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電纜主絕緣故障預定位、精確定位方法、典型故障波形、檢測與定位測試記錄_第1頁
高壓電纜主絕緣故障預定位、精確定位方法、典型故障波形、檢測與定位測試記錄_第2頁
高壓電纜主絕緣故障預定位、精確定位方法、典型故障波形、檢測與定位測試記錄_第3頁
高壓電纜主絕緣故障預定位、精確定位方法、典型故障波形、檢測與定位測試記錄_第4頁
高壓電纜主絕緣故障預定位、精確定位方法、典型故障波形、檢測與定位測試記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附錄.A(資料性附錄)主絕緣故障預定位方法A.1 電橋法 測試設備要求最高輸出電壓:不低于10kV。短路電流:短路電流不低于10mA。預定位精度:±(0.2%·L+1)m,L為電纜全長。 測試設備要求在測試端,將電橋測量首端接故障相導體X,測量末端接非故障相導體M(絕緣良好相),在電纜末端將故障相導體Y端與非故障相導體N端用低阻短接線短接,如圖A.1所示。ZGH—直流高壓恒流源; r—比例臂電阻; G—檢流計;F—故障點;TA-測量首端;TB-測量末端;LRSL-低阻短接線;圖A.1電橋法接線及原理示意圖工作時,ZGH輸出高壓,待電流穩(wěn)定后打開電橋,調節(jié)電橋平衡。電橋平衡時,與故障相串接的平衡橋臂電阻值為??,與非故障相串接的平衡橋臂電阻值為??,r1可由設備千分度盤(與比例臂電12r1 r2阻連動)讀取。故障點到測試端的距離為:r1Lx 2L 2L P‰r1 r2式中:L為電纜全長,因非故障相參與電橋平衡,計算中要 2倍電纜長度;P‰為電橋平衡時千分度盤讀數(shù);??為測試端到故障點的距離。??注意:對于同溝多回路電纜,該方法會受到臨近回路運行電纜感應電壓干擾,不易平衡,甚至無法定位。A.2 電壓降法 測試設備要求最高輸出電壓:不低于3kV。短路電流:不低于100mA。預定位精度:±(0.2%·L+1)m,L為電纜全長。 測試原理與電橋法相比, 電壓降法可以避免工頻感應電壓的干擾, 特別適合于高電壓、大截面、 大長度輸電復雜電纜系統(tǒng)的主絕緣故障定位。電壓降法分兩步進行,如圖 A.2(a)和(b)所示。設備測量首端接故障相導體 X,測量末端接非故障相導體 M端(絕緣良好相)。(a)電壓降法第一步(b)電壓降法第二步ZGH—高壓恒流源; R—限流電阻;K1、K2為繼電器;ISAM-電流采集單元; USAM—電壓降采集單元;M-中央處理單元; TA-測量首端;TB-測量末端;SL-短接線;EL-接地線圖A.2電壓降法接線及原理示意圖第一步K12SL連接,故障相導體線芯通過接地線EL接地斷開,K閉合、遠端導體線芯通過短接線(注意SL、EL與故障相導體遠端Y的接觸點必須分開)。加壓測得U2、I2,計算電纜全長電阻;第二步K1斷開、K2閉合、接地線EL懸空或拆除,加壓測得U1、I1,計算故障相測試端到故障點的導體電阻。電阻值正比于電纜長度,可得故障距離為:U1LxI1L(I1I2)U2I2或LxU1L(I1I2)U2式中:U1、I1為測試端到故障點的電壓降及電流;U2、I2為電纜全長對應的電壓降及電流;為電纜全長;Lx為電纜始端到故障點距離。A.3 截面法 測試設備要求最高輸出電壓:不低于3kV。短路電流:不低于100mA。預定位精度:±(3%·L)m,L為電纜全長。 測試原理。以5.2電壓降法計算測量首端到故障點的導體電阻,選取電纜導體截面標稱值,通過電阻直接計算故障距離。測試原理及接線如圖5-2(b)。截面法故障距離計算公式:U1 SLxI1式中:U1、I1為測試端到故障點的電壓降及電流;S為被測電纜導體截面積;為被測電纜導體材料電阻率。A.4 基于電壓降的電橋法 測試設備要求最高輸出電壓:不低于3kV。短路電流:不低于100mA。預定位精度:±(0.2%·L+1)m,L為電纜全長。

