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診斷學脈診_第1頁
中醫(yī)診斷學脈診_第2頁
中醫(yī)診斷學脈診_第3頁
中醫(yī)診斷學脈診_第4頁
中醫(yī)診斷學脈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診斷學脈診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談到中醫(yī),人們自然會聯(lián)想到老中醫(yī)神態(tài)安詳地迷起眼睛,將三根手指搭在病人的手腕部位,停留片刻后,便告訴病人你患了什么病,應該如何進行治療等等。病人聽后,如果說得準確,便會連連稱奇,信服有加。如果說得不準,便會認為醫(yī)生的醫(yī)療水平差。脈診成了某些病人衡量中醫(yī)醫(yī)生水平的一架天平?,F(xiàn)在是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在臨床上常遇到這樣的病人,來就診后只看著醫(yī)生,把手伸過來不說話,似乎是在考驗醫(yī)生號脈準不準。當你說對了其癥后,他們會喜形于色地開口大叫:“你太神啦!……”。而當你根據其脈象判斷不準時,他們會背后說,診斷得根本不準,水平不高。脈診真的有那么神奇嗎?

現(xiàn)在是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脈診,其實是中醫(yī)診斷中的一種最常見的手段,是望聞問切中的“切”診。通過這種診斷,我們可以了解人體內部臟腑中的氣血運行情況。它是通過脈搏的運動來判斷人體內臟的情況,根據脈搏的速度、頻率、力量、血管的形態(tài)等來判斷人體的基本情況?,F(xiàn)在是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對中醫(yī)認識似是而非的人,脈診似乎是他們最信任和嘆服的。許多的醫(yī)生也很在乎病人的這種心態(tài),往往先不詢問患者病情,不做任何體查而單憑脈診而進行譴方用藥。更令人不解的是,有許多的病人也故意不說出自己的病情,借此來“考驗”醫(yī)生能不能通過脈象看準自己的病情,真是荒唐又可怕!想想還是東坡先生明鑒:“吾求愈病而已,豈以困醫(yī)為事哉?”對于這些陋習,古代的先賢早已深刻批判過?,F(xiàn)在是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明代著名醫(yī)學家李時珍認為:脈診只是望問聞切四診中的最后一診,無非是一種診斷中比較巧妙的方法罷了,作為一個好醫(yī)生如果想全面掌握患者的情況,必須要四診合參,不能單憑這一項?,F(xiàn)在是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隨著時代生活的日新月異,人們的醫(yī)療條件逐漸改善,對于脈診的看法更需要客觀、辨證地對待。從目前的臨床情況來看,現(xiàn)代生活狀態(tài)中的中醫(yī)脈診比起古人來說,更難反映人體的真實客觀情況。我們知道,一般凡是來門診看中醫(yī)的病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慢性病和疑難病患者。而這些病人中,有一大部分的患者是長年服藥的,尤其是一些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他們所服的很多藥物會對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起到一定的干擾作用,這當然會直接影響到脈象的形態(tài)?,F(xiàn)在是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如長期服用活血化瘀或擴張血管的藥物等都可以明顯影響心臟搏動的速度、力量。這樣的話,便不能真正反映出人體中的各個臟腑的氣血運行情況。因此,即便是一個高明的醫(yī)生,也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患者的脈象充分了解到其體內的真實情況。對待脈診,我們尚需要用一個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既要肯定其診斷價值,也不應該盲目迷信。

現(xiàn)在是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目的要求】1.掌握脈診的臨床意義。

2.熟悉脈象形成的原理。

3.熟悉診脈的部位與三種不同的診脈方法。

4.掌握寸口診法,寸口診脈的分部與所主臟腑。

5.掌握診脈的方法。6.掌握正常脈象及其生理變異。

7.掌握常見病脈的脈象及其主病。8.了解真藏脈與各種怪脈。

現(xiàn)在是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9.了解診脈之要點與如何進行脈象的鑒別。

10.熟悉診婦女與小兒脈。

11.熟悉相兼脈象主病。

12.熟悉脈證宜忌及脈癥從舍。13.了解按診的方法。

14.熟悉按診的作用與按診的內容。【學習時數】

7學時現(xiàn)在是1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重點與疑難點】

(一)重點:

