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達標檢測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達標檢測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達標檢測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達標檢測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達標檢測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八年級第一學期第一次達標檢測數(shù)學試卷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24分)1.若△ABC≌△DEF,則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可得出x的值為()A.30 B.27 C.35 D.402.如圖,在平分角的儀器中,AB=AD,BC=DC,將點A放在一個角的頂點,AB和AD分別與這個角的兩邊重合,能說明AC就是這個角的平分線的數(shù)學依據(jù)是()A.SSS B.ASA C.SAS D.AAS3.如圖,在△ABC和△DEF中,點A,E,B,D在同一直線上,BC∥EF,AC=DF,只添加一個條件,能判定△ABC≌△DEF的是()A.BC=EF B.AE=DB C.∠A=∠DEF D.∠A=∠D4.在△ABC中,∠A的相鄰外角是70°,要使△ABC為等腰三角形,則∠B為()A.70° B.35° C.110°或35° D.110°5.如圖,在△ABC中,∠B=80°,∠C=30°.若△ABC≌△ADE,∠DAC=32°,則∠EAC的度數(shù)為()A.18° B.30° C.32° D.38°6.已知在△ABC中,點D為線段BC邊上一點,則按照順序,線段AD分別是△ABC的()A.①中線,②角平分線,③高線 B.①高線,②中線,③角平分線 C.①角平分線,②高線,③中線 D.①高線,②角平分線,③中線7.如圖,直線m∥n,△ABC是等邊三角形,頂點B在直線n上,直線m交AB于點E,交AC于點F,若∠1=140°,則∠2的度數(shù)是()A.80° B.100° C.120° D.140°8.如圖所示的五邊形花環(huán)是用五個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拼成的,則∠BAC的度數(shù)為()A.28° B.36° C.45° D.72°二、填空題(每題3分,共18分)9.已知,如圖,AD=AE,BD=CE,那么圖中△ADC≌.10.如圖,在2×2的方格中,∠1+∠2=°.11.用一條長18cm的細繩圍成一個腰長是底邊長的2倍的等腰三角形,那么這個三角形的各邊長分別是、、.12.如圖,△ABC中,AB=13cm,BC=11cm,AC=6cm,點E是BC邊的中點,點D在AB邊上,現(xiàn)將△DBE沿著BA方向向左平移至△ADF的位置,則四邊形DECF的周長為cm.13.由于木質衣架沒有柔性,在掛置衣服的時候不太方便操作.小敏設計了一種衣架,在使用時能輕易收攏,然后套進衣服后松開即可.如圖1,衣架桿OA=OB=18cm,若衣架收攏時,∠AOB=60°,如圖2,則此時A,B兩點之間的距離是cm.14.如圖,∠AOB=60°,C是BO延長線上的一點,OC=10cm,動點P從點C出發(fā)沿CB以2cm/s的速度移動,動點Q從點O發(fā)沿OA以1cm/s的速度移動,如果點P、Q同時出發(fā),用t(s)表示移動的時間,當t=時,△POQ是等腰三角形.三、解答題(共72分)15.如圖,已知等腰△ABC一腰上的中線BD把這個三角形的周長分成12cm和21cm兩部分,求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底邊BC的長.16.已知:如圖,AC,BD交于點O,AB=CD,AC⊥AB,BD⊥CD,垂足分別為A,D.求證:OB=OC.17.如圖,C、E分別在AB、DF上,O是CF的中點,EO=BO,求證:∠ACE+∠DEC=180°.證明:∵O是CF的中點,∴=,在△COB和△FOE中,.∴△COB≌△FOE(),∴∠=∠,().∴AB∥DF,().∴∠ACE+∠DEC=180°.().18.課本中有一探究活動:如圖1,有甲、乙兩個三角形,甲三角形內角分別為10°,20°,150°;乙三角形內角分別為80°,25°,75°.你能把每一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等腰三角形嗎?畫一畫,并標出每個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度數(shù).