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械運動》教案【9篇】教學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目標:
1、觀看試驗力量:能從生活中觀看到物體機械運動的實例。
2、力量:推斷和分析機械運動,結(jié)合參照物的學問分析運動和靜止的狀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力量:解釋、推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xiàn)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
2、培育科技意識,喜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并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機械運動,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并聯(lián)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lián)系實際推斷已知參照物的狀況下物體的運動狀況和由運動狀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根底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并說明學討論問題的一種,即從簡潔的問題入手,漸漸深化,最終分析我國放射的地球同步衛(wèi)星并思索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盡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nèi)容,而應當多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自主力量和由實踐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方法的體會。
通過爭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索問題,并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機械運動,對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爭論,并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于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可以做評價,最終總結(jié)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nèi)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shù)拿襟w,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并答復本節(jié)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看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說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索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熟悉,在此根底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例如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jié)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于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狀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推斷物體的運動狀況。
教學過程分析
一,機械運動
爭論引入新課,學生閱讀教材的內(nèi)容和供應的參考資料,閱讀問題是:什么叫機械運動;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機械運動;課桌、房屋是否做機械運動,為什么;能舉出肯定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例如可以進展分析,留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說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xiàn)象的解釋,并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留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說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緣由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說明中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狀況,并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推斷物體的運動狀況;依據(jù)描述的運動狀況推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詳細狀況可以教師供應參考例如學生分析,也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制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爭論,由教師評價。供應一些參考例如:“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么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衛(wèi)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么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衛(wèi)星的運動狀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看一些實例,可以供應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索這些運動的特點,對于根底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fā)覺其中的共性,總結(jié)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留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熟悉,并說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潔的機械運動,而物理討論問題是從最簡潔的問題入手的。
對于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供應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于根底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布置查閱資料的內(nèi)容,要求查找關于我國衛(wèi)星放射的狀況和衛(wèi)星運動的資料。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課題】
查閱關于“列車速度“的資料【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參考題材】
1。列車進展的,包括我國的進展史和世界的進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qū)對列車進展的奉獻?!驹u價方案】
1。網(wǎng)上查閱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根底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入的問題。
初中物理《機械運動》經(jīng)典教案篇二
一、參照物
(1)定義:為討論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通常選擇參照物以討論問題的便利而定。如討論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常選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在這種狀況下參照物可以不提。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看同一個物體結(jié)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不能選擇所討論的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那樣討論對象總是靜止的。
二、機械運動
1、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
3、比擬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1)比擬同時啟程的步行人和騎車人的快慢采納:時間一樣路程長則運動快
(2)比擬百米運發(fā)動快慢采納:路程一樣時間短則運動快
(3)百米賽跑運發(fā)動同萬米運發(fā)動比擬快慢,采納:比擬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實際問題中多用這種方法比擬物體運動快慢,物理學中也采納這種方法描述運動快慢。
4、分類(依據(jù)運動路線):(1)曲線運動;(2)直線運動
Ⅰ勻速直線運動:
A、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計算公式:v=s/t變形t=s/v,s=vt
B、速度單位:國際單位制中m/s運輸中單位km/h兩單位中m/s單位大。
換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約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人勻速步行時1秒中運動1.1m
直接測量工具:速度計
速度圖象:
初二物理上冊學問點:機械運動
Ⅱ變速運動:
A、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B、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需找出該路程及對應的時間)
C、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測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測路程,用停表測時間。從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車。設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v2、v則v2vv1
E、常識: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車速度5m/s,大型噴氣客機速度900km/h客運火車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車速度108km/h光速和無線電波3×108m/s
Ⅲ試驗中數(shù)據(jù)的記錄:
設計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是初中應具備的根本力量之一。設計表格時,要先弄清試驗中直接測量的量和計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記錄的數(shù)據(jù)的組數(shù),分別作為表格的行和列。依據(jù)需要就可設計出合理的表格。
三、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最根本的測量,也是進展科學探究的根本技能。長度測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m,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3、主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系:
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
1m=106μm1m=109nm1μm=103nm
單位換算的過程:口訣:“系數(shù)不變,等量代換”。
4、長度估測:黑板的長度2.5m、課桌高0.7m、籃球直徑24cm、指甲寬度1cm、鉛筆芯的直徑1mm、一只新鉛筆長度1.75dm、手掌寬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5、特別的測量方法:
A、測量細銅絲的直徑、一張紙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積法(當被測長度較小,測量工具精度不夠時可將較小的物體累積起來,用刻度尺測量之后再求得單一長度)
☆如何測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
答:數(shù)出物理課本若干張紙,登記總張數(shù)n,用毫米刻度尺測出n張紙的厚度L,則一張紙的厚度為L/n。
☆如何測細銅絲的直徑?
