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國學經(jīng)典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67bae3129e354f4bbf591be4bb24f9/e167bae3129e354f4bbf591be4bb24f91.gif)
![第二講 國學經(jīng)典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67bae3129e354f4bbf591be4bb24f9/e167bae3129e354f4bbf591be4bb24f92.gif)
![第二講 國學經(jīng)典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67bae3129e354f4bbf591be4bb24f9/e167bae3129e354f4bbf591be4bb24f93.gif)
![第二講 國學經(jīng)典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67bae3129e354f4bbf591be4bb24f9/e167bae3129e354f4bbf591be4bb24f94.gif)
![第二講 國學經(jīng)典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67bae3129e354f4bbf591be4bb24f9/e167bae3129e354f4bbf591be4bb24f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語文
王顯槐主編北京出版社主講人:陳娟莉第一單元國學經(jīng)典何謂“國學”“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tǒng)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jù)學、倫理學以及中醫(yī)學、農(nóng)學、術數(shù)、地理、政治、經(jīng)濟及書畫、音樂、建筑等諸多方面。“國學”這個概念中國歷史上就有,北京國子監(jiān)《周禮》里面就有,《漢書》、《后漢書》、《晉書》里面,都有“國學”的概念。
但歷來講的所謂“國學”,都是指“國立學校”的意思。明初設中都國子學,后改為國子監(jiān),掌國學諸生訓導的政令。國子監(jiān)設有禮、樂、律、射、御、書、數(shù)等教學科目?,F(xiàn)“國學”概念產(chǎn)生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時“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熱,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相對,提出“中學”(中國之學)這一概念,并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jīng)學。
國學是以先秦的經(jīng)典及諸子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jīng)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并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詩經(jīng)國學經(jīng)典之“詩經(jīng)”《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字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其中6篇有目無辭?!对娊?jīng)》作者佚名,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最初只稱為“詩”或“詩三百”,到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才稱為《詩經(jīng)》?!对娊?jīng)》按《風》、《雅》、《頌》三類編輯?!讹L》有十五國風,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詩經(jīng)》中的精華部分,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復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xiàn)了民歌的特色。《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貴族文人,但對現(xiàn)實政治有所不滿,除了宴會樂歌、祭祀樂歌和史詩而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諷刺詩?!俄灐穭t為宗廟祭祀之詩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詩經(jīng)》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賦、比、興三種表現(xiàn)手法
朱熹:“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也”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相當于如今的排比。如《七月》比:借一個事物做類比。如《衛(wèi)風·碩人》,描繪莊姜之美,用了一連串的比“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興: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聯(lián)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如《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薄皡⒉钴舨?,左右流之”。詩經(jīng)的社會作用:興觀群怨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七月
七月里火星逐漸向西降,
九月里上面分派做衣裳。
十一月寒風刮得呼呼響,
十二月寒氣凜冽是嚴冬。
沒有那外衣也沒有短褂,
靠什么熬過寒冷的年終?
正月里扛著犁杖去翻土,
二月里拿著鋤頭去播種。
集合我們的婦女和孩子,
到那向陽的公田去送飯,
這景象讓那田管最高興。七月里火星逐漸向西降,
九月里上面分派做衣裳。
春天的太陽溫暖地照耀,
黃鶯也開始婉轉地歌唱。
姑娘們手腕上挎著深筐,
沿著那條小路曲折前往,
去尋找喂養(yǎng)幼蠶的嫩桑。
春季里的白天越來越長,
采集白蒿有眾多的姑娘。
要出嫁的少女心懷悲傷,
將和公子結婚遠離爹娘。七月里火星向西降,
八月間割葦好時光。
三月份修整桑樹枝,
用圓孔斧頭方孔斨,
砍去那高枝不瘋長,
拉彎那嫩枝好采桑。
伯老啼叫到了七月,
八月份開始紡織忙。
染的布有黑又有黃,
深紅的料子特鮮亮,
用它給公子做衣裳。四月遠志結了籽,
五月蟬聲滿樹間。
八月開始收莊稼,
十月落葉飛滿天。
十一月上山獵貉,
獵取狐貍皮毛好,
送給貴人做皮襖。
十二月份大聚眾,
繼續(xù)操練打獵功。
打得小獸歸自己,
獵到大豬獻王公。五月蟈蟈地里跳,
六月天機振翅飛。
七月蟋蟀在田野,
八月來到屋檐下。
九月天涼進屋內,
十月蟋蟀床下鳴。
堵死縫隙熏老鼠,
塞緊北窗泥門扉。
嘆聲我的妻和兒,
馬上就要過年了,
進這屋里度歲尾。
六月食李和葡萄,
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開始打紅棗,
十月下田收稻谷。
釀成春酒美又香,
為了主人求長壽。
七月里面可吃瓜,
八月到來摘葫蘆。
九月拾起秋麻子,
采摘苦菜又砍柴,
養(yǎng)活農(nóng)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場,
十月莊稼收進倉。
黍稷早稻和晚稻,
粟麻豆麥全入倉。
嘆我農(nóng)夫真辛苦,
莊稼剛好收拾完,
又為官家筑宮室。
白天要去割茅草,
