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循環(huán)泵的說明書_第1頁
脫硫循環(huán)泵的說明書_第2頁
脫硫循環(huán)泵的說明書_第3頁
脫硫循環(huán)泵的說明書_第4頁
脫硫循環(huán)泵的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脫硫循環(huán)泵的說明書1、脫硫循環(huán)泵性能參數匯總表(泵型號轉速n流量Q揚程H軸功率Pa效率必需汽蝕余量(NPSH)r配套電機型號功率/電壓r/minm3/hmKw%mKw/V800DT-A1YKK6301-10YKK6302-10YKK6303-10YKK710-10800////7YKK5604-12YKK5604-12YKK6302-12YKK6303-12500////DT-A6YKK6301-10YKK6301-10YKK6301-10YKK6301-10800////03YKK5603-12YKK5604-12YKK5604-12YKK5603-12450////DT-A5YKK5601-10YKK5603-10YKK6301-10YKK5604-10500////0YKK5601-10YKK5603-10YKK6301-10YKK5604-10500////DT-A9YKK5602-10YKK5602-10YKK5602-10YKK5602-10560////0YKK5004-12YKK5004-12YKK5601-12YKK5601-12315////DT-A0YKK5004-10YKK5004-10YKK5004-10YKK5004-10450////6000脫硫循環(huán)泵性能參數匯總表(泵型號轉速n流量Q揚程H軸功率Pa效率必需汽蝕余量(NPSH)r配套電機型號功率/電壓r/minm3/hmKw%mKw/V700DT-A4YKK5002-12YKK5002-12YKK5003-12YKK5003-12250////DT-F6YKK5004-10YKK5004-10YKK5004-10YKK5004-10450////3YKK5002-12YKK5003-12YKK5002-12YKK5002-12250////DT-A00YKK5601-10YKK5601-10YKK5601-10YKK5601-10500////0YKK5003-12YKK5003-12YKK5003-12YKK5003-12280////DT-A.01Y450-10Y450-10Y500-10250///.01Y450-12Y450-12Y450-12220///DT-A.05Y450-8Y500-8Y500-8355///.05Y450-10Y450-10Y450-10185///DT-A.4Y400-6Y400-6Y400-6315///.3Y355M1-8Y355M2-8Y355M2-8132/380160/380160/380說明:以上電機均按漿體比重為15計算選擇,用戶選擇電機時,應根據具體工況核算電機功率。

2、一泵的用途及適用范圍DT系列大型脫硫循環(huán)泵(DN300mm)為軸向吸入、單級、單吸、懸架離心式結構。

3、該系列泵在水力設計、結構設計以及鑄件所用材料上,綜合應用了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優(yōu)點并加以創(chuàng)新。

4、具有高效節(jié)能、抗磨耐腐、振動小、噪聲低、運行可靠、使用壽命長、維修方便等特點。

泵的綜合性能居國內領先水平。

5、可廣泛用于火電、煉鋁和煉油等行業(yè)的脫硫系統(tǒng)輸送石灰石或石膏漿液。

6、漿液中氯離子含量最高可達60000ppm,漿液的PH值允許在413之間,漿液溫度65C,漿液重量濃度Cw最高可達60%。

7、二泵的結構特征1總述DT系列大型脫硫循環(huán)泵的泵殼(蝸殼)為單層殼體結構。

葉輪與軸采用螺紋連結,軸封采用機械密封。

懸架部分采用稀油潤滑型式。

8、過流部件葉輪、蝸殼、后護板、入口短管均采用我廠自行研制的抗磨耐腐高鉻合金材料制造。

其詳細結構見圖1。

葉輪入口短管蝸殼后護板機械密封拆卸環(huán)懸架軸承體軸調整螺栓壓緊螺栓螺栓支架螺柱圖1DT系列大型脫硫循環(huán)泵結構圖2葉輪(前蓋板背葉片的設計,可防止大的顆粒進入到葉輪與入口短管間的間隙中。

