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實用9篇)_第1頁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實用9篇)_第2頁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實用9篇)_第3頁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實用9篇)_第4頁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實用9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實用9篇)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第1篇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內容及地位

《贈汪倫》這首詩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李白游覽涇縣桃花潭時,當地人汪倫常用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體現(xiàn)了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全詩語言自然質樸,明白如話,感情真摯,詩意極濃,是訓練二年級學生朗讀詩歌,體會詩人感情的極好作品;這首詩是唐詩中的,它流傳之廣,應用之多,影響之深,可見一斑。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詩歌教學的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通過突破生字詞,理解古詩的大意。

2、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想象情景,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3、引導學生懂得珍惜友情。

(三)教學重難點

體會詩人感情,有感情朗。

二、說教法

為了達成以上的教學目標,整個教學過程采用談話法、朗讀感悟法等來完成教學目標的。眾所周知,讀是理解感悟的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我以讀代講,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感悟詩人情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熏陶情感。因此我有目的的安排三個層次讀,達到教學目標:“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細讀課文,理解感悟”,“精讀課文,情感內化”,這樣逐層遞進地讀,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詩中蘊涵著朋友之間美好真摯的友情。

三、說學法

為了培養(yǎng)學生朗讀詩歌的能力,教給學生整體理解詩歌的方法,我采取多種形式和步驟,反復引導學生朗讀,通過“初讀總體把握詩意——細讀具體理解詩情——精讀全面體會感情”三個步驟,邊讀邊想,品詩中字詞,悟詩人感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全面提高朗讀詩歌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鞏固舊知

1、抽查背誦上節(jié)課所學的古詩《回鄉(xiāng)偶書》

(這樣既可以鞏固舊知,又可以讓學生盡快地進入學習新課中來。)

2、提問:有誰學過或讀過李白的詩?

(用學生所熟悉的知識進行導入,可以消除學生的'陌生感,使學生在舊知的基礎上很自然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讓新舊知識連貫起來,使知識系統(tǒng)化。《贈汪倫》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學生已經學過一些李白的詩了。因此,上課時我先讓學生說說已經學過的李白的詩,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講授新課

1、學習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準字形,為學習課文打下基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先自由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正確,讀通順;然后齊讀,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詩中寫誰送別誰?

(從整體上初步感知古詩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

3、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指名讀第1、2句詩,并提問:從“忽聞”寫出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從這兩句詩中同學們知道汪倫是怎么送李白的嗎?

(2)齊讀三四句詩,并理解詩人將“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的作用及體驗詩句“夸張”的寫法。

(3)再齊讀一遍古詩。

(細讀課文,讓學生體會詩中的感情思想。)

4、精讀課文,情感內化

師生合作探究學習,想象情景,根據詩句描寫的景物,說說此畫面。

(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李白與汪倫的比桃花潭水還更深的深厚友情,為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打下基礎。)

(三)讀背感悟,體會感情

1、老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感情思想。

(教師范讀可以用自己的感情朗讀來感染學生,為學生提供可借鑒和模仿的“聲音形象”。)

2、在學習全詩和范讀的基礎上,再加以指導朗讀,讓學生在讀流利的基礎上,再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熟讀古詩,然后背誦古詩

(讓學生在誦讀和背誦中反復感悟李白與汪倫的真摯友情。)

(四)古詩新唱,升華感情

欣賞并學唱兒歌《贈汪倫》,讓學生在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中升華感情。

(五)作業(yè)布置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編寫其他古人離別詩句。

(引導學生查找、搜尋、擴展相關材料,積累語言,拓展知識面。)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第2篇《秋天的圖畫》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喜歡秋天,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xiàn)秋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字卡、詞卡、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昨天我們學的識字(一)是講述了秋天的知識,今天讓我們繼續(xù)認識秋天吧。

二、揭題

1、板書課題,齊讀,思:讀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樣一幅圖畫?(秋天的圖畫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樣的?

