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陰病篇的學(xué)習(xí)教案_第1頁
厥陰病篇的學(xué)習(xí)教案_第2頁
厥陰病篇的學(xué)習(xí)教案_第3頁
厥陰病篇的學(xué)習(xí)教案_第4頁
厥陰病篇的學(xué)習(xí)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厥陰病篇的學(xué)習(xí)教案第1頁/共149頁第六章辨厥陰病脈證并治

第六章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2頁/共149頁一、概念概說厥陰病為六經(jīng)病傳變的最后階段,常表現(xiàn)為寒熱錯雜、陰陽混淆的證候。出現(xiàn)以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等為主證的疾病。第3頁/共149頁二、厥陰病的病因病機(一)病因

1.他經(jīng)失治、誤治,傳入厥陰(包括三陽和太陰、少陰)。

2.臟氣虛衰,邪氣直中厥陰。(二)病機邪入厥陰,陰盡陽生,寒熱錯雜;肝失條達,木邪乘胃犯脾。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4頁/共149頁三、證候類型1.上熱下寒證(代表證型)。2.厥證熱厥、寒厥、血虛寒凝厥、痰厥、水厥。3.下利證。4.嘔噦證。四、厥陰病治則代表證寒熱錯雜證:清上溫下。其它各證應(yīng)辨證論治,隨證治之。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5頁/共149頁第一節(jié)厥陰病提綱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①,心中疼熱②,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原文】(326)第6頁/共149頁【詞解】①氣上撞心:心,在這里指心胸部位。即病人自覺有氣上沖心胸。②心中疼熱:自覺心胸或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熱感?!咎嵋控赎幉√峋V。第7頁/共149頁①氣上撞心:心,在這里指心胸部位。即病人自覺有氣上沖心胸。②心中疼熱:自覺心胸或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熱感。【釋義】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不欲食食則吐蛔——木火燔灼,津液受傷。

——木火上炎?!笩嵯?。

——木橫乘土,脾虛不運。

——中寒蛔動,尋溫走竄。上熱下寒下之利不止——誤下脾傷氣陷。第8頁/共149頁復(fù)習(xí)思考題1.如何理解厥陰病提綱?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9頁/共149頁一、厥陰寒熱錯雜證(一)烏梅丸證【原文】(338)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①,非蛔厥②也?;棕收?,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fù)時煩者,此為藏寒③,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fù)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棕收?,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第二節(jié)厥陰病本證

第10頁/共149頁【詞解】①藏厥:是指內(nèi)臟真陽極虛而引起的四肢厥冷。②蛔厥:因蛔蟲內(nèi)擾,氣機逆亂而致的四肢厥冷。③藏寒:此指脾臟虛寒,實際是腸中虛寒,即脾虛腸寒。第11頁/共149頁

①氣上撞心:心,在這里指心胸部位。即病人自覺有氣上沖心胸?!咎嵋勘媾K厥與蛔厥,以及蛔厥的證治?!踞屃x】本條文可分三段進行理解。1.臟厥的癥狀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2頁/共149頁脈微厥全身膚冷躁無暫安時真陽虛極,臟氣垂絕?!冴師o陽。此為臟厥2.蛔厥的證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3頁/共149頁靜而復(fù)時煩得食而嘔又煩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厥逆

—呈發(fā)作性?;滓蚴澄抖鴶_動,胃氣上逆?!谢紫x病史?!紫x內(nèi)擾,氣機逆亂,陽氣不達四末。病機:上熱下寒,蛔蟲擾動,陽氣不達?!局畏ā壳迳蠝叵?,安蛔止痛。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4頁/共149頁【方藥】烏梅丸烏梅(醋漬)細辛、桂枝、附子蜀椒、干姜黃連、黃柏人參、當歸米飯、白蜜—安蛔止痛,益陰柔肝。辛溫助陽散寒?!嗪鍩??!鏆?,和血,扶正?!臀妇徏?。3.烏梅丸又主久利久利而見寒熱錯雜證者用之效。第15頁/共149頁【知識拓展】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烏梅丸可麻痹蟲體,抑制蛔蟲活動,促進膽囊收縮和膽汁排泄,使奧狄括約肌擴張,從而有利于蛔蟲的排出。本方常用于治療膽道蛔蟲癥、膽石癥、膽囊炎、腸道蛔蟲癥、結(jié)腸炎、泄瀉、盆腔炎、帶下、盜汗、內(nèi)耳眩暈、頑固性呃逆等。第16頁/共149頁(二)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證