答:把細銅絲在鉛筆桿上嚴密排繞n圈成螺線管,用刻度尺測出螺線管的長度L,則細銅絲直徑為L/n.
☆兩卷細銅絲,其中一卷上有直徑為0.3mm,而另一卷上標簽已脫落,假如只給你兩只一樣的新鉛筆,你能較為精確地弄清它的直徑嗎?寫出操作過程及細銅絲直徑的數(shù)學表達式。
答:將已知直徑和未知直徑兩卷細銅絲分別嚴密排繞在兩只一樣的新鉛筆上,且使線圈長度相等,登記排繞圈數(shù)N1和N2,則可計算出未知銅絲的直徑D2=0.3N1/N2mm
B、測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園柱的周長等常用化曲為直法(把不易拉長的軟線重合待測曲線上標出起點終點,然后拉直測量)
☆給你一段軟銅線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圖冊估測出北京到廣州的鐵路長嗎?
答:用細銅線去重合地圖冊上北京到廣州的鐵路線,再將細銅線拉直,用刻度尺測出長度L查出比例尺,計算出鐵路線的長度。
C、測操場跑道的長度等常用輪滾法(用已知周長的滾輪沿著待測曲線滾動,登記輪子圈數(shù),可算出曲線長度)
D、測硬幣、球、園柱的直徑圓錐的高等常用幫助法(對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測出的物體長度可將刻度尺三角板等組合起來進展測量)
☆你能想出幾種方法測硬幣的直徑?(簡述)
①、直尺三角板幫助法。②、貼折硬幣邊緣用筆畫一圈剪下后對折量出折痕長。③、硬幣在紙上滾動一周測周長求直徑。④、將硬幣平放直尺上,讀取和硬幣左右相切的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
6、刻度尺的使用規(guī)章:
A、“選”:依據(jù)實際需要選擇刻度尺。
B、“觀”:使用刻度尺前要觀看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測長度時,尺要沿著所測直線(緊貼物體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用零刻線磨損的的刻度尺測物體時,要從整刻度開頭)
D、“看”: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E、“讀”:在準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記”:測量結(jié)果由數(shù)字和單位組成。(也可表達為:測量結(jié)果由精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
7、誤差:
(1)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的差異叫誤差。
(2)產(chǎn)生緣由:測量工具測量環(huán)境人為因素。
(3)減小誤差的方法:屢次測量求平均值。用更周密的儀器
(4)誤差只能減小而不能避開,而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章和主觀馬虎造成的,是能夠避開的。
9、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10、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jīng)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這是最簡潔的機械運動。
11、速度:用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2、速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公式:s=vtv=s÷tt=s÷v
速度的單位是:米/秒;千米/小時。1米/秒=3.6千米/小時
13、變速運動:物體運動速度是變化的運動。
14、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用總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可得物體在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日常所說的速度多數(shù)狀況下是指平均速度。
15、依據(jù)速度和時間可求路程:s=vt
16、人類創(chuàng)造的計時工具有:日晷→沙漏→擺鐘→石英鐘→原子鐘。
《機械運動》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學問目標
1、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什么是參考系,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理解質(zhì)點的概念,知道質(zhì)點是用來代替實際物體的有質(zhì)量的點,是一種抱負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討論對象看作質(zhì)點要依據(jù)討論的問題打算。
3、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區(qū)分與聯(lián)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質(zhì)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夠區(qū)分位移和路程。
力量目標
1、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力量,訓練學生發(fā)覺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力量。
2、培育學生的試驗力量,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并會通過分析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得出相應的結(jié)論。
情感目標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育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機械運動,參考系,質(zhì)點,時刻和時間間隔,位移和路程,重點是質(zhì)點和位移的概念,難點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開頭處列舉了大量的實例,給出機械運動的概念,在本節(jié)一開頭,也是通過生動的實例,給出參考系的概念,接著從討論對象的角度,學習質(zhì)點的概念,滲透抱負化思維方法;再進一步學習時刻與時間,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節(jié)重點突出,又相互關聯(lián),實例鮮亮,配圖恰當,便于學生的承受,是進一步學習的根底。
教法建議
本節(jié)教材的特點是概念較多,許多學問初中時學過,并且這些學問與生活實際親密相關,建議讓同學自學爭論的方法進展,可讓同學提前預習或課上給出時間看書,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或讓同學看書后提出問題,綻開爭論,到達把握學問,提高力量的目的,并結(jié)合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和穩(wěn)固。
教學設計例如
教學重點:質(zhì)點和位移的概念
教學難點:位移概念的引入與理解
主要設計:
一、參考系: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索和爭論。
1、什么叫機械運動?請舉一些實例說明。
2、描述物體是否運動,先要選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轉(zhuǎn)變?什么叫參考系?為什么說運動是肯定的,靜止是相對的?
