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長沙》課時練習-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沁園·長沙》課時練習-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沁園·長沙》課時練習-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沁園·長沙》課時練習-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沁園·長沙》課時練習-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2121頁,共=sectionpages3636頁試卷第=page2020頁,共=sectionpages3636頁《沁園春·長沙》高中語文課時練習-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上冊一、古代詩歌閱讀(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的題目。采桑子?重陽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咀ⅰ勘驹~作于1929年10月。1929年重陽節(jié),是公歷10月11日。這一年秋,紅四軍轉戰(zhàn)贛、粵、閩三省邊界,在福建省西部汀江一帶,殲滅當?shù)剀婇y,攻克了上杭,發(fā)展了紅軍和擴大了革命根據(jù)地。所以詞中說“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1.下列對詞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句仿用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詩句,突出了“天難老”,再用“天難老”與“人生易老”對比。B.“歲歲重陽”承首句而來,既是“天難老”的進一步引申,又言及時令,點題明旨,引起下文。C.“一年一度秋風勁”,緊承“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的意脈,寫憑高遠眺,將詞的意境向更深更闊處開拓。D.“寥廓江天萬里霜”句摹畫出一幅宏闊、秋色無限的景象,表現(xiàn)了詞人對自身渺小、前途茫然的無限感慨。2.下闋中的“不似春光”與“勝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談談你的理解。(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比較閱讀兩首詞,完成下面小題。憶秦娥?婁山關毛澤東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憶秦娥李白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橋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3.下列對兩首詞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描繪了清晨時分西風凜冽、雁聲穿空,霜華鋪地、殘月在天的景象。B.《憶秦娥·婁山關》上闋前兩句作者通過聽覺、視覺勾勒出一幅鐵鑄似的清晨凄清的畫面,其用詞造境,呈現(xiàn)出一種暗淡冰冷的色調(diào)。C.“漫道”的意思是“漫長的道路”,“真如鐵”的意思是真的像鐵一樣堅固。D.“年年柳色”一句,之所以提到“柳”,是因為這里寫的是“傷別”的場面,古人有折柳枝送別的習俗。4.兩首詞都通過景物描寫渲染氣氛,所渲染的氣氛是否相同?請加以概括說明。5.兩首詞的結尾都通過寫景來抒情,氣象宏大,但所抒發(fā)的感情不同。試概述其感情的不同之處,并與《沁園春?長沙》所抒發(fā)的感情進行比較。(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兩首詞,回答各題。憶秦娥李白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憶秦娥·婁山關毛澤東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6.從下面列舉的詞語中選擇最恰當?shù)奶钊搿稇浨囟稹渖疥P》中的空格處。月泣卻越血霞咽冷畫7.兩首詞都通過景物描寫渲染氣氛,但所渲染的氣氛并不相同,請加以概括說明。8.兩首詞的結尾都通過寫景來抒情,氣象宏大,但所抒發(fā)的感情不同。請概述其感情的不同之處。(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毛澤東的詞,完成小題。憶秦娥·婁山關毛澤東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注]1935年2月25日,紅軍與敵軍為爭奪婁山關展開激戰(zhàn),最終取得勝利。這首詞寫于攻克婁山關之后,9.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的上片寫拂曉時分紅軍急行軍前往婁山關,下片寫黃昏時分戰(zhàn)斗結束,全篇沒有從正面描寫戰(zhàn)爭。B.“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這兩句極為精煉傳神,不但交代了紅軍進攻婁山關的時間、環(huán)境,而且營造了一種壯烈的抒情氛圍。C.“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碎”字表明了馬蹄聲急而低,“咽”字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內(nèi)心的悲涼,用字十分精妙。D.這是一首悲壯的革命戰(zhàn)爭的贊歌,凝重與雄勁豪放相統(tǒng)一,氣氛悲壯,但又蘊含著勃勃生機,贊頌了紅軍的豪邁氣概和英勇精神。10.請簡要賞析“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兩句。(從修辭手法和思想感情兩個角度考慮)11.(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①[唐]杜甫溪行衣自濕,亭午氣始散。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驛樓衰柳側,縣郭輕煙畔。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傷時愧孔父②,去國同王粲③。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注]①此詩作于公元762年通泉縣在今四川境內(nèi)。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東漢末年詩人,曾為躲避戰(zhàn)亂離開長安,往荊州依附劉表。(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溪行衣自濕”一句側面描寫路上霧氣之濃重,“亭午氣始散”表明霧氣持續(xù)時間很長,直到正午才散。B.詩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飛舞,岸邊的野鴨被詩人的到來驚擾,亂入河中。一路行來,層云密布,山路崎嶇。C.在觀覽通泉山水的途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轉換,詩人所見景色呈現(xiàn)不同面貌,情感也產(chǎn)生了變化。D.詩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運用“登頓”“綺麗”等詞使詩歌音韻鏗鏘,全詩體現(xiàn)了“沉郁頓挫”的風格。(2)“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3)請指出全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二、情景默寫12.(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園春·長沙》上闋中描寫近景并使用動靜結合手法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2)《沁園春·長沙》中表現(xiàn)革命者關注國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3)《沁園春·長沙》的下闋用夸張手法巧妙回答“誰主沉浮”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沁園春·長沙》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huán)境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沁園春·長沙》中面對大千世界,詩人發(fā)出慨嘆,表現(xiàn)詩人的雄心壯志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園春·長沙》上闋中描寫近景并使用動靜結合手法的詩句________,_____(2)《沁園春·長沙》中表現(xiàn)革命者關注國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3)《沁園春·長沙》的下闋用夸張手法巧妙回答“誰主沉浮”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選擇題14.(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下列詞語中對加點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A.誰主沉?。ㄖ髟祝?/p>

漫江碧透(滿)B.崢嶸歲月稠(不平凡)

悵寥廓(失意低落的心緒)C.浪遏飛舟(阻止)

激揚文字(激濁揚清,抨擊惡濁的,褒揚清明的)D.揮斥方遒(強勁有力)

糞土當年萬戶侯(作動詞用,視……為糞土)15.(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下列對《沁園春·長沙》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三句,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huán)境,洋溢著詞人樂觀主義的革命激情。B.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C.詞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D.一個“恰”字,統(tǒng)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16.(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下列對課文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沁園春·長沙》上下兩闋,一今一昔,一獨一眾,在時空前后對照下,既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生機勃發(fā)的秋景圖,又傳達出一種健康昂揚、意氣風發(fā)的生命狀態(tài)。B.《想北平》一文語言通俗純凈,親切而意味深長。老舍在文中沒有鋪張夸飾北平的豐物美景,而是娓娓敘談,字里行間既有對北平的深切摯愛,也有眷戀故土的深情。C.《百合花》是一篇將政治主題和人性審美意蘊巧妙結合的作品,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年代人與人之間的真摯友情,贊美了小戰(zhàn)士平凡崇高的品格,表達了對人性真善美的呼喚。D.《念奴嬌·赤壁懷古》下闋再現(xiàn)了周瑜的形象并贊美其功業(yè)。“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句,正面表現(xiàn)了周瑜在這一場生死攸關的戰(zhàn)役中指揮若定、從容不迫的神態(tài)。17.(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下列選項對《沁園春?長沙》的表述,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沁園春”是詞牌名,它規(guī)定了一首詞的字數(shù)、平仄、押韻等;“長沙”是詞的標題,它揭示詞的內(nèi)容。B.“魚翔淺底”一句中“翔”字本義是“鳥兒不扇動翅膀盤旋地飛”,現(xiàn)在詞人卻把它用在游魚的身上,如果改為“游”字更準確。C.“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是說,讀書人最講意氣,非常豪爽。揮灑自如,一點都不吝惜。D.“糞土當年萬戶侯”,“萬戶侯”本指食邑萬戶的封侯者,本詞中是比喻大軍閥、大地主、大官僚。18.(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毛澤東的詞句“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中的“折腰”是指什么?(

)A.為之傾倒 B.舍生取義 C.屈身于人 D.忍辱負重19.(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依次填入橫線上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鷹擊長空,魚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②的我走了,正如我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③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的姑娘。A.游