【原文】(359)

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fù)吐下之,寒格①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詞解】

寒格:指上熱與下寒相格拒?!咎嵋亢裢吕淖C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7頁/共149頁【釋義】本自寒下——本是腸寒下利。醫(yī)復(fù)吐下——誤用吐下,脾胃更傷,造成寒熱格拒:食入口即吐——寒熱格拒,胃熱氣逆尤甚。上熱則胃失和降嘔吐下寒則脾不升清下利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8頁/共149頁病機:上熱下寒,寒熱相格?!局畏ā?/p>

辛開苦降,清上溫下。

【方藥】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黃芩三兩黃連三兩干姜三兩人參三兩——辛溫通陽祛寒?!蕼匮a中益氣??嗪郧迳蠠?。辛開苦降法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9頁/共149頁【知識拓展】

本方具有鎮(zhèn)吐、抗炎、抑菌、抗?jié)?、增強免疫力等作用。本方常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胃腸炎等。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20頁/共149頁三、麻黃升麻湯證

【原文】(357)

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①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三)麻黃升麻湯證

【原文】(357)【詞解】下部脈:指尺脈。【提要】上熱下寒,正傷陽郁的證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21頁/共149頁【釋義】寸脈沉而遲下部脈不至手足厥逆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

——邪陷于里,陽郁不伸。

——陽氣被阻,脈道不利。

——陽郁不達四未。

——熱盛于上,灼傷津液?!獰醾谓j(luò),肉腐成膿。

——脾傷寒甚,清氣下陷。傷寒大下后正傷邪陷,陽氣被郁。主證: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22頁/共149頁病機:寒熱錯雜,正傷陽郁,虛實互見。【治法】發(fā)越郁陽,清上溫下?!痉剿帯柯辄S升麻湯麻黃二兩半、升麻一兩一分——發(fā)越郁陽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23頁/共149頁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萎蕤十八銖、天冬六銖、石膏六銖、芍藥六銖、當歸一兩一分育陰清熱,潤肺解毒。白術(shù)、干姜、茯苓、桂枝、甘草各六銖溫中健脾祛寒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24頁/共149頁【知識拓展】本方有報道治療喘息性支氣管炎,自發(fā)性氣胸,結(jié)核性腹膜炎、非特異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等。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25頁/共149頁二.血虛寒凝厥

(一)當歸四逆湯證

【原文】(351)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咎嵋空撗摵仑实淖C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26頁/共149頁【釋義】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血虛寒凝,氣血不暢,四末失溫?!搫t脈道不充,寒凝則脈行不利。四肢關(guān)節(jié)疼痛,身疼、腰痛,遇寒加重寒凝經(jīng)絡(luò)月經(jīng)延期、痛經(jīng)、量少色暗寒凝胞宮。或還可見: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27頁/共149頁病機:血虛寒凝?!局畏ā筐B(yǎng)血通脈,溫經(jīng)散寒。【方藥】當歸四逆湯。當歸三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通草二兩——養(yǎng)血和營?!獪亟?jīng)散寒通脈。

——補中益脾養(yǎng)營?!ㄐ醒}。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28頁/共149頁【現(xiàn)代研究】

