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為什么挨打_第1頁
近代中國為什么挨打_第2頁
近代中國為什么挨打_第3頁
近代中國為什么挨打_第4頁
近代中國為什么挨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近代中國為什么“挨打”?

艾夢慧陳靜陳琛葛兵花馬馨如裴磊趙林

“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歷史學家總結近代中國歷史的得出的經驗教訓,已經成為普通中國人的常識。然而,更加仔細地觀察近代中國歷史可以發(fā)現,更加準確地說法應該是,“腐敗就要挨打”。近代中國為那個腐敗的時代付出如何大的代價,又是如何陷入被動,一步一步在帝國爪牙下淪陷。下面列出部分近代中國慘遭屈辱的歷史事件。中國近代經歷的那些事1940年-1842年鴉片戰(zhàn)爭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鴉片戰(zhàn)爭結束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1856-1860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8年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美、俄簽定《天津條約》1883-1885年中法戰(zhàn)爭1860年清政府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定19世紀90年代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1901年《辛丑條約》簽定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近代中國為什么挨打?

巨大的戰(zhàn)果反差,不禁讓我們反思中國在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統(tǒng)治下發(fā)生了什么?在哪些方面又是怎樣落下了巨大的差距?通過調查就明清易代總結經濟、科技、思想、對外文化上總結幾點原因。經濟倒退

明代中晚期,傳統(tǒng)經濟充分發(fā)展,新的經濟因素大量涌現。商品經濟的活躍和重商主義的抬頭使根植于小農經濟的一切傳統(tǒng)觀念受到挑戰(zhàn)。明政權用以控制人口和土地的手段,戶籍制度、黃冊制度、賦役制度漸漸失靈。經濟的發(fā)展水平和人身的解放程度是衡量社會進步的主要尺度。就明朝中后期的情況而言,中國社會已經明顯地表露出向近代轉型的征兆。明代發(fā)達的農業(yè)手工業(yè)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不僅為國內商業(yè)活動的發(fā)展繁榮提供了基礎,而且支持了強勁的海外貿易。明帝國在通海勢力的強大壓力下逐步放開海禁。中國在海外貿易上顯示出雄厚的實力。但是,長期戰(zhàn)亂和明清易代清改變了這種局面。清初,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全國各地一片荒涼。戰(zhàn)亂和滿洲人帶來的落后的生產方式所造成的社會經濟嚴重倒退,經過近一百年才得以逐步恢復和發(fā)展,當經濟又達到或超過明代后期的水平時,中國已經與西方拉開了距離??萍纪诳茖W技術上,雖然明代當時還沒有發(fā)生工業(yè)技術革命,但一些重大的科技成果表明中國科學技術在原有軌道上的發(fā)展和走向成熟,正向新的突破點的逼近。比如,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記載了當時已經采用火藥爆破法開礦,用竹制管道排放煤礦中的毒氣;使用焦炭煉鐵;在冶金中廣泛采用活塞式木風箱鼓風;用木鐵結構機車運送礦料。在紡織等行業(yè)的手工工場中,機械使用已經很普遍,手工制造的機械已經相當復雜。中國和歐洲在手工技術方面的水平是相近的。有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的一些材料被200年后的達爾文用來證明他的物種進化理論。但到了清代,情況發(fā)生了逆轉。與明代后期科學技術的開放態(tài)勢不同,清代的科學技術研究在政治高壓的干預下,故步自封。明代中外科技交流是由民間推動的,是自下而上并得到朝廷鼓勵的。清廷順治、康熙時期,清廷與對西方傳教士的科技交往僅限于朝廷。他們限制普通士人與西方傳教士的接觸。擁有技藝的西方傳教士更像是清廷的宮廷侍從,成為天朝大國太平盛世的裝飾品。清廷統(tǒng)治者故步自封,對新事物蔑視和拒斥。思想壓制明中后期,程朱理學的統(tǒng)治地位發(fā)生動搖,以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逐步發(fā)展起來,人的自主意識增長。心學提倡自我,蔑視權威,提倡社會相對平等。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教條受到挑戰(zhàn)。同時,由于明朝政權的衰敗,統(tǒng)治的松動,對社會控制的能力大大下降。但政權控制力的減弱,卻給反傳統(tǒng)事物的發(fā)展留下了縫隙。新鮮事物和獨立思想所受到的壓力減小了,使士大夫受到了鼓勵。這恰與心學的發(fā)展、與市民文化的興起匯成一股潮流,對傳統(tǒng)思想造成了沖擊。士大夫主體意識高漲,他們集會,強烈要求參與政治。繼東林黨之后,復社成為全國性的龐大的政治性社團。它具有完整的組織和明確的主張,帶有一些近代政黨的意味。清廷的入主中原后,并沒有按明代后期社會經濟的軌道繼續(xù)前進,相反,它加固了舊制度、舊思想,使本已趨解體的、應該拋棄的舊制度得以維系和延續(xù),新事物的萌芽、鮮活的思想和開放的態(tài)勢均遭到扼殺。隨著清廷絕對君主權利的確立和控制的強化,晚明以來“離經叛道”的思想逐漸銷聲匿跡。到乾隆朝,所謂“文治”達到鼎盛,思想禁錮也走向極致。清代的文字獄次數之頻繁,株連之廣泛,處罰之殘酷,超過以往的朝代。輿論被鉗制,讀書人噤若寒蟬,以致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閉關鎖國明廷對接納外國人、外國文化是開明的。利瑪竇的活動就曾得到萬歷皇帝的鼓勵。明朝末年,內憂外患,已成積貧積弱之勢。崇禎皇帝為挽救明朝的頹敗,對新鮮事物也采取開放態(tài)度。清廷入主中原,將明代已經解體的體制再行加固,如同修理了一輛即將廢棄的破車,使之繼續(xù)運行,延長使用。不僅如此,清廷政權與明朝相比帶有保守性和封閉性。特別是在國內叛亂得到平息,邊疆地區(qū)包括臺灣實現統(tǒng)一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它的保守性和封閉性表現得更加明顯。清廷實行了嚴厲的海禁。康熙年間,清廷與羅馬教廷發(fā)生禮儀之爭,不僅西洋人在中國傳教受到限制,對洋商與中國貿易的態(tài)度也更加嚴厲。當時清廷號稱極盛。清廷嚴厲的閉關政策,使中國自絕于世界大潮之外,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偨Y事態(tài)發(fā)展的結果已經十分清楚,清廷自身雖然走向強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