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基礎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機械設計基礎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機械設計基礎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機械設計基礎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機械設計基礎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機械設計基礎試題(含答案).docx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jīng)典word整理文檔,僅參考,雙擊此處可刪除頁眉頁腳。本資料屬于網(wǎng)絡整理,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機械設計基礎試卷1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C.雙曲柄機構】對心曲柄滑塊機構【C.節(jié)圓半徑不變基圓半徑不變【【【】A.εεεε≥1】A.σσσσ-Bs01】C.梯形螺紋鋸齒形螺紋【【【】C.彎曲強度】耐磨性ZZb>b2112<σσ>σσσ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三者數(shù)值相同C.直齒圓錐齒輪的最大【】sC.增加蝸桿頭數(shù)1】1增大蝸桿直徑系數(shù)q【D.是不可避免【【】σ+σ+σσσσ1c1cσ+σ+σσ+σ+σ2c2c】C.非對稱循環(huán)變應力靜應力【【】C6A.】CD.彈簧中徑與簧絲直徑之比值【】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和。和和。3抗1.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進行工作能力計算時,為了防止過度磨損,必須和鏈速是變化使。三、分析題:本大題2個小題,共15分5圖1。圖1圖2I1n123的3FFF、Ft2t3,ⅡⅠⅢ圖2四、計算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共48分。63圖3iZh*2a1rr。11分)4ZZZZZ12345i。圖4圖52個Kσ2Sd1圖561R2RF12A力S12A和A。1221RR12圖6五、作圖題:本大題只有1個小題,滿分10分7BAr;0)C;CD圖7六、結構改錯題:本大題只有1個小題,滿分12分8裝V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兩d)b1一.包角14FFFF23第四、計算題:共48分。6342511解F42、EFzz6032021i2a24m2zz12mz420r40mm222122r1rcos40cos2037.59mm1m3.144s6.28mm22acos160cos20)cos0.9168a/cos37.59/cos23.54rr11a16441.00mm)r21i131解3H30。34z則iH1HH3z135得i11HHii5624H1H5502zi4545z2554iii52102解R2KR1.2pQ1.317.2942p21444解11S0.68RN22SS12FSNSA211A2A22第0Cs在CD第分第262一、選擇題:本題共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mmntm=mβm=mβntntm=mβm=mαntntωmωmσ/d241大YFnZbxUdmqdmq11nd=mzdmz1n111F0p1p1p1p1σb=1.=1n二、填空題:本大題共8個小題,每空1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和。和。L。V。滑112FF3F、223F2F3F23四、計算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共50分)412a122z2123r1r2ArarFefrp1212d166bm;25φLL。121mm六、結構改錯題:本大題只有1個小題,滿分12分。6機械設計基礎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A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6分。mmnd三、分析題:本題滿分14分。4FF644FFFFr22r33第4解F解(zz2121212212222rcos60cos2056.382mmr11rrcos80cos2075.175mm2r*1a*2a解131H1H1r1S2r212S1A22AF2F1Pf(XFYF)1.0(0.410.87)N1p1r11a1Fa2Pf(XFYF)1.0(0.410.87)N2p2r22a2C11060.2解)bCC4)106bmCFF0FFFbCCbm551.3F1.30ca2d2441>2五、作圖題:本題滿分10分。解和12lll49.5ACBCAB1lll104.44ACBCAB2104.449.5l76.9527.452104.449.5l332180180K1.265六、結構改造錯題:本題滿分12分。