2、翻書,自讀課文。

3、思考:課文共有幾句話?(4句)

4、指名分句朗讀,讀后評議。

(注意輕聲音節(jié):燈籠高粱)

5、小組合作讀,好的幫助差的,讀正確,讀流利。

三、認讀生字

1、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自讀。

2、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重點字音:梨籠頰浪勤勞

四、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體會教師在朗讀中表達的喜愛與贊美的情感。

2、學生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秋天的圖畫。

3、小組內讀,說說自己的感受。

4、小組內選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讀,并說說為甚么喜歡。

5、比賽讀,看誰讀得美。

6、尋找自己喜歡的學習小伙伴,讀喜歡的句子。

7、看著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秋天,再試著背誦。

五、擴展活動

根據本課內容,創(chuàng)編一個秋天的童話。“秋天來啦,秋天來啦”,山姑娘興高采烈地呼喊著、歡笑著,她招呼大家來開一個慶豐收的晚會。梨弟弟、蘋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趕來布置會場……

六、作業(yè)

1、小黑板出示“我會讀”中的句子,讀熟至背。

2、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課文中要求認的生字

2、背誦課文

二、新授

(一)認記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寫的生字,認讀。

重點字音:浪燈作字蘋麗勞

(二)識記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歡的識字方法:

提示:編字謎

加偏旁

換偏旁

做動作

(三)組詞語理解字義

(四)范寫指導

重點寫好含有三點水和草字頭的字。

三、作業(yè)

1、我會畫:畫秋天的果園

2、我會做:

(1)用落葉做書簽

(2)用自己的畫做賀卡

(3)用句子、短詩贊美秋天

(為語文園地一中的展示臺做準備)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第3篇《識字》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編寫詞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自制生字卡片、編寫關于秋天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孩子們,過了炎熱的夏天,我們走進了涼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

二、讀中識字。

1學生自由試讀詞語。

2分組互助讀詞語,再開火車讀詞語。

3出示生字,學生自主認讀(讀準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層、盡、染、淡、登、翠、爽、壯”。)

4開火車讀生字。

5同桌卡片抽讀。

三、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畫面。

2分組試讀,互相幫助,力求讀正確。

3多媒體演示秋天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4學生邊讀邊想象,聯(lián)系大自然實際,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

5多種形式讀。

(1)開火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美讀,要求讀得有感情。

(3)自由讀給喜歡的小伙伴聽。

四、在讀中鞏固識字。

1選詞語,讀詞語。出示圖片,選出與圖上景色相對應的本課詞語,讀一讀。

2分小組讀“我會讀”中的詞語,鞏固認讀生字。

3自編字謎,在編字謎、猜字謎的過程中自主識字。

五、在應用中鞏固識字。

1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語)。

2卡片游戲《找朋友》。

六、在寫中鞏固識字

1認讀字音。

2根據規(guī)律分析字形,記住字形。

如,“宜”與“實”,上邊都有一個寶蓋兒,區(qū)別在于“宜”的下邊是個“且”,“實”的下邊是個“頭”。

3分組說說自己喜歡的記字方法。

4說說難寫的字和容易寫錯的字。

5師范寫,學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導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6學生練習。

七、實踐活動

“慶豐收”: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農民收獲了糧食瓜果,我們收獲了詞語。分小組整理編寫到的秋天的詞語,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誰獲得了詞語大豐收。

關于秋天的詞語

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秋收立秋中秋節(jié)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第4篇學習目標: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10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集體的力量大,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學會與他人合作,領悟友誼的真諦,分享集體生活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能夠正確書寫。

2、讓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蘊涵的道理——————學會欣賞別人,學會與他人合作,追求真摯的友誼。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及雙橫線中的10個生字,會寫田字格中4個生字。

2、初讀課文,試著把課文讀通順,了解課文大致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1、出示課題,指名認讀“誼”字。

2、全班讀題,設疑而問:看了這個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友誼橋是一座什么樣兒的橋?誰架起了友誼橋?)

