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回鶻佛教文學發(fā)展歷程及其文學成就,少數(shù)民族文學論文摘要:宋元之際,伴隨著fo教在回鶻民眾中不斷洪傳與興盛,回鶻fo教文學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回鶻fo教文學經歷了一個發(fā)展成熟的經過,早期文學作品基本上為譯經文學作品,由梵文、吐火羅文、漢文等文本翻譯而來的,包括原始劇本、fo傳故事、本生故事、譬喻故事,等等;至中后期,出現(xiàn)了很多優(yōu)秀的編譯作品或原創(chuàng)作品,一些漢文、梵文fo典被改編成韻文體fo典,還涌現(xiàn)出回鶻文原創(chuàng)作品,包括哲學原著、詩歌、碑文、題跋,等等?;佞X人在翻譯漢文fo教文學作品時,傾向于借鑒并綜合多種漢文版本,還擅長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將散文體編譯成優(yōu)美的韻文體作品?;佞X文詩歌有著獨特的押韻方式與韻律節(jié)拍,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首韻法?;佞X文fo教文學作品數(shù)量龐大,內容豐富,極大地豐富了中國fo教文學以及西域fo教文學的寶庫,并對河西地區(qū)的蒙古族以及后來的裕固族都產生了深入的影響。本文關鍵詞語:宋元時期;回鶻;fo教文學;首韻法;Abstract:DuringtheSongandYuanDynasties,withthecontinuousspreadandflourishingofBuddhismamongtheUighur,theUighurBuddhistliteraturehasgainedconsiderabledevelopment.Ithasundergoneaprocessofdevelopmentandmaturity.Earlyliteraryworksarebasicallytranslatedclassicalliteraryworks,whicharetranslatedfromSanskrit,TocharianandChinese,includingoriginalscripts,Buddhistlifestories,Jatakastoriesandmetaphoricalstories.Untilthemiddleandlateperiod,manyexcellentadaptationsororiginalworksappeared,andsomeChineseandSanskritBuddhistscriptureswereadaptedintorhymingtextswhileoriginalworksinOldUighurlanguagealsoflourished,includingphilosophicalworks,poems,inscriptions,postscriptsandsoon.WhentranslatingChineseBuddhistliterature,theUighurtendstodrawonandintegratevariousChineseversionsandaregoodatmakingsomeadaptationsconvertingtheproseintobeautifulrhymingstyle.Uighurpoetryhasuniquerhythmsandmeters,anditsmostprominentfeatureisalliteration.Withitslargenumberandrichcontents,theUighurBuddhistliteraryworkshavegreatlyenrichedtheChineseBuddhistliteratureandtheBuddhistliteratureoftheWesternRegions,andhashadafar-reachinginfluenceontheMongolianandtheYugurinHexiRegion.Keyword:SongandYuanDynasties;TheUighur;BuddhistLiterature;Alliteration;fo教是維吾爾族歷史上流傳長久且影響深遠的宗教之一。