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波蘭尼到格蘭諾維特社會人對經濟人假設的反撥與超越_第1頁
從波蘭尼到格蘭諾維特社會人對經濟人假設的反撥與超越_第2頁
從波蘭尼到格蘭諾維特社會人對經濟人假設的反撥與超越_第3頁
從波蘭尼到格蘭諾維特社會人對經濟人假設的反撥與超越_第4頁
從波蘭尼到格蘭諾維特社會人對經濟人假設的反撥與超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波蘭尼到格蘭諾維特“社會人”對“經濟人”假設的反撥與超越*

【】C91【】A【】1009-4997(2009)06-0011-10在社會科學領域,每門學科得以建立,大都需要一種關乎人性的前提假設作為學科的基礎。根據(jù)伊·拉卡托斯的“硬核”與“保護帶”理論,①這種關乎人性的前提假設就類似于這個理論體系的“硬核”,是某種非常一般的、構成綱領發(fā)展基礎的理論假說。硬核被“其倡導者所決定的方法論”當作是駁不倒的,并且它除了純形而上學的信念外,還包含一個“積極的啟發(fā)式論據(jù)”和一個“消極的啟發(fā)式論據(jù)”,這二者實際上是由一系列“做”與一系列“不做”組成的(Lakatos,1978,Vols.1,49-52)。而保護帶包括一項科學研究綱領的靈活部分,正是在這里硬核才與輔助假說相結合,形成科學研究綱領帶來獲得科學聲譽的那些可以檢驗的具體理論(布勞格,1992:40-41)。而在關于人的行為模式或者說關于人性的各種假設中,最具代表性的即“經濟人”假設和“社會人”假設的區(qū)分。本文所指的“經濟人”假設就是形成于亞當·斯密而后成為西方經濟學理論“硬核”的最根本的前提假設,從它形成的那一刻起,“經濟人”假設就不斷受到基于整體主義方法論和利他主義取向的“社會人”假設的反撥與挑戰(zhàn),促使它不斷修正自己的“保護帶”。正是在這種辯論互動中,建基于兩種假設之上的經濟學和社會學兩門學科才能相互吸收對方的精華,不斷向前發(fā)展。一、“經濟人”假設:經濟學理論硬核的形成和保護帶的修補從思想史的歷程看,“經濟人”可以大體上劃分為三種模式——古典經濟人模式、新古典經濟人模式和廣義經濟人模式(楊春學,1998:19)。在經濟人抽象的思想歷程中,不同時代的經濟學家對各個命題的強調程度和分析角度雖然不盡相同,但總體上是以漸進的方式建立在過去成就的基礎上。(一)《國富論》和“經濟人”假設的形成在經典巨著《國富論》中,斯密系統(tǒng)的論述奠定了“經濟人”假設思路的基礎,成為經濟學理論大廈得以建立的基石。他在繼承前人優(yōu)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第一次把個人謀求自身利益的動機和行為,系統(tǒng)地、清晰地納入經濟學的分析框架中,并把最初基于道德哲學來闡明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歸結為系統(tǒng)而明確的經濟學論證,使經濟人假說從其他社會科學中獨立出來。他是這樣展開他的分析邏輯的:(1)繼承并發(fā)展了道德哲學家霍布斯、洛克和休謨等人“人性自私”的論斷,認為凡生活在社會上的人無一不心懷“自利的打算”(斯密,1972:13-14)。這種利己沖動可表示為“每個人改善自身狀況的一致的、經常的、不斷的努力”(斯密,1972:315),且“每一個人的利益,在于能過著盡可能做到的安逸生活”(斯密,1974:320)??梢?,斯密意義上的“經濟人”,就是追求自己安樂和利益、從利己動機出發(fā)從事經濟活動的人。(2)斯密指出,每個人追求各自的利益就會增進社會利益,“在‘自然秩序’下,每個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使他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利益”(斯密,1974:27)。然后他進一步強調只有讓“利己心”在自由放任條件下充分發(fā)揮作用,才能夠實現(xiàn)社會普遍福利和社會物質財富的增進。這樣,就可以以“個人本位”作為邏輯起點,建立起從“一只看不見的手”經自由競爭到達經濟最優(yōu)狀態(tài)的整個邏輯演繹體系(李培林,1995:204)。