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的行政賠償制度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6f63cd907ecc4710c73af0ccd4f886/806f63cd907ecc4710c73af0ccd4f8861.gif)
![論我國的行政賠償制度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6f63cd907ecc4710c73af0ccd4f886/806f63cd907ecc4710c73af0ccd4f8862.gif)
![論我國的行政賠償制度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6f63cd907ecc4710c73af0ccd4f886/806f63cd907ecc4710c73af0ccd4f8863.gif)
![論我國的行政賠償制度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6f63cd907ecc4710c73af0ccd4f886/806f63cd907ecc4710c73af0ccd4f8864.gif)
![論我國的行政賠償制度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6f63cd907ecc4710c73af0ccd4f886/806f63cd907ecc4710c73af0ccd4f88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論我國的行政賠償制度內容摘要:國家行政賠償,是國家賠償制度的重要內容。行政賠償行為主體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請求賠償?shù)闹黧w合法權益受到行政侵害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引起賠償?shù)男袨榈木唧w行為而非抽象行為,其賠償主體是國家而非*個機關或個人。我國在行政賠償中確定的是行為**的歸責原則。行政賠償法的要件主要是侵權主體要件,即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為要件是要件侵權主體的行為必須是**行使行政職權。結果要件必須是給受害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確定的損害。國家不承擔行政賠償責任的情形主要是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的行為與行政職權無關的行為,受害人自身的行為致使損害發(fā)生,以及不可抗力、緊急避險、第三人過錯、正當防衛(wèi)等情形。關鍵詞:行政賠償制度所謂行政賠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責,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而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制度。行政賠償制度,是國家賠償制度的重要組成局部。就我們的國家賠償制度而言,依照巜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分為行政賠償和司法賠償兩大局部。就國家賠償?shù)膶嵺`來看,國家權力的行使,絕大局部是行政權力、給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造成的損害也較多。所以,深入地研究和探討行政賠償制度,不但具有理論意義、也是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一。行政賠償?shù)奶貖H從我國?國家賠償法?的關于行政賠償?shù)囊?guī)定看,具有以下特奌:第一、侵權行為的主體是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我國行政賠償?shù)那謾嘈袨槭菄覚C關及其工作人員。國家是一個抽象概念,統(tǒng)治階級實現(xiàn)對國家的管理時,是通過其設置的具體的國家機關行使的具體的國家職權而實現(xiàn)的,因此,國家具體的行政管理活動由國家的行政機關行使,當其代表國家行使職權過程中出現(xiàn)**或侵權時,其當然成為主體。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是具體履行國家行政管理活動職責的人員,其在履行行政職務時,代表國家,具體說來,是代表其所在的行政機關,其與國家之間,實為一種職務委托關系,因此,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職權過程中出現(xiàn)**行政或造成侵權時,應視其為行政侵權的行為主體。第二、請求賠償?shù)臋嗬黧w是其合法權益受到行政侵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根據(jù)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請求賠償權利的請求人是其合法權益遭受行政侵權行為損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它具體包含以下三層含義:其一,行政賠償?shù)恼埱笕藶樾姓C關管理的相對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這是指:有權請求行政賠償?shù)闹黧w不是僅局限于*一具體行政行為所指的對象,而是凡合法權益遭受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侵害而造成損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都有權提出行政賠償?shù)恼埱蟆F涠?,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前提是行政管理相對方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在行政賠償中,損害是指行政管理相對方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因**行為受到損害,它不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給相對方的權益帶來的不利影響,或對將來可能發(fā)生的損害提出賠償請求。如*公民被**拘留或者**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企業(yè)的財產行政機關**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行政機關違反國家規(guī)定而征收財物、亂攤派費用的行為等,上述**行政行為均導致了行政管理相對方在人身權或財產權方面的實際確實定性的損害。其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益不受法律保護。因此,如果發(fā)生了對**權益的侵害事實,行政管理相對方不能就此提出行政賠償。第三,引起行政賠償責任的行為是具體的行政行為或事實行為,而非抽象行政行為。所謂具體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針對特定的對象,并對該對象的權利義務產生影響的行為。而抽象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的發(fā)布普遍性行為規(guī)*的行為。這種規(guī)*具有普遍性約束力,它一般不針對特定對象。根據(jù)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抽象行政行為不能直接引起行政賠償責任。