輕輕

輕輕

憂愁 B.翔

輕輕

輕輕

愁怨C.游

輕輕

悄悄

愁怨 D.翔

輕輕

輕輕

憂愁20.(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下列詩句與作品、作者對應正確的一項是A.你好呵,歡樂的精靈!——《紅燭》——聞一多B.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致云雀》——郭沫若C.我的指關節(jié)鉚釘一樣楔入巨石的罅隙——《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昌耀D.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沁園春·長沙》——毛澤東21.(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橘子洲(jǘ)湘江(xiānɡ)

漫江(màn)

百舸(ɡě)B.惆悵(chànɡ)

寥廓(liào)

蒼茫(cānɡ)

攜來(xié)C.百侶(lǔ)

崢嶸(zēnɡ)

茂盛(mào)

遒勁(qiú)D.阻止(zǔ)

遏制(è)

競爭(jìnɡ)

沉浮(chén)四、選擇題組(2021秋·高二課時練習)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為凸顯毛澤東文章的風格特點,作者進一步將毛澤東的文章定位為政治家文章:“古今文章家有兩種,一是純文人,一是政治家?!弊髡邔φ渭椅恼陆o予充分肯定,認為在中國古代文章經(jīng)典中,政治家文章(

)。毛澤東則是中國歷代政治家文章中的第一人。他指出:“只有政治家才能總結社會規(guī)律,借歷史交替、風云際會、___________之勢,納雷霆于文字,___________、摧枯拉朽,宣揚自己的政見。這種文字是作者全身心社會實踐的結晶,不是用筆寫出來的。毛文屬于這一類。勞其心,履其險,礪其志,成其業(yè),然后發(fā)之為文。文章只是他事業(yè)的一部分,如___________,是虎之須、鳳之尾。”在政治家文章中,“毛文是一個經(jīng)典,一個不可復制的經(jīng)典……毛文堪稱___________”。2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不只占有相當?shù)谋壤揖哂袠O高的成就B.不只具有極高的成就,而且占有相當?shù)谋壤鼵.不只具有相當?shù)谋壤艺加袠O高的成就D.不只占有極高的成就,而且具有相當?shù)谋壤?3.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群雄逐鹿

排山倒海

九牛一毛

前所未有B.排山倒海

群雄逐鹿

九牛一毛

空前絕后C.排山倒海

群雄逐鹿

冰山之一角

前所未有D.群雄逐鹿

排山倒海

冰山之一角

空前絕后24.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這種文字不是作者全身心社會實踐的結晶,是用筆寫出來的。毛文屬于這一類。B.毛文屬于這一類。這種文字不是作者全身心社會實踐的結晶,是用筆寫出來的。C.毛文屬于這一類。這種文字不是用筆寫出來的,是作者全身心社會實踐的結晶。D.這種文字不是用筆寫出來的,是作者全身心社會實踐的結晶。毛文屬于這一類。(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肚邎@春·長沙》這首詞上片主要是寫景抒情,下片主要是回憶往事,用詩中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把這首詞的上片和下片聯(lián)系起來,從“誰主沉浮”的設問到“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豪情,再到“到中流擊水”的壯志,鮮明地彰顯出詩人少年時期的______________,含蓄地回答了“誰主沉浮”的問題,(

)。詩人運用對比手法,把詩人心憂天下和人民的生活處于______________之中的情景和祖國的大好河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強烈的對比反差展現(xiàn)了人民無法做江山主人的悲哀,在____________,充分顯露出詩人要改造舊天地,建立新世界的決心和胸懷。從湖南農(nóng)村走出的一個農(nóng)民的兒子,到是一位“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負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須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夠“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血性青年。在心中始終流動著奔涌的鮮血旨在報國,作為一個青年,能夠把祖國放在心中,以天下為己任,在文中展現(xiàn)得______________。25.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蹉跎歲月

水深火熱

弦外之音

淋漓盡致B.崢嶸歲月

生靈涂炭

弦外之音

酣暢淋漓C.崢嶸歲月

水深火熱

字里行間

淋漓盡致D.蹉跎歲月

生靈涂炭

字里行間

酣暢淋漓26.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正是需要這樣千千萬萬個胸懷崇高理想肩負起主宰大地的重任的熱血青年B.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正是需要千千萬萬個這樣胸懷崇高理想的熱血青年肩負起主宰大地的重任C.正是需要千千萬萬個這樣胸懷崇高理想的熱血青年,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肩負起主宰大地的重任D.正是需要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肩負起主宰大地的重任的千千萬萬個這樣胸懷崇高理想的熱血青年2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一個從湖南農(nóng)村走出的農(nóng)民的兒子,到是一位“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負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須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夠“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血性青年。B.從湖南農(nóng)村走出的一個農(nóng)民的兒子,到是一位“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負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須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夠成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血性青年。C.一個從湖南農(nóng)村走出的農(nóng)民的兒子,到能夠成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須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是一位“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負重之人。D.從湖南農(nóng)村走出的一個農(nóng)民的兒子,到能夠“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須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是一位“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負重之人。五、語言表達28.(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毛澤東的過人之處,不僅在于善于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①_________________。他說過:“認識的盲目性和自由,總會是不斷地交替和擴大其領域,永遠是錯誤和正確并存……錯誤往往是正確的先導?!笨偨Y教訓不僅指總結自己失敗的教訓,②_________________。毛澤東重視經(jīng)驗,③_________________,他認為經(jīng)驗主義同教條主義一樣是有害的。為了不犯經(jīng)驗主義的錯誤,有工作經(jīng)驗的人不能放棄理論學習,要認真讀書,把感性的經(jīng)驗不斷上升為更具條理性、綜合性的理論。六、現(xiàn)代詩歌閱讀(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完成文后題目。立在地球邊上放號郭沫若無數(shù)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梅鶋邀惖谋北蟮那榫皢?!無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來要把地球推倒。啊?。∥已矍皝砹说臐L滾的洪濤喲!啊?。〔粩嗟臍?,不斷的創(chuàng)造,不斷的勢力喲!啊啊!力喲!力喲!力的繪畫,力的舞路,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29.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無數(shù)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從仰視的角度寫出了空中的壯闊景象,寫出了詩人極目遠望的開闊眼界。B.詩人緊扣“立在地球邊上”這一著眼點,借助豐富的想象,把地球北極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聯(lián)結起來。C.“無數(shù)”“無限”這些詞語,寫出了具有異乎尋常的規(guī)模、威力的自然形象,顯示出它們的宏偉、壯觀和偉力。D.這首詩的主體形象是橫跨兩大洋的巨人,也是詩人的自我形象。表達了詩人渴望破壞舊世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熱情和決心。30.結合寫作背景,談談《立在地球邊上放號》體現(xiàn)了怎樣的時代精神?(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缮暇盘鞌堅?,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3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久有凌云志”既有懷念往昔的遠大革命抱負,也有展望今天及未來的壯闊的革命理想。B.下闋詩人觸景生情,回顧三十八年革命歷程;融情于理,以發(fā)人深省、深刻的哲理總結詩篇。C.全詞筆調(diào)明麗,揮灑自如,氣勢磅礴。節(jié)奏優(yōu)美歡快,巧妙運用諺語、古人詩句,點石成金。D.全詞采用了現(xiàn)實主義寫法,它以登井岡山為題材,在憶舊頌新中將崇高的理想和實踐精神相結合。32.“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沁園春?長沙》,完成后面的問題。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廖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33.下列對這首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用“獨立”起筆,一方面是實寫,另一方面也同下闋的“百侶”相呼應,以便觸景生情,從容地展開下闋的回憶。另外也奠定了這首詞深遠、廣闊、深沉的基調(diào)。B.作者在長沙第一師范讀書時,曾經(jīng)和許多共同從事革命活動的同學一起來橘子洲游覽,他們評論國家大事,寫下了批判黑暗社會,宣傳革命真理的文章。C.“誰主沉浮”由上文的俯觀游魚,仰看飛鷹,納悶地尋思究竟是誰主宰著世間萬物的升沉起伏。這句話在這里可以理解為:在這軍閥統(tǒng)治下的中國,到底應該由誰來主宰國家興衰和人民禍福的命運。D.“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刻畫了一批奮發(fā)有為的青年知識分子激流勇進的精神,直接地回答了上文的“誰主沉浮”的問題。34.宋玉對秋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歐陽修對秋是“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意蕭條,山川寂寥”,而作者為什么將寒秋嚴霜下的萬物寫得如此富有生機呢?(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兩首毛澤東的詞,完成下面小題。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35.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白浪滔天”從下到上,“秦皇島外”由遠及近;詞人視通萬里,寫出了闊達遼遠的境界。B.下闋“往事越千年”由今及古,“今又是”又由古及今;詞人思接千載,寄托了鑒古頌今之豪情。C.詞的最后兩句“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一語雙關,巧妙點明主旨。D.全詞拓展了空間,拉長了歷史,時空交錯,富有張力,盡顯詞的時空美。36.詞中描寫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象?“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傾注了詞人怎樣的情感?(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紅燭》,完成下面小題。紅燭聞一多紅燭紅燭“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紅燭?。∵@樣紅的燭!詩人啊!吐出你的心來比比,可是一般顏色?紅燭啊!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為何更須燒蠟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誤再誤;矛盾!沖突!紅燭??!不誤,不誤!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這正是自然的方法。紅燭??!既制了,便燒著!燒罷!燒罷!燒破世人的夢,燒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們的靈魂,也搗破他們的監(jiān)獄!紅燭?。∧阈幕鸢l(fā)光之期,正是淚流開始之日。紅燭??!匠人造了你,原是為燒的。既已燒著,又何苦傷心流淚?哦!我知道了!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你燒得不穩(wěn)時,才著急得流淚!紅燭?。×髁T!你怎能不流呢?請將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間,培出慰藉的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紅燭?。∧懔饕坏螠I,灰一分心?;倚牧鳒I你的果,創(chuàng)造光明你的因。紅燭??!“莫問收獲,但問耕耘。”37.詩人由紅燭聯(lián)想到詩人的心,它們之間的相似點是什么?用紅燭與詩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含義?38.《紅燭》這首詩將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句“蠟炬成灰淚始干”作為引子,詩歌主體扣住了引子中的哪兩個字寫紅燭?(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1925年39.下列對這首詞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三句,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huán)境,洋溢著作者樂觀主義的革命激情。B.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C.詞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D.一個“恰”字,統(tǒng)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40.這首詞為我們塑造了少年毛澤東什么樣的形象?(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題。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41.對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強大的反動勢力試圖阻止革命航船的前進,但它終將螳臂當車,可笑不自量。B.結尾的定格造像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現(xiàn)了革命者決心扭轉乾坤的壯志豪情。C.回顧往昔,以問句收束,即是激勵,更是前瞻,氣勢雄闊而豪邁。D.虛實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實來寫人生奮斗之虛,頗有雙關之妙。42.“百舸爭流”中的“爭”在詞中的作用是什么?(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各題。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繑y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43.詩詞講究煉字。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就把春意盎然、生機勃發(fā)的美景表現(xiàn)了出來。選出錘煉得十分精彩的字(

