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校本中學生文言文主題性閱讀主題主題一孝悌仁愛主題二發(fā)憤圖強主題三舍生取義主題四年少才高主題五廉潔奉公體例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讀——熟讀成誦意自知練——練牢基礎傲高考譯——素材積累助寫作中學生文言文主題性閱讀目錄主題一孝悌仁愛孝悌仁愛(一)曾參之孝孝悌仁愛(二)子貢辭金孝悌仁愛(三)顏回之仁孝悌仁愛(四)仁恕之道孝悌仁愛(五)孔子受食孝悌仁愛(六)仁人之饋孝悌仁愛(七)不忍之心孝悌仁愛(八)優(yōu)旃諷諫孝悌仁愛(九)王祥至孝孝悌仁愛(十)舍身殺蛇主題二發(fā)憤圖強發(fā)憤圖強(一)紀昌學射發(fā)憤圖強(二)蘇秦刺股發(fā)憤圖強(三)炳燭之學發(fā)憤圖強(四)孔子學琴發(fā)憤圖強(五)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六)太宗好弓發(fā)憤圖強(七)范公苦學發(fā)憤圖強(八)王冕好學發(fā)憤圖強(九)意外遂愿發(fā)憤圖強(十)發(fā)憤著書主題三舍生取義舍生取義(一)眾人國士舍生取義(二)易水送別舍生取義(三)不食周粟舍生取義(四)石奢縱父舍生取義(五)天下之平舍生取義(六)范滂就義舍生取義(七)巨伯護友舍生取義(八)獨在帝側舍生取義(九)魏征直諫舍生取義(十)心照汗青主題四年少才高年少才高(一)賈逵讀經年少才高(二)小時了了年少才高(三)覆巢之下年少才高(四)鐘氏弟兄年少才高(五)元方責友年少才高(六)不見長安年少才高(七)孺子賞月年少才高(八)識李觀虎年少才高(九)右軍假寐年少才高(十)少年宰相主題五廉潔奉公廉潔奉公(一)子罕辭玉廉潔奉公(二)景公夜飲廉潔奉公(三)史魚尸諫廉潔奉公(四)魯相拒魚廉潔奉公(五)孔明治家廉潔奉公(六)楊震拒金廉潔奉公(七)憂國憂民廉潔奉公(八)包拯清廉廉潔奉公(九)海瑞宦囊廉潔奉公(十)我心有主主題四年少才高年少才高(一)賈逵讀經【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賈逵①年五歲明惠過人其姊韓瑤之婦嫁瑤無嗣而歸居焉亦以貞明見稱聞鄰中讀書旦夕抱逵隔籬而聽之逵靜聽不言姊以為喜至年十歲乃暗誦六經姊謂逵曰吾家貧困未嘗有教者入門汝安知天下有三墳②五典③而誦無遺句耶逵曰憶昔姊抱逵于籬間聽鄰家讀書今萬不遺一乃剝庭中桑皮以為牒④或題于扉屏⑤且誦且記期年經文誦遍于閭里每有觀者稱云振古無倫門徒來學不遠萬里或襁負⑥子孫舍于門側皆口授經文贈獻者積粟盈倉或云賈逵非力耕所得誦經吞倦世所謂舌耕也——《拾遺記》【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①賈逵:字景伯,東漢著名經學家、天文學家。西漢名家賈誼的九世孫。②三墳:傳說中我國最古的書籍,指的是伏羲、神農、黃帝之書。文中泛指古書。③五典:傳說中的古書名,指少昊(hào)、顓(zhuān)頊(xū)、高辛、堯、舜之書。文中泛指古書。④牒:供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⑤扉屏:門扇、屏風。⑥襁負:用布帶子把孩子捆在后背上背著。【讀——熟讀成誦意自知】賈逵年五歲,明惠過人。其姊韓瑤之婦,嫁瑤無嗣,而歸居焉,亦以貞明見稱。聞鄰中讀書,旦夕抱逵隔籬而聽之。逵靜聽不言,姊以為喜。至年十歲,乃暗誦“六經”。姊謂逵曰:“吾家貧困,未嘗有教者入門,汝安知天下有‘三墳’‘五典’而誦無遺句耶?”逵曰:“憶昔姊抱逵于籬間,聽鄰家讀書,今萬不遺一。”乃剝庭中桑皮以為牒,或題于扉屏,且誦且記,期年,經文誦遍。于閭里每有觀者,稱云振古無倫。門徒來學,不遠萬里,或襁負子孫,舍于門側,皆口授經文。贈獻者積粟盈倉?;蛟疲骸百Z逵非力耕所得,誦經吞倦,世所謂舌耕也?!薄妒斑z記》【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其姊韓瑤之婦,嫁瑤無嗣(子嗣)B.期年,經文誦遍(一年)C.稱云振古無倫(倫理)D.贈獻者積粟盈倉(滿)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亦以貞明見稱/五畝之宅,樹之以桑B.旦夕抱逵隔籬而聽之/嫁瑤無嗣,而歸居焉C.或題于扉屏/或襁負子孫D.賈逵非力耕所得/世所謂舌耕也3.下列句子中句式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A.故燕王欲結于君。 B.或題于扉屏。C.或襁負子孫,舍于門側。 D.于閭里每有觀者。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賈逵非力耕所得,誦經吞倦,世所謂舌耕也。譯文:【譯——素材積累助寫作】賈逵五歲的時候,就聰明過人。他的姐姐是韓瑤的妻子,出嫁以后沒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來住,她也因為貞節(jié)和聰明被人稱道。聽到鄰家讀書,她每天一早一晚都抱著賈逵隔著籬笆墻來聽。賈逵安靜地聽著不說話,姐姐也因此感到高興。到賈逵十歲時,就能背誦“六經”了。姐姐問賈逵說:“咱們家貧窮,從沒有教書先生進咱們家門,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墳’‘五典’這些古書,而又能背誦得一句不漏呢?”賈逵說:“回憶過去姐姐抱我在籬笆間,聽鄰居家里讀書,現在還一句不漏地全記得?!庇谑撬蛣兿略褐猩涞钠?,用它當紙來寫字,或者把字寫在門扇上、屏風上,這樣一邊念一邊記,一年的工夫,經書的文字便全部通曉了。在他住的街巷里,每當人們看到他刻苦好學,都稱贊說自古以來沒有人可和他相比。后來許多學生來向他求教,有的不以萬里為遠,有的背著孩子住到他的家門附近,賈逵都一一教授他們經書。學生給他一些糧食作為學費,積累起來裝滿了糧倉。有人說:“賈逵的糧食不是靠自己種地得到的,而是靠講經書講得唇焦口燥得到的,這就是世人說的以舌代耕啊?!蹦晟俨鸥?二)小時了了【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孔文舉①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②有盛名為司隸校尉③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④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⑤有師資之尊⑥是仆與君奕世⑦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⑧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⑨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⑩——《世說新語·言語》【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①孔文舉:孔融(153—208),字文舉,魯國(山東曲阜)人,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鬃拥亩缹O。少有異才,勤奮好學。后因觸怒曹操,為曹操所殺。能詩善文。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孔北海集》。②李元禮:李膺(110—169),名膺,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屬河南)人。出仕之初舉孝廉,后歷任青州等地太守、烏桓校尉、徵度遼將軍、河南尹等職。③司隸校尉:官名。督察三輔、三河、弘農七郡,治洛陽。④中表:古代稱父之姐妹所生子女為外兄弟姐妹,稱母之姐妹所生子女為內兄弟姐妹。外為表,內為中,合而稱之“中表”。⑤伯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⑥師資之尊:孔子曾問禮于老子,故老子是孔子的老師。⑦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⑧太中大夫:官名。主管議論政事。⑨了了:聰明伶俐的樣子。⑩踧踖(cùjí):局促不安的樣子。【讀——熟讀成誦意自知】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痹Y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表t大踧踖?!妒勒f新語·言語》【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詣門者,皆俊才(登門拜訪)B.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溝通,交流)C.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認為……不同凡響)D.人以其語語之(告訴)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為司隸校尉/既自以心為形役B.既通,前坐/予既愛茲水之清,又愛其出之不窮C.人以其語語之/因攝血以供妖飲D.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莫不延頸愿交焉3.與“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中“奇”的用法不一致的一項是()A.滕公壯其貌 B.孟嘗君客我C.漁人甚異之 D.