(1)小明按要求畫出了圖1中甲圖的分割線,請你幫他作出圖1中乙圖的分割線;(2)小明進一步探究發(fā)現(xiàn):能將一個頂角為108°的等腰三角形分成三個等腰三角形;請在圖2中用兩種不同的方法畫出分割線,并標注每個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度數(shù);(若兩種方法分得的三角形成3對全等三角形,則視為同一種方法)19.如圖,AB∥CD,以點A為圓心,小于AC長為半徑作圓弧,分別交AB,AC于E,F(xiàn)兩點,再分別以E,F(xiàn)為圓心,大于EF長為半徑作圓弧,兩條圓弧交于點P,作射線AP,交CD于點M.(1)求證:AP平分∠CAB;(2)若∠ACD=114°,求∠MAB的度數(shù).20.如圖,△ABC是等邊三角形.(1)如圖①,DE∥BC,分別交AB、AC于點D、E.求證:△ADE是等邊三角形;(2)如圖②,△ADE仍是等邊三角形,點B在ED的延長線上,連接CE,判斷∠BEC的度數(shù)及線段AE、BE、CE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說明理由.21.圖1中所示的遮陽傘,傘柄垂直于地面,其示意圖如圖2.當傘收緊時,點P與點A重合;當傘慢慢撐開時,動點P由A向B移動;當點P到過點B時,傘張得最開.已知傘在撐開的過程中,總有PM=PN=CM=CN=6.0分米,CE=CF=18.0分米,BC=2.0分米(1)求AP長的取值范圍;(2)當∠CPN=60°時,求AP的值.22.通過對如圖數(shù)學模型的研究學習,解決下列問題:[模型呈現(xiàn)]如圖1,∠BAD=90°,AB=AD,過點B作BC⊥AC于點C,過點D作DE⊥AC于點E.由∠1+∠2=∠2+∠D=90°,得∠1=∠D.又∠ACB=∠AED=90°,可以推理得到△ABC≌△DAE.進而得到AC=,BC=AE.我們把這個數(shù)學模型稱為“K字”模型或“一線三等角”模型;[模型應用]如圖2,AE⊥AB且AE=AB,BC⊥CD且BC=CD,請按照圖中所標注的數(shù)據(jù),計算圖中實線所圍成的圖形的面積為.A.50B.62C.65D.68[深入探究]如圖3,∠BAD=∠CAE=90°,AB=AD,AC=AE,連接BC,DE,且BC⊥AF于點F,DE與直線AF交于點G.求證:點G是DE的中點;23.如圖①,在Rt△ABC中,∠C=90°,BC=9cm,AC=12cm,AB=15cm,現(xiàn)有一動點P,從點A出發(fā),沿著三角形的邊AC→CB→BA運動,回到點A停止,速度為3cm/s,設運動時間為ts.(1)如圖(1),當t=時,△APC的面積等于△ABC面積的一半;(2)如圖(2),在△DEF中,∠E=90°,DE=4cm,DF=5cm,∠D=∠A.在△ABC的邊上,若另外有一個動點Q,與點P同時從點A出發(fā),沿著邊AB→BC→CA運動,回到點A停止.在兩點運動過程中的某一時刻,恰好△APQ≌△DEF,求點Q的運動速度.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24分)1.若△ABC≌△DEF,則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可得出x的值為()A.30 B.27 C.35 D.40解:∵△ABC≌△DEF,∴BC=EF=30,故選:A.【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正確得出對應邊是解題關鍵.2.如圖,在平分角的儀器中,AB=AD,BC=DC,將點A放在一個角的頂點,AB和AD分別與這個角的兩邊重合,能說明AC就是這個角的平分線的數(shù)學依據(jù)是()A.SSS B.ASA C.SAS D.AAS解:在△ABC和△ADC中,,∴△ABC≌△ADC(SSS),∴∠BAC=∠DAC,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是解題的關鍵.3.如圖,在△ABC和△DEF中,點A,E,B,D在同一直線上,BC∥EF,AC=DF,只添加一個條件,能判定△ABC≌△DEF的是()A.BC=EF B.AE=DB C.∠A=∠DEF D.∠A=∠D解:添加∠A=∠D,理由如下:∵BC∥EF,∴∠ABC=∠DEF,∵AC=DF,∠A=∠D,根據(jù)“AAS”判定△ABC≌△DEF.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5種判定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根據(jù),選用哪一種方法,取決于題目中的已知條件.4.在△ABC中,∠A的相鄰外角是70°,要使△ABC為等腰三角形,則∠B為()A.70° B.35° C.110°或35° D.110°解:∵∠A的相鄰外角是70°,∴∠A=180°﹣70°=110°,∵△ABC為等腰三角形,∴∠B=(180°﹣110°)=35°.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主要利用了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的性質,根據(jù)求出的∠A是鈍角可知∠B是底角是解題的關鍵.5.