)A.獨、寒、擊、翔 B.層、漫、淺、競C.染、透、爭、擊 D.碧、盡、遍、爭44.對結尾一句“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采用設問句式結尾,表現(xiàn)了革命青年不怕困難的斗爭精神。B.采用反問句式結尾,表現(xiàn)了革命青年在大風大浪中的戰(zhàn)斗精神和毫不動搖的堅強意志。C.采用反問句式結尾,表現(xiàn)了革命青年勇于掀巨浪、阻飛舟的英雄無畏的氣概,決心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重任。D.采用設問句式結尾,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風浪中,激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重任。45.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三句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huán)境,洋溢著詩人樂觀主義的革命激情。B.一個“看”字,總領以下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C.詩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D.一個“恰”字,統(tǒng)領以下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46.下列對《沁園春·長沙》一詩的分析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牵?/p>

)A.上闋“立”以下幾句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huán)境。B.下闋先用“攜”、“憶”兩句過渡,由描繪舊地重游,轉入對想象中生活的回憶。而一個“憶”字又引起下文八句的鋪敘。C.上闋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鋪墊了氣氛。然后,詩人激昂慷慨地提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問題。D.最后“記”以下三句,同上闋一樣,是以設問句結尾,但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表示要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風浪中,急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任。47.這首詞為我們塑造了少年毛澤東什么樣的形象?48.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他認為詩歌創(chuàng)造情景交融,情因景生,景以情合,才會有味道。本詩怎樣體現(xiàn)了情景交融?(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沁園春·雪》,完成下面小題。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49.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是詩的別體,又稱詩余、曲子詞、長短句等,詞到宋代進入全盛時期。B.《沁園春》是詞牌名,不同的詞牌在字數(shù)、平仄、押韻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規(guī)定。C.《沁園春?雪》表達了詞人作為革命領袖對創(chuàng)造空前歷史業(yè)績的信念和對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必勝的信心。D.《沁園春?雪》的下片具體描繪祖國山河的壯麗,進而引出英雄人物,縱論歷代帝王,抒發(fā)自己的抱負。50.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51.下闋中的“惜”字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沁園春·長沙》,完成后面的問題。《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繑y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52.這首詞的上闋中“看”字引出的意象有哪些?53.上闋在寫景方面采用了多個角度,請作簡要分析。54.下闋中的“同學少年”這個群體形象有怎樣的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55.“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一情景蘊含著詞人怎樣的感情?在全詞中有何作用?(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色彩聞一多生命是張沒價值的白紙,自從綠給了我發(fā)展,紅給了我熱情,黃教我以忠義,藍教我以高潔,粉紅賜我以希望,灰白贈我以悲哀;再完成這幀彩圖,黑還要加我以死。從此以后,我便溺愛于我的生命,因為我愛他的色彩。56.聯(lián)系詩歌內(nèi)容,詩中的“色彩”有什么象征意義?57.生命既然有“悲哀”,并且“黑”要“加我以死”,詩人為什么卻說“從此以后,/我便溺愛于我的生命,/因為我愛他的色彩”?(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問題。虞美人·枕上[注]毛澤東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shù)寒星。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注]此詞寫于1921年,是毛澤東寫給夫人楊開慧的,當時二人結婚不滿一年。58.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江海翻波浪”運用比喻、夸張的手法,化無形為有形,鮮明地寫出“愁”之狀。B.一個“曉”字,點出作者徹夜未眠;一個“影”字,寫出若即若離的別樣之苦。C.下闋末兩句,寫作者觸景生情,見月懷人,含蓄地點出了別離之苦。D.這首詞通過對夜晚景色的描寫,從側面反映了革命者也有自己的離愁別緒。59.這首詞與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相比,從景與情的角度看,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懸崖邊的樹曾卓不知道是什么奇異的風將一棵樹吹到了那邊——平原的盡頭臨近深谷的懸崖上它傾聽遠處森林的喧嘩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獨地站在那里顯得寂寞而又倔強它的彎曲的身體留下了風的形狀它似乎即將傾跌進深谷里卻又像是要展翅飛翔……一九七○年6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自己的思想感情移植給懸崖邊的樹,使樹具有了人的情思。B.詩中,詩人處處在寫樹,又處處在寫人,處處在寫人生戰(zhàn)場上的堅強戰(zhàn)士。C.全詩描繪了一棵樹,寫它遠離森林,孤獨而又寂寞,是為了強調(diào)個人和集體之間的辯證關系。D.本詩是凝練而含蓄的,這種凝練而含蓄的藝術描寫,深化了詩歌的象征意蘊。61.這首詩塑造了“一棵立于懸崖邊的樹”的形象,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對“樹”的形象進行簡要賞析。(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色彩聞一多生命是張沒價值的白紙,自從綠給了我發(fā)展,紅給了我熱情,黃教我以忠義,藍教我以高潔,粉紅賜我以希望,灰白贈我以悲哀;再完成這幀彩圖,黑還要加我以死。從此以后,我便溺愛于我的生命,因為我愛他的色彩。62.下列對本詩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綠”是小草發(fā)芽的顏色,“黑”是人生的輝煌,由“綠”到“黑”,生命正好經(jīng)歷了由生到巔峰的過程。B.色彩代表美,有了美,生命才可愛、珍貴,值得“溺愛”,該詩高唱為藝術而獻身的精神。C.正視“黑還要加我以死”,對生命可謂既珍惜又豁達,使讀者切實體會到對生命的感悟。D.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詩,賦予顏色各種意義,揭示色彩的價值,表達了對生命的熱愛之情。63.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將抽象生命予以不同色彩,完善了生命內(nèi)涵。告訴人們要熱愛生活,重視生命價值。B.作者運用了比喻、反復、排比等修辭手法,把生命的白紙色彩化,具體化。C.詩人注重語言的色彩感,他把繪畫色彩作為創(chuàng)造詩形美的一種手段,使詩更具有直觀性。D.詩歌將各種色彩都引入詩中,每一種色彩構成一個聲部,全詩則成為一個色彩的大合唱。64.詩人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想象,試舉例加以說明。65.既然“灰白贈我以悲哀”“黑還要加我以死”,詩人為什么在結尾卻說“從此以后,我便溺愛于我的生命,因為我愛他的色彩”?(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浮云①[俄國]萊蒙托夫天空的浮云哦,永恒的流浪漢!恰似一串珍珠項鏈在碧原上飄蕩,你們也和我一樣,如同一群流放犯,由可愛的北國匆匆地奔向南疆。是誰把你們驅(qū)趕?難道是命運的決斷?是出于私下的嫉妒?還是公開的怨望?是因為你們蒙受觸犯刑律的災難?還是因為朋友們用心狠毒的誹謗?不,是荒蕪的田地使你們感到厭煩……你們不知道什么叫激情?什么叫憂傷?你們永遠冷漠無情,永遠自由自在,你們沒有祖國,你們也不會有流放?!咀ⅰ竣龠@首詩創(chuàng)作于1840年5月初,即詩人第二次被流放去高加索的前夕。66.下列對本詩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珍珠項鏈”“碧原”形象地描繪了在夕陽的金黃色光輝照射下碧空彩云的畫面,美麗的景色排遣了詩人胸中的愁悶。B.詩人在“北國”前加上“可愛的”的修飾語,以表示對祖國和家鄉(xiāng)的熱愛,對親人和朋友的懷念。C.“是誰把你們驅(qū)趕?”這種設問具有雙關的含義,既指風兒把浮云驅(qū)趕,又指沙皇將詩人流放。D.末段通過替云回答,使云恢復到自然狀態(tài),刻畫了云的冷漠無情,從而烘托出詩人熱愛祖國、渴望自由的感情。67.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恰當?shù)囊豁検?