1.診脈在診斷上的作用。

2.寸口診脈的理論依據、分部與所主臟腑。

3.正常脈象的胃神根及其變化的原因。4.二十八種病脈的脈象與主病。5.相兼脈象的臨床意義。6.脈癥的順逆及從舍。7.按診的主要內容。現(xiàn)在是1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疑難點1.遍診法與三部診法有無臨床價值?2.寸口六部所主臟腑的依據是什么?3.正常脈象之有胃氣、有神、有根的特點。4.外界因素、內在因素對正常脈象的影響。5.一脈主數病,在出現(xiàn)相兼脈時應如何判斷?6.理解按診中,虛里動高的原因并非僅為宗氣外泄。現(xiàn)在是1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第一節(jié)脈診概述一、脈診原理(一)心、脈是形成脈象的主要臟器:心臟搏動—脈象形成的動力脈管舒縮—脈搏形成的重要因素心陰心陽—維持正常脈搏的基本條件現(xiàn)在是1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氣血是形成脈象的物質基礎。氣血充盈于脈道,以及氣血的盛衰直接影響著脈象。(三)其他臟腑與脈象形成的關系。肺主氣,司呼吸,朝百脈;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統(tǒng)血;肝藏血,貯血,調節(jié)血液,調暢氣機;腎藏精,為元氣之根,這些因素均與脈象的形成間接有關a:心主血脈——心與脈通,搏動行血肺朝百脈——宣發(fā)百脈,助心行血脾生血統(tǒng)血——營氣養(yǎng)血,攝血于脈中肝藏血調血——供調血量腎藏精化血——精為化血之本,合營以生血

現(xiàn)在是1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診脈部位(一)三部九候診法天(兩顳動脈)—候頭額、顳部上(頭)人(耳前動脈)—候目、耳地(兩頰動脈)—候口、齒天(手太陰肺經動脈處)—候肺氣中(手)人(手少陰心經動脈處)—候心氣地(手陽明大腸經動脈處)—候胸中之氣天(足厥陰肝經動脈)——候肝氣下(足)人(足太陰脾經動脈)——候脾、胃之氣地(足少陰腎經動脈)——候腎氣現(xiàn)在是1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現(xiàn)在是1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人迎寸口診法即通過診人迎(頸總動脈)、寸口兩部脈象并互相參照,進行分析的一種診法,較之遍診法簡單。(三)仲景三部診診寸口脈——候臟腑多運用于寸口無脈診趺陽脈——候胃氣或危重病人。診太蹊脈——候腎氣現(xiàn)在是1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疑難點

遍診法與三部診法有無臨床價值?

〈分析〉作為古老的診法,二者在臨床上的運用雖遠遠不及寸口診法普遍,但仍有其應用價值:如在寸口脈象微弱時,可通過趺陽脈搏動的有力與否來判斷病人胃氣尚存與否。現(xiàn)在是1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四)寸口診法[含義]:寸口——手腕部橈骨莖突內側的一段動脈(橈動脈),又稱氣口或脈口。寸口診法——指單獨切按橈骨莖突內側一段橈動脈的搏動,根據其脈動形象,以推測人體生理病理狀況的一種診察方法?,F(xiàn)在是1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1.寸口部位:通常是腕后高骨內側為關,其前為寸,其后為尺。寸(浮、中、沉)關(浮、中、沉)三部九候尺(浮、中、沉)此與遍診法的三部九候同名實異現(xiàn)在是2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現(xiàn)在是2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2.寸口脈診病的原理:(1)寸口部位為脈之大會(2)寸口部位脈氣最明顯(3)可反映宗氣的盛衰(4)寸口處部位固定且脈診方便現(xiàn)在是2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3.寸口分候臟腑

寸——心左手關——肝

尺—腎(陰)

寸——肺右手關——脾

尺—腎(陽)現(xiàn)在是2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疑難點

寸口六部所主臟腑的依據是什么?

〈分析〉獨取寸口的道理:一.是由于寸口位于手太陰肺經的原穴部位,是脈之大會,手太陰肺經起于中焦,所以,在寸口可以觀察胃氣的強弱;二.是臟腑氣血皆通過百脈朝會于肺,所以臟腑的生理病理變化能反映于寸口脈象?,F(xiàn)在是2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三、診脈方法(一)時間以清晨(平旦)未起床、未進食時最佳。(二)體位正坐、仰臥均可,心臟與寸口同水平,直腕仰掌?,F(xiàn)在是2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三)指法:1、取脈:選指目--——指端敏感處平貼脈脊指力垂直脈心現(xiàn)在是2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2、定位(定關布指、三指定(1)標準定位——同身寸法。(2)簡便定位——高骨定關法掌后高骨定關前后等距布指現(xiàn)在是2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1.首先將中指置於關部

現(xiàn)在是2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2.食指置於寸部,無名指置於尺部

現(xiàn)在是2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3.三指指尖保持水平

現(xiàn)在是3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4.手指做弓形彎曲,以指腹觸脈

現(xiàn)在是3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3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3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3、運指(1)舉按尋——手指的淺深運指定義:輕力上舉謂之舉,舉至皮膚謂之浮取重力下按謂之按,按至筋骨謂之沉取微舉微按委曲求之,謂之尋現(xiàn)在是3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2)上下循定義:手指的上下運指作用:體會脈形的長短,體會脈位的上下。(3)單總按定義:三指的整體與分部運指

