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國家機構_第1頁
第七章:國家機構_第2頁
第七章:國家機構_第3頁
第七章:國家機構_第4頁
第七章:國家機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國家機構一.教學內容:

1.國家機構的含義和特點及其產生發(fā)展.2國家機構的基本構成.3.制約國家機構設置的主客觀因素.4.國家機構設置原則和形式的差異性。5.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機構.6.資本主義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7.分權制衡的制度設計.8.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國家機關.9.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家機構.10.社會主義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11.社會主義國家的主要國家機關.

第一節(jié)國家機構的概念和

一般原理一、國家機構的概念

1、含義:

所謂國家機構,是組成國家機器的一切國家機關的總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國家機關,是實現(xiàn)國家權力、執(zhí)行國家職能、進行國家日?;顒拥慕M織體系。(P173)

2.理解含義:(1).國家機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國家機構為國家政治生活所必需。(2).國家機構的組織體系結構性:國家是階級統(tǒng)治的政治體系,由此決定國家機構具有組織體系結構性。(3)國家機構是一個動態(tài)功能組織系統(tǒng)。2、國家機構的特征(1)階級性:作為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國家機構是由該社會在經濟上占有統(tǒng)治地位的階級所掌握,是為維護這個階級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統(tǒng)治服務的,是為了維持統(tǒng)治階級所需要的社會秩序工作的,國家機構的全部活動都具有明顯的階級傾向和政治傾向。(2)全社會性:①這首先表現(xiàn)為在國家機構以全社會的名義進行活動。②國家機構的全部費用是由全社會來負擔的。國家機構的一切活動開支以及工作人員的薪俸皆由國庫支付,而國庫的收入來源則通過稅收等手段由全體社會成員提供。(3)整體性(或系統(tǒng)性)國家機構是統(tǒng)一的整體,是有機構成的組織體系。(例如國家的司法系統(tǒng))(4)強制性

統(tǒng)治階級通過國家機構的活動普遍地約束全體社會成員,要求全體社會成員遵守根據(jù)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而確立的各種社會規(guī)范。三.國家機構的構成1、國家機構的產生和發(fā)展:

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機構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并隨著國家的發(fā)展經歷了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或者說是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這個發(fā)展過程也反映了政治文明的不斷進步。2、國家機構的基本構成?從縱向上看,國家機構包括從中央到地方的整個國家機關體系,是一個非常嚴密復雜的龐大的組織系統(tǒng)。?從橫向上看,它包括五個部分:國家元首、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暴力機關或武裝力量。(1)國家元首①含義:現(xiàn)代國家元首是依據(jù)憲法規(guī)定履行職能的人格化的國家機關,是一個政權組織的首腦部分或者國家的最高代表著。②基本內涵是:A國家元首是一個國家機關,具有階級性,歷史性。B國家元首居于國家政權組織體系中的首腦部分C國家元首是國家對內對外的最高代表者。D國家元首根據(jù)憲法行使元首職權。E國家元首具有人格化特征。F國家元首享有禮儀上的特殊待遇。③

依據(jù)國家體制,國家元首可分為君主制國家元首和共和制國家元首;④按國家元首組成人員,國家元首可以分為個人元首和集體元首.(p178)(2)立法機關?立法機關是行使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即有權審議、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國家機關。③行政機關(1)所謂行政,包含執(zhí)行和管理兩方面的含義。執(zhí)行是指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的和決定。管理是指管理國家內政外交軍事等方面的事務?!钏^行政機關:即負責擬定和執(zhí)行法律、制定和執(zhí)行國家政策、管理國家內外事務(國防、軍隊、外交、國家行政事務和公共事務)的機關。(2)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就是通常所說的中央政府。它是制定并組織實施有關全國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一切內政外交的重大決策和政策.(179)(3)國家行政:是指國家機關對社會的管理。(4)國家行政的特點:國家行政主體的公共權威性;國家行政主體兼具社會性與政治性;國家行政主體的集權性;國家行政主體效益的強制性。④司法機關

司法機關是指代表國家行使司法權的國家機關。

·但司法機關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僅指行使審判權的審判機關即法院。廣義的司法機關還包括各級人民檢察院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和各級公安機關。⑤武裝力量