如圖,在△ABC中,∠B=80°,∠C=30°.若△ABC≌△ADE,∠DAC=32°,則∠EAC的度數(shù)為()A.18° B.30° C.32° D.38°解:∵∠B=80°,∠C=30°,∴∠BAC=70°,∵∠DAC=32°,∴∠BAD=38°,∵△ABC≌△ADE,∴∠BAC=∠DAE,∴∠EAC=∠BAD=38°,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等,熟練掌握這些知識是解題的關鍵.6.已知在△ABC中,點D為線段BC邊上一點,則按照順序,線段AD分別是△ABC的()A.①中線,②角平分線,③高線 B.①高線,②中線,③角平分線 C.①角平分線,②高線,③中線 D.①高線,②角平分線,③中線解:在△ABC中,點D為線段BC邊上一點,則按照順序,線段AD分別是△ABC的①高線,②角平分線,③中線.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作圖﹣基本作圖,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的作法.7.如圖,直線m∥n,△ABC是等邊三角形,頂點B在直線n上,直線m交AB于點E,交AC于點F,若∠1=140°,則∠2的度數(shù)是()A.80° B.100° C.120° D.140°解:∵△ABC是等邊三角形,∴∠A=60°.對于△AEF,∵∠1=∠A+∠AEF=140°,∴∠AEF=140°﹣60°=80°,∴∠DEB=∠AEF=80°,∵m∥n,∴∠2+∠DEB=180°,∴∠2=180°﹣80°=100°,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平行線的性質,三角形外角的性質,題目比較基礎,熟練掌握性質是解題的關鍵.8.如圖所示的五邊形花環(huán)是用五個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拼成的,則∠BAC的度數(shù)為()A.28° B.36° C.45° D.72°解:如圖所示,五個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拼成內外兩個正五邊形,∴∠EAB=∠ACD=,∴∠ACB=∠EAC=180°﹣108°=72°,∴∠BAC=∠EAB﹣∠EAC=108°﹣72°=36°,故選:B.【點評】主要考查正多邊形內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鄰補角等,理解題意,熟練掌握運用正多邊形內角和的計算公式是解題關鍵.二、填空題(每題3分,共18分)9.已知,如圖,AD=AE,BD=CE,那么圖中△ADC≌△AEB.解:∵AD=AE,BD=CE,∴AD+BD=AE+CE,即AB=AC,在△ADC和△AEB中,,∴△ADC≌△AEB(SAS).故答案為:△AEB.【點評】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5種判定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選用哪一種方法,取決于題目中的已知條件.10.如圖,在2×2的方格中,∠1+∠2=90°.解:如圖,由題意得:AB=DE=2,∠ADE=∠CBA=90°,AD=CB=1,∴△ADE≌△CBA(SAS),∴∠2=∠BAC,∵∠ABC=90°,∴∠BAC+∠1=90°,∴∠1+∠2=90°,故答案為:90.【點評】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11.用一條長18cm的細繩圍成一個腰長是底邊長的2倍的等腰三角形,那么這個三角形的各邊長分別是7.2cm、7.2cm、3.6cm.解:設底邊長為xcm,∵腰長是底邊的2倍,∴腰長為2xcm,∴2x+2x+x=18,解得x=3.6,∴2x=2×3.6=7.2.故答案為:7.2cm,7.2cm,3.6cm.【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熟記等腰三角形的兩腰相等是解題的關鍵.12.如圖,△ABC中,AB=13cm,BC=11cm,AC=6cm,點E是BC邊的中點,點D在AB邊上,現(xiàn)將△DBE沿著BA方向向左平移至△ADF的位置,則四邊形DECF的周長為17cm.解:連接EF.由平移的性質可知,AF=DE.EF=AD,AF∥DE,EF∥AD,DF∥BC,∴∠CEF=∠DFE,∠CFE=∠DEF,在△CEF和△DFE中,,∴△CEF≌△DFE(ASA),∴DE=CF,∴AF=CF=DE=3cm∵E是BC的中點,∴EC=EB=DF=5.5cm,∴四邊形DECF的周長=2(3+5.5)=17cm.故答案為:17.【點評】本題考查平移變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理解題意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13.