會盟而謀弱秦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譯文:【譯——素材積累助寫作】孔融十歲時,跟隨父親來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名望很高,任司隸校尉。登門拜訪的只有是才子、名流和內外親戚,守門的小吏才給通報??兹诘搅?李元禮)家門口,對守門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蓖▓蠛螅角皬d坐下。李元禮問道:“你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呢?”(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是師生關系,所以我和您是幾代友好的親戚?!崩钤Y和(在座的)賓客無不稱奇。太中大夫陳韙后來才到,有人把孔融的話告訴他,陳韙說:“小時候這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能干?!笨兹诼牶蟠鸬溃骸跋氡啬〉臅r候一定很聰明吧?!标愴t(被說得)非常窘迫。年少才高(三)覆巢之下【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注]乎尋亦收至——《世說新語·言語》【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卵:鳥蛋?!咀x——熟讀成誦意自知】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妒勒f新語·言語》【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孔融被收(逮捕,拘禁)B.中外惶怖(中國和外國)C.了無遽容(驚慌)D.大人豈見覆巢之下(打翻的、傾覆的)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冀罪止于身/乃號令于三軍曰B.二兒故琢釘戲/故圣王重行之C.復有完卵乎/浩浩乎如憑虛御風D.尋亦收至/尋程氏妹喪于武昌3.下列各句,句式特點不相同的一句是()A.孔融被收。 B.徒見欺。C.受制于人。 D.句讀之不知。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譯文:【譯——素材積累助寫作】孔融被逮捕時,朝廷內外無不惶恐懼怕。當時孔融的大兒子九歲,小兒子八歲,他們照樣做琢釘的游戲,完全沒有一點兒驚慌的神色??兹趯ε蓙泶兜娜苏f:“希望罪過只在我一個人身上,兩個兒子的性命能否保全?”兩個兒子從容向前說:“父親大人難道見過傾覆的鳥窩下,會有完好的鳥蛋嗎?”不久逮捕他們的人也到了。年少才高(四)鐘氏弟兄【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于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zhàn)戰(zhàn)栗栗汗不敢出鐘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注]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世說新語·言語》【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晝寢:白天睡覺,午睡?!咀x——熟讀成誦意自知】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庇谑请芬?。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睆蛦枙骸扒浜我圆缓梗俊睂υ唬骸皯?zhàn)戰(zhàn)栗栗,汗不敢出。”鐘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庇謫枙我圆话荩瑫唬骸巴当痉嵌Y,所以不拜。”——《世說新語·言語》【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名聲、聲譽)B.于是敕見(皇帝下命令召見)C.其父時覺(覺察)D.且托寐以觀之(睡著)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因共偷服藥酒/因事順心,命篇曰B.且托寐以觀之/酒以成禮,不敢不拜C.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D.魏文帝聞之/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3.下列句子句式特點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A.卿面何以汗? B.大王來何操?C.沛公安在? D.何可勝道也哉?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鐘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譯文:【譯——素材積累助寫作】鐘毓、鐘會小的時候就有美好的聲譽,(鐘毓)十三歲的時候,魏文帝聽說了他們,對他們的父親鐘繇說:“可以讓你的兩個兒子來見見我?!庇谑撬麄兎罨实鄣拿钸M見。鐘毓臉上有汗,皇帝問他:“你臉上為什么會出汗?”鐘毓回答說:“我見到您內心戰(zhàn)戰(zhàn)惶惶,所以汗如漿般涌出?!被实塾謫栫姇骸澳銥槭裁床怀龊??”鐘會回答說:“我因為見到您內心戰(zhàn)戰(zhàn)栗栗,所以連汗也不敢出了?!辩娯剐值苄〉臅r候,正當父親午睡,趁機一起偷喝藥酒。他們的父親當時醒了,仍假裝睡著來觀察他們。鐘毓先行了禮而后飲酒,鐘會喝了酒卻不行禮。之后他們的父親問鐘毓為什么行禮,鐘毓說:“酒是用來成就禮教的,不敢不行禮?!庇謫栫姇槭裁床恍卸Y,鐘會說:“偷喝本來就不合禮法,所以不行禮。”年少才高(五)元方責友【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陳太丘[注]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世說新語·方正》【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陳太丘:陳寔(shí),字仲弓,東漢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做過太丘縣令。太丘,縣名。古代常以地名稱其長官?!咀x——熟讀成誦意自知】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鹪唬骸按貌恢?,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妒勒f新語·方正》【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陳太丘與友期行(約定日期)B.過中不至,太丘舍去(離開)C.與人期行,相委而去(順隨)D.友人慚,下車引之(拉)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B.與人期行,相委而去/誓不相隔卿C.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D.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如或知爾,則何以哉3.下列選項中補充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①____過中不至,太丘舍②____去,③____去后④____乃至A.①客②客③太丘④客B.①太丘②客③客④客C.①客②太丘③客④客D.①客②客③客④太丘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譯文:【譯——素材積累助寫作】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正午,過了正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迸笥驯闵鷼獾卣f道:“陳太丘真不是君子!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痹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當著孩子的面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迸笥迅械綉M愧,下車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進了門。年少才高(六)不見長安【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世說新語·夙惠》【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①洛下:指洛陽,西晉京城。②東渡:指西晉滅亡,司馬睿東渡,在建康(今江蘇南京)重建政權,史稱東晉。【讀——熟讀成誦意自知】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痹凼唬骸盃柡喂十愖蛉罩孕埃俊贝鹪唬骸芭e目見日,不見長安?!薄妒勒f新語·夙惠》【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明帝問何以致泣(導致)B.