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四首(使用)_第1頁
李白詩四首(使用)_第2頁
李白詩四首(使用)_第3頁
李白詩四首(使用)_第4頁
李白詩四首(使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詩仙”《夢游天姥吟留別》

《哭晁卿衡》

《丁都護歌》

《越女詞五首》(其三)

李白詩四首夢游天姥吟留別關于李白題目解釋詩意理解夢境解讀藝術手法關于李白的幾個關鍵詞

漫游

漫游是盛唐文人的風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李白一生有兩次漫游階段(24歲至41歲、45歲至55歲),他漫游的動機有二:一是開闊視野,開闊心胸,增長見識;二是廣交天下名士豪杰,為進入仕途鋪平道路。李白所到之處都留下了不少名詩,因此詩名遠播,震動朝野,基本上達到漫游的目的?!敖K南捷徑”

李白生當盛世,渴望建功立業(yè),有著強烈的“濟蒼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但不屑于走科舉道路,也不屑于投筆從戎。他選擇的是漫游各地,結交名士,希望有朝一日風云際會,“平交王侯”而“立抵卿相”,建不世之功而后退隱江湖。“太白精神”

李白是盛唐時代精神的杰出代表,人稱“太白精神”:慷慨自負,傲視凡夫,縱酒狂放,任心使氣,追求自由,幻想浪漫。而他的詩則是太白精神的藝術凝聚和形象顯現(xiàn)。

他的自負讓他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但做了幾年官后,浪漫理想必然與現(xiàn)實發(fā)生矛盾,與世俗無法共存,他強烈感覺到報國無門、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哀。他經(jīng)常游離在理想與現(xiàn)實、希望與失望、痛苦與歡樂之間,在宇宙之中忍受這巨大的孤獨。當他毅然離開朝廷之際,在詩中寫到:“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榈稊嗨?,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薄缎馒x鴦蝴蝶夢》昨日象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

今日亂我心多煩憂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明朝清風四飄流

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

愛情兩個字好辛苦

是要問一個明白還是要裝作糊涂

知多知少難知足

看似個鴛鴦蝴蝶不應該的年代

可是誰又能擺脫人世間的悲哀

花花世界鴛鴦蝴蝶

在人間已是顛何苦要上青天

不如溫柔同眠

在晚期的詩中他高歌自由,思想中揉合著儒、道、釋、縱橫、名士、酒徒的氣質(zhì)。而這種個性解放的呼聲,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達得更為明確激越。

李白的詩歌關注時局安危,抨擊黑暗現(xiàn)實,同情民間疾苦,鄙夷世俗,蔑視權貴;他漫游各地,歌頌祖國壯麗山川;他有濃厚的道家思想,詩中常表現(xiàn)出飲酒求仙及時行樂的心態(tài)。他的詩想象奇特、風格豪放飄逸,是我國詩歌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是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

人,“安世濟民”“功成身退”

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寶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經(jīng)友人吳筠的推薦,被唐玄宗征召進京。他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長安,認為實現(xiàn)“濟蒼生”、“安社稷”的時機已經(jīng)到來。但到了長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個侍御閑職,不能施展政治才干。背景唐代的宮廷制度規(guī)定,凡是皇帝行止所到之處,要有御用文人、術士等候詔命。這些御用文士、術士并非皇帝的政治助手,而是陪侍皇帝從事文藝游賞之事。這些人當中有吟詩作賦的文詞之士,有飽讀典籍的經(jīng)學之士,有算卦者、雜耍者、司棋者、論道者、念佛者、求仙者、書畫者,吹拉彈唱,三教九流,無所不有,他們在翰林院里隨時等候皇帝的召見,所以叫翰林待詔,也叫做翰林供奉。皇上賞月,便召喚詩文待詔寫詩助興;皇上游園,看見景色迷人,便召喚畫待詔作畫等等。

有時候,皇上偶爾也會詢問翰林待詔一些政治問題、民生問題,甚至要他們起草一些并不重要的一般性文書(不是詔書),但這并非他們的主要工作,從根本上來說,他們的工作與政治毫無關系,皇帝也不會將他們這個群體與國家政治聯(lián)系在一起。在宮廷中,他們與皇帝的關系雖較為密切,有侍奉之便,但是并沒有什么政治地位,更不可能發(fā)揮較大的政治作用,當然也就沒有什么政治前途。