回鶻人最初接觸fo教應肇始于漠北時期,唐貞觀年間曾有回鶻酋長名為pu薩。漠北回鶻早期崇拜萬物有靈的薩滿教,至牟羽可汗時,始奉摩尼教為國教。九世紀中葉回鶻遷居西域、河西諸地,相繼建立了高昌、甘州、沙州等地方政權。在當?shù)嘏d盛的fo教文化濡染下,回鶻摩尼教勢力走向衰落,逐步為fo教取而代之。至10世紀末,fo教成為諸回鶻汗國境內最為重要的宗教信仰,發(fā)展出獨具特色的回鶻fo教文化。1作為世界性宗教之一,fo教自產生伊始,擅長運用文學的形式闡述其深奧的哲理,在發(fā)展與傳播的經過中,更是借助于文學、藝術手段來彰顯fo法的博大精深。回鶻人熱愛文學藝術,皈依fo教之后,根據(jù)漢本、吐火羅文本、梵本fo典,將本生、fo傳、譬喻類文學作品譯成回鶻文。宋元之際,回鶻fo教處于興盛時期,fo教徒造詣深切厚重,譯經抄經蔚然成風,將一些漢本fo典編譯成韻文體作品,并創(chuàng)作出很多優(yōu)美回鶻文fo教詩歌。至元代,一些久居內地的回鶻fo教徒在中原禪宗的熏陶下,使用漢文創(chuàng)作了一些優(yōu)美的詩詞。十五世紀后畏兀兒人徹底改信教,回鶻文在西域地區(qū)被廢棄,很多fo教類文獻及其文學作品遭到人為的毀壞滅亡,因此,保存至今回鶻文fo教文學作品數(shù)量有限。據(jù)國內外已刊布的文獻,回鶻文fo教文學作品可大致分為三類,其一為譯經文學,由吐火羅文本、漢文本等翻譯而來的散文體作品,包括原始劇本、fo傳故事、本生故事、譬喻故事等,華而不實年代最早、篇幅最長的當屬(彌勒會見記〕,2其二為編譯文學,將散文體漢文、梵文fo典改編成韻文體作品,如(須大拏太子本生〕(觀無量壽經〕(大方廣fo華嚴經普賢行愿贊〕,等等。其三為原創(chuàng)作品,用回鶻文字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包括贊美詩、發(fā)愿文、功德文、題跋、碑文等,如(彌勒頌〕(觀世音pu薩贊歌〕等贊美詩。本文在借鑒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基礎上,3系統(tǒng)地考察了回鶻fo教文學發(fā)展歷程及其文學成就,并請教于方家。一、譯經文學回鶻fo教文學主要接受了印度fo典內容的影響,發(fā)展出獨具民族特色的fo教文學。印度fo教擅長運用通俗易懂、栩栩如生的故事闡述深奧抽象的哲理,循循善誘地勸導民眾重德向善,使之領悟fo法真理,并自覺遵循fo教戒律,進而到達教化百姓、歸正人心的目的。這些蘊含哲理的故事遭到回鶻民眾的青睞,率先譯成回鶻文,流傳極為廣泛,影響深遠。這類fo經文學作品主要包括fo傳故事、本生故事、譬喻故事等。五代時期,回鶻fo教徒開場將fo教經典譯成回鶻文。當前所知首位出色的回鶻翻譯家當屬十世紀生活于別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薩爾縣)的勝光法師(SingquS?liTutung)。勝光法師語言功底深切厚重,精通回鶻文、漢文、梵文、吐火羅文等多種語言文字。他據(jù)漢本翻譯了(金光明最勝王經〕(妙法蓮華經〕(玄奘傳〕(千手千眼觀世音pu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觀身心經〕等fo典。他的譯本準確嚴謹,優(yōu)美流暢,堪稱上乘之作,因此流傳甚廣。在勝光法師的譯著中,篇幅最長、流傳最久的是回鶻文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回鶻文題作altun?nglgyaruqyaltr?ql?qopdak?trlm??nomiligiatl?nombitig)。為了渲染善惡報應的思想,勝光法師在首用朱筆標注了演出地點。(彌勒會見記〕的文體性質引起了國內外的學者頗多爭議,也是不容回避的問題。當前根據(jù)僅存吐火羅文本與回鶻文本可看出,吐火羅文本每幕前都標明了演出地點、出場人物及演唱的曲調,無疑為劇本。(14)回鶻文哈密本雖沒有標出曲調與出場人物,但在章首用紅筆標注了演出地點。它有完好的故事情節(jié)、劇中人物,有演唱的曲調,已具備了戲曲的幾大要素。(15)季羨林比對了吐火羅本與回鶻文本的異同,以為回鶻文本在內容上與吐火羅文本最為接近,但在形式上又異于后者,它的戲劇性有所減少。