夜里趕著搓繩索。
趕緊上房修好屋,
開春還得種百谷。
十二月鑿冰沖沖,
正月搬進冰窖中。
二月開初祭祖先,
獻上韭菜和羊羔。
九月寒來始降霜,
十月清掃打谷場。
兩槽美酒敬賓客,
宰殺羊羔大家嘗。
登上主人的廟堂,
舉杯共同敬主人,
齊聲高呼壽無疆。
《七月》是《國風》中最長的一首,是豳人的月令歌,記錄了圍繞農(nóng)事節(jié)令的廣闊生活畫面。詩篇通過對農(nóng)村季節(jié)性生產(chǎn)勞動和動植物及生長情況的描寫,展示出古代農(nóng)村生活的廣闊畫面,可以說是一幅真實生動的古田園風物圖。《七月》向人們展示了創(chuàng)始于周代的禮樂文化根基,這個根基就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春秋以后,中國進入理性高揚的歷史階段,期間已經(jīng)萌發(fā)了各種思想的胚胎;戰(zhàn)國以后,百家爭鳴,思想多姿多彩,但禮樂文化始終是主流。而無論哪一家思想,都是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這個最基本的方式生發(fā)出來的。即以儒、道兩家而言,都以“自然”為前提,直接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必須遵循四季運行規(guī)律而來。語言的最典范的四字句節(jié)奏,古人所謂的“典雅”,都是從四季活動而來。孔子與《論語》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鬃拥淖诮逃^馮友蘭認為,宗教是對自然界的一種態(tài)度,有些宗教認為宇宙有一個最高主宰者,稱為“帝”、“天”??鬃訉ψ诮痰膽B(tài)度,看起來似乎是猶疑的,其實不然,孔子曾在《論語》中多次提及到過“天”,有些地方直接提到“天”的就有十九條之多。孔子的宗教觀主要體現(xiàn)為他的“天命觀”與“鬼神論”。
一、天命觀《論語》中所說的“天”是具有意志的人格神的意味,無須親自發(fā)號施令,就能主宰一切。如:子曰:“子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孔子認為天命是不可違抗的,因此君子“畏天命”。即使是符合道義的事情,能否行得通也由天定。因此他說:“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孔子很少跟他的學生講論天道,是因為他覺得天道神秘莫測,難以言說。他認為只有具備了復雜的人生閱歷后,才能體驗天命,所以他說“五十而知天命”。“天”與“命”子夏曾聽孔子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鬃訉⑻炫c命并列,兩者顯然具有相似意義。命一般指支配社會生活的的力量。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五十而知天命”,“天”“命”為客觀的不可違逆的力量??鬃訉ⅰ疤臁薄懊辈⒘?,賦予了“天”客觀必然性。同時,孔子將“命”作為獨立范疇來討論,也賦予了“命”與“天”不盡相同的含義:“天”為道德、人性的象征,而“命”為一種不可捉摸的力量?!懊笔恰疤斓馈钡难a充,是對天德并無靈驗報應的現(xiàn)象做出的補充解釋。如: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zhí)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雍也》孔子對伯牛如此重的病十分不解與痛惜,孔子認為這是“命”的作用??鬃訉τ凇懊钡恼J識,是要“知命”,就是承認“命”而不是改變“命”當然,孔子對于天與命所注定的事情,也曾認為“明知辦不到也要去辦”,但這并不是他希望改變命的限制,僅僅是表達自覺的愿望而已。鬼神論孔子對鬼神的看法有些矛盾。一方面,孔子平時回避鬼神說,“子不語怪、力、亂、神”,他對鬼神含糊其辭,持猶疑態(tài)度。如: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痹唬骸拔粗芍溃俊?/p>
由此可見孔子關注的是現(xiàn)實人生,對鬼神的問題盡量回避。另一方面,孔子也談到對鬼神應當敬之,祭之。如: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在巫鬼勢力旺盛的時代,孔子刻意避免討論鬼神,將遠避鬼神問題視為聰明的表現(xiàn),可見他對鬼神是存幾分懷疑和否認的態(tài)度的??鬃又鲝埦垂砩?,重祭祀活動,是因為孔子認為祭祀是一種孝,“孝”是子女對父母的行為,“非其鬼而祭之,諂也”《為政》就是說,不是自己應該祭祀的鬼神卻去祭祀它,這是獻媚。祭祀是對父母和祖先的紀念和感激方式,所以應該誠敬??鬃拥膶W生宰我曾對孔子說,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時間太長,一年就可以了??鬃踊卮鹫f,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吃白米飯,穿花緞衣,能心安嗎?孔子對宰我居喪一年而心安認為是不仁,因為他認為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通例,是合理的,這也是孔子重喪葬祭祀的原因。因為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孔子的弟子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謹慎地對待父母的亡故,追念遠祖,發(fā)揚孝悌之道,可以導致民風淳厚)??鬃拥淖诮逃^是他敬重自然的天,但不信鬼神,“天命”、“鬼神”觀與宗教神學觀具有明顯的區(qū)別。誠如周予先生所言:“孔子的哲學只是著重人世間的道德陶冶,所以他不談生前死后的鬼神問題,因此,他并不是一位宗教家?!背錆M了現(xiàn)世的、務實的人文主義色彩,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孔子的教育觀孔子門徒群像一、論教育對象:有教無類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
播學于平民:不分貴賤、貧富、等級
播學于四夷:不分地域、種族
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南郭惠子)
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yī)之門多病人,檃栝(yingua)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子貢)(《荀子·法行》)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教育不受貴賤身份影響的原則。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打破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享受教育的權利。
二、論教育的作用1.論教育的社會功能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保ā蹲勇贰罚┳迂晢栒?。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保ā额仠Y》)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
