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案-新《人教》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導學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732edef408ff60cd0c273d2185b80c5/c732edef408ff60cd0c273d2185b80c51.gif)
![小學數(shù)學教案-新《人教》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導學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732edef408ff60cd0c273d2185b80c5/c732edef408ff60cd0c273d2185b80c52.gif)
![小學數(shù)學教案-新《人教》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導學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732edef408ff60cd0c273d2185b80c5/c732edef408ff60cd0c273d2185b80c53.gif)
![小學數(shù)學教案-新《人教》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導學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732edef408ff60cd0c273d2185b80c5/c732edef408ff60cd0c273d2185b80c54.gif)
![小學數(shù)學教案-新《人教》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導學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732edef408ff60cd0c273d2185b80c5/c732edef408ff60cd0c273d2185b80c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
導
學
案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課題:統(tǒng)一長度單位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學生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
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
養(yǎng)學的估測和測量的能力。
3、充分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間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在矛盾沖突中感悟數(shù)學知識并增強同
學間的合作意識。
學習重點與難點:
學會用實物測量,并體會測量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度量單位
的重要性。
學習設想:
本節(jié)課的學習注重呈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來獲取知識。因此,在讓
學生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時,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通過量一量、說一說、
細想一想等活動感受到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及其對生活的重要意義。
一、學前"
用小棒量一量一支新鉛筆有幾根小棒那么長,再用硬幣量一量。想一想,為什么量出的
數(shù)據(jù)不一樣呢?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量數(shù)學課本的寬:你想知道我們的數(shù)學課本有多寬嗎?我們動手來量一量。
(1)4人一組,每人從四件物品(1角硬幣、曲別針、三角形學具、方木塊)中選取
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2)量的時候,教師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導:開始測量時,應注意實物的左端應與所
量物體的左端對齊,這樣量出的結果才比較準確。作為標準的物品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要
放平擺直。
(3)量完后,讓學生匯報量的結果,當然量的結果不同。
(4)思考:為什么都是量的數(shù)學課本的寬,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因為選用的是
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所以量的結果不同。)
(5)然后再讓全班選用同一物品進行測量的學生,展示他們測量的結果,如每組中都
有用曲別針量的同學,他們測量的結果都是:數(shù)學課本的寬有5個曲別針那么長。這說明
什么呢?
(由此啟發(fā)學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1、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身邊不同物體的長度。
(1)讓學生選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鉛筆、曲別針,等去量桌子、鉛筆盒、椅
子等物體的長度。
(2)作為標準的物體不夠怎么辦?(可以用一個物品,一次接一次地進行測量,看所
量長有幾個這樣的物品長。)用一個物品進行測量時應注意哪些問題?應注意實物的左端應
與所量物體的左端對齊,量的時候可以作上記號。
(3)然后針對測量結果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如,為什么數(shù)學課本的寬是5個曲別針長,
鉛筆盒是5把小刀長,但它們并不一樣長呢?為什么桌子比鉛筆盒長,但桌子才4根鉛筆
長,而鉛筆盒卻5把小刀長?
(4)讓學生體會到:因為選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去量,它們的長度不同,所以測量的
結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怎樣才會避免這種情況呢?
2、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塊學具)作計量單位去量不同長度的物品看結果如何。
都用方木塊測量數(shù)學書的長、寬,還有鉛筆的長度,看看結果如何
三、自我檢測
課本第2頁1——3題。注意引導學生說出估測的方法。
四、變式練習
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測■一些物體的長、寬、高并記錄下來。
長
t
高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認識厘米用厘米量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L學生懂得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認識刻度尺。
2、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并對幾厘米的長度有感性的認識。
3、學生學會用厘米作單位估測或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掌握測量物體的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空間想象的能力,通過活動提高學生估測和測量的能力。
學習重點與難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學習設想:
本節(jié)課采用活動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充分觀察、思考、交流的基礎上認識厘米。
由于厘米這個數(shù)學概念比較抽象,因此,課中安排的看一看、說一說、比一比、量一量等活
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關于厘米的風豐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從而讓學生更清楚
地認識、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長。
一、學前導學
1、前置作業(yè):
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
表示什么。
2、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學習中,我們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長度,測量時有許多不方便,也不準確。
在生活中,我們要用到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和測量工具——尺子,來測量。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一、認識直尺
1、小組交流: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
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匯報
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1.介紹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用直尺上表示出來。
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你認為還有從哪個數(shù)
字到哪個數(shù)字之間是1厘米長?