3、同一運動,假如選取的參考系不同,運動狀況一般不同,請舉例說明。
4、選擇參考系的原則是什么?(雖然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但實際上總是本著觀測便利和使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潔的原則選?。?/p>
(二)展現(xiàn)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穿插在爭論問題之間進展)
1、太陽系資料:行星繞太陽運轉(zhuǎn)狀況。
2、銀河系資料:星系旋轉(zhuǎn)狀況。
3、電子繞原子核運轉(zhuǎn)狀況。
4、飛機空投物資狀況。
二、質(zhì)點: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索和爭論:
1、投擲手榴彈時怎樣測量投擲距離?把教室的椅子從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樣測量椅子移動的距高?汽車繞操場一周怎樣測量它經(jīng)過的距離?以上幾種狀況用不用考慮這些物體的外形和大???
2、什么叫質(zhì)點?
3、小物體肯定能看成質(zhì)點嗎?大物體肯定不能看成質(zhì)點嗎?請舉例說明?
4、什么叫軌跡?什么叫直線運動?什么叫曲線運動?
(二)展現(xiàn)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
1、火車(200米長)穿山洞(100米長)狀況。
2、地球公轉(zhuǎn)及自轉(zhuǎn)狀況。
(三)總結(jié)提高:
1、對于什么樣的物體才可以看成質(zhì)點的問題,關鍵在于對物體的運動狀況進展詳細分析,在我們討論的問題中,物體的外形、大小,各局部運動的差異等,假如對我們討論的問題影響不大,就可以把該物體看成一個質(zhì)點。
2、學習質(zhì)點概念時,要有意識地向?qū)W生介紹一種科學抽象的方法,我們抓住問題中物體的主要特征,簡化對物體的`討論,把物體看成一個點,這是實際物體的一種抱負化模型,是實際物體的一種近似。
三、時刻和時間間隔
提出問題,引起思索和爭論。
1、“上午8時開頭上課”,到“8時45分下課”,這里“8時”和“8時45分”的含義各是什么?“每一節(jié)課45分”的含義又是什么?
2、“現(xiàn)在是北京時間8點整”中“8點”的含義是什么?
3、校百米紀錄是10.21s、第2s末、第2s內(nèi)的含義各是什么?
四、位移和路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索和爭論:
1、說“物體由A點移動500米到達B點”,清晰嗎?
2、如何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
3、什么叫位移?為什么說位移是矢量?
4、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區(qū)分?它們之間有關系嗎?
(二)展現(xiàn)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
1、從天津到上海,海、陸、空三種路線抵達狀況。
2、在400米跑道上進展200米跑和400米跑狀況。
探究活動
1、請你手托一石子水平勻速前進,突然釋放石子,觀看石子的運動狀況?再請站在路邊的人觀看石子的運動狀況。二者觀看到的運動軌跡一樣嗎?請解釋緣由。
2、找一份《旅客列車時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車全程運行的總時間?各站點的停留時間?相鄰兩站間的運行時間?
