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初中語文論文內容摘要: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是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目的.當下,語文教學中存在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費等問題嚴重降低了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對此,我們應通過樹立有效教學理念、加強教學有效性意識;強化有效教學行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與學生加強溝通和合作,促進課堂有效交往等途徑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關鍵詞語:新課程理念;語文教學;有效性針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存在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費的嚴重問題,新課程改革把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寫進了新課標,并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和施行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但是真正施行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本文試對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有效教學略作討論,以期為語文新課改的順利進行和有效施行提供有益的借鑒.那么,究竟怎樣在新課程理念下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呢?首先,要樹立有效教學理念,加強教學有效性意識有效教學理念的樹立是達成教學目的、提高老師的工作效益的前提,它為有效教學行為的施行指明了方向.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語文有效教學的最終目的,這就要求語文老師樹立并強化正確的目的意識;語文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這就要求語文老師有合理布置時間的觀念,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效率.1、強化目的意識教學目的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也是教學的動力,它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目的設置得高、多,課堂上得不到落實,就占用課外時間,因而造成了學生學習負擔重,效率低下.語文教學目的有顯性和隱性之分:學生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白話交際、綜合性學習這五個方面的發(fā)展是語文教學的顯性目的;學生的語文知識和能力、經過和方式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發(fā)展是語文教學的隱性目的.由語文教學的目的能夠看出,老師的教學行為是以學生學習目的的達成,而不是老師的教學目的的達成為最終目的.語文老師要做到有效教學,樹立并強化正確的目的意識至關重要.應該做好下面幾點:(1)辨證地認識三維目的的關系.(2)認真制定符合新課程和學生實際的課時教學目的.(3)促成語文課堂教學目的的實現.2、強化時間最優(yōu)化意識(1)合理布置課堂時間構造.對學生的生理測驗表示清楚,在每節(jié)課的45分鐘時間里,學生大腦的興奮呈曲線變化,課始15分鐘內維持興奮狀態(tài);15-25分鐘的時間里,大腦處于疲憊波谷,注意力下降;25-40分鐘的時間里,再度興奮;40-50分鐘的時間里,再度疲憊,注意力下降.根據學生心理的這種變化規(guī)律,老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構造,既要充分利用學生心理的兩個興奮區(qū)間,也要注意克制學生的心理疲憊.在課堂教學的構造組織中,要注意布置語文課堂教學節(jié)拍的緩急張弛,以此調節(jié)學生的注意力和興奮度.在課堂教學的設計和施行中,還要注意構造組織的多樣統(tǒng)一,用變化的曲線構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幫助學生克制心理疲憊,進而獲取最佳教學效果.(2)增加有效教學時間.心理學研究表示清楚,人在長時間練習之后會發(fā)生高原現象,即當練習到達一定的時間后,練習效果不再隨練習時間增長進一步提高的現象.由于過長時間的練習,練習者的興趣降低,影響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發(fā)揮.當下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增加課時量,增加作業(yè)量等,造成學生學習負擔過重.高原現象發(fā)生的規(guī)律,提示著教育者,把自主時間還給學生.盡量減少甚至消除語文課堂上無效的熱鬧討論,無效的多媒體放映,單調的授課方式等,徹底避免無效教學時間和負效教學時間,盡量增加有效教學時間,如提高講課的清楚明晰度,構造性和明確性,濃縮次要內容,精講重點內容等,以提高語文的教學效率.要做到合理分配時間,增加有效教學時間,就不能隨意延長學生的課業(yè)時間;不能剝奪學生自由發(fā)展的體育活動時間;不能人為地擠占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不能掠奪學生生理所需要的時間.要精心設計作業(yè),控制作業(yè)量,到達少而精;實行彈性作業(yè)制度,按必做和選做提出不同的要求;禁止布置懲罰性作業(yè),比方:抄寫課文30遍等;要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性作業(yè)方式,加強作業(yè)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喜歡做作業(yè),變要我做為我要做.