作用:總按——體察寸口總體特征和三步整體關系;單診——體察三部局部特點?,F(xiàn)在是3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診小兒脈可用“一指(拇指)定關法”,而不細分三部,因小兒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關尺,且易哭鬧,不合作。現(xiàn)在是3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四)平息指診脈時呼吸平靜、調勻,以便以息計數;一指利于醫(yī)生思想集中,專注指下,評辨脈象。(五)五十動診脈時間不少于50次,脈跳時間,兩手以3分鐘左右為宜?,F(xiàn)在是3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四、脈象要素:(位、數、形、勢)1、脈位——脈搏跳動顯現(xiàn)部位的深淺,如浮/沉。2、至數——脈搏的頻率,如遲/數。3、脈長——脈動應指軸向范圍的長短,如長/短。4、脈寬——脈動應指徑向范圍的大?。ù旨殻?,如洪/細?,F(xiàn)在是3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5、流利度——脈搏來勢的流利程度,如滑/澀。6、緊張度——脈管的勁急或弛緩程度,如弦、緊/緩。7、脈力——脈搏的強弱,脈搏應指的力量,如虛/實。8、均勻度——①指脈動節(jié)律是否均勻。②指脈力是否均勻。現(xiàn)在是3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第二節(jié)正常脈象一、正常脈象(平脈)的特點:(一)有胃:指脈象從容和緩流利,具體表現(xiàn)為:1、脈位居中,不浮不沉……(位)2、脈率調勻,不快不慢……(數)3、脈道適中,不大不小……(形)4、脈力充盈,不強不弱……(勢)5、脈勢和緩,從容流利。現(xiàn)在是4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有神指脈象有力柔和,節(jié)律整齊(勢)。(三)有根指尺脈有力,沉取不絕,反映腎氣之充足。尺脈候腎,一是尺脈有力,一是沉取不絕?,F(xiàn)在是4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疑難點

正常脈象之有胃氣、有神、有根的特點。

〈分析〉有胃氣表現(xiàn)在:從容和緩流利。

脈位居中,不浮不沉;脈率調勻,不快不慢;脈力充盛,不強不弱;脈道適中,不大不??;脈勢和緩,從容、流利。有神表現(xiàn)在:應指有力柔和;節(jié)律整齊

有根則表現(xiàn)在:尺脈有力,沉取不絕。現(xiàn)在是4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脈象的生理變異1、季節(jié):春弦、夏洪(鉤)、秋?。⒍粒ㄊ?。2、情緒:激動時其脈必快(數),抑郁時其脈沉緩或遲……。3、年齡:兒童脈小數;青年脈平滑;老人多弦硬……。4、斜飛脈:寸口不見脈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5、反關脈:脈象出現(xiàn)于寸口背側。現(xiàn)在是4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第三節(jié)常見脈象及臨床意義

脈象種類繁多,為便于掌握,歷來都曾把它進行分類?!秲冉洝?、《傷寒論》分陰陽兩類?!对\家樞要》以浮、沉、遲、數、滑、澀六脈統(tǒng)領諸脈。徐靈胎《回溪脈學》以浮沉、遲數、虛實為綱領,較為實用。而本教材則根據位、數、形、勢四個方面和八個要素的變化和相兼,歸類為八?,F(xiàn)在是4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現(xiàn)代常以浮脈、沉脈、遲脈、數脈、虛脈、實脈為六綱脈,然后再把其他脈象分屬于六大類?,F(xiàn)在是4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1、浮脈類:(浮脈與洪脈、濡脈、散脈、芤脈、革脈以脈位表淺而相類,故均列入浮脈類)。2、沉脈類:(沉脈與伏脈、牢脈、弱脈以脈位在肌肉深層而相類,故均列入沉脈類)?,F(xiàn)在是4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3、遲脈類:(遲脈與緩脈、澀脈、結脈以至數緩慢而相類,故均列入遲脈類)、4、數脈類:(數脈與疾脈、動脈、促脈以至數快速而相類,故均列入數脈類)現(xiàn)在是4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5、虛脈類:(虛脈與細脈、微脈、短脈、代脈以其脈動應指無力相類,故均列入虛脈類)。6、實脈類:(實脈與滑脈、長脈、弦脈、緊脈以其脈動應指有力相類,故均列入實脈類)?,F(xiàn)在是4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一、浮脈類