(后蓋板背葉片的設計,可減小軸向力,阻擋大顆粒進入機械密封的腔體。

(葉輪上排氣孔的設計,可以使機械密封的腔體內介質形成流動,帶走氣體,防止機械密封干磨擦。

3蝸殼蝸殼壁厚能夠承受足夠的壓力和磨損。

4后護板17(后護板通過螺栓固定在懸架上,便于拆裝。

(裝單端面機械密封的后護板設計成錐形口,便于漿液及時從機械密封室中排出,防止泵停車后長時間不用,漿液附著在機械密封上損壞機械密封。

5入口短管由于其具有很強的抗磨損能力,保證了流道長時間的平滑和完整。

由此也幫助延長了葉輪的使用壽命。

6軸承體組件軸承體組件由兩部分組成,懸架及軸承體。

軸承體可通過壓緊螺栓及調整螺栓調節(jié),在懸架內水平移動。

主要優(yōu)點:(軸承體可在懸架內移動,調整間隙方便。

(合理油室設計,降低潤滑油用量,散熱效果好,軸承使用壽命長。

7支架拆卸時,較低部分保留在底座上。

便于拆卸,位置準確,不會發(fā)生安裝時部件相互卡住的現(xiàn)象。

8機械密封(無沖洗水機械密封集裝式設計,便于安裝。

無需固定沖洗水管路,只需周期性沖洗。

每隔七天或兩天以上停車前后,用水沖洗5分鐘,沖洗水流量為10L/min。

動、靜環(huán)材料均采用SiC。

設有集裝板和集裝槽,拆裝時不用測量壓縮圖2無沖洗水機械密封量,方便、準確。

(見圖機械密封區(qū)域(見圖:a脫硫系統(tǒng)中的漿液含有大量氣泡,氣泡容易在機械密封處聚集,破壞機械密封的潤滑膜。

在葉輪上開有足夠的排氣孔,保證泵在正常運轉情況下機械密封不會干磨擦。

b錐形機械密封室,腔體容積大,保證機械密封能夠充分的潤滑和冷卻。

c可避免大的顆粒接觸機械密封。

d泵排水時容易泄空。

圖3機械密封區(qū)域漿液的流動(有沖洗水機械密封有沖洗水機械密封需固定沖洗水管路。

單端面有沖洗水機械密封與無沖洗水機械密封的內部結構基本相同。

單端面有沖洗水機械密封又分為內沖式和外沖式。

a內沖式:外部有一進水口,從進水口流入機械密封的水在摩擦副外圍形成清潔冷卻介質并同漿液一同排出。

沖洗水量為2m/h,沖洗水的壓力大于密封腔壓力的2MPa。

密封腔壓力(P+P)/2圖4雙端面機械密封b外沖式:外部有一進水口,一出水口。

流入機械密封的水起冷卻、沖洗摩擦副背面的作用。

沖洗水量為2m/h,沖洗水的壓力2MPa。

雙端面機械密封(見圖:a在泵啟動前,須先接通沖洗水;停泵35分鐘后方可關閉沖洗水。

(沖洗水的作用:一是封堵和平衡泵內漿體的壓力,二是冷卻機械密封部件。

)b當泵進口壓力P0時,沖洗水壓力P=(P+P),P為泵出口壓力。

c動、靜環(huán)材料均采用SiC。

d有兩個外露管接頭,裝壓力表側為進水口,另一側為出水口,沖洗水流量為泵流量的1-1%,泵輸送流量較大圖5沖洗水管配置圖時取小值,流量較小時取大值,但最小沖洗水水量不低于1m3/h。

(見圖三泵的型號及意義DT系列大型脫硫循環(huán)泵的型號及意義600DT-A82(切割葉輪直徑(cm)葉輪名義直徑(cm)葉輪葉片數。

(A為5枚,B為4枚,C為3枚,D為2枚,E為1枚,F(xiàn)為6枚,G為7枚)臥式脫硫循環(huán)泵泵出口直徑(mm)四泵的起吊1起吊有包裝箱的泵,應按包裝箱上所注的起吊位置套系鋼絲繩。

吊運時,不得使箱底或側面受到沖擊,包裝箱不得過度傾斜,不許將包裝箱放在帶尖棱的物體上,更不得倒置。

2起吊沒有包裝箱的泵,按下列要求執(zhí)行:(起吊前應先將懸架兩側的防護網拆下,以免起吊時損壞防護網。

(起吊重心應在懸架的側面方孔靠近泵頭處。

(鋼絲繩與泵體接觸的部位應加軟墊防護,以免損壞泵外觀或造成鋼絲繩切斷。

(起吊位置按圖6所示:(先試吊,如整機不平衡,再重新調整起吊位置。

(帶減速機的泵機組應采用分體吊裝。

圖6起吊位置示意圖五泵的安裝1安裝前的檢查(安裝前應首先按裝箱單檢查設備的型號、參數是否正確,零部件、隨機攜帶的技術資料及質量證明資料是否齊全。

(詳細閱讀此使用說明書,掌握有關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要領后,方可進行安裝。

2泵的安裝找正(泵機組安裝后,機組的中心線應與地基中心線一致;機組的中心高與設計值的偏差應不大于2mm,機組的水平允差為1/1000。

(對于采用膜片聯(lián)軸器傳動的泵機組,找正方法如下:找正是安裝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般來說主、從動端設備初始對中越好,那么傳動系統(tǒng)的運行就越平穩(wěn),為保證最佳對中精度,推薦圖7找正方法:圖圖7膜片聯(lián)軸器的找正用千分表分別對聯(lián)軸器半軸節(jié)的端面和外圓測取跳動值,直到符合要求。

