受能力,要深入淺出。備課的三種角色轉變我是一般讀者

過了河,回過頭去欣賞欣賞橋是什么樣的。我是一位語文老師

兩種做法不可取:一是過分依賴教學參考書二是拿“名師”的教案全盤照搬我是一名學生

盡量從學生的角度看已知、未知與難易程度盡量從學生的角度看怎樣學才有趣盡量從學生的角度看如何去點撥和引導

2.搞好課前的學情預測,為優(yōu)化教學過程做好準備

較為準確地預測學生的已知和經(jīng)過努力可能達到的未知,明確課的切入點。

(學生是否是“零起點”?)

(三)關于教學過程和方法1.時間要提速;2.環(huán)節(jié)要精簡;3.內(nèi)容要取舍。

學習一篇課文一般的四個步驟: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抓住重點,深入領悟——品讀賞讀,揣摩寫法——積累語言,嘗試運用(四)關于課后練習題總體思路:課后練習題是教材編者對文本的理解和先期處理,它從一定意義上反映了編者的意圖,試圖通過簡單的問題幫助教師從整體上把握和處理教材。因此,教師備課時,要細讀文本,也要細讀課后練習,與課后練習的對話也是與文本對話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利用課后練習題1.要將課后練習中的重點問題融入到解讀課文的過程中,不可“講課”與“練習”兩張皮。2.重點的知識訓練點可以單獨做處理和拓展練習。3.有些練習可以略處理甚至不處理。第三部分教師個體如何鉆研教材學科品性:模糊——凸顯語言文字:流失——強化

教學設計:僵化——開放指導策略:無力——有效教學形式:單一——豐富學科品性:模糊——凸顯《鯨》《長城》《恐龍》《太陽》《圓明園的毀滅》《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頤和園》《廬山云霧》《向往奧運》《埃及金字塔》《桂林山水》

……“必須守住語文教學的底線:語言文字教學?!?/p>

語言文字:流失——強化

《海底世界》案例——《流失的,也是最美的》《給予樹》案例——“沉默不語”“教材是例子,但教材絕非餐巾紙。好的教材應當是一口井,一道泉?!?/p>

《語文課,切莫冷落了課本》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興趣,從整體上把握教材重點要落實的知識和能力目標。對不同板塊、不同課文的講解和處理要詳略有度,避免按部就班,平均分布時間和精力。詳則細嚼慢咽略可一帶而過小學語文教學有時可以“不求甚解”,有時需要“咬文嚼字”。

如何細嚼慢咽?1.加強對語言文字的品味。2.加強對布局謀篇的領悟。3.加強對時代背景、作者寫作風格或類似文章的了解,適當拓展閱讀。4.強化背誦積累。一篇課文可以上個三五課時,如可能上個三五天未嘗不可?!袄邕^”與“滑過”如何一帶而過?1.讀讀課文。2.自學生字。3.提出問題,合作解決(或教師答疑)。4.重點講解一兩處。(普遍問題或重點問題)一課時處理完即可,甚至可以用三兩課時,把一個板塊放在一起學習。教學設計:僵化——開放

預設與生成之間的矛盾關系,是語文課堂教學各種關系中最重要的一對關系。對二者之間辯證關系的認識程度的深淺;處理預設與生成之間關系的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語文教師教學水平極其重要的指標,或者說是最重要的指標。樹立什么樣的教師觀、教學觀、學生觀?是處理預設與生成之間關系的基礎和保障。線性思維開放思維圖說語文:“死”與“活”

教學要有預設,教案就是教學預設的結果,但好的教學應該是給學生一定量的“開口”,允許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變數(shù)”,如果教學設計是一成不變的,那就是單板的,僵化的,不真實的課堂。

牧者纖夫圖說語文:“導”與“拉”