盡管抽象行政行為在一定條件下也會形成對*一特定群體利益的侵犯,但目前我國法律并未將其納入行政賠償*圍之內。因此,當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直接針對行政機關機關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guī)*性文件提起訴訟、請求行政賠償時,則法院不會予以支持。但是,如果*行政機關依據(jù)該規(guī)*性文件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實施具體行政行為〔如收取*種費用〕或已實施了具體行政行為時,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才可以起訴,并請求行政賠償。第四,行政賠償?shù)闹黧w是國家。行政賠償是一種國家賠償責任,即國家是行政賠償責任的承擔者。但由于國家是一個抽象的政治實體,因此,承擔行政賠償?shù)牧x務機關是**行政并造成損害的國家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照憲法或法律的授權,以國家的名義從事并直接實施行政管理,因此其行為過程代表國家,其行為結果也歸屬國家。只要其行為**并造成實際損害,都要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這是由國家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之間的相互關系所決定的。國家承擔賠償責任主要表現(xiàn)在賠償費用是由國家支出,而由賠償義務機關**侵權并造成損害的行政機關來具體辦理賠償事務。二。行政賠償?shù)臍w責原則所謂歸責原則,是指致人損害的事實發(fā)生后,應依何種根據(jù)使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侵權法上的歸責原則,是確定行為人的侵權責任的根據(jù)和標準,是貫穿于整個侵權行為法之中,并對各個侵權行為法律規(guī)*起著統(tǒng)帥作用的立法指導方針。一定的歸責原則直接表達著國家的侵權立法政策,反映著一個國家的價值取向;一定的歸責原則決定著侵權行為的分類,也決定著責任構成要件、舉證責任的擔負、歸責條件、損害賠償?shù)脑瓌t和方法、減輕責任的根據(jù)等等。歸責原則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責任依據(jù)問題,即憑什么要*行為人負責的問題。*一損害行為發(fā)生以后,是以行為人的過錯為依據(jù),還是以已發(fā)生的損害結果為依據(jù),抑或以損害結果為依據(jù),有賴于一個國家不同的選擇。選擇何種歸責原則,實際上反映出立法者的價值取向。行政賠償選擇何種歸責原則,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選擇。如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均采取的侵權**,過錯原則。而英國、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則采取的結果原則。而我國?賠償法?對行政侵權賠償,采用**原則、而在刑事侵權賠償即對錯捕、錯判,則采取結果原則,即無過錯原則。我國?賠償法?第三章、第四章規(guī)定的行政賠償,不管是侵害人身權還是侵犯財產權,構**是以行為人的行為**為前提的??梢?,我國?賠償法?在行政賠償歸責原則上,選擇了**歸責原則。三。行政賠償?shù)臉嫵梢姓r償?shù)呢熑蔚臉嫵梢侵竾页袚姓r償責任所應具備的條件。責任的承擔必須是在一定的條件之下。國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也如此。在我國,行政賠償所采取的歸責原則決定了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惨弧酬P于行政侵權主體——主體要件行政侵權主體一般是指行使職權過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按照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行政侵權主體可以分為兩類,即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這里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圍包括以下幾種:1.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這里的行政機關是指我國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設立的行政機關。這些機關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國務院及其組成部門包括:國務院名部、各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暑等,這些機關由全國人大批準設立。其二,國務院的直屬機構和辦事機構,包括:國家統(tǒng)計局、國家物價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技術監(jiān)視局等壚機構以及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務院**事務辦公室、國務院特區(qū)辦公室等辦事機構。這些機構由國務院自行設立,列入國務院編制序列。其三,國務院各部委、歸口管理的國家局,如國家郵政局等。其四,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其五,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其六,派出機關和派出機構,如省級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即行政公署,縣級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區(qū)公所和街道辦事處;又如政府工作部門的派出機構,即公安派出所、工商所、稅務所等。其七,非常設機構,如為行政管理需要而成立的各種辦公室、領導小組、聯(lián)合執(zhí)法機構等??傊?,只要屬于國家行政機關,都可以成為行政侵權主體。2.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在我國,行政機關以外的其他社會組織及其工作人員,也可能成為行政侵權主體。其前提條件是:有法律、法規(guī)授權而享有一定的行政權力。這些組織由于法律法規(guī)的授權,可以獨立對外實施管理職能,因而其也可以成為行政侵權主體。如在我國基層行政區(qū)域中設立的衛(wèi)生防疫站、商檢所等。3.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在我國,行政機關為了進展行政管理,可以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根據(jù)工作需要,將自己享有的局部職權委托給其他組織或個人行使。委托行政行為只限于具體行政行為。抽象行政行為不可委托。在這一委托的法律關系下,受委托的組織是以委托行政機關的名義行使職權從事一定*圍的行政管理活動,其行為后果也當然由委托的行政機關承擔?!捕?*行為——行為要件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行為**在這里應包含兩層內容:1.侵權行為必須發(fā)生在行政侵權主體執(zhí)行行政職務的過程中也就是說,導致?lián)p害的行為應是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所謂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權力的行為和與行使行政職權有關的行為,這類行為主要有:第一,行政行為。