實驗研究表明,本方能使血流增快,紅細胞聚集減少,加速外周血液循環(huán)?!九R床應(yīng)用】1.血管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早期雷諾氏病,動脈炎。2.痛證頭痛、坐骨神經(jīng)痛、痛痹等。3.婦科病痛經(jīng)、閉經(jīng)、不孕證、盆腔炎等。4.骨科病頸椎病,肩周炎,骨質(zhì)增生等。5.皮膚病蕁麻疹、銀屑病、凍瘡等。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29頁/共149頁(二)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姜湯證

【原文】(352)

若其人內(nèi)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提要】論血虛寒凝兼久寒的證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30頁/共149頁內(nèi)有久寒——素體寒邪較重。

據(jù)臨床所見,本證常見巔頂痛、腹痛、喜溫喜按、干嘔、吐涎沫,或寒疝、癥瘕等證?!局畏ā筐B(yǎng)血通脈,溫陽祛寒。【方藥】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當歸四逆湯吳茱萸、生姜——養(yǎng)血通脈,溫經(jīng)散寒。

——溫陽祛寒。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31頁/共149頁【知識拓展】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能提高人體深部體溫,增加心排出量和末梢血流量。

用于多種疼痛性疾?。喝缟窠?jīng)痛、少腹痛、寒疝痛、骨質(zhì)增生性疼痛、胃脘痛等。婦科:痛經(jīng)、縮陰證等。其他:肢端青紫證、凍瘡、陽萎等。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32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三)吳茱萸湯證

【原文】(378)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咎嵋扛魏肝?,濁陰上逆的證治。第33頁/共149頁【釋義】干嘔吐涎沫頭痛辨厥陰病脈證并治——肝寒犯胃,胃寒氣逆?!戈柌蛔?,陰濁上逆?!帩嵘戏?,清陽被擾?!静C】肝胃虛寒,濁陰上逆?!局畏ā颗螠匚?,泄?jié)峤的妗!痉剿帯繀擒镙菧?。?4頁/共149頁三、厥陰熱證

【原文】(371)(373)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熱利下重①者,白頭翁湯主之。【詞解】

下重:即里急后重?!咎嵋控赎師崂淖C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35頁/共149頁【釋義】主證:熱利下重欲飲水——濕熱下迫,穢濁壅滯不通。便膿血腹痛發(fā)熱、口渴、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等證——熱邪傷津?!盁嵯缕?,蒸腐腸絡(luò)。還可見:——熱壅氣滯。熱邪為患。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36頁/共149頁病機:肝經(jīng)濕熱下迫大腸,損傷腸絡(luò)?!局畏ā壳鍩嵩餄?,涼肝止痢?!痉剿帯堪最^翁湯:白頭翁二兩秦皮三兩黃連三兩黃柏三兩清熱燥濕止痢。清熱解毒,涼肝止痢。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37頁/共149頁【知識拓展】實驗研究表明,本方對多種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并能抵抗大腸桿菌內(nèi)毒素對機體的損害。本方多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非特異性結(jié)腸炎,以及淋菌性尿道炎、盆腔炎、泌尿系感染等。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38頁/共149頁復(fù)習(xí)思考題1.試述烏梅丸證、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證、麻黃升麻湯證的證候、病機、治法、方藥。2.如何鑒別蛔厥證與臟厥證?3.試述白頭翁湯證的證候、病機、治法及方藥?4.試比較論中三條吳茱萸湯證之異同。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39頁/共149頁

【原文】(331)傷寒,先厥后發(fā)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fù)利。第三節(jié)辨厥熱勝復(fù)證【提要】寒利休作與厥熱勝復(fù)的關(guān)系。第40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先厥后發(fā)熱而利者見厥復(fù)利——先見陽虛陰盛之厥、利——陽氣來復(fù),厥回利止——陰寒內(nèi)盛,陽復(fù)不及,下利復(fù)作第41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原文】(334)傷寒,先厥后發(fā)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①。發(fā)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第42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詞解】其喉為痹:患者咽喉紅腫,閉塞不通?!咎嵋勘骊枏?fù)病愈,及陽復(fù)太過的兩種轉(zhuǎn)歸。第43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先厥后發(fā)熱反汗出咽中痛發(fā)熱無汗,利必自止不止,便膿血陽氣來復(fù)

