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養(yǎng)我浩然之氣_第1頁
我善養(yǎng)我浩然之氣_第2頁
我善養(yǎng)我浩然之氣_第3頁
我善養(yǎng)我浩然之氣_第4頁
我善養(yǎng)我浩然之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制作:帥光明孟子的心性論(養(yǎng)氣與四德)孟子認為人皆有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歸為“仁義禮智”。存之為四端,充之為四德,養(yǎng)之終達道德天,達到“天人合一”境界。2-6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孟子的主要學說一、心性論(性善與四心——道德價值的根源、利義與四端——道德價值的論證、養(yǎng)氣與成德、道德天等)二、政治思想(民本說、法先王、仁政與王道、德治觀念、反對霸政、恢復井田制度等)三、教育主張(人格和道德教育、自由發(fā)展、因勢利導等)

宋代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以后歷代封建王朝科舉考試,都以“四書”為命題依據(jù)之一。孟子“心性論”學說的要點

(1)性善與四心孟子的“性善說”,主要補充孔子“仁”的觀念??鬃又械摹叭省比狈碚摶A,也尚未解釋“道德價值根源”的問題。孟子認為人皆有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歸為“仁義禮智”。存之為四端,充之為四德,養(yǎng)之終知天,達到“天人合一”境界。這便補充了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

孟子“心性論”學說的要點

(2)利義與四端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是內在的“四端”,屬于人的“本性”,人之本性,必有異于禽獸,此為“善端”。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應放棄私利,以達到社會的公義。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孟子“心性論”學說的要點

(3)養(yǎng)氣與四德:孟子提出仁義禮智這四端必須靠修養(yǎng)來全力擴充,培養(yǎng)出浩然之氣,使人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便能成四德。孟子“心性論”學說的要點

(4)道德天:孟子認為現(xiàn)實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標準,便是“天”,“天”顯現(xiàn)于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夠修養(yǎng),便能知天,達到“天人合一”。

1.(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薄案覇柡沃^浩然之氣?”

【譯文】公孫丑問:“請問老師您擅長于哪方面?”孟子說:“我懂得言辭,善于培養(yǎng)我的浩然之氣?!惫珜O丑問:“請問什么叫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⑤,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

【譯文】孟子說:“很難說啊。這種氣,極宏大,極剛強,用正義培養(yǎng)而不損害,就會充滿于天地之間。這種氣,與義和道配合,沒有這義和道,就軟弱無力了。這氣是積累義而產(chǎn)生的,不是偶然做一件合乎義的事就能得到的。做一件問心有愧的事,這氣就軟弱無力了。我之所以說,告子不曾懂得什么是義,是因為他把義看成心外之物呀。人一定要做集義養(yǎng)氣的事,但不要去預測,心里不要忘記,不要硬促使它生長。不要像宋國人那樣。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p>

【譯文】有一個憂慮他的禾苗不長而去揠苗助長的宋國人,很疲倦地回家,對他家人說:‘我今天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起來了!’他的兒子快步趕去一看,苗已枯萎了。天下不揠苗助長的人很少。以為養(yǎng)氣無益而放棄的,是不耘苗的人;硬促使氣生長的,是拔苗的人,——不但沒有用處,反而損害了它?!?/p>

2.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泵献釉唬骸笆茄傻脼榇笳煞蚝?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

【譯文】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fā)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事?!泵献诱f:“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

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薄咀g文】把順從當作正理,是婦道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孫衍、張儀在諸侯面前竟也像婦人一樣?。┚幼≡谔煜伦顚拸V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得志就百姓一同遵循仁義道德;不得志就獨自踐履自己的主張。富貴不能迷亂他的心,貧賤不能改變他的節(jié),威武不能壓服他的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3.孟子曰:“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舜從田野中發(fā)跡,傅說從泥匠中高升,膠鬲從魚鹽商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里被舉用,孫叔敖從隱居海邊被舉用,百里奚從市井間被舉用。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要使命給這個人,一定要先使他內心痛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體膚饑餓,使他貧困潦倒,疲憊不堪,用各種辦法擾亂他的所作所為。(通過這些)使他內心驚動,使他性情堅韌,增加他所不能具備的能力。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人則無法家拂(bì)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譯文】人經(jīng)常犯點錯誤,此后才能痛改前非;內心困擾,思緒阻塞,然后才能發(fā)憤振作。焦慮表現(xiàn)在臉色上,嘆息傳達在聲音上,然后才能明白。在內沒有秉法的大臣和直言的賢士,在外部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來的禍患,這個國家常常會滅亡。由此可知憂慮禍患可以使人生存,安享快樂可以使人滅亡。關于孟子的“知言養(yǎng)氣”說

所謂“知言”,就是要善于通過言辭來分析說話者的心理和本質?!爸浴币c“知人論世”聯(lián)系起來理解,只有“知人論世”才能談得上“知言”。知言即明道的另一方面。孟子說:“诐(bì)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p>

關于孟子的“浩然之氣”說

孔子曰:“智者不惑,惑者不憂,勇者不懼?!比嗽谏鐣g能不動心,乃真浩然之氣也,有此浩然之氣者,雖只區(qū)區(qū)七尺之軀,確當屹立宇宙之間,富貴、貧賤、威武,皆不能強制其心,能真正做到“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盡心上》)的境界。

孟子“善養(yǎng)浩然之氣”的生命學意義一、孟子生活的時代,“氣”的流行講“氣”的主要有三家。除孟子外,莊子和《管子》也講“氣”。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莊子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管子二、先秦儒家十分重視高于生命的仁義道德。

孟子的浩然之氣,用義與道而養(yǎng),既是道德修養(yǎng),也是養(yǎng)生之道。確切地說,是一種通過道德修養(yǎng)達到身體健康的養(yǎng)生學★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鬃印锓灿醚獨?、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荀子

★平意以靜神,靜神以養(yǎng)氣,氣多而治,則養(yǎng)身之大者得矣?!偈?/p>

三、中醫(yī)養(yǎng)生學與儒家“浩然之氣”的印證

1、中醫(yī)學認為,疾病發(fā)生的主要內因之一是“七情”,這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些情緒變化過大,就會引起疾病的發(fā)生。預防的最好方法莫過于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2、現(xiàn)代中醫(yī)養(yǎng)生學直接把立志養(yǎng)德看作是精神養(yǎng)生中的調神養(yǎng)生最好辦法。認為樹立理想,堅定信念,充滿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