具以東渡意告之(詳細地)C.居然可知(竟,竟然)D.元帝異之(意動用法,認為……與眾不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因問明帝/寧喜,因列筵告戚黨B.乃答曰:“日近。”/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C.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吳不亡越,越故亡吳D.元帝異之/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3.對下列句子句式判斷有誤的一項是()A.明帝問何以致泣。(狀語后置句)B.具以東渡意告之。(狀語后置句)C.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狀語后置句)D.乃答曰:“日近?!?主語省略句)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譯文:參考答案: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就向他詢問洛陽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淚。【譯——素材積累助寫作】晉明帝只有幾歲的時候,坐在元帝的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就向他詢問洛陽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淚。明帝問元帝因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東遷的原委詳細地告訴了他。于是問明帝說:“你認為長安與太陽相比,哪個更遠?”明帝回答說:“太陽遠。沒聽說有人從太陽那邊來,這顯然可知了?!痹壅J為他的回答不同尋常。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舉行宴會,把明帝所說的意思告訴了大家,然后又重新問明帝,明帝卻回答說:“太陽近?!痹鄞篌@失色,說:“你為什么與昨天說的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因為抬頭就能看見太陽,但是總是看不見長安。”年少才高(七)孺子賞月【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徐孺子[注]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世說新語·言語》【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徐孺子:徐稚(97—168),字孺子,豫章南昌(今南昌)人。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高士賢人,經學家,世稱“南州高士”。【讀——熟讀成誦意自知】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薄妒勒f新語·言語》【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明”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明亮)B.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看見)C.太后明謂左右(清楚地)D.并非明火執(zhí)仗(明亮)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然”的意義和用法有誤的一項是()A.徐曰:“不然?!?是的、對的)B.若火之始然(……的樣子)C.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然而)D.河東兇亦然(這樣)3.與“若令月中無物”中“令”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令人興奮 B.老有令名C.則民無不令矣 D.令五人保其首領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譯文:【譯——素材積累助寫作】徐孺子九歲時,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對他說:“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沒有,會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說:“不是這樣,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仁,沒有的話一定看不見?!蹦晟俨鸥?八)識李觀虎【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王戎①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魏明帝②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閑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世說新語·雅量》【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①王戎(234—305):字濬沖,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北)人。西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②魏明帝:指曹叡(204—239),三國時期曹魏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26—239年在位。叡,音ruì。【讀——熟讀成誦意自知】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信然。魏明帝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閑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妒勒f新語·雅量》【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觀者無不辟易顛仆(退避,避開)B.觀者無不辟易顛仆(跌倒,跌落)C.戎湛然不動(驚恐的樣子)D.了無恐色(全無,毫無)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A.樹在道邊而多子/吾嘗終日而思矣B.諸兒競走取之/兔走觸株,折頸而死C.取之,信然/煙濤微茫信難求D.魏明帝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徘徊于斗牛之間3.與“縱百姓觀之”中“縱”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縱之順之 B.七擒七縱C.縱橫交錯 D.縱彼不言解析:選AA項與例句相同,均解釋為“放任”。B項,釋放;C項,豎,直;D項,即使。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吹肋吚顦涠嘧诱壑ΓT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譯文:【譯——素材積累助寫作】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多個小孩子一起玩。看見路邊的李子樹有好多果實,壓彎了枝條,其他小孩爭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實,只有王戎不動。人們問他(為什么不動),(他)回答說:“(李)樹長在路邊卻有許多果實,這必定是(一棵)苦李子樹?!?人們)摘取果實(品嘗),確實如王戎所言。魏明帝在宣武場上砍掉了老虎的爪子和牙,任憑百姓觀看。王戎當時七歲,也去看。老虎乘隙攀住柵欄大吼,吼聲震天動地,圍觀的人全都嚇得退避不迭,跌倒在地。王戎卻平平靜靜,一動不動,一點也不害怕。年少才高(九)右軍假寐【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王右軍①年減十歲時大將軍②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③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jié)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孰眠敦論事造半方意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縱橫信其實孰眠于是得全于時稱甚有智——《世說新語·假譎》【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①王右軍: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書法家,有書圣之稱。