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的設計_第1頁
塑料模的設計_第2頁
塑料模的設計_第3頁
塑料模的設計_第4頁
塑料模的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塑料模的設計第一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一、塑件的尺寸及其精度塑件的尺寸——指塑件的總體尺寸塑件的尺寸受下面兩個因素影響:塑料的流動性(大而薄的塑件充模困難)設備的工作能力(注射量、鎖模力、工作臺面)1.塑件尺寸第二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一、塑件的尺寸及其精度

塑件的尺寸精度是指所獲得的塑件尺寸與產(chǎn)品圖中尺寸的符合程度,即所獲塑件尺寸的準確度。影響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塑件成型后的時效變化(后收縮)模具的制造精度、磨損程度和安裝誤差2.塑件尺寸精度第三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一、塑件的尺寸及其精度2.塑件尺寸精度尺寸精度的確定:會根據(jù)GB/T14486-93(工程塑料模塑塑件尺寸公差)選擇塑件公差等級模塑件公差代號為MT(附錄E)MT1級精度最高(一般不采用)MT7級精度最低第四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一、塑件的尺寸及其精度2.塑件尺寸精度A項:不受模具合模精度影響的尺寸公差值B項:受模具合模精度影響的尺寸公差值第五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一、塑件的尺寸及其精度尺寸精度的確定:對于塑件上孔的公差可采用基準孔,可取表中數(shù)值冠以(+)號。對于塑件上軸的公差可采用基準軸,可取表中數(shù)值冠以(-)號。一般配合部分尺寸精度高于非配合部分尺寸精度。模具尺寸精度比塑件尺寸精度高2-3級。第六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二、塑件的表面質量表面質量表面粗糙度、光亮程度色彩均勻性表面缺陷:縮孔、凹陷推桿痕跡對拼縫、熔接痕、飛邊等一般模具表面粗糙度要比塑件的要求高1~2級第七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1.設計原則1)在保證塑件的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和力學性能、電性能、耐化學腐蝕性能和耐熱性能的前提下,盡量選用價格低廉和成型性能較好的塑料,并力求結構簡單、壁厚均勻、成型方便。2)在設計塑件時應考慮其模具的總體結構,使模具型腔易于制造,模具抽芯和推出機構簡單3)在設計塑件時,應考慮原料的成型工藝性,如流動性、收縮性等,塑件形狀有利于模具分型、排氣、補縮和冷卻。4)當設計的塑件外觀要求較高時,應先通過造型,然后逐步繪制圖樣。第八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1)形狀

塑件的內(nèi)外表面形狀應盡可能保證有利于成型第九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1)形狀

第十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1)形狀

第十一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1)形狀

第十二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1)形狀

2.設計內(nèi)容第十三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脫模斜度2.設計內(nèi)容

為了便于塑件脫模,防止脫模時擦傷塑件,避免模具型芯型腔的過度磨損,必須在塑件內(nèi)外表面脫模方向上留有足夠的斜度α,在模具上稱為脫模斜度。

脫模斜度的大小取決于塑件的形狀、壁厚及塑料的收縮率,一般取30′~1°30′。第十四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脫模斜度2.設計內(nèi)容脫模斜度方向內(nèi)形以小端為基準,斜度由擴大方向取得外形以大端為基準,斜度由縮小方向取得第十五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脫模斜度2.設計內(nèi)容脫模斜度表示方法:第十六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脫模斜度2.設計內(nèi)容脫模斜度設計要點:塑件精度高,采用較小脫模斜度尺寸大的塑件,采用較小脫模斜度塑件形狀復雜不易脫模,選用較大斜度收縮率大,斜度加大增強塑料采用較大的脫模斜度第十七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脫模斜度2.設計內(nèi)容脫模斜度設計要點:含潤滑劑的塑料采用較小脫模斜度