(浮、洪、濡、散、芤、革)現(xiàn)在是4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一)浮脈:【脈象特征】輕取即得,重按稍減不空,舉之有余,按之不足。理解:脈位淺表現(xiàn)在是5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5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一般見于表證,(亦見于虛陽外越)3、脈理分析:邪襲肌表,衛(wèi)陽抗之,脈氣鼓搏于外,應指而浮。久病內傷,虛陽外越,則浮而無力?,F(xiàn)在是5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洪脈:1、脈象特征脈形寬大,充實有力,來盛去衰,狀若波濤洶涌。(理解:脈位偏浮,脈形寬大,脈力較強)現(xiàn)在是5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5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多見于陽明氣分熱盛,亦可見于孤陽外越,浮取洪大而沉取無根?!久}理分析】內熱充斥,脈道擴張,氣盛血涌,故見洪脈?,F(xiàn)在是5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三)濡脈:【脈象特征】浮細無力而軟。理解:位浮、形細、張力低、脈力弱現(xiàn)在是5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5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多見于虛證或濕困。

【脈理分析】精血不充則細弱無力,陰虛,陽氣不潛則脈浮但軟;濕遏陽氣,亦可見濡脈。現(xiàn)在是5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四)散脈【脈象特征】浮大無根,應指散漫,按之消失,伴節(jié)律不齊和脈力不勻,故曰“散似楊花無定蹤現(xiàn)在是5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為元氣耗散,臟腑精氣欲絕,病情危重的征象。

孕婦臨產時出現(xiàn)散脈,為即將分娩的征候;如未至產期,便為即將墜胎之征?,F(xiàn)在是6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五)芤脈【脈象特征】浮大中空,按之如蔥管,應指浮大而軟,按之上下或兩邊實而中間空。現(xiàn)在是6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為大失血,傷陰的主脈。多因突然失血過多,血量驟然減少,營血不足,無以充脈;或津液大傷,血液不得充養(yǎng),陰血不能維系陽氣,陽氣浮散所致。在血崩、大咯血、外傷性大出血或嚴重吐瀉時均可出現(xiàn)?,F(xiàn)在是6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六)革脈【脈象特征】革脈浮,搏指弦,中空外堅如按鼓皮,切脈時手指感覺有一定的緊張度。脈形如弦,按之中空,與芤脈浮虛而軟又有不同?,F(xiàn)在是6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精氣不藏,正氣不固,氣無所戀而浮越于外的表現(xiàn),所以多見于亡血、失精、半產、漏下等病癥?,F(xiàn)在是6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附:相類脈比較1、相同點浮脈、洪脈、濡脈、散脈、芤脈、革脈六者,均有脈位表淺、輕取即得的特點。2、不同點浮脈輕取即得;洪脈浮大有力;濡脈浮而細軟;散脈浮而散亂無根;芤脈浮大中空;革脈浮而空弦?,F(xiàn)在是6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沉脈類

(沉脈、弱脈、伏脈、牢脈)現(xiàn)在是6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一)沉脈【脈象特征】輕取不應,重按使得,舉之不足,按之有余。理解:脈位較深)現(xiàn)在是6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6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多見于里證,有力為里實;無力為里虛。亦可見于正常脈?!久}理分析】

邪實氣血內困或陽虛氣乏升舉無力現(xiàn)在是6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脈沉而無臨床癥狀者,不一定是病,可見于正常人。如肥胖者肌肉豐厚,脈管深沉,故脈多沉;冬季氣血收藏,脈象亦偏沉。

此外,有的人兩手六部脈象都沉細,但無病候,稱為六陰脈,亦屬于正常生理現(xiàn)象?,F(xiàn)在是7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弱脈【脈象特征】極軟而沉細的脈稱為弱脈。切脈時沉取方得,細而無力?,F(xiàn)在是7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主陽氣虛衰或氣血俱衰,血虛則脈道不充,陽氣虛則脈搏無力,多見于久病虛弱之體。

現(xiàn)在是7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三)伏脈【脈象特征】伏為深沉與伏匿之象,脈動部位比沉脈更深,需重按著骨始可應指,甚至伏而不現(xiàn)?,F(xiàn)在是7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常見于邪閉、厥證和痛極的病人。多因邪氣內伏,脈氣不得宣通所致。暴病出現(xiàn)伏脈為陰盛陽衰,或陰陽乖戾,常為厥脫證之先兆;

久病見之為氣血虧損,陰枯陽竭之證?,F(xiàn)在是7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脈簡補義》說:“久伏至脫”,指出伏脈是疾病深重或惡化的一種標志。危重病證的伏脈,往往兩手寸口脈同時潛伏,甚或太溪和趺陽脈都不顯現(xiàn),與血管病變造成的無脈癥不同。無脈癥往往發(fā)生在肢體的某一局部,出現(xiàn)相應肢體無脈,但其他部位的脈象正?!,F(xiàn)在是7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四)牢脈【脈象特征】脈形沉而實大弦長,輕取中取均不應,沉取始得堅著不移,亦稱沉弦實脈?!九R床意義】由陰寒內積,陽氣沉潛所致,多見于陰寒內盛,疝氣癥瘕之實證。