曾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②大將軍:指晉朝大將王敦。曾與王導一同協(xié)助司馬睿建立東晉政權,成為當時權臣,但一直有奪權之心,最后亦發(fā)動政變,但失敗,史稱王敦之亂。③錢鳳:為王敦的參軍,助王敦叛晉,后被誅?!咀x——熟讀成誦意自知】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jié)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孰眠。敦論事造半,方意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縱橫,信其實孰眠,于是得全。于時稱甚有智。——《世說新語·假譎》【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王右軍年減十歲時(減少)B.恒置帳中眠(常常)C.屏人論事(屏退)D.乃陽吐污頭面被褥(同“佯”,假裝)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便言逆節(jié)之謀/不得不除之B.方意右軍未起/方與將軍會獵于吳C.既聞所論/既泣之三日D.乃見吐唾縱橫/乃陽吐污頭面被褥3.下列句子中補充內容不恰當的一項是()A.恒置(右軍)(于)帳中眠。B.(右軍)既聞所論,知(大將軍、錢鳳)無活理。C.(大將軍、錢鳳)乃見(右軍)吐唾縱橫。D.(右軍)于是得全。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及開帳,乃見吐唾縱橫,信其實孰眠,于是得全。譯文:【譯——素材積累助寫作】王右軍還不到十歲時,大將軍(王敦)很喜歡他,常常讓他在自己的帳里睡覺。大將軍曾經先從帳里出來,王右軍還沒起來。一會兒錢鳳來了,兩人屏退其他人討論大事,都忘了右軍還在帳里,便密謀叛亂的細節(jié)。王右軍醒后,聽到了他們密謀的事情以后,知道自己必定不能存活,就假裝流口水,弄臟了頭臉和被褥,裝作還在熟睡。王敦事情商量到一半,才想到王右軍還沒起床,兩人彼此大驚失色,說道:“不能不殺掉他?!钡鹊剿麄兇蜷_帳子,發(fā)現王右軍口水四流,就相信他還在熟睡,于是他的性命得以保全。當時人們稱贊王右軍有智謀。年少才高(十)少年宰相【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文信侯①欲攻趙以廣河間使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質于秦文信侯因請張?zhí)脾谙嘌嘤c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張?zhí)妻o曰燕者必徑于趙趙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羅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質矣今吾自請張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羅曰臣請行之文信君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羅曰夫項橐③生七歲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于茲矣君其試臣奚以遽言叱也甘羅見張?zhí)圃磺渲κ肱c武安君④唐曰武安君戰(zhàn)勝攻取不知其數攻城墮邑不知其數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羅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歟曰知之應侯⑤之用秦也孰與文信侯專歟曰應侯不如文信侯專曰卿明知為不如文信侯專歟曰知之甘羅曰應侯欲伐趙武安君難之去咸陽七里絞而殺之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處矣唐曰請因孺子而行——《戰(zhàn)國策·秦策》【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①文信侯:呂不韋(?—前235),衛(wèi)國濮陽(今河南省濮陽縣城西南)人,戰(zhàn)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為秦國丞相,被封為文信侯。②張?zhí)疲簯?zhàn)國時期秦國將軍。秦昭王時多次帶兵攻魏、趙,奪取大片土地,斬殺甚眾,趙人恨之入骨,曾下令能得張?zhí)普哔p百里之地。③項橐: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神童,相傳曾經三難孔子,讓孔子甘愿拜其為師。④武安君:戰(zhàn)國時期秦國名將白起。⑤應侯:戰(zhàn)國時期秦國名相范雎。【讀——熟讀成誦意自知】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使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質于秦。文信侯因請張?zhí)葡嘌?,欲與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張?zhí)妻o曰:“燕者必徑于趙,趙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蔽男藕钊ザ豢臁I偈痈柿_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質矣。今吾自請張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羅曰:“臣請行之?!蔽男啪橙?,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羅曰:“夫項橐生七歲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于茲矣,君其試臣,奚以遽言叱也!”甘羅見張?zhí)圃唬骸扒渲κ肱c武安君?”唐曰:“武安君戰(zhàn)勝攻取,不知其數,攻城墮邑,不知其數。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羅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歟?”曰:“知之。”“應侯之用秦也,孰與文信侯專歟?”曰:“應侯不如文信侯專?!痹唬骸扒涿髦獮椴蝗缥男藕顚e?”曰:“知之?!备柿_曰:“應侯欲伐趙,武安君難之,去咸陽七里,絞而殺之。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處矣?!碧圃唬骸罢堃蛉孀佣??!薄稇?zhàn)國策·秦策》【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燕者必徑于趙(取道)B.攻城墮邑,不知其數(攻取)C.應侯之用秦也(任用)D.孰與文信侯專歟(獨斷專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奚以遽言叱也B.燕太子質于秦/燕者必徑于趙C.項橐生七歲而為孔子師/絞而殺之D.文信侯因請張?zhí)葡嘌?請因孺子而行3.與“而燕太子質于秦”中的“質”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質諸鬼神而無疑B.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C.質,臣所執(zhí)以見君者也D.蒼坐法當斬,解衣伏質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應侯之用秦也,孰與文信侯專歟?譯文:【譯——素材積累助寫作】文信侯呂不韋想攻打趙國以擴張他在河間的封地,他派剛成君蔡澤在燕國做大臣,經過三年努力,燕太子丹入秦為人質。文信侯又請秦人張?zhí)频窖鄧鱿鄧?,以?lián)合燕國攻伐趙國,擴大他在河間的封地。張?zhí)仆妻o說:“到燕國去必須取道于趙國,(由于過去伐趙結下仇怨,)趙國正懸賞百里之地抓我。”文信侯很不高興地令他退下。少庶子甘羅問:“君侯為什么這般不高興呢?”文信侯說:“我已讓剛成君蔡澤侍奉燕國三年,又使燕太子入朝為人質。現在我親自請張?zhí)频窖鄧鵀橄?,他竟推辭不去!”甘羅說:“我有辦法讓他去。”文信侯厲聲斥道:“我親自出馬他都不肯去,你還能有什么辦法?”甘羅辯解說:“古時項橐七歲時就成為孔子的老師,我今年已十二歲了,君侯為何不讓我去試一試,為什么不由分說便呵斥于我呢?”甘羅拜謁張?zhí)疲瑔査骸伴w下認為您的功勛比武安君如何?”張?zhí)普f:“武安君戰(zhàn)功赫赫,攻城略地,不可勝數,我的功勛比不上他?!备柿_問:“閣下果真自知功不及武安君嗎?”張?zhí)拼鸬溃骸笆堑??!备柿_又問:“當年執(zhí)掌秦政的應侯范雎與今日的文信侯相比,哪一個更專斷獨行?”張?zhí)普f:“應侯比不上文信侯。”甘羅問:“閣下果真認為應侯比不上文信侯嗎?”張?zhí)普f:“是的?!备柿_說:“當年應侯想攻打趙國,可武安君阻攔他,結果應侯在離咸陽七里處絞死武安君?,F在文信侯親自請您去燕國任相,閣下卻左右不肯,我不知道閣下身死何地啊!”張?zhí)普f:“那就麻煩你跟文信侯說我張?zhí)茦芬饨邮苓@一使命。”參考答案主題四年少才高年少才高(一)賈逵讀經1.解析:選C“倫”,匹敵。2.解析:選DA項,介詞,因為;介詞,把。B項,連詞,表修飾;連詞,表順承。