從留模方位考慮:留在型芯,內(nèi)表面脫模斜度﹤外表面留在型腔,外表面脫模斜度﹤內(nèi)表面第十八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3)壁厚2.設計內(nèi)容壁厚過小壁厚過大強度及剛度不足,塑料流動困難原料浪費,冷卻時間長,易產(chǎn)生缺陷第十九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塑件壁厚設計原則:滿足成型時熔體充模所需的壁厚保證貯存、搬運過程中強度所需的壁厚能承受推出機構等的沖擊和振動滿足塑件結構和使用性能要求下取小壁厚制品連接緊固處、嵌件埋入處等具有足夠的厚度厚薄適中均勻壁厚3)壁厚第二十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3)壁厚改善壁厚典型實例:第二十一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3)壁厚改善壁厚典型實例:第二十二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3)壁厚第二十三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4)加強肋平板類零件加強筋方向與料流方向平行⑴加強筋的作用:⑵加強筋設計要點:

它能提高塑件的強度、防止和避免塑件的變形和翹曲。

加強筋的底部與壁連接應圓弧過渡,以防外力作用時,產(chǎn)生應力集中而被破壞。第二十四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4)加強肋加強筋厚度小于壁厚加強筋與支承面間留有間隙⑵加強筋設計要點:第二十五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4)加強肋⑵加強筋設計要點:第二十六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5).支承面與凸臺通常塑件一般不以整個平面作為支承面,而是以底腳或邊框為支承面。第二十七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5).支承面與凸臺支承面結構形式第二十八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5).支承面和凸臺是用來增強孔或裝配附件、或為塑件提供支撐的截錐臺或支撐塊凸臺——

凸臺設計要點:凸臺一般應位于邊角部位其高度不應超過直徑的兩倍其幾何尺寸應小第二十九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5).支承面和凸臺凸臺設計實例第三十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6).圓角

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件的所有的轉角盡可能設計成圓角,或者用圓弧過渡。⑴圓角的作用:圓角可避免應力集中,提高制件強度

圓角可有利于充模和脫模圓角有利于模具制造,提高模具強度

流道和塑件拐角圓角過渡.swf第三十一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6).圓角第三十二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6).圓角⑵圓角的確定:內(nèi)壁圓角半徑應為壁厚的一半外壁圓角半徑可為壁厚的1.5倍一般圓角半徑不應小于0.5mm壁厚不等的兩壁轉角可按平均壁厚確定內(nèi)、外圓角半徑理想的內(nèi)圓角半徑應為壁厚的1/3以上第三十三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7).孔的設計⑴塑件上的孔的三種成型加工方法:

直接模塑出來模塑成盲孔再鉆孔通塑件成型后再鉆孔孔的加強第三十四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7).孔的設計(2)塑件上的通孔的三種成型加工方法:

(3)常見孔的設計要求:模塑通孔要求孔徑比(長度與孔徑的比值)要小些第三十五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7).孔的設計(3)常見孔的設計要求:h﹤(3~5)dd﹤1.5mm時,h﹤3d

肓孔的深度:緊固用的孔和其它受力的孔,應設凸臺予以加強。當通孔孔徑﹤1.5mm,由于型芯易彎曲折斷,不適于模塑成型。第三十六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7).孔的設計異形孔設計實例第三十七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8).螺紋設計

塑件中的螺紋可用模塑方法成型出來,或切削方法獲得。

經(jīng)常拆裝或受力大的螺紋,要采用金屬螺紋嵌件來成型。

第三十八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8).螺紋設計第三十九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9).嵌件設計

在塑件內(nèi)壓入其它的零件形成不可拆卸的連接,此壓入零件稱為嵌件。嵌件可以是金屬、玻璃、木材或已成型的塑件。嵌件的作用:提高塑件力學性能和磨損壽命起導電、導磁作用提高塑件的尺寸穩(wěn)定性、尺寸精度起緊固、連接作用第四十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9).嵌件設計嵌件的形狀第四十一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9).嵌件設計金屬嵌件的固定第四十二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2.設計內(nèi)容9).嵌件設計外螺紋嵌件的固定內(nèi)螺紋嵌件的固定第四十三頁,共四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三、塑件的結構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