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策略概念_第1頁
對話策略概念_第2頁
對話策略概念_第3頁
對話策略概念_第4頁
對話策略概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對話策略概念自從有了人類,也就開頭了人類熟悉世界的歷程。但人類對世界的熟悉并非一個十足客觀的過程,人類既不能脫離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視域難免受到種種遮蓋,人類又有自己獨特的思維,他們眼中的世界是一個構(gòu)建的影像。而世界的本然狀態(tài)是不成以被描述的,任何一種表達只能是對這種本然狀態(tài)的切割和歪曲,老子所言“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正表達了這種旨趣。

但人類對世界的熟悉仍在持續(xù)。他們借助自己獨特的思維進展了一套概念體系,并在此根基上建構(gòu)了一個他們意識中的世界。這個體系是如此嚴密和浩瀚,以致遮蓋了人類的雙眼,使他們越來越感覺到,他們描述的正是世界的本來面貌。本然與應然,存在和思維,這貌似是一個自然的悖論。人類處在這個悖論的漩渦,時間一久,逐漸迷失了方向。他們無暇斟酌這個問題,思維世界也具有了不言自明的合法性。

思維世界一旦獨立,便急速深入到人類生活,各種概念也逐步成為人類的話語。概念,即公孫龍所說的“名”。為什么需要這種“名”呢?世界萬物,形態(tài)各殊,假設任憑個人思維的泛濫,任憑每個人對萬物做出自己的判斷,勢必造成語言上的混亂,人類的秩序更無從談起?!懊钡恼宫F(xiàn),給了我們“依類判物”的可能性?!懊钡谋澈?,表達著人類的聰慧,表達著人類用思維為世界規(guī)劃秩序的努力?!懊?,不僅是對萬物的一個稱謂,更是對具有確定共相的事物的指認和確定。但“名”的含義還不限于此,它雖由萬物而來,但一旦確定,就有了獨立于任何事物的自由性和超越性,概念世界有了和現(xiàn)實世界分庭抗禮的可能性。

“名”的這一獨特性質(zhì),歸根結(jié)底,還是由它要承受的作用抉擇。萬物總是處在確定時間和空間中,這種時空無時無刻不在變動,萬物隨之呈現(xiàn)不同的形態(tài),惠施“歷物十意”中“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今日適越而昔來”,“南方無窮而有窮”等諸多命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開展的。惠施的命題確實為我們表示了思維的另一重向度,但假設完全依照這種思維來熟悉萬物,就務必對事物每時每地的狀態(tài)做出切實描述,這在現(xiàn)實中是不成能的,即使能做到也勞而少功,不會有太大的現(xiàn)實意義。為了擺脫這種窘境,我們需要探索事物的穩(wěn)定性,探索能將事物確定為某一事物的本質(zhì)性特征,這一特征在語言上的表現(xiàn),即為公孫龍的“名”。也就是說,惠施是在時空的變化中探索“名”,這種“名”附在萬物之上,隨時空的變化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態(tài),對“物”具有極強的憑借性,是一種“有待”之名;與此相對,公孫龍?zhí)隽烁爬ǖ臅r空限制,探索“元待”的自由之“名”。這種“名”雖也來自萬物,但一旦從萬物中剝離出來,就與承載它的萬物脫離,成為該類事物本質(zhì)特征的代名詞。這類事物的形態(tài)可以千殊萬別,甚至這類事物可以完全消散,但這都無礙于這種自由之“名”的存在。因此,公孫龍與惠施所論之“名”,是在兩個層面開展的,標志著概念的兩個向度,“合同異”與“離堅白”的分際也就由此而來。

公孫龍的“名”,除具有自由性外,還有一個典型特征,即圓滿性?!懊币坏┐_立,就代表了某類事物根本屬性,這種屬性在“名”這里達成了一種極致和圓滿的境界。這種境界無法被人類閱歷體認,就和人類思維無法描述世界的本然狀態(tài)一樣。它只存在于概念之中,存在于思維之中,一旦人類用概括語言將其表達出來,或一旦這種根本屬性附著在概括事物之中,這種圓滿性就已經(jīng)被打破了。正是這種圓滿性,使公孫龍的“名”具有了十足性和權(quán)威性,也成為他確定物之所以為物的根本標準和依據(jù)。

