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10脂代謝_第1頁
分子生物學10脂代謝_第2頁
分子生物學10脂代謝_第3頁
分子生物學10脂代謝_第4頁
分子生物學10脂代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脂類代謝2*分類

脂類

lipid脂肪—甘油三酯類脂—磷脂(phospholipid,PL)糖脂(glycolipid)膽固醇(cholesterol,CH)膽固醇酯(cholesterolester,CHE)(1甘油+3脂酸,GLY+FAA)概況:*物理性質(zhì):不溶于水,溶于有機溶劑(triglycerides,TG)33脂酸

+1甘油

→甘油三酯(脂肪,儲能形式)

脂酸+鞘氨醇→鞘脂脂酸+膽固醇→膽固醇酯1甘油

+

1磷酸

+

含氮物→

甘油磷脂

(卵/腦磷脂)(生物膜,細胞識別,信息傳遞)2脂酸

+(生物膜)(鞘磷脂/鞘糖脂)CH2-OHCH2-OHCH-OHR1-COOHR2-COOHR3-COOH+甘油(丙三醇)脂酸*分子組成:(圖)4

甘油磷脂通式(卵磷脂)(腦磷脂)膽堿乙醇胺5鞘脂的通式:

鞘脂

含鞘氨醇(不含甘油)的脂類*鞘磷脂:

含磷酸(X為磷酸膽堿/乙醇胺)*鞘糖脂:含糖(X為單糖基/寡糖鏈)取代基鞘氨醇脂酸6

磷脂

50-70%膽固醇

20-30%蛋白質(zhì)20%(4)保護作用:保護內(nèi)臟、保持體溫類固醇激素膽汁酸1,25-(OH)2D3(3)膽固醇(2)生物膜組分:(1)儲能、供能:正?!?0-30%,饑餓、禁食—占90%*功能:轉變(甘油三酯)(甘油三酯)7含量:占男性體重10-20%

*脂肪在體內(nèi)的分布與含量:分布:

脂肪組織*生物膜中的類脂:>體重30%肥胖(可變脂)固定脂(基本脂)b.

儲存脂c.

女性>男性a.能量儲存形式8*脂酸(fattyacid):脂類分子中的主要組分1.甘油三酯磷脂糖脂飽和脂酸不飽和脂酸(不含雙鍵)3.2.長鏈脂酸12-26c中鏈脂酸6-10c短鏈脂酸2-4c(16c、18c)(均含脂酸)(含雙鍵)9*體內(nèi)脂酸來源:1.機體自身合成:2.食物脂肪供給:飽和、單不飽和,儲存于脂肪組織中多不飽和(必需脂酸,PG等的前體)10第一節(jié)不飽和脂酸的命名及分類不飽和脂酸:單不飽脂酸、多不飽脂酸(≥2個雙鍵)系統(tǒng)命名法:(可表明碳鏈長度和雙鍵位置)△編碼體系:從脂酸的羧基碳起計算碳原子ω/n編碼體系:從脂酸的甲基碳起計算其碳原子CH3-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OOH11表7-2常見的不飽和脂酸習慣名系統(tǒng)名碳原子及雙鍵數(shù)雙鍵位置族分布△系n系軟油酸十六碳一烯酸16:197ω-7廣泛油酸十八碳一烯酸18:199ω-9廣泛亞油酸十八碳二烯酸18:29,126,9ω-6植物油-亞麻酸十八碳三烯酸18:39,12,153,6,9ω-3植物油-亞麻酸十八碳三烯酸18:36,9,126,9,12ω-6植物油花生四烯酸廿碳四烯酸20:45,8,11,146,9,12,15ω-6植物油timnodonic廿碳五烯酸(EPA)20:55,8,11,14,173,6,9,12,15ω-3魚油clupanodonic廿二碳五烯酸(DPA)22:57,10,13,16,193,6,9,12,15ω-3魚油,腦cervonic廿二碳六烯酸(DHA)22:64,7,10,13,16,193,6,9,12,15,18ω-3魚油12營養(yǎng)必需脂酸