2.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把1厘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2)小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們身邊或我們身上哪些物品的長度是1厘米。
(3)用手勢表示1厘米的長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觀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從刻度"0"到哪兒是2厘米長嗎?(從0到2)從刻
度"0"到哪兒是3厘米長嗎?(從0到3)也就是說,從刻度"0"到幾,就是幾厘米。
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方法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1)這有一張紙條,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小組討論、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2)小組匯報:你們是怎么測量的?
2.統(tǒng)一測量的方法
介紹:量物體的時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
紙條就長幾厘米。
現(xiàn)在紙條的右端正好對著"5",說明紙條長5厘米。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
(1)測量同桌準備的紙條,看一看它們分別長多少厘米?量的結果寫在紙條上,同桌
檢查。
(2)量一量你帶來的新鉛筆長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寬度是()厘米。(取整數(shù))
一掛: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是()厘米。(取整數(shù))
三、自我檢測
課本第6頁練習一1——3題。
看練習一的1題中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長度呢?利
用三角板來卡一下量。
四、變式練習
1.如果有些東西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長度呢?例如花生的長度和
1角硬幣的長度。
2、拿出不同長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圖填空
*和—*1共長()厘米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認識米用米量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
2.根據(jù)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測量出整米長度的物體;
4.培養(yǎng)合作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學習重點與難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學習設想:
本節(jié)課的設計也厘米的學習相似,采用一活動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測量實際長
度的機會,豐富實際測量的經(jīng)驗,鞏固長度的概念。
一、學前導學
前置作業(yè):
用直尺量一量窗戶的寬度,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找一找有沒有比"厘米”更長的長度單位
和更適合量窗戶寬度的尺子。
準備一把米尺,或一米長的木棍。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一、認識米尺
1、小組交流:用直尺量一量窗戶的寬度,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找一找有沒有比"厘米”更
長的長度單位和更適合量窗戶寬度的尺子。
2、全班匯報
3、比較厘米尺和米尺有什么不同。
二.感知米的實際長度
1.觀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師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樣的?
2.那么1米到底有多長呢?
(1)用直尺在黑板上畫1米長的線段。
(2)小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們身邊或我們身上哪些物品的長度是1米。
(3)用手勢表示1米的長度。
3.以小組為單位在講臺上量出2米長、3米長的繩子給大家看一看。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一、小組合作探究:厘米、米之間的關系
1,用米尺量1米長的繩子。(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2.再用以厘米為單位的刻度尺量一量這條1米長的繩子,看看它有多少厘米?
3.那么今天我們學習的米和昨天學習的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4.小結: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書:1米=100厘米)
二、用卷尺量較長的物體或距離
1.一般的米尺不方便攜帶,不過我們有一種比米尺更方便的卷尺。出示卷尺。介紹:
這是在測量比較長的距離時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長的物體和距離。你在哪里見過它?
2.用卷尺量物體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拿住
卷尺一端,對齊要量物體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這
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三、自我檢測
課本第6頁練習一4——6題。
四、變式練習
1,兩個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2.小組測試立定跳遠的成績,并作好記錄。
3.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米或厘米。
教室長8()黑板長2()
小明身高124()課桌長50()
4.填空
10()厘米=()米15厘米-7度米=()厘米
3米=()厘米30度米+20厘米=()厘米
90米+3米=()米1米-20厘米=()厘米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認識線段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1、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學習重點與難點:
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學習設想:
線段在幾何知識中比較抽象。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比較低,因此,本課在學習
認識線段時,可采用直觀的描述方式來說明什么是線段。課中設計的"比較”活動,是讓學
生更清楚的了解線段直的特征。
一、學前需
前置作業(yè):
你知道什么是線段嗎?了解一下線段有什么特征?在生活中你經(jīng)常見到線段嗎?
用彩筆在白紙上畫一條線段。。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一、認識線段
1、預習反饋
(1)、小組交流:你知道什么是線段嗎?了解一下線段有什么特征?在生活中你經(jīng)常
見到線段嗎?