C項,或者;代詞,有的人。D項,均為所字結構標志。3.解析:選DD項為一般陳述句;A、B、C三項均為狀語后置句。4.參考答案:賈逵的糧食不是靠自己種地得到的,而是靠講經書講得唇焦口燥得到的,這就是世人說的以舌代耕啊。年少才高(二)小時了了1.解析:選B“通”,通報。2.解析:選DA項,動詞,擔任;介詞,表被動。B項,副詞,已經;連詞,“既……又……”搭配。C項,介詞,把;連詞,表目的。D項,均為不定指代詞,“沒有人”。3.解析:選DD項為使動用法;例句與A、B、C三項均為意動用法。4.參考答案:過去(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是師生關系,所以我和您是幾代友好的親戚。年少才高(三)覆巢之下1.解析:選B“中外”,朝廷內外。2.解析:選DA項,介詞,在;介詞,向。B項,仍,還是;因此。C項,表疑問語氣;形容詞詞尾,……的樣子。D項,均譯為“不久”。3.解析:選DD項為賓語前置句;其他三項均為被動句。4.參考答案:父親大人難道見過傾覆的鳥窩下,會有完好的鳥蛋嗎?年少才高(四)鐘氏弟兄1.解析:選C“覺”,醒來。2.解析:選BA項,介詞,趁機;介詞,因為。B項,均為連詞,表目的。C項,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折。D項,代詞,代“鐘毓、鐘會”;結構助詞,的。3.解析:選DD項為一般疑問句;A、B、C三項均為賓語前置句。4.參考答案:鐘毓兄弟小的時候,正當父親午睡,趁機一起偷喝藥酒。他們的父親當時醒了,仍假裝睡著來觀察他們。年少才高(五)元方責友1.解析:選C“委”,拋棄,舍棄。2.解析:選BA項,副詞,才;副詞,僅僅。B項,均為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偏指一方。C項,連詞,表順承;連詞,表遞進。D項,副詞,就;連詞,那么。3.答案:A4.參考答案:朋友感到慚愧,下車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進了門。年少才高(六)不見長安1.解析:選C“居然”,顯然。2.解析:選AA項,均為副詞,于是,就。B項,副詞,卻;副詞,于是,就。C項,名詞,原因;副詞,必定。D項,代詞,代“明帝的回答”;結構助詞,的。3.解析:選AA項為賓語前置句。4.參考答案: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就向他詢問洛陽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淚。年少才高(七)孺子賞月1.解析:選D“明”,點燃,點亮。2.解析:選B“然”,通“燃”,燃燒。3.解析:選AA項與例句相同,均解釋為“讓,使”;B項,美好的;C項,聽從;D項,假使。4.參考答案: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仁,沒有的話一定看不見。年少才高(八)識李觀虎1.解析:選C“湛然”,安然的樣子。2.解析:選AA項,連詞,表轉折;連詞,表修飾;B項,均為動詞,奔跑;C項,均為副詞,確實;D項,均為介詞,在。3.解析:選AA項與例句相同,均解釋為“放任”。B項,釋放;C項,豎,直;D項,即使。4.參考答案:看見路邊的李子樹有好多果實,壓彎了枝條,其他小孩爭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實,只有王戎不動。年少才高(九)右軍假寐1.解析:選A“減”,不足。2.解析:選CA項,結構助詞,的;代詞,代“王右軍”。B項,副詞,才;副詞,將要。C項,均為副詞,已經。D項,副詞,竟然;連詞,于是,就。3.解析:選B“無活理”的主語是“王右軍”。4.參考答案:等到他們打開帳子,發(fā)現王右軍口水四流,就相信他還在熟睡,于是他的性命得以保全。年少才高(十)少年宰相1.解析:選C“用”,執(zhí)政,掌權。2.解析:選CA項,連詞,表目的;介詞,表憑借。B項,介詞,在;介詞,表引進對象,不譯。C項,均為連詞,表修飾。D項,副詞,于是,就;介詞,通過,經由。3.解析:選BB項與例句相同,均解釋為“做人質”。A項,詰問;C項,見面禮;D項,一種刑具。4.參考答案:當年執(zhí)掌秦政的應侯范雎與今日的文信侯相比,哪一個更專斷獨行?中學生文言文主題性閱讀(教師版)主題四年少才高年少才高(一)賈逵讀經【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賈逵①年五歲明惠過人其姊韓瑤之婦嫁瑤無嗣而歸居焉亦以貞明見稱聞鄰中讀書旦夕抱逵隔籬而聽之逵靜聽不言姊以為喜至年十歲乃暗誦六經姊謂逵曰吾家貧困未嘗有教者入門汝安知天下有三墳②五典③而誦無遺句耶逵曰憶昔姊抱逵于籬間聽鄰家讀書今萬不遺一乃剝庭中桑皮以為牒④或題于扉屏⑤且誦且記期年經文誦遍于閭里每有觀者稱云振古無倫門徒來學不遠萬里或襁負⑥子孫舍于門側皆口授經文贈獻者積粟盈倉或云賈逵非力耕所得誦經吞倦世所謂舌耕也——《拾遺記》【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①賈逵:字景伯,東漢著名經學家、天文學家。西漢名家賈誼的九世孫。②三墳:傳說中我國最古的書籍,指的是伏羲、神農、黃帝之書。文中泛指古書。③五典:傳說中的古書名,指少昊(hào)、顓(zhuān)頊(xū)、高辛、堯、舜之書。文中泛指古書。④牒:供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⑤扉屏:門扇、屏風。⑥襁負:用布帶子把孩子捆在后背上背著。【讀——熟讀成誦意自知】賈逵年五歲,明惠過人。其姊韓瑤之婦,嫁瑤無嗣,而歸居焉,亦以貞明見稱。聞鄰中讀書,旦夕抱逵隔籬而聽之。逵靜聽不言,姊以為喜。至年十歲,乃暗誦“六經”。姊謂逵曰:“吾家貧困,未嘗有教者入門,汝安知天下有‘三墳’‘五典’而誦無遺句耶?”逵曰:“憶昔姊抱逵于籬間,聽鄰家讀書,今萬不遺一?!蹦藙兺ブ猩Fひ詾殡?,或題于扉屏,且誦且記,期年,經文誦遍。于閭里每有觀者,稱云振古無倫。門徒來學,不遠萬里,或襁負子孫,舍于門側,皆口授經文。贈獻者積粟盈倉?;蛟疲骸百Z逵非力耕所得,誦經吞倦,世所謂舌耕也?!薄妒斑z記》【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其姊韓瑤之婦,嫁瑤無嗣(子嗣)B.期年,經文誦遍(一年)C.稱云振古無倫(倫理)D.贈獻者積粟盈倉(滿)解析:選C“倫”,匹敵。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亦以貞明見稱/五畝之宅,樹之以桑B.旦夕抱逵隔籬而聽之/嫁瑤無嗣,而歸居焉C.或題于扉屏/或襁負子孫D.賈逵非力耕所得/世所謂舌耕也解析:選DA項,介詞,因為;介詞,把。B項,連詞,表修飾;連詞,表順承。C項,或者;代詞,有的人。D項,均為所字結構標志。3.下列句子中句式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A.故燕王欲結于君。 B.或題于扉屏。C.或襁負子孫,舍于門側。 D.于閭里每有觀者。解析:選DD項為一般陳述句;A、B、C三項均為狀語后置句。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賈逵非力耕所得,誦經吞倦,世所謂舌耕也。譯文:參考答案:賈逵的糧食不是靠自己種地得到的,而是靠講經書講得唇焦口燥得到的,這就是世人說的以舌代耕啊。【譯——素材積累助寫作】賈逵五歲的時候,就聰明過人。他的姐姐是韓瑤的妻子,出嫁以后沒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來住,她也因為貞節(jié)和聰明被人稱道。聽到鄰家讀書,她每天一早一晚都抱著賈逵隔著籬笆墻來聽。賈逵安靜地聽著不說話,姐姐也因此感到高興。到賈逵十歲時,就能背誦“六經”了。姐姐問賈逵說:“咱們家貧窮,從沒有教書先生進咱們家門,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墳’‘五典’這些古書,而又能背誦得一句不漏呢?”賈逵說:“回憶過去姐姐抱我在籬笆間,聽鄰居家里讀書,現在還一句不漏地全記得?!庇谑撬蛣兿略褐猩涞钠ぃ盟敿垇韺懽?,或者把字寫在門扇上、屏風上,這樣一邊念一邊記,一年的工夫,經書的文字便全部通曉了。在他住的街巷里,每當人們看到他刻苦好學,都稱贊說自古以來沒有人可和他相比。后來許多學生來向他求教,有的不以萬里為遠,有的背著孩子住到他的家門附近,賈逵都一一教授他們經書。學生給他一些糧食作為學費,積累起來裝滿了糧倉。有人說:“賈逵的糧食不是靠自己種地得到的,而是靠講經書講得唇焦口燥得到的,這就是世人說的以舌代耕啊。”年少才高(二)小時了了【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孔文舉①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②有盛名為司隸校尉③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④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⑤有師資之尊⑥是仆與君奕世⑦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⑧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⑨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⑩——《世說新語·言語》【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①孔文舉:孔融(153—208),字文舉,魯國(山東曲阜)人,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鬃拥亩缹O。