回鶻文本流傳下來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閱讀,而是為了朗讀,伴之以表演。(16)耿世民先生最初以為,回鶻文本是一部長達二十七幕的的原始劇本。(17)此后,耿先生更深切進入分析,將它劃歸為講唱文學,以為它具有表演性的戲劇,是戲劇的雛形,相當于敦煌漢本的變文。(18)通過閱讀回鶻文本,筆者以為,(彌勒會見記〕吐火羅本應是用于演出的劇本,但是在翻譯流傳的經過中,演出的戲劇性因素有所減少,回鶻文本由演出劇本逐步發(fā)展演變成講唱底本,在節(jié)日為了供養(yǎng)彌勒而用于表演講唱的文學作品。哈密本寫本幅最長的漢譯fo傳經典之一;而印度馬鳴pu薩所著的(fo所行贊〕藝術水平最為高超,在印度fo教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fo所行贊〕采用古印度流行的宮廷詩體,敘述釋迦牟尼生平事跡,將宗教故事與fo法哲理融入詩歌中,在東南亞及西域地區(qū)流傳廣泛,影響深遠?;佞X文fo傳典籍數(shù)量不多,主要譯自(fo本行集經〕(fo所行贊〕(fo陀傳〕,等等,除此之外(彌勒會見記〕中也包含了fo陀生平事跡?;佞X文(fo所行贊〕印本殘片在吐魯番多有出土,今圣彼得堡珍藏有1件,柏林珍藏數(shù)量較多,但多為細小的印本殘片,難以綴合,故無法判定這些譯本所根據(jù)的漢文底本。(23)回鶻文(fo本行集經〕殘片在吐魯番吐峪溝遺址出土了7件,編號分別為U4193(TⅡT547)、U4198(TⅡT600)、U4199(TⅡT601)、U4202(TⅡT604)、U4204(TⅡT608)、U4210(TⅡT614)、U4242(TⅡT653)等。這些殘片應出自同一本文獻,均殘存一頁,每頁約有10余行,最多存20行。在吐魯番其它遺址中亦發(fā)現(xiàn)了11件(fo本行集經〕殘片,編號分別為U4336、U4339+U4516、U4347、U4353、U4417、U4464+U4557、U4484、U4501、U4522等,均殘存1頁,約10行,有些殘片可綴合起來,可能出自同一部寫本。在吐魯番交河故城發(fā)現(xiàn)了1件回鶻文(fo陀傳〕殘片,存24行。該殘片原為冊子本,屬于一部篇幅較長的fo教著作,講述了fo陀在成fo得道之前所做的五個大夢。據(jù)研究,該回鶻文(fo陀傳〕并非根據(jù)某一部經典翻譯而成的譯本,而是參考多部fo典改編而成的譯本。(24)這恰好具體表現(xiàn)出了回鶻人在翻譯fo教文學經典時,并非一味忠實于原著,而是喜歡重新創(chuàng)作或進行改編。更為有趣的是,在回鶻語摩尼教文獻中竟然發(fā)現(xiàn)了一件反映fo陀生平的(摩尼傳〕寫本。該寫本編號為U2(TⅡD173e),僅存1頁,計34行,描繪敘述了釋迦牟尼fo為王子時,幅較長的回鶻文譬喻故事,也是押首韻的長篇敘事詩,似為古代回鶻fo教徒在講唱(觀音經〕之后的唱詞。(40)該回鶻文寫卷編號為Or.8212-75A,存15頁,計346行,現(xiàn)存?zhèn)惗卮笥D書館,1907年由斯坦因在敦煌發(fā)現(xiàn)。它與(阿毗達磨俱舍論實義疏〕寫本訂為一冊,均由圖凱勒鐵穆爾(Tk?lT?mr)抄寫,從正字法判定,應抄寫于元代。(觀音經相應譬喻譚〕由三部分組成,每部分卷首均寫有漢文今此以后講相應義,文中多處夾寫著漢文,反映出漢語文在當時回鶻fo教界享有特殊的地位。在押首韻的詩歌組成,(43)華而不實以大量的篇幅對(觀世音經〕進行了竭力贊頌,內容上與(觀世音pu薩普門品〕密切相關,以大量的譬喻故事來勸誡世人忠誠信fo;然而,文體卻類似于變文的一種,似為回鶻fo教徒在講唱(觀音經〕之后的唱詞。(44)除此之外,(觀音經相應譬喻譚〕中還有一些贊美彌勒fo的詩句,揭示了彌勒崇拜對回鶻fo教界影響深遠。從敦煌出土的fo教文獻來看,在中原地區(qū)構成以變文、講經文為代表的講唱文學在高昌回鶻王國中也有傳播。(45)敦煌出土S.6551V(fo講阿彌陀講經文〕就是一份創(chuàng)作于高昌回鶻汗國的講唱文學作品。它以漢文創(chuàng)作,文字簡短優(yōu)雅,講述了自個巡禮五臺山、欲西行求法、因病而滯留高昌的經歷,贊美了回鶻汗國的富饒強大,頌揚了可汗及其官員信奉fo法的忠誠。據(jù)考證,該講經文出自汗國境內的一位漢族高僧之手,后被帶到敦煌而得以保存下來。(46)該講經文極為貴重,真實地記錄了高昌回鶻汗國的早期狀況以及fo教的流傳情況,反映出中原講唱文學對回鶻fo教的影響。