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數(shù)學課堂的錯誤資源_第1頁
如何利用數(shù)學課堂的錯誤資源_第2頁
如何利用數(shù)學課堂的錯誤資源_第3頁
如何利用數(shù)學課堂的錯誤資源_第4頁
如何利用數(shù)學課堂的錯誤資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如何利用數(shù)學課堂的錯誤資源巧妙利用錯誤,讓同學在反思中體會知識

錯誤雖然是不對的,但是任何人不可避免。教師對同學可能犯的錯誤的估計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準確。有的錯誤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教學資源。例如,一次數(shù)學課上,有這樣一道應用題:修建一條長144米的公路,工人們每小時修18米,經(jīng)過6小時,還剩多少米沒有修?這是一道比較簡單的兩步應用題,一般的解法是:144-186=36(米)??墒?,一位女生在黑板上把算式列成"14418=8',就做不下去了。坐在下面的同學沉不住氣了,紛紛舉手要求發(fā)言。甚至還聽到這樣的聲音:"這么簡單的都不會做,真笨!'這位女生更是漲紅了臉。為了給這位女生爭得面子,我先示意同學們寧靜,然后轉向那位女生說:"你做的并沒有錯,只是還沒做完。'聽了我的話,全班同學都愣住了,個個都睜著大眼睛。我告訴同學,她這一步是先求修建完這條公路所必須的時間,現(xiàn)在修建了6小時,還要修建8-6=2(小時),那么沒有修建的就是182=36(米)。經(jīng)這樣解釋后,這位女同學很高興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由于保護了同學的自尊心,讓同學體會到敢于發(fā)言、敢于表現(xiàn)都是光榮的,這樣,同學們課堂發(fā)言的積極性就更高了,從而進一步提升了課堂的效率。

在教學施行中,我們可能常常碰到與上面這個教學中的實例相類似的狀況,但不同的處理方法所得到的教學效果卻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并以此為契機,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智慧。教師巧妙利用錯誤,因勢利導,讓同學在探討、嘗試中〔溝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方法,這樣不但能保護同學的自尊心和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而且能培養(yǎng)同學的思維能力和革新精神。

將錯就錯,讓同學在"嘗試錯誤'中理清思路

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所犯的錯誤,仔細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狀況:理解有偏差、知識的局限性、思維不夠深入、看待問題的方式不同。有時,教師可以將錯就錯,順著同學的思路,讓同學在"嘗試錯誤中'比較、分析、甚至引發(fā)爭議,讓同學從錯誤中學會反思。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我首先讓同學回憶已經(jīng)學過的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然后讓同學猜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由于受負遷移的影響,不少同學認為是兩邊相乘,也就是底邊乘底邊。有的同學好像對這個猜測有看法,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時,我將錯就錯,因勢利導,出示高各不相同,兩組對邊分別為5厘米和8厘米的三個平行四邊形,讓同學運用猜測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結果,同學計算得到3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都是85=40(平方厘米)。這時,我問:"這3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都相等嗎?'同學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這3個圖形的面積各不相同。這時,再用課件展示3個圖形的變化過程,以及堆疊圖形,使同學進一步理解和明白底邊乘底邊不是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這時,我進一步引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到底應該怎樣計算?'最后,通過運用直觀圖,加上同學的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2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方法一

尋找錯誤――培養(yǎng)同學的思維品質(zhì)

新課標指出:讓同學在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同學在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非知識性的錯誤,如抄錯數(shù)字、看錯符號、弄錯了運算順序等等。許多教師為同學常常出現(xiàn)這種低級的錯誤而煩惱、疑惑,甚至有時缺乏耐心而嚴厲批評同學。其實,學習過程中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同學產(chǎn)生錯誤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同樣的錯誤結果也是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起。作為教師應該幫助同學,并和同學一起尋找錯誤,分析原因,讓同學在尋錯的過程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學習習慣。

教學《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學習時,一位同學在黑板演算28.53-40.57.53.5時,沒有按照運算順序計算,而是利用除法的性質(zhì),把題目變成28.53-40.5(7.53.5),由于7.53.5除不盡,沒法計算下去,掛在了黑板上??吹竭@一情形后,我沒有輕易地作出評價,而是讓這個同學先回到座位。隨后我給全班同學提出了一組問題,請同學一起來幫助他尋找原因:①這位同學在那一步計算出現(xiàn)了錯誤?②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是什么?③計算過程中碰到除不盡的狀況,怎么辦?這一連串問題,為同學的思索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學通過尋錯過程,自主地發(fā)現(xiàn)并解決了問題,深入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使同學明白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巧用遷移性錯誤尋找延伸點

在教學《百分率》復習課時,筆者出示了這樣一道題目:人民公園去年種植樹木100棵,死5棵,成活率是多少?同學列出的算式有:①(100-5)100;②100(100+5);兩種做法究竟誰對誰錯?同學依據(jù)成活率是成活的棵樹除以總棵樹,再結合題意,很快統(tǒng)一了答案,①是正確的。