熱迫津泄熱灼咽喉熱邪內(nèi)陷,熱盛寒除熱傷腸絡(luò)必便膿血其喉不痹邪熱下趨第44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原文】(336)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shè)六日當復(fù)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咎嵋控薀嵯嗟葹樽杂颉5?5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厥五日熱亦五日六日當復(fù)厥不厥者自愈為陰寒為陽復(fù)陰又勝陽發(fā)熱與厥逆的時間相等,為陰陽相對平衡第46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原文】(341)傷寒發(fā)熱四日,厥反三日,復(fù)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出者,必便膿血?!咎嵋勘骊枏?fù)病愈與陽復(fù)太過變證。第47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發(fā)熱四日厥反三日四日至七日熱不出者——熱多于厥,陽復(fù)陰退——陽復(fù)太過,熱傷腸絡(luò)必便膿血第48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原文】(342)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fù)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提要】辨厥多于熱為病進。第49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厥四日熱反三日復(fù)厥五日厥多于熱,為陰盛陽退,所以“其病為進”。第50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

【原文】(332)傷寒始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①

。食以索餅,不發(fā)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fù)去也。后三日脈②之,其熱續(xù)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復(fù)發(fā)熱三日,并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yīng),故期之旦日③夜半愈。后三日脈之,而脈數(shù),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余,必發(fā)癰膿也。第51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詞解】除中:指胃氣垂絕,而反能食的反常之象。脈之:脈,此處為動詞,診察的意思。旦日:即明日?!咎嵋勘娉幸伤谱C及陽復(fù)太過的變證。第52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第一段傷寒發(fā)熱六日至期之旦日夜半愈指出在厥、利中當出現(xiàn)反能食時,尤應(yīng)謹慎明辨是陽氣來復(fù)的佳兆,還是胃氣垂絕、回光返照的危候。第53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第二段所以然者至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厥與熱正好相等,陰陽有可能趨于平衡,故病自愈。第54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第三段后三日脈之而脈數(shù)致必發(fā)癰膿也。陽復(fù)太過。熱氣有余,邪熱腐灼陰血,則其后必發(fā)生癰膿變證。第55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原文】(333)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①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fù)除其熱,腹中應(yīng)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第56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詞解】徹其熱:徹,即除之意。徹其熱,即是除其熱?!咎嵋勘娉械某梢颉⑻卣骷捌漕A(yù)后。第57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傷寒脈遲今與黃芩湯今反能食——陰寒內(nèi)盛,不可投苦寒之藥——真寒假熱,誤投寒藥傷陽——胃氣大傷,回光返照第58頁/共149頁復(fù)習(xí)思考題1.厥熱勝復(fù)可表現(xiàn)為哪幾種情況?其病機如何?2.試述除中證的臨床表現(xiàn)及發(fā)生機理?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59頁/共149頁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一、厥證的病機與證候特點

【原文】(337)【提要】厥逆的病機與證候特點。第四節(jié)辨厥第60頁/共149頁【釋義】凡厥者—包括一切厥逆證,不單指寒厥而言。陰陽氣不相順接—陰陽失其平衡,氣血不能貫通。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厥是指手足逆冷而言。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61頁/共149頁二、厥證辨治

(一)熱厥

1.熱厥的特點與禁忌

【原文】(335)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fā)熱,前熱者后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yīng)下之,而反發(fā)汗者,必口傷爛赤①?!驹~解】

爛赤:指口舌生瘡,紅腫腐爛。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62頁/共149頁【提要】熱厥的證候特點、治則及禁忌?!踞屃x】厥者必發(fā)熱前熱后必厥熱厥與發(fā)熱的關(guān)系—前熱后厥。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63頁/共149頁前熱——里熱熾盛。后厥——陽郁不得外達。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的輕重與熱郁程度成正比?!局畏ā?/p>

