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進洞專項施工方案實用文檔_第1頁
隧道進洞專項施工方案實用文檔_第2頁
隧道進洞專項施工方案實用文檔_第3頁
隧道進洞專項施工方案實用文檔_第4頁
隧道進洞專項施工方案實用文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隧道進洞專項施工方案實用文檔(實用文檔,可以直接使用,可編輯優(yōu)秀版資料,歡迎下載)

目錄隧道進洞專項施工方案實用文檔(實用文檔,可以直接使用,可編輯優(yōu)秀版資料,歡迎下載)TOC\o”1—3"\h\z\u字型,地形起伏較大,地勢中高向兩端降低海拔高程在1120.52m~570.00m間,相對高差約550。52m。部分山坡為陡坡,地形陡峭.植被較發(fā)育,主要為松林、果樹及密灌。隧道區(qū)內(nèi)東南部、西北部交通較便利,G112國道從調(diào)查區(qū)西北部通過,各鄉(xiāng)、自然村之間多有公路或簡易公路相通,交通比較便利,中部為高山區(qū)。隧道出、入口經(jīng)G112國道可通達。2。2.2工程地質2.2.2。1地層巖性隧道范圍穿越地層較復雜,進口基巖為正長巖,自然陡度20°~30°,出巖為震旦系高于莊組一段白云巖,有少量坡積粗角礫土覆蓋,自然坡度10°~20°。隧道區(qū)地層局部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坡殘積層粗/細角礫土、碎石土;下伏燕山期正長巖,正長斑巖,中生屆侏羅系中統(tǒng)后城組的礫巖,震旦系團子組泥質白云巖,霧泥山組,大紅峪組石英砂巖,高于莊組一段泥晶白云巖。2.2.2。2地質構造本區(qū)斷裂表現(xiàn)為脆性正斷層、逆斷層、平移斷層,斷裂規(guī)模大小不一,共計發(fā)現(xiàn)斷裂6條,其中隧道動身穿越3條。F6斷裂,破碎帶的物質成份為黃色構造角礫巖、碎裂巖,角礫巖成分正長巖,較松散或半固結。產(chǎn)狀15°∠75°,為左行平移。F2斷裂,破碎帶的成份構造角礫巖、碎裂巖,斷層泥,角礫成分為你將白云巖,較松散或半固結.F1斷裂,破碎帶的物質成分為灰色構造角礫巖、碎裂巖,角礫巖成分為石英砂漿,較松散或半固結.產(chǎn)狀55°∠70°,性質為逆斷層.斷層通過處為一系列山脊鞍部或地形陡變帶,斷層三角面明顯.2.2.3水文特征隧道所在區(qū)水系不發(fā)育,地表水多為季節(jié)性流水,常年流水見于西北部二窩鋪、南門口,南大洼、金廠一線,流向由南西向北東。以911高地-951高地-1060高地—1137高地-1162高地—1153高地-1214高地一線為分水嶺,該線以北水系流向北東,以南水系流向南東,匯入柳河,均屬灤河。依據(jù)水質分析結果,根據(jù)鐵建設〔2005〕157號文判定,該隧址區(qū)地下水無化學侵蝕性,僅根據(jù)氯離子含量判定,無氯鹽侵蝕性。2。2.4不良地質坍塌:隧道DK146+330。5~DK147+389段東北部金廠東為震旦系下統(tǒng)團山子組、大紅峪組和高于莊組,其中大紅峪組石英砂巖,產(chǎn)狀較陡,懸崖陡壁較多,易發(fā)生巖石崩落。隧道東部中南部東道坑一帶地形陡峭,節(jié)理發(fā)育,廟梁后成組二段巖石松散殘積物較發(fā)育,為泥石流易發(fā)區(qū)。巖溶:團山子組泥質白云巖,高于山組泥晶白云巖由碳酸鹽組成,易受雨水、地下水溶蝕,并且有斷層通過,有巖溶的可能性。巖爆:DK144+~DK146+140段為正長斑巖,巖體較完整,隧道洞身埋深超過200m,發(fā)生巖爆的可能性較大。2。2。5氣象特征隧址區(qū)系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長冷干燥,夏季短炎熱多雨。年平均氣溫9~10℃,最高氣溫43。3攝氏度,最低氣溫—24。2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12mm,霜凍始于10月上旬,無霜期150天左右.7~8月為雨季即洪水期.按照對鐵路工程影響氣候分區(qū)為寒冷地區(qū)。2。2.6地震動參數(shù)根據(jù)1:400萬《中國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分圖》(GB18306—2001),沿線地震動參數(shù)劃分如下:DK141+366~DK142+000段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g(地震基本烈度為Ⅶ度),DK142+OOO~DK147+389段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本隧道位于冀北燕山山脈中段,是內(nèi)蒙古高原于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屬于低山丘陵區(qū),山脈走向主要為東西向,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山體植被覆蓋率低,巖體多裸露,呈陡崖峭壁地貌,隧道區(qū)最高海拔1081米,相對高差一般200~400米。