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藝美術(shù)史試題一_第1頁
中國工藝美術(shù)史試題一_第2頁
中國工藝美術(shù)史試題一_第3頁
中國工藝美術(shù)史試題一_第4頁
中國工藝美術(shù)史試題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中國工藝美術(shù)史試題一

中國工藝美術(shù)史試題一

1.已知最早的玉龍出土在__文化的遺址中,而琮是__文化玉器的代表性器物。

2.2.朱碧山是__代聞名_匠。

3.3.信期繡出土于湖南省__市,其時代為_.

4.4.銅鼓最早浮現(xiàn)于__階段,而_代的作品最為精美。

5..古彩又稱__彩,以__年間的作品最負(fù)盛名。

6..饕餮紋又稱__紋,它是___代青銅器的代表紋樣。

7.龍泉窯以燒造__釉瓷器著稱,是__階段的重要窯揚(yáng)。

8..魏晉南北朝植物紋樣的代表是___紋和__紋。

二、推斷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nèi)劃“√”,錯誤的劃“×”。每小題1分,共9分)

1.剔犀是雕漆的一種。

2.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3.明清時代,吉祥圖案極其流行。

4.彩繪陶要緊用于陪葬。()

5.漢代青銅器常常素面無紋。()

6.彩繪是漢代漆器的要緊裝飾辦法。()

5.典型的龍山文化以黑陶著稱。()

6.開片即瓷胎中的裂紋。()

7.豆是青銅器特有的器形。()

三、單項挑選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出一具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號碼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1分,共8分)

1.蛋殼陶的制作采納_______________的辦法。()

A.捏制

B.鑲嵌

C.輪制

D.泥條盤筑

2.粉彩最早浮現(xiàn)于()

A.宣德年間

B.嘉靖年間

C.康熙年間

D.乾隆年間

3.何朝宗是____________代德化窯的瓷塑名家。()

A.宋

B.元

C.明

D.清

4.畫琺瑯以____________為胎。()

A.金

B.銀

C.瓷

D.銅

5.宋代官窯以____________瓷著稱。()

A.彩繪

B.白

C.黑

D.青

6.中國古代玻璃多屬___________玻璃。()

A.鈉鈣

B.鈉鋁

C.鉛鋇

D.鉛鋁

7.秘群瓷為________瓷。()

A.青

B.白

C.黑

D.花

8.料器即_________器。

A.琺瑯

B.瓷

C.玻璃

D.漆

四、多項挑選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個至四個正確的答案,并將號碼分不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nèi),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每小題2分,共16分)

1.彩陶()

A.裝飾繪畫在燒造之前

B.裝飾繪畫在白陶上

C.裝飾多為黑、紅群

D.胎體普遍輕薄

2.鈞窯

A.鼎盛于北宋

B.窯址在河南禹縣

C.器物施透明釉

D.以窯變著稱

3.銅鏡

A.已知最早的作品時代屬春秋

B.戰(zhàn)國、兩漢、唐是其藝術(shù)高峰

C.清代逐漸為玻璃鏡取代

D.正面多鑄有花紋

4.百寶嵌

A.是金銀器的一種裝飾辦法

B.以寶貴材料在器物上鑲嵌圖案

C.創(chuàng)始者是揚(yáng)州的周翥

D.創(chuàng)始時代為明

5.瓷器

A.制胎用高嶺土

B.燒成溫度低于陶器

C.歷史別晚于漢

D.胎體堅硬6.原始玉器

A.以玉或“美石”為材料

B.產(chǎn)生于新石器時代早期

C.多為祭祀用品和裝飾品

D.紅山文化的作品水平頗高

7.戧金銀

A.又稱金銀平脫

B.是漆器的一種裝飾辦法

C.宋代作品已極精美

D.彭君寶是其名家

8.漢代漆器

A.以蜀郡和廣漢郡為要緊產(chǎn)地

B.裝飾辦法以彩繪為主

C.裝飾題材多云氣紋

D.制胎要緊采納夾苧法

五、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1.金銀錯

2.博山爐

3.唐三彩

4.大禹治水圖玉山

六、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1.商周青銅器的種類。

2.魏晉南北朝絲綢紋樣的變化。

七、論述題(15分)

以作品為例,分析宋代工藝美術(shù)的若干特點(答案以600字以內(nèi))

一、1,趙寶溝文化,良渚文化。2,元,雕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