現(xiàn)在是7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附:相類脈比較1、相同點:沉脈、弱脈、伏脈、牢脈四者均有輕取不應,脈位較深之特點。2、不同點:沉脈重按始得;弱脈極軟而沉細;伏脈更深于沉,緊貼于骨;牢脈沉取實大弦長,堅牢不移。現(xiàn)在是7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三、遲脈類

(遲、緩、澀、結)現(xiàn)在是7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一)遲脈【脈象特征】脈來緩慢,一息不足四至。理解:60次/分以下現(xiàn)在是7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多見于寒證,遲而有力為實寒;遲而無力為虛寒。亦見于邪熱結聚之實熱證?!久}理分析】寒盛而陽失宣通或陽虛而失于溫運,則脈來怠慢。然而熱結而氣機不通,脈亦見遲。現(xiàn)在是8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8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澀脈【脈象特征】形細而行遲,往來艱澀不暢,脈勢不勻理解:形細,流暢度低,脈形、脈律、脈力不勻現(xiàn)在是8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多見于氣滯、血瘀、痰食內停和精傷、血少?!久}理分析】精血衰少,脈失濡潤,故脈氣往來不利,見脈澀無力;氣滯血瘀,痰食膠固,脈道不暢,血行受阻,見澀而無力?,F(xiàn)在是8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8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三)結脈【脈象特征】脈來緩慢,時有中止,止無定數?,F(xiàn)在是8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多見于陰寒氣結、寒痰血瘀,亦可見于氣血虛衰。【脈理分析】氣血痰食,滯而不散,或寒邪過盛,心陽受阻,均可致脈氣不通,故見遲緩中止?,F(xiàn)在是8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8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四)緩脈【脈象特征】緩脈有兩種意義:一是脈來和緩,一息四至(每分鐘60~70次),可見于正常人。亦稱為平緩脈,是脈有胃氣的一種表現(xiàn)。周學霆曰:“緩即為有神也”,即指平脈緩和之象。二是脈勢縱緩,緩怠無力。王冰曰:"緩謂縱緩,非動之遲緩也。"

現(xiàn)在是8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多由脾虛,氣血不足,血脈失充,鼓動無力,或為濕邪困阻,陽氣受遏,血行緩怠所致?,F(xiàn)在是8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9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附:相類脈比較1、相同點:遲脈、緩脈、澀脈、結脈四者脈率均小于一息五至。2、不同點:遲脈一息不足四至;緩脈一息四至(稍快于遲);澀脈脈勢艱難,往來不利;結脈脈緩而有中止?,F(xiàn)在是9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四、數脈類

(數脈、疾脈、促脈、動脈)現(xiàn)在是9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一)數脈【脈象特征】脈來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滿七至理解:90~130次/分現(xiàn)在是9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多見于熱證(有力為實熱,無力為虛熱),亦可見于里虛證?!久}理分析】

邪熱亢盛,或陰虛內熱,均可使血流加速而見數脈?,F(xiàn)在是9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9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促脈【脈象特征】

脈來數而時一止,止無定數。理解:率快或快慢不定而有不規(guī)則的歇止現(xiàn)在是9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多見于陽盛實熱、氣血痰食停滯;亦見于臟器衰竭?!久}理分析】陽邪亢盛,則脈來急數;津血衰少,或氣血痰食阻滯,則脈有歇止?,F(xiàn)在是9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9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三)疾脈【脈象特征】一息七至以上為疾脈?!九R床意義】疾而有力,多見于陽亢無制,真陰垂絕之候;疾而虛弱為陽氣將絕之征。

現(xiàn)在是9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四)動脈【脈象特征】動脈多見于關部,且有滑、數、短三種脈象的特征?!睹}經》:“動脈見于關上,無頭尾,大如豆,厥厥然動搖。”現(xiàn)在是10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多見于驚恐、疼痛之癥。驚則氣亂,痛則氣結,皆屬陰陽相搏之候?,F(xiàn)在是10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附:相類脈比較1、相同點:數脈、促脈、疾脈、動脈四者,脈率均有快于正常脈象的感覺。2、不同點:數脈一息五至以上疾脈一息七至以上促脈數而時止動脈滑數而短現(xiàn)在是10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五、虛脈類

(虛、細、微、代、短脈)現(xiàn)在是10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一)虛脈【脈象特征】

三部脈舉之無力,按之空豁,應指松軟。亦是無力脈的總稱。理解:脈力較弱,可分兩類:一是寬大無力類如芤脈、散脈;二是細小無力類如濡脈、弱脈)現(xiàn)在是10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多見于虛證(多為氣血兩虛)?!久}理分析】氣虛不足以鼓其脈,故脈來無力;血虛不足于充其脈,故按之空豁?,F(xiàn)在是10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10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細脈【脈象特征】脈細如線,應指明顯。理解:脈道狹小,指感清晰明顯,按之不絕。現(xiàn)在是10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多見于氣血兩虛、濕邪為病?!久}理分析】

