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再見了親人課堂實錄教學設(shè)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小學語文-再見了親人課堂實錄教學設(shè)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小學語文-再見了親人課堂實錄教學設(shè)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小學語文-再見了親人課堂實錄教學設(shè)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小學語文-再見了親人課堂實錄教學設(shè)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shè)計【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戰(zhàn)役、封鎖、暫時、硝煙、噩耗、剛強、大嫂、籃子、雪中送炭、同歸于盡、深情厚誼”等詞語,會用”雪中送炭“說句子。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讀課文和補充資料等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教育。3.領(lǐng)悟本課在表達上的一些特點,體會祈使句、反問句、主謂倒裝句等句式的作用。并通過仿寫片段掌握敘事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法?!窘虒W重點】同教學目標2、3【教學難點】領(lǐng)悟本課在表達上的一些特點,體會祈使句、反問句、主謂倒裝句等句式的作用,并通過仿寫片段掌握敘事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法。【教學準備】生:根據(jù)預習單預習課文。師:多媒體課件。【教學時數(shù)】1課時【教學流程】一、交流課前預習單1、出示:《再見了,親人》自主學習單,交流課前預習收獲。認一認:指名讀,讀準字音,理解“雪中送炭”的意思并會用它造句。B.寫一寫:重點指導“噩嫂”的筆順。師范寫生練寫并相互評價。2、體會“濃濃的情”關(guān)注課文題目悟情。關(guān)注標點:師:同學們,通過預習我們了解到這篇文章描寫了1958年中國人們志愿軍最后一批官兵離朝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讓我們帶著感受再來讀一讀課題。生齊讀。師:仔細看,這課題與我們之前學過的課題有什么不同?(出示:《草原》、《絲綢之路》、《祖父的園子》)生:中間有個逗號。師:小小的逗號,多一個少一個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我們來對比著讀一讀,有什么感受?(出示:再見了親人)生讀:發(fā)現(xiàn)有逗號讀起來更有感情。師:原來不用看文章寫了什么,單從題目中一個簡單的標點里就可以讀出感情。(逗號變紅)試試看,再讀一讀。齊讀。B關(guān)注“親”字。師:還可以從哪個字中讀出更深的感情來?生:“親”(“親“字變紅)師:“親人”,常用來指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比如誰?(生列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師:就要和最親的人分別了,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帶著你的體會再來讀,關(guān)注課文內(nèi)容悟情師:通過預習,我們發(fā)現(xiàn)全文就像課題一樣處處充滿了濃濃的情誼?,F(xiàn)在我們就來交流一下你劃出的最能表現(xiàn)濃濃之情的句子。誰先來談一談?預設(shè):(根據(jù)學生匯報出示相關(guān)句子)A.情藏在詞語中,祈使句中。1、出示:大娘,停住您送別的腳步吧!生談理解。2、師:細細地品味一下,看看是什么讓這關(guān)愛之情更濃了?生關(guān)注嘆號。我們一般把“請……吧!”這樣的句子叫做“祈使句”。它往往表達強烈的感情。像這樣的句子文中還有——出示: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淚,再給我們唱個《搗米謠》吧!大嫂,請回去吧!我們一起來讀一讀。B.情藏在“夸張句、反問句”中。出示: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能忘懷?生談理解。師點出“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是夸張。2、師:誰還有不同的觀點?還從哪能讀出情感?生:?反問句。師:指名換成陳述句,再讀,感受反問句讓情感表達的更強烈了!3、這樣的反問句在文中還有,生找:①小金花,你是多么剛強?。】墒墙裉?,跟志愿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么落淚了呢?②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出示齊讀。C.情藏在反復、順序中。1、出示: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生談感受。師:抓住2次“再見了”,體會反復強調(diào),是為了突出情感。