因此,綜合來看,“經濟人”假設主要包含著三個基本的命題:第一個命題是“自利”,亦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驅策人的經濟行為的根本動機。這種動機和由此而產生的行為預期內在于人本身的生物學和心理學的根據(jù);第二個命題是“理性行為”。經濟人是理性的,他能根據(jù)市場情況、自身處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判斷,并使自己的經濟行為適應于從經驗中學到的東西,從而使所追求的利益盡可能最大化;第三個命題是經濟人假設的核心命題,亦即: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證,經濟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動會無意識地、卓有成效地增進社會的公共利益(楊春學,1998:11-12)。(二)邊際革命:從“利潤最大化”到“效用最大化”盡管在《國富論》中,斯密并沒有直接使用“經濟人”這一術語,而且在其通篇論述中他自己也沒有明確提出“經濟人”假設思路與《國富論》其他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但他的論述奠定了“經濟人”假設的基礎,因此,斯密的“經濟人”思想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但是以《國富論》所系統(tǒng)化而成的古典經濟人模式具有某些致命的局限,必將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而被后來的經濟學家所修正和補充。亞當·斯密在建立經濟學規(guī)范體系的邏輯起點時,他主要是從生產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因而這個邏輯起點常被稱為“利潤最大化假定”,但是當人們以此來解釋人的消費行為時,就遇到了一些困難。消費者選擇某種商品并不是為了獲得利潤,為了消費而買和為了轉讓而買的行為目的是不同的?!@樣,消費者從對某種商品和服務的占有、使用或消費中得到的快樂和滿足就被定義為這種商品或服務的“效用”。但是,效用并不像利潤那樣可以進行精確的計量,所謂“效用量”只是表示商品效用的順序性排列以及因消費數(shù)量不同而發(fā)生的效用變化,不過這已經足夠了,因為這已經使人們可以從“效用最大化”的邏輯起點去建立關于基數(shù)效用和邊際效用的一整套規(guī)范性消費理論。斯密的邏輯在這兒得到重要補充,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已不是僅僅從生產者的角度去考察資源的配置狀態(tài),而是從生產者的利潤最大化追求和消費者的效用最大化追求兩個方面去研究供應和需求形成的市場均衡(李培林,1995:204)。對古典經濟人抽象的諸如此類的缺點和不完善之處的糾正、補充,是19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古典經濟學家及其后世繼承者所進行的。在19世紀中葉,對古典經濟學家在理論上無法解決的難題的研究,以及對他們的某些缺乏嚴密定義和論證的理論的挑戰(zhàn),終于引起了一場經濟學的巨變——“邊際革命”。在分析工具上,標志著古典經濟人抽象和新古典經濟人抽象的真正分水嶺,是邊際方法的引入。這種引入的重要意義是:它給怎樣選擇可供利用的資源以實現(xiàn)約束條件下的目標最大化這個一般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分析基礎(楊春學,1998:132-134)。(三)經濟學邊界的擴展:“經濟人”假設應用于非經濟領域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把“經濟人”假設進行了形式上嚴密的論證,促使新古典經濟學跨出自己學科的邊界,“侵入”其他社會科學并無往而不勝,最終到達被人稱為“經濟學帝國主義”②(Souter,1933;Boulding,1970;Bohman,1992;Scheff,1992)的巔峰?!敖洕鷮W帝國主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入侵”政治學領域而形成的公共選擇理論。