營血虧,無以充脈則細;氣不足,無以鼓脈必軟。濕遏脈道則細且緩。故細脈不得概言為虛?,F(xiàn)在是10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三)代脈【脈象特征】

脈來一止,止有定數,良久方來。理解:歇止有規(guī)律,時間長,伴有脈形、脈力不勻現(xiàn)在是10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見于臟氣衰微、疼痛、驚恐,跌仆損傷等病證?!久}理分析】臟氣衰微,或突然驚恐,或跌仆損傷,氣滯血瘀,均可致脈氣不續(xù),而致脈有歇止?,F(xiàn)在是11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四)微脈【脈象特征】極細極軟,按之欲絕,若有若無【臨床意義】多為陰陽氣血虛甚,鼓動無力所致。久病見之為正氣將絕,新病見之為陽氣暴脫?,F(xiàn)在是11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五)短脈【脈象特征】首尾俱短,不能滿部。短脈是指脈來覺短于常度?,F(xiàn)在是11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有力為氣郁,無力為氣損。氣虛不足,無力鼓勵血行,故脈短而無力,所謂“短則氣病”。也有因氣郁血瘀,或痰滯食積,阻礙脈道,以致脈氣不伸而見短脈,但短而有力,故短脈不可概作不足論,應注意脈之有力無力。

現(xiàn)在是11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附:相類脈比較1、相同點:虛脈、細脈、微脈、代脈、短脈五者,均以應指無力為特點。2、不同點:虛脈:搏之無力按之空豁;細脈:形小而應指明顯,貴在言其形;微脈:極軟極細,貴在言其力;代脈:歇止而有規(guī)則,其律、形、力均不一致。短脈:指脈來覺短于常度,首尾俱短,不能滿部?,F(xiàn)在是11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六、實脈類

實脈、滑脈、弦脈、緊脈、長脈現(xiàn)在是11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一)實脈【脈象特征】三部脈充實有力,來去俱盛,應指幅幅。亦為有力脈的總稱理解:脈管寬大,搏動有力現(xiàn)在是11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見于實證。亦見于常人?!久}理分析】邪氣有余,正氣不虛,正邪相搏,氣血壅盛,脈道堅滿,故應指有力。現(xiàn)在是11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11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滑脈【脈象特征】往來流利,應指圓滑,如盤走珠。理解:應指圓滑,起落較快,充實有力?,F(xiàn)在是11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多見于痰濕、食積和實熱等病證。亦是青壯年的常脈,婦女的孕脈?!久}理分析】實邪內盛,波及血分,血行加速,脈動流暢?,F(xiàn)在是12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現(xiàn)在是12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三)弦脈【脈象特征】端直以長,如按琴弦。理解:脈體緊張度增高,端直而長,直起直落。現(xiàn)在是12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多見于肝膽?。ㄏ遥⑻弁矗ㄏ揖o)、痰飲(弦滑)等,或為胃氣衰敗者(堅搏)。亦見于老年健康者(弦硬)?!久}理分析】

寒熱、痰飲、情志、疼痛皆可致肝失條達,氣機不暢,脈氣束而不伸,故脈來強硬弦勁?,F(xiàn)在是12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四)緊脈【脈象特征】脈來繃急,壯如牽繩轉索,按之左右彈指。理解:其緊張度、力度均大于弦脈,脈位易動。現(xiàn)在是12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多見于實寒證、疼痛和食積。【脈理分析】寒主收引,痛則不通,食積于中,皆可致氣機失和,脈道受阻而致脈道繃急彈指?,F(xiàn)在是12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五)長脈【脈象特征】脈動應指的范圍超過寸、關、尺三部,脈體較長。向前超逾寸部至魚際者稱為溢脈,向后超逾尺部者又稱履脈?,F(xiàn)在是12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臨床意義】

主陽證、實證、熱證。多由邪氣盛實,正氣不衰,邪正搏擊所致。脈長而洪數為陽毒內蘊;長而洪大為熱深、癲狂;長而搏結為陽明熱伏;長而弦為肝氣上逆,氣滯化火或肝火挾痰。細長而不鼓者為虛寒敗證?,F(xiàn)在是12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長脈,亦見于常人,若長而柔和為強壯之象征,老年人兩尺脈長而滑實多長壽。

《素問.脈要精微論說:“長則氣治”說明長脈亦是氣血充盛,氣機條暢的反映。現(xiàn)在是12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附:相類脈比較1、相同點:實脈、滑脈、弦脈、緊脈、長脈、大脈六者,均有脈體寬大、充實有力的共同特點。