做拉動學生的“纖夫”?還是做生命的“牧者”?牧者不去代替或包辦羊群的吃食,而是把羊群帶到水草豐盈之處,讓它們自主地快活地吃草,這意味著既管理著羊群,又尊重著羊群的獨立的生命活動。古代州官稱為“州牧”,原意就是進行牧人式的管理,讓老百姓過自己的生活;古代官箴還把佛家“不見自我”視作管理的最高境界,意謂管理者盡可能不要在服務對象的正?;顒又谐尸F(xiàn)自己的形象或加進自己的意志,這多少表現(xiàn)了一種無為而為的人本思想。這種意識及方法,對今天我們認識語文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仍有啟發(fā)作用。圖說語文:”鞋“與”腳”

印度哲學大師奧修把這樣一句話稱為最偉大的禱文:“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蔽覀兪欠窨梢赃@樣理解,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必須給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腳之所以能忘記,恰恰說明鞋之合腳;如果鞋不合腳,腳就會被時時記住。同樣,當學生在一種適合自己的教育環(huán)境中生長時,我們就會欣喜地發(fā)現(xiàn)他們似乎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在課堂上。我們是否也可以說:“當鞋合腳時,鞋也就被忘記了。”圖說語文:“收”與“放”

放風箏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休閑娛樂活動,看似平常,卻頗具哲學意味。從風箏線的控制看,線放得太短,風箏飛不高;放得太長,恐怕有斷線的風險。理想境界:收放自如享受快樂

圖說語文:“薄”與“厚”

杯子裝水,平平常常,卻隱藏了智慧。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邊做得很厚,笨重而容積小,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改進,它的“體”——杯子本身越來越薄,而杯子的“用”——裝水的功能,越來越大?!敖虒W的‘體’就是教本身,教是為了使學生學起來,所以教學的“用”——功能,就是學生的學。這樣,教學就像是一只杯子,杯子的邊薄,裝的水才多。也就是教少而學多。反過來,教得多,就學得少。正確處理杯子的“邊”與“水”的關系,即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是問題的關鍵。

圖說語文:“虛”與“實”學生學習一篇課文,教師只要挑三兩處做精當?shù)闹v解和研究即可,不用面面俱到。如同一幅水墨寫意畫,關鍵之處濃墨重彩,精細入微,其余大可不必精雕細刻,否則,畫就匠氣十足了。“傷”與“斷”

對一篇課文而言,絕大多數(shù)地方是學生通過自己閱讀能夠讀懂的,不必從頭到尾、逐句逐段的分析理解,教師挑重點處理幾處即可。關鍵是你要處理哪?目的是什么?怎么處理?也就是有效性的問題?!皞涫覆蝗鐢嗥湟恢浮眻D說語文:指導策略:無力——有效于永正——《小稻秧脫險記》師:誰能把雜草的話讀一讀?

生:“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聲音大)

師:你沒有完,(學生笑)再噴點兒你都不會完。(做噴農(nóng)藥狀)

生:“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學生喘著氣讀)

師:看來這農(nóng)藥還不夠,再來!(又做噴農(nóng)藥狀)

生:(小聲地)“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

?!?/p>

語文教師課堂中的“無能感”與“無力感”1.朗讀指導:不顧課文的整體情感基調,把一個詞語、一個句子獨立出來,要學生讀出這樣那樣的感情,給學生以單純的朗讀技法指導。

(1)你能帶著美麗的春天的感覺讀讀“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這句詩嗎?(2)你能用朗讀把神州5號在碧空中畫出美麗圖畫表現(xiàn)出來嗎?(3)“克利亞就這樣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著窗戶?!蹦隳懿荒茏x得再輕一點?(4)誰有本領通過朗讀送我們“進入夢鄉(xiāng)”?(5)你能把丹頂鶴的嘴讀得再長一些嗎?《詠柳》為什么“活”樹被我們講死了?2.對文章內(nèi)容(詞語)的理解符號化、理性化教學形式:單一——豐富

1.語文教學應當有“基本式”——它反映了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更應當因生、因師、因時、因地制宜,百花齊放,異彩紛呈。2.不同的人教不同的課文,同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