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單元測試 省獲獎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單元測試 省獲獎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單元測試 省獲獎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單元測試 省獲獎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單元測試 省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2023學年高一語文人教版《必修1》第2單元能力檢測(滿分:150分,時間:150分鐘)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項羽究竟死于何地《史記》問世至今已有兩千年,隨著這部巨著的流傳,項羽自殺于烏江似是無疑的了。其實,這是歷史上的訛誤。項羽真正的殉難地不是烏江而是東城,即今安徽定遠東南(距烏江約三百里)。《史記?項羽本紀》論贊中就曾點明,項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只不過一般人不去注意這點罷了。《漢書?灌嬰傳》也記載:“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qū)④囼T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蹦敲?,司馬遷何以在《史記》中有“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一段生動的描述呢?這段描述僅為民間傳聞,理由有三:一、項王垓下被圍時已兵疲食盡,“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又“漢軍圍之數(shù)重”。當時,項羽已“自度不得脫”,又何以能忽而來到三百里之外的烏江呢?再說,項羽垓下之敗,其勢是急轉(zhuǎn)直下的,縱烏江亭長有救籍之心,又何以會料事如神,預先艤船以待?二、《史記?項羽本紀》通篇敘事嚴謹而縝密,尤其是對戰(zhàn)事的描述,雙方渡江涉河、斬關(guān)奪隘時的地理形勢,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給人以條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東城之后卻為何三百里沙場竟無所交代,情節(jié)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馬遷只說“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巧借一“欲”字將流傳在烏江的一段民間佳話與東城真實的血戰(zhàn)情節(jié)縫綴彌合了。這就是江淮一帶的專家、學者多年來頻頻質(zhì)疑并作出種種臆度誤解的根源所在。三、項羽崛起于吳中,“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戰(zhàn)中,吳中子弟以及江東父老與項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傳說起“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的佳話。司馬遷曾游歷過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機會采擷到這些民間傳聞,以完善這個英雄形象,也實在是十分自然的。其實,項羽“身死東城”,從來有史跡為證。高達數(shù)丈的虞姬墓至今猶在,《定遠縣志》載:“虞姬墓即嗟虞墩,縣南六十里近東城?!标P(guān)于陰陵、東城兩地,《定遠縣志》記載得則更為明確:“陰陵城,縣西北六十里,鏌邪山南,周圍二里。……羽潰圍南山馳,漢騎將灌嬰追羽過淮,羽過陰陵迷失道即此?!薄皷|城,縣東南五十里。項羽至陰陵迷失道,漢追及之,羽復引而至東城即此。”項羽殉難前在定遠縣境內(nèi)留下的遺址遺跡,除陰陵、東城,至今仍存有十余處。從霸王寨(項王迷路處)到劉會橋(為漢軍追及處),從下馬鋪到嗟虞墩,構(gòu)成了項王在這塊土地上與漢軍周旋的一條完整路線。1.從文中看,下列不屬于項羽殉難于東城的證據(jù)的一項是()A.《史記》《漢書》等史書中都有項羽兵敗并死于東城的記載。B.據(jù)史料記載來看,項羽東城突圍的可能性極小。C.定遠縣內(nèi)的許多遺址、遺跡均證實項羽“身死東城”。D.項羽崛起吳中,兵敗垓下,愧對江東父老,無顏東渡烏江。解析:選D。D項,文中無此信息,無中生有。