二、自主識字,在游戲中識字

1、學生自由地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翻翻課后生字表,把字音讀準。

2、學生找藏在文中的生字寶寶,田字格中的“會寫字”用圓圈圈畫,橫線上的“會認字”用橫線畫,邊畫邊讀。

3、出示會認會寫的字,指名認生字。

4、送生字寶寶回家,學生自由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5、檢查學生朗讀情況,并正音。

三、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上面寫有“娃、膚、吵、厚”四個字,問學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又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2、書寫時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書上描紅。

4、在本子上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聯(lián)系課文內容及生活實際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寫后面的四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集體的力量大,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學會與他人合作,領悟友誼的真諦,分享集體生活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復習生字組成的新詞:娃娃、皮膚、爭吵、忠厚、麥田、一支歌、架起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讀文感悟

1、學生圍繞“爭吵”這個話題,講述生活中的小故事。

2、學生自由朗讀1、2、3、4、5自然段,了解蠟筆娃娃們?yōu)樯稜幊常?/p>

3、分角色朗讀2、3、4、5自然段。重點指導朗讀“藍娃娃”說的話,讀中理解“傲慢”一詞,要求學生讀出“藍娃娃”傲慢的態(tài)度。

4、學生交流自己的體會和看法,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6自然段,讀中理解“忠厚”一詞,要求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

三、圖文結合,深化體驗

1、出示插圖,欣賞蠟筆娃娃們一起畫的'“藍天”、“紅日”、“青山”、“小溪”、“麥田”……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第8自然段,體驗蠟筆娃娃的感受:“啊——真是美極了!”理解“驚嘆”一詞。再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要讀出驚嘆的語氣。

2、在“藍天”、“紅日”、“青山”、“小溪”、“麥田”的畫面上添加“一道彩虹”,讓學生聯(lián)系前文,展開討論:“一個蠟筆娃娃能畫出美麗的彩虹橋嗎?”自由練讀最后幾個自然段,體驗蠟筆娃娃們的自豪、快樂的心情。

四、自主選擇,讀文背誦

1、學生朗讀全文,說說自己喜歡哪個蠟筆娃娃?為什么?

2、自主選擇合作角色,朗讀課文。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五、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上面寫有“忠、麥、支、架”四個字,問學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又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2、教師重點指導“麥”字。

3、生在書上描紅。

4、在本子上練習。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第5篇教學目標:

1.能讀準字音,學會12個生字,會認9個生字。有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2.從理解內容入手,理解內容,并通過朗讀、講解、描述等手段,指導學生體會集體的力量大。教學時要加強朗讀,把朗讀和理解結合起來進行,逐漸由有感情地朗讀達到背誦。

3.知道集體的力量大,大家齊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學重點:

1.學會等12個生字,會認等9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集體力量大。

教學難點:

知道集體的力量大,大家齊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一.導入

1.你們知道橋是什么樣的?那”友誼橋”又是什么樣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

2.板書課題,學生讀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要想解開小問號,我們就來學習第2課,請翻開書第4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抽讀生字卡。重點指導。

開火車讀。

指名讀詞。

3.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4.自己讀,和同桌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5.匯報。

三.朗讀感悟。

1.自由讀一讀第1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指名回答)

2.小蠟筆們?yōu)榱耸裁礌幊?他們各自都說了什么?

請你們讀一讀2、3、4、5自然段.然后告訴你的四人小伙伴.

3.匯報,指導朗讀.

知道每一種蠟筆的用途,抓住”最、那算什么、可美了、那點本領算啥”指多名朗讀,體會小蠟筆的自以為是.

四.識記生字。

1.抽讀生字卡(去掉拼音)

2.(將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認得哪些生字,你是怎樣認識的。

3.指導。

五.指導書寫。

1.讀一讀今天要寫的生字。

2.看看今天要寫的生字,和同桌說一說,你覺得最難寫的是那幾個字?哪些地方應該注意。

3.匯報。

第2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復習生字讀音。

2.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

二.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1.各種顏色的蠟筆有他們各自的用途,他們到底誰的本領大呢?

2.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第6自然段,看看紫蠟筆是怎么說的自由讀,讀了紫蠟筆的話,你知道誰的本領?