2、不同點:實脈三部舉按長大有力;滑脈往來流利,如盤走珠;弦脈端直以長,應指緊張;緊脈繃急有力,左右彈指;長脈首尾端直,超過本位;大脈脈體寬大,來去俱盛?,F(xiàn)在是12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脈象鑒別(一)比類法(參相類脈比較)(二)對舉法:對舉法就是把兩種相反的脈象對比而加以鑒別的方法。(1)浮脈與沉脈:是脈位淺深相反的兩種脈象。(2)遲脈和數脈:是脈率慢快相反的兩種脈象。(3)

虛脈與實脈:是脈搏氣勢相反的兩種脈象?,F(xiàn)在是13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4)

滑脈與澀脈:是脈搏流利度相反的兩種脈象。

(5)洪脈與細脈:是脈體大小和氣勢強弱相反的兩種脈象。(6)長脈與短脈:是脈位長短相反的兩種脈象。(7)弦脈與緊脈:是因脈管性質有差異而脈勢脈形有別的兩種脈象。(8)緊脈與緩脈:是脈搏氣勢相反的兩種脈象。(9)散脈與牢脈:是脈位與氣勢相反的兩種脈象?,F(xiàn)在是13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三、相兼脈(一)概念凡兩種以上的單因素脈同時出現(xiàn),復合構成的脈象,謂之相兼脈,又稱復合脈。如:浮數(二合脈)、沉細而數脈(三合脈)……。現(xiàn)在是13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主病為各種單因素脈象主病之綜合。如:1、浮緊脈:主外感寒邪之表證,或風寒痹病疼痛。2、沉細數脈:多見于陰虛內熱或血虛3、弦滑數脈:多見于肝火夾痰,肝膽濕熱或肝陽上亢,肝火內蘊等病證………?,F(xiàn)在是13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疑難點

:一脈主數病,在出現(xiàn)相兼脈時應如何判斷?

〈分析〉相兼脈的主病,多為組成該相兼脈的各單一脈主病的綜合,如:浮為表,數為熱,合而為表熱;浮為表,遲為寒,合而為表寒;浮數而無力為表虛熱,沉遲而有力為實寒。現(xiàn)在是13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四、真臟脈真臟脈,又稱“敗脈”、“絕脈”、“死脈”、“怪脈”,是疾病垂危時出現(xiàn)的一種脈象。其特點是:無胃、無神、無根。如蝦游脈、屋漏脈、彈石脈……等?,F(xiàn)在是13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根據真臟脈的主要形態(tài)特征,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1.無胃之脈:

無胃的脈象以無沖和之意,應指堅搏為主要特征。偃刀脈:脈來弦急,如循刀刃。轉豆脈:脈動短小而堅搏,如循薏苡子。彈石脈:急促而堅硬如彈石。臨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氣不能相從,心、肝、腎等臟氣獨現(xiàn),是病情重危的征兆之一。現(xiàn)在是13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2.無根之脈:

無根脈以虛大無根或微弱不應指為主要特征。釜沸脈:浮數之極,至數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無根,為三陽熱極,陰液枯渴之候。魚翔脈:脈在皮膚,頭定而尾搖,似有似無,如魚在水中游動。蝦游脈:脈在皮膚,如蝦游水,時而躍然而去,須臾又來,伴有急促躁動之象。均為三陰寒極,亡陽于外,虛陽浮越的征象。

現(xiàn)在是13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3.無神之脈:

無神之脈以脈率無序,脈形散亂為主要特征。雀啄脈:如脈在筋肉間連連數急,三五不調,止而復作,如雀啄食之狀。屋漏脈:如屋漏殘滴,良久一滴者。解索脈:脈來乍疏乍密,如解亂繩狀。以上脈象主要由脾(胃)、腎陽氣衰敗所致,提示神氣渙散,生命即將告終。

現(xiàn)在是13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但是,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通過不斷研究和臨床實踐,對真臟脈亦有了新的認識,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心臟器質性病變所造成的,但并非一定為無藥可救的死證,應仔細觀察,盡力救治?,F(xiàn)在是13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五、婦人脈與小兒脈(一)診婦人脈婦人有經、孕、產育等特殊的生理活動和病變,有關這方面的脈診簡要敘述于下。1.診月經脈:月經將至:婦人左關、尺脈忽洪大于右手,口不苦,身不熱,腹不脹。月經不利:寸關脈調和而尺脈弱或細澀者。婦人閉經:尺脈虛細澀者,多為精血虧少的虛閉;尺脈弦澀者,多為氣滯血瘀的實閉;脈象弦滑者,多為痰濕阻于胞宮。