(21全班匯報
2、感受線段的特征。
(1)展示學生課前畫的線段。選出和補充出以下幾種圖形:
(2)把上面6條線分成兩類,并說說原因。
①③是彎的;②④⑤⑥是直的。
(3)把②④⑤⑥分成兩類,怎樣分,說說原因。
②④兩端有端點;⑤⑥兩端沒有端點。
(4)像②④這樣的線就叫做線段,你現(xiàn)在知道線段有什么特征嗎?
二、量線段
1、利用線段的特征,自己在練習本上任意畫兩條線段。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畫的。
2、先估T古,再量一量自己畫的線段有多長,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量的。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畫線段
1、生用手勢表示3厘米大約有多長。
2、嘗試畫3厘米長的線段,并說出畫法。
3、學生演示怎樣畫線段,大家評價哪種方法好。
學生操作后匯報。
請方法好的學生再演示一遍,并邊畫邊說。
4、出示斷了3厘米多的斷尺讓學生討論:怎樣用這把斷尺畫出3厘米出的線段?
小組討論,試畫。
小組派代表匯報。
小結:刻度尺有不同的標記方法,只要掌握畫法就能準確畫出線段。
三、自我檢測
課本第6頁練習一7一10題。
第10題:同樣長的兩條線段,往往人們會覺得豎放比橫放長,這是視覺的誤會,同學
們在生活中要注意這個問題。
四、變式練習
1.畫一條比4厘米長1厘米的線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從家到學校路線圖,你認為走哪條路最近?
3、數(shù)線段。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第二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1、初步理解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
進位)的加法。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習重點與難點:
1、突出學生對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
2、注意兩位數(shù)筆算加法的書寫格式,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學習設想:
借助類比促進遷移。在列出加法算式后放手讓學生去探索。一方面能讓學生通過舊知識
學習新知識,另一方面對不同的算法加以指導肯定,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
一、學前導學
1、前置作業(yè)
預習課本8——10頁。第8頁的圖講了什么內容?你認為哪兩個班可以坐一輛車?為
什么?能說說你的計算方法嗎?
2、復習導入
口算,并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8+530+1937+5023+645+5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預習反饋
(1)、小組交流:預習課本8——10頁。第8頁的圖講了什么內容?你認為哪兩個
班可以坐一輛車?為什么?能說說你的計算方法嗎?
(21全班匯報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1、從學生匯報中抽出問題:二(1)班和二(2)班能合乘一輛車嗎?
小組重點討論并交流,班級匯報并小結:
(1)你是怎樣計算的?
(2)用小棒擺一擺計算過程
(3)用豎式怎樣計算?
(4)列豎式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2、小組互相出一道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的題目,列豎式計算并互相評價。再全班展示。
3、抽出問題:-(3)班和二(4)班能合乘一輛車嗎?怎樣列豎式計算?先用小棒擺
一擺,再筆算。
學生嘗試列豎式計算,然后在組內交流。最后全班進行小組展示并評價。
三、自我檢測
1、課本第9頁"做一做"和第10頁“做T故"。
2、課本練習二第1、2題。
四、變式練習
綜合能力訓練
(1)小明和小紅一共踢了多少下?
(2)小紅和小麗一共踢了多少下?
(3)小明和小麗一共踢了多少下?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1、初步理解掌握筆算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學習重點與難點: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計算過程中的順序和進位問題。
學習設想:
1、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讓學生在情境中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充分體現(xiàn)生活中有數(shù)學的思想。
2、加強合作交流。抓住兩位數(shù)加法中的"對位"和"進位",組織討論交流,突破重難
點。
一、學前導學
前置作業(yè)
預習課本11——12頁。上節(jié)課我們主要研究了兩種乘車的方法,你知道還有其他的乘
車方法嗎?為什么?你是怎樣計算的?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預習反饋
(1)、小組交流:預習課本11——12頁。上節(jié)課我們主要研究了兩種乘車的方法,
你知道還有其他的乘車方法嗎?為什么?你是怎樣計算的?
(2\全班匯報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1、問題一:~(1)班和二(4)班能合乘一輛車嗎?
小組重點討論并交流,班級匯報并小結:
(1)你是怎樣計算的?
(2)用小棒擺一擺計算過程
(3)用豎式怎樣計算?
(4)列豎式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2、問題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怎樣列豎式計算?先用小棒擺一
擺,再筆算。
學生嘗試列豎式計算,然后在組內交流。最后全班進行小組展示并評價。
3、引導小組討論: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從十位加起來方便嗎?
