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小學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小學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小學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小學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課時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內容:信息窗一:教學目標:1、讓學生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2、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積累、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利用有余數除法解決一些簡單問題,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考。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激發(fā)學習數學的樂趣在獨立思考和合作的過程中,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yǎng)積極參加活動的態(tài)度和習慣。教學重點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難點:引導學生掌握余數比除數小教學方法:1、小組自主互助學習形式。2、動手操作。3、練習教具、學具準備:實物投影、教學過程:復習(一、)直接寫得數1、35÷5=2、63÷9=3、72÷8=4、25÷5=5、56÷7=6、49÷7=(二、)應用題小明今年8歲,媽媽32歲,媽媽的年齡是小明的幾倍?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同學們,你們喜歡郊游嗎?愿意參加些什么樣的活動呢?二年級一班的同學一起去郊游。看看他們都帶了些什么?在信息窗中發(fā)現了那些信息9個面包、……2、他們正在為分食物而發(fā)愁呢?我們來幫幫他們好不好?(出示課件)三、探求新知1、觀察圖示,發(fā)現了那些信息,把發(fā)現的信息說個大家聽聽。(根據提出的食品數量信息,屏幕出示課件)師生交流,從而引出平均分食品,根據信息提出用除法解決的問題。9個面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幾個?12蘋果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幾個?13個黃瓜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幾個?14根火腿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幾根?15瓶酸奶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幾瓶?16個柿子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幾個?17根香蕉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幾根?18片餅干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幾片?19個大棗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幾個?交流:這些問題都可以用除法來解決嗎?由此引出12個蘋果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幾個?學生解答并回答為什么用除法來計算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稱。有前面學過的知識引出9個面包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幾個?的問題。……學生回答(一般情況都會列算式來表示)我1個1個地來分……我2個2個地分……9個面包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2個,還余1個。用算式表示:9÷4=2(個)……(個)學生說出9÷4表示的意思和怎樣進行計算的2、其他食品怎樣平均分呢?大家在小組里一起分一分,看看結果是怎樣的?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師小結。生:那么多好吃的,咱們4個人來分一分吧。學生小組討論,加深理解。學生在小組中學習,把算式寫在本子上。(討論時要說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也可以動手操作算出結果)蘋果:12÷4=3(個)黃瓜:13÷4=3(根)……1(根)火腿:14÷4=3(根)……2(根)酸奶:15÷4=3(瓶)……3(瓶)柿子:16÷4=(根)生:,香蕉:17÷4=4(根)……1(根)餅干:18÷4=4(根)……2(根)大棗:19÷4=4(根)……3(根)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不同?我發(fā)現有余數的多,余數比除數小,。。。。。3、18塊餅干可以平均分給幾個人?你能說出來么?師:還須知道些什么呢?你打算每人分幾塊?師:假如每人分2塊,可以分給幾個人呢?3塊呢?還可以每人分幾塊?根據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算一算。師:觀察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結果,你又有什么發(fā)現?為什么那么多的算式都有余數,為什么產生余數?18塊餅干可以平均分給幾個人?學生會有些疑惑。學生想出少了些什么,這樣問根本不知道可以平均給幾個人。學生回答:我想每人分2塊,我想……18÷2=9(人)18÷3=6(人)18÷4=4(人)……2(塊)18÷5=3(人)……3(塊)18÷6=3(人)18÷7=2(人)……4(塊)18÷8=2(人)……2(塊)讓學生分成兩類,有余數和沒有余數的。繼續(xù)觀察這些有余數的算式的除數和余數有什么大小的關系?提問:余數可以比除數大嗎?為什么?余數和除數一樣大可以嗎?并及時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在有余數的除法里,余數要比除數小,除數要大于余數。四、生活中的余數2、判斷10÷3=2······416÷4=3······421÷5=4······1五、小結同學們也應后你有哪些收獲,請說給大家聽一聽板書設計有余數的除法9÷4=2(個)……(個)讀作:9除以4商2余1。《有余數的除法》學情分析《有余數的除法》這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以下三個問題:1.余數要比除數小。2.余數可能是什么。3.余數最大是什么。