現(xiàn)在是14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2.診妊娠脈

已婚婦女平時月經正常,而突然停經,脈來滑數沖和,兼有飲食偏嗜等癥狀者,是妊娠的表現(xiàn)。即《素問·陰陽別論》說:“陰搏陽別,謂之有子?!薄端貑枴て饺藲庀笳摗氛f:“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敝赋鋈焉锩}象特點是少陰脈(神門及尺部)脈動加強,此為血聚養(yǎng)胎,胎氣鼓動腎氣所致。如果受孕后因母體氣血虧損或胎元不固,或經產婦亦可見脈細軟,或不滑利,應當引起重視。

凡孕婦之脈沉而澀,多提示精血不足,胎元已受影響;澀而無力是陽氣虛衰,胞中死胎或為痞塊。

現(xiàn)在是14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3.診臨產脈

孕婦即將分娩的脈象特點,歷代醫(yī)家亦有不同的闡述?!吨T病源候論》說:"孕婦診其尺脈,急轉如切繩轉珠者,即產也?!坝秩纭夺t(yī)存》說"婦人兩中指頂節(jié)之兩旁,非正產時則無脈,不可臨盆,若此處脈跳,腹連腰痛,一陣緊一陣,乃正產時也。"這種中指指動脈的明顯搏動亦稱離經脈。現(xiàn)在是14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診小兒脈:

診小兒脈與診成人脈有所不同。小兒寸口部位狹小,難以區(qū)分寸、關、尺三部。小兒就診時容易驚哭,驚則氣亂,氣亂則脈無序,故難以診察。因此,小兒科診病注重辨形色、審苗竅。后世醫(yī)家有一指總候三部的方法,是診小兒脈的主要方法?,F(xiàn)在是143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1.一指定三關:一指總候三部的診脈法簡稱。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握住小兒的手,對三歲以下的小兒,可用右手大拇指按于小兒掌后高骨部脈上,不分三部,以定至數為主。亦有用食指直壓三關,或用食指攔度脈上而輾轉以診之。對四歲以上的小兒,則以高骨中線為關,以一指向兩側滾轉尋察三部;七、八歲小兒,則可挪動拇指診三部;九至十歲以上,可以次第下指,依寸、關、尺三部診脈;十五歲以上,可按成人三部脈法進行辨析?,F(xiàn)在是144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2.小兒脈象的特點:小兒脈象一般只診浮沉、遲數、強弱、緩緊,以辨別陰陽、表里、寒熱和邪正盛衰,不詳求二十八脈。三歲以下的小兒,一息七、八至為平脈(每分鐘100~120次);五、六歲小兒,一息六至為平脈(約每分鐘100次),七至以上為數脈,四、五至為遲脈。數為熱,遲為寒,浮數為陽,沉遲為陰。強弱可測虛實,緩緊可測邪正。沉滑為食積,浮滑為風痰。緊主寒,緩主濕,大小不齊多食滯?,F(xiàn)在是145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第四節(jié)脈診的臨床運用及意義

一、脈診的臨床運用在脈診臨床運用中,當注意下列幾個問題:(一)獨異脈的診斷意義1、部位之異,即某種脈象僅見于某一部位。如:左關脈弦為肝郁,右寸脈弱為肺虛。現(xiàn)在是146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2、臟氣之獨,即某些脈常見于相應臟腑的病證。如:促、結、代脈多提示心之病變……3、脈體之獨,指病中突出表現(xiàn)為某種脈象。如:緊脈主傷寒、疼證?,F(xiàn)在是147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二)

辨脈主病不可拘泥浮不可以概言表;沉不可以概言里;數不可以概言熱;遲不可以概言寒。是因表與里、寒與熱存在有邏輯辨證關系。現(xiàn)在是148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三)

脈證順逆與從舍1、順逆順:脈與癥相應為順,如證熱脈數逆:脈與癥不相應為逆,如證熱脈遲2、從舍舍脈從癥:應用于脈假癥真者舍癥從脈:應用于癥假脈真者現(xiàn)在是149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二、脈診的意義:(一)辨別病證的部位如浮脈多主表證,沉脈多主里證……(二)判斷病位的性質如數脈多主熱,遲脈多主寒……現(xiàn)在是150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

(三)分辨邪正的盛衰如虛脈多為氣血不足之虛證,實脈多為邪氣亢盛之實證(四)推斷病證的進退如由浮轉沉提示病邪由表入里,久病脈緩提示胃氣漸復,邪退病愈?,F(xiàn)在是151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脈診小結

本章重點講述了三方面:①寸口脈診的方法,②正常脈象的特征,③常見病脈的特征與臨床意義等。尤其對相似脈象的比較應倍加重視。近代脈圖研究較為活躍,應注意查閱資料,以科學的方法揭示深奧的脈理?,F(xiàn)在是152頁\一共有176頁\編輯于星期二2023/4/4中醫(yī)診斷學浮脈類浮:

輕取即得,重取稍弱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