厥應(yīng)下之(包括清泄里熱之法。)【方藥】

承氣湯、白虎湯。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64頁/共149頁【治禁】

禁汗若發(fā)汗陰液更傷,邪熱上攻口傷爛赤。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65頁/共149頁

2.熱厥輕證

【原文】(339)

傷寒熱少微厥,指頭寒,嘿嘿不欲飲食,煩躁。數(shù)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后必便血。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66頁/共149頁【提要】熱厥輕證及其轉(zhuǎn)歸。【釋義】指頭寒嘿嘿不欲飲食煩躁——陽郁不甚

——陽郁胃呆——陽郁求伸,擾及心神——厥微熱少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67頁/共149頁兩種轉(zhuǎn)歸:1.轉(zhuǎn)愈小便利,色白欲得食

——里熱除。——胃氣和。2.轉(zhuǎn)劇厥(加重)嘔胸脅煩滿

——熱邪深伏?!魺岱肝浮?/p>

——熱郁肝氣不舒。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68頁/共149頁預(yù)后:熱邪損傷血絡(luò)其后必便血。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3.熱厥重證(白虎湯證)

【原文】(350)【提要】

里熱熾盛致厥的證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69頁/共149頁【釋義】

脈滑厥

——主里熱(真熱)——熱邪郁遏于里,陽氣不達四末(假寒)當見胸腹灼熱、口干舌燥、煩渴引飲、舌紅苔黃、小便黃赤等里熱證。

【治法】清解里熱:白虎湯。

【方義】見陽明篇。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70頁/共149頁

大汗出,熱不去,內(nèi)拘急①,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二)寒厥

1.陽虛陰盛厥(四厥湯證)

【原文】(353)【詞解】

內(nèi)拘急:腹中拘攣急迫?!咎嵋?/p>

陽虛陰盛寒厥的證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71頁/共149頁【釋義】大汗出熱不去內(nèi)拘急、四肢疼下利厥逆惡寒

——陽氣虛不能外固。

——陰寒內(nèi)盛,格陽于外。

——陽虛筋脈失于溫煦?!⒛I陽虛,寒濕下注?!柼摬荒芡ㄟ_四末?!柼撝苌硎ъ??!局畏ā炕仃柧饶妫核哪鏈??!痉搅x】見少陰篇。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72頁/共149頁【原文】(354)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釋義】大汗大下利厥冷——陽虛不能外固。

——脾腎陽虛,清氣下陷?!柼摬荒軠仂闼哪?。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73頁/共149頁【治法】回陽救逆:四逆湯。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jié)胸,小腹?jié)M,按之痛者,此冷結(jié)在膀胱關(guān)元也①。2.冷結(jié)關(guān)元厥

【原文】(340)【詞解】

膀胱關(guān)元:指臍下少腹,相當于膀胱的部位。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74頁/共149頁【提要】冷結(jié)小腹部位致厥的辨證?!踞屃x】手足厥冷言我不結(jié)胸小腹?jié)M、按之痛——陽虛不能溫煦四末。

——非上焦實邪結(jié)聚。——下焦陽虛,寒凝下焦小腹。

治宜溫陽散寒,外可灸關(guān)元,內(nèi)服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75頁/共149頁(三)痰厥

【原文】(355)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①結(jié)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詞解】

邪:這里指痰飲、食積等致病因素。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76頁/共149頁【提要】痰厥的證治?!踞屃x】手足厥冷脈乍緊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

——痰食停滯,胸陽不達四末?!獙嵭皟?nèi)結(jié),氣血運行不暢。

——痰食內(nèi)阻,胸陽被郁。

——胃中無邪。

——實邪壅滯。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77頁/共149頁病機:痰食阻滯,陽氣被郁?!痉剿帯俊局畏ā坑客绿凳?。瓜蒂散: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分香豆豉一合——性升催吐,涌吐痰食?!峥嘤啃埂遢p宣泄以助涌吐之功。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78頁/共149頁