(essentialfattyacid)(1)

概念:食物供給(體內(nèi)不能合成)機體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素長/超長鏈多不飽和脂酸(2)不飽和脂酸分布:植物油、魚油動物腦組織中富含13脂類微團小腸膽汁酸鹽乳化甘油三酯

胰脂酶甘油一酯+

脂酸磷脂胰磷脂酶A2溶血磷脂+脂酸膽固醇酯膽固醇酯酶膽固醇+脂酸膽汁酸鹽(乳化)混合微團

第二節(jié)脂類的消化吸收1、消化:小腸上段,乳化,酶解,不完全水解

(腸粘膜細胞吸收)(體積更小,

極性更大)脂肪/磷脂/膽固醇(酯)(再經(jīng)消化酶作用)(胰)(膳食)14輔脂酶(colipase)膽汁及胰液

十二指腸膽汁酸鹽:

強乳化劑,脂質(zhì)微團增加消化酶的作用面積胰液中消化脂類的酶:*胰脂酶(pancreaticlipase)*胰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膽固醇酯酶(cholesterylesterase)分泌乳化15胰脂酶的輔因子(蛋白質(zhì),本身不具脂肪酶活性)輔脂酶(colipase)脂肪-結構域

-胰脂酶解除膽汁酸鹽對胰脂酶的抑制防止胰脂酶變性,增加其活性結構特點:功能:(輔脂酶)162.吸收:

十二指腸下段、空腸上段甘油三酯(含中、短鏈脂酸)脂肪酶甘油血循環(huán)(腸粘膜細胞)脂酸,門靜脈

腸粘膜細胞吸收脂酰CoA轉移酶(光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一酯載脂蛋白磷脂、膽固醇乳糜微粒淋巴血循環(huán)(CM)(含長鏈脂酸)17經(jīng)甘油一酯合成脂肪的途徑:存在腸粘膜細胞中脂酰CoA脂酸脂酰CoA脂酰CoA(長鏈脂酸)18第三節(jié)

甘油三酯代謝甘油三酯—

機體儲能的形式糖/脂甘油三酯脂肪組織

供能(饑餓/禁食)轉變儲存分解(食物)19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謝(一)部位:肝、脂肪組織、小腸脂酰CoA轉移酶

(內(nèi)質(zhì)網(wǎng)的胞質(zhì)側)酶:(二)合成原料:脂酸:Glc代謝(主要),食物脂肪(CM形式吸收)

3-磷酸甘油:Glc代謝/從甘油合成(肝、腎)20(三)合成過程:1.甘油一酯途徑(小腸粘膜細胞)2.甘油二酯途徑(肝、脂肪細胞)

2122甘油激酶:

肝、腎組織中(脂肪細胞中缺乏)*從甘油合成3-磷酸甘油:(肝、腎)p126p12523

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4(直鏈)241.肝細胞:能合成,不能儲存甘油三酯載脂蛋白磷脂、膽固醇VLDL(肝細胞)

肝外組織

VLDL形成障礙脂肪肝(必需脂酸/膽堿/載脂蛋白缺乏)血循環(huán)(四)不同組織中脂肪合成的特點:(肝細胞合成)252.脂肪組織:

大量儲存脂肪,在脂肪代謝上具重要地位(1)脂酸 脂肪

(CM/VLDL)(2)葡萄糖 脂肪3.小腸粘膜細胞:脂肪(主要)

脂肪消化產(chǎn)物(以CM形式吸收入血)(腸粘膜細胞)合成合成合成2627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謝(1)概念:

1.脂肪動員

甘油三酯(脂肪細胞內(nèi))脂肪酶甘油脂肪酸(釋放入血)28(2)

甘油三酯脂肪酶

(脂肪組織中)

限速酶

●(對)激素敏感的脂肪酶

(hormonesensitivelipase)

*脂解激素(lipolytichormone):

