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流行歌曲促進中職語文教學_第1頁
巧用流行歌曲促進中職語文教學_第2頁
巧用流行歌曲促進中職語文教學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巧用流行歌曲促進中職語文教學巧用流行歌曲促進中職語文教學

在群眾文化盛行,網(wǎng)絡媒介興旺的今天,流行歌曲深受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喜愛。雖然流行歌曲有著粗制濫造、不知所云的作品,但其中亦不乏音韻諧美,情深意長的佳作。實踐證明,合理地把流行歌曲引入中職語文教學,不僅能夠活潑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因而,教師要充沛利用這一課程資源來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

一、利用流行歌曲豐盛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語文素養(yǎng)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yǎng),主要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辦法、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yǎng)等,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根底,也是學生全面開展和終身開展的根底。流行歌曲屬于通俗文化,大多從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不同演唱者對自然、人生、社會的領悟和感知,在語文課中引入流行歌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如張明敏?我的中國心》、侯德健?龍的傳人》、高楓?大中國》、孫楠?紅旗飄飄》、屠洪剛?精忠報國》、劉德華?中國人》、蔡國慶?中國娃》、宋祖英?愛我中華》、張也?走進新時代》等,都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歌曲。如果合理地在語文教學中引入類似的歌曲,并充沛挖掘和展示優(yōu)秀曲目中的道德因素,使學生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就可變?yōu)樽陨淼赖逻M步的強大動力,并最終積淀成為自身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一局部。

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涵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其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其德、智、體、美的和諧開展。這既是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根本要求,也是中職德育教育的客觀需要。中職生處于人生觀和世界觀尚未成熟的關鍵階段,他們文化根底單薄、自控能力差、分辨力差,盲目追逐時尚和潮流,但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模仿能力強,在教學中,適當引入?感恩的心》、?我的未來不是夢》、?鏗鏘玫瑰》、?真心英雄》等積極向上的優(yōu)秀曲目,既能提高學生的個體感知體驗,又能促進學生健康生活情趣、積極人生態(tài)度的形成,可謂一舉兩得。在這個方面,有些地區(qū)已經(jīng)做出了很好的嘗試,如周杰倫的歌曲?蝸?!繁皇杖肷虾V袑W生愛國主義歌曲和中學生德育教材,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音樂藝術是人類文化的濃縮。實踐證明,音樂對個體直覺、推理、想象、敘述和交流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促進作用。很多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作品都滲透了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因子,如?北京歡迎你》、?感恩的心》、?從頭再來》、?明天會更好》等,曲調優(yōu)美,旋律變化豐盛,通俗易懂,充斥時代氣息,既能打消學生的緊張疲勞感,還能釋放他們的學習壓力,使他們在心中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從而激發(fā)他們正面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使他們對他人和社會產(chǎn)生更健康的心理預期和更加蓬勃向上的人生追求。

由于中職生的年齡及閱歷有限,觀賞水平和審美能力不高,目前中職校園內還存在著歌曲題材單一、風格情趣庸俗化,愛情至上,縱情享樂等一些具有不良傾向的流行歌曲,因而,教師必須要糾正中職生在選擇過程中出現(xiàn)的偏差,恰當?shù)匾龑W生學會觀賞那些弘揚真、善、美的作品,并通過比擬讓學生領悟曲詞皆美的優(yōu)秀作品和粗制濫造的作品之間的區(qū)別,從而起到矯正學生急躁心理和行為,提高審美品味的作用。

二、巧用流行歌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心理學研究說明,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或某項活動產(chǎn)生了興趣,他就會對其首先注意,并進行仔細察看、思考,不斷提出問題,去探索、追求,獲取更廣博的知識。中職生的語文根底普遍較差,這與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有直接關系。中職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及古典詩詞的教學一直是個難題,很多學生一提到文言文、古典詩詞就頭疼,而巧妙地把流行歌曲與古典詩歌學習聯(lián)系起來就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其畏難情緒,加深其對古詩詞的理解。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李清照的?一剪梅》、岳飛的?滿江紅》、柳永的?雨霖鈴》、李煜的?虞美人》等都被重新配曲,并廣為傳唱,都可以直接應用在課堂教學中。

心理學研究說明:“音樂和歌曲的美妙旋律可以給語言學習者帶來美的刺激和感受,協(xié)調他們身體的生長系統(tǒng),促進他們智力和思維能力的開展〞。在講授?林黛玉進賈府》時,筆者以86版電視劇的插曲?紅樓夢《引子》導入課堂,在分析林黛玉、王熙鳳、賈探春等人物形象的時候,讓學生結合自己所聽的?葬花吟》、?聰慧累》、?分骨肉》分析討論。課程結束后,又讓學生仔細品味?枉凝眉》,進一步感受?紅樓夢》中寶黛心心相印卻終成空的愛情悲劇。這些音樂曲詞出自原著,詩意典雅、委婉柔美,音樂配器既有民樂的二胡、古箏,又有弦樂、管樂的運用,使整個音樂古樸、典雅,富有詩意,與曲詞的結合臻于完美,在襯托課堂氛圍的同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能夠積極投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局部學生還進一步產(chǎn)生了閱讀有關林黛玉其他詩作的愿望,并有學生嘗試著自己用現(xiàn)代漢語去翻譯?紅樓夢》中的詩歌,幼師專業(yè)的學生還嘗試著自己為?紅樓夢》中的其它詩詞作曲,在班里掀起了一股品評?紅樓夢》的良好風尚。

三、巧用流行歌曲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語文素養(yǎng)以語文能力為核心,它不僅僅表現(xiàn)為較強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還表現(xiàn)為有較強的語文綜合能力,即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而在教學中融入學生喜愛的流行音樂,對于渲染某種具體的文本氣氛、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特別是加深對文意情感的理解感悟有著積極作用。

如在學習?雷雨》時,可以借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片尾曲?菊花臺》。?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故事內核實際取自?雷雨》,兩者有著相似的人物關系、人物性格、故事情節(jié),但二者在藝術形式、故事背景和主題思想上有所不同,在對歌曲的觀賞中,引導學生重點關注意境的發(fā)明,并將?滿城盡帶黃金甲》與?雷雨》聯(lián)系起來,在情節(jié)設置、人物塑造、戲劇沖突等方面加以比照分析,可加深學生印象,增進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觀賞能力。而?菊花臺》這首歌的歌詞如同一首優(yōu)秀的詩,利用比喻、比照等修辭手法發(fā)明出一種虛實相生的意境,情感真摯,靈動自然,曲詞中引用了許多古詩的常用意象,如菊花、朱窗、月亮等,局部那么化用自古典詩詞,如“秋心拆兩半〞出自吳文英的“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以拆字的手法,將“愁〞字分開來看,而“秋〞、“心〞卻恰恰是情景的寫照,典故化用巧妙而不著痕跡。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既能引導學生鑒賞歌詞,也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一些創(chuàng)作辦法,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從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

語文教學是一種開放性的語文生活。它不能孤立于生活世界之外,而應當是生活世界的有機構成。合理利用流行歌曲的目的,正是要把語文教學與生活有機融合起來,為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以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需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