2.下列各項不屬于對項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項是()A.《史記》中有“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的生動描寫。B.烏江一帶流傳著“項王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的佳話。C.江淮一帶的專家、學者頻頻質(zhì)疑并作出種種臆度誤解。D.作者認為司馬遷利用民間傳聞來完善項羽這一英雄形象。解析:選C。A、B、D分別表現(xiàn)了司馬遷、江東父老和本文作者對項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項卻沒有。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司馬遷知道項羽真正的殉難地不在烏江而在東城。B.項羽從嗟虞墩到陰陵,再到東城,最后死在東城。C.《史記》記述項羽敗至東城和東城到烏江的細致程度不一樣。D.項羽戰(zhàn)死前的主要活動都在安徽定遠縣境內(nèi)。解析:選B。由文中倒數(shù)第2段可知項羽應該是從陰陵到嗟虞墩,再到東城的。二、(36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舞陽侯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與高祖俱隱。初從高祖起豐,攻下沛。高祖為沛公,以噲為舍人。從攻胡陵、方與,還守豐,擊泗水監(jiān)豐下,破之?!椨鹪趹蛳拢ヅ婀?。沛公從百余騎因項伯面見項羽,謝無有閉關(guān)事。項羽既饗軍士中酒亞父謀欲殺沛公令項莊拔劍舞坐中欲擊沛公項伯常屏蔽之。時獨沛公與張良得入坐,樊噲在營外,聞事急,乃持鐵盾入到營。營衛(wèi)止噲,噲直撞入,立帳下。項羽目之,問為誰。張良曰:“沛公參乘樊噲?!表椨鹪唬骸皦咽??!辟n之卮酒彘肩。噲既飲酒,拔劍切肉食,盡之。項羽曰:“能復飲乎?”噲曰:“臣死且不辭,豈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陽,暴師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表椨鹉弧E婀鐜?,麾樊噲去。是日微樊噲奔入營誚讓項羽,沛公事幾殆?!舨挤磿r,高祖嘗病甚,惡見人,臥禁中,詔戶者無得入群臣。群臣絳、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上獨枕一宦者臥。噲等見上流涕曰:“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饭唬骸拔徇m豐沛,問其遺老,觀故蕭、曹、樊噲、滕公之家,及其素,異哉所聞!方其鼓刀屠狗賣繒之時,豈自知附驥之尾,垂名漢廷,德流子孫哉?”(節(jié)選自《史記?樊酈滕灌列傳》)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項羽既饗/軍士中酒/亞父謀欲殺沛公令/項莊拔劍舞坐中/欲擊沛公項伯/常屏蔽之B.項羽既饗軍士/中酒/亞父謀欲殺沛公令/項莊拔劍舞/坐中欲擊/沛公項伯常屏蔽之C.項羽既饗軍士/中酒/亞父謀欲殺沛公/令項莊拔劍舞坐中/欲擊沛公/項伯常屏蔽之D.項羽既饗/軍士中酒/亞父謀欲殺沛公/令項莊拔劍舞/坐中欲擊沛公/項伯常屏蔽之解析:選C。兩個名詞之間一般應該斷開,如“酒”與“亞父”之間,“沛公”與“項伯”之間應斷開,排除A、B兩項。動詞“饗”與賓語“軍士”不應斷開,排除D項。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沛公”,指劉邦,因其起兵于沛(今江蘇沛縣),故稱“沛公”。B.“臣”,最初指男性奴仆,后成為君主時代官吏和百姓的統(tǒng)稱。C.“黥”,是黥布的姓。黥布當初跟從項羽,后歸順劉邦。D.“流涕”,指流淚。古代的“涕”一般指眼淚。而“泗”指鼻涕。解析:選C。“黥”,古代的一種刑罰,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刻犯人額頰等處,再涂上墨,作為懲罰的標記。黥布是受過刑的人,所以司馬遷這樣稱他,他本名為英布。6.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樊噲既有政治頭腦,又勇敢豪爽。當劉邦處于危險境地時,他不顧個人安危,闖入營帳,義正詞嚴地譴責項羽,幫助劉邦脫離險境。B.教材中的《鴻門宴》也有樊噲闖帳一節(jié),本文與之相比少了怒視項羽這一細節(jié),人物形象不及《鴻門宴》生動傳神。C.劉邦因患病獨臥宮中,不見朝臣,精神疲憊。樊噲直入宮內(nèi),以趙高篡權(quán)的教訓,說服劉邦,使劉邦精神振作起來。D.