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①

,水漬入胃②

,必作利也。(四)水厥

【原文】(356)【詞解】①不爾:不這樣,這里指不先治水。②水漬入胃:水飲之邪浸漬入胃腸。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79頁/共149頁【提要】論水厥的證治【釋義】厥心下悸——水停心下,陽氣被遏,不達四末。

——水氣凌心。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80頁/共149頁治法:宜先治水不爾,水漬入胃卻治其厥①后治其厥。②不必再治其厥。必作利也。——當服茯苓甘草湯(溫胃散水)。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81頁/共149頁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①。三、厥證治禁與寒厥灸法

【原文】(330)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82頁/共149頁【詞解】

亦然:也是這樣?!咎嵋?/p>

虛寒厥證,禁用下法。【釋義】諸四逆厥不可下之虛家亦然——指因虛寒引起的厥證?!`下會使虛寒加重?!ノ囊娏x,所有正虛之厥,皆不可下。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83頁/共149頁

傷寒五六日,不結(jié)胸,腹濡①,脈虛復(fù)厥者,不可下,此亡血②,下之死?!驹摹浚?47)【詞解】①腹濡:腹部按之柔軟。②亡血:即血虛。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84頁/共149頁【提要】血虛致厥的脈證及治禁?!踞屃x】不結(jié)胸腹濡脈虛厥

—無胸腹硬痛之證(胸?zé)o實邪)

—無腹脹滿硬痛之證(腹無實邪)

—血虛不能充盈脈道?!?,陰陽氣不相順接。

病機:血虛,陰陽氣不相順接。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85頁/共149頁【治法】養(yǎng)血扶正。【治禁】不可下——誤下營血更傷。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86頁/共149頁【原文】(349)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咎嵋筷柼撠誓婵捎镁姆ā1尕赎幉∶}證并治第87頁/共149頁【釋義】脈促手足厥逆——陰盛陽虛,復(fù)被邪阻。

——陽虛不能達于四末?!局畏ā靠删闹獪亟?jīng)通陽散寒。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88頁/共149頁復(fù)習(xí)思考題1.如何理解“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2.試分述氣郁致厥、血虛寒凝致厥、水厥、痰厥的證候、病機、治法、方藥。

3.《傷寒論》中一共論述了哪些類型的厥證?并分述其主證及病機。

4.如何理解“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89頁/共149頁

一、辨嘔證

(一)陽虛陰盛(四逆湯證)

【原文】(377)嘔而脈弱,小便復(fù)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咎嵋筷柼撽幨I逆的證治。第五節(jié)辨嘔噦下利

第90頁/共149頁【釋義】嘔而脈弱小便復(fù)利身有微熱四肢厥冷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正虛氣逆?!I虛不固?!撽柼幵??!幨㈥柼?,四末失溫。本證為陽虛陰盛,虛陽處越,病情危重,故曰“難治”。

【治法】溫經(jīng)回陽——四逆湯。第91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二)邪傳少陽證(小柴胡湯證)

【原文】(379)

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咎嵋?/p>

厥陰病轉(zhuǎn)出少陽的證治。第92頁/共149頁【釋義】嘔發(fā)熱辨厥陰病脈證并治厥陰轉(zhuǎn)出少陽膽火犯胃。厥陰陽氣來復(fù)?!局畏ā亢徒馍訇枴〔窈鷾?。第93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三)癰膿致嘔證

【原文】(376)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咎嵋堪b膿致嘔的治禁。第94頁/共149頁【釋義】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辨厥陰病脈證并治——內(nèi)部有癰膿導(dǎo)致嘔吐。——嘔吐是癰膿的出路。——治當因勢利導(dǎo),令膿排盡則嘔有自愈之機。第95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二、辨噦證

(一)誤治胃寒證

【原文】(380)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fù)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郁①,復(fù)與之水,以發(fā)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第96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詞解】