機械設計基礎試卷3一、選擇題(共30分、每小題2分)B、鏈速較高,在傳遞相同功率時圓周力小C、鏈傳動是嚙合傳動,無需大的張緊力D、鏈的質(zhì)量大,離心力大2、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當齒輪直徑不變,而減小模數(shù)增加齒數(shù)時,則A、提高了輪齒的彎曲強度C、降低了輪齒的彎曲強度B、提高了齒面的接觸強度D、降低了齒面的接觸強度AA.彈性柱銷聯(lián)軸器C.十字滑塊聯(lián)軸器B.凸緣聯(lián)軸器D.萬向聯(lián)軸器CA.進入大帶輪處C.進入小帶輪處B.離開大帶輪處D.離開小帶輪處5、有一減速器傳動裝置由帶傳動、鏈傳動和齒輪傳動組成,其安排順序以方案)為好。(AA.帶傳動B.鏈傳動C.帶傳動D.鏈傳動齒輪傳動齒輪傳動鏈傳動鏈傳動帶傳動齒輪傳動齒輪傳動帶傳動6.螺紋聯(lián)接防松的根本問題在于(A、增加螺紋聯(lián)接的軸向力B、增加螺紋聯(lián)接的橫向力D、增加螺紋聯(lián)接的剛度C、防止螺紋副的相對轉(zhuǎn)動7.為聯(lián)接承受橫向工作載荷的兩塊薄鋼板,一般采用的螺紋聯(lián)接類型應是(AA.螺栓聯(lián)接B.雙頭螺柱聯(lián)接C.螺釘聯(lián)接D.緊定螺釘聯(lián)接8.齒面硬度HB≤350HBS的閉式鋼制齒輪傳動中,主要失效形式為(BA.齒面磨損C.齒面膠合B.齒面點蝕D.輪齒折斷9.不完全液體潤滑滑動軸承,驗算[]是為了防止軸承(BpvpvA.過度磨損B.過熱產(chǎn)生膠合D.發(fā)生疲勞點蝕C.產(chǎn)生塑性變形(AA.兩端固定B.兩端游動C.一端固定一端游動D.A,B,C均可以d1的是(BA.限制加工蝸桿的刀具數(shù)量B.限制加工蝸輪的刀具數(shù)量并便于刀具的標準化C.為了裝配方便D.為了提高加工精度12、工作時承受彎矩并傳遞轉(zhuǎn)矩的軸稱為(BC、傳動軸D、固定心軸13、普通平鍵的主要失效是(。)A.工作面被壓潰或鍵被剪斷C.工作面產(chǎn)生過度磨損.工作面產(chǎn)生膠合破壞.鍵被彎曲折斷14、帶傳動產(chǎn)生彈性滑動的原因是由于(A、帶不是絕對撓性體C、帶繞過帶輪時產(chǎn)生離心力D、帶的緊邊與松邊拉力不等CA、完全液體摩擦狀態(tài)B、干摩擦狀態(tài)二、標準件(4題共12分,每小題3分)1、請按GB/T5781-2000標準標注出:公稱直徑為16mm、長60mm全螺紋六角頭螺栓;并按GB/T41-2000的標準標注出與該螺栓配合使用的不經(jīng)表面處理的普通粗牙六角螺母。2、請按GB/T1096-2003標準標注出:寬為1811100mm圓頭普通平鍵;按GB/T119-2000標準標注出:直徑為10100mm,直徑允差為35號鋼,熱處理硬度為鍵銷3、根據(jù)下面所給出的軸承代號,指出下面軸承相應的類型、尺寸系列、內(nèi)徑、公差等級和游隙組別。(1)6308/C3(2)7214B(3)30213/P4C30300P4404、根據(jù)下面所給出帶、滾子鏈編號,指出這些零件的公稱尺寸。(1)帶:A1000GB/T11544-1997(2)鏈:08A—1—88GB/T1243—2006(注:此鏈的節(jié)距為0.5英寸)A1000GB/T11544-1997的AVGB/T1243—2006A三、問答題(4題共20分,每小題5分)1、簡述靜強度設計和疲勞強度設計的不同之處。2、當設計鏈傳動時,選擇齒數(shù)和節(jié)距時應考慮哪些問題?3、閉式蝸桿傳動為什么要進行熱平衡計算?4、在具有穩(wěn)定輸入、輸出功率的機器上,轉(zhuǎn)軸以定速轉(zhuǎn)動,當不考慮外來沖擊入下面相應的分類中。銷;I.聯(lián)軸器;J.離合器;K.輸出端的滾子鏈;L.輸入端的V帶.(1)受穩(wěn)態(tài)應力的零件是:AGJ(2)受交變應力的零件是:、(3)利用摩擦工作的零件有:AL四、分析題(8分)圖示為由圓錐齒輪和斜齒圓柱齒輪組成的傳動系統(tǒng)。已知:Ⅰ軸為輸入軸,轉(zhuǎn)向如圖所示。(1)分)(2)為使兩輪的軸向力方向相反,確定并在圖中標出兩輪的螺旋線分)(3)在圖中分別標出兩輪在嚙合點處所受圓周力F、軸向力F和徑向力at分)Fr)34)3五、計算題(2題共20分,每小題10分)1螺栓材料的許用拉應力[]180,螺栓的相對剛度c/(cc)0.5,按緊MPabbm密性要求,剩余預緊力F=1.83,為螺栓的軸向工作載荷。試計算:該螺栓FF1組連接允許容器內(nèi)的液體最大壓強p及每個螺栓連接所需的預緊力F。max0d21F2.........................2分41.320815N分計算容器內(nèi)液體最大壓強FFF2.8F分2120815F7434N分2.8/4D2Fp分12p1.82MP分aCFFF...........................................2分bCC02bm(208150.57434)17098N分兩個軸承的徑向載荷分別為F=2000N,F(xiàn)=4000N,軸上作用的軸向外加載荷R1R2F=1000N,軸承內(nèi)部附加軸向力F的計算為F=0.7F,當軸承的軸向載荷與XSSR徑向載荷之比F>eF=0.68,AFRAFR載荷系數(shù)=1.0,試計算:fp(1)兩個軸承的軸向載荷F、F;A1A2(2)兩個軸承的當量動載荷P、P。21FFN分S11FN分)FS2R2S1XS2F280010001800N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