測試原理當遠端方便將兩相電纜導體短接時,可采用基于電壓降的電橋法,只需測試一次。如圖A.3所示。設備測量首端接故障相導體X,測量末端接非故障相導體M(絕緣良好相)。通過低阻短接線將故障相和非故障相導體短接;或利用銅排通過GIS地刀接線端將故障相和非故障相電纜導體短接。圖A.3基于電壓降的電橋法接線及原理示意圖工作時,K21斷開,測得U1、I1,計算故障相測試端到故障點的導體電阻;21閉合,KK斷開,K閉合,測得U2、I2,計算非故障相測試端經遠端短接線到故障點的導體電阻。電阻值正比于電纜長度,可得故障距離為:U1LxI12L(I1I2)U1U2I1I2或LxU12L(I1I2)U1U2式中:U1、I1為故障相導體測試端到故障點的電壓降及電流;U2、I2為非故障相導體測試端經遠端短接線到故障點的電壓降及電流;為電纜全長;Lx為測試端到故障點距離。A.5 低壓脈沖法 測試設備要求發(fā)射脈沖輸出電壓幅值:不低于30V。發(fā)射脈沖脈寬:50ns-10μs隨測量范圍自動變化,也可手動選擇。最大測量范圍:50km(v=160m/μs)。預定位精度:±(0.2%L+移動光標步長)m(v=160m/μs)。實時采樣率:不低于100MHz。 測試原理將電纜金屬套全線分相連通再按技術要求接地。被測電纜注入低壓脈沖信號,發(fā)射脈沖以恒定速度沿電纜傳播,遇到阻抗突變點,如短路、開路、中間接頭等等,脈沖產生反射,傳播到測試端,儀器記錄下發(fā)射脈沖與反射脈沖波形并自動計算二者之間的時間 Δt,Δt的一半乘以脈沖在電纜傳播的速度 (行波速度),計算出故障點距測試端的距離。測試時 TDR設備測量端接故障相導體,屏蔽端接金屬套(所測線路的金屬套首尾分相連通) ,測試低壓脈沖波形。原理如圖 A.4。圖A.4低壓脈沖法接線及測量示意圖1x t2式中 :c行波速度, ;rc—光速,c=300m/μs;—材料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A.6 直閃法(衰減法) 測試設備要求電源最高輸出電壓:不低于30kV。限流保護:有。TDR預定位精度:±(0.2%L+移動光標步長)m(v=160m/μs)。d) TDR實時采樣頻率:不低于 100MHz。TDR最大測量范圍:50km(v=160m/μs)。 測試原理直閃法(衰減法)只能測試閃絡性故障, 一般用于測量高殘壓的閃絡性擊穿故障, 即故障點電阻極高,脈沖電壓下很難擊穿的故障。一些故障點經幾次閃絡放電后, 故障點電阻下降,不能再用直閃法測試。在電纜故障相導體與金屬套之間施加直流高壓, 使故障點擊穿。故障點擊穿產生的電壓、 電流行波,在測量端與故障點之間來回反射, 并在測量端產生電流行波信號, 使用線性電流耦合器獲取該電流行波信號,并用儀器采集、記錄下來,通過測量擊穿脈沖在測試端與故障點之間時間差 Δt,根據(jù)公式x1A.5。tv,可得出故障點距測試端的距離。測試及接線原理如圖2T1—自耦調壓器; T2—升壓變壓器; R—限流電阻; D—高壓整流硅堆;C—高壓脈沖電容器; LH—線性電流耦合器; G—放電裝置(處于閉合狀態(tài)) ;TDR—脈沖電流采集器圖A.5直閃法接線及測試原理示意圖A.7 沖閃法(脈沖電流法) 測試設備要求電源最高輸出電壓:不低于30kV。限流保護:有。電源最大脈沖能量:不低于1800J。TDR預定位精度:±(0.2%L+移動光標步長)m(v=160m/μs)。e) TDR實時采樣頻率:不低于 100MHz。f) TDR最大測量范圍: 50km(v=160m/μs)。 測試原理沖閃法(脈沖電流法)一般用于高阻故障和能形成擊穿的閃絡性故障。 在電纜故障相導體與金屬套之間施加脈沖高壓, 使故障點擊穿。 故障點擊穿產生的電流行波, 在測量端與故障點之間來回反射, 使用線性電流耦合器獲取該電流行波信號, 并用儀器采集、記錄下來,通過測量擊穿脈沖在測量端與故障點之間時間差t,根據(jù)公式x1tv,可得出測試端到故障點的距離,如圖A.6。2圖A.6沖閃法接線及測試原理示意圖A.8 二次脈沖法/多次脈沖法/穩(wěn)定電弧法 測試設備要求電源最高輸出電壓:不低于30kV。限流保護:有。電源最大脈沖能量:不低于1800J。TDR預定位精度:±(0.2%L+移動光標步長)m(V=160m/μ。s)e) TDR實時采樣頻率:不低于 100MHz。TDR最大測量范圍:50km(V=160m/μ)s。 測試原理故障定位電源給高阻或閃絡性故障施加脈沖高壓, 使故障點燃弧放電,此時故障性質變成低阻短路。在燃弧同時,通過耦合器向故障電纜注入低壓脈沖信號, 記錄故障點低阻反射脈沖信號。 在故障電弧熄滅后,再次記錄低壓脈沖反射波形 (無放電時的波形),將2個波形重疊比較,在故障點處有明顯分叉,軟件自動計算波形分叉點到測試端時間Δt,根據(jù)公式x1tv,可得出故障點距測試端的距離。2利用兩次波形比較,故障點容易判別。二次脈沖法、多次脈沖法和穩(wěn)定電弧法的區(qū)別在于其燃弧時間的原理不同。