由于木質衣架沒有柔性,在掛置衣服的時候不太方便操作.小敏設計了一種衣架,在使用時能輕易收攏,然后套進衣服后松開即可.如圖1,衣架桿OA=OB=18cm,若衣架收攏時,∠AOB=60°,如圖2,則此時A,B兩點之間的距離是18cm.解:∵OA=OB,∠AOB=60°,∴△AOB是等邊三角形,∴AB=OA=OB=18cm,故答案為:18【點評】此題考查等邊三角形問題,關鍵是根據(jù)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的等邊三角形進行分析.14.如圖,∠AOB=60°,C是BO延長線上的一點,OC=10cm,動點P從點C出發(fā)沿CB以2cm/s的速度移動,動點Q從點O發(fā)沿OA以1cm/s的速度移動,如果點P、Q同時出發(fā),用t(s)表示移動的時間,當t=或10時,△POQ是等腰三角形.解:分兩種情況:(1)當點P在線段OC上時,設t時后△POQ是等腰三角形,有OP=OC﹣CP=OQ,即10﹣2t=t,解得,t=s;(2)當點P在CO的延長線上時,此時經過CO時的時間已用5s,當△POQ是等腰三角形時,∵∠POQ=60°,∴△POQ是等邊三角形,∴OP=OQ,即2(t﹣5)=t,解得,t=10s故填或10.【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題時把幾何問題轉化為方程求解,是常用的方法,注意要分類討論,當點P在點O的左側還是在右側是解答本題的關鍵.三、解答題(共72分)15.如圖,已知等腰△ABC一腰上的中線BD把這個三角形的周長分成12cm和21cm兩部分,求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底邊BC的長.解:AB=AC,BD為腰AC上的中線,設AD=DC=x,BC=y(tǒng),根據(jù)題意得或,解得或,當x=4,y=17時,等腰三角形的三邊為8,8,17,顯然不符合三角形的三邊關系,舍去;當x=7,y=5時,等腰三角形的三邊為14,14,5,答: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底邊BC長是5.【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兩腰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相互重合.16.已知:如圖,AC,BD交于點O,AB=CD,AC⊥AB,BD⊥CD,垂足分別為A,D.求證:OB=OC.【解答】證明:∵AC⊥AB,BD⊥CD,∴∠A=∠D=90°,在△ABO和△DCO中,,∴△ABO≌△DCO(AAS),∴OB=OC.【點評】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17.如圖,C、E分別在AB、DF上,O是CF的中點,EO=BO,求證:∠ACE+∠DEC=180°.證明:∵O是CF的中點,∴CO=FO,在△COB和△FOE中,.∴△COB≌△FOE(SAS),∴∠OBC=∠OEF,(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AB∥DF,(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ACE+∠DEC=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解答】證明:∵O是CF的中點,∴CO=FO,在△COB和△FOE中,,∴△COB≌△FOE(SAS),∴∠OBC=∠OEF(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AB∥DF(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ACE+∠DEC=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故答案為:CO;FO;SAS;OBC;OEF;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點評】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熟練掌握知識點是解題的關鍵.18.課本中有一探究活動:如圖1,有甲、乙兩個三角形,甲三角形內角分別為10°,20°,150°;乙三角形內角分別為80°,25°,75°.你能把每一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等腰三角形嗎?畫一畫,并標出每個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度數(shù).