解決第一個問題余數要比除數小,書上解決問題時,是把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和怎樣處理除法算式連在一起教學的,除法的余數問題和除法算式的書寫和理解對二年級學生來說都是難點,這樣教學,難點集中,學生不容易理解。

我在教學時,是把這兩個問題分開來教學的。我借用書上呈現的情景:分9個面包這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生很快就能解決,得到平均每人分2個,還剩2個。問題:還剩2個,還能不能繼續(xù)分呢?如果再繼續(xù)分,會出現什么情況呢?學生說到:不能繼續(xù)分,因為這時只有1個面包,而有4個小朋友。如果把這1個面包粉給其中的1個小朋友,另外3個小朋友就少一個,這樣就不是平均分了,所以剩下的1個面包是不能再分了。問題:剩下的面包數怎樣時,就還能再分。剩下的數怎樣時,就不能再分。學生回答:剩下的面包數少于小朋友的人數時,就不能再分了。剩下的數多于小朋友的人數時,就可以再分,直到剩下的數少于小朋友的人數時,就不能再分了。

在這里把解題方案轉化為算式,小朋友的人數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數,剩下的數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數。9÷4=2(個)……1(個)。從這里得到余數比除數小。如果是15,16,17,18,19,20,21,22……個面包呢?15÷4=3(瓶)……3(瓶),16÷4=4(個),17÷4=4(根)……1(根),18÷4=4(片)……2(片)19÷4=4(個)……3(個),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呢?余數總是比除數小。

這是同學們還發(fā)現:余數要么是0,要么是1,要么是2,要么是3。感覺太有趣了。我順勢問學生,如果除數是3,余數可能是什么?最大的余數是幾?如果除數是5,余數可能是什么?最大的余數是幾?這樣我這節(jié)課要解決的三個問題:1,余數要比除數小。2,余數可能是什么。3,余數最大是什么。就落到了實處。