機械運動教案篇四
一、目的要求
1、理解參考系的概念;明確選擇不同的參考系來觀看一個運動,結(jié)果會有不同;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參考系是可以任意選取的。
2、理解質(zhì)點的概念,明確質(zhì)點是抱負模型。
3、理解時刻和時間間隔的概念,知道它們的區(qū)分。
4、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們的區(qū)分。
5、知道什么叫質(zhì)點運動的軌跡,知道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含義。
6、初步了解建立模型,是物理學的重要抽象思維方法之一。
二、重點難點
1、理解機械運動的永恒性和相對性,知道運動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是物體的存在形式。
2、理解質(zhì)點概念以及初步理解建立質(zhì)點概念所采納的抽象思維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顯示引出課題
自然界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運動,河水奔流,鳥兒飛行,車輛行駛,火箭放射,衛(wèi)星飛行,電子繞核運動……
歸納:
1、運動是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是物體的存在形式,宇宙中的一切,大到天體,小到分子、原子、都處在永恒的運動中。
2、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二)怎樣描述機械運動?
運動的相對性爭論(師生)
(1)靜止是肯定的嗎?
(2)描述一輛列車的運動,甲說它向北行駛,乙說它向南后退,這可能嗎?
引出參考系概念:
在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另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
選擇不同的參考系來觀看同一個運動,觀看的結(jié)果會有不同。
(1)爭論坐在行駛的火車中的乘客
以車廂作為參考系——靜止
以地面作為參考系——運動
(2)多媒體顯示從勻速飛行的飛機上向地面空投物資。
以飛機作為參考系——沿直線下落
以地面作為參考系——沿曲線下落
4、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但在不同參考系中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繁簡程度不一樣,因此,選取參考系應以觀看和討論問題便利為準。如
討論地面物體的運動,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
討論月亮或人造衛(wèi)星的運動,應選取地球為參考系;
討論行星的運動,應選取太陽為參考系。
(三)質(zhì)點
考察汽車的運動,火車的運動,地球的公轉(zhuǎn)。
當物體的大小、外形對所討論問題的影響可以忽視不計時,就可以將物體抽象為有質(zhì)量的點。
機械運動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什么是參考系,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理解質(zhì)點的概念,知道質(zhì)點是用來代替實際物體的有質(zhì)量的點,是一種抱負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討論對象看作質(zhì)點要依據(jù)討論的問題打算.
3、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區(qū)分與聯(lián)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質(zhì)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夠區(qū)分位移和路程.
力量目標
1、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力量,訓練學生發(fā)覺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力量.
2、培育學生的試驗力量,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并會通過分析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得出相應的結(jié)論.
情感目標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育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參考系,質(zhì)點,時刻和時間間隔,位移和路程,重點是質(zhì)點和位移的概念,難點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開頭處列舉了大量的實例,給出的概念,在本節(jié)一開頭,也是通過生動的實例,給出參考系的概念,接著從討論對象的角度,學習質(zhì)點的概念,滲透抱負化思維方法;再進一步學習時刻與時間,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節(jié)重點突出,又相互關聯(lián),實例鮮亮,配圖恰當,便于學生的承受,是進一步學習的根底.
教法建議
本節(jié)教材的特點是概念較多,許多學問初中時學過,并且這些學問與生活實際親密相關,建議讓同學自學爭論的方法進展,可讓同學提前預習或課上給出時間看書,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或讓同學看書后提出問題,綻開爭論,到達把握學問,提高力量的目的,并結(jié)合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和穩(wěn)固。
教學設計例如
教學重點:質(zhì)點和位移的概念
教學難點:位移概念的引入與理解
主要設計:
一、參考系: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索和爭論.
1、什么叫?請舉一些實例說明.
2、描述物體是否運動,先要選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轉(zhuǎn)變?什么叫參考系?為什么說運動是肯定的,靜止是相對的?
3、同一運動,假如選取的參考系不同,運動狀況一般不同,請舉例說明.
4、選擇參考系的原則是什么?(雖然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但實際上總是本著觀測便利和使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潔的原則選?。?/p>
(二)展現(xiàn)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穿插在爭論問題之間進展)
1、太陽系資料:行星繞太陽運轉(zhuǎn)狀況.
2、銀河系資料:星系旋轉(zhuǎn)狀況.
3、電子繞原子核運轉(zhuǎn)狀況.
4、飛機空投物資狀況.