3.他們畫了一幅怎樣的畫,美嗎?請大家讀一讀第8自然段.自由度,同桌互相說從哪些地方感到這幅圖很美。

(抓住“格外、像飄帶、花紅柳綠、一望無際、翻滾”和蠟筆們自己說的話)借機指導朗讀。

4.讀到這里,想一想誰的用途大?(指名)集體的力量不僅讓蠟筆們團結在一起畫出美麗的圖畫還能使蠟筆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不信,你看!自由讀10-13節(jié)。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三.總結課文

1.我很喜歡課文中小蠟筆們畫的友誼橋,誰能告訴老師怎樣才能畫出美麗的友誼橋呢?

2.這座橋不是用彩筆畫出來的,而是用心用團結一致的精神畫出來的,讓我們在讀一遍課文,體會小蠟筆們齊心合力,在集體的力量下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畫卷。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四指導書寫

1指導觀察。

2示范指導

1)認真看每一筆在田字格的位置。

2)提示要點。

3)學生描紅臨寫。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第6篇教學目的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了解紙的發(fā)展過程,了解到紙的發(fā)明是我國古代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增強民族自豪感。

3、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詞,了解文中出現(xiàn)的詞語的意思,積累部分詞句。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生字詞,了解文中出現(xiàn)的詞語的意思,積累部分詞語。難點:在紙的發(fā)展過程中體會書寫材料在不斷完善進步。

板書設計:

30紙

龜甲

獸骨竹片絲織品紙

青銅器

石頭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紙,讀書,寫字,看報,畫畫都離不開紙,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沒有紙的,你們知道它是怎們發(fā)明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紙》這篇課文,學了課文就知道了。

出示課題30《紙》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每個生字的讀音。

2、學生自由讀文,勾畫生字詞。

3、學生識記生字詞。

4、師檢查生字詞,多音字。

5、師檢查讀文,指名分段讀文。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什么?

(二)學習1段

小麗去看電影,她看到了什么新鮮事?

(三)學習2段

1、那時人們?yōu)槭裁窗炎謱懺谥衿希?/p>

2、你覺得把字寫在紙上和把字寫在竹片上比起來哪個更好?為什么?

(四)學習4段

1、可媽媽卻說寫在竹片上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理解“進步”根據學生“學習進步”理解,強調“很大”。

2、為什么這樣說?原來人們把字刻在什么上面?出示課件。

3、把字刻在龜甲、獸骨這些東西上面,有什么缺點呢?

師小結,后來,人們就把字寫在了竹片上,雖然一個竹片上寫的字也不太多,但人們可以把好多個竹片按順序連起來就可以寫很多字了。

4、把字寫在竹片上雖然進步很大了,但它還是有些個大還是不方便,所以人們就又把字寫在哪?

5、絲綢很輕,很薄,帶著也很方便,可絲綢有什么缺點呢?

師總結;為了寫字的材料,我們的祖先想了這么多辦法,真不容易呀,他們動了多少腦筋哪。

(五)學習6段

1、人們是在什么時候用上紙的呢?

理解“發(fā)明”,強調“我們的祖先”。

雖然有紙了,可是,那時候,紙還是比較貴,數量也很少,人們還是不能大量使用,能用得起紙的人也很少,只有皇家貴族用得起。

2、到了東漢,人們才開始使用紙,這是什么原因呢?在東漢發(fā)生了什么事?

理解“改進”

3、蔡倫用什么造紙?這些東西有什么特點?

4、蔡倫造的紙又什么優(yōu)點?

5、不光我們中國人用上了紙,后來造紙技術還傳到了哪里?

師總結:正是我們的祖先發(fā)明了紙,古人的詩歌、書畫、文章才得以流傳下來,是我們欣賞到他們的作品,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為全人類做出了多大的貢獻?。?/p>

6、指導朗讀6段

帶著自豪的語氣讀讀6段

(六)學習7段

理解“自豪”、“真了不起”

(七)分角色朗讀全文

(八)拓展

1、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紙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功能也不光是寫字畫畫了,你還知道哪些用途的紙?