總之,這堂課的課堂效果好,學生知識掌握到位,并且學生有興趣,在思維上給了學生延申的空間。規(guī)律是學生自己發(fā)現的,有學習的喜悅。從已有知識平緩的過渡到新知識來,學生接受起來容易。《有余數的除法》效果分析在本節(jié)課里我注重為學生提供自主發(fā)展的平臺,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開放”“民主”的教學形式,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時空保證。讓學生在“體悟”中學習“有余數的除法”。下面我對本節(jié)課進行全面細致的反思:一、成功之處:1、設置懸念引出數學問題。數學原本很抽象枯燥的,在上課之前給學生設置了一個有趣的懸念,抓住學生好奇心強的心里,激發(fā)學習的熱情。接著本節(jié)課選取了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在新課教學的一開始,就給學生呈現了一幅小朋友野營的活動場景圖的情境,由此引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2、實踐操作,引導學生自主歸納。注意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促使學生主動探究數學規(guī)律,本節(jié)課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使學生們認識到,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所有東西都是正好平均分,出現剩余的情況是很多的,并明白平均分時,剩下的不夠再分的數就是余數,從而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初步建立“余數”這個概念,又通過觀察、討論、分析、對比,使學生對有余數除法的結構特征有所了解和認識。在學習“余數一定要小于除數”這一結論時,也是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來檢驗了學生歸納出的結論的正確性,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讓學生各抒已見。學生經歷了觀察------發(fā)現-----驗證這一過程,盡量做到放手讓學生大膽嘗試,做到規(guī)律讓學生去發(fā)現,結論讓學生去歸納。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通過這樣一次次的自我發(fā)現,在概括探索中發(fā)現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3、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操作練習,動眼睛“看”數學、動雙手“做”數學。這樣,不僅使學生親身感受到知識的建構過程,而且使學生親身體驗到知識的運用過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思做高度統一。拓展練習,體現了數學學習開放性、靈活性、發(fā)散性和挑戰(zhàn)性??梢杂行Ъ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整節(jié)課前后呼應,學生在探究中不斷深入地掌握新知,鞏固新知。二、不足之處:沒有及時反饋學生的錯誤。對于學生的練習講解過分重視過程,而忽略了學生的常見錯誤,應該把學生練習錯誤處集中拿出來,請全體學生一起糾正,避免學生在以后犯同樣錯誤,達到書寫與答案的準確性??傊?,自己在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還存在著許多不足,數學語言方面要精煉,時間安排上要合理。課堂學生的自主性還不夠。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能好好專研教材,找準每節(jié)課的目標與重難點,理清思路,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加以達成與突破,應該在以后的教學中自己少講,學生多說,把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队杏鄶档某ā方滩姆治霰菊n內容是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時,結果包含兩種情況:一種是恰好分完的情況,這時沒有剩余(即余數為0),一種是平均分后還有剩余的情況(余數不為0),這是有余數的除法要研究的內容。主題圖呈現了學生幫助小朋友分食物的活動情境,并且將要解決的問題呈現在黑板上。作用有四點:一是承上啟下?;谝延械闹R基礎,學生按要求分食物,自然地會關注怎么分,但不會特別關注還剩多少,而這正是本節(jié)課要重點關注的內容;二是便于操作。題目清晰、簡潔,學具簡單,利于準備和操作;三是激發(fā)興趣。由于在操作過程中會有不同的剩余情況,會引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剩的不一樣?”“在數學上該怎樣表示出來?”等,產生探究的愿望,同時體現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四是作好鋪墊。圖中呈現的幾種擺法為學生在操作中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提供示范,積累活動經驗。例1借助平均分的操作活動,先進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動,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再進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動,通過對比使學生體會其異同,幫助學生理解有剩余的情況,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過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這里有兩個對比:一是平均分物分得的結果的對比;一是用除法橫式表示的對比。其中第一個對比是理解第二個對比中的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的基礎,也是理解第二個對比中商和余數的名數不同的基礎。“生活中的余數”兩道題,都是用圖示描述操作要求,再讓學生圈、填,最后用除法算式表示。即多種表征形式相互映襯,幫助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學會確定商與余數的名稱。都是平均分中的“包含”情況,并且將要求與結果以圖分開呈現,便于學生根據操作寫出除法算式,鞏固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第2題涵蓋了平均分的兩種情況(包含和等分),可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在有余數的除法中,商和余數的名數什么時候相同(等分),什么時候不同(包含)。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難點是理解余數和除數的關系。余數要比除數小。余數可能是什么。余數最大是什么。課前復習鞏固一、直接寫得數1、35÷5=2、63÷9=3、72÷8=4、25÷5=5、56÷7=6、49÷7=二、應用題小明今年8歲,媽媽32歲,媽媽的年齡是小明的幾倍?課后鞏固練習判斷想一想可以填幾課后反思:本課教學采用情境串教學,使學生始終能夠富有興趣地參與教學活動,特別是調動了學生樂于助人的積極性后,更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首先,“生活中的數學”能讓學生充分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和價值。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時遵循了這一理念,將教學活動置于一個情境中。通過回憶野營的情景、幫助野營的同學解決問題等這些來源于學生生活的經驗,使學生感到親切,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愿望。其次,《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北竟?jié)課較好地落實了這一理念。教學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與生活緊密聯系,創(chuàng)設充滿童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在信息窗中發(fā)現信息,提出問題。通過復習平均分導入新課,利用“分面包”的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借助學具分組探索、交流、發(fā)現平均分后剩余現象,再通過獨立操作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根據分的結果寫出除法算式,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加以鞏固。使學生體會解決什么樣的問題用什么樣的方法,學會自己思考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學習的必要性和科學性。第三,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也要用于生活。本節(jié)課注意了這個問題?!队杏鄶档某ā氛n標分析本單元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是今后繼續(xù)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等除法的重要基礎。本單元主要包括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與計算和解決問題兩部分內容。在課程實施中,要通過操作直觀來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要通過觀察對比幫助學生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和計算,要通過加強試商例題的教學,幫助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為后續(xù)學習作好鋪墊。一、充分利用表內除法的知識經驗和活動經驗,通過操作、比較等數學活動,讓學生理解有余數的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