二、編譯文學隨著時間的推移,至蒙元時期,回鶻fo教文學作品日臻成熟,出現(xiàn)了篇幅較長的fo教詩歌或韻文體作品。這些作品語言優(yōu)美,韻律和諧,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回鶻fo教徒在翻譯一些本生故事、譬喻故事以及漢本fo典時,喜歡以押韻的四行詩體進行重新創(chuàng)作或改編?;佞X文韻文體文獻,主要有(須大拏太子本生〕(fo本生故事〕(fo本行集經〕(觀音經相應譬喻譚〕(觀無量壽經〕(大方廣fo華嚴經普賢行愿贊〕(fo講北斗七星延命經〕(父母恩重經〕,等等?;佞X文韻文體作品主要使用四行或八行詩的形式,以押首韻為主,每一詩節(jié)由四行或八行組成,每行的音節(jié)數(shù)目不如漢文嚴謹。押首韻時,每行詩起首或為同韻元音(圓唇元音算作同韻,如o與u,?與),或為同韻元音的音節(jié),即可通篇押同一首韻,亦可每節(jié)押同一首韻。(47)押尾韻的詩歌出現(xiàn)較晚,多數(shù)詩歌押首韻,少數(shù)詩歌則押尾韻,或兼顧首尾韻。當前已刊布回鶻文詩歌作品大部分屬于元代之作。回鶻文(常啼pu薩求法故事〕,又名(常啼和法上的故事〕,寫本語言流暢,韻律優(yōu)美,篇幅較長,在回鶻文學史上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與文學價值。該寫本編號P.4521,系卷冊式,由法國學者伯希和獲得于敦煌,現(xiàn)存巴黎國家圖書館;根據(jù)其語言特點,似譯成于十二至十三世紀;據(jù)其草書字體,應抄寫于蒙元時代。(48)其回鶻本應根據(jù)漢本翻譯而成的,但二者在文體形式上差異不同很大,漢本為散文體,而回鶻文本則是押首韻的181段四行詩體,且夾雜著大量的漢字。(常啼pu薩求法故事〕屬于(大般若波羅密多經〕中的片段,講述了常啼與法上兩位pu薩求正法修成正果的事跡。學界對于回鶻文本所根據(jù)的漢文底本,持有不同的觀點。有些學者以為,其內容與漢文本(放光明般若經〕中的(薩陀波侖品〕和(法上品〕內容類似。(49)最新研究以為,玄奘所翻譯的(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大正220)之(初分常啼pu薩品〕及(初分法涌pu薩品〕是該回鶻文fo典所使用的漢文藍本。(50)漢文偽經(父母恩重經〕(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yè)障品〕以及(觀無量壽經〕等漢文fo典均為散文體,在譯入回鶻文時,被改編成押韻的詩歌體作品。(父母恩重經〕是一部具有顯著忠孝思想的偽經,唐初由中國本土fo僧偽撰而成,旨在教誨信眾遵從孝道倫理,以迎合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因此在唐代流傳特別廣泛,并傳入西域回鶻人中?;佞X文(父母恩重經〕殘片在吐魯番高昌古城、交河故城、勝金口遺址等地出土較多。當前已確認的殘片約有三十余件,有些碎片能夠綴合,(51)均為木刻本,華而不實一件殘片反面刻有漢字父母恩重,應刻印于元代。(52)(父母恩重經〕以勸人行孝且通俗易懂,不僅在中原地區(qū)廣為流傳,也深得回鶻fo教徒的偏愛,其蘊含的報恩思想亦對回鶻人產生了顯著的影響。著名的fo經典籍(觀無量壽經〕有三種回鶻文版本。禮懺文是根據(jù)(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yè)障品〕編譯而成的四行詩,印刷精致華美,存1頁,計60行。(57)除此之外,元代著名的碑銘(亦都護高昌王世勛碑〕回鶻文內容出自巙巙之手,回鶻文與漢文碑文均由他手書。(58)該碑鐫刻于元統(tǒng)二年(1334),現(xiàn)存甘肅省武威市文廟,漢文部分存36行,由虞集撰文,漢文為典雅流暢的散文,而反面回鶻文與漢文內容基本一致,卻為韻律和諧的四行詩。(59)漢文書法遒勁雄厚,回鶻文亦如行云流水,流暢自若,到達很高的藝術境界。該碑敘述翔實,對研究畏兀兒的歷史及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碑文中對巙巙籍貫有具體記載:ntongikintik?sikt?z-iksipq(an)ity?lonun?ayqutlu?dgknz?tolptk?lbdrtururld?.mn?amBa(l?ql?)Kki-KkiQors-ain(?ip)bitiy(t?gindim).