司馬遷在最后的議論中,對樊噲等人從普通平民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jié)h廷,恩德惠及子孫表示驚異,表達了作者對這些人物的贊嘆。解析:選D。D項,“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jié)h廷”不正確,因為原文中“豈自知附驥之尾”的意思是“依附他人而成名”。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噲曰:“臣死且不辭,豈特卮酒乎!”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樊噲說道:“我連死都不怕,難道還在乎這一碗酒嗎!”(2)況且您病得不輕,大臣們都驚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見我們這些人來討論國家大事,難道您只想和一個宦官訣別嗎?參考譯文:舞陽侯樊噲是沛縣人,以殺狗賣狗肉為生,曾經(jīng)和漢高祖一起隱藏在鄉(xiāng)間。當初跟從高祖在豐縣起兵,攻取了沛縣。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噲為舍人。接著,他跟隨沛公攻打胡陵、方與,回過頭來又鎮(zhèn)守豐縣,在豐縣城下?lián)魯×算羲たけO(jiān)所帶領(lǐng)的軍隊?!椨瘃v軍戲下,準備進攻沛公。沛公帶領(lǐng)一百多騎兵來到項營,通過項伯面見項羽,向項羽謝罪,說明自己并沒有封鎖函谷關(guān),不讓諸侯軍進入關(guān)中的事。項羽設宴犒賞軍中將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時候,亞父范增想謀殺沛公,命令項莊拔劍在席前起舞,想乘機擊殺沛公,而項伯卻一再擋在沛公的前面。當時只有沛公和張良在酒宴席中,樊噲在大營之外,聽說事情緊急,就手持鐵盾牌來到大營前。守營衛(wèi)士阻擋樊噲,樊噲徑直撞了進去,站立在帳下。項羽注視著他,問他是誰。張良說:“他是沛公的參乘樊噲?!表椨鸱Q贊道:“真是個壯士!”說罷,就賞給他一大碗酒和一條豬前腿。樊噲舉杯一飲而盡,然后拔出寶劍切開豬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項羽問他:“還能再喝一碗嗎?”樊噲說道:“我連死都不怕,難道還在乎這一碗酒嗎!況且我們沛公首先進入并平定咸陽,露宿霸上,以此來等待您的到來。大王您今天一到這里,就聽信了小人的胡言亂語,跟沛公有了隔閡,我擔心天下從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們都懷疑是您一手造成的?。 表椨鹇犃T,沉默不語。沛公借口要上廁所,暗示樊噲一同離去。這一天若不是樊噲闖進大營責備項羽的話,沛公的事業(yè)幾乎就完了?!郧霸邝舨挤磁训臅r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厲害,討厭見人,他躺在宮禁之中,詔令守門人不得讓群臣進去看他。群臣中如絳侯周勃、灌嬰等人都不敢進宮。這樣過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噲推開宮門,徑直闖了進去,后面群臣緊緊跟隨。看到高祖枕著一個宦官躺在床上。樊噲等人見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說:“想當初陛下和我們一道從豐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樣的壯舉?。《缃裉煜乱呀?jīng)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憊不堪?。r且您病得不輕,大臣們都驚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見我們這些人來討論國家大事,難道您只想和一個宦官訣別嗎?再說您難道不知道趙高作亂的往事嗎?”高祖聽罷,于是笑著從床上起來?!饭f:“我曾經(jīng)到過豐沛,訪問當?shù)氐倪z老,觀看原來蕭何、曹參、樊噲、滕公居住的地方,打聽他們當年的有關(guān)故事,所聽到的真是令人驚異呀!當他們操刀殺狗或販賣絲繒的時候,難道他們就能知道日后能附驥尾,垂名漢室,恩德惠及子孫嗎?”(二)(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于易水送人一絕駱賓王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8.請你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發(fā)沖冠”的壯士形象。