公共選擇理論把經濟人假設由經濟市場行為分析推廣到政治市場行為分析,將斯密的“經濟人”的自利屬性發(fā)展到極致。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丹尼斯·繆勒在《公共選擇理論》一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公共選擇的基本行為假設是經濟人。“公共選擇的方法論卻是經濟學的。與經濟學一樣,公共選擇的基本行為假設是,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繆勒,1999:4)。因此,公共選擇理論模型的基點就是把“經濟人”假設擴大到個人在面臨“非商品”選擇時所采取的行為和態(tài)度。政治市場上的選民、政治家都是理性人,他們的基本動機都是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經濟學不僅僅在政治學領域獲得凱旋,它對其他更為廣闊的非經濟領域的進一步“入侵”也捷報頻頻。貝克爾將“經濟人”假設運用到家庭、婚姻、生育等更為一般化的人類行為中。在貝克爾看來,無論政客還是商人,無論獨身還是結婚,各個人的活動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這樣,在貝克爾的新“經濟人”的效用函數(shù)中,既包括經濟因素,也包括非經濟因素,最大化效用涵蓋了個人可能追求的任何目標,他甚至認為犯罪行為也是一種理性的選擇。用“效用最大化”替代“利潤最大化”來作為整個經濟學理論的邏輯起點,這樣,人們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就被解釋成為人們根據(jù)自己所面對的約束來做出反映一系列欲望、期望、偏好的選擇,而且是追求做出的選擇越多越好(Becker,1976)。(四)“經濟人”假設作為硬核的缺陷及經濟學內部對它的批判在經濟學領域內部,從經濟人假設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不同學派的經濟學家對經濟人假設進行了尖銳的批評。經濟學說史上對“經濟人”假設的批評主要圍繞著三條線:第一條線:就利己和利他的關系對“經濟人”假設的批評。美國經濟學家凱里是第一位對經濟人假說進行批評的代表性人物。他針對穆勒的觀點提出批評,指責古典經濟學的“政治—經濟人,只被賦予尋求食宿的品性,而完全排除了情感和智力等其他品質(轉引自楊春學,1998:175)。德國歷史學派對“經濟人”的批判影響最大。歷史學派認為斯密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1759年)和第二部著作《國富論》(1776年)的觀點是矛盾的,前者立足于“利他”的人性,后者立足于“利己”的人性,以此攻擊斯密的經濟人假設和抽象演繹分析方法。和邊際學派的爭論引發(fā)了圍繞斯密的兩部著作是否以同一的人性和統(tǒng)一的思想為根據(jù)的所謂的“斯密問題”。相應地,這些批判也激起了支持經濟人假設的經濟學家的回應。第二條線:就利潤最大化與非最大化對“經濟人”假設的批判。1939年“牛津研究團體”成員霍爾和希齊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許多廠商并沒有按邊際原則來考慮價格決策,而是按成本加價的辦法來獲得利潤,即廠商的實際行為并沒有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以一種慣例的方式行事。當然這種批判激起了馬克盧普、弗里德曼等經濟學家的辯護。第三條線:就行為理性與非理性關系對“經濟人”假設的批判。新古典經濟學為了保證個人選擇的理性行為,提出了傳遞性、完備性和連續(xù)性等理性偏好公理。這些公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能進行數(shù)學的推演而設定的,極少考慮其經驗的有效性。70年代后,有些經濟學家發(fā)現(xiàn)了“偏好顛倒”現(xiàn)象,表明人們根據(jù)不定的偏好進行決策或判斷是非理性的,這與新古典經濟學關于偏好的“理性”假設相去甚遠。由此說明新古典理論關于偏好的假定都是缺乏根據(jù)的。