元統(tǒng)二年十干狗年十月幸福之日立碑。我彰八里人巙巙禾爾薩撰寫(此碑)。(60)由此,回鶻碑文中巙巙自稱為彰八里人,這與(元史〕稱其為康里人的記載相抵牾,從其精通回鶻文來看,他應為回鶻化的色目人,或許其先祖在由中亞康里東遷的經過中,曾在彰八里一帶生活過。三、原創(chuàng)詩歌蒙元時期是回鶻fo教發(fā)展的昌盛時期,涌現(xiàn)出了一批出色的fo教徒。他們精通多種語言文字,諳習fo教法理,翻譯了大量fo教經典,并以回鶻文創(chuàng)作了一些fo教贊美詩。近百年來,在甘肅莫高窟、新疆吐魯番等地fo教遺址中陸續(xù)出土了一批回鶻文詩歌殘卷,使我們得以了解回鶻fo教文學的獨特魅力?;佞X文詩歌有其獨特的押韻方式與音律節(jié)拍,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首韻法。首韻法是突厥語民族最為古老的押韻方式。回鶻文詩歌較為靈敏自由,一般采用四行詩或八行詩,而四行詩體在元代較為盛行,頗受回鶻文人、fo教徒的喜歡。押首韻時,每行詩起首為同韻的元音(圓唇元音算作同韻,如o與u,?與),或為帶有同韻元音的輔音音節(jié);每行詩的音節(jié)數(shù)目不如漢文嚴謹,以七、八音節(jié)居多。全詩既可押同一首韻,可以每四行押同一首韻。(61)押尾韻時,末尾音節(jié)多限于同樣的語法附加詞綴?;佞X文詩歌以押首韻居多,也有的押尾韻,更有的兩者兼顧,既押首韻,又押尾韻?;佞X文詩歌中押尾韻的詩歌出現(xiàn)較晚,押尾韻多限于同樣的語法附加詞綴。多數(shù)詩歌押首韻,少數(shù)詩歌則押尾韻,或兼顧首尾韻。當前所知出自敦煌、吐魯番等地回鶻文詩歌作品數(shù)量諸多,屬于早期者不多,大部分為元代之物。敦煌出土的(回鶻文fo教詩歌集〕是當前所知最完好、最重要的回鶻文詩集,對研究古代回鶻文詩歌成就,提供了貴重的為描寫fo寺的(田園詩〕(四段八行詩);詩作。(63)安藏的(贊十種善行〕共十四段,每段八行,押首韻,是對大乘經典(華嚴經〕的歌頌。安藏是元代北庭人,出生于回鶻fo教世家,具有很高的語言天賦,精通回鶻、漢語、蒙古、藏語等語言文字,曾介入了漢文(大藏經〕的整理與校勘工作。安藏創(chuàng)作的詩歌藝術水平高超,用詞準確,語言流暢,節(jié)拍明快。安藏的作品甚為豐富,元世祖曾下令,詔收其家遺書,得歌詩、偈、贊頌、雜文數(shù)十卷,命刻梓傳世。(64)可惜其著作流傳于世者甚少,當前所知僅有(贊十種善行〕以及吐魯番出土的(普賢行愿贊〕(TIIIM208)。(贊十種善行〕表示出了對十種善行的贊美,語言優(yōu)美流暢,意境深遠,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耿世民譯釋了前九段。(65)筆者根據(jù)阿拉特的轉寫,稍做修改,將該詩的后四段移錄如下。(66)押首韻,韻律優(yōu)美,堪稱一篇回鶻文詩歌杰作。(72)除此之外,(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銘〕記載了河西地區(qū)豳王家族修建文殊山石窟寺的經過,主持者喃答失為蒙古巨著。(彌勒會見記〕在由吐火羅本翻譯成回鶻本的經過中,其性質發(fā)生了一些嬗變,演出的戲劇性因素有所減少,更為具有講唱文學的特征。(彌勒會見記〕強調,在末法末劫時彌勒fo將以人身廣傳fo法,以人身救度眾生,只要聆聽其講法,才能獲得救贖。因而,在回鶻fo教中期盼與彌勒fo相見、獲得成fo的勝因,就成為fo教徒的共同夙愿。在回鶻文fo教文獻中頻頻出現(xiàn)諸如此類的題跋或發(fā)愿文,渴望獲得彌勒fo的拯救。由此可見,彌勒信仰不僅在漢地流傳甚廣,也備受回鶻人推崇。fo傳、本生、譬喻故事是重要fo教文學作品,其回鶻文本占有相當?shù)谋壤o傳類回鶻文文獻數(shù)量相對偏少,而本生類文獻數(shù)量較多,既有流暢的手抄本,也有精良的刻印本。這些印本殘卷不僅印制精致華美工整,還配有相關的插圖,甚至還被改編成押韻的韻文體作品。據(jù)考證,這些帶有插圖的印本殘卷極可能出自同一部刻本。同時,漢譯疑偽經典更為貼近世俗生活,更為強調現(xiàn)實利益,深得畏兀兒fo教徒的喜歡,諸如(fo講北斗七星延命經〕(父母恩重經〕。