2。2。7氣象特征該地區(qū)最冷月平均氣溫-8。5攝氏度,土壤標準凍結深度1.1m,土壤最大凍結深度為1。26m。2。2。8地質構造本區(qū)域位于構造單元中朝準地臺,燕山沉降帶中部,隧址區(qū)節(jié)理不發(fā)育有兩組節(jié)理較明顯,分別為20°方向節(jié)理間距為30~40cm,320°方向,節(jié)理間距20~30cm。2.2。9水文地質條件地表水流向近東西,在黃酒館附近為地表分水嶺,向東為柳河流向東北入灤河水系,向西為清水河流向西匯入密云水庫。地下水主要為基巖裂隙水,局部較富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對混凝土均無侵蝕性.根據(jù)設計資料計算預測,隧道出口DK146+340~DK143+950段估算最大涌水量為1100m3/d,隧道出口DK147+389~DK146+340段估算最大涌水量為630m3/d.3排水方案3.1隧道反坡排水的特點反坡施工即向洞內(nèi)施工前進方向為下坡,洞內(nèi)水向工作面匯集,需要及時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積聚過深,影響隧道圍巖的穩(wěn)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機械設備及施工人員的安全,影響正常的施工生產(chǎn).3.2總體方案反坡排水,需采用機械排水,設置多級泵站接力排水,工作面積水采用移動式潛水泵抽至就近泵站或臨時集水坑內(nèi),其余已施工地段隧道滲(涌)水經(jīng)隧道內(nèi)側溝自然匯集到臨時集水坑內(nèi)或泵站水池內(nèi),由固定排水泵站將積水經(jīng)排水管路抽排至上一級排水泵站內(nèi),如此由固定式排水泵站接力將洞內(nèi)積水抽排至洞外,經(jīng)污水處理池處理后排放,固定式排水泵站水倉容量按5min涌水量設計,并考慮施工和清淤方便綜合確定;臨時集水坑根據(jù)匯水段匯水量大小確定。工作水泵按使用1臺,備用1臺,檢修1臺配備,針對隧道涌水量大時要適當增加工作水泵;同時為防止突水,設置利用高壓風管作為1套應急排水系統(tǒng).3。3主要的排水系統(tǒng)方式洞內(nèi)反坡排水方式,根據(jù)坡度、水量和設備情況布置管路和排水泵站,一次或分段接力排出洞外。根據(jù)本隧道的實際情況,擬在施工中采用的反坡排水系統(tǒng)布置方式有兩種:3.3。1集水坑接力式反坡排水對坡度較大隧道施工對排水電機揚程要求相對較高,所以采用集水坑反坡道排水方式,在隧道施工過程中分段開挖反坡排水溝,在每一段的終點開挖集水坑,設抽水機一臺,把積水抽至最后一段反坡,最后一個抽水機將積水排除洞外,采用接力的方式將水抽至洞外的污水沉淀處理池。如:LK-集水坑間距is—線路坡度圖集水坑接力式反坡排水方式示意圖長距離管道配合小集水泵收集式反坡排水對坡度較緩的隧道反坡道施工排水,適合采用較長距離開挖固定式集水坑作為泵站,用小集水泵將開挖面的積水抽到最近的集水坑內(nèi),再用大功率的自動排水系統(tǒng)泵站通過排水管道將水排到洞外。如圖:洞內(nèi)平面布置示意圖圖長距離采用的反坡排水方式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是所需抽水機較少,需要開挖的集水坑較少,排水泵站較少,缺點是要安裝水管較長,抽水機需要跟隨坑道的掘進二次拆遷前移。4本工程擬采用的主要排水方案李家店隧道坡度較緩,采用長距離管道配合小集水泵收集反坡排水,考慮隧道反坡施工較長以及水泵揚程等因素,根據(jù)設計估算最大涌水量在DK147+389~DK146+340段擬設置固定式排水泵站2座,分別設置在DK146+800,DK146+300處,DK146+340~DK144+380段擬設置固定式排水泵站3座,分別設置在DK145+800,DK145+300,DK144+800處。實際施工時如遇到涌水量較大時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加密,泵站之間采用Φ200mm排水管長距離輸送,前方施工掌子面積水采用臨時集水坑來收集積水,小集水泵用Φ85設備選型配套5。1抽水設備型號選型原則隧道排水主要為隧道滲水,同時需考慮到施工用水。水質除地下水的本身成分外,主要還有巖石、石屑、泥漿,同時還有噴射混凝土的回彈物摻雜物,所以除考慮到需排出的水量外,還應考慮到排水的成分組成。洞內(nèi)水量是逐段遞增,在各級泵站的水泵選型上,應按照排水能力遞增原則自下而上遞增選配。各級泵站排水能力應充分配備,并有一定的儲備能力。隧道施工后通過對洞內(nèi)水的成分組成分析,其主要水質除地下水的本身成分外,主要還有巖石、石屑、泥漿等成分,泥漿泵考慮選用山西天波制泵公司生產(chǎn)的高效耐磨渣漿泵,揚程70m,流量120m3/h,功率37Kw.隧道內(nèi)泵站間水量遞增較大,為了考慮到在管理、操作維修上的方便,泵站間高差相近,選用型號相同水泵,只是在設備數(shù)量上相應增加.