(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要從肖像、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多個方面來描繪慷慨激昂、悲壯的人物形象,對頭發(fā)的描繪尤其不能少。答案:(示例)荊軻雙足跨開,站在易水邊上,他神情堅毅,目光如炬,高舉雙拳,迎著寒風高歌(仰天長嘯):“風蕭蕭兮易水寒……”心中迸發(fā)出無限的激憤,頭發(fā)根根直豎起來……9.末句“今日水猶寒”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荊軻是一位英雄,是壯士,作者對其的崇敬之意是溢于言表的;還要從“寒”字分析出其中所體現(xiàn)的荊軻一去不復返的悲壯。答案:幾百年過去了,易水依舊寒冷,作者依然能夠感受到荊軻的悲壯英勇之氣;作者在歌頌荊軻以死酬知己的同時,表達了自己心中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三)(6分)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風蕭蕭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荊軻刺秦王》(2)________________,不仁?!稜T之武退秦師》(3)________________,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4)大行不顧細謹,________________?!而欓T宴》(5)耳聞不如目見,________________?!墩f苑?政理》(6)人誰無過,__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蹲髠?宣公二年》答案:(1)壯士一去兮不復還(2)因人之力而敝之(3)如今人方為刀俎(4)大禮不辭小讓(5)目見不如足踐(6)過而能改三、(25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易水不寒盧世龍在漂泊與尋找之間,我總會有意或無意地感到歲月就像一條河。盡管河的左岸是難以釋懷的記憶,右岸是充滿玄奧的無窮未知,但河里飛快流逝的絕對是人的鮮活生命。對于易水河的膜拜,源自一位名叫荊軻的英雄。世間孤膽除暴的好漢多得很,然荊軻明知有去無回,仍臨河高歌,絕塵遠行??犊瘔眩坏删土擞⑿?,也成就了易水。那時,平靜的燕國,大地常綠,燕山常青。冬日里,雪花大如席,漫天落下,給茫茫山嶺籠罩厚重冰蓋。然后,春夏之季,慢慢融化。條條涓流融入易水河道,匯成清澈透明的漣漪,撫慰鮮活的水草游魚,撫慰多姿的大地生靈……人生不過是一場漂泊,并無意義可言。而尋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給靈魂一個好的歸屬,或許便是做人的意義所在。英雄去了遠方,那里是另一個世界,誰也無法知道那邊是個啥模樣。不過,英雄和筑而歌,仰面痛飲,登車壯行的易水仍在,仍是千秋萬代子孫們感受英雄精神的場所。物欲盛宴下的人群,沒有人文精神壯骨活血,往往迷失自我。沒錯,面前的易水河,枯草雜存,亂石遍地,更像平緩溝渠。它非但無水,反倒讓人燥熱難奈。如此滄桑,或許是在證明,伴隨時間河流消失的,更有自然河流。如同一個小小的“!”號,我再怎么疲憊不堪地為她奔波,也注定只會留下慨嘆。使勁揉搓眼睛,擦拭滿臉汗泥后,便想,這黃沙漫天,黃塵遍地的世界,真的是英雄所要拼卻寶貴生命捍衛(wèi)的家園嗎?歷史長風,蔓延一溝惆悵。既然眼睛看不到水,就用腳去看吧。盡管步履沉重,我仍打起精神,奢求收獲易水對我的哪怕點滴饋贈。順緩坡而下,我將蒼涼枯槁沙沙踩伏大串印痕,它們也在我的褲腿留下道道黃泥標志。有沙粒相繼入鞋硌人,有頑石偶爾跌撞絆人。但生活路上的磕絆再怎么復雜多變,我們也不能因之忘卻既定目標。我屏息直奔河的中心地帶……不遠處哄地飛出一只小鳥,嚇一跳。原來,水是有的。密集枯葦菖蒲,裹挾一線時斷時續(xù)的濁流,浮些黑不溜秋的塑料泡沫,猛一下還難看清水的模樣。原來,似無卻有的水,蜿蜒于溝心草叢,時不時蜷個凼,積成汪。我輕輕提起褲管,悄悄蹲下身去,生怕一不小心,擾亂這脆弱的寧靜。慢慢撥開漂浮物,但見水底融著厚厚的黑色汁液,仔細瞧,怎么也看不清凼的底部是個啥模樣。這簡直就是中國歷史的翻版——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把底牌給藏著掖著……可我依稀看見,水中有個禿禿的圓球,懸浮不定。人或許是生著一雙什么樣的眼睛,看到的事物就會是什么模樣;也或許是身處什么樣的環(huán)境,就會看到什么樣的事物。醒過神來,才知那是自己的腦袋。世界真是越來越莫名其妙,對照濁流看自己,原來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誰。正感慨著,右脖頸生生地酸癢起來。抬頭,滿天沙塵糾結(jié)菖絮和楊絮,如城市噪音,一陣緊接一陣瘋狂地撲來。