出示: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再見了!對比著讀一讀,哪一種感情更強烈?(生比較。)師:真奇妙!同樣的字詞,同樣的意思,只是稍微改變了詞語的順序,表達的情感就有強有弱。讓我們比較著把這兩個句子再讀一遍,我來讀第二句。你們讀原句。(感情更強烈)小結(jié):師:真好!大家初讀課文,就已經(jīng)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了朝鮮人民和志愿軍戰(zhàn)士之間的濃濃深情。讀書就是這樣,要善于用一雙敏銳的眼睛發(fā)現(xiàn)文字的美,用一顆善于溝通的心來體會作者的情。二、揣摩寫法,學以致用。1、概括課文事例(1)師:《再見了,親人》這篇文章寫于57年前,時至今日,一直選編在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如果我們僅僅讀出文中的情誼還遠遠不夠。一邊是朝鮮的人民,一邊是中國的志愿軍戰(zhàn)士,兩個國家,不同的民族,是什么讓他們之間產(chǎn)生了親人般的感情呢?靜下心來默讀課文,看作者是通過哪些事例來表現(xiàn)中朝情深的?找到事例之后試著用自己的話來概括,用一句話,可以,幾個詞語,更好,一兩個詞語能說明白,那你就非常了不起了。來,不動筆墨不讀書,拿出筆來,邊默讀邊概括,寫在這件事情的旁邊。(2)交流匯報,師相機板書:送打糕、救傷員、救老王、挖野菜2、體會事例的重要性師:作者一連列舉了這么多事例來表現(xiàn)中朝情深,可見事例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刪去文中的事例,又會給我們什么感覺呢?(師出示第一自然段去掉事例的話排在一起)自由地讀一讀,感受一下。生自由讀。發(fā)言:沒有說服力、感情不真實師:加上了具體的事例,這段文字就充實了,感情就更真摯了。3、關(guān)注動詞,品味情感師:現(xiàn)在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大娘所做的事情上,自由地讀一讀,看看大娘做的哪件事最令你感動。(出示:大娘,······)生:大娘救傷員這件事最令我感動。師:談一談……是呀,“唯一”這個詞讓你感動!還有呢?)生:大娘不顧危險送打糕給戰(zhàn)士吃讓我感動。(出示:“是您帶著········雪中送炭?。 保煟赫埓蠹易杂勺x一讀這段話,看看是哪些詞語帶給你這樣的感動?生:頂著···冒著···穿過···送···(重點詞變紅。)師: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些都是----(生:動詞。)關(guān)注大娘的動作,想象當時的情景,再自由地讀一讀。生再讀。師:透過大娘的一連串動作描寫,我們感受到了大娘的------生:勇敢、堅強、舍己為人、不怕危險、舍生忘死……師:是啊,這一頂,讓我們看到了大娘送打糕的------生:決心;這一冒,我們能夠想到大娘雪中送炭的----生:艱辛;這一送,我們也悟出了大娘對戰(zhàn)士們慈母般的-------生:愛心。帶著你此時的感受一起讀。師:如此愛護志愿軍戰(zhàn)士的僅僅是大娘一個人嗎?文中還提到了誰?生:全村婦女。師:還有···小金花、大嫂(出示2、3自然段的事例)她們又做了些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誰來讀?(2名讀。)4、悟?qū)懛▽W運用師:讀著讀著我們發(fā)現(xiàn),作者選取大娘、小金花、大嫂三個人物來寫,在表達方式上有共同點。比較一下,同桌先說說看。師小結(jié):前3個自然段都是先用滿含懇求的祈使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中間部分再寫具體的事例,最后運用反問句更加強烈地表達中朝的感情之深。一邊敘事,一邊抒情,這也是敘事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法。(3)師:出示課文插圖(配音)看,列車就要開動了,送行的隊伍里不只是大娘、小金花、大嫂,還有誰?想象一下,他們又可能為志愿軍戰(zhàn)士做過哪些事?臨別時戰(zhàn)士們又會對他們說些什么?選擇其中一個人物以志愿軍的口吻仿照前3個自然段的表達方式寫一寫。生寫后交流。三、補充資料,提升情感1、師:一個個感人的事例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了朝鮮人民對志愿軍的深情厚誼。同樣,中國人民志愿軍對朝鮮人民的情誼難道不也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請大家拿出課堂資料,自己讀一讀,說說從中你又感受到什么?生讀后交流。2、師:出示圖片資料:其實,在抗美援朝期間,中國先后派出130萬名志愿軍奔赴朝鮮,與朝鮮人民共同抵抗美國侵略者,為了戰(zhàn)爭的勝利,近40萬名中國志愿軍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上,除了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外,還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有臥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云;有抱炸藥沖敵陣與敵同歸于盡的楊根思;有修橋梁保暢通英勇獻身的楊連第;有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羅盛教等等。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得朝鮮人民的平安。這用鮮血凝成的跨越國界的友誼怎能不感天動地?8年里,歷經(jīng)生死與共他們難道不比親人還要親?3、師:戰(zhàn)爭勝利了,即將回國的志愿軍戰(zhàn)士在心底吶喊:(出示句子:列車呀,請慢一點兒開,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親人,讓我們在這曾經(jīng)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生齊讀。