)A.詩人通過“浮云”這個形象,抓住浮云與詩人身世中某些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用正比和反襯的手法,寄寓了自己不幸的遭遇,抒發(fā)了自己愛祖國、愛自由的情懷。B.“浮云”本來是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詩人在這里用呼告的手法,把“云”人格化了。移動中的“浮云”尚有自己的自由,可“我”卻是缺少自由的“流放犯”,通過對浮云的向往反襯出詩人對自由的渴望。C.全詩沒有正面抒發(fā)自己愛祖國、愛自由的感情,甚至不正面談詩人自己,只是用大量筆墨來描繪浮云的冷漠,可字里行間卻處處有詩人的存在,詩人憂國憂民之心,躍然紙上。D.全詩三節(jié)十二行,語言精練,內(nèi)容豐富。既描繪了浮云的形象,又敘述了詩人的身世,兩者結合得非常巧妙;加之使用多種修辭手法,使詩的主題十分鮮明,形象極為生動。68.在詩中作者連續(xù)五次發(fā)問,作者的情感有何變化?69.在這首詩中作者認為浮云和自己的命運有何差別?(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良宵昌耀放逐的詩人啊這良宵是屬于你的嗎這新嫁娘的柔情蜜意的夜是屬于你的嗎這在山岳、濤聲和午夜鐘樓流動的夜是屬于你的嗎這使月光下的花苞如小天鵝徐徐展翅的夜是屬于你的嗎不,今夜沒有月光,沒有花朵,也沒有天鵝我的手指染著細雨和青草氣息但即使是這樣的雨夜也完全是屬于你的嗎是的,全部屬于我但不要以為我的愛情已生滿菌斑我從空氣攝取養(yǎng)料,經(jīng)由陽光提取鈣質(zhì)我的須髭如同箭毛而我的愛情卻如夜色一樣羞澀啊,你自夜中與我對語的朋友請遞給我十指纖纖的你的素手70.下列對本詩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放逐的詩人啊/這良宵是屬于你的嗎”,這似是對他者的詰問,又如同喃喃自語;既點出了詩人被放逐的處境,又表現(xiàn)出對命運的思索。B.“我的手指染著細雨和青草氣息”,寫在一個小雨霏霏的夜晚,青草散發(fā)著清香,詩人受傷的心靈被大自然擁抱著、安慰著。C.“但不要以為我的愛情已生滿菌斑/我從空氣攝取養(yǎng)料,經(jīng)由陽光提取鈣質(zhì)”,“愛情”不會因放逐而心灰意冷,詩人經(jīng)歷了命運的折磨,仍能在空氣和陽光中獲得新生。D.本詩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愛情詩,詩人所抒發(fā)的不僅是愛情的情感,也是借“愛情”表達自己對當年被流放所遭遇苦難經(jīng)歷的回憶與哭訴。71.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今夜沒有月光,沒有花朵,也沒有天鵝”,一連用了四個否定詞,對浪漫的想象進行了否定,再次暗示了自己身處困境的遭遇。B.“也完全是屬于你的嗎/是的,全部屬于我”,對白是本詩的主要形式,詩人面對“朋友”的又一次提問,給出了更堅定更豪邁的回答。C.“我的須髭如同箭毛”,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同時以華麗清新的筆調(diào),表達了詩人不屈服于命運的剛毅情懷。D.“請遞給我十指纖纖的你的素手”,化用古詩中的“纖纖擢素手”,這既是詩人對愛情的真摯與渴望,也是對自己命運的更高呼求。72.本詩在抒情時,多次進行詩人和“朋友”之間的人稱變換,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73.本詩在網(wǎng)上的通行版本中,沒有“這在山岳、濤聲和午夜鐘樓流動的夜是屬于你的嗎/這使月光下的花苞/如小天鵝徐徐展翅的夜是屬于你的嗎”三句。你認為這三句話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嗎?請結合詩歌談談你的看法。(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各題。游子謠戴望舒海上微風起來的時候,暗水上開遍青色的薔薇?!巫拥募覉@呢?籬門是蜘蛛的家,土墻是薜荔的家,枝繁葉茂的果樹是鳥雀的家。游子卻連鄉(xiāng)愁也沒有,他沈浮在鯨魚海蟒間:讓家園寂寞的花自開自落吧。因為海上有青色的薔薇,游子要縈系他冷落的家園嗎?還有比薔薇更清麗的旅伴呢。清麗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園,游子的鄉(xiāng)愁在那里徘徊躑躅。唔,永遠沈浮在鯨魚海蟒間吧。74.下列是對本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節(jié)寫游子鄉(xiāng)愁的觸發(fā):海上微風乍起,碧海像“青色的薔薇”。游子觸景生情,想起了家園。B.第三節(jié)寫“游子卻連鄉(xiāng)愁也沒有”,否定了一、二節(jié)中游子的鄉(xiāng)愁?!八粮≡邛L魚海蟒間”,處境如此艱險,自然顧不得家園,只得“讓家園寂寞的花自開自落吧”。C.本詩以游子的情感構成往復不已的循環(huán):鄉(xiāng)愁不斷地萌生,又不斷地被理智所抑制。詩人巧妙地抓住了這種循環(huán),從而細微地展現(xiàn)了游子的內(nèi)心世界:他既有堅強的意志,又有不以意志為轉移的情緒波瀾。D.這首詩發(fā)表時戴望舒正處在苦悶彷徨中:一方面他繼續(xù)堅持人生探求,另一方面又有著無法擺脫的茫然若失、悵惘疲憊的情緒。這些復雜的情懷在這首詩中便有所流露。75.詩人在第二節(jié)表達出了哪些思想情感?(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一首現(xiàn)代詩歌,完成文后題目。天狗郭沫若我是一條天狗呀!我把月來吞了,我把日來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我把全宇宙來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的光,我是日的光,我是一切星球的光,我是X光線的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的總量!我飛奔,我狂叫,我燃燒。我如烈火一樣地燃燒!我如大海一樣地狂叫!我如電氣一樣地飛跑!我飛跑,我飛跑,我飛跑,我剝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嚙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經(jīng)上飛跑,我在我脊髓上飛跑,我在我腦筋上飛跑。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76.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以“我是一條天狗呀!”開始,“天狗”的形象脫穎而出,緊接著,詩人連續(xù)用四個“吞”字,展示了“天狗”無比豪放的氣概。B.第一節(jié)的末尾“我便是我了!”是詩人充滿自信的自我肯定,代表了五四時期革命青年的大無畏精神以及初步覺醒的革命意志。C.詩的第二節(jié)連續(xù)用四個“光”和“Energy的總量”,凸顯了“天狗”的穿透力和生命活力,進一步強化了“天狗”的氣勢。D.第二節(jié)的“月”“日”“星球”“全宇宙”四個詞不是并列關系,而是層遞關系,從范圍和氣勢上來說是逐步升級的。77.“天狗”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文后題目。駱駝(節(jié)選)郭沫若駱駝,你沙漠的船,你,有生命的山!在黑暗中,你昂頭天外,導引著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線?!春牵驳幕鹪埔言谔祀H彌漫,長征不會有歇腳的一天,縱使走到天盡頭,天外也還有樂園?!?8.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中實寫的詩句有“你,有生命的山”“導引著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線”。詩歌中虛寫的詩句有“駱駝,你沙漠的船”“在黑暗中,你昂頭天外”。B.“昂頭天外”寫出了駱駝的驕傲和自豪;“走向黎明的地平線”寫出了駱駝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精神。C.在這首詩中,詩人不滿足于一般的形象再現(xiàn),他發(fā)揮了更大的主觀獨創(chuàng)性,運用了更豐富的想象。D.詩歌托意于物,以特定的、有限的形象作依托,采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象征手法創(chuàng)造意境,具有寓意深遠、超越時空的作用。79.詩中的“駱駝”象征了什么?詩人借駱駝歌頌了什么精神?(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浪艾青你也愛那白浪么——它會嚙啃巖石更會殘忍地折斷船櫓撕碎布帆沒有一刻靜止它自滿地談述著從古以來的航行者的悲慘的故事或許是無理性的但它是美麗的而我卻愛那白浪——當它的泡沫濺到我的身上時我曾起了被愛者的感激一九三七年五月二日80.下列對本詩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你也愛那白浪么”“而我卻愛那白浪”既點出了“我”愛白浪,也有希望別人愛白浪的意味。B.“更會殘忍地折斷船櫓/撕碎布帆”寫白浪的兇惡態(tài)度和行為的結果,表現(xiàn)了白浪毀滅力量的強大。C.“沒有一刻靜止”,寫白浪永不停歇的狀態(tài),也寫白浪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和不安于平靜的性格。D.“當它的泡沫濺到我的身上時/我曾起了被愛者的感激”,著意寫白浪也有表達溫情的獨特方式。81.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開篇提問,中間敘述、評價,結尾解答,結構完整,也帶來了形式上和節(jié)奏上的雙重美感。B.詩歌中的兩處破折號,相當于表示注釋的括號,其間的部分是對“愛那白浪”的原因的說明。C.詩歌虛寫了白浪“嚙啃巖石”和制造“悲慘的故事”,實寫了把“泡沫濺到我的身上”,手法巧妙。D.“也”“更”“但”“而”等詞語的使用,既有強調(diào)作者的態(tài)度的作用,也能夠增強抒情效果。82.如何理解“它自滿地談述著”中的“自滿”?83.詩歌中“或許是無理性的/但它是美麗的”兩句是如何表達“我”對白浪的愛的?請簡要分析。84.(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后面問題:峨日朵雪峰之側這是我此刻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額,驚異于薄壁那邊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許久的太陽正決然躍入一片引力無窮的山海。石礫不時滑坡,引動棕色深淵自上而下的一派囂鳴,像軍旅遠去的喊殺聲。我的指關節(jié)鉚釘一樣楔入巨石的罅隙血滴,從撕裂的千層掌鞋底滲出。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鷹或雪豹與我為伍。在銹蝕的巖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憐的蜘蛛與我一同默享著這大自然賜予的快慰。(1)“這是我此刻僅能征服的高度了”,“此刻”和“僅”兩個詞語讀起來特別有韻味。你能從中讀出哪些韻味呢?(2)《峨日朵雪峰之側》中詩人突然給出一個“特寫鏡頭”,“但有一只小得可憐的蜘蛛”。這只蜘蛛有何內(nèi)涵?(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運楊柳的駱駝公劉大路上走來一隊駱駝,駱駝駱駝背上馱的是什么?青綠青綠的是楊柳條兒嗎?千枝萬枝要把春天插遍沙漠。明年駱駝再從這條大路經(jīng)過,一路之上把柳絮楊花抖落,沒有風沙,也沒有苦澀的氣味,人們會相信:跟著它走準能把春天追著。1956年6月13日85.下列對有關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寫眼前景用設問起筆,抒寫情意著力于“要把”二字。B.“駱駝駱駝”“青綠青綠”“千枝萬枝”這三組疊詞,直接表露出了詩人心頭的喜悅。C.“沒有風沙,也沒有苦澀的氣味”,形象寫出荒沙大漠經(jīng)過綠化后的美好情景。D.“準能把春天追著”,是說春天要來卻還沒有來到這里。86.“跟著它走準能把春天追著”這句中的“追”有何妙處?此句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昌耀的《城市》,完成問題。顫動的城市。顫動著的是它同時閃亮的百萬張向陽的玻璃窗葉。是它同時熄滅的百萬張背陰的玻璃窗葉。從群樓巍聳的街谷,依次地疊印出了黎明與黃昏的顫動。就這么顫動。而且不只是那些石英的六方晶體。城市:草原的一個壯觀的結構。一個大膽的欲念。未曾有過教堂十字架或喇嘛寺金頂?shù)男碌某鞘?,不知道什么叫精神的?chuàng)傷。不知道什么叫舊的烙印。不知道什么叫復活。