外氣怫郁:外氣指體表之氣,怫郁即郁遏之意,指肌表無汗而有郁熱感?!咎嵋空`治傷陽,胃寒致噦證。第97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傷寒大吐大下外氣怫郁復(fù)用水法發(fā)汗——損傷中陽,正氣極虛——表氣被郁,可見面赤,無汗等證——陽從汗泄,中陽更虛,胃寒氣逆因致噦第98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二)噦而腹?jié)M證

【原文】(381)傷寒,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咎嵋繃偰鎸嵶C的治則。第99頁/共149頁【釋義】噦腹?jié)M辨厥陰病脈證并治——胃氣上逆。

——邪氣內(nèi)阻,氣機壅滯?!局畏ā恳暺淝昂蟆齑笮”?。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審證求因,隨證施治:小便不利:水濕內(nèi)阻,當利小便,用五苓散類。大便不通:燥屎內(nèi)結(jié),當通大便,用承氣湯類。第100頁/共149頁三、辨下利證

(一)下利辨證

【原文】(358)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zhuǎn)氣下趣①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詞解】下趣:趣,音區(qū),作趨字解,下趣,即下行之義。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01頁/共149頁【提要】欲作自利的先兆?!踞屃x】腹中痛轉(zhuǎn)氣下趨少腹——邪氣入里,腸胃氣機失調(diào)?!戎畾庀滦?腸鳴)。此欲自利也——此為下利之先兆。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02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

【原文】(365)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shù)者,為欲自止,雖發(fā)熱,不死。

【提要】據(jù)脈象辨下利的不同轉(zhuǎn)歸。第103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脈沉弦者脈大者脈微弱數(shù)者

——厥陰熱利,壅滯大腸——邪氣盛實,病勢繼續(xù)發(fā)展——邪氣已衰,正氣恢復(fù)

雖發(fā)熱不死

第104頁/共149頁(二)實熱下利證(小承氣證、梔子豉湯證)

【原文】(374)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提要】

實熱下利的證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05頁/共149頁【釋義】(當見腹?jié)M痛、潮熱、舌苔黃燥、脈沉實等證)下利譫語——熱結(jié)旁流——濁熱上擾神明【治法】【方藥】見陽明篇。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06頁/共149頁【原文】(375)

下利后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咎嵋肯吕鬅釘_胸膈的證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07頁/共149頁【釋義】下利后更煩按之心下濡—下后余熱留擾胸隔。—非為有形實邪?!局畏ā壳逍魺帷獥d子豉湯。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08頁/共149頁

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三)虛寒下利證

1.陽虛陰盛下利證(通脈四逆湯證)

【原文】(370)【提要】陰盛格陽下利的證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09頁/共149頁【釋義】下利清谷發(fā)熱汗出厥——陽虛不能溫煦四末?!⒛I陽虛,寒濕下注。(里寒)——陰寒內(nèi)盛,虛陽外越。(外熱)——陽虛,衛(wèi)陽不固?!局畏ā俊痉剿帯恳娚訇幤?。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10頁/共149頁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2.虛寒下利兼表證(四逆湯證、桂枝湯證)

【原文】(364)【提要】虛寒下利兼表的治禁及誤汗的變證。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11頁/共149頁【釋義】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當見身體疼痛等表證?!l(fā)汗更傷陽氣,陽虛不運,寒凝氣滯?!⒛I陽虛,運化失職。(表里同病,治當先救其里。)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12頁/共149頁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驹摹浚?72)【提要】虛寒下利兼表的治則。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13頁/共149頁【釋義】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陽虛陰盛,寒濕下注。

——脾腎陽虛,寒凝氣滯。

——陽虛寒凝,兼有表證?!局畏ā肯葴仄淅铮蠊テ浔?。方藥:溫里——四逆湯攻表——桂枝湯。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14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3.虛寒下利轉(zhuǎn)歸

【原文】(360)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咎嵋亢麑⒂拿}證。第115頁/共149頁【釋義】下利微熱渴脈弱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此為陽復(fù)邪衰之證,故自愈)。