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腎皮質(zhì)激素、甲狀腺激素、胰高糖素

*抗脂解激素

胰島素29*限速酶*激素敏感的脂肪酶30●

脂酸—

主要的能源物質(zhì)脂酸的氧化分解●氧化方式:β氧化、α氧化、ω氧化

●經(jīng)氧化供能(全身組織,除腦組織外)31脂酸“β-氧化學說”的建立(1904,Knoop)

分別喂犬

檢測尿液中代謝物(奇數(shù)、偶數(shù)碳)CH3-CH2-CH2-CH2-CH2-COOHωβ苯環(huán)32脂酸在體內(nèi)的氧化分解每次斷裂2個碳原子同位素標記技術已證明此結論基本正確*喂標記奇數(shù)碳脂酸的犬:

尿中的代謝物均為苯甲酸*喂標記偶數(shù)碳脂酸的犬:尿中的代謝物均為苯乙酸結論:分解是從羧基端β-碳原子開始CH3-CH2-CH2-CH2-CH2-COOHCH3-CH2-COOH苯環(huán)-苯環(huán)-ββ苯環(huán)-CH3-COOH苯環(huán)-COOH33*脂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脂酸氧化中能量的生成*脂酸的β氧化*脂酰CoA進入線粒體2.脂酸的β氧化34

其他:ATP、CoA、Mg++(1)脂酸的活化底物:游離脂酸酶:脂肪酰CoA合成酶(線粒體外膜,圖7-1)部位:胞質(zhì)產(chǎn)物:脂肪酰CoA能量消耗:2個高能鍵,相當于2ATP

35脂肪酰CoA:高能鍵,水溶性↑,代謝活性↑36

2)酶:

肉堿脂肪酰轉移酶I(線粒體外膜,限速酶)

肉堿脂肪酰轉移酶Ⅱ(線粒體內(nèi)膜)(2)脂肪酰CoA進入線粒體●

氧化脂酸的酶系—

線粒體基質(zhì)中●

參與轉運的物質(zhì)1)肉堿(carnitine)

●脂肪酰CoA不能直接進入線粒體(內(nèi)膜)

(饑餓/禁食限速酶↑脂酸氧化↑)圖37(限速酶)脂肪酸氧化酶TCA循環(huán)酶

丙酮酸脫氫酶

38

(3)脂肪酸的β氧化(線粒體)

脫氫(脫氫酶,產(chǎn)生FADH2) ②

水化(水化酶,加H2O) ③

再脫氫(脫氫酶,產(chǎn)生NADH+H+) ④

硫解(硫解酶,加CoA-SH)

四步反應:

39-2Cβα40

●參與β氧化的酶:疏松的多酶復合體

(脂酸氧化酶系,四種酶)

●一次β氧化,生成一分子乙酰CoA,

脂肪酰CoA縮短2個C●

乙酰CoA

TCA循環(huán)生成酮體●生成FADH2、NADH+H+4116C的軟脂酸氧化時能量的釋放與利用:*需經(jīng)7次β氧化*7次β氧化生成:7NADH+H+

7FADH28乙酰CoA*總ATP數(shù)

7(NADH)

3(ATP)=21ATP

7(FADH2)2(ATP)=14ATP8(乙酰CoA)12ATP=96ATP

131ATP(4)脂酸β氧化中能量的生成(TCA)42

ATP中的能量,(約占釋放總能量的68%)

*1mol軟脂酸徹底氧化分解后轉變成

*凈得129ATP(生成脂肪酰CoA時消耗2ATP)

129×51.6=6656KJ/mol66569791×100%=68%(能量利用效率)p16843表7-3軟脂酸與葡萄糖在體內(nèi)氧化產(chǎn)生ATP的比較軟脂酸以1mol計129ATP38ATP以100g計50.4ATP21.1ATP能量利用效率68%68%葡萄糖44

3.脂酸的其它氧化方式

b.產(chǎn)生ATP數(shù)較少a.順式雙鍵需異構為反式雙鍵再進行氧化

*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

45

酮體—脂酸在肝內(nèi)氧化的中間產(chǎn)物

乙酰乙酸

(acetoaceticacid)