其次,要強化有效教學行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語文有效教學行為主要是通過教學經過實現的,所以強化語文老師的有效教學行為,對促進語文有效教學、促進老師水平的提高、促進學生有效學習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教學經過是師生共同介入、溝通、互動的經過,講到根本上,是老師指導學生學習的經過.這就要請教師不能把學生看成是白板、容器,強行灌輸,也不應該過分夸張學生的自主性,聽任自流.因而我們能夠這樣做:1、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即老師為課程的教學提供場景開場自個的講課,學生會學得更多.它能夠到達捉住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提供課程的框架;幫助學生將新知識、新信息與以前所學的聯(lián)絡起來;在介紹新知識之前,確定學生已有的入門知識等目的.當老師有意設置環(huán)境時,學生獲得的成績會更大,記憶會更長.比方:在教課文(我的母親〕時,老師剛開場上課就播放(懂你〕這首歌,當教室里彌漫著這首歌的氣氛時,學生們也產生了一種與課文中所描繪敘述的極其類似的情感,這時,老師再進行課文講解等,最后,讓學生考慮:兒子有沒有讀懂母親?于是,整節(jié)課下來,老師利用有效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在學這篇課文時始終圍繞著理解別人,讀懂別人的情感,于潛移默化之中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效果.2、教學經過多樣化.多樣化的布置使用是有效組織課堂的重要因素.老師的有效教學行為之一是將多樣化運用到課堂行為的幾乎每一個方面,包括非言語行為,教育方式方法,課堂組織,提問,評價方式,手勢等.假如語文老師在整個學期用一樣的方式講每一節(jié)課,用一樣的順序布置一樣的活動,用一樣的單調的音調,很少用手勢,那么必然會造成學生的膩煩心理,對學習語文產生抵抗心理,使教學低效,甚至無效.而多樣化雖不能直接促進教學,但它對學生的注意力和介入精神有著積極的影響,進而使學生對學習有更強的接受能力.語文老師能夠從教學活動和材料上的變化,師生溝通方式的變化這兩方面來進行組織教學經過的多樣化.3、提供清楚明晰的指導.指導清楚明晰是指老師指導學生,使其獲得對所學內容清楚明晰理解的能力.學生以為,講課清楚的語文老師會重復重點,將它們寫在黑板上,講完重點之后停頓、溫習重點,以此來強調這些重點.它們會通過提問或組織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來檢查學生理解的清楚明晰程度.當學生不理解時,語文老師會重復、溫習,或重新描繪敘述重點.毫無疑問,語文老師經常、熟練地使用這些方式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會比其他老師更能使學生進行更好地學習,獲得更大的滿意.如文言文、國內國外歷史名著的學習,這些距離學生學習比擬遙遠的語文,學生學起來,就會有一些困難.這時候,教學提供清楚明晰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師能夠對文言文字詞進行歸納,重點字詞、句式等進行十分的概括強調,以及提供故事的背景,基本構造等,使學生較好地接受課文,理解課文,在無形中提高語文的教學效益.當然,語文老師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fā),清楚明晰地指導學生學會語文的學習方式方法和學習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老師的指導和長期潛移默化的熏陶,能夠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語感,學會學習語文的有效方式方法.明晰是學生要到達的目的,而非老師.通過學會怎樣教學能夠使學生更清楚地理解內容,能夠極大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最后,要加強溝通和合作,促進課堂有效交往合作溝通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而課堂交往活動實際上更是一種多極主體間的交往活動,在這種交往活動中,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發(fā)生著頻繁而密切的聯(lián)絡.要使語文課堂上不再聽任學生盲目討論,改變課堂秩序的混亂,必須進行有效的語文課堂交往活動.要使課堂的這種交往活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合作溝通,首先要正確理解合作學習的概念.合作學習是指在教學經過中,把學生群體作為發(fā)動對象予以激發(fā),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構成比擬大的學習動力,進而推進集體學習的學習方式.其次要認真地進行分組、組內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職責等.詳細施行時應注意:一是合作溝通應建立在學生認知需求和溝通需求的基礎上;二是合作溝通應以一定的時間作保證,并在學生進行了較充分的自主、探尋求索和獨立考慮的基礎之上進行,沒有獨立考慮為基礎的小組合作溝通是低效的;三是合作溝通并不僅僅僅是學生之間,也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因而,學生不僅要學會表示出自個的想法,而且要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意見.當然,溝通合作更不能只流于形式,而應該是師生之間的互相理解與溝通,是師與生,師生與教學資料之間的雙向理解、問題解決的活動,是達成共鳴的共創(chuàng)共生的活動.