是指國家機構中運用暴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鎮(zhèn)壓被統(tǒng)治階級反抗,鞏固統(tǒng)治階級政治統(tǒng)治的國家機關,是實現(xiàn)階級專政的重要工具。

國家暴力機關的主要成分是軍隊、警察以及監(jiān)獄等暴力設施。四。國家機構的組建:(一)制約國家機構設置的主客觀因素:1.國體的制約;2.統(tǒng)治階級統(tǒng)治方式的制約;3.國度國情諸因素的制約.(還要考慮到一個國家的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條件,諸如歷史狀況,文化傳統(tǒng),種族民族,物質文化展水平,人口數(shù)量,結構與素質疆域與資源,以及國家面對的國際環(huán)境)(二)國家機構設置原則和形式的差異性:

①不同國家機構的原則是不同的封建制國家實行的集權原則,而資產階級實行的是分權原則,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原則。②不同的國家,組成國家機構的各個機關的具體設置和形式存在種種差別

例如同樣是立法機關,就有兩院制和一院制的區(qū)別,就是同一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國家機關的設置和形式也會發(fā)生變化。③不同的國家,各種國家機關之間的權力劃分和分配、地位和相互關系也是不同的如行政權有的是政府單獨行使,有的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共同行使。(一)國家元首1、含義:是一個國家在實際上或形式上對內對外的實際或形式的最高代表二、國家機構的組織體系2、特點:不是個人權力的體現(xiàn),而是國家機關3、稱謂(1)民主共和制:(2)君主立憲制:主席、總統(tǒng)君主(國王、皇帝)約旦國王侯賽因4、產生方式(1)世襲制:英國日本(2)選舉制1)直接選舉產生的:2)間接選舉產生的:法國奧地利墨西哥美國意大利5、職權(1)公布法律;(2)任免主要官吏;(3)統(tǒng)帥武裝力量;(4)召集、解散議會;(5)外交活動;(6)宣布大赦、特赦、戒嚴;(7)榮典權瑞典國王6、地位(1)實質性的首腦(實權)(2)象征性的首腦(虛位)布什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布什在白廳發(fā)表演講(二)立法機關1、含義:2、稱謂:3、主要權力:立法權議會、國會。有權制定、修改、廢止法律的機關,是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4、組織體系(1)一院制:社會主義國家一般采用一院制。(2)二院制:英國(上院和下院)法國(參議院和國民議會)荷蘭(第一院和第二院)美國、意大利、日本(參議院和眾議院)美國參議院意大利議會日本國會議事堂荷蘭國會日本眾議院日本參議院(三)行政機關1、含義:2、稱謂是管理國家行政事務的機關。又稱政府、國家的管理機關。政府、內閣、部長會議、聯(lián)邦委員會巴勒斯坦新內閣白宮3、產生方式4、分類(管轄范圍)(1)選舉產生(1)中央政府(2)立法機關產生(2)地方政府經濟特區(qū)政府國務院5、首腦稱謂:6、組成成員:首相部長大臣內閣總理大臣總理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英國首相布萊爾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小泉純一郎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伊萬諾夫英國外交大臣斯特勞7、職權(廣泛): 領導和管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衛(wèi)生、外交等(四)司法機關1、含義:是國家行使審判、監(jiān)督守法的機關。

2、性質:3、作用:(1)保障公民權利是維護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2)懲處違法犯罪(3)維護社會秩序4、職權(1)法院:(2)檢察院:1)審理訴訟案件1)提出公訴,追究刑事責任2)行使審判權2)監(jiān)督審判活動5、體系:(1)一般分三級(初、中、高)(2)也有四級6、分類(1)審級:(2)案件性質:初審法院普通法院專門法院中審法院終審法院(五)暴力機關1、含義:國家機構的特殊部分,包括國家的常備軍、警察、監(jiān)獄等暴力機關和設施。2、作用:(1)維護安全、治安,(2)鎮(zhèn)壓反抗3、地位:國家機構的特殊組成部分4、設立的原因:(1)用暴力維護統(tǒng)治和利益;(2)保障其它國家機關權力的實現(xiàn)(后盾、威懾力)