4、師:(PPT出示)魏巍說: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于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jīng)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相關(guān)故事,請讀魏巍的作品——《誰是最可愛的人》。出示。下課。五、板書設(shè)計:再見了,親人送打糕救傷員救老王挖野菜附:《再見了,親人》自主學習單班級姓名讀書要求課文我讀了()遍。我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獎勵:認一認會認讀的詞語我把它們?nèi)Τ鰜砹?,都能讀正確,還會造句。戰(zhàn)役情誼硝煙噩耗大嫂阿媽妮挎籃子搗米謠雪中送炭同歸于盡深情厚誼獎勵:寫一寫我能寫的既工整又美觀!妮役硝炭誼謠噩耗跺嫂挎籃獎勵:找一找課文中處處充滿著濃濃的情誼,讀完課文后,我把最能表現(xiàn)“濃濃之情”的句子劃下來了,還在旁邊寫出了批注,又有感情的讀了讀。獎勵:課堂練筆小兄弟,快別哭了,男兒有淚不輕彈,你可是個勇敢的男子漢啊!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哥,請留步吧!難道您為我們所做的還不夠多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爺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堂閱讀1950年6月25日,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剛剛八個月,朝鮮戰(zhàn)爭突然爆發(fā)。為了保家衛(wèi)國,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毅然跨過鴨綠江,與全世界最強大的敵人美國軍隊作戰(zhàn)。10月7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前夕,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動請纓入朝參戰(zhàn)。當許多人都出來勸毛澤東出面阻止時,毛澤東的回答卻是:“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誰還去!”10月19日,毛岸英隨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入朝。入朝后,擔任志愿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據(jù)史料記載,在志愿軍司令部里,除了彭德懷等少數(shù)領(lǐng)導了解他的身世外,其他人都只是知道這是一個活潑、樸實、能干的年輕人。

11月25日,第二次戰(zhàn)役開始。位于朝鮮平安北道大榆洞的志愿軍司令部發(fā)報頻繁,美軍據(jù)此認為這里有志愿軍的重要機關(guān),遂派大批飛機前往轟炸。四架野馬式戰(zhàn)斗轟炸機突然飛臨志愿軍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幾十枚凝固汽油彈,在作戰(zhàn)室緊張工作的毛岸英不幸壯烈犧牲,年僅28歲?!盁o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毛澤東得知消息后,強忍喪子之痛,緩緩地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已經(jīng)獻出了那么多指戰(zhàn)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zhàn)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摘自《葉子龍回憶錄》《再見了,親人》學情分析備課必須先備學生,對學情的準確把握是好的教學設(shè)計必備條件。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需要、能力水平和認知傾向,為學習設(shè)計教學,優(yōu)化教學過程,可以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五年級的學生,大都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語文閱讀能力。特別是實行高效課改以來,學生在搜集資料上、語言表達上、有感情朗讀感悟上得到提升,具有了一定的水平,為學習本課打下了很好的基礎(chǔ)。但也不是人人盡然,部分學生學習基礎(chǔ)還是不夠扎實,從完成課外閱讀作業(yè)時間與學習知識來看,個別學生學習習慣一般,班級兩級分化差距還是較大的。