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課文學藝術的大師_第1頁
第24課文學藝術的大師_第2頁
第24課文學藝術的大師_第3頁
第24課文學藝術的大師_第4頁
第24課文學藝術的大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規(guī)劃【學習目標】知道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了許多長篇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有《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了解他對人物的心理刻畫技巧,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知道凡?高是荷蘭偉大的畫家,他的代表作是《向日葵》,了解凡?高的藝術風格,提高對藝術作品的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知道貝多芬是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他創(chuàng)作的交響曲是對人類最重要的貢獻,提高對世界名曲的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局攸c難點】重點近代歷史上文化領域的三位大師和他們對世界文化的貢獻。難點如何聯(lián)系時代特點和大師生平,欣賞并理解其作品的內涵及風格,感受其作品的思想和精神。名師伴讀【名師導學】一、天才的藝術家——列夫·托爾斯泰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最偉大的代表。1828年8月28日生于莫斯科以南200公里的貴族莊園雅斯納斯·波良納。1844年求學于喀山大學,三年后退學回家經營莊園。1852年從軍高加索,同年發(fā)表處女作《童年》(與后來發(fā)表的《少年》、《青年》合成自傳體三部曲),開始文學活動。1856年發(fā)表《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開創(chuàng)了俄國文學描寫戰(zhàn)爭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為作者贏得了名聲。托爾斯泰的主要創(chuàng)作活動,是在從1861年農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期間進行的,這正是俄國社會大變動時期。1863—1869年,他完成了史詩性的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1873—1877年完成了第二部著名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1889—1899年完成了集中體現(xiàn)他晚年的思想和藝術特征的長篇小說《復活》?!稇?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主要內容?!稇?zhàn)爭與和平》是一部描寫拿破侖入侵時期,俄羅斯波瀾壯闊的人民戰(zhàn)爭的史詩。全書以包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庫拉金四個豪族做主線,在戰(zhàn)爭與和平的交替中,展現(xiàn)了當時社會、政治、經濟、家庭生活的無數畫面,描繪了559個人物,上至皇帝、大臣、將帥、貴族,下至商人、士兵、農民,反映了各階級、各階層的思想情緒,提出了許多社會、哲學和道德問題。小說成功地把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場面和多方面的和平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描繪了19世紀最初20年縱橫俄國城鄉(xiāng)的廣闊畫面。在小說中人民被描寫成決定俄國命運的偉大力量,但他又認為歷史事件都是命定的,表現(xiàn)了宿命論思想?!栋材取た心崮取窂馁F族婚姻和家庭關系這個角度,描繪了19世紀70年代俄國生活的廣闊畫面,反映了貴族社會的深刻危機,反映了俄國從封建制向資本主義的過渡。書中的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70年代帶有個性解放色彩的貴族婦女的形象。她的愛情悲劇是時代的產生,是個社會性的悲劇。正是以政府部長卡列寧為首的上流社會的虛偽冷酷和渥倫斯基所信奉的“金錢至上”,才造成追求個性和愛情自由的安娜的最后悲劇──臥軌自殺。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著作。列夫·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一個天才的藝術家”。二、用生命作畫的人梵·高19世紀荷蘭著名畫家,后期印象主義畫派的代表人物,與高更和塞尚齊名。出生于荷蘭的津德爾特。16歲就開始自謀生路,先是在一家法國著名的跨國藝術公司當職員。后來,因為失戀和熱衷于宗教,不再經商,到礦區(qū)傳教??墒撬目诓庞植缓茫贿m合傳教。轉而學畫畫。他的畫主要以下層人民的生活為內容,如1885年他以貧苦農民的生活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食土豆者》。1886年,他來到當時的西方藝術之都巴黎,認識了高更等畫家,開始受到印象主義畫派的影響。這期間,他的畫沒有什么影響,曾經在巴黎下層階級的咖啡館和飯館展出過自己的作品。不久,他來到法國的南部,這里瀕臨大海,陽光燦爛,他的心情變得好起來。在1888年春天到1889年夏天這段時間里,他一直住在阿爾勒。在這里,他決定自由地運用色彩,用夸張的手法,更有力地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這一時期,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后來的傳世名作,如《向日葵》、《椅子和煙斗》、《咖啡館夜市》等。教材中選用的《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這幅畫高91厘米,寬72厘米,作于1888年的夏天。從這幅畫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畫家用筆的粗厚有力,色彩對比單純強烈,給人一種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觀者無不心靈震顫,激情噴薄。在梵高的筆下,向日葵不再僅僅是一種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但是,梵高的精神在這期間一度失常,他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不得不進入精神病院休養(yǎng)。后來一直時好時壞。1890年7月27日,他的精神病發(fā)作,在法國瓦茲河畔的歐韋自殺。兩天后,不治而亡。 梵·高作品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悲劇意識、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時代的前面,難以為世人接受。但是,他對西方20世紀的藝術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充分認識作者主體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作用,自由地抒發(fā)內心的感情、意識和把握形式的相對獨立價值,在油畫創(chuàng)作中吸收和擷取東方繪畫的因素――這是凡?高的藝術對后人的啟示。三、樂壇雄獅貝多芬貝多芬,1770—1827,是西方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集古典主義音樂之大成,開浪漫主義音樂之先聲,是一個承前啟后的偉大音樂家。貝多芬出生于德意志波恩市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祖父是當地宮廷合唱團和管弦樂團的團長,父親則是合唱團的歌手。但是,祖父去世以后,父親酗酒成性,以致家境日益貧困。后來,貝多芬在11歲時就不得不離開了學校,18歲就開始養(yǎng)家糊口。貝多芬自幼就表現(xiàn)了極高的音樂天賦,尤其是在鋼琴演奏方面。1783年,他進入波恩歌劇團當上了一名鋼琴演奏員。1787年,他來到當時的音樂之都維也納,向莫扎特學習。但是,因為母親病故,他不得不回家奔喪,學習了兩個月就離開了。1792年以后,他在維也納定居下來,在這里,他曾經向海頓等人學習作曲。1795年,他在維也納舉行了他的個人鋼琴公演。1800年,他又舉行了一次大型的演奏會,演奏了海頓、莫扎特等人和自己的作品,一舉成名。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嚴重,以致1809年以后最終失聰,從此,他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來作曲。失聰之初,他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殺,但他以驚人的毅力,戰(zhàn)勝了耳聾帶來的巨大困難,創(chuàng)作了大量不朽的音樂作品,如《第3(英雄)交響曲》《第5(命運)交響曲》《第9(合唱)交響曲》《月光奏鳴曲》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不朽之作。1824年,他在維也納上臺指揮演出,演出結束時。觀眾報以暴風驟雨般的掌聲,但他卻全然不知,直到幾位現(xiàn)場演員扶他轉身面向觀眾時才知道。貝多芬崇尚法國大革命帶來的民主和自由思想,熱情關注個人的自由和尊嚴,在他的音樂中他試圖證明一個觀點,這就是音樂的力量可以不借助語言文字傳達一種人生哲學。同時,他在音樂方式上也是一位改革者,他開拓了奏鳴曲、交響曲、協(xié)奏曲和四重奏的范圍,例如他在《第9交響曲》中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方式把聲樂和器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