“名”的自由性與圓滿性是公孫龍對“名”的兩個根本設定,也是公孫龍名學體系賴以存在和發(fā)生的根本前提?!豆珜O龍子》中,主客圍繞“白”與“馬”、“堅”與“白”、“指”與“物指”等多重概念開展數(shù)次交鋒,公孫龍根本都是在這兩個層次上開展論述,充分呈現(xiàn)了自己對“名”的獨特熟悉?!懊钡淖杂尚耘c圓滿性,其實也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也只有如此,“名”才能在繁雜的時空變幻中把握萬物的本質(zhì)屬性,而不為這種變化所累。

在《白馬論》中,客人對公孫龍的“白馬非馬”持有疑問,雙方的論辯即由此開展。客人力主白馬是馬,公孫龍力主白馬不是馬,其實雙方各自的提議本非同一層次的問題??腿说呐袛鄟碜杂陂啔v世界和日常感知,白馬是馬的一種,自然就是馬,兩者分屬于一個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這是符合日常生活模范的。而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主要是從概念層次上開展的辨析,并非閱歷世界所能涵蓋。在公孫龍的話語中,“白馬”是“白”與“馬”兩個概念的結(jié)合,“白馬”受著這兩個概念的雙重限制。而且“白”與“馬”作為兩個自由的概念,一旦結(jié)合在一起,都失去了原來獨立存在時的那種圓滿性,兩者彼此約束、彼此限制。“白馬”中的“馬”有了“白”的限定,其概念和內(nèi)涵的界限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當然不能再等于“馬”這一單一概念。

在《堅白論》中,公孫龍對“名”的自覺表現(xiàn)得更加充分。在客人的眼里,石頭兼具“堅”、“白”、“石”三種特性,仍是基于生活閱歷做出的判斷。而公孫龍認為三者之中,只能同時感知兩種,或“白”與“石”,或“堅”與“石”。公孫龍的這個論斷,乍看起來猶如很費解,其實仍是從概念的自由性來考慮的。客人做出的判斷,有賴于人的閱歷認知,或視覺,或觸覺。但單純的觸覺和視覺只能得到石頭的某一方面的特征,無法得到關于它的完備熟悉。假設只運用視覺,可以看到石頭的外形與顏色,而對石頭“堅”的特性無法把握。由于公孫龍認為“堅”是一種“名”,不憑借于物而存在,其與物的結(jié)合也呈現(xiàn)出多種形態(tài),這些都是僅僅通過視覺無法看到的。通過視覺來認知石頭,“堅”實際是逃離了被認知的過程,即公孫龍所謂“自藏”??腿嗽诿枋鍪^兼具“堅”、“白”、“石”三種特性的時候,實際是下意識的將單純的視覺或觸覺與人類思維才能結(jié)合起來。

因此,無論《白馬論》,還是《堅白論》,公孫龍都充分表示了“名”的自由性和圓滿性。就本質(zhì)來看,客人的發(fā)問代表著一般人的閱歷性思維,是簡樸的就事論事。公孫龍那么本著對“名”的敏感和自覺,從思辨的層面開展議論。雙方討論的問題并非一個層次,客人也從未真正進入公孫龍的語境,其對公孫龍的指責和駁斥也就成了無的放矢,無法得其要領。后世對公孫龍的詬病,或“辟言”,或“狡辯”,也是沒有真正了解公孫龍“名”學思想的真正內(nèi)涵。諸如此類,不值一駁。

通過對公孫龍“名”學思想的探討,我們可以察覺人類熟悉進展過程中的悖論現(xiàn)象?!懊本推渚壠饋碇v,是由于人們要以之把握萬物的本質(zhì),扶助我們廓清對世界的模糊熟悉。就這一點來看,“名”的展現(xiàn)切實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正是有了“名”,我們才可能對繁雜無序的自然做出自己的判斷,萬事萬物有了各歸其“位”的可能性,一個條理有序的世界仿佛正在形成中。但“名”從誕生那一天起,也意味著我們對自然萬物本然狀態(tài)的解構(gòu),對人類閱歷世界的重組?!懊钡姆倍?,反而使我們無所適從。這種困惑,幾千年前的老子早已為我們指出。為了熟悉萬物,我們務必對其有所規(guī)定,這種規(guī)定好多時候都是勉為其難的,即“強為之容”。這一用“強”的過程帶來了自然圓滿秩序的消遁,更多帶有人為的“偽”的痕跡。公孫龍在中國歷史中的孤獨和落莫,縱然是由于其思辨的高度超出常人,有“曲高和寡”的意味,另一方面或許也與他所論辯的“名”的自由性有關?!懊鼻袑嵎鲋覀兪煜ち耸澜?,但是假設執(zhí)著于“名”,也會使原本充實的生活變成棱角清晰的碎片??赡苋藗冇?/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