從本課來看,《再見了,親人》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一單元都是圍繞“感動”這一主題選編課文的,現(xiàn)在的學生對那段歷史雖比較陌生,但通過觀看影片,及以往的學習,學生對戰(zhàn)爭、對革命烈士還是有一定認知的。再者,這篇課文字字句句都讓人動容,其深情厚誼滲透在每個字,每個標點里,所以即使不進行任何教學活動,學生也一樣可以通過自己的閱讀感受到中朝人們的深情厚誼。因此,基于“先學后教,以學定教,能學不教,多學少教”的指導思想,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理解起來時有一定難度的地方——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表情達意的技巧,以及文章結(jié)構(gòu)的編排,讓學生在學習、掌握、領(lǐng)悟這些內(nèi)容的過程中滲透情感的體驗。具體來講,我是這樣來本課教學的:1、結(jié)合自主學習單,有針對性指導。放手給學生,做到多讓學生思考。在其自學的基礎(chǔ)上再有針對性的指導。2、巧讀題目,品讀語句。標點也是可以讀出感情的,并在此基礎(chǔ)上抓“親”字,體會與親人分別的心情,再讀題目,感情層層提升,讀書水到渠成。同時為學生找劃“感嘆句,祈使句,反問句”等做鋪墊。3、揣摩寫法,學以致用。先讓學生對前三個自然段的表達方式,構(gòu)段形式進行分析、總結(jié),然后再以志愿軍的口吻仿照前三個自然段的表達方式寫一個片段。學生由此既了解了文章的構(gòu)段方式又通過想象體會了朝鮮人們對志愿軍的深情厚誼??梢娺@既是一個語言訓練點,又是一個感情提升的有效載體。4、補充資料,提升情感。適時補充毛澤東親自送子參戰(zhàn)的材料,學生通過閱讀加深了解中朝人們的情誼。隨后配樂解讀抗美援朝期間中國先后做出的犧牲,再次感受中朝友誼之情。并推薦閱讀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对僖娏耍H人》學習效果分析本次執(zhí)教《再見了,親人》一課,因為是一天中的最后一節(jié)課,老師和學生都比較疲憊,加之學生初次對著攝像機,比較緊張,課堂上沒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其積極性,因此本該完美的教學有了另外一種缺憾美。整體效果分析如下:從課前預習效果來看,教師對于學情的把握基本合理,預習卡的設(shè)計與運用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對于生字新詞掌握較好,尤其對“雪中送炭”的理解,在原有認知基礎(chǔ)上通過教師的講解有了新的認識,并會加以運用。從課堂效果來看,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較高。教學設(shè)計能圍繞教學目標服務(wù),使課堂更高效更簡約;學生在一系列語文實踐活動中一步步達成預期目標,使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得到提升。通過交流預習卡,學生在交流劃出的表現(xiàn)濃濃情誼的句子時,開始找到的大都是事例。但后來在我的有意識的引導下,多數(shù)同學都能關(guān)注一個詞語,一個標點去談體會。隨著交流的深入,學生發(fā)現(xiàn)原來本文處處充滿著濃濃的情誼,并且這情都藏在作者巧妙的語言文字用運里,比如夸張句、反問句、祈使句、主謂倒裝句等等。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既習得了語言文字,又提升了自己的情感。接下來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文中的事例,既鍛煉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中朝友誼深厚的原因。在體會大娘送打糕這一事例時,引導學生抓住動詞,想象情景去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通過學習,學生的情感得以提升,讀書就會更有味道,以致后來讀描寫小金花和大嫂的部分時能讀的聲情并茂,入情入境。隨后我讓學生觀察作者在前三個自然段表達上的相同點,學生很快就能找到并總結(jié)出來,這為接下來的仿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學生在仿寫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很出色。既習得了寫法,又提升了情感,一舉兩得!通過交流仿寫的事例,學生知道朝鮮人民對中國志愿軍的情誼非常深厚。然后后,我又補充了毛主席親自送子上戰(zhàn)場的閱讀資料和許許多多中國志愿軍為了支援、建設(shè)朝鮮英勇獻身的資料,通過大量的拓展閱讀,學生們既拓寬了視野,又將情感提升到制高點。最后我推薦閱讀魏巍的作品《誰是最可愛的人》,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相關(guān)故事。從課后檢測來看,學生對于這一課的學習目標完成較好,無論從識字、閱讀、習作等各個方面都達到了預期目標?!对僖娏耍H人》教學反思《再見了,親人》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一單元是圍繞“感動”這一主題選編課文的,因為這篇課文字字句句都讓人動容,其深情厚誼滲透在每個字,每個標點里,所以即使不進行任何教學活動,學生也一樣可以通過自己的閱讀感受到中朝人們的深情厚誼。