二、質(zhì)點: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索和爭論:
1、投擲手榴彈時怎樣測量投擲距離?把教室的椅子從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樣測量椅子移動的距高?汽車繞操場一周怎樣測量它經(jīng)過的距離?以上幾種狀況用不用考慮這些物體的外形和大???
2、什么叫質(zhì)點?
3、小物體肯定能看成質(zhì)點嗎?大物體肯定不能看成質(zhì)點嗎?請舉例說明?
4、什么叫軌跡?什么叫直線運動?什么叫曲線運動?
(二)展現(xiàn)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
1、火車(200米長)穿山洞(100米長)狀況.
2、地球公轉(zhuǎn)及自轉(zhuǎn)狀況.
(三)總結(jié)提高:
1、對于什么樣的物體才可以看成質(zhì)點的問題,關鍵在于對物體的運動狀況進展詳細分析,在我們討論的問題中,物體的外形、大小,各局部運動的差異等,假如對我們討論的問題影響不大,就可以把該物體看成一個質(zhì)點.
2、學習質(zhì)點概念時,要有意識地向?qū)W生介紹一種科學抽象的方法,我們抓住問題中物體的主要特征,簡化對物體的討論,把物體看成一個點,這是實際物體的一種抱負化模型,是實際物體的一種近似.
三、時刻和時間間隔
提出問題,引起思索和爭論.
1、“上午8時開頭上課”,到“8時45分下課”,這里“8時”和“8時45分”的含義各是什么?“每一節(jié)課45分”的含義又是什么?
2、“現(xiàn)在是北京時間8點整”中“8點”的含義是什么?
3、校百米紀錄是10.21s、第2s末、第2s內(nèi)的含義各是什么?
四、位移和路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索和爭論:
1、說“物體由A點移動500米到達B點”,清晰嗎?
2、如何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
3、什么叫位移?為什么說位移是矢量?
4、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區(qū)分?它們之間有關系嗎?
(二)展現(xiàn)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
1、從天津到上海,海、陸、空三種路線抵達狀況.
2、在400米跑道上進展200米跑和400米跑狀況.
探究活動
1、請你手托一石子水平勻速前進,突然釋放石子,觀看石子的運動狀況?再請站在路邊的人觀看石子的運動狀況。二者觀看到的運動軌跡一樣嗎?請解釋緣由。
2、找一份《旅客列車時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車全程運行的總時間?各站點的停留時間?相鄰兩站間的運行時間?
機械運動教案篇六
學問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力量目標:
1、觀看試驗力量:能從生活中觀看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力量:推斷和分析,結(jié)合參照物的學問分析運動和靜止的狀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力量:解釋、推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xiàn)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2、培育學生科技意識,喜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并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并聯(lián)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lián)系實際推斷已知參照物的狀況下物體的運動狀況和由運動狀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根底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并說明物理學討論問題的一種方法,即從簡潔的問題入手,漸漸深化,最終分析我國放射的地球同步衛(wèi)星并思索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盡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nèi)容,而應當多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力量和由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學習方法的體會。
通過爭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索問題,并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對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爭論,并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于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教師可以做評價,最終總結(jié)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nèi)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shù)拿襟w資料,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并答復本節(jié)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看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說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索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熟悉,在此根底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例如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jié)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于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狀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推斷物體的運動狀況。
教學過程分析
一,
爭論引入新課,學生閱讀教材的內(nèi)容和供應的參考資料,閱讀問題是:什么叫;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課桌、房屋是否做,為什么;能舉出肯定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例如可以進展分析,留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說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xiàn)象的解釋,并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留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說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緣由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說明中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狀況,并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推斷物體的運動狀況;依據(jù)描述的運動狀況推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詳細狀況可以教師供應參考例如學生分析,也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制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爭論,由教師評價。供應一些參考例如:“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么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衛(wèi)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么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衛(wèi)星的運動狀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看一些實例,可以供應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索這些運動的特點,對于根底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fā)覺其中的共性,總結(jié)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留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熟悉,并說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潔的,而物理討論問題是從最簡潔的問題入手的。
對于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供應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于根底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布置查閱資料的預習內(nèi)容,要求查找關于我國衛(wèi)星放射的狀況和衛(wèi)星運動的資料。
板書設計探究活動【課題】
查閱關于“列車速度”的資料【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參考題材】
1、列車進展的歷史,包括我國的進展史和世界的進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qū)對列車進展的奉獻。【評價方案】
1、網(wǎng)上查閱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根底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入的問題。
機械運動教案篇七
【參考題材】
1.列車進展的歷史,包括我國的進展史和世界的進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qū)對列車進展的奉獻.