(1)小明按要求畫出了圖1中甲圖的分割線,請你幫他作出圖1中乙圖的分割線;(2)小明進一步探究發(fā)現(xiàn):能將一個頂角為108°的等腰三角形分成三個等腰三角形;請在圖2中用兩種不同的方法畫出分割線,并標注每個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度數(shù);(若兩種方法分得的三角形成3對全等三角形,則視為同一種方法)解:(1)按要求作圖如圖:(2)按要求作圖如圖:或(視為同一種);【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作圖,確定分割三角形中的哪一個角是解題的關鍵.19.如圖,AB∥CD,以點A為圓心,小于AC長為半徑作圓弧,分別交AB,AC于E,F(xiàn)兩點,再分別以E,F(xiàn)為圓心,大于EF長為半徑作圓弧,兩條圓弧交于點P,作射線AP,交CD于點M.(1)求證:AP平分∠CAB;(2)若∠ACD=114°,求∠MAB的度數(shù).解:(1)連接PF,PE,由作圖過程可知AE=AF,PE=PF,AP=AP,∴△AFP≌△AEP,∴∠FAP=∠EAP,∴AP平分∠CAB.(2)∵AB∥CD,∴∠ACD+∠CAB=180°,又∵∠ACD=114°,∴∠CAB=180°﹣114°=66°,由(1)知AP平分∠CAB,即∠MAB=∠MAC,∴∠MAB=∠CAB=33°.【點評】本題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線的性質和平行線的性質,做題關鍵是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線的性質和平行線的性質.20.如圖,△ABC是等邊三角形.(1)如圖①,DE∥BC,分別交AB、AC于點D、E.求證:△ADE是等邊三角形;(2)如圖②,△ADE仍是等邊三角形,點B在ED的延長線上,連接CE,判斷∠BEC的度數(shù)及線段AE、BE、CE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說明理由.【解答】(1)證明:∵△ABC是等邊三角形,∴∠B=∠C=60°,∵DE∥BC,∴∠ADE=∠B=60°,∠AED=∠C=60°,∴△ADE是等邊三角形;(2)解:AE+CE=BE.∵∠BAD+∠DAC=60°,∠CAE+∠DAC=60°,∴∠BAD=∠CAE,在△BAD和△CAE中,,∴△BAD≌△CAE(SAS),∴BD=CE,∠AEC=∠ADB=120°,∴BE=BD+DE=AE+CE,∠BEC=∠AEC﹣∠AED=60°.【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掌握相關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是解題的關鍵.21.圖1中所示的遮陽傘,傘柄垂直于地面,其示意圖如圖2.當傘收緊時,點P與點A重合;當傘慢慢撐開時,動點P由A向B移動;當點P到過點B時,傘張得最開.已知傘在撐開的過程中,總有PM=PN=CM=CN=6.0分米,CE=CF=18.0分米,BC=2.0分米(1)求AP長的取值范圍;(2)當∠CPN=60°時,求AP的值.解:(1)∵BC=2.0分米,AC=CN+PN=12分米,∴AB=12﹣2=10(分米),∴AP的取值范圍為:0分米≤AP≤10分米.(2)∵CN=PN,∠CPN=60°,∴△PCN等邊三角形.∴CP=6分米.∴AP=AC﹣PC=12﹣6=6(分米).即當∠CPN=60°時,AP=6分米.【點評】本題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解答該題時,需要弄清楚遮陽傘的工作原理.22.通過對如圖數(shù)學模型的研究學習,解決下列問題:[模型呈現(xiàn)]如圖1,∠BAD=90°,AB=AD,過點B作BC⊥AC于點C,過點D作DE⊥AC于點E.由∠1+∠2=∠2+∠D=90°,得∠1=∠D.又∠ACB=∠AED=90°,可以推理得到△ABC≌△DAE.進而得到AC=DE,BC=AE.我們把這個數(shù)學模型稱為“K字”模型或“一線三等角”模型;[模型應用]如圖2,AE⊥AB且AE=AB,BC⊥CD且BC=CD,請按照圖中所標注的數(shù)據(jù),計算圖中實線所圍成的圖形的面積為50.A.50B.62C.65D.68[深入探究]如圖3,∠BAD=∠CAE=90°,AB=AD,AC=AE,連接BC,DE,且BC⊥AF于點F,DE與直線AF交于點G.求證:點G是DE的中點;【解答】[模型呈現(xiàn)]解:∵△ABC≌△DAE,∴AC=DE.故答案為:DE;[模型應用]解:如圖2中,由“K字”模型可知,△EPA≌△AGB,△BGC≌△CHD,∴EP=AG=6,PA=BG=3,BG=CH=3,GC=DH=4,∴PH=PA+AG+GC+CH=3+6+4+3=16,∴圖中實線所圍成的圖形的面積=梯形EPHD的面積﹣△EPE的面積﹣△ABG的面積﹣△BGC的面積﹣△CHD的面積=×(6+4)×16﹣2××3×6﹣2××3×4=50.故答案為: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