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實施行政管理,并直接或間接產生法律效力的行為。行政行為具有如下根本特征:其一,它是國家行政機關所做的行為。包括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和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個人,在其授權*圍內或委托的*圍內,所作出的行為。其二,行政行為是行政機關使職權實施行政管理的行為。其三,行政行為是一種法律行為。正是行政行為的這種法律性,才要求行政機關必須在行政管理活動中應依法行政,也要求對這種具有法律效果的行為,應得到國家強制力的保障。行政機關所為的行政行為從類別上又可劃分為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抽象行政行為是由行政機關制定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而具體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對特定的相對人或特定的事件所做出的影響其權利義務的行為。第二,事實行為。從性質上看,事實行為主要有兩類:其一,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為實現(xiàn)行政管理的需要而作出的事實行為,這類行為在行政活動中非常普遍,如行政管理人員的有關調查行為、對扣押物品的保管行為等。其二,與行政管理相關的事實侵權行為,如拘留所管理人員毆打被拘留人員。第三,行政不作為。這是指負有法定職責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履行其職責。如申請人符合法定條件,而行政機關不予答復;食品衛(wèi)生機構發(fā)現(xiàn)過期受污染的食品,卻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其流入市場,致使居民身體受到特別侵害;警觀察見*公民遭搶劫而呼救,卻不予理睬等等。2.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行政侵權行為**是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根本原因。我國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都可以引起行政賠償?!踩硴p害事實的存在——結果要件行政賠償?shù)氖滓δ苁菍κ芎θ说臋嗬葷δ?,即當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侵犯時,通過行政賠償制度為其提供一個有效的救濟途徑,以使其合法權益得到保障。由此看來,任何行政侵權賠償責任都必須以損害事實的存在為條件,因為沒有損害,就談不上賠償。按照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對行政賠償責任構成要件中的損害事實應作如下理解:第一,損害事實是確定的,已經發(fā)生的損害,而不是不確定的,將來可能發(fā)生的損害。即行政賠償責任構成所要求的損害事實具有現(xiàn)實性和確定性。但凡虛構的主觀臆想的損害都不能引起行政賠償。而對于將來可能發(fā)生的損害是否具有現(xiàn)實性和確定性,目前各個國家對此有不同的認識。依照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對將來可能發(fā)生的損害一般不給予賠償。第二,損害事實必須是對特定的行政管理相對人造成的損害,而不是普遍的一般人所共有的損害。即行政賠償責任構成的要件——損害事實,具有特定性。行政侵權行為損害的不但是*個或*些少數(shù)受害人的合法利益,而且這一損害超過了合理的負擔,違背了公共負擔平等原則,因此引起了行政賠償。第三,損害事實是針對合法權益而言,任何**利益都不受法律保護,既使造成了損害,也不能引起行政賠償。四、國家不承擔行政賠償責任的情形按照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國家所能給予的行政賠償是僅就法律明確規(guī)定*圍內的行政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承擔行政賠償責任,而不是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一切侵權行為負責。作為法的一般原則,有權利即有救濟,有損害必有賠償,但在一定的特殊或例外的情況下,適用一般原則并不恰當,如因個人的原因造成自己的人身或財產損害,即讓國家承擔賠償責任,顯然有失公正。根據(jù)?國家賠償法?第五條的規(guī)定,國家不承擔行政賠償?shù)那樾斡幸韵氯N:〔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所謂個人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的行為與其職權無關的行為。侵權責任的根本原則是誰造成損害,誰承擔責任,因此,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后果,或行政工作人員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從事的民事活動行為而造成的損害后果,都應當由行為人個人承擔。國家只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但在實踐中個人在作出*一行為時,常常是以不同的身份出現(xiàn),這就產生了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一行為到底是職務行為還是個人行為的判斷問題。一般來說,在認定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為是否與行使職權有關時,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第一,從職權行使的依據(jù)和目的上看。一方面,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所具有的行政職權是通過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是否在行使行政職權,可以通過法律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作出判斷。有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的目的和動機十分復雜,他可能是出于公務目的,也可能出于小集團的目的,還可能是出于個人的目的,但無論其目的動機如何,只要工作人員行使或運用了法律規(guī)定的行政職權,這種行為在國家賠償法上就被視為是行使職權的行為。另一方面,在法律無明文規(guī)定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越權的情況下,如果工作人員作出的行政法律行為的目的是為了履行其法定職責,這類行為也應被視為是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為了履行市場監(jiān)視管理職能,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和工作秩序,對*一從事投機倒把行為的人實施拘留,仍屬于行使職權。從這一因素來看,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為如果不屬于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即使其利用了其職務上的影響和便利,仍屬于與行使職權無關的行為,對這種行為**造成的損害,國家不負賠償責任。第二,從職權行使的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上看。