合作溝通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只注意與學生個體的直線式的信息溝通,而成為師生及生生之間的網狀立體的溝通,進而使學生在課堂45分鐘內得到最大限度的信息量,進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我想,教學活動是一種雙向認知活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分析和討論語文有效教學策略對促進語文課程改革、促進老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都具有重要意義.語文有效教學能否能盡快獲得成效,取決于老師對它認識的深切進入程度,取決于對有效教學策略、方式方法的整合和運用.以下為參考文獻:[1]曹明海,潘慶玉.語文教育思想論[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2.[2]張希希.論有效課堂交往的策略[J].課程教學資料教法,2001,32-34.[3]朱繼均.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及考慮[EB/OL].[4]郭根福.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與語文教學改革[J].教學風景線,2003[5]韋曉燕.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幾個誤區(qū)及對策[EB/OL].[6]宋秋前.教學缺失與矯治策略[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7]卿成.課堂教學改革析論[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0.[8]克里克山克.教學行為指導[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3.[9]肖淑梅.優(yōu)化政治課教學效果初探[J].教育探尋求索,2003,72.[10]姜宏德.大面積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與效益的研究和實驗[J].課程教學資料教法,2001,52-55.[11]陳厚德.有效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12]宋建華.讓合作學習走進初中語文課堂[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4,41.[13]夏慧賢.現代中小學教學形式研究[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14]何玉風.透視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異化現象[J].全球教育瞻望,2005,3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23090-7:2022/AMD1:2024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ed representation of immersive media - Part 7: Immersive media metadata - Amendment 1: Common metadata for imme
- 【正版授權】 ISO 7718-2:2025 EN Aircraft - Passenger doors interface requirements for connection of passenger boarding bridge or passenger transfer vehicle - Part 2: Upper deck doors
- 【正版授權】 ISO 16900-11:2025 EN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s - Methods of test and test equipment - Part 11: Determination of field of vision
- 【正版授權】 IEC 81355-1:2024 EN/FR Industrial systems,installations and equipment and industrial products - Classification and designation of information - Part 1: Basic rules and clas
- 2025年集成電路代工廠商業(yè)秘密保護合同
- 2025年動力調諧陀螺平臺項目建議書
- 提升學校藝術教育影響力的策略計劃
- 醫(yī)院宣傳工作總結與改進方法計劃
- 班級傳統(tǒng)文化傳承活動的計劃
- 營養(yǎng)科膳食服務效果評估與改進計劃
-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五《單元拓展-字族文》教學設計
- 靜脈輸液法操作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處理
- 牙外傷的遠期并發(fā)癥監(jiān)測
- 2024年中國成人心肌炎臨床診斷與治療指南解讀課件
- 全國川教版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節(jié)《制作創(chuàng)意掛件》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 DL-T-1846-2018變電站機器人巡檢系統(tǒng)驗收規(guī)范
- 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與相關事故案例培訓課件(建筑)
- 《我的寒假生活》
- 陜2018TJ 040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 復合免拆保溫模板構造圖集
- DZ/T 0430-2023 固體礦產資源儲量核實報告編寫規(guī)范(正式版)
- (高清版)WST 442-2024 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