二、波蘭尼對“經濟人”假設的顛覆:“脫嵌”是一種不可能經濟學內部就“經濟人”假設的批判,促使“經濟人”假設進行自我的修補和完善,而波蘭尼對“經濟人”假設的批判則是顛覆性的。如果說上面所提到的經濟學內部對于“經濟人”假設的批判第一條線是著眼于“經濟人”假設三個基本命題的第一個命題“自利”、第三條線著眼于第二個命題“理性行為”,那么波蘭尼的批判則是著眼于“經濟人”假設三個命題的第三個命題“自由市場”,或者可以這樣說波蘭尼對整個“市場自由主義經濟”的批判?!啊洞筠D型》提供了迄今為止對市場自由主義——即相信不管是民主國家社會還是全球經濟都可以而且應該通過自發(fā)調節(jié)的市場來組織——最強有力的批判”(波蘭尼,2007:10,布洛克的導言)。波蘭尼具體的分析邏輯是怎么樣呢?1.“嵌入”概念解釋波蘭尼思想的邏輯起點是“嵌入”(embeddedness)概念。他根據(jù)人類學研究成果指出了經濟體系的三種組織原則“要么是互惠,要么是再分配,要么是家計”(波蘭尼,2007:47)。19世紀之前的人類經濟活動史表明,除了上面提到的互惠、再分配以及家計三種方式外,還有體現(xiàn)市場功能的交換:“交換和貿易是這樣一種經濟行為的原則,它的有效性有賴于市場模式的存在。市場就是人們?yōu)榱私粨Q或者為了買賣而匯聚的場所……交換原則的有效性有賴于市場模式。與互惠、再分配和家計可能在社會中不占主導地位這一點相同,交換的原則同樣可以在一個社會中居于從屬地位,而由其他原則在社會中占據(jù)更重要的位置”(波蘭尼,2007:49)。但是,“在我們的時代之前,沒有任何哪怕只是在原則上由市場控制的經濟曾經存在過”(波蘭尼,2007:37)。并且,“市場或貨幣的存在或缺席并不必然會影響到一個原始社會的經濟體制”(波蘭尼,2007:50)。在前資本主義階段,經濟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用波蘭尼的話說是一種“嵌入”(embedded)經濟。只是到了19世紀以來,這個有機結構才被打破了,經濟脫離開社會,成為“脫嵌式”(disembedded)經濟,并且凌駕于社會之上(波蘭尼,2007:50)。他還認為,把相互孤立的市場轉變成整一個的市場經濟,把諸多被規(guī)制的市場轉變成一個自發(fā)調節(jié)的市場……是一種人為的現(xiàn)象。“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是,諸市場之鏈合為一個具有無窮力量的自發(fā)調節(jié)的體系,并不是它們要發(fā)生癌變的內在傾向性所產生的自然結果,而是被植入社會機體的高度人為的刺激物所產生的效應,而出此下策的動機則是為了應對由機器這種同樣人為的現(xiàn)象所引發(fā)的情勢”(波蘭尼,2007:50)。緊接著,他指出,市場并不是主要在一個經濟體內部,而是在其外部運轉的制度?!安还苁沁h距離貿易市場還是地方市場,本質上都不是競爭性的,并且正是這個原因,兩種市場都不會造成區(qū)域貿易,即所謂國內市場或者全國性市場的壓力。這些論斷中的每一個都是被古典經濟學家當作公理來運用的某些假設的沉重打擊,可是它們全都非常嚴格地符合現(xiàn)代研究所發(fā)現(xiàn)的事實”(波蘭尼,2007:51)。這些說明古典學派先驗制定的人類逐利動機,對利益的計算、討價還價的本能等不具有普遍性和超歷史性,也就從根本上顛覆了經濟學關于“經濟人”和“自發(fā)調節(jié)的市場”的前提性假設。2.“脫嵌”為何不可能?隨著資本主義在19世紀的興起,經濟有沒有成功地“脫嵌”于社會并開始支配社會呢?從波蘭尼的這段話中可能會得出肯定回答的誤讀③:“終極而言,這正是由市場控制經濟體系會對整個社會組織產生致命后果的原因所在:它意味著要讓社會的運轉從屬于市場。與經濟嵌入社會關系相反,社會關系被嵌入經濟體系之中”(波蘭尼,2007:50)。波蘭尼這段話的真實意思是古典經濟學家們確實想要創(chuàng)造一個已經有效脫嵌的社會,而且他們鼓勵政治家們去追求這個目標??墒撬瑯訄猿终J為他們不曾也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實際上,波蘭尼說過一種脫嵌的、完全自發(fā)調節(jié)的市場經濟是一項烏托邦建構;是一種不可能存在的東西(波蘭尼,2007:3)。為什么脫嵌是不可能的呢?