新的城市是昂奮的。昂奮中,它的被機械摩擦得呻喚的體積在顫動。它的云層和電磁波在顫動。它的日漸擴大的垃圾停放場在顫動?!獜奈从羞^這許多令人發(fā)愁的排泄物了。但是,新的文明和新的財富在顫動。就這么顫動。顫動著的還有回轉的木馬。——在圓形廣場,在廣場的同一個平面二度空間,兒童的回轉木馬與正午的車流以同一的轉速在顫動。就這么顫動。牧羊人的角笛愈來愈遠去了。而新的城市站在值得驕傲的緯度用鋼筋和混凝土確定自己的位置。每晚,它的風暴般顫動在空際的光之叢林是抒情的,比羊角號更動人,更熱烈,也更有永久的魅力!1981.11.27-12.23初稿87.這首詩的主題是什么?請用簡潔的語言歸納。88.詩人寫“牧羊人的角笛”“鋼筋和混凝土”的用意各是什么?(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郭沫若的詩歌《爐中煤》,完成問題。爐中煤——眷念祖國的情緒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負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該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該不嫌我黑奴鹵莽?要我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樣的心腸。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棟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見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從重見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xiāng),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一九二0年一二月間作8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用“爐中煤”的口吻向“心愛的人兒”傾訴衷腸,抒發(fā)了對祖國的強烈熱愛之情,表達了甘愿為祖國獻身的愿望。B.詩歌把祖國比喻成“年青的女郎”,把詩人自己比喻成為年青女郎燃燒的“爐中煤”,通過“爐中煤”對年青女郎傾訴衷情,表達出詩人對祖國的眷念。C.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獨特想象,以煤自況,表明詩人雖然地位和人格卑賤,但愿意積極進取、以身許國,表現(xiàn)了當時知識分子的自我覺醒。D.“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和“要我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樣的心腸”等詩句,很生動地寫出了“爐中煤”的忠貞形象,貼切地表達出詩人眷念祖國的真摯、熱烈的思想感情。90.“啊,我年青的女郎”這句話的反復出現(xiàn)有著怎樣的效果?首尾兩節(jié)呼應又有何作用?(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手推車艾青在黃河流過的地域在無數(shù)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車以惟一的輪子發(fā)出使陰暗的天穹痙攣的尖音穿過寒冷與靜寂從這一個山腳到那一個山腳徹響著北國人民的悲哀在冰雪凝凍的日子在貧窮的小村與小村之間手推車以單獨的輪子刻畫在灰黃土層上的深深的轍跡穿過廣闊與荒漠從這一條路到那一條路交織著北國人民的悲哀一九三八年初9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詩人借“手推車”寄予了對北國人民苦難生活的同情,也蘊含著對保守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B.這首詩是從聽覺、視覺和觸覺三個方面來描寫北方入的“手推車”的。C.“發(fā)出使陰暗的天穹痙攣的尖音”一句,表現(xiàn)了北方淪陷時百姓的痛苦與悲哀。D.陰暗的天穹與灰黃的土層,再配以獨輪車的“尖音”,形成了詩歌悲戚的氛圍。92.艾青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刻意追求獨創(chuàng)性,提倡“寫人家不能寫的”。請從意象的角度,分析這首詩是如何富于“獨特性”的。(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雪萊的《西風頌》(節(jié)錄),完成問題。一剽悍的西風啊,你是暮秋的呼吸,因你無形的存在,枯葉四處逃竄,如同魔鬼見到了巫師,紛紛躲避:那些枯葉,有黑有白,有紅有黃,像遭受了瘟疫的群體,哦,你呀,西風,你讓種子展開翱翔的翅膀,飛落到黑暗的冬床,冰冷地躺下,像一具具尸體深葬于墳墓,直到你那蔚藍色的陽春姐妹凱旋歸家,向睡夢中的大地吹響了她的號角,催促蓓蕾,有如驅(qū)使吃草的群羊,讓漫山遍野注滿生命的芳香色調(diào);剽悍的精靈,你的身影遍及四方,哦,聽吧,你既在毀壞,又在保藏!五拿我當琴吧,就像那一片樹林,哪怕我周身的葉兒也同樣飄落!你以非凡和諧中的狂放的激情讓我和樹林都奏出雄渾的秋樂,悲涼而又甜美??癖┑木`喲,但愿你我迅猛的靈魂能夠契合!把我僵死的思想撒向整個宇宙,像枯葉被驅(qū)趕去催促新的生命!而且,依憑我這首詩中的符咒,把我的話語傳給天下所有的人,就像從未熄的爐中撥放出火花!讓那預言的號角通過我的嘴唇向昏沉的大地吹奏!哦,風啊,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選自《雪萊抒情詩全集》,吳笛譯)9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你既在毀壞,又在保藏!”這句詩,說說西風在毀壞著什么,又在保藏著什么。94.詩中多處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找出兩處來略加分析。(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的詩歌,完各題。駱駝(節(jié)選)郭沫若駱駝,你沙漠的船,你,有生命的山!在黑暗中,你昂頭天外,導引著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線。……看呵,璀璨的火云已在天際彌漫,長征不會有歇腳的一天,縱使走到天盡頭,天外也還有樂園?!?5.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你沙漠的船”和“有生命的山”寫出了駱駝的特點:是沙漠中的運輸工具,有高大的、蘊藏生命所需能量的駝峰。B.“昂頭天外”寫出了駱駝的茫然無措“走向黎明的地平線”寫出了駱駝一往直前、堅韌不拔的精神。C.詩人用托物詠志的手法,是寫駱駝,又不是寫駱駝,抒發(fā)的是從駱駝形象引起的感受,表面詠物,實為言志抒情。D.詩人暗示讀者,過去需要駱駝精神,今天仍然需要駱駝精神,駱駝精神是推動時代前進的巨大動力。96.虛實結合是第一節(jié)詩的突出特點,請分別找出實寫和虛寫的詩句。(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莅才邮骀靡盎鹪谶h方,遠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以古老部落的銀飾約束柔軟的腰肢幸福雖不可預期,但少女的夢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啊,浪花無邊無際天生不愛傾訴苦難并非苦難已經(jīng)永遠絕跡當洞簫和琵琶在晚照中喚醒普遍的憂傷你把頭巾一角輕輕咬在嘴里這樣優(yōu)美地站在海天之間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過的堿灘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圖中你成為風景,成為傳奇97.《惠安女子》顯示了詩人善于從客觀生活中提煉詩歌意象的能力。請你擷取詩中的意象,描述詩中所表現(xiàn)的情景。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8.有人說,詩的最后一句“于是,在封面和插圖中/你成為風景,成為傳奇”揭示了惠安女子的優(yōu)美形象和真實命運。說說你對這一評價的理解。(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我是父親。我愛聽兀鷹長唳。他有少年的聲帶。他的目光有少女的媚眼。他的翼輪雙展之舞可讓血流沸騰。我稱譽在我隘口的深雪潛伏達旦的那個獵人。也同等地欣賞那頭三條腿的母狼。她在長夏的每一次黃昏都要從我的陰影跛向天邊的彤云。也永遠懷念你們——消逝了的黃河象。我在每一個瞬間都同時看到你們。我在每一個瞬間都表現(xiàn)為大千眾相。我是屈曲的峰巒。是下陷的斷層。是切開的地峽。是眩暈的颶風。是縱的河床。是橫的河床。是總譜的主旋律。我一身織錦,一身珠寶,一身黃金。我張弛如弓。我拓荒千里。我是時間,是古跡。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是始皇帝。我是排列成陣的帆檣。是廣場。是通都大邑。是展開的景觀。是不可測度的深淵。是結構力,是馳道。是不可攻克的球門。99.詩歌采用第一人稱“我”有什么好處?100.“我”的形象有何特點,僅僅是指河床嗎?101.這首詩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102.這首詩在句式上有什么特點?(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山頂纜車舒巷城①它不能高飛像那空中的鐵鳥它羈泊于山上戴著銅纜的腳鐐于是它爬行在傾斜的歲月間看腳下的滄桑于是它爬行在十里的紅塵邊看摩天樓上的斜陽1979年【注】①舒巷城(1921-),本名王深泉,香港詩人。10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詩人將系住纜車的鋼纜比作束縛“鐵鳥”的“腳鐐”,表達了自我對現(xiàn)實的獨特感受。B.“傾斜的歲月”使抽象的時間形象可感,讓人聯(lián)想起纜車在傾斜的山坡間穿行的情景。C.“山頂纜車”并非孤獨的存在,它被置放于現(xiàn)代社會背景中,成為都市生活的見證者。D.本詩以“紅塵”“斜陽”等傳統(tǒng)意象襯托“摩天樓”的高聳,表達了對現(xiàn)代文明的思考。104.“山頂纜車”具有豐富的意蘊,請簡要分析。七、微寫作105.(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秋意漫灑蒼彎,一景一物皆蘊透著濃郁的秋色、秋香。請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寫一段頌揚秋天的文字,抒發(fā)你對秋的贊美之情。(250字左右)106.(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我國設立五四青年節(jié)的目的就是希望廣大青年紀念五四運動,發(fā)揚五四精神,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青年節(jié)期間,中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的紀念活動或者隆重的成人儀式,青年們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愿服務和實踐活動。過幾天就是五四青年節(jié)了,下面是一些學生在論壇上的留言:小劉:五一勞動節(jié)都要放假,青年學習和工作也忙,青年節(jié)咋不讓我休息休息呀!小張:五四青年節(jié)是我們的節(jié)日嗎?我都忘記了,現(xiàn)在誰還在過這個節(jié)呀!小李:青年節(jié)就應該讓我們青年們多出去旅旅游,見見世面,不負青春好年華!對于以上的留言,你怎樣看?請給小劉、小張或者小李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tài)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和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tǒng)一以“小王”為寫信人,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200字。107.(2021秋·高一課時練習)參照下面湖南長沙橘子洲頭青年毛澤東的雕塑,結合你對毛澤東的了解,描寫你心目中毛澤東的形象。要求:①使用第二人稱,側重肖像、心理描寫;②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③語言簡明、連貫、得體;④不超過120字。答案第=page4545頁,共=sectionpages4545頁答案第=page4444頁,共=sectionpages4545頁參考答案:1.D