當時的最高封建統(tǒng)治集團昏庸腐敗,李白“糞土王侯”不甘趨炎附勢,招致了權貴的讒毀,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賜金還鄉(xiāng)”為名,把他體面地趕出了京城長安。冷酷的現(xiàn)實粉碎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李白在極度悲憤惆悵的心情下,離開了京城,重新繼續(xù)他的漫游生活。天寶四年秋(公元745年),他離家南下準備再游吳越時寫下《夢游天姥吟留別》留贈給友人,借以排譴內(nèi)心的悲憤,表現(xiàn)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對世俗權貴的蔑視,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夢游:說明內(nèi)容的虛實。天姥:所夢內(nèi)容。吟:古詩體式,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形式活潑,不拘一格,主要表現(xiàn)在詩句節(jié)奏的多變。也由詩人情緒決定。留別:說明本詩寫作目的。 用夢游天姥的詩向朋友話別。

另名《別東魯諸公》或《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題解:

《夢游天姥吟留別》

通讀課文,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入夢的原因:??驼勫蕖瓕Υ擞箹|南傾。

由現(xiàn)實轉(zhuǎn)入夢境的句子:我欲因之夢吳越。

由夢境轉(zhuǎn)入現(xiàn)實的過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動……失向來之煙霞。

揭示全詩主題的兩句詩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全詩的思路一、夢游之由(起)——敘述二、夢游之景(觀)——描寫三、夢游之吟(嘆)——議論、抒情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信語或確實談到、說起。有時瀛洲天姥山虛實陪襯航海的人談起瀛洲,大海波濤渺茫確實不易尋求;吳越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時可以看到。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赤城:山名,在現(xiàn)在浙江天臺北,因為山上赤石羅列,遠看好像紅色的城,所以叫赤城。拔:超出、超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東南:名詞作狀語,向東南天姥山仿佛連接著天遮斷了天空,(它)山勢高過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臺山雖高四萬八千丈,對著這天姥山,(卻矮小得)象要向東南方傾倒一樣。

天姥山給你的印象是什么?詩人用了什么手法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神奇、高大:巍峨高聳,直插云霄,使人不敢逼視。襯托、夸張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一夜之間就飛過了灑滿月光的鏡湖。點明了“夢游”。浪漫主義手法。我想根據(jù)這(傳說),夢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夢中,一個夜晚飛渡過月光映照下的鏡湖。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飛渡鏡湖的情景:

眼見清清的溪水蕩漾,耳聞猿猴發(fā)出凄清的啼叫。

(幽雅)湖上的月光映照著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詩人謝靈運游天姥山時住宿的地方現(xiàn)在還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蕩漾,山中的猿猴叫聲極為凄清。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謝公屐:《南史·謝靈運》記載:謝靈運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備有一種特制的木屐,屐底裝有活動的齒;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后齒。(我)腳穿謝公游山時穿的木屐,親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1在半山腰就看見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山頂上可以聽到天雞啼鳴。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千巖:萬轉(zhuǎn):迷花:重疊的巖。山路彎曲不斷。迷戀于花,被花迷住。無數(shù)山巖重疊,道路曲折回旋,沒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戀奇花,倚著山石,不覺已經(jīng)天黑了。

1著屐登山的情景:

黎明時分,東方的海中涌出一輪紅日,四周是蒼莽的群山,耳際是桃都山頂天雞的叫聲。

(神奇)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殷:栗:驚:使……顫栗,形容詞作使動詞。使……震驚,形容詞作使動詞。震動,形容聲音之大巖泉發(fā)出的響聲,象熊在怒吼,龍在長鳴,使幽靜的樹林戰(zhàn)栗使層層山巖震驚。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青青:澹澹:黑沉沉的。水波搖動的樣子烏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蕩漾升起陣陣煙霧。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名詞作狀語,在中間動詞,打開中:開:閃電迅雷,使山巒崩裂。仙府的石門,轟隆一聲從中間打開了。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筑成的宮殿。

夜幕降臨之景:

熊咆、龍吟、電閃、扉開、萬物震撼、煙霧籠罩

(迷茫恐怖、光怪陸離)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名詞作動詞,彈奏鼓:神仙出場時的情景:

紛至沓來的神仙,穿著云霞做的衣裳,騎著風當作馬,老虎在奏樂,鸞鳳在拉車,它們雍雍穆穆,濟濟一堂。(富麗和穆)詩人描繪的是一個怎樣的夢境?詩人的心情如何?