學生匯報小結并板書:
(1)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2)從個位加起。(3)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
三、自我檢測
1、課本第11頁"做一做"和第12頁"做TT.
2、課本練習二第3——5題。
四、變式練習
1.在口里填上或,'=%
24+4口4057口24+3715+69^48
15+28□3380□42+3836+15口51
2.
/)汽車石謫、-------、
有38柄;Q共有多少他)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練習課課型:練習
學習目標:
1、復習鞏固100以內兩位數(shù)加法的筆算方法,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一
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計算等多種能力。
學習重點與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細心計算。
2、解決豎式寫法問題。
學習設想:
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經(jīng)歷整、歸納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計算
方法的過程,體驗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
題的能力。
一、學前導學
前置作業(yè)
預習課本14、15頁,6——10題。你認為哪些題目較難或容易出錯,你有什么醯醒
同學們注意的?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獨立完成15頁7、8、9題。
2、全班交流
(1)第7、8題,可指2至3小組說答案,再說說哪些地方容易出錯,怎樣克服?
(2)第9題:找出這道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
怎么列式?列豎式計算要注意哪些問題?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1、完成14頁第6題。
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錯誤原因,如何改正。再選小組在全班交流。
通過做這道題,提醒我們以后在計算中要注意什么?
2、完成15頁第10題。
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每小題的條件和問題。怎么列式?列豎式計算要注意哪些問
題?
全班交流。
三、自我檢測
課堂作業(yè)
做一做。
18工□工□,_□工□上口
美麗的池塘邊。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不退位減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不退位的減法。
2、能正確書寫兩位數(shù)減法。
學習重點與難點:
豎式的書寫格式。
學習設想:
本節(jié)課計算方法的探討和總結等,都可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習。學習時可讓學生充分
討論、利用大家的智慧共同解決這些問題。
一、學前導學
前置作業(yè)
預習課本16——17頁。第16頁的圖講了什么內容?你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贏
T1?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主要研究一下"北京比多倫多多多少票?"這
個問題該怎樣解答呢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預習反饋
(1)、小組交流:預習課本16—17頁。第16頁的圖講了什么內容?你從什么地
方可以看出"北京贏了"?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2)、全班匯報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1、從學生匯報中抽出問題:北京比多倫多多多少票?該怎樣解答呢?
小組重點討論并交流,班級匯報并小結:
(1)你是怎樣計算的?重點說出口算思路,明確個位上的數(shù)和個位上的數(shù)相減,十位
上的數(shù)和十位上的數(shù)相減。
(2)用豎式怎樣計算?
(4)列豎式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2、嘗試解答:多倫多比巴黎多多少票?小組交流,全班展示。
三、自我檢測
課本頁20練習三第5、6題。
四、變式練習
口0口=口(元)二班有多少人?口。口=匚](人)
女同學有心人?ricn=i―i(人)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一)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I、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2、讓學生理解退位減法的算理,從而概括出"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法則。
學習重點與難點:
理解退位減法的算理,從而概括出"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法則。
學習設想:
采用多種措施突破退位減法的學習難點。首先,充分利用"個位上6-8不夠減,怎么
辦”的矛盾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引起學生學習退位減法的強烈愿望;其次利用擺小棒的方
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如何退位,學會當個位不夠減時從十位借1當10并和個位上的
數(shù)合起來再減的方法。
一、學前導學
前置作業(yè)
預習課本18頁例2,上節(jié)課我們主要研究了一個問題,你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
計算?與例1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預習反饋
(1)、小組交流:你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
(2\全班匯報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1、從學生匯報中抽出問題: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該怎樣解答呢?
小組重點討論并交流,班級匯報并小結:
(1)能用口算嗎?你是怎樣計算的?
(2)用小棒擺一擺計算過程,重點說出計算思路,明確個位上的數(shù)6-8不夠減怎么辦。
(3)根據(jù)擺小棒的過程嘗試用豎式怎樣計算?
(4)列豎式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5)從十位減起方便嗎?