少有異才,勤奮好學。后因觸怒曹操,為曹操所殺。能詩善文。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孔北海集》。②李元禮:李膺(110—169),名膺,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屬河南)人。出仕之初舉孝廉,后歷任青州等地太守、烏桓校尉、徵度遼將軍、河南尹等職。③司隸校尉:官名。督察三輔、三河、弘農七郡,治洛陽。④中表:古代稱父之姐妹所生子女為外兄弟姐妹,稱母之姐妹所生子女為內兄弟姐妹。外為表,內為中,合而稱之“中表”。⑤伯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⑥師資之尊:孔子曾問禮于老子,故老子是孔子的老師。⑦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⑧太中大夫:官名。主管議論政事。⑨了了:聰明伶俐的樣子。⑩踧踖(cùjí):局促不安的樣子?!咀x——熟讀成誦意自知】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痹Y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表t大踧踖?!妒勒f新語·言語》【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詣門者,皆俊才(登門拜訪)B.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溝通,交流)C.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認為……不同凡響)D.人以其語語之(告訴)解析:選B“通”,通報。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為司隸校尉/既自以心為形役B.既通,前坐/予既愛茲水之清,又愛其出之不窮C.人以其語語之/因攝血以供妖飲D.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莫不延頸愿交焉解析:選DA項,動詞,擔任;介詞,表被動。B項,副詞,已經;連詞,“既……又……”搭配。C項,介詞,把;連詞,表目的。D項,均為不定指代詞,“沒有人”。3.與“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中“奇”的用法不一致的一項是()A.滕公壯其貌 B.孟嘗君客我C.漁人甚異之 D.會盟而謀弱秦解析:選DD項為使動用法;例句與A、B、C三項均為意動用法。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譯文:參考答案:過去(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是師生關系,所以我和您是幾代友好的親戚?!咀g——素材積累助寫作】孔融十歲時,跟隨父親來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名望很高,任司隸校尉。登門拜訪的只有是才子、名流和內外親戚,守門的小吏才給通報??兹诘搅?李元禮)家門口,對守門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蓖▓蠛螅角皬d坐下。李元禮問道:“你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呢?”(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是師生關系,所以我和您是幾代友好的親戚?!崩钤Y和(在座的)賓客無不稱奇。太中大夫陳韙后來才到,有人把孔融的話告訴他,陳韙說:“小時候這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能干?!笨兹诼牶蟠鸬溃骸跋氡啬〉臅r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被說得)非常窘迫。年少才高(三)覆巢之下【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注]乎尋亦收至——《世說新語·言語》【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卵:鳥蛋?!咀x——熟讀成誦意自知】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世說新語·言語》【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孔融被收(逮捕,拘禁)B.中外惶怖(中國和外國)C.了無遽容(驚慌)D.大人豈見覆巢之下(打翻的、傾覆的)解析:選B“中外”,朝廷內外。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冀罪止于身/乃號令于三軍曰B.二兒故琢釘戲/故圣王重行之C.復有完卵乎/浩浩乎如憑虛御風D.尋亦收至/尋程氏妹喪于武昌解析:選DA項,介詞,在;介詞,向。B項,仍,還是;因此。C項,表疑問語氣;形容詞詞尾,……的樣子。D項,均譯為“不久”。3.下列各句,句式特點不相同的一句是()A.孔融被收。 B.徒見欺。C.受制于人。 D.句讀之不知。解析:選DD項為賓語前置句;其他三項均為被動句。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譯文:參考答案:父親大人難道見過傾覆的鳥窩下,會有完好的鳥蛋嗎?【譯——素材積累助寫作】孔融被逮捕時,朝廷內外無不惶恐懼怕。當時孔融的大兒子九歲,小兒子八歲,他們照樣做琢釘的游戲,完全沒有一點兒驚慌的神色??兹趯ε蓙泶兜娜苏f:“希望罪過只在我一個人身上,兩個兒子的性命能否保全?”兩個兒子從容向前說:“父親大人難道見過傾覆的鳥窩下,會有完好的鳥蛋嗎?”不久逮捕他們的人也到了。年少才高(四)鐘氏弟兄【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于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zhàn)戰(zhàn)栗栗汗不敢出鐘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注]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世說新語·言語》【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晝寢:白天睡覺,午睡。【讀——熟讀成誦意自知】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庇谑请芬姟X姑嬗泻?,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睆蛦枙骸扒浜我圆缓??”對曰:“戰(zhàn)戰(zhàn)栗栗,汗不敢出?!辩娯剐值苄r,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庇謫枙我圆话荩瑫唬骸巴当痉嵌Y,所以不拜?!薄妒勒f新語·言語》【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名聲、聲譽)B.于是敕見(皇帝下命令召見)C.其父時覺(覺察)D.且托寐以觀之(睡著)解析:選C“覺”,醒來。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因共偷服藥酒/因事順心,命篇曰B.且托寐以觀之/酒以成禮,不敢不拜C.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D.魏文帝聞之/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解析:選BA項,介詞,趁機;介詞,因為。B項,均為連詞,表目的。C項,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折。D項,代詞,代“鐘毓、鐘會”;結構助詞,的。3.下列句子句式特點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A.卿面何以汗? B.大王來何操?C.沛公安在? D.何可勝道也哉?解析:選DD項為一般疑問句;A、B、C三項均為賓語前置句。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鐘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譯文:參考答案:鐘毓兄弟小的時候,正當父親午睡,趁機一起偷喝藥酒。他們的父親當時醒了,仍假裝睡著來觀察他們。【譯——素材積累助寫作】鐘毓、鐘會小的時候就有美好的聲譽,(鐘毓)十三歲的時候,魏文帝聽說了他們,對他們的父親鐘繇說:“可以讓你的兩個兒子來見見我。”于是他們奉皇帝的命令進見。鐘毓臉上有汗,皇帝問他:“你臉上為什么會出汗?”鐘毓回答說:“我見到您內心戰(zhàn)戰(zhàn)惶惶,所以汗如漿般涌出?!被实塾謫栫姇骸澳銥槭裁床怀龊??”鐘會回答說:“我因為見到您內心戰(zhàn)戰(zhàn)栗栗,所以連汗也不敢出了?!