——脾腎陽虛,運化失職。

——正氣來復(fù),與陰邪相爭。——陽復(fù),胃中津液一時虧乏。

——與緊脈邪盛相對而言,說明邪氣漸衰。第116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原文】(361)下利脈數(shù),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shè)復(fù)緊,為未解。【提要】厥陰寒利將愈的脈證和未解的脈象。第117頁/共149頁【釋義】下利脈數(shù)微熱汗出辨厥陰病脈證并治——脾腎陽虛,運化失職?!幾C轉(zhuǎn)陽,邪退陽復(fù)。——陽氣來復(fù),與陰邪相爭?!枤馔ㄟ_,趨邪外出。以上癥狀為自愈之象。設(shè)復(fù)緊——陰邪復(fù)聚于里,故為末解。第118頁/共149頁【原文】(366)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①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②,下虛③故也。【詞解】①郁冒:頭目昏眩如物冒覆,視物不清。②戴陽:指陽虛陰盛,虛陽上浮所致的面赤如妝的癥狀。③下虛:下焦陽虛。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19頁/共149頁【提要】戴陽輕證有郁冒作解之機。【釋義】下利清谷脈沉而遲面少赤身有微熱微厥郁冒汗出而解——陽虛氣陷?!幒畠?nèi)盛。陽虛陰盛,虛陽被格?!柼摬簧酢!罢酄?。

——正勝邪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20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原文】(368)下利后脈絕,手足厥冷,晬時①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驹~解】

睟時:即周時,指晝夜二十四小時。第121頁/共149頁【釋義】下利脈絕(脈伏不見)手足厥冷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提要】辨下利后脈絕肢冷的預(yù)后?!毙詾a泄,脾胃升降失職。

—陽氣一時暴脫。

—陽虛不能溫煦四末。第122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

【原文】(367)下利,脈數(shù)而渴者,今自愈。設(shè)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提要】虛寒下利陽復(fù)時有轉(zhuǎn)愈和化熱兩種轉(zhuǎn)歸。

第123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下利,脈數(shù)而渴者

設(shè)不差,必清膿血

——陽氣來復(fù),陰寒消退——陽復(fù)太過,血敗肉腐第124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睟時脈還,手足溫脈不還(厥不回)——陽氣來復(fù):生

—陽氣已絕:死【原文】(369)

傷寒,下利,日十余行,脈反實者,死?!咎嵋孔C虛脈實,預(yù)后不良。第125頁/共149頁【釋義】傷寒下利日十余行——脾腎陽衰(脈當微弱沉遲)。若脈反實——脈證不符,真臟脈現(xiàn),胃氣敗絕: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26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

【原文】(363)下利,寸脈反浮數(shù),尺中自濇者,必清膿血①

。

【詞解】清膿血:即便膿血。第127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下利寸脈反浮數(shù)尺中自濇者——陽復(fù)太過

——虛寒下利

——熱傷陰血,脈道不暢

必清膿血

【提要】虛寒下利陽復(fù)太過而見便膿血的脈證。第128頁/共149頁復(fù)習(xí)思考題

1.厥陰虛寒下利的病機和治法如何?2.如何辨別嘔、噦的寒熱虛實?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129頁/共149頁

(一)正復(fù)可愈證

【原文】(327)厥陰中風(fēng),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提要】從脈象判斷厥陰病預(yù)后。

第六節(jié)厥陰病預(yù)后

第130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釋義】脈微浮不浮——正勝邪卻,陽復(fù)陰消——陽氣未復(fù),抗邪無力

第131頁/共149頁辨厥陰病脈證并治

【原文】(329)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咎嵋控赎幉£枏?fù)口渴的調(diào)理。第132頁/共149頁【釋義】辨厥陰病脈證并治厥陰病,渴欲飲水——邪退陽復(fù),津液一時不能上承調(diào)護方法:少少與飲之——滋助津液,使陰陽平衡則病自愈。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