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個離奇變幻、五彩繽紛、其樂融融的夢境。

詩人徜徉其間,心神完全解放,無憂無慮,“心顏”大開,幸福無比。

李白是繼屈原之后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風豪邁奔放,想像豐富,夸張大膽。思考:上述風格在這一部分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

詩人展開豐富的想像,運用大膽的夸張為讀者描述了一個美麗的神仙世界,塑造了幻想世界中的諸多形象:照“我”飛渡鏡湖的月亮,是那樣的富有人情味;熊咆龍吟、雷電霹靂、空中樓閣、霓衣風馬等幻想的場面寫得活靈活現(xiàn),令人眼花繚亂,驚心動魄。故杜甫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飄然思不群”。秋浦歌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天臺四萬八千丈,

對此欲倒東南傾??鋸埵址ā秾⑦M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cè)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悸:嗟:心驚感嘆

夢境回到現(xiàn)實的過渡猛然間(我)心驚膽顫,神志恍惚,一驚而起,不禁長聲嘆息,醒來時見到的只有枕頭床席還在,剛才夢中的煙霧云霞消失了。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事:名詞,事情東:名詞作狀語,向東人世間行樂也是象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象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告別諸位朋友離開(東魯)啊,什么時候才能再回來?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要想遠行時就騎上它去探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對統(tǒng)治者的蔑視和反抗。怎么能低頭彎腰侍奉權貴,使我不能舒心暢意,高高興興地過日子!這一部分,有人讀出李白消極的處世態(tài)度,有人讀出他蔑視權貴的傲氣,你的意見呢?

夢境消失,詩人于驚悸中返回現(xiàn)實,方知“古來萬事東流水”。詩人認為,如同這場夢游一樣,世間行樂,總是樂極悲來,古來萬事,總是如流水那樣轉(zhuǎn)瞬即逝。這些詩句包含了詩人對人生多少失意的感慨!這種對人生的傷感情緒和逃避現(xiàn)實的態(tài)度,表現(xiàn)了李白思想當中消極的一面。而唯一能撫慰詩人內(nèi)心創(chuàng)傷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即徜徉山水之間,尋仙求道之樂。詩意至此,或可完結,但詩人卻另加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兩句如響落天外,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唱出了封建社會多少懷才不遇之士的憤激心聲。這是詩人思想性格中更強烈的一面:不對人生屈服,不跟權臣貴戚同流合污,而是對上層統(tǒng)治者的蔑視和反抗。

第三部分與第二部分在意義和情感上有怎樣的聯(lián)系?

第三部分由第二部分的寫夢轉(zhuǎn)入寫實。詩人在第二部分中寫神仙世界的美麗,正是反襯現(xiàn)實世界的丑惡;寫自己一心想遨游仙境,正是表現(xiàn)了對現(xiàn)實世界的憎惡,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不愿跟權貴同流合污。

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xiàn)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后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推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不滿現(xiàn)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貴,傲岸不屈)夢境解讀1

隱喻了自己的一段生活經(jīng)歷,就是對他42歲入朝為官的兩年多生活的經(jīng)歷。這是對自己從年輕時代就開始了的“愿為輔弼”的政治理想幻滅的一個概括。夢境解讀2歸納主旨

這首詩為留別友人所作,通過寫夢中游仙境界,表達詩人不滿社會現(xiàn)實,不為名利所困,蔑視權貴的高尚節(jié)操。1、構思奇特。全詩以游仙為構思的出發(fā)點,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關傳說,虛構出一個與黑暗的現(xiàn)實社會形成鮮明對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達詩人對自由、光明的渴望與追求,同時也寫出他不滿現(xiàn)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貴的反抗精神。2、想象豐富。神話傳說和對自然山川的真實體驗融合在一起,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大膽夸張,充分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3、語言靈活,形式錯落,富有節(jié)奏感,通俗平易,兼用長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縛。