波蘭尼認為要想創(chuàng)造一個完全自發(fā)調節(jié)的市場經濟,就必須把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轉變成純粹的商品,而這必然會造成社會和自然環(huán)境的毀滅。他的論證的根本邏輯在于他區(qū)分了真實的商品和虛擬的商品。他認為,商品就是那些為了在市場上出賣而生產出來的東西。土地、勞動力和貨幣最初生產出來并非用于在市場上出售的,所以它們都不是真實的商品而是虛擬商品。勞動力不過是人類的行為,土地是被細分的自然,而現(xiàn)代社會中貨幣與信用的供給必然是政府的政策創(chuàng)造的?,F(xiàn)代經濟始于假設這個虛擬商品會像真實商品那樣起作用,但波蘭尼認為這種手法會產生致命后果。所以,“資本主義是歷史上的一種‘非常規(guī)’現(xiàn)象:因為在此之前,經濟的安排是‘嵌入’社會關系的,而資本主義產生以后,這種關系顛倒過來,社會關系反而要用經濟關系來界定”(李培林,2004:70),但正如上文所講,這種顛倒的狀態(tài)不會真正的成功,也不會長久,因為一方面是上文波蘭尼所分析的虛擬商品的存在,另一方面則是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由于重商主義和資產階級需要國家保護他們新生的企業(yè)和脆弱的社會地位,而政府則成了資本主義的侍女,用法律和軍隊的強制來幫助推動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李培林,2004:70),這種需要政府宏觀調控的市場是不會長久的。波蘭尼對“經濟人”假設的批判是顛覆性的,他的“經濟是社會的一部分”、“經濟行為是嵌入社會行為中的”觀點對以后的學者建構整體主義方法論意義上的“社會人”假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三、格蘭諾維特:“社會網”與“嵌入理論”(一)《求職》的社會網:對“勞動力市場經濟學”的經驗反證1.對完全勞動力市場的批評。20世紀70年代以前,在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占據(jù)支配地位的模式是新古典經濟學的市場模式。新古典經濟學的市場模式受價格機制調節(jié)的供求曲線被毫無例外地推移到勞動力市場的經濟學研究之中。但格蘭諾維特認為這種勞動力市場理論的局限在于它把市場理解為“沒有摩擦系數(shù)”的“完全市場”,而“完全勞動力市場就像完全商品市場一樣,僅僅存在于教科書之中”(Granovetter,1974)。2.對搜尋模型的反證。另外,針對斯蒂格勒(G.Stigler)的搜尋模型的“成本—收益”計算(即搜尋成本等于預期的邊際回報),格蘭諾維特認為,“一般而言,測度搜尋成本和搜尋收益提出了非常困難的問題”(Granovetter,1974:27)。沈原(2007:56)認為,這種困境包括:(1)如何界定搜尋成本和搜尋收益?搜尋過程所花費的時間是否應劃入搜尋成本?(2)“機會成本”不能不加以考慮。(3)如何對搜尋收益進行評估?格蘭諾維特根據(jù)相關的經濟學調查,以及他自己在波士頓郊區(qū)的一個名叫“新鎮(zhèn)”的地區(qū)對于一個特殊階層即所謂PTM工作人員(即專業(yè)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求職過程的調查,雖然并不絕對地否定搜尋理論,但他通過自己的經驗研究揭示出勞動力市場中信息傳遞的另一個重要源泉。他發(fā)現(xiàn):當將工作信息的來源和職位收入水平聯(lián)系起來時,就可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收入較高、工作滿意程度也高的工作,并非來自搜尋過程產生的信息,而是來自人們的社會網絡。在現(xiàn)實的經濟生活中,社會網絡充當了工作信息的傳遞橋梁。(3)格蘭諾維特的經驗研究表明,社會網絡成為勞動力市場中傳遞工作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一個求職者掌握的社會關系紐結越多,他所可能得到的工作信息也就越多,“最一般的公式將會提出:人們做出主要職業(yè)交換的可能性,大致上與其……在職業(yè)上有所不同的人際接觸成比例”(Granovetter,1974:36)。