2.不矛盾?!安凰拼汗狻笔蔷颓锾斓木吧c春天的景色相比較為單調(diào)這一點而言的?!皠偎拼汗狻笔蔷颓锾斓教幰姵赛S,時時有收獲這一情景說的。又加上紅軍打了勝仗,看到“寥廓江天萬里霜”的景色,自然就發(fā)出了由衷的贊美?!窘馕觥?.?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理解鑒賞能力。D項,“表現(xiàn)了詞人對自身渺小、前途茫然的無限感慨”錯誤,勁烈的西風、肅殺的秋氣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傷,而是振奮,預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現(xiàn)了勝利信心的堅定。故選D。2.此題考查把握詩句意思的能力。翻譯: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蒼天卻不老,重陽節(jié)年年都會來到。今天又逢重陽,戰(zhàn)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樣明媚。卻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美,如宇宙般廣闊的江面和天空泛著白霜。首先確定這種表述并不矛盾,接著分析原因?!安凰啤笔菑拇禾炫c秋天景色的區(qū)別來說的,秋景自然不似春景;而“勝似”則是從秋天勝過春天的方面而言,秋天雖沒有春天的百花齊放,但一來“橙黃橘綠”,乃是豐收季節(jié);二來詩人是在戰(zhàn)地,看見紅軍打了勝仗,這種喜悅的心境自然也讓眼前的秋色比純色更令人喜歡,由此而生贊嘆之情;此處提到春光實則是為了反襯秋色“寥廓”與“萬里霜”。此情豪邁異于東風駘蕩、桃紅柳綠、鶯語燕歌、溫柔旖旎的春日風光。但勁烈的西風、肅殺的秋氣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傷,而是振奮。詩人的感情、戰(zhàn)士的氣質(zhì)決定了他的審美選擇:“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天朗氣清,江澄水碧;滿山彩霞,遍野云錦,一望無際,鋪向天邊,極寫景色之瑰麗?!军c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3.C