藝術手法入夢之由夢游歷程目睹仙境夢醒神傷臨別寄語背誦指引(8句)(16句)(10句)(4句)(7句)哭晁卿衡李白走近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中國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李白作為一個熱愛祖國、關懷人民、不忘現(xiàn)實的偉大詩人,也十分關心戰(zhàn)爭這一重要問題。對保衛(wèi)邊疆的將士予以熱情的歌頌(如《塞下曲》),對統(tǒng)治者的窮兵黷武則給予無情的鞭撻(如《戰(zhàn)城南》、《丁都護歌》等)。李白還寫了不少樂府詩,描寫勞動者的艱辛生活,表達對他們的關心與同情(如《長干行》、《子夜吳歌》等)。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最鮮明的藝術特色。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調(diào)動了一切浪漫主義手法,使詩歌的內(nèi)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xiàn)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比如,他入京求官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想念長安時,“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边@樣一些詩句都是極富感染力的。阿倍仲麻呂(698—770)。日本奈良時代入唐留學生。漢名朝衡、晁衡。開元五年(717,養(yǎng)老元年)隨遣唐使赴唐,同行有玄昉、吉備真?zhèn)涞?。同年九月到達長安入太學學習。后中進士第,在唐,歷任司經(jīng)局校書、左拾遺、左補闕、秘書監(jiān)兼衛(wèi)尉卿。工詩文,與大詩人王維、儲光羲、李白等友善。玄宗喜其才,賜名朝衡。二十一年,請東歸,玄宗未許。天寶十二載(753),隨遣唐使藤原清河使舶東歸,途中遇暴風,漂流至安南。十四載,輾轉(zhuǎn)再返長安。時誤傳其遇難,李白曾有《哭晁卿詩》以悼之。后歷官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退篱L安。有《古今集》。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

注釋:卿:對人的尊稱。帝都:指唐京都長安。蓬壺:傳說中的蓬萊仙島,在晁衡返日途中的海上。蒼梧:傳說東海中的一座山。 “蓬壺”即傳說中的蓬萊仙島,據(jù)《十州記》記載,蓬萊山對著東海東北岸,周遭五千里另有圓海繞山,圓海水黑,人稱為冥海,無風之時尚且洪波萬丈,人不得往來。上有九老丈人把守,是太上真人所居之所,只有飛仙才能通過。晁衡歸途中島嶼眾多,故著一“繞”字。同時,“征帆一片”,飄泊遠航,亦隱含了晁衡的即將遇難。此句聯(lián)想景物,為下文抒情作了鋪墊。課前小知識唐代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佛教等各方面,都達到了空前輝煌的成就,同時又促進了海外的交通。當時的日本皇朝曾先后派出十五次遺唐使以及許多學問僧和留學生,不避風濤之險來到中國,唐皇朝也屢次派使者送日使歸國和回訪。唐朝舶也是當時發(fā)展中日貿(mào)易的重要工具,僅自在公元839年以后至唐朝末的七十年間,有史籍記載的到日商舶,就有三十余次,知名的航海唐朝人二十余人。唐代中日航運的發(fā)展,對兩國的友好往來,對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等的交流,都有重大的促進作用。唐中后期,中國絲織品隨著冶鐵、紡織、制瓷、造紙、造船等手工業(yè)的發(fā)展,連同“唐三彩”等瓷器,成為稀世珍品源源運往海外。唐代也以信風航行著稱于世。公元411至414年,東晉名僧法顯航海東歸,以及唐代僧人義凈廣州航海去印度回國(671~695年),都是根據(jù)信風季節(jié)而乘行的。一般海上貿(mào)易和唐代航海家的西去東歸,也莫不如此。詩文賞析★標題的“哭”字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情感?有什么作用?“日本晁卿辭帝都”,帝都即唐京都長安,詩用賦的手法,一開頭就直接點明晁衡辭官返國(人和事)。詩的標題“哭”字,表現(xiàn)了詩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兩人超越國籍的真摯感情,使詩歌籠罩著一層哀惋的氣氛。★第一句運用了什么手法,點明了什么呢?★第二句如何寫出航海的情景?詩文賞析“征帆一片”寫得真切傳神。船行駛在遼闊無際的大海上,隨著風浪上下顛簸,時隱時現(xiàn),遠遠望去,恰如一片樹葉飄浮在水面?!罢鞣黄?,飄泊遠航,亦隱含了晁衡的即將遇難。此句聯(lián)想景物,為下文的抒情作了鋪墊。★“征帆一片”用得好,好在哪里?這里的寫景有什么作用呢?作者的思緒由近及遠,憑借想象,揣度著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種種情景。詩文賞析★第三句運用了什么手法?“明月不歸沉碧海”以比喻的手法寫晁衡只遇難。★“明月”象征著什么了?明月,象征著晁衡高潔的人品如明月般皎潔。晁衡之遇難,正如皓月沉于湛藍的大海,所比自然貼切,帶出末句無限惋惜和悲愁。詩文賞析★末句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呢?“白云愁色滿蒼梧”抒發(fā)了詩人悲痛的心情。晁衡遇難,在詩人眼中不僅是朋友們的悲痛,連天宇似乎也是愁眉不展:層層白茫茫的愁云籠罩在海上的蒼梧山上,好似在悼念晁衡的仙去。此處用擬人化的手法,通過白云有愁,將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蘊藉?!锊捎昧耸裁词址??李白與月