他根據(jù)勞動力市場中的信息傳遞的過程和特點,提出主要是“弱關系紐結”,而非“強關系紐結”,才是信息傳遞的真正的“橋梁”。當然,他的這一研究結論是基于歐美勞動力市場條件下做出的。1988年邊燕杰基于在中國天津展開的調查得出研究結論:在不同的文化和制度背景下,“強關系紐結”在找尋工作職位的作用方面是不盡相同的。在中國這樣帶有強固中央集權特點的“計劃體制下”,是“強關系”而非“弱關系”紐結將人與工作匹配起來(邊燕杰,1998;Granovetter,1994)。(二)“嵌入理論”:“經濟人”假設是一種“社會化不足”的觀念除了進行經驗性的實證研究外,格蘭諾維特還在他的著名論文《經濟行為與社會結構:嵌入性問題》中提出了他的“嵌入理論”。1.劃清與“實質主義”和“形式主義”的界限。在文章導言的開頭部分,他指出:“在功利主義的傳統(tǒng)中大部分觀點,包括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都假設理性的、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幾乎不受社會關系影響,因此追求一種近乎于這些思想實驗的理想化狀態(tài)”(Granovetter,1985:481),表達了對包括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前提假設的不滿。然后,他提出:“與此相反的則是我所謂的‘嵌入性’的主張:這種討論認為行為和制度總是受到正在運行的社會關系的壓抑和控制,因此將它們看作是彼此分離的做法是一種令人痛心的誤解”(Granovetter,1985:481)。緊接著,他在指出“嵌入性”概念來源于波蘭尼(Granovetter,1985:482)的同時,與以往的“實質主義”和“形式主義”兩種觀點劃清了界限。格蘭諾維特與這兩種觀點都不同,他提出了一種介于這兩者之間的全新觀點:“我的觀點與以上兩種流派的觀點都是有分歧的。我認為,如果使用嵌入性理論來審視社會經濟生活及其與之相關的社會結構的話,無論是在工業(yè)社會還是在前工業(yè)社會,嵌入性的現(xiàn)象始終存在,只不過在各個社會中嵌入的水平和程度是不同的”(Granovetter,1985:482)。2.批評“過度社會化”和“社會化不足”兩種觀點。在隨后的章節(jié)中,格蘭諾維特通過批判丹尼斯·朗《現(xiàn)代社會學中人類過度社會化的概念》中的“過度社會化”(Wrong,1961)概念,區(qū)分了“社會化不足”與“過度社會化”兩種類型。④并認為,“經濟人假設”是一種“社會化不足”(undersocialized)的觀念,他把這種“經濟人”稱為“低度社會化人”。由于“低度社會化人”把人的行為看作只是原子式的個人的孤立活動,而不是既定社會關系和結構的產物,無視行為者當下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無視人與人之間行為互動的事實,因而最終無法把握個人的行為選擇與社會環(huán)境之間的真實關系,無法解釋行為選擇背后的真實原因。接著他指出這兩種觀點的共同錯誤。但是除去過度社會化和社會化不充分這兩種觀點的對立部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具有重大理論意義的諷刺性的現(xiàn)象:兩者都具有通過原子化的個人實現(xiàn)決策和行動的觀點。在低度社會化的描述中,原子化來源于對自我利益的狹隘功利追求;在過度社會化的觀點中,原子化則產生于個人業(yè)已內化的行為模式,因而持續(xù)運作的社會關系對行為僅只具有邊緣性的影響?!虼松鐣怀浞趾瓦^度社會化在關于秩序問題的結論上達成了一致,都把個人現(xiàn)時的決策和行為與個人當下所處的社會關系割裂開來……(Granovetter,1985:485)。接著,他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關于人類行為分析的豐富的研究成果需要我們避免對不充分社會化和過度社會化觀點中的原子化理論的盲從。他們不會像游離于社會聯(lián)系之外的原子那樣進行決策和行動,他們也不是像奴隸一樣死守他們湊巧占據(jù)的社會范疇的特定交匯點為他們寫就的腳本。相反,他們嘗試進行有目的行為是嵌入在具體的、正在進行的社會關系體系之中的……”(Granovetter,1985:487)。