這些疑偽經典往往更具世俗的價值,反映了回鶻fo教徒們關注世俗利益的心態(tài)。回鶻人在翻譯漢文fo教文學作品時,喜歡根據(jù)個人的愛好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傾向于借鑒并綜合多種漢文版本,更為有趣的是將散文體的編譯成優(yōu)美的韻文體作品。諸如(須大拏太子本生〕(fo本生故事〕(fo本行集經〕(觀音經相應譬喻譚〕(觀無量壽經〕(大方廣fo華嚴經普賢行愿贊〕(fo講北斗七星延命經〕(父母恩重經〕,等等。這類回鶻文韻文體作品深得fo教徒的偏愛,經常以刻本的形式刊印,并配有精致華美的插圖。至蒙元時期,回鶻fo教文學發(fā)展至成熟階段?;佞X文詩歌有著獨特的押韻方式與韻律節(jié)拍,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首韻法?;佞X文原創(chuàng)作品形式多樣,包括長篇贊美詩、講唱文、發(fā)愿文、跋文以及碑文等,極大地豐富了中國fo教文學以及西域fo教文學的內容。回鶻人熱愛詩歌,尤其喜歡押首韻的四行詩。敦煌出土的(回鶻文fo教詩歌集〕是當前所知最完好、最重要的回鶻文詩集,對研究古代回鶻詩歌的發(fā)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元代畏兀兒文人還擅長以韻文體撰寫石刻碑文。元代著名漢文回鶻文合璧的(亦都護高昌王世勛碑〕采用了押首韻的韻文體,還有(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銘〕、居庸關回鶻文(造塔功德記〕等亦采用了韻文體形式?;佞X文詩歌對河西地區(qū)的蒙古族以及后來的裕固族都產生了深入的影響。以下為參考文獻:[1]耿世民.回鶻文哈密本(彌勒會見記〕研究[M].北京:民族大學出版社,2008.[2]楊富學.印度宗教文化與回鶻民間文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楊富學.河西回鶻摩尼教稽考[J].河西學院學報,2021(03).[4]耿世民.古代維吾爾詩歌選[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注釋:1柳響亮:(吐魯番新出摩尼教文獻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のAvadāna〉及び〈阿含經〉について〕(神戶市外國語大學研究叢書12),神戶市外國語大學外國學研究所,1982年。44楊富學:(回鶻觀音信仰考〕,(觀世音pu薩與當代社會敦煌漢文文獻S.6551講經文的歷史學研究〕,(北京大學學報〕1989年第2期,第27頁;楊富學:(印度宗教文化與回鶻民間文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307頁。47耿世民:(試論維吾爾古典詩歌的韻律與形式〕,(古代維吾爾詩歌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7-263頁。48S.Tekin,BuddhistischeUiguricaausderYuan-Zeit,Budapest:AkademiaiKiado,1980,pp.153-291;熱孜婭努日:(巴黎藏回鶻文詩體般若文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第13頁。49S.Tekin,BuddhistischeUiguricaausderYuan-Zeit,Teil.Ⅱ,Budapest,1980,pp.151-291;張鐵山:(突厥語族文獻學〕,北京: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256-257頁。50熱孜婭努日:(回鶻文常啼pu薩求法故事及其來源問題〕,(民族大學學報〕2020年第2期,第124頁;熱孜婭努日:(巴黎藏回鶻文詩體般若文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第172頁。51榮新江主編:(吐魯番文書總目:歐美珍藏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680-683頁。