任何國家都意味著使用暴力,而全部區(qū)別就在于:這種暴力是用來反對被剝削者還是反對剝削者?!袑巼覚C構含義性質設置體系國家元首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暴力機關稱謂、產生方式、權限含義、稱謂、主要權力、組織體系含義、產生方式、分類含義、性質、職權、組織體系含義、作用國家機關的總和國家性質決定國家機構的性質國家職能決定國家機構的設置第二節(jié)資本主義國家

的國家機構一、分權制衡——資本主義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1、分權制衡的概念?所謂分權制衡,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的分立和制衡,其基本含義是: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三種權力,它們分別由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掌握,各自獨立行使,而又相互制約的平衡。2、分權制衡作為資產階級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和一種制度,經過了逐步發(fā)展的歷史過程

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分權學說是由洛克提出來的,他的分權學說集中體現(xiàn)在1689年出版的《政府論》中,洛克認為,國家的權力分為三個方面,立法權、執(zhí)行權和對外權。? 洛克認為,立法權是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其余一切權力都是由它派生的并從屬于它的。立法權由議會掌握,這樣資產階級議會就成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在洛克看來,以上這三種權力不能由一個機關來掌握,必須把立法權和執(zhí)行權掌握在不同的人們手中。洛克在這里論述的分權,實際是資產階級和貴族兩個階級的分權.②18世紀法國的啟蒙學者孟德斯鳩提出了分權制衡的學說。? 孟德德斯鳩第一個明確地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個方面,從而為資產階級的政權結構奠定了基礎。孟德斯鳩的理論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人權宣言》和1787年美國憲法中得到體現(xiàn),對于資產階級國家機構的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3、分權制衡的制度設計第一:由三個不同的機關分別執(zhí)掌和行使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第二:每一個機關都是相對獨立的,它們在行使各自分掌的權利時,都不能離開其他機關的協(xié)助;第三每一個機關都擁有防止、抵御其他機關侵犯其權力的法律手段。通過上述三方面的實際安排,實現(xiàn)不同權力之間的制約和平衡。(P184)4、評價在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統(tǒng)治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后,各國普遍確定了分權制衡的國家機構組織原則,即同一機關不能同時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力,但這時已不再具有階級分權的意義,而是成為資產階級為防止統(tǒng)治集團中的個別或少數(shù)人實行專制統(tǒng)治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并成為資產階級在國家機構內部協(xié)調關系,整合統(tǒng)治力量的手段。三權分立與制衡原則對于防止和限制權力濫用具有積極的意義,作為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的一種形式和方法比專制獨裁具有進步意義,但本質上,它是實現(xiàn)資產階級民主的一種政治統(tǒng)治形式。二、主要國家機關(一)立法機關1.概況:(1)概念:資產階級議會是指資本主義國家的公民依據(jù)一定的民主程序,由定期選出的若干議員所組成的代議機構。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機關名稱不一,有的稱議會、國會、有的叫國民大會(葡萄牙),根據(jù)資本主義國家法律規(guī)定,把立法機關統(tǒng)稱為議會。(2).產生:它最早產生于英國,是英國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3).組織形式:當前的資本主義國家通常采用一院制和兩院制的形式。歷史上曾出現(xiàn)過三院制和四院制,如法國的1789年的三級會議,就是由僧侶、貴族和市民三個等級的代表在議會中各設一個議院,是三院制的形式。四院制的如1866年的瑞典和1906年以前的俄羅斯所屬芬蘭議會,就曾設有四個議院。實行兩院制的國家,對上下議院的稱呼也不一樣,例如,荷蘭稱第一院和第二院,英國稱貴族院和眾議院,法國稱參議院和國民議會,美國、德國和日本叫參議院和眾議院,印度稱聯(lián)邦院和人民院。各國兩院產生的方式和職權也不相同。下議院一般經過一定的民主程序,由直接選舉產生,擁有實際的較為廣泛的權力。上議院的產生方式各國不一,權力規(guī)定也各不相同。一般地,上議院都享有特別的權力,對下議院通過的需要它審議的決議案,享有否決權或擱延權。美國參議院在核準高級官員任命、批準條約、審判被彈劾官吏等方面的權力是眾議院所沒有的。可見,上議院是資產階級和貴族的堡壘,是資產階級政黨的重要支柱。2、主要職權第一:立法權,即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這是議會的主要職權。議會的議員具有立法的提案權、審議權、表決權等。第二:財政權,即財政同意權,是議會控制政府稅收和開支的權力。其主要內容是審議和批準由國家行政機關編制的預算案賦稅案公債案以及其他有關公民負擔的財政案。