【評價方案】
1.網(wǎng)上查閱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根底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入的問題.八年級物理《機械運動》教案模板
教學目標
學問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力量目標:
1、觀看試驗力量:能從生活中觀看到物體機械運動的實例.
2、思維力量:推斷和分析機械運動,結(jié)合參照物的學問分析運動和靜止的狀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力量:解釋、推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xiàn)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2、培育學生科技意識,喜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并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機械運動,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并聯(lián)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lián)系實際推斷已知參照物的狀況下物體的運動狀況和由運動狀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根底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并說明物理學討論問題的一種方法,即從簡潔的問題入手,漸漸深化,最終分析我國放射的地球同步衛(wèi)星并思索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盡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nèi)容,而應當多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力量和由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學習方法的體會.
通過爭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索問題,并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機械運動,對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爭論,并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于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教師可以做評價,最終總結(jié)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nèi)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shù)拿襟w資料,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并答復本節(jié)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看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說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索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熟悉,在此根底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例如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jié)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于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狀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推斷物體的運動狀況.
教學過程分析
一,機械運動
爭論引入新課,學生閱讀教材的內(nèi)容和供應的參考資料,閱讀問題是:什么叫機械運動;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機械運動;課桌、房屋是否做機械運動,為什么;能舉出肯定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例如可以進展分析,留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說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xiàn)象的解釋,并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留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說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緣由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說明中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狀況,并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推斷物體的運動狀況;依據(jù)描述的運動狀況推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詳細狀況可以教師供應參考例如學生分析,也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制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爭論,由教師評價.供應一些參考例如:“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么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衛(wèi)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么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衛(wèi)星的運動狀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看一些實例,可以供應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索這些運動的特點,對于根底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fā)覺其中的共性,總結(jié)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留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熟悉,并說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潔的機械運動,而物理討論問題是從最簡潔的問題入手的.
對于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供應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于根底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布置查閱資料的預習內(nèi)容,要求查找關于我國衛(wèi)星放射的狀況和衛(wèi)星運動的資料.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
查閱關于“列車速度”的資料
【組織形式】
機械運動教案篇八
(一)教學目的
1、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知道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
2、知道什么叫參照物,知道推斷物體的運動狀況需要選定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
(二)教具
1米長的一端封閉的玻璃管,管內(nèi)注入水,并留約2厘米長的一段空氣柱,管口被封閉;節(jié)拍器(或秒表)。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常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2、完成以下長度單位的換算,要求有單位換算的過程。由兩名同學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進展練習。
教師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對學生所答進展講評。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測量課本圖1—5甲圖中木塊的實際長度。要求每個學生動手測量。由同學說出測量結(jié)果。穩(wěn)固上節(jié)所學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正確讀、記測量結(jié)果和減小誤差的根本學問。
二、新課教學
1、新課的引入
組織同學閱讀課本節(jié)前大“?”的內(nèi)容。提問: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子彈在運動嗎?飛行員為什么能順手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呢?要答復這些問題,我們就要仔細學習有關物體運動的學問。
板書:“其次章簡潔的運動
一、機械運動”
2、機械運動
(1)什么是機械運動?
運動是個多義詞,物理學里講的運動是指物體位置的變化。同學們騎自行車時,人和自行車對地面或路旁的樹都有位置的變化;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它相對于地面有位置的變化。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2)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
提問并組織學生答復:舉例說明我們四周的物體哪些是在做機械運動。
對于答復中所舉機械運動實例,教師要明確指出是哪個物體相對什么物體有位置的轉(zhuǎn)變。
組織同學看課本圖2—2,提問:圖中的哪些物體在做機械運動?
答:圖2—2中運發(fā)動、足球、列車、地球、人造衛(wèi)星、太陽系、銀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機械運動。
問:圖中的鐵軌,地球上的樹木、高山,我們教室中的課桌和椅子是運動的嗎?