2、小組互相出一道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的題目,列豎式計算并互相評價。再全班展示。
三、自我檢測
1、課本第19頁"做一做"第1題。
2、課本頁20練習三第1——4題。
四、變式練習
在O里填上">""<"或M="o
35048-1935-17。2567。52-26
77-59。48+1292-57Q84-3665-19Q70-38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二)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1、掌握被減數(shù)個位是0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會計算被減數(shù)個位是0的退位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習重點與難點:
理解退位減法的算理。
學習設想:
本節(jié)課計算方法的探討和總結等,都可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習。學習時可讓學生充分
討論、利用大家的智慧共同解決這些問題。
一、學前導學
1、前置作業(yè)
預習課本19頁例3.52-24和50-24這兩道題可以怎樣計算?這兩題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
系?
2、復習引入
筆算下列各題。并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匯報。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預習反饋
(1)、小組交流:52-24和50-24這兩道題可以怎樣計算?
(2\全班匯報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被減數(shù)個位是0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小組重點討論并交流,班級匯報并小結:
(1)這兩題能用口算嗎?
(2)用小棒擺一擺50-24計算過程,重點說出計算思路,明確個位上的數(shù)0-4不夠減
怎么辦。
(3)根據(jù)擺小棒的過程嘗試用豎式怎樣計算?
(4)列豎式計算時應注意什么?。52-24和50-24這兩道題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小組討論后,引導總結筆算兩位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
3、筆算減法和筆算加法在計算方法上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三、自我檢測
1、課本第19頁"做一做"第2題。
2、課本練習三第7——10題。
四、變式練習
在口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42一□<1350-0<3083-27<[[
35<口-1733<75-058-29>口
■房子,
(2)裟比—》多()朵?
(3)你還旄提出什么問題?請列式解答出來好嗎?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解決問題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1、初步掌握"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用減法計算。會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
數(shù)"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與難點:
解答"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方法。
學習設想:
本節(jié)課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這類問題的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
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學前"
1、前置作業(yè)
預習課本23頁例4。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怎樣才能知道哪些班得了多少面紅旗呢?
你能幫圖中的同學算一算嗎?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預習反饋
(1)、小組交流:預習課本23頁例4。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怎樣才能知道哪些班
得了多少面紅旗呢?你能幫圖中的同學算一算嗎?
(21全班匯報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聽匯報,進行引導,總結方法。
1、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
(1)應該把二(2)班取得的小紅旗與哪個班比?哪個班得的多?
(2)-(2)班比二(1)班少3面,也就是比多少少3面?也就是求什么?(也就是
求比16少3的數(shù)是幾?)
(3)怎樣列式計算呢?
2、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
這時,二(2)班的同學又說:三(1)班比我們班多1面,那三(1)班是多少面呢?
說出思路再列式。
3、探究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
(1)你看圖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2)你能把這些問題分為兩類嗎?
(3)解決這兩類問題的方法分別是什么?
三、自我檢測
1、課本23頁"做TT
2、課本24頁第1題,。
四、變式練習擴展提高4-6題
1、課本24頁第2題。
2、猜一猜。
我比30少3。
我比8多13.
我加上20就是60。
我減少15就是50.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練習課課型:練習
學習目標:
1、復習鞏固100以內兩位數(shù)加、減法的筆算方法,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
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計算、分類等多種能力。
學習重點與難點:
學生自行提問,自己解答的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習設想:
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經(jīng)歷整、歸納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計算
方法的過程,體驗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
題的能力。
一、學前引
前置作業(yè)
預習課本22頁,11——13題,24、25頁4—8題。你認為哪些題目較難或容易出
錯,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獨立完成22頁11、12題,練習四第4、8題。
2、全班交流
(1)第11、12題,可指2至3小組說答案,再說說哪些地方容易出錯,怎樣克服?
(2)練習4第4、8題:“開火車"說答案。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1、完成25頁第6、7題,。
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這兩道是什么類型的題目?每小題的條件和問題是什么?怎
么列式?列豎式計算要注意哪些問題?