4.不相同。第一首詞渲染了一種緊張、激烈、悲壯的戰(zhàn)斗氣氛;第二首詞的景物描寫渲染了一種凄涼、冷落、傷感的氣氛。

5.第一首詞抒發(fā)紅軍戰(zhàn)士越過天險婁山關時的豪邁雄壯之情;第二首詞抒發(fā)懷古傷今的悲壯之情;《沁園春?長沙》抒發(fā)昂揚向上的青春激情,表達雄視天下的凌云壯志?!窘馕觥?.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詩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C項,“‘漫道’的意思是‘漫長的道路’”理解錯誤?!奥馈钡囊馑际恰澳馈?。故選C。4.本題考生考查對比詩歌鑒賞詩歌意境氛圍的能力,要抓住體現(xiàn)氛圍的意象進行分析。兩首詩歌所渲染的氛圍是不同的。第一首,“馬蹄聲碎”,嗒嗒的馬蹄令人心碎。“喇叭聲咽”,軍號聲聲沉郁低回。紅軍在月明的霜晨進軍,馬蹄聲微響,喇叭聲低沉,營造出一片嚴肅的戰(zhàn)斗前的景象。給人一種緊張、悲壯之感。第二首,“灞陵傷別”,灞陵橋上的凄愴離別?!拔黠L殘照”,西風蕭瑟,殘陽似血?!板绷陚麆e”,是由柳色觸發(fā)的對當時分別情景的回憶,渲染了悲傷的氛圍。在肅殺的秋風之中,一輪落日空照著漢代皇帝陵墓的荒涼圖景,給人以悲涼之感。5.本題考查對比鑒賞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第一首,“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意思是: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我們似乎能看到作者佇立于婁山關之巔,遙望萬里祖國壯麗江山之英姿。他看見了如海的青山、如血的夕陽,畫卷之美正符合蒼涼沉雄的大寫意之境界,而“從頭越”表達出作者內(nèi)心一種強烈的必勝之決心,及要克服萬重困難,獲得最后成功。它對于精神的升華起到了某種神奇般的效應,抒發(fā)了紅軍戰(zhàn)士越過天險婁山關時的豪邁雄壯之情。第二首,“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意思是:只有西風蕭瑟,殘陽似血,拂照著那漢家帝王的陵闕。詞人進一步強調(diào)從樂游原上遠望咸陽古道的悲涼景象,和秦娥哀婉凄切的心境,而引出秦娥眼前之所見,只有在肅殺的秋風之中,一輪落日空照著漢代皇帝陵墓的荒涼圖景。結尾兩句與上闋的結尾兩句前后照應,從年年傷別的懷念遠人,到殘照陵闕的懷古傷今,氣象突然為之開闊,意境也就愈顯深遠?!肚邎@春?長沙》,上闋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皭澚壤瑔柹n茫大地。誰主沉???”的感嘆,這一問道出了詞人的雄心壯志,表現(xiàn)了他的博大胸懷,由寫景直接轉入抒懷,自然帶出下半闋的抒情樂章。下半闋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皯浲魨槑V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自然地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將無形的不平凡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全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表現(xiàn)了詞人和戰(zhàn)友們?yōu)榱烁脑炫f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6.月、咽、越、血