52P.Zieme,EditionsandStudiesofUigurTextsfromTurfanandTunhuangSince1970,JournalofCentralAsiaVol.4,no.1,1983,p.98;[德]茨默著,楊富學譯:(1970年以來吐魯番敦煌回鶻文宗教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敦煌研究〕2000年第2期,第172頁;[德]茨默著,桂林、楊富學譯:(fo教與回鶻社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50頁。53R.R.Arat,EskiTurkSiiri,Ankara,1965,pp.186-211。54R.R.Arat,EskiTurkSiiri,Ankara,1965,pp.185-187;牛汝極:(回鶻fo教文獻fo典總論及巴黎所藏敦煌回鶻文fo教文獻〕,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80頁;楊富學:(印度宗教文化與回鶻民間文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88頁。55[明]宋濂:(元史〕卷143(巙巙傳〕,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3416頁。56[明]宋濂:(元史〕卷40(順帝本紀三〕,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858頁。57R.R.Arat,EskiTurkSiiri,Ankara,1965,pp.177-183;PeterZieme,BuddhistischeStabreimdichtungenderUiguren(=BerlinTurfantexteⅩⅢ),Berlin,1985,pp.91-100;耿世民:(古代維吾爾詩歌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9-84頁;楊富學:(印度宗教文化與回鶻民間文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335頁。58耿世民:(回鶻文亦都護高昌王世勛碑研究〕,(考古學報〕1980年04期,第515-529頁;耿世民:(新疆文史論集〕,北京: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400-434頁。59黃文弼:(亦都護高昌王世勛碑復原并校記〕,(考古〕1964年第2期,第35頁。60耿世民:(回鶻文亦都護高昌王世勛碑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真題(地市卷)及答案解析
- 中班 秋天課件
- 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化學試題(原卷版)
- 社區(qū)少先隊課件
- 蘇教版科學課件
- 西南林業(yè)大學《材料研究及分析方法實驗》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京學院《新媒體短視頻運營實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京學院《前端開發(fā)技術》2021-2022學年期末試卷
- 頜下腺結石課件
- 西京學院《句法學概論》2022-2023學年期末試卷
- 物流中心崗位設置及崗位職責
- 九年級人自然社會教案
- 某市康復醫(yī)院建立的可行性報告
- 配位化學 第2章 配合物的結構和成鍵理論
- 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國企)
- 化妝品半成品成品檢驗規(guī)程
- 2021年春二年級語文期中試卷
- 猴子撈月亮PPT課件
- 國防科技大學介紹(課堂PPT)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全套流程圖
- 空調設備維保前檢查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