全班交流。
2、完成22頁13題,25頁第5題。
(1)小組同學互相提問并解答、評價。
(2)請小組到講臺向全班同學提問,全班同學解答。
三、自我檢測
1.看誰算得都對。
2790198656
+63-17+38-53-9
4在O里填上“〈”或M="c
71-37Q3489-3503070090-19
66-24Q3250-25Q3543050-7
四、變式練習擴展提高4-6題
上有36雙龍獨
旅游融比皮粗少9雙
與靴比皮尤多7雙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請列式算一算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連加、連減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1、掌握兩位數(shù)連加、連減的豎式書寫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
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計算等多種能力及嘗試精神。
學習重點與難點:
1、應用題的多種解。
2、連加連減的豎式計算方法。
學習設想:
連加、連減實際是前面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多少新增知識。本節(jié)課著重探究連加、
連減中所需要的豎式計算。
一、學前導學
1、前置作業(yè)
預習課本26、27頁。在26頁例1圖中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27
頁例2的圖講了什么?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連加學習
1、交流:在26頁例1圖中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怎樣解答?
2、選出問題: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學生嘗試計算。
3、小組討論:
(1)怎樣列式?這種算式我們又叫什么算式?
(2)你是按什么順序計算的?豎式是怎樣列的?
(3)你能不能把兩個豎式連成一個豎式呢?
4、全班交流并總結。
5、把兩個豎式連成一個豎式有什么好處?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連減學習
1、交流:27頁例2的圖講了什么?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2、學生嘗試計算。
3、小組交流:
(1)怎樣列式?這種算式我們又叫什么算式?
(2)你是按什么順序計算的?豎式是怎樣列的?
(3)你能不能把兩個豎式連成一個豎式呢?
4、全班匯報并總結。
三、自我檢測
1、課本26頁"做TiT,27頁“做一做"。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2、課本29頁練習五第1、3題,。
四、變式練習擴展提高4-6題
1.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總皴
小?26下28下()T90下
小紅29下32下()下94下
小明29下30下()T()T
(1)前兩次比賽結束時,小麗一共跳了()下,小紅一共跳
7()下,小明一共跳了()下。
(2)第三次比賽.小麗跳了()下,小紅跪了()下
(3)小明獲得第二名,他三次跳的總數(shù)可能是()下;他第
三次可能跳了()下。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加減混合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1、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混合的豎式書寫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
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計算等多種能力及嘗試精神。
學習重點與難點:
1、應用題的多種解。
2、加減混合的豎式計算方法。
學習設想:
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經(jīng)歷三個數(shù)加、減混合式題的
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三個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筆算方法。
一、學前導學
1、前置作業(yè)
預習課本28頁。在28頁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已知條件,可以提出什么樣的問
題?怎樣解答?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小組交流:在28頁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已知條件,可以提出什么樣的問題?
怎樣解答?
2、全班匯報。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1、選出問題:現(xiàn)在車上有多少人?
2、可以怎樣列式?說一說這樣列式的理由。(學生可以列出兩種不同的算式)
3、選擇你喜歡的算式嘗試計算。
4、小組討論:
(1)你選擇的是哪個算式?
(2)你是按什么)11頁序計算的?豎式是怎樣列的?
(3)你能不能把兩個豎式連成一個豎式呢?
5、全班匯報并總結。
三、自我檢測
L男女生比賽完成,課本28頁"做一做二
2、課本29頁練習五第2、4、5題。
四、變式練習擴展提高4-6題
1.課本30頁練習五。
2.
F面的計售對嗎?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80-46+18=6226+54-48=22
804426
-46+18+54
446270
-48
22
3.
在。里填上正確的數(shù).
4.
學校合唱隊現(xiàn)在有多少人?
□onon=?I(A)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力口、減法估算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減、法的估算,并通過對兩位數(shù)加減法估
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增強數(shù)感。
2、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估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用
數(shù)學的意識。
學習重點與難點:
初步學會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并能解釋估算過程。
學習設想:
1、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探究,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學習目標。
2、充分讓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新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
一、學前"
前置作業(yè)
找一找,生活當中哪些情況不需要進行精確計算,只要計算出大致結果就可以了。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貼近生活感受估計
⑴猜價格游戲:學校買回一些運動器材,請大家猜猜價格。
出示:羽毛球拍、籃球、呼拉圈圖和價格。
①猜羽毛球拍的價格:
學生第一次猜價格(學生是亂猜).
師:透露一點,接近30元。
學生第二次猜測:29、28、27、31、32……
師:大家猜得都很有道理,這些數(shù)都接近30,我們說它大約是30元,這個羽毛球拍
的價格是28元。
②猜籃球的價格:大約是40元,讓學生猜(猜中后出示43元入
③猜呼啦圈的價格:大約是20元,猜價格。
⑵如果這三樣體育用品各買一個大約要帶多少錢呢?