β-羥丁酸

(β-hydroxybutyricacid)

丙酮

(acetone)(1)

酮體的生成*部位:肝(線粒體)*原料:乙酰CoA*關鍵酶:HMGCoA合成酶

4.酮體(ketonebodies)的生成及利用(脂酸>酮體

>乙酰CoA)*過程:圖7-346(原料)47

(肝臟:含生成酮體的酶,無利用酮體的酶)*產(chǎn)物:乙酰CoA乙酰乙酸硫激酶

*酶:琥珀酰CoA轉硫酶*過程:圖*部位:肝外組織(腦、骨胳肌)

肝內(nèi)生成,肝外利用(2)酮體的利用乙酰乙酰CoA硫解酶48乙酰乙酰CoA乙酰CoA49乙酰乙酰CoA50

b.轉變?yōu)楸?乳酸進一步氧化

a.尿液排出*丙酮的去路51

(3)酮體生成的生理意義及病理危害

病理:

生理:

為肝外組織提供能源,

酮體—

脂酸在肝內(nèi)生成的正常中間產(chǎn)物(特點:水溶性、小分子、能透過血腦屏障)是脂酸供能(腦組織中)的另一方式

酮癥酸中毒酮血癥

糖尿病、嚴重饑餓

(酮尿癥)52(4)酮體生成的調(diào)節(jié)1)飽食及饑餓的影響:飽食后

胰島素分泌↑抑制脂解脂肪動員酮體生成

脂酸入肝饑餓時

脂解激素分泌↑脂酸動員

肝攝取游離脂酸β-氧化及酮體生成2)肝糖原含量及代謝的影響:飽食及糖供給充足肝中的脂酸主要生成脂肪/磷脂β-氧化及酮體生成(肝糖原豐富)533)丙二酰CoA抑制脂酰CoA進入線粒體:饑餓/糖供給不足糖代謝減弱

脂酸主要進行β氧化酮體生成

檸檬酸

乙酰CoA

羧化酶丙二酰CoA

合成↑肉堿脂酰轉移酶I脂酰CoA入線粒體

β-氧化受阻(飽食后)(+)(?)乙酰CoA(圖7-1)545.

甘油的氧化脂肪動員產(chǎn)生的甘油主要被肝細胞攝取、利用肝細胞中甘油激酶活性最高55456三、脂酸的合成代謝1.(16C)軟脂酸的合成

NADPH+H+

(磷酸戊糖途徑)(1)部位:胞質(zhì)(2)原料:乙酰CoA(線粒體中,Glc代謝)肝臟—

合成脂酸的主要器官(較脂肪組織大8-9倍)脂肪組織—

*合成脂酸*攝取、儲存從小腸吸收及肝合成的脂酸ATP、CO2、Mn2+(CM)(VLDL)57檸檬酸—

丙酮酸循環(huán)58

1分子乙酰CoA:直接參與脂酸合成

1)丙二酰CoA的合成(脂酸合成的第一步)(3)脂酸合成酶系及反應過程:

其余乙酰CoA:先羧化成丙二酰CoA,

再參與合成

59

酶-生物素

+HCO-3+ATP→

酶-生物素-CO2

+ADP+Pi

酶-生物素-CO2+乙酰CoA→酶-生物素

+丙二酰CoA總反應:乙酰CoA

+ATP+HCO-3→丙二酰CoA+ADP+Pi60和羧化酶的結合形式戊酸上羧基傳遞的羧基*7(結合、傳遞羧基)3c4c*61●

關鍵酶:乙酰CoA羧化酶(生物素)