答:它們都在跟隨地球自轉(zhuǎn),同時繞太陽公轉(zhuǎn),他們也在做機械運動。
小結(jié):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
板書:“1.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組織學生看課本圖2—3,爭論: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讓學生充分說明自己的看法。
小結(jié):
首先明確本問題中討論對象是汽車中的乘客,這位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
其次依據(jù)前面所學機械運動的學問,判定汽車、司機和乘客都在做機械運動。但是司機和男孩所說乘客是靜止的或是運動的說法都有道理。由于他們在討論乘客的運動狀況時,選定的作為標準的物體不同。
問:司機看到乘客沒動是靜止的,是以什么為標準的。
答:以車廂為標準,乘客相對于車廂沒有位置的轉(zhuǎn)變,所以說乘客是靜止的。
問:男孩看到乘客運動得很快,他是以什么為標準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樹木、房屋為標準,乘客相對于路面有位置的轉(zhuǎn)變。所以他說乘客是運動的。
教師小結(jié):在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定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板書:“2.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①:在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況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②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提問:看課本圖2—4,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在農(nóng)田里并排行駛,受油機與大型加油機在空中飛行,說它們是運動的,你選什么物體為參照物。
答:選大地為參照物,它們是運動的。
教師追問:在甲圖中假如選卡車或收割機為參照物,在乙圖中假如選受油機或加油機為參照物,另一物體的運動狀況是怎樣的?
答:另一物體是靜止的。由于它們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的轉(zhuǎn)變。
教師小結(jié):像卡車和收割機這樣兩個物體以同樣的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相對位置不變,則稱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提問:請你解釋法國飛行員能順手抓住一顆子彈的道理。
要求學生用相對靜止的道理予以解釋。
教師指出: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在討論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舉例說明當所選的參照物不同時,物體的運動狀況一般不一樣。例如列車中的乘客以地面為參照物是運動的,以車廂為參照物是靜止的。
4、勻速直線運動
(1)自然界中最簡潔的機械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2)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
演示試驗:啟動節(jié)拍器,使兩響之間間隔1秒鐘(假如沒有節(jié)拍器,可由學生讀秒表)。將1米長的內(nèi)封氣泡的玻璃管豎直靠放在黑板上。使氣泡由管底豎直上升,從零時刻開頭,在每個節(jié)拍時,在氣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個短橫線(以氣泡的上沿或下沿為準),這些橫線由下到上等距離排列。
轉(zhuǎn)變節(jié)拍器擺錘的位置,增大(或減?。[的周期,重做上述試驗。此時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每組記畫橫線不行重疊。
用刻度尺測一樣的時間間隔內(nèi),氣泡通過的距離。
提問:你認為氣泡的運動有什么特點?
教師敘述:運動的氣泡經(jīng)過的路線是直的,并且在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距離相等,即快慢是不變的。這種快慢不變,經(jīng)過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板書:“3.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jīng)過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景區(qū)旅游項目開發(fā)可行性研究考核試卷
- 租賃設備的遠程技術支持考核試卷
- 糖果的糖果生產(chǎn)質(zhì)量管理與體系建設考核試卷
- 精神康復患者的情緒智力培養(yǎng)考核試卷
- 焙烤食品制造中的環(huán)境保護與可持續(xù)性考核試卷
- 珠海市高三月摸底考試生物試題
- 山東省廣饒縣稻莊鎮(zhèn)大營小學2025年小升初數(shù)學自主招生備考卷含解析
- 南京市聯(lián)合體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階段考試(月考)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建筑技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長治市2025年數(shù)學五下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答案
- 風電行業(yè)產(chǎn)品質(zhì)量先期策劃手冊
- 社區(qū)日間照料中心運營方案
- 二年級下冊期末教學質(zhì)量分析P的課件
- 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七年級下冊(2023年新編)綜合與實踐綜合與實踐-設計自己的運算程序 王穎
- 北師大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Unit 4 Lesson 11 Online Time 課件(30張PPT)
- 可燃氣體報警系統(tǒng)安裝記錄
- 伸臂式焊接變位機設計總體設計和旋轉(zhuǎn)減速器設計畢業(yè)設計
- 貝多芬F大調(diào)浪漫曲—小提琴譜(帶鋼伴譜)
- 血細胞儀白細胞五分類法原理和散點圖特征
- 外墻保溫方案(熱固性改性聚苯板)
- 電子匯劃業(yè)務收費憑證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