⑶說一說,生活當中哪些情況不需要進行精確計算,只要計算出大致結果就可以了。
2、揭示課題:在日常生活中,有時不需要進行精確計算,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結果就可
以了。在估算時,我們可以把一些幾十幾的數(shù)看成整十數(shù),如71看作70,53看作50,
88看作90,算出大約的數(shù),可以更簡潔、迅速的解決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加減法
估算。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1.親身體驗,體會估算的必要性。
師:同學們喜歡逛商場嗎?昨天媽媽帶小明也去了商場,準備買這些生活用品(出示圖
畫:熱水瓶28元燒水壺43元水杯24元)媽媽問小明帶100元錢夠嗎?大家?guī)?/p>
幫小明好嗎?你是怎樣想的。
根據(jù)學生的反應,教師點撥:一種是估算,一種是用筆計算,還有的同學口算,在沒有
讓你們算出準確數(shù)量的情況下,你們覺得哪一種方法更快,更簡便?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進行判斷,通過實際體驗,集體討論,感受估算的必要性。)
2.多種策略進行估算。
現(xiàn)在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請大家估計一下,媽媽帶100元錢夠買這三種用品嗎?先獨
立思考,再小組交流,看哪個小組想的辦法多!
全班匯報:(這里教師根據(jù)可能出現(xiàn)的估算方法加以點撥,引導學生解釋估算的過程,
讓學生之間相互補充,明確估算策略。)
3、如果我想知道我們估算的是否合理,可以怎樣檢驗呢?(筆算驗證)
三、自我檢測
1、課本31頁"做一做二
2、課本32頁練習六第1——3題。
四、變式練習擴展提高4-6題
1、估算參加運動會的人數(shù)
①我們學校馬上要開運動會了,為了保證運動會能正常進行,順利召開,教師們正在進
行積極的準備工作。這是我們二年級參加比賽的人數(shù)。(出示)
跑步的38人,打球的29人,轉呼啦圈的22人
②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③每一個運動員都有一個參賽號碼布,現(xiàn)在有61個號碼布,(板書:61)請你幫老師
們估算一下夠用嗎?為什么?
2、估算轉呼啦圈的個數(shù)。
師:有個叫小亮的小朋友他報的項目是轉呼啦圈,這一段時間來他在練習轉呼啦圈。
出示:小亮計劃三天轉100個,昨天轉了29個,今天要轉42個,兩天大約轉了()
個。小亮第三天大約還要轉()個。
3、比賽結束后,為了表彰這次運動員出色的表現(xiàn),我們班準備用60元錢的班費作獎
金,可這些運動員不僅愛體育,為我們班贏得了榮譽,而且也非常的有愛心,他們說要用這
60元獎金去買一些禮品送給孤兒院的小朋友們。送些什么好呢?讓我們一起去商店看看吧。
出示貨架:12元的奶粉、19元的書、24元的書包、11元的鋼筆、19元的羽毛球拍、
38元的玩具
分小組設計購物方案。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整理和復習課型:復習
學習目標:
1.使學生通過整理和復習,弄清楚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知識,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這
些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整理、歸納的能力,的僉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樂趣。
學習重點與難點:
1、歸納、概括、比較兩位數(shù)加減法的筆算方法。
2、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學習設想:
在學習中,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給學生充分活動的空間,在活動中自己歸納,
概括規(guī)律,得出結論,使知識前后聯(lián)系,融會貫通,形成對本單元的整體認識。
一、學前其
前置作業(yè)
完成整理和復習表格。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小組交流,整理知識
師: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回家對第二單元10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整理和復習,現(xiàn)在給
大家一段時間,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小組長作好記錄。
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整理的情況。
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教師針對小組的匯報板書各部分內容,同時對學生予以肯定。
師:同學們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組補充的也非常好。接下來,我們就先針對筆算
加減法和用數(shù)學來進行復習。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嘗試編題,抽象法則
1、師:誰能分別編一道進位加、不進位加、退位減和不退位減的算式?
學生針對每種類型分別編題,教師板書。
2、讓學生把編出的題目進行計算。
3、師:筆算加法時應注意什么?減法呢?
它們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師把要點寫在黑板上。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正確。那我們在計算的時候,哪位同學還有特別提醒同
學們注意的地方?