檸檬酸,異檸檬酸

長鏈脂肪酸

α-酮戊二酸+-*別構酶,限速酶,胞質(zhì)中*兩種存在形式:單體(無活性)/多聚體(活性)*被(依賴AMP的)蛋白激酶磷酸化→失活#胰高血糖素激活此激酶

→抑制羧化酶活性#胰島素抑制此激酶→恢復羧化酶活性622)軟脂酸的合成*原料:乙酰CoA×1,丙二酰CoA×7,NADPH+H+

*部位:胞質(zhì)重復加成反應,每次延長2個C合成16C軟脂酸,7次重復加成*酶:脂酸合成酶系*需要?;d體蛋白—

ACP63ACP

#ACP的輔基:CoA-SH(酰基載體)合成反應均在CoA-SH上進行大腸桿菌中:

#7種酶蛋白聚合:多酶復合體#有一?;d體蛋白(acylcarrierprotein,ACP)*?;d體:(CoA-SH)64

#每一亞基均有ACP結構域:作為?;d體的結合區(qū)域

#活性酶是由兩個相同亞基組成的二聚體

#7種酶均在一條多肽鏈上(一個基因編碼)

高等動物中:是一個多功能酶

65*軟脂酸合成過程(大腸桿菌中)反復的縮合、加氫、脫水、再加氫66乙酰CoA丙二酰CoA丙二酰-ACP乙酰-ACP乙酰乙酰-ACP-CO2β-羥丁酰-ACP丁烯酰-ACP丁酰-ACP丙二酰-ACP縮合加氫脫水再加氫己酰-ACP第二輪反應ACP

(CoA-SH)?;d體67脂酸合成脂酸β氧化產(chǎn)物/原料部位酶線粒體胞質(zhì)乙酰CoA乙酰CoA脂酸氧化酶系脂酸合成酶系*軟脂酸合成過程(大腸桿菌中)反復的縮合、加氫、脫水、再加氫

脫氫、水化、再脫氫、

硫解脂酸β氧化:68

2.脂酸碳鏈的加長:碳源:丙二酰CoA氫源:NADPH+H+軟脂酸的合成—

由脂酸合成酶系催化軟脂酸碳鏈的加長:對軟脂酸的加工碳鏈延長的場所:(肝)內(nèi)質(zhì)網(wǎng)/線粒體產(chǎn)物:十八碳的硬脂酸為最多

693.不飽和脂酸的合成軟油酸(16:1,△9)

油酸(18:1,△9)

亞油酸(18:2,△9、12)α-亞麻酸(18:3,△9、12、15)花生四烯酸(20:4,△5、8、11、14)機體可自身合成

必須從食物攝取704.脂酸合成的調(diào)節(jié)(1)代謝物的調(diào)節(jié)作用高脂食物/脂肪動員↑

脂酰CoA↑(肝內(nèi))抑制乙酰CoA羧化酶脂酸合成

進食糖類

乙酰CoA,NADPH+H+脂酸合成

**71(2)激素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胰島素

乙酰CoA羧化酶,

脂酸合成酶

誘導脂酸合成↑胰高血糖素

乙酰CoA羧化酶↓脂酸合成↓(腎上腺素,生長素)7273四、多不飽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前列腺素、血栓噁烷及白三烯1.種類:前列腺素、血栓噁烷、白三烯2.原料:花生四烯酸(20C)3.本質(zhì):20碳不飽和脂酸的衍生物4.涉及:炎癥、免疫、過敏、心血管病5.特點:微量、不經(jīng)血液運輸、作用短暫,“局部激素”74第四節(jié)

磷脂的代謝磷脂:

含磷酸的脂類(甘油磷脂、鞘磷脂)*甘油磷脂:由甘油構成的磷脂,體內(nèi)含量最多甘油磷脂的通式飽和脂酸不飽和脂酸(植物油攝取)75鞘脂的通式:

鞘脂

含鞘氨醇(不含甘油)的脂類*鞘磷脂:

含磷酸(X為磷酸膽堿/乙醇胺)*鞘糖脂:含糖(X為單糖基/寡糖鏈)取代基鞘氨醇脂酸76、甘油磷脂的代謝1.甘油磷脂的組成、分類及結構

根據(jù)取代基X的不同,將甘油磷脂分為六類(表7-4)甘油磷脂通式(卵磷脂)(腦磷脂)膽堿乙醇胺絲氨酸肌醇X=H:磷脂酸(最簡單的磷脂)77*甘油磷脂種類:磷脂酰膽堿(卵磷脂)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磷脂酰甘油