辩娯剐值苄〉臅r候,正當父親午睡,趁機一起偷喝藥酒。他們的父親當時醒了,仍假裝睡著來觀察他們。鐘毓先行了禮而后飲酒,鐘會喝了酒卻不行禮。之后他們的父親問鐘毓為什么行禮,鐘毓說:“酒是用來成就禮教的,不敢不行禮?!庇謫栫姇槭裁床恍卸Y,鐘會說:“偷喝本來就不合禮法,所以不行禮?!蹦晟俨鸥?五)元方責友【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陳太丘[注]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世說新語·方正》【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陳太丘:陳寔(shí),字仲弓,東漢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做過太丘縣令。太丘,縣名。古代常以地名稱其長官。【讀——熟讀成誦意自知】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妒勒f新語·方正》【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陳太丘與友期行(約定日期)B.過中不至,太丘舍去(離開)C.與人期行,相委而去(順隨)D.友人慚,下車引之(拉)解析:選C“委”,拋棄,舍棄。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B.與人期行,相委而去/誓不相隔卿C.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D.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解析:選BA項,副詞,才;副詞,僅僅。B項,均為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偏指一方。C項,連詞,表順承;連詞,表遞進。D項,副詞,就;連詞,那么。3.下列選項中補充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①____過中不至,太丘舍②____去,③____去后④____乃至A.①客②客③太丘④客B.①太丘②客③客④客C.①客②太丘③客④客D.①客②客③客④太丘答案:A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譯文:參考答案:朋友感到慚愧,下車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進了門。【譯——素材積累助寫作】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正午,過了正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朋友便生氣地說道:“陳太丘真不是君子!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痹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當著孩子的面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迸笥迅械綉M愧,下車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進了門。年少才高(六)不見長安【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世說新語·夙惠》【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①洛下:指洛陽,西晉京城。②東渡:指西晉滅亡,司馬睿東渡,在建康(今江蘇南京)重建政權,史稱東晉?!咀x——熟讀成誦意自知】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痹郛愔C魅?,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痹凼唬骸盃柡喂十愖蛉罩孕埃俊贝鹪唬骸芭e目見日,不見長安。”——《世說新語·夙惠》【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明帝問何以致泣(導致)B.具以東渡意告之(詳細地)C.居然可知(竟,竟然)D.元帝異之(意動用法,認為……與眾不同)解析:選C“居然”,顯然。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因問明帝/寧喜,因列筵告戚黨B.乃答曰:“日近?!?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C.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吳不亡越,越故亡吳D.元帝異之/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解析:選AA項,均為副詞,于是,就。B項,副詞,卻;副詞,于是,就。C項,名詞,原因;副詞,必定。D項,代詞,代“明帝的回答”;結構助詞,的。3.對下列句子句式判斷有誤的一項是()A.明帝問何以致泣。(狀語后置句)B.具以東渡意告之。(狀語后置句)C.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狀語后置句)D.乃答曰:“日近?!?主語省略句)解析:選AA項為賓語前置句。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譯文:參考答案: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就向他詢問洛陽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淚?!咀g——素材積累助寫作】晉明帝只有幾歲的時候,坐在元帝的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就向他詢問洛陽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淚。明帝問元帝因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東遷的原委詳細地告訴了他。于是問明帝說:“你認為長安與太陽相比,哪個更遠?”明帝回答說:“太陽遠。沒聽說有人從太陽那邊來,這顯然可知了?!痹壅J為他的回答不同尋常。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舉行宴會,把明帝所說的意思告訴了大家,然后又重新問明帝,明帝卻回答說:“太陽近。”元帝大驚失色,說:“你為什么與昨天說的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因為抬頭就能看見太陽,但是總是看不見長安?!蹦晟俨鸥?七)孺子賞月【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徐孺子[注]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世說新語·言語》【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徐孺子:徐稚(97—168),字孺子,豫章南昌(今南昌)人。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高士賢人,經學家,世稱“南州高士”?!咀x——熟讀成誦意自知】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薄妒勒f新語·言語》【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明”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明亮)B.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看見)C.太后明謂左右(清楚地)D.并非明火執(zhí)仗(明亮)解析:選D“明”,點燃,點亮。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然”的意義和用法有誤的一項是()A.徐曰:“不然?!?是的、對的)B.若火之始然(……的樣子)C.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然而)D.河東兇亦然(這樣)解析:選B“然”,通“燃”,燃燒。3.與“若令月中無物”中“令”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令人興奮 B.老有令名C.則民無不令矣 D.令五人保其首領解析:選AA項與例句相同,均解釋為“讓,使”;B項,美好的;C項,聽從;D項,假使。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譯文:參考答案: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仁,沒有的話一定看不見?!