具體對應的千分表的角向、徑向、軸向的指示值見下表1。

表1用千分表測量的角向、徑向、軸向的指示值(mm)公稱轉矩T(N.m)千分表指示值公稱轉矩T(N.m)千分表指示值角向徑向軸向角向徑向軸向17(對于采用減速機傳動的泵機組,電機與減速機連接的聯(lián)軸器的找正有兩種方法,具體如下:一種是以刀口尺與塞尺配合。

以刀口尺找正聯(lián)軸器的外圓,保證每對聯(lián)軸器在各方向的平齊,其最大誤差應不大于1mm(圖8a)。

以塞尺檢查每對聯(lián)軸器之間的間隙,其最大誤差(=1-應不大于1mm(圖8b)。

另一種方法是用磁力百分表配合塞尺找正聯(lián)軸器。

先將磁力百分表固定在一邊聯(lián)軸器外圓上并盤車,然后將百分表測頭放在對面聯(lián)軸器外圓上,觀看百分表的跳動不應大于2mm(圖8c)。

聯(lián)軸器的間隙用塞尺測量,其最大誤差應不大于1mm(圖8b)。

abc圖8聯(lián)軸器的找正具體減速機的安裝及注意事項詳見減速機使用說明書。

3泵進出口管路的配置及要求(見圖(吸入管路吸入管徑:吸入管徑應與泵的進口直徑相同或比泵進口直徑稍大,原因是既避免泵產生汽蝕,又不能使介質在管路中形成沉積。

吸入口閘閥:為便于維修泵,應設吸入口閘閥,其直徑與吸入管徑相同。

在泵的吸入口與吸入管之間應設伸縮節(jié),以便拆裝泵。

(排出管路排出管徑:排出管徑與介質性質、沉降流速有關。

一般情況下,排出管徑與泵的出口直徑相等或稍大。

壓力表:位于泵出口和第一個閥門之間的直管段上。

大型脫硫循環(huán)泵在出口一般應設置出口閘閥。

圖9泵進、出口管路注意:對于并聯(lián)的大型脫硫循環(huán)泵在每臺泵出口管路上設置出口閘閥;出口閘閥應與排出管徑相同。

(泵管路配置注意事項管徑大小要考慮系統(tǒng)阻力、介質的臨界沉降流速等綜合因素。

吸入管路應盡量短而直。

在泵的吸入口處,最好配備一段與進口直徑相同的直管段,其長度應不小于3倍進口直徑。

吸入管內流速視輸送的介質沉降流速而定。

(調節(jié)閥安裝位置用閥門調節(jié)流量時,調節(jié)閥應設在泵出口。

不允許在入口管路上用閥門調節(jié)流量,以免產生汽蝕。

4脫硫泵的反沖洗系統(tǒng)顧客現(xiàn)場應設置大型脫硫循環(huán)泵用反沖洗系統(tǒng)。

反沖洗系統(tǒng)是指從泵出口注入清水,流經泵腔和葉輪后從泵入口排出的沖洗系統(tǒng)。

如果泵停機,應在停機后進行反沖洗,一般不少于5分鐘,使機械密封的腔體中和密封副周圍沒有殘留介質。

如果泵由于其它原因要被停用保存,機械密封應拆出泵外,用中性清潔劑清理后涼干,然后裝回清理過的泵體,再作儲存。

對停機時間較長的泵,投入運行前,應先進行反沖洗再運行。

同時應確保進出口閥門關閉可靠,避免出現(xiàn)漿液漏入泵腔的現(xiàn)象。

六泵的調整泵在安裝找正后應進行檢查與調整。

1泵的前間隙調整為保證泵的高效運行,使用一個時期后,在運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泵的流量及效率下降,電流有較大變化時,必須定期對脫硫循環(huán)泵的前間隙進行調整,具體調整步驟如下(見圖:(裝單端面機械密封的泵,將機械密封集裝板5旋入集裝槽并固定,松開機械密封軸套與泵軸套鎖緊螺栓4(兩個法蘭盤連接螺栓)。

(松開壓緊螺栓3。

(松開調整螺栓上的電機側螺母2。

(均勻擰緊調整螺栓上的中間壓緊螺母1,使轉子向泵頭方向移動,邊擰緊邊盤車,直到盤不動為止。

注意盤車的方向應按泵的工作轉向。

(用深度尺測量后軸承壓蓋端面與懸架端面的間隙L=a;此時,葉輪與入口短管的法向間隙0。

(松開調整螺栓上的中間壓緊螺母1。

(均勻擰緊調整螺栓上的電機側螺母2,使轉子向電機方向移動,用深度尺檢查間隙L,直到Lb為止(b值見表2,此時法向間隙=9mm),注意間隙應均勻一致。

(擰緊調整螺栓上的中間壓緊螺母懸架蓋壓緊螺栓3,使轉子的軸向位置完全固定。

(擰緊機械密封兩軸套鎖緊螺栓4,集裝板5旋出集裝槽固定。

表2法向間隙=(mm時b值的范圍泵型b(mm)泵型b(mm)300DT-A751700DT-A81350DT-A751700DT-A81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