綜合看來,格蘭諾維特認為,人不是脫離社會結構、社會關系像原子式地進行決策和行動,而是“嵌入”于具體的、當下的社會結構、社會關系中做出符合自己主觀目的的行為選擇。換言之,他認為經濟制度起初未必源于理性選擇,很可能是社會歷史的遺留,僅靠理性選擇不能充分解釋經濟行為,而經濟學在剔除“非經濟動機”方面已經走得太遠了?!扒度肜碚摗卑研袨槿说倪x擇置入既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結構之中,不僅點到了“經濟人”假設的個人主義方法論的缺陷,而且也擊中西方主流經濟學方法論中的“唯心主義”要害(趙磊,2004),這為一種建立在“社會人”假設基礎上的新經濟社會學的成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事實上,格蘭諾維特確實也是新經濟社會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四、“社會人”假設與新經濟社會學的建立正如上文提到的,經濟學領域內部圍繞著“自利”命題對“經濟人”假設進行了多次批判,在這些批判的過程中,一直體現(xiàn)出“社會人”假設的某種進步性。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社會人”假設是現(xiàn)實社會中真實的人的集中體現(xiàn),而“經濟人”只是一種抽象了的人性,或者說只是人性中“自利”本性的一種抽象,而真實的現(xiàn)實世界中,完全理性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經濟社會學就是建立在“社會人”假設基礎上的社會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一)經濟社會學先驅與“社會人”假設在卡爾·馬克思的時代,“‘經濟學’和‘社會學’并不作為兩門獨立的學科單獨存在”(斯威德伯格,2003,導論:9)。馬克思從人是社會動物出發(fā),指出:“這里所說的個人不是他們自己或別人想象中的那種個人,而是現(xiàn)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能動地表現(xiàn)自己的”(馬克思、恩格斯,1995:71-72)。馬克思是要把個人動機和行為放在一定的社會關系和歷史背景下來考察?!爸挥性诩w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馬克思、恩格斯,1960:84)。在德國歷史學派經濟學家和新古典經濟學家爭論的時代,馬克斯·韋伯為了調和兩者的爭論,以阻止兩派陷入僵局。在1904年發(fā)表的《社會科學中的客觀性》中,他對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做了清楚的闡釋;在這篇論文中,他還提出了“社會經濟學”的概念,他所說的“社會經濟學”大體上是一種泛指的經濟學,其中不僅包括新古典理論,也包括經濟史和經濟社會學。被認為是經濟社會學的代表人物或者對經濟社會學學科的創(chuàng)立起到重要作用還有涂爾干、凡勃倫、帕森斯、斯梅爾塞、熊彼特等,他們都以“社會人”假設為基礎、以整體主義方法論為原則用社會學的方法探討人的經濟行為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二)新經濟社會學的建立及其理論日程1985年,在華盛頓特區(qū)美國社會學協(xié)會上的一次談話中,馬克·格蘭諾維特創(chuàng)造了“新經濟社會學”一詞(斯威德伯格,2003,中文版序言:7)。在接受斯威德伯格的采訪中,格蘭諾維特區(qū)分了“舊經濟社會學”與“新經濟社會學”的精神氣質與理論追求:舊經濟社會學的整個生命周期有許多不同的表現(xiàn)形態(tài)。產業(yè)社會學是其中之一,另一個主要形態(tài)是帕森斯及其追隨者的“經濟與社會”視角。這兩個形態(tài)的共同之處是都沒有在自己的領域內對新古典經濟理論的有效性進行挑戰(zhàn)。他們也沒有試圖涉及新古典經濟學涉及的相同命題(斯威德伯格,2003:144)。1.舊經濟社會學。屬于舊經濟社會學的帕森斯的“經濟與社會”視角對標準經濟學非常尊敬,他認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