第三、監(jiān)督權主要是議會對政府的政策和政府官員的行為進行監(jiān)督的權力。對政府的監(jiān)督方面,各國的情況有很大差別。.對政府的監(jiān)督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第一、質詢。即議員對政府的政策和政府首腦或成員所主管的事務提出書面或者口頭的詢問,要求對方做出解釋和答復。第二、彈劾。即議員對政府首腦或成員的犯罪或嚴重違法失職行為提出控告,要求加以審判或制裁,追究其法律責任,結果可能是官員被罷免和判罪。彈劾案的提出和成立,一般需經復雜的程序并附加一些條件。英國、美國、德國是由下議院提出,聯(lián)邦法院審理,參議院參加,2/3多數(shù)通過。日本、法國、意大利由兩院分別提出,審理由兩院選出的相等的議員組成的特別機構審判,法國各12人,日本是各7人美國的彈劾過程是:①眾議院議員提出彈劾案;②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聽取證據(jù)后,確定有無彈劾的根據(jù);③如果認為有根據(jù),交眾議院院會審議;④眾議院會審議時間是兩周,過半數(shù)同意即成立彈劾案,并選出7人擔任彈劾檢察官;⑤將彈劾案送交參議院審判。(P186-187)(二).行政機關現(xiàn)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即中央政府,一般是由政府首腦和各部部長組成,又稱為內閣。? 在議會制國家,政府體制通常稱為內閣制,政府首腦通常稱總理或首相現(xiàn)代資本主義國家雖然政府運行機制有所不同,但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都具有以下職權:

第一、執(zhí)行法律并參與立法。執(zhí)行并實施立法機關通過的法律和決定是資本主義國家政府的基本權力。同時行政機關還經常參與國家立法活動。如行政立法和“委任立法”活動。

第二、管理全國的公共事務和行政事務。中央政府所管理的范圍涉及國家的內政、外交、軍事等各個方面,管理全國的重大和全局性的行政事務,調控社會經濟活動。第三、處理對外關系權。即外交權,屬于國家管理權的一個重要方面,包括制定外交戰(zhàn)略和政策、與外國建立外交關系、談判和締結條約和協(xié)定、參加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指導和領導外交機構和駐外使節(jié)的活動。但政府的這些權力,通常需要與國家元首共同行使,并受到議會的制約。

第四、軍事權(軍事管理權和軍事指揮權)。作為國家管理的一個方面,具體包括領導國家武裝力量的建設和它的軍事行動,包括制定軍隊的編制、組織軍隊的訓練和裝備,組織武器的研制、制造和采購,進行軍隊的調遣和指揮等。(P188)(三).司法機關1含義:在現(xiàn)代國家,司法機關是指獨立行使司法權的機關。在資產階級國家,一般都規(guī)定司法權屬于法院,但多采用狹義的司法權概念,主要指審判權和法律解釋權,而將檢察機關歸屬政府領導。(P189)2.司法原則及制度:①司法獨立原則。②無罪推定。③不告不理原則。④辯護制度⑤法官保障制度。3.司法機關的主要職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審理各種訴訟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選舉案件等。第二、處理某些非訴訟性的事務。主要是指某些民主法律關系要由法院執(zhí)行、保證、監(jiān)督和公證。如登記財產、公證結婚、檢驗遺囑、處理遺產、公布失蹤和死亡、指定監(jiān)護人和保護人等。第三、違憲審查。即由司法機關審查和裁決國家機關的行為是否違反憲法,審查的具體對象包括立法機關所制定的法律、法令以及政府根據(jù)法律所頒布的行政法規(guī)、發(fā)布的行政命令以及所采取的一切行政措施等。違憲審查制度起源于美國,案例是1803年的馬伯里訴麥迪遜一案開辟了先河。(P189)第三節(jié)社會主義國家的

國家機構一、民主集中制——社會主義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一)民主集中制的由來:1含義:民主集中制是指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導下民主的國家機構組織和活動的原則,它體現(xiàn)了民主與集中的辨證統(tǒng)一.