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是教人成德,也就是人格的修養(yǎng)。2.論教育的個體功能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好仁不好學,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學,其弊也蕩;好信不好學,其弊也賊;好直不好學,其弊也絞;好勇不好學,其弊也亂;好剛不好學,其弊也狂。(《陽貨》)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陽貨》)三、論教育目標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子張》)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尤病諸。”(《憲問》)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憲問》)成圣是孔子教育的理想目標,而培養(yǎng)人格完美的君子是孔子教學的現(xiàn)實目標。君子是受到良好教育,具備多種德行的人,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具有仁德,此外,君子還具有信守義禮、出言謙虛、矜持不爭、合群而不結黨。四、教育內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1.道德教育內容(1)仁與禮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顏淵》)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衛(wèi)靈公》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2)孝悌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學而》)
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學而》)
(3)忠信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
民無信不立。(《顏淵》)2.知識教育內容:新六藝-六經(jīng)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泰伯》)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季氏》)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陽貨》)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史記·孔子世家》)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五、教學原則與方法1.啟發(fā)誘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fā),謂達其辭。(朱熹:《四書集注》)2.因材施教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四書集注》)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先進》)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3.學思并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衛(wèi)靈公》)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陽貨》)4.謙虛實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公冶長》)亡而為有,虛而為盈。(《述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陽貨》)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5.教學相長
孔子有一句名言,叫作“當仁,不讓于師”(《衛(wèi)靈公》)。這與他的“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子罕》)一起,構成了鼓勵年輕人奮發(fā)向上的有力支撐。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貪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p>
【經(jīng)典原意】孔子說:“富裕和尊貴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不用正當?shù)姆椒ǖ玫剿泳筒粫邮?;貧窮與下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不用正當?shù)姆椒ㄈッ撾x它,君子就不會擺脫。君子如果拋棄了仁德,又怎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違背仁德的,就是在緊迫時也一定會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時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苯乖5摽鬃幼鳛槿祟惤逃聵I(yè)的鼻祖,他的教育方針、理念、內容和方法仍然熠熠生輝??鬃咏逃枷氲闹饕暙I創(chuàng)立私學,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擴大教育對象的范圍,促進文化學術的下移;他提出教育在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重視教育;他提倡學而優(yōu)則仕,為封建官僚的政治體制準備了條件;他重視古代文化的繼承和整理,進行了教材建設,奠定了后世儒家經(jīng)籍教育體系的基礎;他總結了教育實踐經(jīng)驗,對教育教學方法有新的創(chuàng)造,他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原則等都揭示了許多教育教學規(guī)律。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說;“對于學問道德,懂得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以它為樂。”好奇心(四)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笨鬃诱f:“我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33223-2024軋制設備術語
- Target-Protein-Ligand-Linker-Conjugates-4-生命科學試劑-MCE-5926
- 1-2-Dihexanoyl-sn-glycero-3-PS-sodium-生命科學試劑-MCE-8684
- 二零二五年度離婚協(xié)議書中共同財產(chǎn)清算起訴狀
- 2025年度電力市場交易購售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賽事活動合作2025年度營銷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私人住宅裝修質量與安全雙保障協(xié)議
- 2025年度離婚子女債務償還與財產(chǎn)分割執(zhí)行協(xié)議
- 2025年度煙酒企業(yè)社會責任履行與公益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銀行擔保協(xié)議
- 反走私課件完整版本
-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
- 第三屆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作品(油藏工程設計單項)
- (人衛(wèi)版第九版?zhèn)魅静W總論(一))課件
- 壓力性損傷護理質控細則及集束化管理措施
- 《批判性思維原理和方法》全套教學課件
- 產(chǎn)后康復-腹直肌分離
- 丙烯-危險化學品安全周知卡
- 粉條加工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配電網(wǎng)設施可靠性評價指標導則》
- 2024年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通信類題庫附參考答案(考試直接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