7.李詞的景物描寫渲染了一種凄涼、冷落、傷感的氣氛;毛詞渲染的是一種緊張、激烈、悲壯的戰(zhàn)斗氣氛。

8.李詞結尾抒發(fā)了一種懷古傷今的悲壯之情;毛詞抒發(fā)的是紅軍戰(zhàn)士越過天險婁山關時的那種豪邁雄壯的感情?!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文學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作家、作品,文學現(xiàn)象、文學流派、文體知識等方面。重點記憶課本涉及到的和經(jīng)典閱讀中列出的作品。平時注意積累,理出線索,形成體系。此題主要考核詩歌的押韻,注意抓住這一特征。本題中,根據(jù)“烈”“月”“鐵”“越”的韻腳,可排除“泣”“霞”“冷”“畫”;根據(jù)“霜晨月”“從頭越”的頂真修辭手法,可知第①空應“月”,第③空應填“越”;“喇叭聲”是名詞,只能用“咽”來修飾;“如”是比喻詞,根據(jù)“殘陽”的顏色,只能將“殘陽”比作“血”。所以第②空應填“咽”,第④空應填“血”。7.本題考查比較鑒賞詩歌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型時,首先要通讀全詩,把握大意,尤其要把握其思想內(nèi)容和主要的寫作手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含注釋);其次是要準確審題,找準異同,要結合題干中給出的比較角度(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思想感情)來尋求詩詞的相同點和差異性;最后,是全面作答,點面結合。既要有總體分析,又要有具體分析,表述時要注意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本題中,李白詞中“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詞人落筆就寫一個京城女子,在一個月照高樓的夜晚,被凄涼嗚咽的簫聲驚醒了好夢。一個“咽”字,渲染出境界之凄涼;一個“斷”字,烘托出秦娥內(nèi)心的失望?!扒貥窃拢昴炅?,灞陵傷別?!鼻囟饛膲糁畜@醒,眼前只有照著樓臺的月色;借著月色向樓下看,只見楊柳依舊青青,一如既往,不禁勾起往年在灞橋折柳,送別愛人那種悲傷情景的回憶,不僅起到由月色而見柳色的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加強了對于孤獨凄涼的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皹酚卧锨迩锕?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边@兩句緊承“傷別”,描寫秦娥登原望信而不得的景象?!皹酚卧痹诮裎靼彩心?,居全城最高處,四望寬敞,可瞭望全城和周圍漢朝的陵墓;這里寫秦娥登臨遠望的地點?!扒迩锕?jié)”,點明是清涼的秋季,既補寫上闋沒有明寫的時間,又點染冷清寂寥的氣氛。此時此地,秦娥滿懷愁緒,眼望愛人由此離去的咸陽古道,苦苦等著,然而塵埃不起,音信全無?!跋剃枴?,乃秦朝京城,至漢、唐時從京城長安往西北經(jīng)商或從軍,咸陽為必經(jīng)之地;“古道”,年代久遠的通道,一個“古”字喚起人們對古往今來多少過客的不盡聯(lián)想?!耙魤m”本謂聲音與塵埃,后借指信息;“絕”,斷絕。這三字,不僅寫盡咸陽古道寂靜冷落的景象,更把秦娥孤獨無望、欲哭無聲的心境寫絕?!耙魤m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痹~人依詞調(diào)的要求,將“音塵絕”三字加以反復,進一步強調(diào)從樂游原上遠望咸陽古道的悲涼景象,和秦娥哀婉凄切的心境,而引出秦娥眼前之所見,只有在肅殺的秋風之中,一輪落日空照著漢代皇帝陵墓的荒涼圖景?!瓣I”,此指陵墓前的牌樓。身登樂游原的秦娥憑高瞭望,不見音塵,正將此景盡收眼底,同時秦娥懷古傷今的弦外之音,也借此被表達得淋漓盡致。特別是這結尾兩句與上闋的結尾兩句前后照應,從年年傷別的懷念遠人,到殘照陵闕的懷古傷今,氣象突然為之開闊,意境也就愈顯深遠。因此,李詞通過“嗚咽的簫聲”“一鉤殘月”等景物渲染了清冷、悲傷的氛圍。毛詞寫于婁山關激戰(zhàn)之后,以婁山關之戰(zhàn)為題材,雖然寫的是翻越婁山關的行軍情景,寫的是勝利后的所見所聞所感,但運用的是高度綜合法、側面描寫法,把兩天的戰(zhàn)斗歷程濃縮為一天,通過嚴肅、緊張的行軍氣氛,透露出激戰(zhàn)的先兆,通過猛烈的西風聲、凄厲的雁叫聲、細碎急促的馬蹄聲和時斷時續(xù)、悲咽帶澀的喇叭聲,暗示戰(zhàn)斗緊張激烈,通過描寫海濤般起伏的蒼山、如鮮血般殷紅的殘陽,借以表現(xiàn)浴血奮戰(zhàn)、英勇犧牲的激戰(zhàn)情景。上半闋,一開始三個字“西風烈”,悲聲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劃破寒空,直上云天,猶如置身凜冽的西風之中聳然動容,平添悲壯。接著第二句,凄婉悠長的景致出現(xiàn)了,長空浩大無涯,大雁哀涼清幽,“霜晨月”雖讀上去是三字一頓,但一幅曉月寒霜圖幻化而出,而在圖中美麗的大雁也為這美麗晨景感動得如歌如泣了。詩人僅用“馬蹄”“喇叭”代表紅軍,又用“碎”與“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練、準確、優(yōu)美,與情景相得益彰。下半闋上來起始二句,一破上片的凄厲悲壯,豪氣突升,一筆宕開,并不寫攻占婁山關激烈的戰(zhàn)斗,而是指明即便關山漫漫,長路艱險,但已定下從頭做起。下半闋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氣以及對獲勝的信心。所以這二句雖表面寫實,卻的確有象征意義,詩人感到即便過去遭過一些失敗,但可以“從頭越”?!皬念^越”這三個字凝結了多少內(nèi)心的奮發(fā)突破之情?!吧n山如海,殘陽如血”兩句,寫的又是黃昏景象,從凌晨寫到黃昏。此時詩人佇立于婁山關之巔遙看遠處連綿起伏的山脈莽莽蒼蒼,如大海一般深邃,而黃昏的夕陽漸漸落下,剩余的一抹霞光如血一般映紅了天際。這首詞生動地描寫了當年紅軍指戰(zhàn)員從拂曉出發(fā)到傍晚結束戰(zhàn)斗的動人情景。西風猛烈,長空雁叫,紅軍在月明的霜晨進軍,馬蹄聲微響,喇叭聲低沉,一片嚴肅的戰(zhàn)斗前的景象。經(jīng)過戰(zhàn)斗后,雄關也被我們占領,大家邁開大步通過,在黃昏中向波濤起伏的群山奮勇前進。因此,毛詞中“凜冽的西風”“在山里回蕩的大雁的叫聲”“一彎冷月”“清霜”“踏著碎步的馬”“哭咽的喇叭”等景物充滿了蒼涼悲壯之感,渲染的是一種緊張、激烈、悲壯的戰(zhàn)斗氣氛。8.本題考查把握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題一要關注詩歌中的“情語”,這些關鍵詞語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作者的感情傾向;二要關注詩歌中的“景語”,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點與情感之間有密切的關系;三要結合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和作品的時代背景,做到知人論世。分析詩歌情感要結合全詩,逐聯(lián)分析,才不會遺漏要點。本題中,李白詞“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三句,詞人依詞調(diào)的要求,將“音塵絕”三字加以反復,進一步強調(diào)從樂游原上遠望咸陽古道的悲涼景象,和秦娥哀婉凄切的心境,而引出秦娥眼前之所見,只有在肅殺的秋風之中,一輪落日空照著漢代皇帝陵墓的荒涼圖景?!瓣I”,此指陵墓前的牌樓,身登樂游原的秦娥憑高瞭望,不見音塵,正將此景盡收眼底,同時秦娥懷古傷今的弦外之音,也借此被表達得淋漓盡致。特別是這結尾兩句與上闋的結尾兩句前后照應,從年年傷別的懷念遠人,到殘照陵闕的懷古傷今,氣象突然為之開闊,意境也就愈顯深遠。通過寫窮奢極欲和狂歡極樂的秦代、漢代只剩下悠悠的古道和孤獨的陵墓,面對著西風殘照的景象,抒發(fā)了懷古傷今之情。抒發(fā)了一種懷古傷今的悲壯之情。毛詞寫于婁山關激戰(zhàn)之后,以婁山關之戰(zhàn)為題材,雖然寫的是翻越婁山關的行軍情景,寫的是勝利后的所見所聞所感?!吧n山如海,殘陽如血”兩句,寫的又是黃昏景象,從凌晨寫到黃昏。此時詩人佇立于婁山關之巔遙看遠處連綿起伏的山脈莽莽蒼蒼,如大海一般深邃,而黃昏的夕陽漸漸落下,剩余的一抹霞光如血一般映紅了天際。這首詞生動地描寫了當年紅軍指戰(zhàn)員從拂曉出發(fā)到傍晚結束戰(zhàn)斗的動人情景。西風猛烈,長空雁叫,紅軍在月明的霜晨進軍,馬蹄聲微響,喇叭聲低沉,一片嚴肅的戰(zhàn)斗前的景象。經(jīng)過戰(zhàn)斗后,雄關也被我們占領,大家邁開大步通過,在黃昏中向波濤起伏的群山奮勇前進。“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通過描寫海濤般起伏的蒼山、如鮮血般殷紅的殘陽,借以表現(xiàn)浴血奮戰(zhàn)、英勇犧牲的激戰(zhàn)情景。聯(lián)系寫作背景可知抒發(fā)了作者豪邁的革命激情?!军c睛】詩歌鑒賞要做到下面的幾點要求:1、緊扣要求、吃透提示:題目怎么問就怎么答,不要答非所問。要緊扣要求,具體作答,切忌籠統(tǒng)、空泛。有時出題人為讓考生準確把握題意,給了一定的提示,對這些提示一定要吃透,不可輕易放過,這往往是引導我們答題的路標。2、調(diào)動積累、理解內(nèi)容:調(diào)動積累需要關注以下幾個面:(1)涉及的文化常識、生活常識、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和自然現(xiàn)象;(2)某一詩句的大意或內(nèi)涵;(3)詩人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志向追求、生活經(jīng)歷;(4)時代背景和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