咀g——素材積累助寫作】徐孺子九歲時,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對他說:“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沒有,會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說:“不是這樣,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仁,沒有的話一定看不見?!蹦晟俨鸥?八)識李觀虎【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王戎①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魏明帝②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閑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世說新語·雅量》【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①王戎(234—305):字濬沖,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北)人。西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②魏明帝:指曹叡(204—239),三國時期曹魏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26—239年在位。叡,音ruì?!咀x——熟讀成誦意自知】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魏明帝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⒊虚e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妒勒f新語·雅量》【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觀者無不辟易顛仆(退避,避開)B.觀者無不辟易顛仆(跌倒,跌落)C.戎湛然不動(驚恐的樣子)D.了無恐色(全無,毫無)解析:選C“湛然”,安然的樣子。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A.樹在道邊而多子/吾嘗終日而思矣B.諸兒競走取之/兔走觸株,折頸而死C.取之,信然/煙濤微茫信難求D.魏明帝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徘徊于斗牛之間解析:選AA項,連詞,表轉折;連詞,表修飾;B項,均為動詞,奔跑;C項,均為副詞,確實;D項,均為介詞,在。3.與“縱百姓觀之”中“縱”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縱之順之 B.七擒七縱C.縱橫交錯 D.縱彼不言解析:選AA項與例句相同,均解釋為“放任”。B項,釋放;C項,豎,直;D項,即使。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譯文:參考答案:看見路邊的李子樹有好多果實,壓彎了枝條,其他小孩爭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實,只有王戎不動?!咀g——素材積累助寫作】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多個小孩子一起玩??匆娐愤叺睦钭訕溆泻枚喙麑?,壓彎了枝條,其他小孩爭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實,只有王戎不動。人們問他(為什么不動),(他)回答說:“(李)樹長在路邊卻有許多果實,這必定是(一棵)苦李子樹?!?人們)摘取果實(品嘗),確實如王戎所言。魏明帝在宣武場上砍掉了老虎的爪子和牙,任憑百姓觀看。王戎當時七歲,也去看。老虎乘隙攀住柵欄大吼,吼聲震天動地,圍觀的人全都嚇得退避不迭,跌倒在地。王戎卻平平靜靜,一動不動,一點也不害怕。年少才高(九)右軍假寐【品——培養(yǎng)語感利斷句】王右軍①年減十歲時大將軍②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③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jié)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孰眠敦論事造半方意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縱橫信其實孰眠于是得全于時稱甚有智——《世說新語·假譎》【注——文化常識厚素養(yǎng)】①王右軍: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書法家,有書圣之稱。曾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②大將軍:指晉朝大將王敦。曾與王導一同協(xié)助司馬睿建立東晉政權,成為當時權臣,但一直有奪權之心,最后亦發(fā)動政變,但失敗,史稱王敦之亂。③錢鳳:為王敦的參軍,助王敦叛晉,后被誅?!咀x——熟讀成誦意自知】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jié)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孰眠。敦論事造半,方意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縱橫,信其實孰眠,于是得全。于時稱甚有智?!妒勒f新語·假譎》【練——練牢基礎傲高考】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王右軍年減十歲時(減少)B.恒置帳中眠(常常)C.屏人論事(屏退)D.乃陽吐污頭面被褥(同“佯”,假裝)解析:選A“減”,不足。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便言逆節(jié)之謀/不得不除之B.方意右軍未起/方與將軍會獵于吳C.既聞所論/既泣之三日D.乃見吐唾縱橫/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解析:選CA項,結構助詞,的;代詞,代“王右軍”。B項,副詞,才;副詞,將要。C項,均為副詞,已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寵物服務保安工作總結
- 【正版授權】 ISO 59040:2025 EN Circular economy - Product circularity data sheet
- 2025-2030全球商業(yè)藥品采購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草酸镥水合物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農機三角帶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工業(yè)級硅酸鉀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航空航天設備零部件用清洗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直流電流分流器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帳篷地面釘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500+Ah電芯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電動高爾夫球車市場運行狀況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河南省濮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長沙市2025屆中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
- 2024年08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826)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學設計
- 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學質量監(jiān)控與評估處2025年教學質量監(jiān)控督導工作計劃
- 2024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中國古代文學史 馬工程課件(中)24第六編 遼西夏金元文學 緒論
- 2022版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含2022年修訂部分)
-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課件
- 最新交管12123學法減分題庫含答案(通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