再者,《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訓練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要引導學生掌握有效地寫作方法,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了語言文字的運用上,表情達意的技巧上,以及文章結(jié)構(gòu)的編排上,學生在學習、掌握、領(lǐng)悟這些內(nèi)容的過程中滲透情感的體驗?;谝陨弦?,我是這樣來教學本課的:結(jié)合自主學習單,針對性指導。記得去年暑期遠程研修時,我聆聽了專家李家棟老師的“生本高效語文課堂”的報告,我受益匪淺,明白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能學不教,多學少教”的含義,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時時以此為指導,每節(jié)課盡量做到:學生會的我不教,多讓學生思考。所以,本課我制訂了學生自主學習單,放手讓學生自學,再在其自學的基礎(chǔ)上有針對性的指導。巧讀題目,品讀語句。通過對比朗讀課題,我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標點也是可以讀出感情的。在此基礎(chǔ)上抓“親”字,體會與親人分別的心情,再讀題目,感情層層提升,讀書水到渠成。另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也在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鋪墊——旨在讓生領(lǐng)悟“情”可藏在事例中,也可藏在詞語、標點中。所以,學生在交流所劃體現(xiàn)濃濃情誼的句子時,會自然而然地找到感嘆句,祈使句,反問句等,從而品味這些表達方法的巧妙。關(guān)注動詞,品味事例。在明確地告訴學生若僅僅讀出文中的情感還遠遠不夠后,我讓學生再讀課文,抓住事例,了解作者是如何將“情”寫具體的,這就突出了事例的重要性,然后通過有無事例的對比,讓學生明白有具體的事例才更有說服力,感情才更真摯。以此為契機,隨后處理大娘所做的事,找動詞,從關(guān)鍵詞中品味大娘勇敢無畏的高尚品質(zhì)。揣摩寫法,學以致用。我先讓學生對前三個自然段的表達方式,構(gòu)段形式進行分析、總結(jié),然后再以志愿軍的口吻仿照前三個自然段的表達方式寫一個片段。學生由此既了解了文章的構(gòu)段方式又通過想象體會了朝鮮人們對志愿軍的深情厚誼??梢娺@既是一個語言訓練點,又是一個感情提升的有效載體。補充資料,提升情感。我及時補充毛澤東親自送子參戰(zhàn)的材料,學生通過閱讀加深了解中朝人們的情誼。隨后我又配樂解讀抗美援朝期間,中國先后有130萬人參戰(zhàn),近40萬人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上,這其中包括毛岸英、邱少云、黃繼光等等。此時,看著這些英勇就義的戰(zhàn)士們,想著他們感人的事跡,學生們被深深震撼,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中朝的友誼,感受到志愿軍們的偉大,情感也達到了最高潮,至此,我在推薦閱讀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渴望,將這份感動一直延伸到課下,到今后……當然,由于我的教學經(jīng)驗有限,課堂上難免存在這樣那樣的缺憾,比如這節(jié)課是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上的,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很疲憊,再加上比較緊張,課堂語言有部分失誤。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努力,不斷豐富教學經(jīng)驗,我相信在各位專家和老師們的指導幫助下,我的語文教學將會越來越美?!对僖娏?,親人》教材分析《再見了,親人》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一單元是圍繞“感動”這一主題選編課文的。本文選自現(xiàn)代作家魏巍的《依依惜別的深情》。這是一篇敘事抒情的文章,描寫了1958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最后一批官兵離開朝鮮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表現(xiàn)了志愿軍和朝鮮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摯情誼,贊揚了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課文感情真摯,敘事抒情相互交織,語言親切感人,構(gòu)思精巧別致。作者是以志愿軍對前來送別的朝鮮人民談話的口氣寫的,前3個自然段寫法大體相同,都是用滿含懇求意愿的祈使句開頭。中間敘述的內(nèi)容主要是由送別時的情景和追憶難忘的往事組成。