磷脂酰乙醇胺(腦磷脂)磷脂酰絲氨酸、磷脂酰肌醇78每一類磷脂又因分子中脂酸不同分為若干種2條疏水的脂?;L鏈(疏水尾)

極性強的磷酸及取代基團(極性頭)

雙性化合物雙分子層紅細胞膜含100種以上的不同磷脂磷脂7980(1)合成部位全身各組織細胞(肝、腎、腸最活躍)(2)合成原料及輔因子1)脂酸、甘油

(主要由Glc代謝)3)ATP、CTP(合成CDP-膽堿等活性中間物所必需)

2)含氮化合物(膽堿、乙醇胺)

2.甘油磷脂的合成81(3)合成的基本過程1)甘油二酯合成途徑:*磷脂酰膽堿/乙醇胺主要經(jīng)此途徑合成*重要中間物:1.2-甘油二酯*膽堿及乙醇胺的提供者:(體內(nèi)含量最多)CDP-膽堿、CDP-乙醇胺82甘油二酯合成途徑p140乙醇胺膽堿83p139乙醇胺膽堿乙醇胺及膽堿的提供者(也可來自食物)84p139膽堿CDP腺苷活性甲基852)CDP-甘油二酯合成途徑:合成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絲氨酸、心磷脂的途徑直接前體和重要中間物:CDP-甘油二酯磷脂交換蛋白:*存在胞質(zhì)中*促進磷脂在細胞膜之間進行交換(更新)p1398687883.甘油磷脂的降解磷脂酶A1、A2:

作用于1,2位酯鍵磷脂酶B1、B2:作用于溶血磷脂磷脂酶C:作用于3位磷酸酯健作用磷酸和X間酯鍵磷脂酶D:1,2位酯鍵89溶血磷脂:*強的表面活性劑,可使RBC破裂溶血*磷脂酶B

可消除溶血磷脂的作用*甘油磷脂經(jīng)A1/A2作用后的水解產(chǎn)物急性胰腺炎(胰磷脂酶A2→胰腺細胞膜損傷)毒蛇咬傷(磷脂酶A1存在蛇毒中)(B1/B2)90第五節(jié)

膽固醇代謝概述:*只存在動物體內(nèi),人體約含140g*酵母:麥角固醇,植物:植物固醇*動物膽石中分離的固醇類化合物,疏水性極強常溫下呈固態(tài),結構與其它脂類完全不同91*來源:食物(0.5-1g/天),

體內(nèi)合成*

廣泛分布各組織,腦、神經(jīng)組織占1/4*游離膽固醇:質(zhì)膜組分,轉化產(chǎn)物(膽汁酸、激素、D3)膽固醇酯:細胞內(nèi)92

一.

膽固醇的合成

全身各組織(除腦、RBC)肝約占70%~80%,小腸10%1.合成部位:膽固醇合成酶系:胞質(zhì)、光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2.原料:乙酰CoA、NADPH、ATP(線粒體內(nèi)乙酰CoA以檸檬酸形式進入胞質(zhì))93檸檬酸丙酮酸循環(huán)94合成1分子膽固醇需要:18乙酰CoA,16NADPH,36ATP

乙酰CoA:

糖代謝(多數(shù))NADPH:

磷酸戊糖途徑3.合成基本過程(3個階段):

95*甲羥戊酸(MVA)的合成*鯊烯的生成*膽固醇的合成96(1)甲羥戊酸(MVA)的合成97

HMGCoA還原酶HMGCoAMVA(胞質(zhì))c.特點:反應的前2步與酮體生成過程相同圖b.部位:胞質(zhì)a.酶:HMGCoA還原酶(限速酶,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

HMGCoA酮體(線粒體)