我將眼睛瞇成一條縫,它們卻魔鬼般鉆進衣里,某處發(fā)癢,渾身難奈。這世間呀,人有什么樣的追求,就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家園。所有追求,都直接影響人格發(fā)育。且人們讓河流滄桑不堪,成了河不河鬼不鬼的樣子;河流便讓人們痛苦不堪,活得有話說卻無處訴說地憋屈。于今的燕山系脈,恰似難于收拾的亂石堆;而纖毫般的易水,更像它的一行辛酸濁淚。我站在干枯的河床上,完全是在親近易水河的殘骸。一條以水承載人文精神的河流,于今連水都沒有了,這失去的又豈止是蓬勃生機,它更是全部的精華和榮光啊。在華北平原的廣袤背景里,易水顯然不夠小鳥們飲用。游人滿懷肅穆接踵而至,滿目蒼涼,易水不寒,心寒。適有老漢路過,見我一身狼藉,面露哂容。遂問,這是易水河嗎?答,那是荊軻塔,不是易水河是啥。這河三十年前還清水滔滔,斷流也就近些年的事哩!順老漢手指方向,山坡一座灰不溜秋的塔兒,孤立塵暴之中,情形酷似荊軻他老人家佇立云層,默默靜觀華夏眾生茫無頭緒地折騰時光。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歲月長河里,這次生命實在過于短暫,尋找生命作為的機會便更加寶貴。舍個人生命,挽民族大廈于將傾也好,照亮他人行程也罷,給予他人福祉也行……生命的漂泊,原是個實踐過程,只有及時而認真進行把握,才能找到真正意義的價值歸屬之地。(有刪節(jié))(1)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文章從慷慨悲壯的英雄荊軻寫起,引出易水的生存現(xiàn)狀,意在表達作者對易水嚴重污染的痛心,啟發(fā)讀者思考人生的意義。B.作者對易水斷流“心寒”,是因為易水是子孫萬代感受英雄精神的載體,現(xiàn)代人如果沒有英雄的人文精神滋養(yǎng),就會迷失自我。C.第七段作者寫自己認不清楚水中自己的腦袋,表現(xiàn)了易水河水的渾濁不堪,也喻指中國歷史的深藏不露。D.文章取材十分廣泛,沒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談古論今,寫人寫水寫人生,行文看似閑散,實則緊湊有序。E.文章采用夾敘夾議的藝術(shù)手法,敘述和議論交互穿插,渾然融合,筆法靈活多變,生動活潑,富有啟迪。解析:選AC。A.意在表達作者對易水承載的人文精神消逝了的痛心。C.“喻指中國歷史的深藏不露”錯,無此含意。(2)文章第三段寫易水河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表現(xiàn)古代易水河水清澈透明、富有生機的特點。②表現(xiàn)古代易水滋養(yǎng)“水草游魚”,養(yǎng)育“大地生靈”的作用。③與后文易水“斷流”“滄桑不堪”的現(xiàn)狀形成鮮明的對比。(3)在文章第十一段里作者為什么說“易水不寒,心寒”?請結(jié)合文意簡要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易水如今枯草雜存,亂石遍地,滿目蒼涼,不似英雄時代的易水。②易水河床干枯,只存纖毫,失去了所承載的人文精神。(4)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理解“而尋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給靈魂一個好的歸屬,或許便是做人的意義所在”這句話的含意,再結(jié)合本文內(nèi)容或荊軻的故事談談你從這句話中得到的啟示。(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人生的意義在于讓自己精彩的人生有所作為,讓生命有價值。荊軻明知刺殺秦王有去無回,但為了燕國的國家利益,舍個人生命,毅然前往。人生不在于生命的長短,而在于有所作為。四、(20分)12.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A.闕秦(quē) 忤視(wǔ) 以饗士卒(xiǎng) 以藥淬之(cuì)B.卮酒(zhī) 楊孫戍之(shù) 目眥盡裂(cì) 朝濟而夕設版焉(zhāo)C.玉玦(jué) 參乘(shèng) 共其乏困(gòng) 夜縋而出(zhuì)D.刀俎(zǔ) 戮力攻秦(lù) 瞋目(chēn)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解析:選A。B.“眥”讀zì;C.“共”讀gōng;D.“夫”讀fú。13.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與“越國以鄙遠”中的“以”相同的一項是()(3分)A.以其無禮于晉B.焉用亡鄭以陪鄰C.使工以藥淬之D.料大王士卒足以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