2.民主與集中的關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礎,集中是民主的保障。

3提出:民主集中制作為一條原則,首先是在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中明確提出來的。(二)民族集中制原則在國家機構中的體現(xiàn):1.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會行使。

2.保證國家機關之間合理分工,協(xié)調運作,依法進行權力制約。3.保證立法和決策的民主化和執(zhí)行的集中化與分工責任制。4.保證合理劃分中央國家機構和地方國家機構的職權和管理權限,充分發(fā)揮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二、主要國家機關(一)國家權力機關:1.社會主義國家行使立法權的國家機關,被稱為國家權力機關,這是因為它首先是由人民選舉的代表組成的,統(tǒng)一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就是人民代表大會。2.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的權力非常廣泛,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立法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對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權限劃分規(guī)定:全國人大由權修改憲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有關國家機構和其他的基本法律;人大常委會有權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還可以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在不同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基本原則相抵觸的前提下對該法進行“部分修改和補充?!保?)決定權,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就國家重大問題和事項做出決定的權力。(3)任免權,是最高國家機關組織其他國家機關的權力,具體指人事任免權。(4)監(jiān)督權,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監(jiān)督其他國家機關的權力。

(二)行政機關1、性質和地位

國務院是我國的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在整個國家行政機關體系中處于最高地位。地方各級行政機關在對本級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負責并報告工作的同時,還必須對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負責并報告工作,并服從和接受國務院統(tǒng)一領導。同時,國務院還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國務院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表明國務院對全國人大的從屬地位。2國務院的組成和任期國務院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若干人、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組成。國務院的每屆任期與全國人大的每屆任期相同,為5年,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3.國務院的主要職權:①行政立法權。即根據(jù)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guī)、發(fā)布決定和命令,以及根據(jù)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授權制定暫行規(guī)定和條例。②提案權。我國憲法規(guī)定,國務院有權向全國人大和人大常委會提出議案。③行政管理權。國務院統(tǒng)一領導全國行政機關的工作,不僅統(tǒng)一領導中央政府各部、委的工作,而且統(tǒng)一領導全國性的行政工作,統(tǒng)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行政機關工作。④行政區(qū)劃管理權。國務院根據(jù)全國人大所批準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建置,確定它們的區(qū)域劃分;縣、市、自治州、自治縣的建置和區(qū)域劃分則由國務院批準。⑤領導和管理經濟和城鄉(xiāng)建設權。

⑥社會管理的權力。⑦行使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的其他職權。(三)司法機關1.我國的司法機關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和法律監(jiān)督權的機關,由審判機關人民法院和法律監(jiān)督機關人民檢察院共同構成,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對其負責,受其監(jiān)督。法官和檢察官由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和任免。

2.最高人民法院

①性質。最高人民法院是行使國家最高審判權的機關,它在審判機關體系中處于最高地位,并負有領導和監(jiān)督地方各級法院和專門法院的職責。②最高人民法院的組成及任期最高人民法院由院長1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干人組成。院長由全國人大選舉產生,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員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jù)提名任免。③最高人民法院的主要職權:第一、最高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法律規(guī)定由它管轄的和它認為應當由自己審判的第一審案件。第二、對高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第三、最高人民法院除按法律規(guī)定審判上述案件外,還行使以下職權:最高人民法院監(jiān)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法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對于在審判過程中如何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進行解釋負責核準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以外的死刑案件決定海事法院的設置或者變更撤銷,并規(guī)定海事法院的審判機構和辦事機構的設置等管理全國性司法行政工作3.最高人民檢察院?①性質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最高檢察機關,它負有領導地方各級檢察院和專門檢察院的重要職責,在檢察機關體系中處于核心和領導地位。人民檢察院通過行使檢察權,對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和公民是否遵守法律和法規(guī)實行專門的監(jiān)督,以保障法律、法規(guī)的正確實施?②組成最高人民檢察院由檢察長1人、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和檢查員組成。檢察長由全國人大選舉,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jù)檢察長的提名任免以上人選。?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期同人大任期相同,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③人民檢察院的主要職權第一、法紀監(jiān)督權檢察院對于叛國罪、分裂國家案以及嚴重破壞國家政策、法律、法規(guī)統(tǒng)一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檢察權。第二、偵察和偵察監(jiān)督權對于直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