NADPHHMGCoA裂解酶(2乙酰CoA→乙酰乙酰CoA→HMGCoA)9899(HMGCoA)HMGCoA還原酶(30C)(27C)100(2)鯊烯的生成(30C,結構與固醇母核相近

)(3)膽固醇的合成(27C)101血漿中:膽固醇膽固醇酯卵磷脂溶血磷脂LCAT*LCAT: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細胞中:

脂肪酰CoA-膽固醇?;D移酶(ACAT)4.膽固醇的酯化1021035.膽固醇合成的調(diào)節(jié)HMGCoA還原酶:限速酶各種因素

限速酶膽固醇合成影響調(diào)節(jié)

N-端結構域:含疏水氨基酸較多,跨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

C-端結構域:伸向胞漿,具催化活性

胞漿中:蛋白激酶抑制還原酶活性(磷酸化)磷蛋白磷酸酶激活還原酶活性(去磷酸化)

104(1)饑餓與飽食(2)膽固醇*饑餓/禁食抑制肝合成膽固醇(11-17倍)HMGCoA還原酶合成↓/活性↓乙酰CoA、ATP、NADPH量↓*飽食→膽固醇合成↑(肝)膽固醇合成↓反饋抑制HMGCoA還原酶105(肝)甲狀腺素*膽固醇膽汁酸HMGCoA還原酶胰高血糖素皮質(zhì)醇抑制膽固醇合成↓(作用更強)(3)激素膽固醇合成↑

胰島素甲狀腺素誘導HMGCoA還原酶(肝)106

二、膽固醇的轉化(側鏈氧化、還原或降解)(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糞固醇(排泄)膽汁酸(肝細胞)維生素D3類固醇激素

膽固醇107第六節(jié)血漿脂蛋白代謝一、血脂血漿所含的脂類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酯)、游離脂酸血脂的來源:外源性—

食物脂類消化吸收入血內(nèi)源性—

肝/脂肪細胞合成后釋放入血P149,表7-5108表7-5正常成人空腹血脂的組成及含量血漿含量空腹時主要來源mg/dlmmol/L總脂400~700(500)

甘油三酯10~150(100)0.11~1.69(1.13)肝

總膽固醇100~250(200)2.59~6.47(5.17)肝

膽固醇酯70~200(145)1.81~5.17(3.75)

游離膽固醇40~70(55)1.03~1.81(1.42)總磷脂150~250(200)48.44~80.73(64.58)肝

卵磷脂50~200(100)16.1~64.6(32.3)肝

神經(jīng)磷脂50~130(70)16.1~42.0(22.6)肝

腦磷脂15~35(20)4.8~13.0(6.4)肝游離脂酸5~20(15)

脂肪組織*血脂含量波動范圍較大(受膳食、年齡、性別、職業(yè)及代謝等影響)*血脂占總脂一小部分,但其含量反映機體脂類代謝情況組成109

1.血漿脂蛋白(plasmalipoprotein)血漿中:脂類+蛋白質(zhì)一類大分子復合物脂類:*

TG(DGMG)*PL*CH、CHE*FFA血脂蛋白質(zhì):載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

血漿脂蛋白二、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成及結構溶于水,運行于血中110b.參與脂代謝,反映體內(nèi)脂類代謝情況a.體內(nèi)脂類的運輸形式c.與某些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相關

*血漿脂蛋白的功能及意義:111

2.血漿脂蛋白的分類:Ⅱ、超速離心法:(26℃,1.063NaCl)Ⅰ、電泳法:?+CMβ前β

CMLDLVLDLHDL

CMVLDLLDLHDLIDL3.血漿脂蛋白組成、生成部位及功能:α(α1)(α2)112??113*均含TG、PL、CH(CHE)、蛋白質(zhì)*脂類的種類、含量不同*蛋白質(zhì)種類、含量不同不同的血漿脂蛋白在組成上的異同點:1144.血漿脂蛋白的結構--球狀結構*LDL,HDL:以CHE為內(nèi)核*HDL:含蛋白質(zhì)最多,覆蓋大部分表面,與磷脂交錯穿插*CM,VLDL:以TG為內(nèi)核CHECHECHCH115

ApoA

ApoB

ApoC

ApoD

ApoE三、載脂蛋白

(apolipoprotein,Apo)2.種類:5類20種1.載脂蛋白—

血漿脂蛋白中的蛋白質(zhì)3.