同時,這3個自然段還以具有充分肯定語意的反問句結(jié)尾,避免了平鋪直敘,將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課文的最后3個自然段以呼喚的方式,抒發(fā)了志愿軍戰(zhàn)士的心聲,表達了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這篇文章就抒情種類而言,是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作者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方法。它是作者在情緒極度昂奮的時候,所作的一種傾訴、呼告、贊頌或斥責。它的語言浸透了感情,極富褒貶色彩。本文用作直接抒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多用包含深情的祈使句:“大娘,停住您送別的腳步吧!”“大嫂,請回去吧!”這些滿含誠懇請求意愿的祈使句子,表達了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依依不舍的親情關(guān)系。2、多用具有充分肯定語意的反問句:“難道您擔心我們會把您這位朝鮮阿媽妮忘懷?”“可是今天,跟志愿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么落淚了呢?”“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反問句,無論是在情感的抒發(fā),還是語意的加重上,其表達效果都勝過一般的陳述句。因而本文多處使用反問句,以形式上的否定達到內(nèi)容上加強肯定的目的。3、多用呼喚式的主謂倒裝句:“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在難舍難分的臨別時刻,戰(zhàn)士心中的萬語千言,只能反復地用呼喚方式來表達。呼喚簡短而親切,真實而感人?!霸僖娏耍闭f明“惜別”;呼喚“親人”,突出“情深”;呼喚“親愛的土地”,強調(diào)“珍愛”。二、間接抒情。古語道:“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顯出也,故即事以寓情。”這就是說,不管講道理,或抒發(fā)感情,要通過具體的東西來表現(xiàn)。這種把感情寄寓在具體事物上的表現(xiàn)手法,就叫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往往表現(xiàn)為比較含蓄、比較深刻。借景、借物、借事都可以進行間接抒情:“列車呀,請慢一點兒開”,用請求列車慢一點兒開,以延長在朝鮮土地上的停留時間,以推遲與親人分別的時間,從而抒發(fā)戰(zhàn)士對用鮮血和生命為之戰(zhàn)斗的人民和土地的深厚感情。所以,綜上所述,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了語言文字的運用上,表情達意的技巧上,以及文章結(jié)構(gòu)的編排上,學生在學習、掌握、領(lǐng)悟這些內(nèi)容的過程中滲透情感的體驗。其教學目標設(shè)定為: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戰(zhàn)役、封鎖、暫時、硝煙、噩耗、剛強、大嫂、籃子、雪中送炭、同歸于盡、深情厚誼”等詞語,會用”雪中送炭“說句子。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讀課文和補充資料等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教育。3.領(lǐng)悟本課在表達上的一些特點,體會祈使句、反問句、主謂倒裝句等句式的作用。并通過仿寫片段掌握敘事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法。《再見了,親人》評測練習一、聽寫。跺腳戰(zhàn)役情誼硝煙噩耗大嫂阿媽妮挎籃子搗米謠雪中送炭同歸于盡深情厚誼二、“雪中送炭”這個什么意思?在這篇課文中指的是什么?你還能用它寫個句子嗎?

三、比較下面的句子。1.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能忘懷?2.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不會忘懷。這兩句話的意思一樣,課文為什么還要用反問句式?

四、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為了志愿軍,大娘(

),為了志愿軍,小金花(

),為了志愿軍,大嫂(

),為了志愿軍,朝鮮人民(

);為了朝鮮人民,志愿軍(

)。所以說,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鮮血凝成的。五、你還能想象一下抗美援朝時的情景,仿照課文的表達再寫一個事例嗎?

《再見了,親人》課標分析《再見了,親人》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結(jié)合《新課程標準》(2011版)對第三學段中有關(guān)閱讀的要求,我對本課進行以下課標分析:1、“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文課程應(yīng)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yīng)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同時,語文課程還應(yīng)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