2、打亂順序,體會紙的發(fā)展過程。

(九)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不但發(fā)明了紙,還發(fā)明了什么?

師總結:這些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為世界作出的貢獻,他們真了不起,他們太聰明,太偉大了,我們?yōu)槭且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第7篇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2、了解溪水兩次變化的原因,樹立環(huán)保意識。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了解溪水變渾的原因。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兩幅。

2、課文第48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識字

一、談話設疑

小兔的家門前,有一條清清的小溪,溪水又涼又甜。一場雨過生,溪水突然變黃了。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弄個明白。

二、自讀課文,自識生字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用開火車讀的方式檢查自學情況。注意下面字的讀音。

停、坑讀后鼻音;

澡、栽讀平舌音;

泥讀鼻音。

3、向難寫的字挑戰(zhàn)。

提示:

坑、培左邊是提土旁,土的最后一橫要變成提。

栽的左下部分是木,但木的捺要變成點。

4、學生書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三、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1、自由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再讀課文,思考:溪水先怎么樣,后來怎么樣,最后怎么樣。把有關句子記上記號,再讀一讀。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根據學生讀的內容板書:

渾渾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師:讀到這兒,你有什么問題嗎?(溪水為什么變渾又變清)教師相機在短語后邊加問號。

渾渾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四、課堂作業(yè)

1、書寫生字,寫正確,寫工整。(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2、同桌討論:溪水為什么會變渾又變清?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鞏固練習

一、激趣啟思

(出示插圖一)

師:小兔的家門前,綠樹成陰,一條清清的溪水歡快地唱著歌奔向遠方,溪水又涼又甜。一場雨過生,溪水突然變黃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二、讀議學習課文第3、10自然段

1、輕聲自讀課文第38自然段。

討論:溪水為什么變黃了?

2、清清的溪水變成了渾渾的溪水,小兔這時是什么樣的心情啊?(著急、生氣)你從哪些詞語、哪些句子中看出來的,用符號畫一畫,再跟同桌說一說。

3、體會小兔的心情,讀好這些句子。

4、大象和野豬知道是怎么回事嗎?你又從哪些詞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再讀一讀。根據上下文理解勝負、不解的意思。

5、通過讀詞語、讀句子我們知道:樹拔掉了,泥土松了,雨水把泥土沖進小溪,溪水變渾了。我們再通過分角色讀課文,體會小兔、大象和野豬的心情。

(1)小組分角色讀。

(2)抽讀。

(3)教師讀旁白,學生分角色讀。

6、引讀第9自然段。

大象走到小溪邊

野豬跳進小溪

7、同學們,快替大象、野豬想想辦法吧。

8、它倆是怎樣做的,讀第10自然段。

用小圓點兒標出它們做了些什么事。

(刨坑、栽樹、培土、澆水)

自己試著做做這些動作,再讀一讀。

三、激情悟理

(出示插圖二)

1、細心的同學,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發(fā)言,教師相機指導)

2、讀好第11自然段。

3、聰明的同學,你懂得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發(fā)言,教師相機指導)

4、你還會做些什么?交流討論。

5、教師小結: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愛護大自然,就是愛護我們的家!

四、課堂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第3、4題。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第8篇說教材

《狼和小羊》是蘇教版語文第三冊第十課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狼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小羊據理申辯,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地撲上去吃小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它是一定要干壞事的,對狼這樣的壞家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內容凝練,寓意深刻。作者通過對角色的神態(tài)、動作、對話的著力描寫,刻畫了角色性格,展開了故事情節(jié),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存心要干兇惡殘酷的壞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闭n文通過狼和小羊的神態(tài)、對話揭示了角色的本質,故事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使學生明白對像狼一樣的壞人是沒有道理可講的,應該以智取勝。