月是李白詩中使用得最多的一個素材,在現(xiàn)存的李白詩文中,出現(xiàn)“月”的,竟達451處之多,提及“月”的篇章約占李白詩文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以上。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歐陽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獜埦琵g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蹙S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畎状夯ㄇ镌潞螘r了,往事知多少?——李煜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廊松鐗?,一尊還酹江月。——蘇軾1、高潔人格的象征,美好理想的寄托,李白詩中的月亮象征著高尚人格,寄托著美好理想的明天,從總體上構成了李白詩中月的美學價值。李白泛月詩畫面均極美,閑情逸致中流露出不合流俗的高雅情懷。在這首詩中,李白也用了月。那么李白詩中“月”的美學內(nèi)涵是什么呢?李白與月

2、包蘊著對國事的憂憤,抒發(fā)深沉的感慨。李白詩主要抒發(fā)的詩一己之情,但這也包含了舍人對美好理想的不惜追求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無比憎惡之情,囊括了深廣的社會內(nèi)容。3、詩情通民情沉吟民哀怨,李白表達某些帶有普遍性的人類共同感情的月詩,不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當時的愿望和要求,而且賦予了月以更多的人情味,使其形象更加豐滿,因此,更易受到人民的喜愛、理想和接受。

哭晁卿衡李白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賦比擬人直接點明人和事。

飄泊遠航,歸途兇險。

暗喻晁衡遇難

愁云籠罩,心情沉痛

雖是悼詩,卻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自然而又瀟灑。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清新自然、浪漫飄逸的特色。

表現(xiàn)詩人失去好友后的悲痛和兩人超越國別的真摯友情;使詩歌籠罩著一層哀惋的氣氛。

聯(lián)想越女詞耶溪采蓮女,

見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來。人物形象一群采蓮姑娘,她們見有陌生的客人過來,便唱著漁歌,掉轉(zhuǎn)船頭,笑著躲進荷花叢里去,裝著怕羞難為情就不出來了。

棹:搖船時還唱著歌,可見行船之輕松歡快;入:

“笑”著劃船鉆入荷花里面,欲出不出,假裝害羞,天真活潑之態(tài),歷歷在目。此詩寫越中采蓮少女活潑可愛的神情動態(tài)?!扒逅鲕饺?,天然去雕飾”

語言特點:清新自然丁都護歌李白

這是列賓的代表作《伏爾加河的纖夫》。在橫幅的畫面上,一隊蓬首垢面、衣衫襤褸的纖夫拉著貨船,在酷日下向前掙扎,荒蕪的沙灘上只有半埋在沙里的幾個破筐。纖夫們的步子那樣沉重,人們仿佛聽到低沉的《伏爾加船夫曲》從遠處傳來。

這幅畫表現(xiàn)了沙皇統(tǒng)治下人民的苦難生活,揭示了勞動人民所受的野蠻剝削,同時也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