對此,筆者沒有直接加以評判,而是持續(xù)提問:假如②是正確的,你能通過改變原題中的條件,改編出應用題嗎?同學的思維一下就打開了,針對②算式改編出以下兩道應用題:人民公園去年種植樹木成活100棵,死5棵,成活率是多少?人民公園去年種植樹木100棵,死5棵,又種了5棵,全部成活,成活率是多少?同學所編的這兩道應用題與筆者出示的那道題目雖然都是求成活率,但卻表示了求成活率的間接方法。這樣的反思錯誤,舉一反三,既豐富了知識,又〔拓展〕了思路,同學的求異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無妨將錯就錯,對同學進行引導點撥,不僅能引出正確的想法,還可以拓寬同學思維,同時也使教學環(huán)節(jié)更加出色,教學過程更加真實。

3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方法二

引導反思,師生共同成長

在課堂教學中,同學的錯誤有時會出乎教師的意料,教師是對同學的錯誤草草了事,持續(xù)按預設的教案進行課堂教學呢,還是依據(jù)課堂上新的生成,重新組織課堂教學呢?無疑,我們應該選擇后者。教學相長提醒我們要學會反思錯誤,師生在課堂中共同成長。同學學會了反思,就會從心靈深處知道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就會站在原認知的高度審閱自己的心理特點,從而提升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教師通過引領同學體驗錯誤,反思錯誤,心得新方法,達到自主建構數(shù)學知識和思維方法的目的。

當前,不少人都認為,現(xiàn)在的課難上,在沒有教學前,有些同學的錯誤是你根本預料不到的。因此,當課堂上出現(xiàn)來不及處理的錯誤,教師必須要在課后認真反思,尤其是帶有普遍性的錯誤。大部分同學的錯誤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師教學方法的偏差。反思是為了更好解決教學中的失誤,尋找存在的問題,發(fā)現(xiàn)留下的遺憾,是教師自我教育、不斷成長的最正確途徑,從而追求教學水平的提升、完善,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誘導"犯錯',引發(fā)深思

"書上的結論有錯誤?'在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時,老師讓同學分組做實驗:在空圓錐里裝沙子,然后倒入空圓柱中,看看幾次可以裝滿.各小組分頭操作,之后交流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關系.結果答案層出不窮:有的同學說:"我們將空圓錐里裝滿沙子,然后倒入空圓柱中,三次正好裝滿,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有的同學說:"我們認為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四分之一.'還有的說:"我們不到三次就將圓柱裝滿了.'老師說:"答案怎么會各不相同呢?老師也來做一做,你們可要仔細觀察啊.'老師將空圓錐里裝滿沙子,倒入空圓柱中,一次,兩次.兩次正好裝滿."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二分之一?怎么回事呢?難道是書上的結論有錯誤?'同學議論紛紛起來老師說:"你們說怎么辦?'一名同學說:"老師你的圓柱太大了.我推舉你用這個空圓柱.'結果三次正好倒?jié)M.同學恍然大悟,原來老師制造了一個小小的錯誤,有意用了一個大圓柱.只有在等底等高的狀況下,圓錐的體積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

一兩個關鍵字的改變往往決定了概念的正確與否.精心〔制定〕美麗陷阱,誘導同學犯錯,讓同學在錯誤中經(jīng)歷認知沖突,經(jīng)歷大起大落.從錯誤的迷茫中走出來的孩子們對這個概念的建立一定會記憶深入,刻骨銘心.

4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方法三

利用同學錯誤的策略

一是悟錯長智。讓同學自主心得。心中悟出始知深,"悟'是內(nèi)心的頓悟,它絕不是靠外在的灌輸能完成的。關于同學的錯誤,如果教師一廂情愿地重復講解,直接改正,沒有同學的主動參加,往往效果不佳。而如果教師留給同學獨立思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同學面對自己的錯誤,主動地思索、回憶、檢驗、講述、質(zhì)疑,那么同學對錯誤的熟悉一定更清楚、更深入。

二是辯錯明理,讓同學理性選擇。在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錯誤表征著同學思想的航行、活動的展開。在讀懂同學的起點和思維特點的基礎上,針對同學的不同看法,教師無妨為他們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放手讓同學像個小辯手那樣和自己的同伴辯一辯、議一議,讓錯誤與正確在對話中充分碰撞,讓同學在碰撞中理性地調(diào)整、選擇思索的方向與策略。

利用"錯誤'資源,體驗成功喜悅

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來自于同學對數(shù)學活動的參加,而參加的程度與同學學習時的情感因素密切相關,如學習數(shù)學的動機、成功的學習體驗、成就感、自信心等.因此,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同學的情感體驗,從課堂教學出發(fā),正確引導對錯誤的分析評價,從錯誤中領會成功,實現(xiàn)同學由"失敗者'向"成功者'的轉變.如三年級的數(shù)學作業(yè)中有這樣一道思索題:1只貓吃1條魚要1分鐘,5只貓同時吃5條魚必須要多少分鐘?大多數(shù)同學都認為1只貓吃1條魚要1分鐘,所以5只貓同時吃5條魚就要5分鐘.顯然同學的這樣回答是不正確的.

這時,我讓同學自己來分析這一答案正確與否.有的同學認為15=5(分鐘),所以5只貓同時吃5條魚要5分鐘;有的同學認為51=5(分鐘),因此5只貓吃5條魚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