如圖

A.7為穩(wěn)定電弧法的原理示意圖。AD—穩(wěn)弧延弧裝置; CP—脈沖耦合裝置圖A.7穩(wěn)定電弧法接線及原理示意圖A.9 燒弧降阻法 測試設備要求最高輸出電壓:不低于60kV。短路電流:不低于500mA。c) 最大輸出功率:不低于

600W。

測試原理當故障點殘壓(擊穿電壓)高于電纜故障定位電源的最高輸出電壓時, 需要更高電壓的電源設備進行燒弧降阻。燒穿電源采用高、低壓關聯(lián)輸出,高壓輸出起到點火作用,擊穿故障點,以形成電流通路,開始燃弧,故障點發(fā)熱并逐漸形成碳化通道,故障點殘壓逐漸降低; 當殘壓降低到低壓輸出的電壓值時, 低壓大電流輸出回路開始工作,快速將故障電阻燒成低阻,如圖 A.8。圖A.8燃弧降阻法接線示意圖A.10電橋法測護層故障 測試設備要求最高輸出電壓:不低于10kV。短路電流:不低于10mA。預定位精度:±(0.2%·L+1)m,L為該段電纜長度。 測試原理采用電橋法預定位護層故障的原理與主絕緣故障定位類似。 被測電纜和輔助電纜的導體線芯均接地,設備測量首端接故障相金屬套, 測量末端接非故障相金屬套(護層絕緣良好相), 故障相與非故障相金屬套的末端用低阻短接線短接,如圖 9所示。圖A.9電橋法護層故障預定位接線原理示意圖同理,故障點到測試端的距離為:r1Lx 2L 2L P‰r1 r2式中:為電纜全長;‰為電橋平衡時千分度盤讀數(shù);??為故障點工程到測試端距離。??注意:對于同溝多回路電纜, 該方法同樣會受到臨近回路運行電纜感應電壓干擾,不易平衡,甚至無法定位。A.11電壓降法測護層故障 測試設備要求最高輸出電壓:不低于5kV。短路電流:不低于100mA。預定位精度:±(0.2%·L+1)m,L為該段電纜長度。 測試原理與電橋法相比,電壓降法可以避免工頻感應電壓的干擾。被測電纜和輔助電纜的導體線芯均接地,設備測量首端接故障相金屬套 X,測量末端接非故障相金屬套 M(護層絕緣良好相),故障相與非故障相金屬套的末端(Y和N)用低阻短接線短接。工作時,K閉合,K打開,測得U1、I1;K打開,K2121閉合,測得U2、I2,如圖10所示。圖A.10基于電壓降法的電橋法護層故障預定位接線原理示意圖根據(jù)電纜長度與金屬套電阻成正比,可得故障距離為:U1LxI12L(I1I2)U1U2I1I2或LxU12L(I1I2)U1U2儀器自動根據(jù)電壓、電流計算并顯示故障距離百分比和故障點距離測試端距離。附錄.B(資料性附錄)故障精確定位方法B.1