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是通過一定的方法、手段等行為作出的。即職權這一內容必須通過一定的方法、手段這一形式來表現(xiàn)。不管行使這種職權的方法、手段等行為是否合法、是否得當,它與職權的行使都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既使做出一種非職權行為〔如在采用的方法、手段上〕,只要這種非職權行為與行使行政職權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就屬于與職權有關的行政行為,對此造成的損害國家應負賠償責任。如公安人員在訊問犯罪疑人時采用刑訊逼供的方法的行為;行政機關為了搞創(chuàng)收巧立名目亂收費的行為等。如果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其采用的方法、手段等行為雖與職權有一定的聯(lián)系〔如利用單位的汽車,使用單位的電腦〕,但這一方法、手段等行為與行使職權從內容上缺乏內在聯(lián)系,在目的上也具有明顯的個人目的,即其采用的行為與行使職權的行為不能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該行為就是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由此造成的損失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捕骋蚬?、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fā)生“自身行為〞“自己的行為〞就是指受害人個人的行為。當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遭受損害,完全是因自己的過錯造成的,應當免除國家行政賠償?shù)呢熑?。這類損害的發(fā)生常常是因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以制造假相、欺騙行政執(zhí)法人員或自殘等行為而造成損害。國家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因果關系,即損害事實與**行為之間具有內在的必然聯(lián)系,**行為是因損害事實是果。如果造成損害的原因不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或與行使職權有關的行為,既使出現(xiàn)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但只要該損害后果不是由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之行為引起,就不存在國家行政賠償?shù)呢熑?。?行政機關**作出沒收公民王*錄像機的處分決定,王*氣憤至極而砸毀了自己的錄像機。在這損害事實上,雖然行政機關的處分決定是**,但**決定與損害事實并無直接的因果關系,它完全是由王*個人造成的。因此,就不存在王*主*國家行政賠償?shù)目赡苄?。實際上,一個損害事實的發(fā)生,常常不止一個原因,如果造成損害的原因單純的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或單純是受害人自己的過錯,這在實踐中都較好處理。但如果損害事實發(fā)生的原因既有受害人的行為,又有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應如何確定賠償責任呢.對此,當然不能完全免除國家賠償?shù)呢熑?,而是應當在弄清責任大小的根底上確定國家應當承擔的那局部責任。這里應當注意的是,如果受害人為了個人目的〔如更多地獲取賠償額〕而成心或過失造成損害結果的蔓延和擴大,對于損失擴大的局部,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例如,*公司通過關系獲得一塊地皮用于建房。后土地規(guī)劃局又告知其原來所批準的土地使用權為越權審批,原所頒發(fā)的證件無效,要求其停頓施工。但該公司接到通知后置之不理繼續(xù)施工,從而擴大了損失。此案件中國家行政機關對后來擴大的損失不負賠償責任?!踩撤梢?guī)定的其他情形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國家并不承擔行政賠償責任。不承擔行政賠償責任也稱為對行政賠償責任的限制。我國?國家賠償法?第五條在規(guī)定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的*圍時,其第三項規(guī)定:對“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不予賠償。這里的“法律〞,僅指由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所公布的規(guī)*性文件,而不包括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就我國目前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1.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由于自然和非自然的原因產生的使行為人無法抗拒的力量。例如自然災害、疾病、戰(zhàn)爭、緊急狀態(tài)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損害面較大,又具有不能預見、不能抑制、無法防止的特性,因此,由此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小學二年級學習計劃(32篇)
- 技術顧問勞務合同(3篇)
- 施工合同書(32篇)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德琳學校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考試歷史試卷
- 2024-2025學年第15課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勤徑學升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1同步練測(統(tǒng)編版2019)
- 2025年協(xié)同開發(fā)建房協(xié)議版式
- 2025年農業(yè)合作養(yǎng)殖協(xié)議模版
- 2025年供應鏈優(yōu)化供應商協(xié)議
- 2025年雙方合作演藝協(xié)議
- 2025年交易合同附加條件標準文本
- NB/T 11526-2024煤礦微震監(jiān)測系統(tǒng)通用技術條件
- 2025年福建長汀金龍稀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濟南護理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四川省綿陽市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無聽力原文及音頻)
- 2025年八省適應性 歷史試卷(西北卷)
- 《企業(yè)償債能力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建議:以S地產公司為例》9500字(論文)
- 2025年上半年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事業(yè)單位招聘68人(湖北武漢)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地方政府專項發(fā)債項目培訓課件
- 寧德時代筆試題庫
- 食品感官評價員的選拔與培訓
- 五年級下冊北京版英語單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