工作面移動水泵,采用移動輕便的水泵,實際操作根據(jù)水量大小在數(shù)量上予以增減。5。2需要配用的設備及位置表范家山隧道出口設置泵站位置及選用設備一覽表施工工區(qū)涌水量泵站位置水泵型號水泵數(shù)量備用數(shù)量抽水能力DK147+389~DK146+340段640m3/dDK146+800WQ70—40-1512120m3DK146+300WQ70—40—1512120m3DK146+340~DK143+950段1100m3/dDK145+800WQ70—40-1512120m3DK145+300WQ70—40-1512120m3DK144+800WQ70—40-1512120m36排水系統(tǒng)6.1管路根據(jù)洞內(nèi)水量情況,結合選配的抽水設備,正常施工排水采用3套管路(可根據(jù)隧道施工后洞內(nèi)涌水情況增加管路):2套為Φ200mm管材均為無縫鋼管(一套檢修備用,一套日常使用);1套為Φ80mm消防軟管(工作面上移動積水)。6.2集水坑設置集水坑設于洞內(nèi)中線處,每隔500m設置1處,同時根據(jù)隧道內(nèi)出水量情況予以適當加密.臨時集水坑的容量按該段5min的匯水量加上施工用水量(每工作面20-30m3/d)合計確定,一般集水坑尺寸為:2m(長)×1m(寬)×1m(深),容量2m36.3固定泵站設置固定泵站為整個施工過程結束前所使用的接力排水水倉位置,其具體位置詳見上面,泵站水倉容量計算按該段5min的匯水量加上施工用水合計確定,其結構尺寸為3m(長)×2m(寬)×2m(深),容量12m3,可根據(jù)隧道開挖后的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泵站統(tǒng)一設置在洞內(nèi)左側.6。4排水供電為確保洞內(nèi)排水正常進行,不因電路問題導致抽排工作的間斷,設置一條專用供電線路.由于水泵功率較大,新用電源電壓為380V,所以泵站用電引入380V穩(wěn)定電源。6.5其他工作面排水采用移動式水泵,管路為Φ80mm消防軟管,抽排至就近泵站或臨時集水坑內(nèi)。為確保洞內(nèi)道路無水干爽,必須修建好兩側排水溝,確保洞內(nèi)滲水通過側溝引入集水坑內(nèi),防止在洞內(nèi)道路上漫流.7反坡隧道排水靈活處理的要點在隧道雙側設置的排水溝,排水溝的大小要依據(jù)隧道的坡度和涌水量的大小確定.抽水設備要依據(jù)隧道洞內(nèi)涌水量的大小及集水坑匯水的情況而定,同時水泵的揚程要參考隧道的坡度和起始點的高差,要盡量做到有一定的富余量。8在洞外增加防水、防汛及防山洪措施在隧道進口處做好排水措施,做到排水暢通,并在洞口增加截水橫溝,防止地表水和施工排水倒灌進洞,根據(jù)洞口水量情況可適當加大橫溝斷面,并在溝頂加蓋鐵板,做到排水和行車互不影響,9各項保證措施9。1組織管理保證在排水施工上不僅需要一套完善、合理的排水系統(tǒng),還需在管理上予以加強,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此不僅成立了專業(yè)排水班,設班長1人,副班長1人,設備檢修2人,水泵站管理人員2人。制定嚴格的值班制度。隧道作業(yè)面的隧道排水日常工作堅持班長、副班長輪流24h值班制,并制定抽水記錄表進行統(tǒng)一管理,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匯總問題進行總結分析。9。2安全技術保障措施對施工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和操作培訓,針對一些技術特點和操作要領作重點講解和現(xiàn)場示范.對用電的排水設備要確保電路安裝的正確,檢查轉向是否正確,設置接地裝置及標志,要嚴格按照安全用電方案辦理,做到一機一閘一漏。水泵的冷卻采用下一個泵站抽上來的水直接澆至排水泵上進行冷卻。由于洞內(nèi)均為滲水,雖然使用水泵為污水泵,一旦在進水口處產(chǎn)生淤積將導致堵泵.為此,需要對坑內(nèi)污水進行攪合,施工中采用在水泵與管路的接口處安一處出水口并安裝閥門,利用抽水的高壓水不斷對進水口處進行沖攪,同時利用高壓風進行沖吹,防止淤泥的淤積。針對隧道施工的特點,施工人員對隧道內(nèi)排水溝及集水坑內(nèi)污泥雜物要及時進行清理,對管路要定期檢查維修,定期用清水進行沖洗.在集水泵進水口包裹鐵窗紗,同時把水泵或進水口放在竹筐內(nèi),可以防止污泥及雜物進入而發(fā)生堵塞。當水位下降超過底座,間隙出水時,應立即停機檢查,運行一段時間后,須進行維護保養(yǎng)。及時地進行保養(yǎng)和維修確保設備正常運轉的必要措施。對隧道內(nèi)的抽水設備要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并派專人負責管理,做到24小時輪流值班,建立嚴格的值班管理制度.對易損的排水設備及管理配件要有必要的儲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