重點難點

1、朗讀、理解課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兒”。

3、分角色讀課文

說教法學法

本文篇幅短小,內容凝練,角色的神態(tài),動作,對話生動,學生能較好的理解寓意,因此,在教學中,我選擇以讀為主,讀中理解,讀中悟理的教學方法。

一、讀中品味詞句,了解角色性格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讀詞語。在理解“找碴兒”這個詞語時,我充分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引導學生在具體情景和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找碴兒”這一詞語的意思。既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滲透其中,又讓學生加深了對狼的本性的認識。在理解“上游,下游,倒流”這些詞語時,我讓學生上臺貼圖片,把狼和小羊送到小溪邊來理解,并讓學生講一講為什么要這么貼。體現(xiàn)了新課程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文的重點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抓住這個重點設計提問:狼為了吃小羊一共找了幾次“碴兒”?學生回答三次。圍繞三次“找碴兒”進行本節(jié)課的教學。通過狼三次找碴兒的神態(tài)各是怎樣的?抓住“氣沖沖、大聲、喊道”等詞進行分析,刻畫狼的兇惡。狼的三次說話中抓住“壞家伙、背地里”等詞句進行講解,來理解狼兇惡,蠻不講理的性格。抓住“吃了一驚、溫和、可憐”等詞細細品味,了解小羊善良的性格。為下一步弄懂課文寓意打好基礎。特別是在教學小羊第二次反駁狼說的話時,我通過分析理解,讓學生體會出小羊此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學生回答:害怕、委屈、難過等。接著我又把這幾個詞語加到課文中去引讀“可憐的小羊害怕的喊道??蓱z的小羊委屈的喊道。可憐的小羊難過的喊道?!弊寣W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小羊的心情。因為新課程提倡個性化的朗讀,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讀出學生自己心里的感受。

二、表演激趣本課具有極強的戲劇沖突

故事形象生動,文中角色性格鮮明,非常適宜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在學完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同桌之間分角色表演,在學生全體參與的基礎上選出一組上臺表演。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更透徹,也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參與性。

三、展開討論,課外拓展,安全教育

1、設計問題:小羊跟狼一次又一次講道理,為什么狼還往小羊身上撲去?小羊該怎樣做才不會被狼吃掉呢?假如你是小羊,你遇到了這只狼,你會和它講道理嗎?你有什么好辦法對付它?學生會回答:“因為狼的本性是兇惡的,所以跟它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應該想辦法叫獵人來打死它?!薄靶⊙蛴檬^砸死它?!薄靶⊙蚪欣侨バ∠词?,然后把它推進小溪,自己再逃走?!钡鹊?。

2、課外拓展,聯(lián)系生活,安全教育:對于蠻不講理的壞人是無理可講的,只有通過用智慧才能戰(zhàn)勝他。接著,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假如遇到了像狼一樣的壞人該怎樣做,如果有時間可假擬事件進行討論,如何保護好自己。這樣,既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又教育他們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四、最后,讓學生續(xù)編故事

小羊的命運到底會怎么樣呢?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狼把小羊吃了,有的說小羊想辦法逃走了等。孩子的思維永遠是超乎我們的想象的,不管他們如何回答都是經過思考后說出來的,都應該給予鼓勵。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第9篇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會寫字、4個會認字,能夠用生字來組詞。

2.學習課文,了解紅黃藍三色是色彩中的三元素,其他各種色彩都能夠由他們配成。激發(fā)學生對色彩的喜愛之情。

3.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了解紅黃藍三色是色彩中的三元素。

教學準備:

紅黃藍彩色筆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讀本課的會寫會認字,會寫“彩、游、戲、相、綠、新、玩”7個生字。

2.初讀課文,能夠把課文正確地讀出來。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用具:

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述:老師來變個魔術你們看,好嗎?(好)

師演示:紅黃兩色相加看看成了什么顏色?

師導入:在色彩的王國里,紅黃藍三種顏色可有趣了,他們彼此相加可以變出很多的顏色來。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寫的就是他們,讓我們去看看書中寫了什么,好嗎?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寶寶,想辦法記住他們。反饋交流(用多種方式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再讀課文,看看你能夠在課文里準確地認讀出生字寶寶嗎?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