合成部位:小腸、肝ⅠⅡⅣV10048ⅠⅡIIIIV116

4.

各種脂蛋白中的載脂蛋白

HDL—

ApoA-Ⅰ,Ⅱ,ApoELDL—

ApoB100,

ApoEVLDL—

ApoB100,

(ApoB100:4536a.a)ApoE(ApoB48:2152a.a)CM—ApoB48,ApoE117Gln終止子(肝)(肝)(小腸)與1185.載脂蛋白的功能(1)結合、運輸脂類

參與脂類代謝:激活酶、識別脂蛋白受體

ApoA-Ⅰ---------LCAT

的激活劑

ApoC-Ⅱ---------LPL的激活劑

ApoB100--------被(肝外組織的)

LDL受體識別

ApoE-----------被(肝細胞的)

ApoE受體識別(2)穩(wěn)定脂蛋白結構*LCAT:

卵磷脂-膽固醇?;D移酶*LPL:

脂蛋白脂肪酶(表7-7)119120四、血漿脂蛋白代謝1.乳糜微粒(CM)*小腸合成,運輸外源性甘油三酯、膽固醇*CM代謝迅速,空腹12~14h后血漿中不含CM*ApoB48合成障礙→脂類堆積在小腸→血漿無CM(PPT17)121

吸收:

十二指腸下段、空腸上段甘油三酯(含中、短鏈脂酸)脂肪酶甘油血循環(huán)(腸粘膜細胞)脂酸,門靜脈

腸粘膜細胞吸收脂酰CoA轉移酶(光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一酯載脂蛋白磷脂、膽固醇乳糜微粒淋巴血循環(huán)(CM)(含長鏈脂酸)122ApoB100

小腸新生CM成熟CM肝細胞攝取(供組織利用)LPLApoCⅡApoEApoCⅡTG新生HDLLCAT成熟HDL肝新生VLDLApoCⅡ成熟VLDLLPLPL,CHApoCⅡCHEIDLLDL由外周組織TG,PL,CH(ApoCⅡ)FFA,GlyApoB100ApoETG,PL,CH(ApoCⅡ)ApoB100ApoETG,PL,CHApoCⅡ(供肝外組織利用)TGFFA,GlyApoB100肝細胞攝取(部分)LDL受體攝取PL,CHApoEApoCⅡ(肝)ApoEApoECHE,PLCM殘余顆粒(碟形)TG,PL,CH(肝)CHE(70%)ApoB48

ApoCⅡ,ECH,PLApoCⅡ,ApoAI,E(90%)PL,CHApoB48

ApoEApoE(經(jīng)ApoE受體識別)

(圖7-8)(球形)ApoB48(ApoAI)PL,CH1232.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

)*肝臟合成,運輸(肝合成)內(nèi)源性甘油三酯

*ApoB100合成障礙→肝中脂類堆積3.低密度脂蛋白(LDL)*VLDLLDL*轉運(肝合成)

內(nèi)源性膽固醇到全身血漿(PPT23)124ApoB100

小腸新生CM成熟CM肝細胞攝取(供肝外組織利用)LPLApoCⅡApoEApoCⅡTG新生HDLLCAT成熟HDL肝新生VLDLApoCⅡ成熟VLDLLPLPL,CHApoCⅡCHEIDLLDL由外周組織TG,PL,CH(ApoCⅡ)FFA,GlyApoB100ApoETG,PL,CH(ApoCⅡ)ApoB100ApoETG,PL,CHApoCⅡ(供肝外組織利用)TGFFA,GlyApoB100肝細胞攝取(部分)LDL受體攝取PL,CHApoEApoCⅡ(肝)ApoEApoECHE,PLCM殘余顆粒(碟形)T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