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及判斷推理題(8.29)_第1頁
2022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及判斷推理題(8.29)_第2頁
2022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及判斷推理題(8.29)_第3頁
2022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及判斷推理題(8.29)_第4頁
2022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及判斷推理題(8.2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及判斷推理題(8.29)

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內容涉及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數(shù)量關系、

判斷推理、資料分析等。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練習題(一)

1.從本質上說,人類文明的進程就是不斷脫離動物界的過程,這一過程主要

包括人類體質的進化和心性的進化兩個方面。從猿到人的體質進化,人類用了上

百萬年的時間才完成,而人類心性的進化則還要緩慢。當人類跨越石器時代、青

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之后,動物性依然頑強地在人類身上閃現(xiàn)著。如何管理好人

類的情感,使帶有動物性的人變成理性的人,是儒家最為關注的重要課題。如果

把儒家的答卷歸結為一個字,那就是“禮、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A.描述人類文明發(fā)展進化的大致過程

B.對比人類體質與心性兩方面的進化

C.闡述儒家強調禮儀作用的社會原因

D.說明儒家思想的產(chǎn)生根源與現(xiàn)實意義

2.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當今社會,政府執(zhí)政的輿論環(huán)境已發(fā)生了明顯的變

化,各種輿論可以借助網(wǎng)絡、短信等現(xiàn)代傳播工具,跨越時空迅速傳遞,使意見

空間加大,意見力度增強,而決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參與意識的增強,又

加大了政府的輿論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對“輿情危機”的處理,需要改

變以往的被動方式,針對新出現(xiàn)的情況,及時采用新的方式來應對。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說明政府在新輿論環(huán)境下有必要轉變應對方式

B.對比不同時期政府輿論宣傳的客觀環(huán)境與方式

C.剖析政府執(zhí)政的輿論壓力不斷增大的外在原因

D.分析通訊技術發(fā)展與輿論環(huán)境變化之間的關系

3.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2008年定為“馬鈴薯年”,俗名“土豆”的馬鈴薯被

聯(lián)合國的專家們稱為“隱藏的寶貝”。聯(lián)合國用一種農(nóng)作物命名一個年份,在歷

史上只出現(xiàn)過一次,就是2003年一一國際水稻年。今年的主角為什么不是“玉

米”、“蘋果”,偏偏是土豆這個深埋地下、不起眼兒的小東西呢?因為解決全球糧

食安全問題需要土豆。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土豆和水稻都是重要的農(nóng)作物

B.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應引起重視

C.土豆被提到糧食安全的戰(zhàn)略高度

D.土豆?jié)撛诘木薮髢r值有待進一步開發(fā)

4.古人寫詩“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寫小說,動輒“閉門謝客,披閱

十載”。現(xiàn)在許多作家每年出好幾部長篇,幾十萬字,個把月就寫成了。沒有對

生活的日積月累,沒有對人生的深思熟慮,沒有對寫作的精心布局,沒有對文字

的字斟句酌,反復修改,怎么會有精品?又怎能抵抗時間的淘汰?“創(chuàng)作”如果說

不同于別的工作,就在于一個‘'創(chuàng)"字;如果說有難度,也在于一個“創(chuàng)”字,

既不同于前人,又不同于自己。

這段文字主要表明:

A.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

B.時間是藝術作品的試金石

C.今人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不如古人嚴肅

D.長期潛心創(chuàng)作,才會出高質量的作品

【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Co解析:作者從人類文明的進程說到人類情感的管理,最后引

出儒家思想中的“禮”這一課題??梢姡髡咧饕胝劦氖侨寮宜枷胫械摹岸Y”。

四個選項中只有C項提到了“禮工D項“儒家思想”所涉范圍太大,可排除。

故答案選C。

2.【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了輿論環(huán)境變化加大了政府輿論壓力這

一背景,然后針對這一現(xiàn)象提出了解決的對策,即轉變應對方式。B、C、D三項

都只是對現(xiàn)狀的分析,沒有提出面對這種現(xiàn)狀應采取的態(tài)度或措施,可排除。故

本題答案為A。

3.【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介紹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2008年定為“馬

鈴薯年”這一事實,然后用設問的方式解釋了這一事件的原因,即“解決全球糧

食安全問題需要土豆”。由此可知答案為C。

4.【答案】Do解析:作者首先將今人的創(chuàng)作與古人相對比,說明今人的創(chuàng)

作態(tài)度不如古人嚴肅。接著指出這種不嚴肅的創(chuàng)作難出精品。最后得出結論,“創(chuàng)

作”的重點在于一個“創(chuàng)”字。結合題干,可知答案為D。A、B、C三項都只是

文段的部分內容,不是作者的主要觀點。

練習題(二)

1.音樂是真正的世界語,是感情的語言。當兩個國家愿意通過音樂交流,其

中或許就含有某種政治善意,即雙方想以彼此都能了解、都可接受的音樂語言進

行對話。而且,“樂于情通”,音樂往往可以給人帶來精神愉悅,從而為人際交往

創(chuàng)造良好的氣氛。

這段文字強調音樂是:

A.化解文化沖突的有效方法

B.各國普遍采用的一種外交手段

C.人際交往的一種手段

D.國家之間進行政治溝通與交流的一種工具

2.孔子嘗曰:“未知生,焉知死?”生與死自孔子時期便是中國人始終關注的

問題,并得到各種回答。尤其在漢代,人們以空前的熱情討論這兩個問題,不僅

是出于學者的學術樂趣,亦出于普通民眾生存的需要。然而,正如孔子所說,在

中國思想史上,對生的問題的關注似乎遠勝于對死的問題的追問。有時候人們確

實覺得后者更重要,但這并非由于死本身,而是因為人們最終分析認為,死是生

的延續(xù)。

這段文字的核心觀點是:

A.孔子關于生死的看法對中國人產(chǎn)生深遠影響

B.生與死是中國思想史上長期受到關注的問題

C.中國人對生與死的問題的討論實際以生為旨歸

D.對生死問題的不同答案源自討論者的不同觀念

3.我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到今天,其中的任何一項工作都很難單項突進,現(xiàn)在結構調

整引起了高度重視,但不能忽視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尤其是必須加快市場化改

革,建立全國的統(tǒng)一大市場,促進農(nóng)村要素和產(chǎn)品自由流動。如果市場機制得不

到應有的發(fā)育,那么以市場為導向的結構調整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基礎,區(qū)域化布

局和比較優(yōu)勢的發(fā)揮也就無從談起。

這段文字主要討論的是:

A.市場是農(nóng)村結構調整的導向B.市場機制的優(yōu)勢未充分發(fā)揮

C.農(nóng)業(yè)市場化改革需要加快進行D.農(nóng)業(yè)結構調整不可能一蹴而就

【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Do解析:文段首先將音樂定性為世界語,其作用在于傳遞感情,

接著從音樂在國與國之間政治交流中的作用入手,對這一屬性進行了闡述。故文

段主要闡述的是音樂在國家政治交流中的工具性價值,本題答案為Do

2.【答案】Co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國人對生死問題的關注,然后表明在

這一問題上中國人關注生遠勝于死。最后一句從側面點明,人們表面上關注死,

實質上是對生的進一步關注。即中國人對生死問題的關注實際上是以生為旨歸

的。本題答案為C。

3.【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從正面強調了加快市場化改革對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

重要性,然后從反面對這一重要性進行進一步論證。其論述的目的在于倡導加快

農(nóng)業(yè)市場化改革的步伐。

二、判斷推理

(-)類比推理

1.綠豆:豌豆

A.家具:燈具B.猴子:樹木

C.鯊魚:鯨魚D.香瓜:西瓜

2.移動硬盤:U盤

A.鑰匙:鎖具B.地球儀:地圖冊

C.炒鍋:煎鍋D.茶葉:茶盒

3.臥薪嘗膽:勾踐

A.鑿壁借光:匡衡B.開誠布公:曹操

C.完璧歸趙:廉頗D.江郎才盡:周瑜

4.海豹:鴨嘴獸

A.鯨:鯊魚B.海馬:金魚

C.蝙蝠:鴿子D.蜘蛛:螞蟻

(二)圖形推理

5.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在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

6.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在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

律性:

7.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使之與左側的展開圖相吻合:

8.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在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

律性:

ABCHD?

KSLM

ABCD

(三)邏輯判斷

9.隨著作家社會收入和地位的不斷提高,帶來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會產(chǎn)生一

些問題,比如很多自稱作家的人并不屬于作家這個行業(yè),因為寫作并不是他們的

主要收入來源。

下列哪項為真,可以加強以上結論?

A.許多自稱為作家的人缺乏職業(yè)作家必需的技巧與訓練

B.職業(yè)作家的平均收入比大多數(shù)其他職業(yè)更高

C.一個人必須經(jīng)常有作品發(fā)表,才能被稱為是作家

D.一個人除非他的絕大多數(shù)收入是從寫作中獲得,否則,不能被稱為作家

10.一項關于婚姻狀況的調查顯示,那些起居時間明顯不同的夫妻之間,雖

然每天相處的時間較少,但每月爆發(fā)激烈爭吵的次數(shù),比起那些起居時間基本相

同的夫妻明顯要多。因此,為了維護良好的夫妻關系,夫妻之間應當注意盡量保

持基本相同的起居規(guī)律。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A.起居時間的不同很少是夫妻間爭吵的直接原因

B.夫妻鬧矛盾時,一方往往用不同時起居的方式以示不滿

C.個人的起居時間一般隨季節(jié)變化

D.起居時間的明顯變化會影響人的情緒和健康

【參考解析】

1.【答案】Do解析:綠豆和豌豆同屬于豆科,香瓜和西瓜同屬于葫蘆科。

故答案選D。

2.【答案】C。解析:移動硬盤和U盤都是移動存儲工具,炒鍋和煎鍋都是

鍋具。B項地球儀屬于模型,地圖冊屬于書籍。故答案選C。

3.【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成語及其主人公的關系?!芭P薪嘗膽”講的是

勾踐的故事,選項中只有A符合這一關系。“開誠布公”講的是諸葛亮的故事,

“完璧歸趙”講的是藺相如的故事,“江郎才盡”講的是江淹的故事。故答案選

Ao

4.【答案】Bo解析:海豹與鴨嘴獸同屬哺乳動物綱,海馬與金魚同屬硬骨

魚綱。故答案選B。

5.【答案】A。解析:題干圖形均有3個封閉區(qū)域。

6.【答案】Bo解析:每組第一個圖形的上半部分依次向下翻折得到第二、

三個圖形。

7.【答案】A。解析:A項,可由左側圖形折疊而成;B項,正面與右側面位

置應互換,錯誤;C項,假設正面正確,右側面兩條直線的交點位置錯誤。D項,

假設正面正確,右側面直線方向錯誤。

8.【答案】Bo解析:每組第一個圖形是直線圖形,第二個圖形為直曲混合

圖形,第三個圖形是曲線圖形,只有B項是曲線圖形。

9.【答案】Do解析:題干論證為:寫作并不是主要收入來源一不屬于作家

這個行業(yè)。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