聲磁同步法

測試設備要求聲磁信號時間差精度:

0.1ms。

測試原理采用電纜故障定位電源對故障相施加高壓脈沖, 使故障點放電而產生聲音信號與磁場信號。 沿電纜路徑使用定點儀以接收磁場信號為基準, 同步接收并記錄故障點放電產生的聲音信號, 測出兩者之間的時間差,時間差最小點即為故障點位置,如圖 B.1。圖B.1 聲磁同步法故障定點試驗示意圖B.2 跨步電壓法 測試設備要求測量靈敏度: 0.10μV未(放大);0.30μV(放大)。

測試原理在金屬套和大地間注入脈動電流,當金屬套對大地產生泄漏時,會在地面上故障點周圍產生漏斗狀電位分布。沿電纜路徑用電位差計可測得信號的幅度和方向,在故障點前后,電位差計指針所指的方向相反,當電位差計剛好跨在故障點兩側,電位差計指示值幾乎為零,找到電纜的故障點,實現(xiàn)精確定位。由于測量的是地面兩點間的電位差,通常稱跨步電壓。加大脈動電流信號可有效提高電位差計的抗干擾性能??绮诫妷悍ü收隙c試驗示意如圖B.2。圖B.2跨步電壓法故障定點試驗示意圖B.3 磁場法(音頻法) 測試設備要求定點精度:電纜敷設深度的 50%。 測試原理通過電纜故障定位電源對故障電纜施加脈沖信號,攜定點儀器沿電纜路徑正上方移動,在擊穿點前,由于來回電流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溢出的磁場很小;至擊穿點,為電流的折返點,有徑向大電流,產生放射狀磁場,磁場信號增大,跨過擊穿點,信號明顯減小。而在臨近電纜的平行線上,沿電纜路徑巡測時,磁場信號幅值較小,數(shù)值變化不明顯,如圖 B.3。圖B.3被測電纜及臨近電纜的磁場分布B.4 溫升法 測試設備要求溫度測量分辨力:0.1℃溫度測量范圍:0-120℃

測試原理對電纜故障相施加較大電流,的地方,則可能是電纜故障點。使用。如圖B.4所示

令故障點發(fā)熱,采用紅外熱像儀查找故障電纜表面溫度高于其他區(qū)域該方法須排除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溫升, 并且在電纜可見的情況下才能IR-紅外熱成像儀圖B.4 溫升法確定可見電纜故障點示意圖附錄.C(資料性附錄)典型故障波形C.1 低壓脈沖法典型測試波形(a)完好電纜終端開路波形(b)并聯(lián)故障中間低阻波形(c)并聯(lián)故障中間短路波形(d)開路故障中間低阻波形(e)開路故障中間開路(f)中間接頭圖C.1低壓脈沖法典型測試波形C.2 直閃法典型測試波形圖C.2直閃法脈沖電流波形C.3 沖閃法典型測試波形(a)沖閃法脈沖電流波形(b)故障點未擊穿脈沖電流波形 (c)長放電延時脈沖電流波形(d)脈沖電流波形(設置采樣延時)

(e)短電纜脈沖電流波形圖C.3沖閃法脈沖電流波形圖C.3(a)沖閃法脈沖電流波形,第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