學生自由發(fā)表想法。
三、自我檢測
L完成課34頁1——4題。
2、課本35頁練習七第8題。
四、變式練習擴展提高4-6題
1、課本35頁第5、6題。
2、課本33頁第2題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我長高了課型:活動
學習目標:
1、在活動中學生進一步鞏固對厘米、米的認識;
2、學生掌握正確的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初步形成對周圍一些
事物的量化概念;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滲透簡單的統(tǒng)計思想。
學習重點與難點:
1、學生掌握正確的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
2、在活動中滲透簡單的統(tǒng)計思想。
學習設想:
1、在測量開始前,引導學生先復習長度單位并熟悉自己將要使用的測量工具,以便突
出重點。
2、讓學生在測量物體前,先估計物體的長度,這樣可以突破難點。
一、學前居
前置作業(yè)
估T古自己的身高。要想知道自己準確的身高要用的什么工具?準備好測量工具,試著
量一量。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復習。
同學們,你們能不能比劃出1厘米大約有多長?1米大約有多長呢?
猜一猜講桌大約有多長?窗戶的寬大約是多少
2、同學們表現(xiàn)的越來越好了,你們在一天天長大長高,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身高呢?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1、提出小組測量活動要求:
(1)測量內容:身高、臂展、跨一步的長度、教室門的寬度、窗戶的寬度。每組進行
完一項活動后相互交換測量內容。
(2)活動結束后,以組為單位進行評價。
2、在測量活動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3、活動中進行巡視、輔導。
4、匯報測量結果。
6、通過觀察身高統(tǒng)計表,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三、課后活動
下課后可量一量自己喜歡的物體。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解決問題課型:新授
學習目標:
1、初步掌握"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用減法計算。會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
數(shù)"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與難點:
解答"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方法。
學習設想:
本節(jié)課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這類問題的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
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學前雪
1、前置作業(yè)
預習課本23頁例4.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怎樣才能知道哪些班得了多少面紅旗呢?
你能幫圖中的同學算一算嗎?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預習反饋
(1)、小組交流:預習課本23頁例4。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怎樣才能知道哪些班
得了多少面紅旗呢?你能幫圖中的同學算一算嗎?
(2\全班匯報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聽匯報,進行引導,總結方法。
1、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
(1)應該把二(2)班取得的小紅旗與哪個班比?哪個班得的多?
(2)-(2)班比二(1)班少3面,也就是比多少少3面?也就是求什么?(也就是
求比16少3的數(shù)是幾?)
(3)怎樣列式計算呢?
2、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
這時,二(2)班的同學又說:三(1)班比我們班多1面,那三(1)班是多少面呢?
說出思路再列式。
3、探究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
(1)你看圖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2)你能把這些問題分為兩類嗎?
(3)解決這兩類問題的方法分別是什么?
三、自我檢測
1、課本23頁"做TT
2、課本24頁第1題,。
四、變式練習擴展提高4-6題
1、課本24頁第2題。
2、猜一猜。
我比30少3.
我比多
8130
我加上20就是60.
我減少15就是50。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課題: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練習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氣候變化下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適應性調整研究進展
- 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在智能家居生態(tài)圈的應用前景
- 國慶節(jié)秋天主題活動方案
- 現(xiàn)代辦公樓電力維護成本深度剖析
- 現(xiàn)代物流技術與醫(yī)療行業(yè)互補與共進
- Unit 4 Friends Forever Understanding ideas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冊001
- 2023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第6節(jié) 神奇的眼睛說課稿(新版)教科版
- 6《觀察土壤》說課稿-2023-2024學年科學四年級下冊教科版
- 2023二年級語文上冊 第八單元 24 風娃娃說課稿 新人教版
- 18《文言文二則 鐵杵成針》(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
- (新版)國民經(jīng)濟行業(yè)分類代碼表(八大行業(yè))
- 北京地鐵13號線
- 塑料成型模具設計(第2版)江昌勇課件1-塑料概述
- 產(chǎn)業(yè)園EPC總承包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設計
- 方形補償器計算
- 為加入燒火佬協(xié)會致辭(7篇)
- 兒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管理演示文稿
- 甲基異丁基甲酮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 條形基礎的平法識圖課件
- 秘書實務完整版課件全套ppt教程
- 新版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